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国际贸易政策练习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11122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部分国际贸易政策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2部分国际贸易政策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2部分国际贸易政策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2部分国际贸易政策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2部分国际贸易政策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2部分国际贸易政策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2部分国际贸易政策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2部分国际贸易政策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2部分国际贸易政策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2部分国际贸易政策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第2部分国际贸易政策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第2部分国际贸易政策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第2部分国际贸易政策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第2部分国际贸易政策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第2部分国际贸易政策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第2部分国际贸易政策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第2部分国际贸易政策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第2部分国际贸易政策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部分国际贸易政策练习题.docx

《第2部分国际贸易政策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部分国际贸易政策练习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2部分国际贸易政策练习题.docx

第2部分国际贸易政策练习题

国际贸易政策练习题

、判断题

1.最佳关税或最佳关税率是由关税征收引起的额外损失与额外收益彼此相等的那种关税率,核心问题是通过选择最佳关税使外国的利益转变成本国的利益,实

现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分配。

()2.厂商采取倾销的条件是该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都具备影响价格的市场势力,而且它所面临的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曲线的弹性是相同的。

()3.最优关税不会减少消费者剩余。

()

4.征收关税后,国内进口替代部门的生产厂商能补偿因产出增加而提高的边际成本,于是国内生产减少。

()最佳关税的征收不能使外国出口商的收益转到进口国。

()5.如果关税征收国是一个大国,那么贸易条件的改善对该国有利。

()

6.与征收关税相比,进口配额不利于限制一国进口商品的数量。

()

7.当出口国厂商对进口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较小时,该厂商对进口国的产品供给弹性就较小。

()8.外国出口商产品的供给弹性越小,进口国确定的的最佳关税水平就越小。

()

9.进口需求曲线比较平坦,关税就几乎不可能改善进口国的福利。

()

10.如果甲国的实际利率高于乙国,甲国在现在商品上具有相对优势。

()

11.资本流动的过程必然是资本从边际产量较高的国家流动到边际产量较低的国家。

()12.劳动力国际流动的主要作用因素是政府政策。

()

二、选择题

1、最佳关税水平应等于()。

A.零进口关税B.零进口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的水平

C.禁止性关税D.禁止性关税以上

2、就国家整体而言,分配进口配额的方法是()。

A.竞争性拍卖B.固定的受惠C.资源使用申请程序C.政府适时分配

3、当一国政府对某种产品征收进口关税时,若该产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

生产者与消费者承担关税的程度是()。

A.前者大于后者B.后者大于前者C.两者相等D.不确定

4、从出口补贴中得益的利益集团是()。

A.出口国的生产者B.出口国的消费者C.出口国的政府D.进口国的生产者

5、从征收进口关税中受损的利益集团是()。

A、进口国生产者B、进口国消费者C、进口国政府D、出口国消费者

6、对一个大国来说,最优关税率是()。

A、零关税率B、禁止性关税率C在禁止性关税率和零关税率之间D、5%

7、出口补贴的经济影响不包括()。

A、消费者剩余增加B、消费者剩余减少

C、政府支出增加;D、生产者剩余增加

8、当征收关税时,获得国内价格与出口价格之间差额的是()。

A.进口国的消费者B•有权进口物品的人C•进口国政府D•外国出口者

9、在征收关税的商品供给弹性很小时,意味着()将承担更多的关税。

A.国内消费者B•本国进口商C•外国出口商D.本国出口商

10、最佳关税引起的贸易条件改善使额外获得的收益与征收关税而产生的生产扭曲和消费扭曲所带来的额外损失关系是()。

A.收益大于损失B.收益等于损失C.收益小于损失D.不确定11.能给国家带来净福利收益的最优关税要求()。

A.国家是“价格接受者”B.不存在消费者剩余损失

C•贸易伙伴国不会受到关税的伤害D.国家在国际市场上拥有垄断力量

12.关税的设置()。

A.会带来完全由外国人支付的收入B.总会提高出口国的国内价格水平

C•与自由贸易相比,会减少“小型”进口国家的福利D.总会增加福利

13.1970年索尼公司以180美元的价格向美国消费者出售日本电视机,同时却以333美元的价格向日本消费者销售同样的电视机。

在美国政府的威胁下,索尼公司把为美国进行的生产转移到加利福尼亚进行,但并没有改变在两国的销售价格。

本例最好被描述为()

C.掠夺性倾销D•零星倾销

14•如果外国政府正在对向贵国市场的出口提供补贴,贵国应()做,以便

使本国净福利收益最大化(假设贵国没有买方垄断力量)?

A.享受廉价进口品B.通过征收抵消关税进行保护,以便保护本国产业

C.对本国向外国市场的出口提供补贴D.通过实施进口配额而进行保护

三、简答与简析题

1•“一种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相差越大,该产品的自由贸易所带

来的收益越大”。

简要评论并用图说明。

思路:

如果国内市场价格反映了生产成本,则与国际市场价格相差越大说明比较优势(国内价格低于国际价格时)或比较劣势(国内价格高于国际价格时)越明显,在一定的国内供给和需求弹性下,贸易量会很大,从而自由贸易的收益会越大。

这可以用下图说明(以出口产品市场为例)。

Pd为自由贸易以前国内价格,Pw和Pw'为两种世界价格,可见后者与国内价格相差更大,比较这两种世界价格下该国的净收益,可以发现Pw价格下净收益为

c面积,而Pw价格下净收益为b+c。

2.进口配额与关税在保护本国产业方面的有什么异同?

如果让国内生产者来选

择的话,他们会选择哪种措施?

答案提示:

进口配额与关税都在保护本国产业方面能够发挥作用,不过,进口配额是比关税更加严厉的限制措施。

关税将导致进口产品价格一定幅度的上升(与关税幅度一致),当消费者对此种产品的需求上升以后,产品价格不会进一步上

升;配额也会导致进口产品价格的上升,当消费者对此种产品的需求上升以后,由于配额已经确定,产品价格将会进一步上升。

所以对消费者有利的是关税而非配额。

3•假设在自给自足条件下,中国的汽车价格是20万/辆,需求量为100万辆。

中美两国进行汽车贸易,国际市场价格为15万/辆,中国自己生产60万辆,从美国进口60万辆。

中国的消费者是获得收益还是受到损失?

生产者呢?

总福利增加了吗?

请用图和数值说明。

思路:

中国的消费者从价格的下降中获益,生产者受损。

社会总福利增加了。

从图中可以看出,消费者剩余增加了ABDE生产者剩余减少了ABCE总福利增

加了CED

4.在H—0模型中,假设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中国大米的国内市场价格是每吨100美元,而国际市场上的大米价格是每吨120美元。

在允许自由出口的情况下,中国的大米价格会出现什么趋势?

如果中国以国际市场价格出口1000吨大米的

话,中国的纯收益(或纯损失)是多少?

(用图和数字说明)

若允许自由出口的情况下,中国的大米价格会上升。

如果中国以国际市场价格出口1000吨大米的话,中国的消费者会由于价格上升损失a部分的面积的利益;而生产者将由于提价得到a+b部分面积的收益,整个经济的纯收益为b,面积为

1/2*(120-100)*1000=10000。

5•假设法国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从波兰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波兰则相反,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假设波兰加入欧盟后大量的波兰人移居法国。

请用图说明波兰移民对法、波两国劳动密集行产品的生产和贸易的影响。

思路:

假设波兰和法国都为小国,移民引起的生产变化对世界价格没有影响。

图中B表示劳动密集型产品,A表示资本密集型产品。

PPF为生产可能性曲线,直

由图可见,由于劳动力的减少,波兰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减少,出口减少;

相反法国由于劳动力的增加,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增加,进口减少。

两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减少。

6.20世纪末,香港和台湾劳动密集型产业内的资本大量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这对海峡两岸和内地与香港之间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贸易有什么影响?

(画图说明)

思路:

由图分析可得,香港劳动密集型产业内的资本输入大陆,使两地的资本存量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租金的变化。

大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资本租金由于资本供应量的增大而降低,香港资本租金因资本的流出而升高。

如果资本流动不受任何限制,两地的资本租金将趋同直至相等。

大陆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资本的增加而扩大生产,香港减少生产,该产业由香港向大陆转移。

大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减少或出口增加,香港的出口减少或进口增加。

7.既然出口国对本国的出口企业的补贴增加了进口国的福利,为什么进口国政府要征收反补贴税?

思路:

出口国的补贴降低了进口国的价格对厂商有利,但是进口国国内的工业会受到威胁,产量会下降,他们会努力游说,向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征收报复性的反补贴税,消费者会反对反补贴税,但是本国政府往往把企业的利益放在优于消费者的地位上,所以政治经济学往往能解释反补贴税的出现。

8•假设毛麻纤维是S国的一项出口商品,该国以毛麻纤维为主要原材料的地毯工业也很发达。

该国贸易部长建议取消对该产品的出口关税,但他的提议遭到财政部长和工业部长的强烈反对。

(1)假定S国是毛麻纤维贸易的小国,用图说明如果取消出口关税对S国各方利益的影响,并分析财政部长和工业部长为什么要反对这一政策。

(2)假定S国是一个毛麻纤维的出口大国,贸易部长的建议还会对本国的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思路:

(1)取消出口关税,国内毛麻纤维的价格上升,所以以它为主要原材料的地毯的价格会相应上升,这对一个地毯工业发达的工业体系来说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工业部长反对;同时政府减少了c部分的关税收入,故而财政部长也反对;消费者受损a,生产者获利a+b+c+d。

(2)如果S国是一个毛麻纤维的出口大国,取消出口关税会降低世界毛麻纤维价格,从而会恶化整个国家的贸易条件,社会的净损失比小国征收同样比率的关税要小。

四、计算分析题

1.设越南(V国)和马来西亚(M国)两国大米市场的需求曲线分别为:

PV=1.5-QDV,PM=2.2-2QDM,供给曲线分别为:

PV=0.1+QSV,

PM=0.6+2QSM请计算:

(1)两国自给自足时大米市场均衡时的产量和价格。

(2)自由贸易时国际市场大米的价格和各国的进口量或出口量。

(3)自由贸易带来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福利收益或损失,以及两国的净福利收益或损失。

思路:

自给自足时V国大米价格为0.8,产量为0.7,Mg大米价格为1.4,产量为0.4<两国总需求为QWD=QDV+QDM=(1.5-P)+(1.1-0.5P)=2.6-1.5P,两国总供给为

QWS=QSV+QSM=(P-0.1)+(0.5P-0.3)=1.5P-0.4,令QWD=QSWP=1,QDV=0.5,

QSV=0.9,所以V国出口量QSV-QDV=0.4也等于M国的进口量。

V国:

消费者剩余变化=-1/2*[0.7+(0.7-1/2*0.4)]*(1.0-0.8)=-0.12

生产者剩余变化二1/2*[0.7+(0.7+1/2*0.4)]*(1.0-0.8)=-0.16

净收益=阴影部分面积=1/2*0.2*0.4=0.04

M国:

消费者剩余变化=1/2*[0.4+(0.4+1/2*0.4)]*(1.4-1.0)=0.20

生产者剩余变化二-1/2*[0.4+(0.4-1/2*0.4)]*(1.4-1.0)=-0.12

净收益=阴影部分面积=1/2*0.4*0.4=0.08

世界总收益=V国净收益+M国净收益=0.04+0.08=0.12。

2.设中国是汽车进口的小国,对汽车的需求和供给分别为:

Dc=2000-0.02P

Sc=1200+0.03P。

并设国际市场上汽车的价格为10000美元,请用数字和图形说明下列问题:

(1)自由贸易下,中国汽车的产量及进出口量,自由贸易对国内消费及厂商的福利影响。

(2)中国对汽车征收每辆3000美元的进口税,国内汽车的产量及贸易量;与自由贸易相比,消费者和厂商的福利变化。

⑶中国为汽车进口设定150单位的配额限制,国内汽车的价格、产量及贸易量;与自由贸易相比,消费者、政府、厂商的福利变动。

⑷中国给国内汽车制造商每辆3000美元的生产补贴,这时国内汽车的产量、贸易量;与自由贸易相比,消费者、政府、厂商的福利变动。

(5)上述三种政策都是保护国内汽车制造业,你认为政府应该实行哪一种政策?

在实践中会有什么问题?

⑹如果国际汽车市场价格降为8000美元,分析关税(仍为3000美元)和配额(仍为150)对国内价格、进口量、消费者、政府、厂商的福利影响。

思路:

自由贸易下中国汽车的产量为12000.03100001500,消费量为20000.02100001800,所以净进口为300。

相对于封闭经济,自由贸易的价格更低,所以消费者剩余增加而厂商利润降低。

征收关税后国内汽车的价格为13000,产量为1590,国内消费1740,净进口150。

与自由贸易相比消费者福利下降,但是产福利增加。

本题国内价格、产量、贸易量和消费者福利与b相同,

厂商和政府的福利变动要视配额的分配方式而定,具体方式及其福利分配参看教材。

生产补贴后国内汽车产量为1590,净进口为210,与自由贸易相比消费者福利不变,厂商利润增加,政府收入下降。

一般来说生产补贴社会的福利净损失最小,所以建议使用生产补贴。

在实践中的问题是政府的财政会遇到困难,所以尽

管对社会有利的事政府也不一定会做。

关税

配额

国内价格

11000

13000

进口量

250

150

消费者福利变化

增加

不变

政府收益

增加

增加(如果配额是被拍卖的话)

厂商利润

减少

不变

注:

福利变化是相对于国际价格为10000美元时的情况。

3.两国贸易模型:

中国和美国。

设中国对汽车的需求和供给分别为:

Dc=2000-

0.02P,Sc=1200+0.03P。

美国对汽车的需求和供给分别为:

Dus=1800-

0.02P,Sus=1400+0.03P。

请计算:

(1)贸易前,双方汽车的均衡价格和产量。

(2)自由贸易条件下,国际市场汽车的均衡价格、各国的产量及贸易量(不考虑运输成本)。

自由贸易给两国的福利带来的影响。

(3)中国对汽车进口征收3000美元的单位税,这时各国汽车市场的价格、产量及贸易量。

关税对中国汽车制造商、国内消费者和中国政府的福利带来的影响如何?

关税的福利净损失(与自由贸易相比)

(4)美国为每辆出口的汽车提供3000美元的补贴,这时各国汽车的价格、产量和贸易量。

对每个国家的消费者、政府及厂商的福利影响。

(5)中国为美国的汽车进口设定的配额为100,这时各国汽车市场的价格、产量与自由贸易相比,各国消费者、厂商的福利变动情况。

如果中国为美国的汽车进口设定的配额为150,各国汽车市场的价格、产量。

(6)中国政府给国内汽车制造商提供3000美元的单位补贴,两国汽车的价格、产量及贸易量。

与自由贸易相比,各国消费者、厂商的福利变动情况。

比较它与关税、进口配额的福利影响。

思路:

中国汽车的均衡价格为16000,产量为1680;美国汽车的均衡价格为8000,产量为1640.自由贸易下国际市场的均衡价格为12000,中国汽车产量为1560,进口量为200;美国汽车产量为1760,出口200。

自由贸易给两国的福利都带来净收益。

中国国内价格为13500,产量为1605,进口125。

美国国内汽车的价格

为10500,产量为1715,出口125。

关税降低了国内消费者的福利,增加了汽车制造商的福利,也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关税使消费者和厂商共计损失243750,

政府关税收入375000,社会总体福利增加131250。

中国国内价格为10500,产量为1515,进口125。

美国国内汽车的价格为13500,产量为1805,出口275。

与自由贸易相比补贴降低了国内消费者剩余和政府收益,增加了厂商的利润。

中国汽车价格为14000,产量为1620;美国汽车价格为10000,产量为1700与自由贸易相比,中国消费者受损,厂商获利;美国消费者获利,厂商受损。

中国汽车价格为13000,产量为1590;美国汽车价格为11000,产量为1730。

两国汽车价格均为11100,中国汽车产量为1623,进口155。

美国汽车产量为1733,出口155。

与自由贸易相比,两国的消费者福利增加,中国厂商的利润增加,美国厂商的利润降低。

对中国政府的上述三种政策,关税增加131250单位的社会福利;生产补贴增加65250单位的社会福利;进口配额为100时增加100000的社会福利。

4.假设下面是中国20英寸电视的供给与需求状况。

世界市场价格是$500。

如果政府决定促进本国电视机产业的生产并征求你的意见,以下两种政策你会推荐哪一种?

(请说明理由)(假定中国是电视机出口小国),

(1)对每一台出口的电视机给予$100的退税;⑵企业每生产一台电视机给予$100的补贴。

(3)对该产业承诺$600美元的保护价。

价格($)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需求

140

130

120

110

100

90

供给

80

90

100

110

120

130

思路:

这三种政策都能使本国的电视机产量增加10个单位,对本国电视机

厂家的收益影响相同,但是由于三种政策对本国的价格影响不同,所以对消费者乃至对全社会的福利影响不同。

生产补贴下价格不变,对全社会的福利影响最小;出口退税和保护价使国内价格上升到600,所以使社会福利损失

大于生产补贴。

所以如果政府在培育本国电视机产业的同时要最大化社会福利的话,可以考虑b,这也是一个经济学家最常建议的。

另一方面,注意到b种政策政府的财政支出最大,如果政府促进产业的同时要兼顾政府财政预算,则可以考虑a和c。

5.美国一向是石油的消费大国,消费世界1/4的石油,已知:

美国石油的需求为

DUS=125-0.25P,美国国内供给为SUS=25+1.75P,世界石油供给为S=100

+9P。

现在假设美国政府为鼓励进口石油对每单位石油进口补贴$1,试求美国国

内生产、消费、价格和相关群体的利益变化。

思路:

分析框架与大国进口关税类似,只是方向相反。

自由贸易时,世界对美国市场的出口供给:

S-Sus-3Dus=8P-300。

美国的进口需求:

DUs-Sus=100-2Po美国国内价格等于世界均衡价格40,国内生产100,消费115。

进口补贴时,美国对每单位进口石油补贴1美元那么进口需求曲线变为

100-2(P-1)。

美国进口市场均衡:

100-2(P-1)=8P-300解出为国际市场价格

P=40.2,此时美国的国内需求为125-0.25*(40.2-1)=115.2,美国国内供给厂商

的要价也只能是40.2-仁39.2因为如果国内价格不是40.2-1的话消费者会消费

进口石油。

这样国内总供给为25+1.75*39.2=93.6,美国的进口需求100-2*

(40.2-1)=21.6,所以有国内总需求115.2=国内总供给93.6+进口需求21.6

相对自由贸易美国石油生产者损失77.44,消费者获利92.08,政府损失21.6,

社会总体损失6.96o

6.设A、B两国对商品X的供求曲线相同,为:

SB=150+20P,Da=Db=200—20P。

C国不生产X,只能从A、B两国进口,其国内需求为:

DC=100-20P。

(1)求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商品X的国际价格及各国的贸易量;

(2)如果A、B两国同时对C国实行贸易制裁,不向其出口,求和自由贸易相比,各国的福利变化情况。

(3)如果A国单独对C实施制裁措施,不向其出口,求A、B、C三国的福利变化情况,这时A国的制裁措施是明智之举吗?

为什么?

思路:

自由贸易下,商品X的价格为2,A、B国分别出口30单位到C国,所以C国一共进口60单位。

两国贸易制裁下,A、B国皆损失11.25,C国损失90。

A国单独制裁则,A国还是损失11.25,商品X的价格为2.5,B国出口量增加到50,相对自由贸易获利20,相对与A国合作制裁C国的情况,获利31.25;C国进口量比自由贸易减少10个单位,福利损失27.5,但是比两国制裁的零进口量要好,相对这种情况,福利改善62.5。

可见A国单独制裁对被制裁国来说是损人不利己,对出口竞争国来说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这种行为降低了整个世界的福

利,所以说是得不偿失的。

7•假设中国分别向日本与美国出口大力牌球鞋,中国的出口供给曲线为:

S二一

20+6P,日本与美国的进口需求曲线分别为:

D=40—2P和Dus=60—2P。

假设出于某种原因,美国决定对中国实行贸易制裁,取消从中国进口球鞋,但日本不参与制裁,请估计这一行为对中美日各国利益的影响,并用图表示。

思路:

在三国供需均衡时价格为12,美国进口36,日本进口16,总量为52。

由于美国决定对中国进行贸易制裁,取消从中国进口球鞋,但日本不想参与制裁,仍然存在着对中国球鞋的需求曲线Dj。

中国球鞋的价格因为美国的抵制而下跌到7.5,而日本趁着低价增加了9个单位的球鞋进口。

“进口抵制”的结果,中国球鞋出口量减少27个单位,生产者损失c+d,等于173.25,美国停止从中国进口大力牌球鞋,其损失为a。

日本没有参加制裁,却付更少的钱进口了更多的球鞋,其收益为c,等于92.25。

世界总体福利下降了a+d。

中国面临的总进口需求曲线为ED=DJ+DUG100-4P⑴又知中国的出口供给曲线为ES=-20+6P⑵联解方程⑴和⑵,得出中国得出口价格P=12,出口总量TG52单位,其中出口日本16单位,出口美国36单位。

如果美国对中国进行制裁,不从中国进口球鞋,则中国仅对日本出口,出口价格PG7.5,出口量TG25。

由此可计算,因美国得贸易制裁,从球鞋贸易中,中国福利净损失(52+25)X

(12-7.5)X(1/2)=173.25日本福利净增加(25+16)X(12-7.5)X(1/2)G92.25美国福利净损失36X(30-12)X(1/2)G324

8•在两个国家的贸易模型中,设A、B两国对商品X的供给需求分别为A国:

SA=10PDA=-20P+9QB国:

SB=10P+30DB=-20P+60⑴求两国自由贸易下商品X的均衡价格及贸易量。

⑵假设A国对商品X征收每单位0.5元的进口关税,两国的国内价格、生产量和贸易量有什么变化?

⑶如果B国对商品X的生产者提供每

单位0.5元的生产补贴,两国的国内价格、生产量和贸易量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⑷在以上三种情况下,哪种政策对A国最有利,哪种政策对B国最有利?

解:

由于A国贸易前X的国内均衡价格PA大于B国贸易前X的均衡价格PB所以如果允许自由贸易,A国将进口X产品,B国将出口X产品。

根据题意,A国的进口需求曲线EDA=-30P+90,B国的出口供给曲线ESB=30P-30。

答:

⑴两国自由贸易下商品X的均衡价格P=2,贸易量T=30;

⑵如果A国对商品X征收每单位0.5元的进口关税,设B国的国内价格为P1,那么,A国的国内价格将为P1+0.5。

根据题意B国在价格为P1时的出口量正好等于A国在价格为P1+0.5时的进口量,也就是说,—30(P1+0.5)+90=30P1—30所以P1=7/4因此,A国X的国内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