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论文:家庭实验室综合实践活动有效策略探索.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51239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综合实践论文:家庭实验室综合实践活动有效策略探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综合实践论文:家庭实验室综合实践活动有效策略探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综合实践论文:家庭实验室综合实践活动有效策略探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综合实践论文:家庭实验室综合实践活动有效策略探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综合实践论文:家庭实验室综合实践活动有效策略探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小学综合实践论文:家庭实验室综合实践活动有效策略探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综合实践论文:家庭实验室综合实践活动有效策略探索.docx

《小学综合实践论文:家庭实验室综合实践活动有效策略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综合实践论文:家庭实验室综合实践活动有效策略探索.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综合实践论文:家庭实验室综合实践活动有效策略探索.docx

小学综合实践论文

家庭实验室,孩子放飞梦想的乐园

——家庭实验室综合实践活动有效策略探索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它倡导学生以主体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方式开展学习。

家庭实验室强调学生参与实践,获得亲身体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结合本校科技教育现状,我们开展家庭实验室综合实践活动。

本文主要从“打好活动基础,创建活动阵地,创新活动内容,开展活动探究,共享活动乐趣”五方面展开有效策略探索。

家庭实验室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师生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同时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

【关键词】家庭实验室综合实践活动策略探索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改革体系中的一大举措,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亮点和难点。

它面向全体学生开放,倡导学生以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方式开展学习,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

而小学生家庭实验室项目是指3-6年级学生选择家中一角作为场地,确定研究项目,让父母、亲人参与指导的科学研究。

两者都强调学生参与实践,获得亲身体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校“温岭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的实际,提出4-6年级开展以“家庭实验室”为载体,以综合实践为依托的综合实践活动。

三年来,我们积极开展家庭实验室综合实践活动,并进行了有效的策略探索,拓宽了科学学科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策略一:

制定规划,统一认识,打好活动基础

传统的教育观念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很多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送孩子去补习班乐意,搞家庭实验室不支持,他们认为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孩子天生爱探索,家长的偏颇观念,导致很多孩子的求知欲望得不到满足。

加上在学校里,一节实验课上完,孩子还有许多疑惑没有来得及探究……所以我们必须做好前期工作,制定规划,统一认识,明确方向。

(一)健全机构,制定规划

我们建立了“家庭实验室”综合实践活动创建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和教科室主任抓落实分工,科学骨干老师和班主任积极参与。

积极建设一支热爱科学和热心指导学生探索的师资队伍。

制定活动三年规划,形成了领导重视,分工明确,各线通力协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然后我们申报研究课题,促进工作有序推进。

《小学“家庭实验室”研究性学习的探究》被立项为台州市级重点规划课题。

(二)宣传发动,统一认识

家庭实验室所创建的地点是家庭,家长也是指导者。

家长对家庭实验的支持与否,是影响实验顺利进行的因素。

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宣传发动工作,先是倡导全校教师都树立科技教育意识,人人学科技、懂科技,人人教科技,人人都是科技老师,然后在科技节启动仪式上进行全校性启动,再山科学老师及班主任逐班落实,通过家长会大动员、发联系函、QQ群、班级博客、飞信等和家长沟通,通过“小手拉大手,大手扶小手”的方式,赢得全校师生和所有家长的支持。

策略二:

制定标准,家校联动,创建活动阵地

家庭实验室是活动的主阵地,怎样创建家庭实验室?

我们考虑,传统的实验室提供的是一种演示和验证的实验环境。

而我们提出的“家庭实验室”是学生自己动手选择家庭的一个空闲地方,配备日常生活用品和器材,创建的是一个面对真实事物进行探究的环境,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所以,我们认为,除了“五有”基本要求:

有场所、有名称、有器材、有项目、有活动,还必须有一套奖励措施。

(一)制定等级评价标准

领导小组核心成员,经过认真探讨,拟定了《家庭实验室等级评价标准》(讨论稿),再经班主任及全体教师再三讨论,最后制定了《家庭实验室等级评价标准》。

我们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基本要求、A级、AA级、AAA级家庭实验室研究性学习评价标准”四方面,循序渐进,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

比如A级家庭实验室只要符合基本要求,积极参与就可以;AA级则在A级的基础上增设了“家庭实验室记录本、体会文章、作品或成果获校科技类比赛三等奖以上”三条要求;AAA级在AA级的基础上增设了“成果被编入学校优秀成果集,作品或成果获校科技类比赛二等奖以上”等要求。

(二)创建家庭实验室

1.家校联动。

《家庭实验室等级评价标准》的制定给家庭实验室创建指明了方向。

考虑到家庭实验室创建的地点是家庭,家长是主要指导者,所以我们利用QQ群、班级博客、飞信等平台进行家校联动:

对家长进行创建实验室指导;召开家长会对家长进行科学过程、科学方法的培训;通过博客的“家教指导”栏目上传《怎样创建家庭实验室》、《科技小论文的写作》;在“学习资源”栏目中上传科技小制作的方法、科学实验中的控制变量法等等,更好地发挥了家长的指导教育作用。

2.创建家庭实验室

①普通家庭实验室。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各自纷纷在家庭中的阳台、书房、客厅等空闲的地方(甚至小角落)建立实验场所,写上“家庭实验室”标示,并取了一个好听的实验名称,如科学大本营、跳跳豆、红加绿等等,他们有操作台面和简易实验器材及制造工具,如剪刀、镶子、温度计、放大镜、玻璃杯……,并备有家庭实验记录本。

②重点家庭实验室。

在普通家庭实验室的基础上,如家里有产业(如养殖业、畜牧业等),基地有一定的经营规模;或者根据自身的爱好和兴趣创建家庭工坊、家庭模型车修理厂、家庭植物园等,都可作为重点家庭实验室。

策略三:

挖掘资源,多方选题,创新活动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明确指出: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在于坚持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的前提下,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

”我们该如何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特征,从而进行有效的指导呢?

我们挖掘资源,从寻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切入点入手,以科学拓展实践活动:

寻找学校科学教学拓展点和家庭社会生活的兴趣点为切入点。

切入点的确定,保证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并且创新了活动内容。

(一)寻找学校科学教学拓展点

教师引领选题。

创建领导小组组织教师对各年级科学课教材的内容进行挖掘,并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研究,寻找学校科学教学拓展点,教师引领选题,制定了适合不同年级段的《家庭实验室活动选题指南》。

以四年级为例:

四年级家庭实验室活动选题指南

家庭实验类

L醋、食用油、酒精、胶水和洗发液在水中的溶解实验;2溶解一粒糖大约需要多少时间;3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味精;4振动尺子,研究发出的音高的变化;5观察几种不同食物从进入口腔到咽下去之前的变化过程;6测量心跳和呼吸实验测跳动1分钟后,恢复正常心跳所需要的时间;Z寻找生活中更多的静电现象;&给模型房间安装小灯泡、小电线等小电器;9种一些花;1Q种子的萌发实验;1L关于动物繁殖方式的研究;12脂肪和淀粉的辨别实验;13面包发霉实验;14减慢食物变质的研究;15收集各种岩石标本。

家庭制作类

1制作天气日历;2制作风向标;制作风旗;3制作雨量器;4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小乐器;5用两个纸杯、一根棉线或尼龙线做一个“土电话”;制作“鼓膜模型”;6自制手电筒。

课外调查类

L统计温岭市某月份的气温、降水量、风和云量;2温岭市环境污染等调查;3营养均衡与身体健康的调查研究;4关于家用电器等调查;5调查各种食品的配料及相关信息;6调查温岭的矿产资源。

(二)寻找家庭社会生活兴趣点

1.家长引领选题。

根据家长职业、兴趣帮助孩子选题。

比如五

(1)班王淼淼的父母有一个养鸽场,王淼淼父母就建议孩子选择研究鸽子。

她的小论文《提高鸽子孵化率的实验》获得台州市二等奖。

阮曦宇同学的爸爸喜欢钓鱼,阮曦宇也经常跟着爸爸去钓鱼,他们发现金属钓鱼竿在雷电天气里容易导电,于是发明了“保险的钓鱼竿”。

这一科技小制作获得了温岭市科技小制作一等奖。

2.学生自主选题。

学生的天性爱探索,兴趣广泛,奇思妙想层出不穷,所以可以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寻找家庭、社会生活兴趣点选题;通过新闻媒体选题;博览群书,从各类书籍中获得选题的灵感。

比如四(4)班的徐弘毅同学看到外婆家的新居用盐水去除油漆味,他就开展盐水能否去除油漆味的研究,撰写的科技小论文《盐水一新居的家庭医生》获得第28届科技大赛温岭市一等奖,台州市二等奖。

策略四:

优化方案,细化过程,开展活动探究

活动方案的设计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依托,也是顺利开展家庭实验室研究性学习的后盾保障,关系到实验的成败。

它培养了学生的思维严密性、逻辑性、文字组织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

方案设计好以后,我们还要指导学生细化研究内容,有序开展探究活动。

(一)优化实验方案

我们首先让学生初步懂得科学探究的几个步骤,再鼓励学生运用直觉和假设逼近问题,提出多样化的实验探究方案,并在家庭、小组、班级进行交流、讨论、辩论,形成初步方案,然后在实验探究中整合、纠正错误观念。

教师重点在跟踪、诊断,平台创设、资源提供上加以指导。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了实验问题,明确了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及实验要求,合理选择了实验器材,精心策划了实验方法,优化了实验方案。

比如王淼淼同学的《人工孵化、喂养鸽子的研究》活动方案设计为:

L问题的提出

我家以前是靠母鸽来进行自然生产,但是产蛋率不高,而且鸽蛋受精率也不好。

在朋友的推荐下,爸爸买了一台全自动孵化机。

经过网上查新,人工孵鸽技术和人工哺育乳鸽技术已有相关研究报道,但是到底人工孵化、喂养比自然生产、喂养鸽子好在哪里,没有相关阐述,我准备就这个问题进行比较研究。

2研究目的:

比较人工孵化、喂养和自然生产、喂养鸽子的优势、不足,进一步提高人工孵化、喂养的技术,增加生产效益。

3研究材料:

鸽子鸽子孵化机喂养器等

4研究方法:

实践法记录法比较研究法

5实施步骤:

(1)正确掌握人工孵化、喂养方法;

(2)比较人工孵化、喂养和自然生产、喂养的优势、不足

①原来(未买孵化机前)生蛋个数和现在(买孵化机后)进行比较(种鸽1000对)

②原来(未买孵化机前)出生的和现在(买孵化机后)出生的进行比较(种鸽1000对)

③出鸽和上蛋比率(以1。

1只1Q29两个星期为例)④幼鸽的进食能力比较

(二)细化活动过程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所设计的方案,按以下步骤开展实验探究。

1.学生对所要做的实验进行大胆猜测,提出他们自己的观点,在实验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并有目的地进行探究。

2.设计实验组、对照组,运用控制变量法。

每次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并有详细实验记录。

3.反复实验,每轮实验至少有3次以上,根据每次实验的情况反馈加以改进。

4.在反复实验后得出结论,将结论运用到实践中,并开展应用加以检测。

5.在充分实验的基础上形成了成果,加以推广。

以下是五

(1)班江奕同学研究的《被忽略的污染》的实验过程记录:

实验一:

青菜的对照种植实验

2010年10月2日开始,我们把糠塘河泥土和其他泥土分别放在两个花盆里,每盆都撒上大小相同的20粒菜籽,以糠塘河泥土为实验组,其他泥土为对照组。

浇水情况都一样,均不施肥,即除了土壤,其他条件均相同。

然后每隔一个星期的上午7时我分别记录两组菜的出苗率、生长情况,直止2010年10月23||,共21天4次。

记录的情况如下:

青菜/时间/

状况

10月2H

10月9日

10月161|

10月23日

实验组

(糠塘河泥土)

菜籽发芽了,花盆里看上去一片翠绿。

小青菜长大了一些,抽出了叶子。

青菜叶一片翠绿。

青菜的根茎长势良好。

对照组

(正常泥土)

同上

长势弱些

菜叶比较稀疏。

青菜的根茎不怎么有力。

实验二:

杜鹃花的对照种植实验

2010年12月25||,我们选购了两株长势基本相似的杜鹃花,分别种植在正常的土壤和糠塘河土壤中。

随后,我们开始观察两株杜鹃花的生长情况,并每隔一个星期进行记录,直止2011年1月22||,共21天4次。

记录的情况如下:

在教师的指导细化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对实验现象和结果的分析得出了自己的体会和结论,写出了实验观察日记及体会文章,把实验上升为理论,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真正体验了科学探究全过程。

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策略五:

展示成果,跟进评价,共享活动乐趣

家庭实验室很多研究项目是需要长时间去完成的,如果缺乏耐心是很难出成果的。

但是小学生年龄小,保持兴趣时间短,我们通过交流、评价、激励等手段,让他们在享受到成功喜悦的同时,激发探究兴趣,培养他们继续探究的欲望。

另外,考虑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具有主题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因此活动的评价我们主要是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评价的重点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情感态度、探究欲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一)交流展示成果

1.常态化交流展示。

主要包括班级展示会、学校精品展。

班级开展讨论、答辩等方式交流,引导学生自主修正自己的研究。

在班级的科技角中进行实验记录、手抄报、实验日记等成果展示。

学校精品展是指在学校一楼的科技长廊,定期展出以“人人亲历科学过程”为核心理念的“家庭实验室”精品研究性学习成果。

交流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促进学生进一步优化学习成果,深化活动体验,萌生新的活动主题。

2.科技节集中汇报。

我们邀请专家、科学家等来校讲座。

比如焦国力老科学家为我们作航空母舰等科普报告。

同时请做得出色的学生进行经验传授、成果交流,以促进“家庭实验室”研究性学习的辐射。

比如在校第七届科技节开幕式上,江奕作了《家庭实验室梦想起航的地方》的报告,曾鸿宇作了《科学可以很简单》的报告,他们以自己的亲历过程告诉大家实验的乐趣。

学生兴趣很高。

3.展示科技比赛成果。

每年我们都组织学生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温岭市青少年电子制作、建筑、车辆、航海、航空模型竞赛等。

科技比赛硕果累累,给了学生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充分展示才能和想象力的好机会,学生在活动中磨练,在活动中成长。

我们把这些成果展示出来,学生体验着科学探究的成功喜悦,从而产生积极情感,进一步形成了在家庭实验室研究性学习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都得到提高。

(二)跟进激励评价

1.前置性评价。

实践活动开始时,全校进行了“家庭实验室”创建情况评价,对鼓励学生在家里、课余进行一些科学探究尝试,激发活动兴趣,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

2.形成性评价。

各班先对照《“家庭实验室”研究性学习活动评价方案》自查、完善“家庭实验室”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情况。

再进行中期成果展示:

主要通过展板评比,展示家庭实验室创建以及开展相关科学探究活动的成效。

最后从“有场所、有名称、有器材、有活动、有主题”五方面进行评比。

确保了每位学生在每次的活动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特长,变以前的期末单一测试为灵活全面的差异性阶段评价。

3.总结性评价。

①集体成果评选:

各班汇编“家庭实验室”研究性学习成果集,参加学校的集体评选。

基本内容包括:

“家庭实验室”登记表;活动开展情况简要小结;个案成果完整呈现;实验日记、实验记录、实验心得、实验成果选编等。

成果集做到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突出真实性、科学性。

②单项成果评选:

以实验室个体为单位,学生参评形式多样,有观察日记、实验记录册、研究报告、完整个案成果等,质量有保证,数量有限制,但上报总件数不能超过实验室总个数。

③A级、AA级、AAA级“家庭实验室”评选:

对照《“家庭实验室”研究性学习活动评价方案》,在各班自行申报的基础上,分别评选A级、AA级、AAA级“家庭实验室”。

家庭实验室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师生的全面发展,促进了学校教育特色的形成,促进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

学校获得台州市科普教育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在温岭市科技现场会上,我校代表就“家庭实验室”创建作了专题报告,赢得与会代表的高度认可。

学生在各级各类科技比赛中捷报并传,每年的青少年科技大赛,获奖人次居台州前茅。

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探究能力不断提高,各种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

家庭实验室已成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形式之一,它为学生的快乐成长注入了源头活水。

【参考文献】

[1]郭元祥伍香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阮学程:

《对我校实验教学工作的思考》,中国知网,2007年12月

[3]杨灿辉:

《改进传统实验教学实施边学边实验策略》,中国知网,2010年2月

⑷俞国芳:

《开展学生家庭实验的探索与实践》,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4月

[5]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修订)(3-45)年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6]江美华:

《指导学生开展家庭小实验的方法》,教学与管理,2008年9月

[7]杨芸.《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开发》.《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年第7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