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练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10193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练习.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练习.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练习.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练习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某历史兴趣小组要对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进行研究性学习,你认为最合适入选的人物是

A.伯利克里

B.屋大维

C.穆罕默德

D.查理•马特

2.下列有关中世纪欧洲庄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B.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其中“自营地”的收入归佃户所有

C.为领主提供劳役是佃户的基本义务

D.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它捐税

3.东方四大上古文明中,文明唯一没有被中断的是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中国

4.“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是他的名言。

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被誉为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他就是古希腊著名学者

A.亚历山大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屋大维

5.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

A.地中海地区

B.爱琴海地区

C.黑海地区

D.红海地区

6.历史上曾有几个国家的疆土地跨欧、亚、非三大洲,下列国家不是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国家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查理曼帝国

7.古代日本7世纪进行的大化改新主要学习中国的()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8.“天下苦秦久矣”是指秦的暴政,下面体现秦的暴政的是()。

A.繁重的徭役

B.严苛的刑罚

C.秦二世更加残暴

D.繁重的赋税

9.形成了欧洲封建等级制度,奠定了西欧骑士制度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A.大化改新

B.亚历山大东征

C.丕平献土

D.查理•马特改革

10.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被称为文明古国,是因为

A.最早出现了人类

B.对世界文化贡献最大

C.拥有建筑奇迹

D.最早进入了奴隶社会

11.对下侧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日耳曼人建立的法兰克王国建立的制度

B.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和耕种的方式向大封建主效忠

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D.通过无条件的土地分封制度的改革形成

12.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体现在文学、艺术、科学、法学等各个方面。

其中,能够反映希腊早期社会状况的文学作品是

A.《十二铜表法》

B.帕特农神庙

C.《荷马史诗》

D.儒略历

13.()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A.庄园

B.大学

C.采邑制

D.法律

14.属于古代阿拉伯人对世界的贡献的一组是()

A.《荷马史诗》、阿拉伯数字

B.《医学集成》、楔形文字

C.《天方夜谭》、象形文字

D.《医典》、阿拉伯数字

15.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以下人物中,为结束分裂,建立统一国家作出过杰出贡献的有()

①汉谟拉比 

②穆罕默德 

③伯利克里 

④孝德天皇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6.南岸区某中学九年级小明同学利用XX搜索历史资料,输入关键词:

耶稣、圣诞节、公元纪年、巴勒斯坦等,由此判断他正在探究学习的知识是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D.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17.新王国之后,古埃及国力逐渐衰落,公元前526年灭了古埃及的国家是

A.希腊

B.波斯

C.马其顿

D.拜占庭

18.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成文法诞生。

其主要标志是罗马共和国制定了()

A.《十二铜表法》

B.《汉谟拉比法典》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天朝田亩制度

19.学者约翰塞尔蒙说:

“当一个熟悉罗马法术语的英国律师去学习法国或德国的实用法律书籍时,他会发现这一切并不陌生。

”这一现象说明

A.罗马法影响深远

B.罗马法是世界法律

C.英法德法律相同

D.欧洲法律长期未变

20.“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九年级

(2)班的同学们围绕“法治”开展了专题学习。

下列同学的发言正确的是()

A.小明: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B.小红: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帝国时期颁布的第一部成文法

C.小兰:

《查士丁尼法典》是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汇编而成

D.小谢:

《拿破仑法典》也称《民法典》,是1789年颁布的,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21.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是()

A.元首制

B.等级制

C.分封制

D.采邑制

22.征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在印度河流城和恒河流城建立起奴隶制国家的是

A.古代埃及人

B.苏美尔人

C.雅利安人

D.印第安人

23.文韬同学在笔记中记录了如下关键语句:

“大败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历时十年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其东征具有侵略性质”。

他学习的内容应该是()

A.亚历山大东征

B.希腊与波斯战争

C.屋大维的东征

D.阿拉伯帝国扩张

24.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的最强大的国家是

A.意大利王国

B.德意志王国

C.英吉利王国

D.法兰克王国

25.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以下能佐证他说法有()

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②广泛使用牛耕③广泛使用铁制农具④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6.古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古希腊城邦雅典对西方文明的贡献之一是

A.金字塔

B.汉漠拉比法典

C.种姓制度

D.民主政治

27.有一句谚语:

“人类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

”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仍然屹立在

A.①

B.②

C.③

D.④

28.下图所示漫画把人分为不同等级,这一现象出现在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巴比伦

D.古代希腊

29.在世界史概念里,“中古”一词也可以称为“中世纪”,我们所说的西方的“中世纪”就是从此而来。

以下关于欧洲中古时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大小小的封建庄园遍布西欧

B.中世纪西欧具有鲜明的基督教色彩的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

C.西欧兴起的城市通过反对封建主的的斗争,成为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D.为适应封建主对文化知识的需求,欧洲许多工商业城市出现了城市学校

30.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列出了当时的世界七大奇迹:

胡夫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阿尔忒弥斯神庙、奥林匹亚宙斯神像、摩索拉斯陵墓、罗德岛太阳神巨像和亚历山大灯塔。随着时间的流逝,七大奇迹中,只剩下金字塔还矗立在尼罗河岸边,它属于

A.古代埃及

B.古代两河流域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二、综合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宋代海外贸易图,指出宋代时期位于福建重要的贸易港口名称。

结合所学写出宋代管理贸易的机构。

(2)根据材料二分析从西汉到北宋南北方人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发南北方人口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变化的趋势。

32.(回顾辉煌历程)(10分)

五四95岁了,95岁的五四依然年轻。

“五四”中学历史学习小组,搜集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转折时期的三幅历史图片。

同学们发现从图1到周2,从图2到图3,从图3到现在,经历了三个30年,每个30年都具有不同的历史任务和时代特征。

请你一起参与,共同探究。

(1)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具有怎样的历史转折作用?

(3分)  

(2)请指出从图l到图2,从图2到图3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各是什么?

为实现从图1到图2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并谈谈从图2到图3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4分)

(3)从图3至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什么?

中国面貌发生历史巨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

(4)五四95岁了,95岁的五四依然年轻。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1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7世纪中期,日本国内的改革派发动了宫廷政变,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开始了一场以学习和模仿中国隋唐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促进了日本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材料二 大约l50年前,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日本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

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以武力推翻了幕府统治。

不久,天皇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最终使日冬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但后来日本却走上了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邪路。

请回答:

(1)材料一叙述的“改革”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改革”历史上称为什么?

这次改革对日本的意义是什么?

(3)我们上述两段材料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综合题

1、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