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终极稿.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11274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终极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终极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终极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终极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终极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终极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终极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终极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终极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终极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终极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终极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终极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终极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终极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终极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终极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终极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终极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终极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终极稿.docx

《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终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终极稿.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终极稿.docx

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终极稿

活动一走进纸的世界

一、教学目标:

教师:

1.将学生引向生活,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2.引导学生明确活动意义,了解纸的发明及变迁过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生:

1.学生能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通过调查、收集、讨论,让学生获得与纸有关的知识。

3.树立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方式:

收集、调查、访谈、讲座、宣传、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的过程:

一)课题的提出

谈话:

同学们打开书包一定会发现我们的学习用品中纸最多。

纸在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纸最初是做什么用途的?

现在又有那些用途?

除了书上图片里的纸制品,你们还知道哪些东西是用纸做的?

当代的纸产品已不单纯是书写和印刷的文化用品,它有了更广泛的用途。

让我们走进纸的世界,了解纸的诞生、探索纸的发展和未来。

(二)课题的确立

谈话:

你对纸有那些了解?

哪些与纸有关的问题是你感兴趣的?

引导学生把想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类。

经过整理后,最后确立以下五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并大体确立了问题解决的方式、方法。

1.纸是谁发明的,发展史是怎样的?

(查阅图书资料或上网查找)

2.纸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在生活中观察、并通过调查、访问等)

3.造纸的原料有哪些?

过程是怎样的?

(查阅图书或上网查找)

4.纸的浪费

(1)学生用纸的浪费

(2)教师用纸的浪费(3)由于垃圾分类不当而引起的纸的浪费(调查问卷、实地采访并和暗访相结合)

5.节约用纸与保护环境的关系(查阅资料、上网查找)

(三)自主合作、确立小组

1.思考:

确定研究主题和相应的方式后,如何将课题付诸实施呢?

2.分组让全班学生根据各自的爱好、特长及家庭住址等因素,从五个问题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问题,凡是选择同一问题的同学组成一个合作小组,并推选出一位组长和副组长。

最后老师对组成的小组进行适当的协调。

在组长、副组长的召集下,小组讨论,并根据自己小组的研究需要,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请教有关老师。

3.各小组制订活动计划

4.开展调查研究活动

 

活动二纸和我们的生活

(一)整理资料

指导学生整理资料,做好资料交流的准备

1.资料汇总

2.分类

3.汇报方式

(二)各小组汇报调查研究成果

活动三:

小组汇报

一、各组汇报

生生互评、教师评价。

资料:

纸的发展历程

(一)通过那些途径查找到资料并通过多次整理而得出纸的发展史

隋唐时期,著名的宣纸诞生。

(在宣纸的主要产地安徽宣州有这么一个传说:

蔡伦的徒弟孔丹,在皖南以造纸为业,他一直想制造一种特别理想的白纸,用来替师傅来画像修谱。

但经过许多次的试验都不能如愿以偿。

一次,他在山里偶然看到有些檀树倒在山涧旁边,因年深日久,被水浸蚀得腐烂发白。

后来他用这种树皮造纸,终于获得成功。

由此可以断定:

利用树皮制造宣纸,在唐朝时候就比较盛行了。

唐代在前代染黄纸的基础上,又在纸上均匀涂蜡,使纸具有光泽莹润,艳美的优点,人称硬黄纸。

五代造纸业仍继续发展,歙州制造的澄心堂纸,直到北宋,一直被公认为是最好的纸。

到了明清,造纸业又兴旺和创新。

各种笺纸再次盛行起来,在质地上推崇白纸地和淡雅的色纸地,色以鲜明静穆为主,如康熙、乾隆时期的粉蜡纸,印花图绘染色花纸等,纸的制作,到了清代,已到了完美绝伦的地步。

纸在生活中的作用:

1.纸的用途广:

仔细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处处要用纸,我们学习用的教科书、作业本、练习纸、草稿纸;印刷厂用的大批纸张;生活中用的卫生纸、餐巾纸、一次性杯子、饭碗;商业上用的广告纸、海报;我们每天看的报纸……纸充塞着我们的生活,不能想象如果没有纸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怎么样。

2.纸的用量大:

通过采访学校文印室的老师,得知我们学校仅上学期印各种练习、通知等共计500000张,合计350吨左右,如此大的数据让同学们目瞪口呆。

同学们通过上网查到17棵碗口粗的树才能加工成一吨纸,那么,仅这一项就要消耗掉多少棵大树呀!

那么我们的教科书的用纸量又如何呢?

第二组同学以本班为例,称出一个同学的教科书重量,然后乘以全校1600多个同学,用纸量更是大得惊人!

造纸的过程:

一般印刷纸的生产分为纸浆和造纸两个基本过程。

制浆就是用机械的方法、化学的方法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法把植物纤维原料离解变成本色纸浆或漂白纸浆。

造纸则是把悬浮在水中的纸浆纤维,经过各种加工结合成合乎各种要求的纸页。

造纸厂一般需贮存足够用4~6个月的原料,使原料在贮存中经过自然发酵,以利于制浆,同时保证纸厂的连续生产。

经备料工段把芦苇、麦草和木材等原料切削成料片(供生产化学浆)或木断(供生产磨木浆),再把小片原料放到蒸煮器内加化学药液,用蒸汽进行蒸煮,把原料煮成纸浆,或或把木断送到磨木机上磨成纸浆,也可经过一定程度的蒸煮再磨成纸浆。

然后用大量清水对纸浆进行洗涤,并通过筛选和净化把浆中的粗片、节子、石块及沙子等除去。

再根据纸种的要求,用漂白剂把纸浆漂到所要求的白度,接着利用打浆设备进行打浆。

然后在纸浆中加入改善纸张性能的填料、胶料、施胶剂等各种辅料,并再次进行净化和筛选,最后送上造纸机经过网部滤水、压榨脱水、烘缸干燥、压光卷取,并进行分切复卷或裁切生产出卷筒纸和平板纸。

如果生产要生产涂布印刷纸,则需要干燥中部或生产成卷筒纸后经涂布加工而实现。

除以上基本过程外,还包括一些辅助过程,如蒸煮液的制备、漂液的制备、胶料的熬制及蒸煮废液和废气中的化学药品与热能的回收等。

纸的浪费:

1.学生用纸的浪费:

校园纸张浪费现象中,草稿纸浪费可谓是“重头戏”。

于是第四组同学对草稿纸浪费现象进行了问卷调查。

问卷是这样设计的:

问题1你是否经常使用草稿纸?

问题2你是否经常只用一面就不再使用了?

问题3你在草稿纸上写的字是否比平时要大?

问题4你是否常有意或无意地在草稿纸上写一些字或画?

问题5你平时是否注意节约草稿纸?

问题6你是否有固定的草稿本?

问题7你认为草稿纸浪费在校园中所占比例是否很大?

经过对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我们发现:

有90%以上的人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经常使用草稿纸,而我们发现大约有15%的人在用过草稿纸的一面后就不再使用了,这可是相当大的浪费了;在使用草稿纸时又有60%以上的人在上面写的字要比平时大;大约70%的人喜欢在草稿纸上写一些无目的的字或画一些无聊的画。

小小的草稿纸在校园中的浪费实在是很严重的。

这种浪费不止是在我们校园中存在,更是社会中纸张浪费现象的折射。

2.由于垃圾分类不当而引起的废纸的浪费:

废纸的用处可大了,回收1吨废纸能生产800千克再生纸,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原料,减少35%的水污染。

而且每张废纸可以回收再生两次。

因此,我们要积极回收废纸,尽量使用再生纸。

目前学校实行垃圾分类,目的是为了可以让废纸回收。

而废纸又是制造再生纸的重要原料。

但是通过我们学生的明察暗访,发现垃圾分类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如实施不严格,有的废纸混入生活垃圾篓中,造成了废纸的浪费;有的废纸篓中又夹着尼龙纸、透明胶等垃圾,影响回收的废纸的质量。

(五)第五组:

节约用纸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1.过度砍伐森林给环境带来的严重危害:

(1)大气污染、表土流失。

沙尘暴降尘中至少有38种化学元素,它的发生大大增加了大气固态污染物的浓度,给起源地,周边地区以及下风地区的大气环境、土壤、农业生产等造成了长期的、潜在的危害。

特别是农作物赖以生存的微薄的表土被刮走后,贫瘠的土地将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2)引起天气反常:

如沙尘暴等。

(3)黄河断流。

 

活动三节约用水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增加学生对水的了解,知道水资源情况。

(2)学会用计算机上网查询资料的方法。

(3)学会设计调查计划及各项表格。

(二)、情感目标:

(1)使学生感受水对于我们的重要性。

(2)通过小组的集体实践活动,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能感受到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三)、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在网络中主动获取、选择处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分析、交流等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社会考察的能力。

(4)使学生养成对自然负责任的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发展初步的探索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感受水对于我们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分析、交流等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搜集的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预设:

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些有关水的图片,(水、河、美丽风光、干旱地区等)让学生欣赏。

2、无水的体验,让学生知道水的重要。

二、确定活动主题

1、讨论想研究些什么?

2、教师及时点拨,推荐确立有研究价值的主题:

(1)我们拥有充足的水吗?

(2)水资源情况调查与分析

(3)水污染的种类有哪些?

(4)如何治理水污染问题?

(5)我们应该怎样节约水资源?

(6)组织、参与主题队会和社区宣传活动

三、学生讨论准备活动。

可以个人完成,可以小组合作。

四、学生进行实践,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孩子或难度高的主题。

开展交流活动:

把你收集到的资料和同学们交流一下,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1、通过看资料,小组讨论交流,确定研究水的相关主题。

本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会确定研究的主题,但有的同学不知应该如何确定的主题。

小组汇报收集到的有关资料,我国南方水资源短缺造成的严重后果。

学生通过互相交流,了解了我国水资源缺乏现象,尤其是现在我国南方严重的缺水现象让学生看了,深有感触。

水污染的种类有哪些?

如何治理水污染问题?

寻找与别人不同的调查方法。

交流收集到的资料,了解水污染的种类有哪些?

如何治理水污染问题?

我们应该怎样节约水资源?

4、写一份倡议书,互相交流。

谈谈本次活动中,你有哪些收获吧!

 

活动四变废为宝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增加学生对废品的了解,知道如何利用废品进行艺术创造。

(2)学会电脑汉字输入方法以及利用计算机上网查询资料的方法。

(3)学会设计调查计划及各项表格。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2)通过小组的集体实践活动,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能感受到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在网络中主动获取、选择处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分析、交流等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4)在合作中承担不同的角色与责任,发展学生的组织、交往、协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增加学生对废品的了解,知道如何利用废品进行艺术创造。

(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3)通过小组的集体实践活动,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能感受到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教学准备:

搜集的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预设:

一、导入

1、教师出示一些有关废品的图片,(易拉罐、纸盒、塑料瓶等)让学生欣赏。

2、出示一些废品站的图片和废品利用的精美制品。

二、确定活动主题

1、讨论想研究些什么?

2、教师及时点拨,推荐确立有研究价值的主题:

(1)生活中的废品应该怎样处理比较科学。

(2)选取可以再利用的废品进行加工,制作一些手工艺品。

(3)如何才能变废为宝。

(4)废品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危害?

(5)废品再利用可以美化我们的环境。

三、学生对有价值的问题展开研究。

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活动。

四、制作工艺流程

1、学生讨论准备活动。

2、收集废品

3、我的设计

4、大家都在制作

5、展示会——欣赏我们的作品

可以个人完成,可以小组合作。

 

活动五寻找生活中的浪费现象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在一次秋游活动中,发现学生浪费的现象很严重,我们把学生在秋游活动后浪费现象拍摄下来让学生看,严重的浪费现象让人触目惊心,吃了一口就丢掉的面包、没有剥壳的鸡蛋、还剩下一大瓶的烧烤酱……学生对此议论纷纷。

从学生的谈论中我们了解到,学生对浪费的了解很粗浅,只是懂得要节约,不能浪费。

至于生活中存在哪些浪费现象,浪费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怎样解决这些浪费现象……这些问题他们了解得非常少,这些问题也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

为此我们决定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定为“寻找生活中的浪费现象”。

二、活动具体目标

态度目标:

通过小组研究性学习活动,寻找生活中的浪费现象,知道浪费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学生的节约意识,养成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知识目标:

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获得亲身探究的体验。

通过各种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浪费现象对生活中的影响和危害性,设计节约的方法和制作节约的作品。

能力目标:

学会分析问题、探索研究的方法,树立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收集相关信息,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应用的能力。

三、活动主题的参考:

1、吃的方面

①吃饭时挑食;②买各种零食吃;③常常跟随电视广告,向父母提出购买的要求。

可以看出在吃的方面,凡事多余的、不必要的、过高的需求均会带来浪费。

2、穿的方面

①旧的衣裤不穿,总爱买新的衣服;②互相攀比,追求新异穿名牌。

过分的攀比、打扮、追求时髦,是穿的浪费。

3、用的方面

①这随意丢弃物品、破坏物品,买不适合小学生的高档文具和图书,也是一种浪费。

②将铅笔、橡皮、书本、衣服、雨伞等经常丢失。

③坐不端正,乱摇桌椅,用小刀刻桌椅,乱撕作业本。

④乱买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书籍、杂志,花钱大手大脚。

随意丢失物品、破坏物品、买高档文具和不适合小学生看的书籍,也是一种浪费。

4、玩的方面

1买很多玩具,又不爱惜,几天就弄坏了。

②过生日,大手大脚请客。

③到公园时,玩这样那样。

不加以选择的贪玩,不爱惜物品等也是一种浪费。

5、资源方面

①随便浪费水电。

②时间的浪费,做事是磨磨蹭蹭,一边学习一边玩,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今日拖明日,明日拖后日等。

③浪费纸张,不会节约用纸,环保用纸。

资源是有限,对各种资源不能合理利用也是一种浪费。

 

活动六走进秋天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体会和发现大自然的美。

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3、拓展学生知识。

活动重点:

让学生体会、发现大自然的美。

活动难点:

学生创作是本课难点

活动准备:

老师准备课件、录音机

学生准备画笔、各种叶子及白纸、胶水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件)同学们,请看显示屏上的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季节?

(秋季),你们喜欢秋天吗?

你喜欢秋天的什么?

生:

我喜欢秋天的碧空。

生:

我喜欢秋天的阳光。

生:

我喜欢秋天的果园。

……

师: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秋天。

(板书课题)

秋天的云、天空、树木、果园、山岗都有各自的特点,都有各自的美,你要怎样来表达你对秋天的喜爱呢?

生:

老师,我想朗诵一首诗来赞美秋天。

(生朗诵诗)

生:

老师,我想唱〈丰收之歌〉来表达我们对秋天的喜爱。

(生唱〈丰收之歌〉)

二、协同创作

导语:

就请同学们组成协作小组,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现秋天的美吧!

各协作小组自由创作。

(1)知识小组

(2)收集秋季常识及有关成语。

在秋天的节气有: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在秋天有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有赏月,吃月饼的风俗。

含“秋”的成语有:

一日三秋秋风过耳秋扇风捐多事之秋秋高气爽秋毫之末

(2)美术小组

可单人也可几人协同完成“画秋天”,请几个同学在黑板上协同作画。

(3)手工组

用收集的各种落叶贴成叶子画。

(4)朗诵组

朗诵赞美秋天的诗歌。

(5)舞蹈小组

用舞蹈来赞美秋天。

三、汇报展示

活动七探索植物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亲近自然,对植物、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调查分析能力,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图画、音乐等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相关信息(包括上网),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简单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

4、使学生获得一些亲身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活动目标: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设计活动方案,提出问题,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活动内容:

确定主题,设计活动方案。

活动方式:

讨论、谈话、小组合作探究。

活动步骤:

1、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想研究些什么?

为什么?

从而确定研究主题。

2、按自愿结合的原则分小组。

3、各小组设计活动方案。

4、交流,补充,不断完善设计方案。

第二阶段

活动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查分析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活动内容:

指导学生调查、访问、收集植物的品种、特点、生活习性等。

活动方式:

分组调查、访问、收集并记录。

活动步骤:

1、调查访问前的准备。

(1)仔细观察大自然中或自己家里的植物。

(2)制作调查表或列出访问提纲。

(3)明确向谁访问。

可以向学校的老师、同学、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亲朋好友等调查。

2、分组或个人调查、访问、收集、记录。

3、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收集资料。

4、整理收集到的资料。

小组里的人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相同的合并,不同的列出目录,并将图片文字资料分类装订。

第三阶段

活动目标:

培养学生对秋天的植物、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以及能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图画、音乐等进行表达的能力。

活动内容:

汇报调查情况及展示个人最喜欢的秋天的植物。

活动方式:

交流、汇报、讨论、展示。

活动步骤:

1、小组汇报,把自己调查、观察到的内容在小组里交流、汇报。

2、展示:

自己最喜欢的秋天的植物(可以用各种方式,如树叶贴画、描写该植物的诗歌和该植物的歌曲、图画等。

3、讨论:

我们校园里的植物有什么特点?

第四阶段

活动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培养学校参与学校建设的主人翁意识和探究创新精神,能用自己活动中获取的知识来装扮自己的学校。

活动内容:

我当校园美容师。

活动方式:

讨论、设计、展示。

活动步骤:

1、根据你对秋天植物的了解,我们的校园应种植或摆放什么样的植物,更具有观赏性?

更能美化校园?

请你当一回秋天校园美容师,进行美化设计。

2、展示。

3、评价。

四、活动总结

活动八有趣的水果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培养孩子们一般认识事物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等等。

2、让学生经历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过程,培养学生调查、搜索、整理的综合能力。

3、了解水果的特征及水果有关的小常识,并对自我学习研究的内容有一定认识。

情感态度:

1、励学生在集体中进行创新学习,学会探究、与他人合作。

2、通过参与此次社会实践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

价值取向:

1、在小组合作中形成共同意识,勇于在自己组内的研究中充当主要角色。

2、加强交流,在跨组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使双方达到“双赢”。

三、活动的具体过程、方式:

(一)活动准备阶段:

1、愿组成小组:

2、制定活动计划:

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后,每个小组通过讨论的方式制定了活动计划。

布置每个人的任务,使学生明确了分工和活动步骤,养成了做事有计划的好习惯。

3、聘家长为活动辅导员:

聘请家长为活动辅导员,让家长与他们一起查找有关水果的一些资料,教孩子练习怎样用刀,怎样切、雕……等一些简单的操作,制作水果拼盘。

活动成果展示设计

学生活动准备:

水果的相关资料、塑料袋、各种水果、盘子、水果刀等。

(一)揭示课题,激趣导人。

l、导语:

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水果吗?

揭示课题“有趣的水果”

2、创设情境

师出示纸箱:

“这是从大自然中取来的‘水果宝箱’,里面装了不同水果。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里面都装了哪些水果吗?

”(想!

(二)实践活动

认识水果的特征

摸水果

分别请几位学生到“水果宝箱”中来摸水果,说感受。

提要求:

想知道里面装了那些水果,不能用眼睛看,要用手来摸,并把摸到的感觉告诉大家,如果大家能猜出是什么水果并正确地说出这种水果的颜色,这个水果就送给那个小组。

全班同学猜水果。

尝水果

(1)小组同学共同品尝水果奖品或自带的水果,并说说水果的味道。

(2)全班交流,自己喜欢的水果的味道。

2、了解水果的生长环境。

师:

你知道了哪些水果的生长环境?

把你搜集到的资料来说一说。

学生汇报。

如苹果的来历:

浇水、移苗、施肥、剪枝、喷药、采摘、包装、运输、储藏、销售等。

西红柿的种植:

撒种—移苗—浇水—搭棚—点花—剪头—收获

师:

原来每一种水果都是用很多劳动换来的,我们要珍惜。

3、研究水果的吃法

(1)师:

我们探究了这么多有关水果的知识,那么你知道水果有哪些吃法吗?

生1:

可以生吃水果、水果拼盘、水果沙拉等。

生2:

可以熟吃。

拔丝苹果、剥皮香蕉煮着吃等。

生3:

可以晒成干果、做成罐头等。

三、水果市场。

1、营造氛围:

课件展示“水果市场”情景图。

(播放背景音乐:

欢快的乐曲)

2、模拟市场:

一部分学生戴头饰扮演水果推销自己,一部分学生扮演顾客挑选、购买水果。

四、制作水果拼盘

(1)师:

那么你们愿意用你灵巧的双手制作一个有创意的水果拼盘吗?

师:

要想制作拼盘,首先我们要做什么?

学生讨论得出制作要求:

a制作时要注意卫生安全。

b小组分工明确,拼盘要有创意的设计。

(2)制作水果拼盘,小组合作。

(3)展示水果拼盘作品:

各种样式有创意的拼盘。

师:

我们来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

师生评、生生评。

五、畅想未来的水果。

1、师: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果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科学家正在研究、栽培更适合人类需求的水果。

同学们畅想一下,未来的水果会是什么样的呢?

2、学生尽情畅谈。

(可以用画、语言或其它形式)

 

活动九我们喜欢的动画片

【活动目标】

1、能通过采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人们观看动画片的情况。

2、能描述活动结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愿意与他人共同分享成果,注意倾听他人的观点,乐意与同伴合作。

3、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多途径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活动能力。

【活动过程】:

一、主题确定

动画片伴随着我们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