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科学的关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11432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docx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与科学的关系.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docx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严格意义上讲哲学不是科学因为它没有可证伪性科学是对世界具体规律的认识,而哲学是对世界整体规律的把握.科学是需要通过实践证明的,只有经过实践证明才能成为科学,而哲学是不需要实践证明,也无法通过实践证明的

 

1.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世界观包含人生观,价值观。

它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区别:

二者对象不同,哲学的对象是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或普遍规律。

具体科学的对象是世界的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

两者的关系是普遍和特殊、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3)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联系:

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认识基础;各门具体科学以哲学为理论指导。

 

哲学是科学的最高境界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而科学就是为了做到这一点

哲学是科学的总结和抽象。

哲学主要研究信仰问题,科学主要研究可以证明的事实或规律。

科学中也有一些用目前的技术手段还无法直接证明的理论和猜想,他们就是科学假设,既非哲学也非哲学。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哲学是一切科学之根本!

哲学起初是所有学问的总汇,近代科学是从哲学的母体里逐渐分娩出来的一个孩子。

近代以来,随着知识的积累越来越丰富,对世界的认知越来越细致,才出现许多具体的学科。

哲学逐渐放弃对这些具体学科研究的领域,退而成为专门探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

但是,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并没有隔断,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至今仍然引导着具体科学的发展。

同时,各个具体科学不断取得的研究成果,也成为哲学发展的养料。

回答者:

城市无产者-魔法学徒一级12-1911:

40

爱因斯坦说:

"没有哲学的科学是瞎子,没有科学的哲学是?

"我忘记了呀,宗教、艺术、哲学、科学、技术是人类文化的几个主要范畴,早期人类只有宗教,后来有的人不信宗教了,自己开始反思人生和自然等,创立一些学说,也就是哲学的开始,再后来,到了近代,人变的现实起来,开始研究眼前有形的东西,开始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这个世界了,这就是科学。

当科学越来越发展后,对物质的改变和创造能力也越强,就是技术的大发展,到了今天,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但哲学却受到了抑制,没有受到更多人的注意了,人也被科学和技术给改变了,人变得非常现实,现在很少人再冥思苦想人生的意义了,思考人和宇宙的关系呀,古人提出的很多有价值的思想也被淡忘了。

------------------------------------------------------------------------------------------------

科学哲学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区别。

-----------------------------

科学哲学还不同于一般哲学。

科学哲学基于“表象世界”。

与表象之后的物质或意识无关。

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有两层。

主观意识和客观存在(物质)。

科学哲学,或其他观念论的“世界”则有三层。

主观意识(人具有的意识)、表象世界(人能感知到的“现象”)、存在(人无法感知的“本体”)。

科学研究的领域只涉及人能感知到的“现象”。

心理学中“他人”的“主观意识”,也可以是被当作能感知到的“现象”研究的。

而且又一个假设前提,就是心理活动现象背后的人的“主观意识”都是相同的。

举两个例子:

一,“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

前提假设就是“人”的主观意识与“鱼”的主观意识不相同。

所以不能(“安知”)用研究人主观意识的方法(“乐”)去研究鱼的主观意识。

二,“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也?

前提假设就是人与人之间(子非我)的主观意识是不相同的。

所以人不能(“安知”)研究他人的主观意识(“安知我不知”)。

哲学是最深刻的批判,和最彻底的怀疑(“我思”)。

如果失去这一点,就不存在哲学了(“我在”)。

哲学就是“爱智慧”,所以其前提“公理”就只有“我能感觉到我在思考”。

科学哲学的前提要多一些。

我们能有感觉,这些感觉构成了我之外的“表象世界”。

但是科学哲学却不研究表象世界背后的“存在”或“本体”。

而辩证唯物主义的错误就在于——

要么是把我们能感知的表象世界,直接说成是“物质存在”本身。

要么是在我们能感知的表象世界背后,直接假设成不断变化的物质“本体”。

------------------------------------------------------------------------------------------------

《科学哲学》

定价:

18元

作者:

周林东著

ISBN:

ISBN7-309-03987-4/B.211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开本:

32开装帧:

平装页数:

255页字数:

213千字

出版日期:

2004-8

------------------------------------------------

科学哲学是当代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又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哲学学科。

国外许多大学都开设这样的课程,供文理科学生选修,我国也不例外。

目前国内的科学哲学出版物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属于科学哲学史性质,另一类就是科学哲学概论。

本书的最大特点就是史论结合,基本上吸收了以上两类的研究成果,并且有所发展和创新。

作者力图避免重复同类出版物的写法,以全新面貌展示国内外科学哲学的研究成果。

本书内容包括科学哲学的学科性质、历史发展、基本论题和相关论题四大部分,大体上囊括了广义和狭义两种科学哲学的主要内容。

当然,本书仍以狭义的科学哲学为主,在这方面参照了国外高校的同类教科书或读物,注意吸收他人长处。

------------------------------------------------------------------------------------------------

威尔杜兰特《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

威尔杜兰特是美国人。

美国人写的书都很容易看,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幽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独特的句式。

倘若一个句子将这两者都含在里边,那它就是很PERFECT了。

某本书上有这么一句话:

万里长城是在月球上唯一能肉眼看见的人工建筑,但去过月球的宇航员却没谁看见过。

这便很PERFECT,虽然我们中有些人可能有些别的想法。

但这本翻译过来的《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却多多少少丢失了些美国的味道,以致我看着看着就忘了杜兰特是美国人了。

但这些都不妨碍这本书的伟大,而且它现在的这种翻译也不无优点。

书的第一章是“毫无顾及的英雄崇拜”。

这个说法本身就很令人吃惊,但在阅读正文时杜兰特对那些历史上走过的伟大身躯的崇拜程度会更让我们吃惊。

但我在看完《历史的真相》后,对吃惊的对象有一些转移。

在这章中,杜兰特吸引我的是:

他在现有的历史著作的写法之外又提供了另外一个可能,一种更会让我们现代人激动和更加珍惜现在的可能。

历史学派有的主张写历史应该依那些政治家而写,这一种很常见。

还有另外一派则觉得人们才是社会的根本,历史应该写他们的生活。

而我觉得杜兰特的这种则好得多,虽然还没人这么做。

一想到就是在我自己现在站的这个地球上有这么多伟大的天才,你能不兴奋吗?

第一章类似于一个序言,后面的几章才真正的将这些英雄请了出来。

第二章是“10位最伟大的思想家”,在这里杜兰特又让我们吃惊了一次:

10位思想家的第一个居然就是在中国生活的2500多年前的孔子,可见杜兰特对孔子是多么的推崇,虽然他在介绍孔子时并没有切中多少要害。

排在孔子后面的是柏拉图,这人们不会有什么疑问,再后面的是:

亚里士多德,阿奎那,哥白尼,培根,牛顿,伏尔泰,康德,当然了,少不了达尔文。

第三章是“10位最伟大的诗人”,也是这一章最让我激动。

荷马排在第一个,后面是大为,欧里庇得斯,卢克莱修。

第五个隆重出场的那就是我们的偶像李白先生,杜兰特尊称他为“中国的济慈”。

再后面的则是但丁,直到这时,我才发现他的经历是那么的传奇:

他9岁时爱上了8岁的比阿特丽斯,

“在那一刻,我找到了生命的真谛,它就居住在我心灵的最深处,因为最强烈的震撼而颤抖着,仿佛最轻微的脉动都会让它怯惧。

我颤抖着说,‘看啊,伟大的神灵,那是谁,她正向我走来,将要把我控制’”。

但比阿特丽斯还是嫁给了别人,但丁对她的爱只好伴随他多难的一生。

当然也正是因为多难,伟大的《神曲》才会诞生,“那里来的叹息、哀悼,以及响亮的嚎啕,在暗无星光的空气中回荡着,从一开始,我已泣不成声”。

那么的庄重。

但丁死后,拜伦,另一个流浪者,在他的墓前长久跪拜。

但丁的后面紧跟着莎士比亚,再后是济慈,雪莱,很浪漫的一个人。

第十位就是惠特曼:

我像空气一样走了——

我对着那正在逃跑的太阳摇晃着我的绺绺白发,

我把我的肉体融化在旋涡里,让它漂浮在花边状的裂缝中。

我把自己交付给秽土,让它在我心爱的草丛中成长,

如果你还需要我,请在你的靴子底下寻找我。

你也许并不清楚我是谁,我意味着什么,

但是我对你来说,仍将有益于你的健康,

还将滤净并充实你的血液。

如果你一时找不到我,请不要灰心丧气,

一处找不到再到别处去找,

我总在某个地方等你。

这本书后面还有三章,略。

------------------------------------------------------------------------------------------------

黎鸣简介:

  黎鸣,江西南昌人,著名哲学家。

现在北京从事研究工作。

1981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控制论与系统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

长期进行逻辑学、控制论、文化人类学等方向的研究。

  最重要的学术贡献:

把哲学的基础从二元论转化为三元论。

创立了以“三”为基础的运算规则,并在此基础上重构了逻辑学,从而完成了逻辑学的三元论和多元论转向,以及哲学的第四次转型——人学的转型。

  主要著作:

  黎鸣先生著述颇丰,著有《信息哲学论》、《中国的危机》、《问人性》、《人生的求索》、《人类的新生》、《人性的外衣》、《影响世界历史的三个犹太人——千年的三个天才——马克思、弗洛伊德、爱因斯坦评传》、《中国人性分析报告》、《中国人为什么这么“愚蠢”》、《西方哲学死了》以及最近出版的【问天命】系列三卷【命运的诅咒】、【道德的沦陷】、【悲剧的源流】等。

其中,《中国人为什么这么“愚蠢”》、《西方哲学死了》等著作连续引发哲学界的深刻讨论。

------------------------------------------------------------------------------------------------

 中国历史学家的荒谬

 

  上中小学时,正好是我国文禁最厉害的时候,除了《金光大道》《艳阳天》以外,就是样板戏了,实在是没有什么书好看。

那时我父母工作的医院内,有一个图书阅览室。

主要是马列、毛选和医学书籍。

也有一些历史书籍,如范文澜的《中国通史》,我常去翻。

年纪小,看不懂,但知道一些朝代、人物、名词,在小朋友中炫耀还是没有问题的。

因此我相当长一段时间成了我们单位的娃娃头,说明知识还是有力量的。

  看历史书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让我在官方场合露了几次脸。

其中一次:

是在我们那个地方的万人批判大会上,我作为小学生代表上台发言。

从孔子联系到刘少奇、林彪,又从宋江联系到邓小平,把他们批了个透,说明了正在走的走资派是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的。

那真有雷霆万均之力,排山倒海之势啊!

  按中国历史学家的观点,中国的历史其实很简单,主要有三条:

  1.凡是推动统一的一方,就是进步的。

反对统一的就是反动的。

  2.凡是抵抗外侮的,就是进步爱国的,反之就是反动卖国的。

  3.凡是造反的都是革命的。

  这样,看战国时期的历史就有些逻辑问题了。

秦国要统一中国,那当然是进步的了,而且最后也统一了,更说明了进步力量是不可阻挡的。

而当时屈原在楚国,是反对秦国吞并楚国的。

屈原主张抵抗外侮,反对侵略,那当然是进步爱国的了。

显然,他也反对进步力量的代表—秦国的统一行动,这样,他又应该是反动的了?

  如果照他们的观点来看现在,就可不得了啦!

我们会得出结论:

现在应该进行全球的统一行动。

(至少是全球,暂时还看不出进行宇宙统一行动的必要性。

)因现在地球已经成了地球村,全球化运动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什么世贸啊,联合国啊,这样的全球性组织也建立很久,很多了。

度量衡也基本统一了,货币还没有完全统一,但要统一也不是什么难事了,语言大家都努力学习英语,应该是可以统一的了。

在加上分裂造成的战争也太多了。

这真同我国春秋战国时的情景差不多了。

  其实秦当时统一中国也就相当于统一了全世界。

因那时国人的认识范围也就这么大,所以才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说法。

就算有个匈奴,也是不断地和他打仗,想统一,只是打不过才作罢。

后来汉朝到底还是用美人计统一了匈奴,大抵实行的是一国两制吧。

  所以,现在讲统一全球是符合中国历史学家的观点的,也不算什么大逆不道。

难怪外国总有中国威胁论存在,也不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但现在谁有能力统一全球呢?

我们还认不认为统一是进步行动?

就不好说了。

  凡是造反的都是革命的,近代毛主席也说过类似的话:

造反有理!

但今天我是不敢说的,那显然是违法犯罪的,希望大家也不要说。

  我们的历史学家的思想是僵化腐臭的,他们虽然活在民主自由的新时代,但他们的脑子里的思想却是封建腐朽的。

因为他们看历史不是彻底地以民生为本,所以他们可以提倡正义的战争,就算是坑了40万降卒也是正义的。

真是应了老百姓的一句俗话: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不信?

你可以去看《封神演义》。

  今天,在猫坛也有不少这样正义之士,要求进行正义的战争,去统一某地。

还说人民拥护云云。

我实在不理解,海外一个孤岛与我们8亿农民的肚子之间有什么必然地逻辑联系?

要知道中国有多少人一辈子的活动半径也没有超过30公里,估计日月潭的风光就算在梦中也不曾出现过。

那么统一对谁有利呢?

战争让谁得益呢?

  历史学家应该补逻辑课,猫坛的正义之士也是,吹牛不上税(广告除外)。

但也总得能自圆其说吧!

-----------------------------------------------------------------------------------------------

马克斯?

韦伯是如何成为经典作家的?

方在庆

2000-06-14《中华读书报》

 今年6月14日是马克斯?

韦伯(MaxWeber,1864-1920)逝世80周年纪念日。

德国国内将会举行许多纪念活动,世界范围内的各种纪念活动更是数不胜数。

当韦伯的遗体在1920年6月17日被安葬在慕尼黑东郊墓地时,只有为数不多的亲友、学生和同事参加了其简短的葬礼。

这当中没有人会想到,80年后的今天,韦伯会享有如此高的世界性的声誉。

韦伯与马克思、爱因斯坦一起并称为对世界历史产生巨大影响的三个德国人,是德国理所当然的骄傲。

今天,没有一个学习社会科学的人不知道韦伯,没有任何一本社会科学的教科书或词典没有关于韦伯的论述和字条。

在德国,很少有城市没有以韦伯命名的街道或广场。

但人们不应该忘记,这一切的变化都是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

也就是说,在韦伯死后40多年的时间内,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其它领域,他并没有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

有一个事实或许可为韦伯声誉的巨大变化提供一个有趣的注脚。

慕尼黑市有一个“马克斯?

韦伯广场”,人们以为这理所当然是为了纪念这位社会学家的。

但事实上,这个广场最初是为了纪念一位也叫马克斯?

韦伯的慕尼黑市议员的。

他死在社会学家马克斯?

韦伯之后。

目前在慕尼黑大学社会学系任教的贝克(UlrichBeck)教授建议将这个广场只以社会学家马克斯?

韦伯的名字命名。

在参考了贝克等人的建议后,慕尼黑市政府终于做出决定,“马克斯?

韦伯广场”是为了同时纪念社会学家马克斯?

韦伯和市议员马克斯?

韦伯而命名的。

  一

  毋庸置疑,韦伯生前并不是完全默默无闻。

但人们对他的认识,却远非今天这样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

我们今天把韦伯当成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之一(另外两位为迪尔凯姆〖EilDurkheim〗、齐美尔〖GorgSimmel,又译席美尔,或西梅尔〗),这一点现在已得到了公认。

韦伯生前的命运远比大家想像得要“悲惨”。

1919年,在韦伯认为自己是一位社会学家时,得到了慕尼黑大学的受聘通知。

他非常希望自己被慕尼黑大学任命为“社会学”教授,但恰恰是这一愿望没有得到满足。

与他希望的正好相反,慕尼黑大学甚至在任命书中做出明确规定,韦伯在大学不得讲授社会学的课程。

心中甚感不快的韦伯,也没有办法,只能接受事实(讲课的名称其实并不重要,他在课上讲的内容还是与社会学密切相关的)。

  在二战结束前,美国一位社会学家曾做过一项调查,在提问对美国社会学产生深远影响的前三位社会学家时,没有人提到韦伯。

(调查结果是:

斯宾塞、齐美尔和迪尔凯姆。

  韦伯逝世前一年(1919年),他应慕尼黑大学学生会的邀请发表了两次演讲,后在此基础上出版了《作为职业的学术》和《作为职业的政治》两本小册子。

加上1905年发表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差不多是韦伯生前还为人们略有所知的仅有文献。

韦伯生前所能有的声誉,与其说是来自学术界,不如说是来自外界。

要是韦伯生活在现在,他就有点像那样经常在媒体前(电视、广播)发表对时事看法的学者。

韦伯深深地参与了当时德国的社会政治,常常就一些社会问题发表看法。

他在生前的知名度多半与此类活动相关。

另外一点,就是所谓的“海德堡的神秘传奇”的光环效应对韦伯的影响。

韦伯的海德堡时期,也是海德堡在学术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

参加和主持各种学术沙龙,在当时海德堡的知识分子中非常流行。

  韦伯死后,遗孀玛丽安娜为了扩大其夫在学术上的影响,相继编辑出版了《政治论文集》(1921)、《学术理论论文集》(1922)、《社会史与经济史论文集》(1924)、《社会学和社会政策论文集》(1924),其中最重要的应是被称为韦伯杰作的《经济与社会》(1922)的出版。

这本书在出版初期产生的反响非常有限。

在二次世界大战前,谈到社会学,德国学者津津乐道的是维尔纳?

桑巴特(WernerSombert)和齐美尔,甚至年轻的舒尔茨(AlfredSchueltz)也享有比韦伯高得多的荣誉。

当然,也有一些学者认为韦伯的影响远非如此低。

但从1922至1947年,《经济与社会》一书总共只出售了不到2000本,这一事实使得一些过高估计韦伯影响的做法大大打了折扣。

   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教师,韦伯所产生的直接影响也是非常有限的。

一方面,由于早逝,韦伯本身的教龄不长。

在他指导过的非常有限的几位博士生中,竟无人获得教授资格。

这些人中也没有人在学术上显示出任何影响。

另一方面,他也没有正式的学术上的继承人,其教席在他逝世后也不复存在。

由他自己创建的所谓“韦伯学派”根本就不存在。

二次大战结束后不久,德国大学的重建工作就开始了。

社会学也得以重新讲授,但很少有人在课堂上讲授德国社会学家的学说。

不用提韦伯,就是几位当时比他有影响的人,如滕尼斯(FerdinandToennies)、桑巴特、齐美尔的学说也没有人感兴趣。

大学里热衷讲授的是刚从美国传过来的“时髦的”“结构功能主义”。

1950年至1965年间,德国社会学界被“结构功能学派”统治着。

当时,不少学习社会学的学生,自费到美国去留学,然后再回到德国讲授美国的社会学。

这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情形恰恰相反。

  在联邦德国随后发生的所谓“经济奇迹”期间,更少有人去关心韦伯的著作。

  1964年在海德堡召开的国际社会学大会,使得韦伯在德国被接受的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来自世界各国的一些著名社会学家,如哈佛的帕森斯(TalcottParsons),巴黎的阿隆(RaymondAron)、伯克利的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等人一致认为,韦伯的地位应仅次于马克思、迪尔凯姆之后,是社会学理所当然的“经典作家”。

这一态度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德国学者的震惊和反省。

德国的政治家在二战后以紧跟美国政策为标志,学者也不例外。

正如《圣经》新约中所说,先知者在家乡是不受欢迎的。

但这指的是生前,死后就不一定了。

不管人们现在对帕森斯的学问如何评价,有一点是不能否定的。

正是通过他的介绍,使得韦伯被英语世界的读者广泛了解,并引发了世界范围的韦伯研究热。

帕森斯翻译了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本也许是韦伯的广为人们阅读的著作。

也许帕森斯的翻译有许多有待改进之处,也许通过他的所谓“结构功能”学说,把韦伯“帕森斯化”了。

但没有帕森斯的工作,韦伯就不可能被德国学者们“重新发现”。

这一点常常被一些目前在做所谓“去帕森斯化”的德国学者所否认。

事实上,正是韦伯的“出口转内销”,使得他在德国学术界被重新发现并受到重视。

  当然,在这个“重新发现和重视”韦伯的过程中,并非所有的人都受到帕森斯的影响。

对于一些本来就视韦伯为天才的人来说,不过是利用了这个机会。

比如韦伯遗孀玛丽安娜的工作。

尽管人们普遍认为她的做法不是很可取,但对于传播韦伯学说却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德国学界虽然对她的工作从学术上评价不高,但对其人评价却不低。

她应该是德国第一个妇女运动的组织者)。

哲学家雅斯培尔斯(KarlJaspers)也加入了赞扬韦伯的行列。

雅氏的《马克斯?

韦伯》一书最早对韦伯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认为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学者。

雅氏在晚年还坚持自己的这种看法。

  有学者认为,正是这些人把韦伯神圣化、英雄化了,同时也给韦伯定了型。

韦伯被赋予“精神贵族”、“天才”、“巨人”等称号。

这就使得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持一种批判的、公允的态度来评价韦伯变得几乎不可能,也对韦伯在德国的接受产生了某种程度的有害影响。

当然,人们也不能过高估计这种影响,因为这些“歌德派”中很少有专业的社会学家。

  情绪化的过份赞扬的做法,在年轻学者中并没有得到反应。

正是在1964年的那次著名的海德堡社会学大会上,来自科隆的年轻历史学家默姆森(WolfgangJ.Mommsen)提交了一篇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过的论文。

文中他把韦伯的“平民式的领袖民主”与国家社会主义的元首国家的兴起联系起来。

当时海德堡大学年轻的哲学副教授哈贝马斯(JuergenHabermas)挺身支持了默姆森。

他指出,在德国当时一直还在寻找各种托辞为自己的失败辩护时,不再忘记韦伯的“皇帝式的领袖民主”在魏玛共和国时期产生了灾难性的影响这一事实。

韦伯在慕尼黑时期的学生,当时已满头白发的列文斯坦(KarlLoewenstein)为他一直尊敬的老师进行了辩护。

他认为有一些年轻人的做法是“不尊重历史”,是学术上的“不诚实”。

这场争论对在德国公正地评价韦伯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无论如何,在海德堡大会之后,一个“经典作家”韦伯的形象已经形成。

但这个形象是“模糊”的,带有很大的选择性。

由于韦伯的论著涉及法律、历史、哲学、社会学、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领域,韦伯被不同领域的人同时奉为“经典作家”。

从每年各国出版的堆积如山的论及韦伯的论文和著作来看,他的“经典地位”无疑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但从社会学本身发展的角度来看,却遇到很大挑战。

德国目前研究韦伯的权威之一,汉堡大学教授克斯乐(DirkKaesler)的看法被认为代表了一部分学者在韦伯研究过程中的“公允做法”。

(克斯乐本人研究韦伯经年,最初也在慕尼黑大学社会学系执教过,他的一本《韦伯》评传,得到了学术界的公认。

  首先,克斯乐认为目前这种持续不断、日益增加地对韦伯著作的讨论,以及把韦伯与各种问题论域联系起来的做法,并不是真正的韦伯“复兴”。

韦伯在二战之前的真正影响,与二战后的不断“神圣化”不可同日而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