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中图版信息技术教案(第一单元).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51136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中图版信息技术教案(第一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天津市中图版信息技术教案(第一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天津市中图版信息技术教案(第一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天津市中图版信息技术教案(第一单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天津市中图版信息技术教案(第一单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天津市中图版信息技术教案(第一单元).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天津市中图版信息技术教案(第一单元).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天津市中图版信息技术教案(第一单元).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天津市中图版信息技术教案(第一单元).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天津市中图版信息技术教案(第一单元).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天津市中图版信息技术教案(第一单元).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天津市中图版信息技术教案(第一单元).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天津市中图版信息技术教案(第一单元).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天津市中图版信息技术教案(第一单元).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天津市中图版信息技术教案(第一单元).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市中图版信息技术教案(第一单元).doc

《天津市中图版信息技术教案(第一单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中图版信息技术教案(第一单元).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津市中图版信息技术教案(第一单元).doc

五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我的伙伴计算机

第一节硬件软件齐努力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

2、了解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哪些。

教学重点与难点: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在,请同学们一起观察老师,说说老师有什么特征?

学生讨论回答(老师的发型、衣服的颜色,脸型、姿势等等特征)。

其实老师就是由许多许多的信息组成的。

可见,信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在你我的身上,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

那么,信息究竟是个什么呢?

二、新授

1、身边的信息

每天我们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可以获得大量对我们有用的消息。

我们把这些对我们有用的消息我们就把它叫做信息。

如经济信息、科技信息、交通信息、市场信息、招生信息、股市信息,等等。

最直接的我们用眼睛看我们桌子上的书,可以看到书本的颜色的信息,厚度的信息。

用手摸摸可以获得书本质地的信息,用鼻子闻闻可以获得书本味道的信息。

2、信息的传递

电话可以传递我们的声音,表达各种感情;交通灯的灯光传递着是否通行的信息;信件、报纸、广播、电视随时随地都传递着各种信息。

(列举信息传递的例子)

其实,在很多时候人们不仅仅依靠自己的感觉器官来处理信息,而是利用各种设备帮助我们进行信息的处理。

就如人们用算盘来计算……。

在计算机被发明以后,人们将处理信息的大量繁杂的工作交给计算机来完成,用计算机帮助我们收集、存储、加工、传递各种信息,既快又好,所以,人们也将计算机叫做信息处理机。

计算机是如何进行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的呢,计算机是利用各种输入设备将信息输入(键盘、鼠标、扫描仪等等)再经过信息处理软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在从各种输出设备把处理的结果输出出来(显示器、打印机等等)。

3、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硬件:

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扫描仪、打印机、数码相机、摄像头、手写输入板、调制解调器(猫)、和存储设备。

软件: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阅读课本P2页:

硬件多样齐动员)

(阅读课本P4页:

软件缤纷展风采)

4、教师与学生互动:

硬件:

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扫描仪、打印机、数码相机、摄像头、手写输入板、调制解调器(猫)、和存储设备。

软件: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三、科普常识

从计算机诞生那天到现在,计算机已经成为信息处理的重要工具,计算机的诞生仅仅有50多年,但它的发展确是史无前例的。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omputer,即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

这台计算机总共使用了18000多只电子管,1500多个继电器,重量达30多吨,占地180平方米,耗电150千瓦,其运算速度为每秒钟5000次。

虽然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十分庞大,性能也不是很高,但是它却奠定了计算机的发展基础,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

四、小结:

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方便地获取来自全球的各种信息,也可以将信息快速地传递到世界各地。

我们的处理信息的能力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因此学好信息学这门学科般的更加的重要。

教学后记:

第二节:

鼠标键盘熟练用

(分三课时授完)

教学内容:

1、计算机的特点和工作过程

2、正确的坐姿与开关机

3、鼠标和键盘的使用

教学目的

1、正确开关机

2、鼠标与键盘的使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键盘的正确操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计算机,知道了计算机的分类和组成以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还知道了要计算机做某一件事,必须先给计算机安装该软件。

计算机的本领很大,现代社会中,它无处不在,计算机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所有的这些都与它本身的特点分不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计算机的特点和工作过程。

二、新授。

(一)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硬件:

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扫描仪、打印机、数码相机、摄像头、手写输入板、调制解调器(猫)、和存储设备。

软件: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二)计算机的开关机与鼠标的使用。

  1、自学课本——P8页我和伙伴面对面。

2、教师演示,学生操作正确开关机。

关闭计算机

①单击“开始”按钮,弹出“开始”菜单,执行“关机”命令。

②弹出“关闭计算机”对话框,选择“关机”选项,单击“确定”按钮。

3、学生自学——P8页,鼠标灵巧作用大。

4教师小结,鼠标是计算机常用的输入设备,因形状像老鼠而得名,分有线和无线两种。

使用鼠标,我们可以完成计算机的大部分操作。

5学生练习,移动、单击、双击、右键、滚轮,以及各个手指的正确操作,教师巡视。

(三)熟悉计算机的窗口

同学们,我们知道桌面上的长方形区域叫作窗口。

窗口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

窗口的第一行是标题栏,标题栏里显示窗口的名称

窗口的右上角分别是"最小化"、"最大化"按钮、关闭按钮;

窗口的第二行是菜单栏:

列出了对窗口进行操作的菜单命令;

窗口的第三行是工具栏:

工具栏中排列着常用的命令按钮;

最下面的是状态栏:

显示窗口当前的一些信息;

1.窗口的基本操作

(1)最小化窗口

单击"最小化"按钮,窗口最小化以后到哪里去了?

缩小成任务栏上的一个小图标按钮,单击任务栏中的这个按钮,窗口就恢复原状。

(2)最大化(还原)窗口

单击"最大化"按钮,窗口会扩大到整个桌面,这时"最大化"按钮变成了"还原"按钮;单击"还原"按钮,窗口恢复原状。

(3)切换窗口

先后打开"我的电脑"和"回收站"窗口,我们发现他们的标题栏的颜色有什么不同?

(一个呈深颜色,另一个呈淡颜色);我们把标题栏呈深颜色的窗口叫作当前窗口,。

(4)移动窗口

将指针指向"我的电脑"窗口的标题栏,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再移动鼠标,这时我们就会发现"我的电脑"窗口也跟着移动了,这就是窗口的拖动操作,可以用这种方法移动窗口的位置。

(5)改变窗口的大小、关闭窗口

改变窗口的大小,我们可以将指针移动到窗口的边框上面,这时我们会发现指针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呈"双箭头",这时我们按住鼠标左键不放,上下左右拖动鼠标就可以分别改变窗口的宽度和高度,如果我们想同时改变窗口的高度和宽度的时候,就将鼠标指针移动到窗口的四个角中的任意一个角,指针的形状会呈"斜向双箭头"时,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向对角线方向拖动鼠标,就可以同时改变窗口的高度和宽度。

窗口的操作完成以后我们可以单击"关闭"按钮,来关闭窗口。

(6)窗口滚动

打开一个窗口,如果窗口中的内容较多,或者窗口较小,这时窗口就无法显示所有的内容,要查看窗口中的其他内容,我们可以利用"滚动条"来做到。

(垂直滚动水平滚动条)

2、同时打开多个窗口

在任务栏的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执行“层叠窗口”命令,窗口就可以一次层叠在一起。

单击其中任何一个窗口,他就会出现在所有窗口的最前面,这时窗口的标题栏变为蓝色,我们把它称为“当前窗口”。

3、巩固练习

(1)打开窗口"我的电脑""回收站""我的文档"窗口,使"我的电脑"窗口为当前窗口,在切换"我的文档"窗口为当前窗口。

(2)移动"我的电脑"窗口到"回收站"窗口上面。

教师小结:

我们今天知道了窗口各部分的名称,还学会了窗口的一些基本的

四、键盘沟通真奇妙

导入:

我们面前的键盘有着很多的键,它们代表着什么意思呢?

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它们把!

1、初步认识键盘

计算机分为四个区:

功能区:

键盘的左上方,有F1……F12个键。

主键盘区:

键盘的左下方,有A……Z字母键,0、1、……9数字键,以及特殊键等。

光标控制键区:

有光标移动键、删除键等。

小键盘区:

键盘的右下方,有数字键和光标控制键。

认识主要键的名称及作用。

ESC——退出键

BACKSPAC——退格健。

按一下,光标向前移动一个格子。

ENTER——回车键。

输入信息,按回车键,才能被确认和执行,是一个经常用到的键。

CAPSLOCK——大小写切换键。

按一次,对字母大小写进行一次切换。

SHIFT——上档键。

按下它,同进按下相应的键则输出相应的键上标记的上边的字符。

CTRL称控制键,ALT称转换键一般与其他键合用。

2、学生阅读P11页——《学一学》

3、键盘操作姿势:

(1)、身体平直、放松,正对键盘。

(2)、两膝平行,两手手指自然弯曲,轻松放在基本键盘上。

4、键盘操作指法:

手指分工

基本键位:

A、S、D、F、G、H、J、K、L、;是八个手指的“根据地”,不击键时,就放在这八个键上,击放键后手指仍放在基本键上。

击键方法:

击键时,要用手指动,不要用手腕动作。

击键时,手指尖垂直对准键位轻轻击打。

击键时,要轻松、自然,用力不要过猛.

5、指法训练

基本键练习:

A、S、D、F、G、H、J、K、L、;

练习一、aaasssdddfffggghhhjjjkkklll;;;

asdfjkllfdsa;lkjsadfl;kj

dfsakjl;fsadj;lksfdaljd;

练习二sak;jfk;jkdsdakllasldfsl

fks;dsk;kds;sl;dfdlsdlds

练习三asdjklfdsklsdfjl;dsajl;

jkldsa;lkfsdlkjfdsjlkdsa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动作。

五、中文沟通我能行

计算机中的中文输入法有很多种,单击“任务栏”中的输入法指示器,在弹出的菜单中可以选择,切换输入法可以“ctrl+空格”来实现。

学生操作:

用“搜狗输入法”启动记事本来练习。

学生练习:

——P12页“信息加油站”打字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后记:

第三节文件管理显本领

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资源管理器

2、学生学习创建新文件夹、文件的移动和文件的复制的操作

3、了解文件的压缩与解压缩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文件夹的建立与文件的重命名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通过资源管理器打开D:

\文件的移动与复制\材料文件夹。

在整理文件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什么对文件进行分门别类的存放?

文件夹。

你觉得可以在材料文件夹下建立几个子文件夹?

新建两个文件夹。

新授:

一、管理文件真不少

为了便于区分和管理这些文件,每一个文件都有一个名字。

通常这个名字有两部分组成,前面是文件名,后面是扩展名,中间用“.”分割。

扩展名就像人们的姓,表示文件类型,长度一般分为3个字符。

计算机上同一扩展名的文件,显示相同的图标。

学生阅读课本P15页——看一看。

二、善用分类来管理

这么多的文件怎么来管理呢我们阅读课本——P16页,信息加油站、想一想、做一做。

练一练,结合自己的分类方法在计算机的F盘建立自己的文件夹。

文件夹建立以后的重命名:

右键,在快捷菜单里选择“重命名”。

然后起自己爱好的名字。

学生练习。

三、灵活操作显奇效

文件夹建立了名字也起好了,该存放文件了。

下面学习文件的移动、复制、粘贴等操作。

文件的移动

1、请学生在黑板上对文件进行分类。

2、根据书中步骤对文件进行移动。

3、请学生上机实践,整理自己的文件夹。

4、教师帮助学生学习不同磁盘间文件移动的方法。

文件的移动与复制的区别

1、在黑板上出示“原文件夹”和“目标文件夹”。

2、通过在黑板上展示说明:

文件经过移动后,在原文件夹中的文件消失而出现在目标文件夹中。

文件经过复制后,在原文件夹中的文件不消失,而在目标文件夹中会出现一个同名同内容的文件。

3、导出关于文件的复制的知识。

文件的复制

1、学生根据书中的操作步骤,来完成文件的复制的任务。

2、请学生示范自己的操作过程。

文件的删除

1、学生根据书中的操作步骤,来完成文件的复制的任务。

2、请学生示范自己的操作过程。

文件的恢复

1、学生根据书中的操作步骤,来完成文件的复制的任务。

2、请学生示范自己的操作过程。

课堂延伸练习:

(利用多种方法对文件进行移动与复制。

1、教师演示,简单说明操作方法。

2、将学生进行分组,按照教师的介绍上机实践。

分别完成本组的练习。

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尝试完成其他组学生的任务。

3、分别请三个组的代表来演示自己的操作过程,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四、压缩使用更高效

阅读课本——19页

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文件夹压缩后,在解压,看一看扩展名的变化。

教学后记:

第四节安全始终记心间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2、了解计算机的木马病毒

3、了解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教学重点与难点

提高安全意识,确保计算机软硬件的安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在使用计算机时常遇到计算机运行速度变慢,或者莫名其妙的感到文件的丢失,让我们当一个计算机的小医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掌握简单的操作,所以一定要了解安全常识,使计算机能帮助我们解决学习。

二、阅读课本P20——25页

三、计算机病毒

1、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不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病毒?

它对计算机都会造成什么危害?

计算机病毒是一些人恶意编制出来的有破坏性的程序,通过计算机之间的文件传递或通过网络对计算机进行破坏。

编写或散播病毒,能导致计算机不能正确运行,甚至使计算机瘫痪,从而对用户造成极大的损失,而其本人同时也触犯了法律,也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2、防治计算机病毒

我们如何去防止计算机病毒呢?

①使用正版软件

②不随意使用来历不明的程序或文件

③使用杀毒

三、动手操作

1、启动计算机的杀毒软件

2、选择杀毒方式

3、选择处理方式

4、返回主界面

四、做一做:

P25页

五、比一比,夺金星

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