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古村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12431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漫步古村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漫步古村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漫步古村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漫步古村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漫步古村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漫步古村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漫步古村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漫步古村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漫步古村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漫步古村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漫步古村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漫步古村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漫步古村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漫步古村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漫步古村镇.docx

《漫步古村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漫步古村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漫步古村镇.docx

漫步古村镇

漫步古村镇——“连江透堡古村镇历史文化”的研究

【内容摘要】走进历史文化名镇,见证时代风云变幻。

钩沉历史,关注现实,烛照未来。

本文在对福建连江透堡镇古村镇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乡土建筑的历史考察的基础上,进行现实思考,进而提出一条比较适合古村镇未来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连江透堡古村镇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乡土建筑研究

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孕育出了不少风貌古朴、性格迥异的古村镇,它们点缀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灿若星辰。

作为东南沿海的历史文化名城,福州在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沉积过程中,其农村地区也形成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古村镇,这批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名镇,延续了具有福建地区不同特色的城乡历史文化,是福建多元文化发展历史的活化石。

在繁华的今日古村镇中,连江透堡如同一颗璀璨的繁星,镶嵌在满城繁华之中,是千年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的一个缩影。

连江县透堡镇是我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

为了探寻透堡古村镇历史文化的过去和未来,课题组到省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应用连江地方志展开对古村镇资源的历史考察;深入第一线实地调查,结合个人访谈、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网上查找资料等形式,力图在将透堡古村镇的历史风貌、文物古迹、自然风光展示给世人的同时,通过课题组自身对透堡古村镇的考察和思索,形成对古村镇保护的认识和建议。

一、古村镇自然资源的历史考察(独特的地理文化)

透堡,承载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古称“安德里”,拥有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传奇。

它位于东北沿海,倚山面海,北靠绵延起伏的庐峰山脉,面临罗源湾,怀抱平坦肥沃的马透平原。

相传早期入迁透堡的居民大多聚族而居,逐步形成大小不等,但比较分散的村落。

由于历史上迁徙频繁,村落亦兴废无常。

然而,相对较好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留下了远古人类生活的足迹。

据清代《连江县志》载,透堡辖内有名称的村落计24个,不少村落即沿溪而建。

随着人口增加和住宅区扩大,部分村落已连成一片,形成一条约1华里长的直透的街道,俗称“透街”。

由于其外形颇似凤鸟,故又称“凤城”。

明嘉靖四十年(1661年),倭寇屡扰我闽东南沿海,民不聊生,为防倭、抗倭、制倭,当地军民联手在透堡营建城堡,史载“在新德里,元设宁善乡等巡检于此,明嘉靖40年筑,堡周三百一十丈,为门四”。

此后把“透街”改称现名“透堡”,沿用至今。

“山为骨架,水为血脉”透堡古村镇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既有秀美的自然景观又有古老的人文景观,二者交融,相得益彰为古村镇增添了无尽魅力。

(一)古村镇的山

古村镇山峦众多,既包括村镇外围气势磅礴的山脉,也包括境内的秀丽小山,其中不乏名山胜地。

在历史上,这些山既充当了村镇的自然屏障,更是古村镇自然风景的精华所在。

位于透堡镇西南部的炉山,为连江县内两列主要山峰之一鼓楼山伸向罗源湾的支脉,海拔628.4米,是县境沿海的最高峰。

因其山形酷似香炉,故又称香炉山,或称炉峰山。

关于炉山的史料记载较多。

《八闽通志》载:

“香炉山,其顶如香炉状,上有石,书‘粘云’二字……。

相传唐代邑人章寿得道此山,留下众多古迹和传说,连江历代名人亦多有吟咏。

宋代郑鉴有七绝诗:

‘峙立苍茫紫翠间,疏帘半卷镇长闲;神仙似有祈年术,一屡青烟起博山。

’”(《八闽通志》卷4,《地理·山川》)清代举人郑霄七律诗:

“紫盖香炉绣碧苔,玉皇案下縠帘开;落虹饮涧羁难住,渴骥奔泉喝不回;削壁势悬天半雪,飞湍声碎地中雷;庐山面目章峰迹,吟就青莲绝点埃。

”炉山三面临海,登高远眺,黄岐半岛如巨龙入海,罗源湾内山海田园尽收眼底;闽江敖江,两水交汇,岛礁棋布,船只穿梭;碧波万顷,云蒸霞蔚的东海,海天相接别有一番风味。

山上峰峦挺拔,层峦叠翠,云雾缭绕。

众多的胜迹,错落有致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令人留连忘返。

(二)古村镇的水

自古以来山无云则不秀,无水则不媚。

透堡古村镇三面临海,炉山上的“炉峰晓瀑”,为其秀丽的山色增添了另一翻景致,自古便为连江名胜。

“炉峰晓瀑”在炉山南支的乌岩山上,四面青山环抱,群峰凸起。

炉溪支流南绕长龙盘,地汇下洋乌岩头,从百余米高的悬崖峭壁奔泻而下,汇入敖江入海。

瀑布与清晨岚光相映,形成绚丽霞光,蔚为壮观。

清孙澄“一派飞来挂碧空,银河隐现五车中,涛声远振千峰响,山势回环万壑通。

巨练长流太古雪,珠濂时卷半天风,乌岩片石凭天险,遥接沧溟大海东。

”((嘉庆)《连江县志》卷1,《山川》)的《炉峰晓瀑》一诗,广为传涌。

史料载:

“瀑水百余丈下,入炉溪。

炉峰晚晓瀑为十二景之一”((民国)《连江县志》卷7,《名胜》:

《中国地方志集成》第15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炉山上炉峰寺前还有月爿湖。

古又称钟湖,以其形似一轮弯月而得名。

湖中清水澄湛静,常年不竭;透堡还有骨带湾胜迹。

骨带湾“在安德里乌石岩岭。

明嘉靖间马鼻有倭警,连兵往剿,路经乌岩山脊,倭得望见为备。

戚继光始令从山腰环绕而进倭之不觉,后隧成。

路岩石有窟如窠臼状,泉清不竭,过着多饮之,名千人饮”。

((民国)《连江县志》卷7,《名胜》:

《中国地方志集成》第15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骨带湾壑“千人饮”隧成为后人凭吊的胜迹。

二、古村镇人文资源的历史考察(深厚的历史文化)

我们的祖先依据历史文化和风土的不同,在建造了代表自身生活文化和智慧的透堡古村镇的同时,更赋予了它独特的迷人魅力。

(一)历史内涵

透堡地灵人杰,历史上读书蔚成风气,文化底蕴积淀厚重,宋代透堡望族以及书香门第甚多。

据清代县志和郑、王、黄、杨、林诸姓谱牒记载,历朝透堡参加科举中试的就有四十多位进士,且多有诗文创作。

其中为透堡的文化发展史抹上浓重一笔的宋代郑鉴和郑思肖不失为其出类拔萃者。

郑思肖一生著作颇多,他所蓍的《铁函经》影响极大,留传至今,为中国历史上一部奇书。

唐宋以来,透堡承继着中国悠久的宗教文化,儒、道、佛三教竞相发展到最高峰。

透堡民众历来信仰传统的儒家学说,尤其古代读书人,皆尊孔子、孟子为圣人,以儒家书籍为经典,苦读不辍,科甲联袂者不胜其数;儒教忠孝节义在透堡民众中留有根深蒂固的影响。

透堡背靠香炉峰,是唐代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在道教发展史中留下了一道神秘的色彩。

自南北朝自清代,透堡先后共建院观、坛堂等二十多座。

迄今保留较好的唐代古刹还有4座,建于南朝的净安寺,是连江县最早建筑的佛寺。

据说唐时福建著名道士章寿,学得道术,香炉山有其炼丹井、章仙坛遗址,且有玄宗敕书碑碣记其事。

透堡这块红色土地记述了从辛亥革命、土地革命到解放战争的光荣历史。

辛亥革命时,透堡是革命党人的重要活动基地:

1908年,透堡革命先驱吴适在透堡旗盘堂成立光复会;1911年,吴适率光复会成员26人,赴粤参加广州起义,透堡九英烈壮烈牺牲,英名荣镌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纪念碑上。

孙中山先生称誉辛亥革命:

“粤有花县,闽有连江。

”福州市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也建于此,60多位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宝贵的生命革命烈士长暝于此。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叶飞、陶铸、邓子恢等曾多次来连江指导革命斗争。

(二)文物古迹

经过长期历史文化的积淀,透堡留下众多的文物古迹。

1、透堡古城堡:

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为防御倭寇侵扰而建城堡位,于罗源湾南侧。

城堡设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呈方形。

随着镇区人口增加,住宅扩大,旧城墙多以被拆除,现只剩部分残迹。

四个城门中现保持原状的只有北门和修竣后的东门,西、南两门仅存城门墩。

透堡古城堡是古代连江县人民反侵略战争军事设施的重要遗址。

2、家口烽火台:

透堡有家口、龙头、寨兜烽火台3处,为明朝副总兵戚继光驻屯透堡进剿倭寇时于明嘉靖年间修筑的军事设施,在抗倭反侵略斗争中发挥了应有作用。

家口烽火台建于海拔500多米的炉山南侧峰岭,面积约36平方米,花岗岩砌造,结构完整,为连江沿海历史上重要报警点。

虽现只剩台址残迹,但依然光耀历史。

 

3、状元街:

郑鉴为透堡岭兜人,宋乾道五年(1169年)补太学上舍生,后两优释褐,入对称旨,议论甚切,时人称为“状元”。

传说郑鉴奉旨拨皇银在故乡透堡四条大街铺砌石坂路面1200多米,因名“状元街”。

在其出生地岭兜村还建有“状元井”和东里桥。

20世纪90年代后,状元街的石板路被全部拆除,而状元境名称至今流传。

4、馆读青铜器时代文化遗址:

1987年,福州市开展地下文物普查时发现了青铜器(商周)时代的位于连江透堡镇馆读村的后门仑山和碗窑坪山的后门仓、碗窑坪等遗址,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在这两处采集到方格纹、席纹、云雷纹等陶瓷残片。

5、辛亥革命光复会遗址:

位于透堡城外旗盘堂内,为辛亥革命连江革命党人主要活动基地。

1908年,早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的透堡革命先驱吴适在透堡旗盘堂成立光复会,读书习武,发动群众,酝酿民主革命运动。

6、透堡农民暴动遗址:

位于透堡北街林氏祠堂,在北街街边,建于清代,民国土地革命时,这里曾是杨而菖领导的透堡“农夫会”会址和农民自卫队的主要活动地点。

震动八闽的农民武装暴动曾在此举行。

1961年被列入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世纪70年代改为“透堡农民武装暴动纪念馆”。

(三)民俗风情(乡土文化)

民俗文化是一个地方历代相传、积习已久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它表现了这个地方人们的一种思想感情和生活情趣,由于民俗文化原汁原味地产生于民间,因此,对古村镇的民俗风情的历史考察能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其历史文化。

透堡自古以来“土风深厚”,保存了众多的民俗风情。

透堡古村镇的特有民俗有:

1、民间艺术

(1)铁机坪架:

透堡传统的民间文艺,在重要节庆临时组织活动。

境内一般有9架。

系采用木料、钢管和铁板等组成机坪架,中置圆铁盘,斜向装置2~3条钢管支架,然后进行艺术加工和装饰,每架有2~3个孩童用软布困扎固定在各支架(钢管)上,并装扮成各种戏剧人物进行表演,游街时由八个人抬着行进。

(2)游灯踩街:

正月元宵游灯和二月游神踩街是透堡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群众性文娱活动,游灯活动历时5天。

农历正月十四至十六日,以杨、黄、林三大姓为主,其他各姓也参加。

以大锣和马灯开路,接着是灯头、高照灯、骨排灯、花灯等,队伍浩荡,穿街过巷。

十七至十八两个晚上是游灯仔,杨姓游灯到报慈寺,黄姓游到下濂的弥勒寺,林姓游到炉峰寺。

游神踩街从二月二十至二十三日,迷信色彩较浓。

20世纪90年代后增加游“三鼎甲”(科举状元、榜眼、探花),以及舞龙、舞狮等节目。

(3)游字纸:

游字纸是透堡文化人独特的文化娱乐活动。

古人惜墨似金,尊字纸如目。

这项活动始于何时已无可稽考,到清代已很盛行。

嘉庆间,透堡文人黄孝彩、杨廷信等还组建“惜字社”,在主要街道设6处字纸炉,以供人们抛放字纸。

文昌祠还专门雇人在街巷拣拾有人随意抛撒地上的字纸,投放于纸炉内烧成灰,然后把各纸炉的纸灰集中装在一个特制的水藤箱内,待每年农历正月十八日,由2人抬着纸灰箱穿街游行,并请吹班助乐,由锣、号开道,随后执事、回避木牌,学子文人列队奉香欢送。

仪队游到拱头村(今属马鼻镇),把纸灰箱安放在事先雇好的船只上,驶进大海把纸灰箱抛入大海中。

(4)高跷:

俗称高脚戏,演出者用木条制作的高脚绑在两脚上,使自己身体的高度增加50厘米左右,犹如鹤立鸡群,格外突出。

演员可多可少,均化妆成戏剧人物,可唱可舞,在乐器伴奏下边走、边舞、边唱。

2、生产习俗

(1)农事习俗:

透堡旧俗,每年开春后首次下田劳作,回家后必煮,以祈祝全年运气好。

插秧时间饭菜丰盛,除鱼肉菜外,必另加蛤与跳鱼,蛤”与“割”谐音,表示种得好,收割多。

“跳”与“粜”谐音,预示丰收有余粮出售。

阴历三月初三,是农家上巳节,各户于这一天拔荠草一束挂大门上避过灾难。

当日群众还采摘嫩艾叶,俗名“菠菠草”,拌糍制作“菠菠粿”。

阴历四月初八为牛节,透堡有“人歇五月节,牛歇四月八”俗语。

农民为体恤耕牛春耕辛苦,这一天让其休息,牧童天一亮就放牛上山,让其食玉皇大帝赐予的荫头。

“立夏”节令,透堡一带多磨白米拌以蔬菜煎夏粿,敬奉土地公和祖先,庆贺春季丰收,祈祝夏秋好收成。

甘薯(俗称番薯)是以往民众的主要食粮,为保护甘薯成熟期不被人偷挖,透堡历史上还组织有“番薯赛社”,每年阴历八月二十三日举行赛会,敬奉神明。

赛会成员轮流日夜巡护各户番薯园,防止被人偷挖。

(2)师事习俗:

透堡传统技艺多由祖上代代相传,亲友子弟想投师学艺的先要订立“艺本”(即协约),一般规定3年出师,中途不得逃艺。

师徒关系确定后,艺徒要备办四盘礼品奉敬师傅。

古时还行跪拜礼,尊师为父,故称“师父”。

出师后徒弟要办四盒担答谢师傅,师傅多回赠以本业器具作纪念。

没有特殊原因中途辍艺者被贬称为“爬狗衕”,为同业者所鄙视。

徒弟结婚及喜庆活动多要请师父和师母光临,以表“饮水不忘掘井人”之意。

除了以上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或文化形式习俗外,透堡古村镇的民俗风情事实上还包括了传统饮食、传统服装等非物质文化,它们均是古村镇人文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古村镇乡土建筑的历史考察(鲜明的乡土文化)

文化是历史的沉淀,存在于村镇与建筑中,蕴涵在市民的生活中,是村镇和建筑的灵魂。

作为物质文化的遗存,古村镇的面貌很大程度上是由乡土建筑所决定的,它包括民间住宅和民间公共建筑。

透堡民房大多建于清代,多是硬山顶木架构,相当重视门窗的造型及装饰,木雕题材多以民间吉祥图案、戏曲故事、山水、花鸟虫鱼等为多,基本上采用浮雕、镂空雕等手法;外筑土墙或砌砖墙,简单、朴实,就像自然山水的一部分,没有一丝生硬造作,接近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理想。

三扇二间、四扇三间居多,五扇至八扇的较少,一般为二进,少数三进。

户与户之间多隔以跌宕起伏的风火山墙,一波又一波曲线型的风火山墙,构成了古村镇中极具动感的韵律。

民间公共建筑有宗祠、宗教建筑和公益建筑(桥、亭、井)等,它们折射着古村镇的历史文化。

(一)宗祠

宗祠建筑不仅是乡土文化的一部分,而且也是古村镇的一道文化景观。

透堡宗祠主要有位于透堡杨厝大街,建于明万历三十八年,清光绪十三年重修,为连江“二三土地革命”先趋杨而菖的祖祠------杨氏宗祠。

明代太师、宰相叶向高曾为中堂题匾:

“敦睦高风”,邑人工部右侍郎董应举叶为插屏额题写“教义堂”横匾,历史名人陈第、萨镇冰等曾为堂柱题写楹联。

其结构为三进,六扇五间,面积760平方米。

左右两边围以风火墙,中段波浪式拱起,显露出上冲之势。

正堂高阔宽敞,构架严谨。

装饰朴素,富有质感。

除此之外还有建于宋嘉定六年,位于连江透堡塘里岭兜,系宋两优释褐状元郑鉴和爱国诗人郑思肖的祖祠------郑氏宗祠;位于透堡龙头村,始建于明嘉靖间,后在旧址重建的刘氏宗祠和位于透堡大街,始建与明末,清初重建的李氏宗祠。

随着明中叶以后福建祠堂的建造日益发达,家族内部祠堂趋向细化。

有的家族,不但有总祠,而且族内各房、各支房也有各自的支祠、房祠,以奉祀各自直系的祖先。

例黄氏宗祠镇上就有透堡规模最大的宗祠孟季房宗祠,总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始建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康熙十二年(1673年)重建,因其位于马头大街,又称马头祠堂和透堡高墙里的仲房宗祠和新高墙里仲房支祠。

仲房祠是黄花岗烈士黄忠柄祖祠,相传建于明崇祯间,后历经两次重建;仲房支祠始建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

而透堡的林氏宗祠也有四座:

一是田乾林氏下祠,在透堡下街东门城墙旁,建于清康熙间,雕梁画栋,甚为壮观;二是田乾林氏上祠,在下街天地坛旁,建于清嘉庆间,民国土地革命期间曾作为红军兵工厂;三是埕里林氏宗祠,在北街,建于清代,四面有防火墙,民国土地革命期间曾是透堡农夫会会址,曾举行了震动八闽的农民武装暴动,20世纪70年代改作“透堡农民武装暴动纪念馆”;四是上澳林氏宗祠,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1962年重建。

祠堂也是一种富有特色的中国民俗文化。

祠堂的建筑风格都基本是袭古、仿古的,不仅有精美的雕刻彩绘,而且祠堂内悬挂职的牌匾、祠联,不少是由不同时代的名宦、名人、名家所题、所撰、所书。

因此,可以说祠堂是集建筑艺术、雕刻艺术、书法艺术为一体的综合体现,这也许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其他民族所没有的。

(二)宗教建筑

宗教建筑既反映了古村镇的历史文化,更维系着古村镇人的精神生活,古村镇中的宗教建筑同样也是古村镇乡土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和古村镇中的祠堂一样,构成了古村镇的“精神空间”。

古村镇中的宗教建筑主要有佛教、道教及地方神庙建筑。

透堡古村镇的佛教建筑主要有透堡财岭山谷的报慈寺,史载,寺始建于唐乾宁元年(894年),宋淳熙元年(1174年),郑鉴为纪念其祖母王氏夫人进行重建,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重修。

1984年,报慈寺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重建大雄宝殿时,挖掘出土宋代古碗2块、佛头1尊。

寺后遗存唐代文物施食台一座,现已严重损坏,寺后有郑鉴墓遗址。

另有位于透堡城南,始建于南朝梁大通三年,为连江县内最早佛寺的净安寺;位于透堡大街,始建与唐天宝元年,清康熙间重修的瑞丰寺;位于透堡炉山双髻峰顶,建于宋熙宁间,明正德间长乐梅花高僧善缘进寺主持、募资扩建,取山形似香炉的炉峰寺(炉峰寺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位于透堡拢炳鱼山南麓,始建于唐天宝五年,原名广化寺,宋黄贽增建白莲堂,并勒石碑的月峰寺及位于连江透堡镇,唐天宝元年建,清康熙年重建,后林华成、绍璋等重修的瑞峰寺。

而道教在透堡古村镇颇为兴盛,民众信仰道教的历史非常悠久,透堡乡境的炉峰山曾是道教修炼场所,被称为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

主要的道教寺观主要有以下几所:

灵佑尊王宫:

位于透堡塘里村,相传建立于唐景福间,民国37年(1948年)重修。

上个世纪90年代,定海当地居民捐资将前中二座合建成戏台与观众厅。

宫内主祀灵佑尊王、顺天圣母。

武圣庙:

位于透堡东门外,原名武安行祠,始建于宋代,清道光年及嘉庆年均有重建,庙内现在仍遗留有送石浮雕青面龙一块,前座有戏台、路亭,后座主祀关帝、亦祀泰山等神,现为“透堡老区纪念馆”

泰山宫:

位于透堡西门外鱼山麓,原名康王庙,始建无考。

清嘉庆十四年重建咸丰十年杨洪超捐修,光绪十年杨又遗命其第三子延藩重修,主祀泰山神像。

三仙观:

位于透堡北门外,亦名三真观,在炉峰麓。

元至正十五年建,清林树善修。

除了以上介绍的比较大型的寺院外,地方神的庙宇在透堡古村镇也大量存在,旗盘堂(位于透堡城外西侧,建于清康熙四十年,清光绪三十二年,透堡郑思肖后裔郑瑞声等曾在该堂成立“广福会”,商谈反清大计)、北坛(位于透堡城外,旧名厉檀,祭之如祭乡社稷坛礼,建于明洪武间)和南坛(原名社稷坛,各社里各得立坛,以祀土谷,建于明洪武间。

)它们多为民间宫庙,由民间自发所建,构成了古村镇中的一道独特景观。

透堡西门外还有一个祭祀文昌帝的文教祭祀场所,叫文昌祠,据《连江县志》记载,文昌祠“原名奎光祠,祀文昌神。

清康熙十三年,杨凌云、黄上行、王子奇等捐建。

乾隆五十五年重修。

光绪十五年重修前座;光绪三十四年重修,并增建后座,祀清知县王孚。

也属于此类庙堂。

(三)公共建筑

透堡的很多公共建筑渗透着无限的民俗生活气息,有着别处所没有的文化底蕴,古井、古桥、古亭、古坊就是其中之一,它所具有的民俗价值更是人文景观中最富特点最具时代特征的神来一笔,而透堡许多的民俗正是通过这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古井、古桥、古亭及古坊来“繁衍生息”的。

1、古井

状元井:

在透堡塘里村兜岭。

传说宋淳熙年间,里人郑鉴赐“状元”,后丰旨拨银建造于郑氏祖家后花园中。

井深4米,由两块半圆形花岗岩拼合成井口。

井中泉水清澈如镜,常年不涸。

古井迄今保存完好。

炉峰井:

透堡炉蜂山颠炉蜂寺南侧。

建于宋嘉熙元年(1237年)。

深约7米,泉水清澈不涸。

井栏外壁东向阴刻:

“嘉熙丁酉垒”,“同治已巳巧月重修”;西向阴刻“祈雨有感”;北向阴刻“敬立井石”。

井栏上方南北两向阴刻一副联句:

“隆庆二年炉山兴,山井山中已万年。

”。

民间遂称之“圣井”。

童井:

在透堡东门外。

相传建于隋唐间,井深11.2米。

井旁立有郑中行题的石碑,至今尚存。

2、古桥

透堡镇背靠炉山,溪流众多,先民为生产、生活和交通需要,建造了不少石桥。

迄今还较完整保留的古桥有13座之多。

登云桥:

亦名登云桥。

在透堡西门外文昌祠旁。

花岗岩构造,2孔,平梁石板。

相传建于宋代或更早。

古时透堡、马鼻和罗源、宁德等沿海一带学子赴省城或进京赶考必经此桥,故名登云桥。

清康熙间黄恭青首募重建,并在桥头建有凉亭。

乾隆间黄建西集募整修。

同治四年(1865年)杨洪超募修桥与亭,可惜现在亭已毁,但桥尚完好。

桥栏杆内侧尚有铭刻,字迹多数已模糊。

岭兜桥:

位于塘里村兜岭圣公庙旁。

桥为花岗岩构造,架梁式石板桥面。

桥左右梁阴刻楷字尚清晰,宋天圣七年即1029年。

这座千年古桥迄今仍保存完好,为村民通往官坂等地的重要通道。

东里桥:

又称“溪头桥”,当地又称驴桥。

位于塘里村澳尾。

由两块巨大长石为梁,中间横夹两块板石为桥面。

桥旁有大榕树遮荫,环境优美。

旧县志载此桥为宋淳熙间里人郑鉴建造。

桥梁至今天仍为村民进出通道。

南峰桥:

当地又称淮桥、五峰桥。

位于透堡西门外泰山宫边。

桥有3孔,船形石台墩,平梁石桥,两侧桥栏多已损坏,桥面完好。

石梁面刻有不少阴字。

始建始建为宋淳熙间。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重修。

飞凤桥:

旧名镇东桥,位于透堡南门兜净安寺西,故又称南门桥。

桥有3孔,船形石台墩,平梁石板,两旁有石栏杆。

栏墩刻有阴字。

相传该桥为净安寺僧募建,始建于唐宋间,明天启元年与清乾隆间重置。

古桥至今保存完好。

3、古亭

建于透堡至马鼻公路边上的凤阳亭,为清代建筑,除了休憩、纪念作用之外,后人设神龛香位,供人膜拜,成了宗教信仰的场所。

4、古坊

透堡境内有历代皇帝昭赐或民间捐建的名人坊、节义坊、孝友坊等共12座:

其中有宋政和六年(1116年)进士王元鼎建的昼绣坊;宋淳熙元年(1174年)郑鉴建的状元坊;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巡抚御使刘信为义士杨崇建的孝友坊;清乾隆至光绪间建的节孝坊共9座,其中清末民国初建于馆读的陈宜珂妻王康娟坊,还有海军大臣萨镇冰的题词曰:

“丹管流芳”。

可惜上述牌坊先后均已倾圮,先仅存遗址。

四、历史考察所带来的现实思考

一个古村落的形成,需要几百年的时间,而特有的历史环境以及村落文化则需要更长时期的历史积淀才能形成。

翻阅历史,从记载文化历史的后门仓、碗窑坪等遗址,到儒道佛三教竞相发展的宗教建筑;从体现文化底蕴积淀厚重的“状元坊”、“状元街”、古石桥,到防抗制倭修建的古城堡、烽火台……当我们穿越时空的记忆,漫步历经沧桑的古村镇,寻找透堡让人回味的史事人物,那一居一井,一颦一笑,那城垣、庙宇、桥梁所散发出的气息耐人回味无穷,但更引人深思……

改革开放使整个国家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的同时,也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传统民居建筑年久失修,老化衰败,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这给保存其完整性带来了困难;老式民居关线不足、通风不良、容易着火,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给水、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陈旧落后,远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由于当地保护资金不足,无法承担对传统民居修缮的补贴,一些极有科学艺术价值的传统民居、街巷、祠堂等被毁坏,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一些先富起来的农民,为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首先在村里的旧宅基地上见缝插针地建立起“洋房”,其建筑的风格与传统建筑格格不入;受现代文明和物质追求的影响,广大群众并不满足于过去传统的生活习俗,生活娱乐模式发生改变,导致大量公用古建筑失去其实用价值;现代交通体系的逐渐完善,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的增长,原先古朴的石板路,被崭新的水泥路所代替,古桥被修建的高速公路所取代;……由于盲目开发建设、保护意识淡薄等原因,古村镇在饱受现代经济活动和城镇化影响的同时,也给古村镇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在夹缝中生存,这正是许多古村镇的共同命运。

著名文物专家、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过:

“聚落是人类历史的缩影,古村镇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现在经济和城镇化高速发展,一些古村镇面临着一夜之间消失的危险。

战争、政治变革和经济发展是古村镇遭到破坏的三大原因,其中经济发展破坏力尤大,因为其破坏时是理直气壮的。

”做为炎黄子孙,面对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