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风回雪的社群管理经验.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11480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风回雪的社群管理经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流风回雪的社群管理经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流风回雪的社群管理经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流风回雪的社群管理经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流风回雪的社群管理经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流风回雪的社群管理经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流风回雪的社群管理经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流风回雪的社群管理经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流风回雪的社群管理经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流风回雪的社群管理经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流风回雪的社群管理经验.docx

《流风回雪的社群管理经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风回雪的社群管理经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流风回雪的社群管理经验.docx

流风回雪的社群管理经验

流风回雪的社群管理经验

V1

By流风回雪

作者简介:

女会计网。

微博@流风回雪VV,欢迎关注。

缘起

向网友口头介绍经验已经好几次了,如今写下来,免去自己口舌之劳,也有利于传播更广。

如无特别指明,这里的社群,都是指微信群或者Q群。

1群的目的

“我要建一个群”,“我要以互联网技术实现合作共赢”,这都不是建群的目的,真正的建群目的,必须能细致描述到具体可执行层面,而不是高呼美丽口号。

群目的要细到这样,举例如下:

“把上市公司董秘拉在一个群里,一起讨论资本运作,使券商投行的人获得商机”,“把新三板做市商拉在一起,方便新三板公司寻找做市券商”,

“把做跨境并购的人拉在一起,分享项目和人脉,促进并购效率”

也就是说,必须想好这个群由哪些人构成(用户画像)、干什么(主题),如果是公司运作此事,一定想好拉人难度和管理成本,以及运作效率、盈利水平等等。

2建群准备

1设定群目的——就是前面说的那些

2设定群规——这个必须先有,而不是拉满500人再讨论

3设定群管理员——这个可以建群后根据活跃程度选择管理员,但也得人家愿意花时间管理,如果是公司建立的群,则应由公司的人担当

3群规

群规要尽量简短,否则大家记不住,群公告阅读量并不高,经常拿群规刷屏不好,并且还挺麻烦。

雪的经验,在Q群时代就是严酷管理,群规很简单:

“禁闲聊禁非业务图”

其实就是严禁闲聊,只谈专业,当然也有个别网友非要追问“什么算非业务图”,这样的网友基本都是可以直接踢出的。

在微信群时代,这个群规演变成为:

“禁闲聊禁非业务图,鸡汤段子红包动图二维码一律踢,节假日群规照旧”即便这么简短、即便拉每个人都单独提醒了,仍有网友说“没看清楚”、“理解反了”、“忘记了”、“是孩子在玩手机”、“我发的是表情不是动图”、“发红包是为了大家好”、“发段子是为了娱乐大家”、“你这规则不行”,等等诸如此类的理由,遇到这种情况,我的经验是:

一律踢。

100人的群,可以偶尔温馨解释群规,500人的群,只能踢出不解释,因为,如此简单的群规,解释一次至少5分钟,多了能一小时——总有网友特别想证明他自己是正确的!

少数几个群采取强制发言规则:

“禁闲聊禁非业务图,鸡汤段子红包动图二维码一律踢,节假日群规照旧,新人加入当天要晒需求,否则次日踢,踢出再入视同新人”

雪建立的买壳借壳群就执行这一规则。

最初,声称有需求的人,入群后大都不说话,理由是“先看看”、“先学习”、“遇到合适的我就私聊”,这个群达到200人之后采取上述强制发言规则,效果还好,一周内晒的资源比以往一个月晒的还多,不过,被踢的人也多,踢出去的多于留下的,但是这种狂踢也没影响人员增长,目前这个群快500人了。

这样的规则下,“踢人”可以带来新的资源,有利于大家,何乐而不为也。

强制发言规则不是最狠的,据说投行小兵的微信群里,要求成员按期交文章,如果不交,踢出。

这个规则是非常赞的,它治疗了太多人“没时间写作”的懒病!

4主题维护

群主题要写在群名字上,例如“股权质押”、“新三板”、“买壳借壳”,要做到好记、好找,因为现在的微信用户,大都能加入很多群,没有个性的群名字不容易被找到。

管理员要维护群规,同时维护主题。

维护主题,也就是:

除了主题之外的事情不许在群内聊。

这个规则比较狠,因为,偏离主题的也不是闲聊、也是业务、也是需求;但是呢,如果但凡业务需求就能发,则各群都会同质化,达不到预设效果了,所以,当网友提及偏离主题的业务时,管理员要温馨提醒:

非主题业务请私聊。

在雪建立的股权质押群,有网友约线下见面,谈质押,结果质押没做成,信用借款到做成了。

但即便如此,质押群也不能放开规则允许聊信用借款,否则看票押票的消息会被稀释,有相关需求的人会耗费更多时间阅读查找自己想了解的信息。

5内容管理

微信群需要内容管理?

当然需要。

除了维护主题,管理员还需要经常往群里发与主题相关的内容,甚至约时间发起讨论。

曾经有的群,成员非常优秀,但是,所有人一言不发,这样的群,建与不建,没什么不同。

雪建立的董秘群,本想让大家讨论资本运作技术,结果呢,现在是雪经常往里丢招聘董秘的信息,因为一直没怎么管理,资本运作聊不起来。

好的内容管理,要做到“让成员主动提供优质内容”,良性循环,而不是群主和管理员在独自辛苦努力。

做的好的,可以产生值得推广的内容,具体是:

汇总聊天记录并整理成文(你需要一个热心的、耐心的有能力的编辑),

网友主动就你想要的话题写出文章,

网友主动选题并组织讨论并整理成文,

„„

总之,精彩无上限,对于肯做事的网友,管理员要不惜鼓励,公开表扬、红包等都可以。

6成员管理

成员管理,就是“把优秀的、活跃的、与主题相关的网友拉在一起”,促进交流和交易。

专业讨论群,设定准入资格是必要的,这在建群伊始就得考虑。

资格的审查,工作量很大,而资格门槛的高度,决定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群。

有些网友很优秀,他们专业精湛,乐于分享,网上、网下都肯交流,并且会及时获得并推进商机,这样的人,值得珍惜,值得为他们的任何需求专门建群。

而有的人,虽也学富五车,可到了哪里都不说话。

准入资格审查,可以看网友职业,水平审查,可以看资历深浅(比如做过、投过哪些项目),但是,“是否活跃”,这个必须得花时间观察,太多人不爱或者不习惯网上沟通,对这些人要培养。

也有网友水平颇好,但就是不肯遵守群规,这样的人,雪的做法是一概踢出,理由:

规则比人重要。

投行小兵的Q群里,曾经踢出过无所不知的一位董秘,迄今印象犹深。

为达成建群目的,成员搭配很要紧,彼此之间能互动、互利才好。

例如,券商投行和PE们在一起,可以合作并购重组;如果群里只有pe,则会交流投资经验、组团看项目;群里只有券商投行,他们就交流证监会政策精神了。

社群建立一段时间之后,会发现有些网友真的很优秀,要记录下来,重点培养、交流,如果建立新群,可以把这些人优先拉进去。

优秀网友包括:

活跃分享专业经验的,和其他网友做成交易的。

不靠谱的网友得踢出,但如何判断人家不靠谱,这个比较难。

这一节似乎没说透,容我以后想起来慢慢补充吧。

7怎样获取高转化率的成员

有些社群目的是卖产品,这个雪没做过,雪做的都是讨论投融资的,因此呢,“经验”也都是一孔之见,并非唯一道路。

如果有公众号、微博,可以公布一个“准备群”或者“预备群”二维码,让网友扫入,然后鉴别资格、资历,拉入正式群。

也可以请网友推荐,比如我要建立会计所律所合伙人群,就可以在朋友圈说一下:

请推荐证券所合伙人!

以上两个办法,都能获得资格合适的网友。

“活跃而乐于交易的网友”,这样获取也可以:

“雷锋”技术——去各群助人为乐,自然能建立自己的口碑,同时呢,也会有人主动加过来。

雪认为,凡是在网上肯求助、受助、帮助别人的人,都是活跃的网友,至少他相信互联网能带来些什么,所以,这些人加我之后,我不用马上拉他们进我的群,而是,我需要建群的时候,在朋友圈说一下,他们会比普通网友更感兴趣。

当xx可以干这些:

解答专业问题、帮助找人找公司、帮助介绍能提供资源的人,等等凡是和你想要的主题有关的都可以做。

这个技术,需要注意具体技巧,比如,你在一个普通群大谈历史,吸引的网友就只能是历史爱好者,而不是投融资专业人士;不过,在投融资群大谈历史,吸引的肯定是投融资专业人士。

雷锋技术效果是互利的,一边为自己吸引粉丝,一边是在帮助该群群主做内容。

大多群主都喜欢这样的做法,但这个技术真心需要时间,加人速度也远没有糖果技术快。

100人的群,只要在群里帮5个人,群的气氛就很好,有利于促进形成互助环境,所以在自己群、别人群,都可以实践。

“广告”技术——这个看起来和糖果技术有点相似,但是,做糖果的时候是“感兴趣的请加我”,做广告是时候是“请直接联系消息里的人,别加我”,即便明说了别加我,还是源源不断有人加过来,这些人都是对更多广告信息感兴趣的,雪的5000微信友大部分都是这样来的。

同上,这些加过来的人我不用立刻拉进微信群,当我想给某个群增加人员的时候,他们会比普通网友感兴趣。

“糖果”技术——比如有一个新三板股权项目(真实存在的需求),线下报价10倍PE,为寻找投资人,上网求助,报价12倍,凡是有兴趣的人,大部分都会是合资格的投资者,这个项目广告出去,把来联系的人拉一个群,以后再有类似项目,就都可以丢进去了。

这个办法的确能建群,并且,融资成功,对企业也是有利的(线上12倍,明显比线下优厚呀)。

这个技术的关键:

糖果必须是真的,如果虚假,则全盘皆输。

实践中,一网友是拿着略低于线下价格的项目上网求投资人,她在新三板群里发消息,在三个工作日内,凑足了220个投资者,效率非常漂亮,真心想建议她把这些人拉在一起建群啊。

雪曾经以这个技术建立了“医疗项目”群,彼时是拿着一个网友“出售诊疗中心”的消息四处扩散、拉聊的,后来,诊疗中心没有快速卖掉,网友们自己交流别的项目倒有不错进展。

以上都是“让别人加我”,愿者上钩,其实比较常规的做法还有“我加别人”,就是每加入一个群,主动去加看起来优秀的网友。

很多微商这样做,群主们可能也不太喜欢这样。

以上效率最好的还是“糖果”技术,但是得有合适的糖果,这对于想用心赚钱的公司而言,很容易找到。

现在我已经5000微信友满员,加新人必须删旧人,所以考虑的不是怎样增加网友,而是怎样盘活存量、提供效率。

8怎样组织线下活动

线下要有话题,比如“并购重组税务问题”,等等,不能“先认识一下”,主题不清的聚会是无效率的,虽然大家在一起也能口若悬河聊3小时。

培训、讲座、沙龙都可以,先选择话题和主讲,约到场地后,就可以请主讲写ppt,ppt准备好之后,就可以定下时间,发报名通知。

主办人要掌握报名者结构,尽量让“可能发生商业合作”的、来自不同机构的人参加。

休息间隙要留足时间,让大家彼此交流。

报名人数,如果场地60人,可以报到70人截止,因为,肯定有报了名但是不来的。

PPT一定要预先看过,以掌握深浅粗细并提出修改建议,活动时间也一定要在PPT准备好之后再约,避免主讲准备不充分。

活动之后,必须辅以宣传,比如公众号发文、PPT下载、微博回顾等等,并且请求群成员帮忙转发。

9和其他社群的交流

互联网不是单打独斗的事情,更不是小圈子固步自封的事情,一个人,或者一家公司,无法把所有资源都建为社群并做到高效管理,所以,和其他社群的交流颇为重要。

我建立的群里,禁止发二维码,理由是刷屏太厉害,但我鼓励网友主动加人、拉到他们自己的群,因为,如果他们能为网友提供更好、更多的服务,何乐而不为也?

曾经一个群主说他们需要啥样的人,我就把她拉去我的一个小群,告诉她,这些都是,你主动加、拉他们吧!

从BBS时代起,我一直都是这样的观点:

我说我有金主群,几十个人跳出来宣布有需求,拉他们进去之后,无一肯主动说自己想要什么;

网友想融资,找来十几个有兴趣的投资者,拉一个群,过后问谈的如何,这网友说大家都没理他„„分明是他没有主动理人家好不好啊!

10引流

我很想把微信流量带到BBS上去,于是我在各群发BBS链接。

怎样才能做到既发链接、又不算营销广告呢?

那就是发我自己作品的链接!

我写了一篇文章,我发过来,求大家点击,这是的啊,我自己写的啊,求你们看看吧——就这样。

不算广告,并且还显得我挺懂。

搞这个很费劲,因为我得自己写文章。

于是呢,我可以拉网友去写,我帮他这样推广,他挺高兴,我的版面也增加了流量。

注意发链接得对口,不对口的群不要发,否则不仅吸引不了点击,还挺惹人讨厌。

所以,写出能对口很多群的文章,需要较强的选题技术。

11盈利

很多人建群是为了盈利,这个我鼓励,虽然我一直搞的都是免费社群。

社群是互联网一角,互联网的很多环节都可以收费赚钱。

入门费——想加群先交钱。

这个已经有社群这样做了,一些大V名人的群收费还不低。

提成费——群友成交业务,要给群主提成。

这个需要掌握成员的交易情况,有时人家成功了也不告诉你。

服务费——群友做A生意,群主提供B服务,比如我建立一个并购重组群,让大家飙项目,但我提供的是税筹、审计服务,我只赚税筹、审计的钱。

猪八戒网提供商标注册服务也是这个道理。

参与交易——群主是有信息优势的,例如,谁加我的天使群,我都先聊一下,问问需求,如果项目合适,我也投资。

这是“果农建立水果市场”的道理,很方便自卖自夸。

营销效率——比如,只许群主发项目,群主只发自己公司的项目,这样,全部人员成为群主公司的外围、推销者,帮助公司赚钱。

微商群、营销群、投融资群都可以这样做。

品牌建设——如果是商业群,群主和管理员都是公司的,在营销同时,稍微提供一些信息、经验等,并且同时说“这是我司发给大家的福利”,这样对建设自己公司品牌有好处广告费——社群对群成员免费,但是呢,谁想来推销他的产品、服务,先给我交钱才允许发。

比如我建立个吃货群,每天讨论美食,如果有餐馆来发广告,那么,我要收费。

中介费——供需双方在一个群里,但就是无法交易,不是这谈不成就是那谈不成,这样,管理者可以担当中介去撮合,事成收费。

信息费——这个真的可以有,“推荐你一位老师”,“介绍你认识有益的人”,都可以小额收费。

转卖费——允许发广告收广告费,允许发其他群的二维码,是转卖用户,也可以收费。

当然,微信群可以整体卖掉,“建立一个好群并卖掉”,也是赚钱方法之一。

微商可以这样干,投融资也可以试试这样干,但是别伤网友感情:

)以上赚钱方法是单讲社群,如果是大互联网角度,还可以赚资本运作的钱,那个另有一套,不在这里说了。

12纠纷处理

如果维持严禁闲聊的规则,就基本不会有东西左右的所谓纠纷,但大家在业务交流时,也会偶尔有纠纷,比如线下约见谁放了鸽子等等。

遇到这种事情,群主的最佳处理办法是:

不管。

对,就是不管。

因为,辨别是非需要花很长时间,一小时都不够用,并且,一旦插手,无论何种结局,双方都会认为不公平,理由:

都认为自己是最正确的。

所以,线下吵闹我不知道,群里吵,这是闲聊,根据群规,谁吵踢谁。

13实战——我见过的优秀社群及管理经验

十年前的一个Q群,记得群主是“路过”,成员只有编辑和作家,内容只许约稿投稿,连写作技术都不许谈,偏离主题就踢。

这个群里的每一条消息都是值得看的。

投行小兵和投行老诺的Q群,严格执行“禁闲聊禁非业务图”,所有聊天都是干货。

金融梦工厂的Q群,入群者要提交名片、工牌,管理员轮流值班,并且和每个加入的人都聊一聊,了解业务范围和特色,这样,管理员知道谁家的通道比较宽敞,知道谁是交易架构大师。

这个群坚持做音频培训,讲座完毕后音频放网上供下载,这些都是免费的。

他们设了很多专题微信群,里面的专家教授有一批了。

任何的证券、信托、保险、评级、银行,在这个群里喊一声,都能找到。

投资小兵的群,这是方总建立的,主要只收知名投资机构的年轻投资经理,现在有三个群,合计1100人,神奇之处在于,你想找任何公司,总能直接间接找到。

每年都组织一些聚会活动。

金融监管合规群,这是孙总建立的,主要收各银行合规口的人,很多没听说过的银行的人都在里面。

这是有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基础的。

36氪的投资者群,共两个,全部是互联网投资人在内,群主拉人要看名片,关键在于,群主知道哪些机构比较知名,甚至知道哪些机构投过什么具体项目。

这俩群里,规则是只许群主发项目,当然这些项目都是36氪的项目。

本以为一小时写完,没想到写了这么多,还觉得很多话没有说。

慢慢修改补充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