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测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2238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1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测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测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测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测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测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测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测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测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测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测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测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测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测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测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测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测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测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测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测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测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测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C.张灯又结彩,红色政权建起来D.打倒列强,除军阀

8.下图反映的是什么事件()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太平天国运动D.渡江战役

9.下图是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陈列的一支德国造驳壳枪,枪弹匣一侧刻下了“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的字样,被誉为“天下第一枪”。

这是朱德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中使用的手枪()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D.武昌起义

10.井冈山会师后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这只队伍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周恩来B.周恩来、朱德C.朱德、陈毅D.毛泽东、朱德

11.穿越时空到近代中国,去和英雄们一起创造历史!

假如你穿越到了1927年的井冈山,最有可能见到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是在()

A.秋收起义时B.井冈山会师后C.红军长征胜利后D.卢沟桥事变时

12.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形势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的关键在于()

A.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B.解决了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C.解决了广大农民的土地问题D.实现了工农群众的联合斗争

13.中国海军网2012年9月25日上午发布消息称,9月25日上午,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交接入列。

历经战争硝烟的八一军旗在“辽宁”号上更是猎猎生风。

八一军旗的产生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密切相关()

A.南昌起义B.井冈山会师C.长征D.新中国成立

14.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请你帮他们审阅,看看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B.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D.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长征结束

15.20世纪前期,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相继成立,在历史上,两党既有合作又有对抗,其中第一次合作共同进行了()

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D.抗日战争

16.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其会师地点在()

A.陕北吴起镇B.江西瑞金C.甘肃会宁D.贵州遵义

17.下图是小明在遵义考察一处革命遗址时拍摄的照片。

如果让你选择一个与这幅照片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的主题词,下列哪项最准确()

A.开天辟地党的诞生B.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C.革命圣地延安精神D.抗战胜利举国欢庆

18.在红军征战藏区的过程中,各族人民支援红军的粮食约1000万斤,牛、羊、马、猪等各类牲畜总数约20万头。

这主要说明红军长征()

A.粉碎了敌人的重重围剿B.得到了各族人民的物质支持

C.保留了革命的精干队伍D.传播了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19.“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A.避其主力,打其虚弱,集中兵力歼敌

B.把革命火种播撒到西部,扩大根据地

C.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D.东北沦陷,华北告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0.今年暑假小明准备去江西参加以“革命摇篮,星火燎原”为主题的红色旅游。

出发前他应了解的历史大事是()

①南昌起义②井冈山会师③长征会师④中共七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1.井冈山点燃的星星之火,到了1930年已经形成燎原之势,但1934年红军却离开革命根据地转战大江南北,这是为什么()

A.国民党势力越来越强大B.蒋介石围剿红军

C.第五次反“围剿”失利D.红军要攻占城市

22.八年级

(1)班为某期黑板报的出刊,收集整理了如下资料:

“五四运动”“黄埔军校创建”“八一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据此,你可以判断,八年级

(1)班本期板报的主题是()

A.国民革命的洪流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23.小轩去某纪念馆参观,看见镌刻在纪念馆门柱上的对联,“马嘶人叫角号吹,万面红旗天际挥”“赤水金沙辗转渡,雪山草地等闲飞”。

据此判断该纪念馆应该是()

A.北伐战争纪念馆B.南昌起义纪念馆

C.红军长征纪念馆D.淮海战役纪念馆

24.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军阀()

①张作霖②袁世凯③孙传芳④吴佩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5.下图是为纪念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某次重大历史事件的领导人的群像雕塑,他们从左起分别是贺龙、朱德、周恩来、叶挺和刘伯承。

这座群像雕塑应安放于()

A.秋收起义纪念馆B.中共一大会址

C.南昌起义纪念馆D.井冈山会师纪念馆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

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

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

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材料二:

材料三:

(1)请写出材料一中的歌谣涉及的历史事件。

(写出两例即可)

(2)请写出材料二和材料三在材料一中分别对应的句子。

(3)材料二和今天的哪个节日有关?

材料三中的“朱毛合”后建立了哪支队伍?

(4)从材料二到材料三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是书何以作?

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19世纪60年代,……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摘自陈独秀《<

新青年>

罪案之答辩书》

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第二段内容写的是近代史上的什么运动?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个阶级对强国道路的探索?

(2)简要概括材料二中第一段内容的“救国”主张。

第二段中的“两位先生”分别指什么?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阶级的探索?

(3)中国共产党找到的“正确的革命道路”指什么?

28.某班开展了一次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四种课外学史方式收集了一些资料,制成学习卡片,现邀你共同探究。

[方式一识物学史]

(1)下图是焚烧后的圆明园,犯下这一滔天罪行的是谁?

[方式二看图学史]

“望风而起”喻指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形成了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

(2)简述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及伟大历史功绩。

[方式三咏诗学史]

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导致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4)长征途中哪次会议成为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这次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领会与创新]

(5)除了上述三种方式,请你再举出一种课外学史的有效途径。

29.阅读下列材料: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

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

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

(1)材料一中的歌谣涉及到哪几个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红军“远征”途中,有一次重要的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的名称是什么?

(3)从材料一、二中我们受到哪些教育和启迪?

3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各政治派系兵力对照表

材料二 我国长期被帝国主义和军阀压迫剥削,民不聊生。

帝国主义和军阀不打倒,中国人民是不能生存下去的。

为着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而战死,虽死犹生。

为着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着人类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战死是光荣的。

——北伐期间攻打南昌前一位共产党员家书

材料三 共产党员陆更夫人生履历(部分)

1925年8月,进入广州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学习。

1926年,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搞政治工作。

攻打汀泗桥和贺胜桥,荣立战功。

1926年9月,对独立团一营的新兵进行思想教育和作战训练。

1926年冬,任第二十五师七十三团连长。

1927年2月,和共产党员袁澈一起,编辑《革命生活》日刊,发表了《斥蒋介石》《再斥蒋介石》等反蒋檄文,揭露蒋介石的反动面目。

材料四 在湘鄂赣农民运动推动下,广东、河南、陕西、安徽、四川、福建、浙江、江苏等省的农民运动日益发展,并在武汉成立了全国农民协会临时执行委员会,毛泽东、邓演达、彭湃、方志敏等被推选为执行委员。

(1)据材料一分析北伐前国民革命军面临的形势?

(2)由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3)材料三、四中,共产党员在国民革命中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这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

故答案为C。

2.【答案】D

【解析】1934年10月,由于红军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长征。

一路上敌人围追堵截,红军拼死英勇冲杀,冲过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后,红军人员损失过半。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后,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巧渡金沙江,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圈。

然后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故选D。

3.【答案】A

【解析】从红军被迫长征到取得长征的胜利,这一历程说明了中国革命的道路艰难,中国革命需要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故选A。

4.【答案】B

【解析】图中所示是遵义会议旧址,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选B。

5.【答案】D

【解析】1934年10月,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突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后渡过乌江,夺取遵义,所以中央红军突破湘江后前行的路线是贵州遵义方向,所以答案是D。

6.【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孙中山在总结辛亥革命以来的失败教训时,深感依靠军阀从事革命活动是不行的。

十月革命后,他开始寻求苏联和中共的帮助和支持。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国民党和共产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7.【答案】D

【解析】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

1926年的北伐战争,北伐的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选项中D符合题意,故选D。

8.【答案】A

【解析】图片中起义领袖周恩来正在进行战前动员,故选A。

9.【答案】A

【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占领了南昌城,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故选A。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的领导人是毛泽东、朱德,故选D。

11.【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27年面对国民党的血腥屠杀,中共毅然发动了三大起义,秋收起义后,1927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分部队进军井冈山,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来朱德率领南昌起义的一部分部队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的部队胜利会师,史称井冈山会师,创建了中共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本题选B。

12.【答案】A

【解析】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全国各地又建立了十几块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之所以成燎原之势,是因为中国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所以答案是A。

13.【答案】A

【解析】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也是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所以“八一”建军节与南昌起义有关,故选A。

14.【答案】D

【解析】红军长征从1934-1936年,行程两万里,1935年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1936年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结束。

15.【答案】A

【解析】由“20世纪前期”“第一次合作”可知其指的是从1924年1月起至1927年7月止的国共第一次合作,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北伐,使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并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

所以答案选A。

16.【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

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C项符合题意,故选C。

17.【答案】B

【解析】阅读题干所给提示信息:

革命遗址照片。

图片显示的是遵义会议遗址,中共中央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解决了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军事问题,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故选B。

18.【答案】B

【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长征期间红军实施正确的少数民族政策和严明的军纪,因此得到少数民族人民的支持,题干材料则说明了红军长征得到了各族人民的物质支持。

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19.【答案】C

【解析】由于“左”倾错误在瑞金全面推行,导致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也就是进行长征,故选C。

20.【答案】A

【解析】面对蒋介石、汪精卫大肆屠杀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奋起反抗的史实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等,长征会师的地点是会宁,中共七大召开的地点是延安,所以答案是A。

21.【答案】C

【解析】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

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

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22.【答案】D

【解析】1919年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新民主主义革命包括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四个时期,故选D。

23.【答案】C

【解析】对联“赤水金沙辗转渡,雪山草地等闲飞”指的是1935年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急行军渡过金沙江,从此,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

接着,红军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进入甘肃。

于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故选C。

24.【答案】D

【解析】1926年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所以答案选①③④,袁世凯在北伐战争之前的复国运动时期就已经去世,不符合题意,故选D。

25.【答案】C

【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占领了南昌城,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故选C。

26.【答案】

(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创建红军。

(任举两例即可)

(2)南昌打响第一枪;

井冈山上朱毛合。

(3)建军节;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4)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解析】

(1)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南昌打响第一枪”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南昌起义;

由“秋收暴动毛泽东”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得知,反映的是秋收起义;

由“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联系起来,反映的是井冈山会师、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2)材料二图片信息反映了“南昌起义”,材料三图反映的是“井冈山会师”,据课本所学知识分析,对应材料二图的诗句是“南昌打响第一枪”、对应材料三图片的诗句是“井冈山上朱毛合”。

(3)据课本所学知识分析,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占领了南昌城,这是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8月1日为建军节;

1928年4月,朱德和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4)据课本所学知识分析,在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把工作重心放在大城市,1927年召开八七会议,决定开展土地革命,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从而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7.【答案】

(1)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

(2)民主、科学(德先生,赛先生)。

资产阶级。

(3)井冈山道路(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工农武装割据)。

(1)结合第二段内容中的时间和“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可以判断此事件是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进行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2)陈独秀提到的的“德、赛两先生”,是指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民主和科学”两大主题。

陈独秀是资产阶级激进的知识分子,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3)提到的“正确革命道路”,是指1927年大革命以后,毛泽东率领军队来到了敌人力量薄弱的井冈山,并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这条道路,就是把立足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发动和依靠农民群众,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和各项建设事业,开展以农民为主体的长期革命战争,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最后占领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28.【答案】

(1)英法联军。

(2)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的意义: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起中华民国;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红军在反击国民党第五次围剿时失利。

(4)遵义会议;

毛泽东。

(5)赏乐学史、上网搜索、图书馆查阅资料等。

(1)材料一中关键点是: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图片,考查事件的国家。

由此分析出答案为:

英法联军。

(2)通过材料中的武昌起义引出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和历史功绩。

由此可归纳出答案为:

三民主义;

(3)(4)根据材料中的《七律·

长征》这首诗,分析出考查的是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和遵义会议的意义:

①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②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5)上网搜索、图书馆查阅资料等。

29.【答案】

(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和创立红四军。

(2)遵义会议。

(3)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艰苦奋斗,不怕苦、不怕牺牲,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等。

符合题意即可得。

(1)材料一中的歌谣涉及到的历史事件有: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和创立红四军。

(2)材料二中红军“远征”途中,有一次重要的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的名称是遵义会议。

(3)从材料一、二中我们受到的教育和启迪:

要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艰苦奋斗,不怕苦、不怕牺牲,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等。

30.【答案】

(1)敌强我弱。

(2)北伐军各个击破,共产党员对北伐的胜利进军起了极大地推动作用,北伐军具有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坚强信念和置生死度外的革命气节。

(3)训练部队提高部队政治素质和作战能力,直接参与军事战斗。

揭露蒋介石反动面目,维护革命统一战线。

领导农民运动配合支援北伐战争。

(1)根据材料一表格中北洋军阀实力和广州国民政府的实力对比可以看到敌人的力量更强大,所以北伐前国民革命军面临的形势是敌强我弱。

(2)根据材料一、二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伐胜利的原因包括:

北伐军采取各个击破的正确战略;

共产党员对北伐的胜利进军起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北伐军具有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坚强信念和置生死度外的革命气节等等。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的内容可以归纳出,共产党员在国民革命中的作用表现在:

积极训练部队提高部队政治素质和作战能力,直接参与军事战斗;

揭露了蒋介石反动面目,维护革命统一战线;

领导了农民运动配合支援北伐战争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