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游戏材料投放与操作现状研究 以N市一所幼儿园为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253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99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户外游戏材料投放与操作现状研究 以N市一所幼儿园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幼儿园户外游戏材料投放与操作现状研究 以N市一所幼儿园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幼儿园户外游戏材料投放与操作现状研究 以N市一所幼儿园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幼儿园户外游戏材料投放与操作现状研究 以N市一所幼儿园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幼儿园户外游戏材料投放与操作现状研究 以N市一所幼儿园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幼儿园户外游戏材料投放与操作现状研究 以N市一所幼儿园为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幼儿园户外游戏材料投放与操作现状研究 以N市一所幼儿园为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幼儿园户外游戏材料投放与操作现状研究 以N市一所幼儿园为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幼儿园户外游戏材料投放与操作现状研究 以N市一所幼儿园为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幼儿园户外游戏材料投放与操作现状研究 以N市一所幼儿园为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幼儿园户外游戏材料投放与操作现状研究 以N市一所幼儿园为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幼儿园户外游戏材料投放与操作现状研究 以N市一所幼儿园为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幼儿园户外游戏材料投放与操作现状研究 以N市一所幼儿园为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幼儿园户外游戏材料投放与操作现状研究 以N市一所幼儿园为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幼儿园户外游戏材料投放与操作现状研究 以N市一所幼儿园为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幼儿园户外游戏材料投放与操作现状研究 以N市一所幼儿园为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幼儿园户外游戏材料投放与操作现状研究 以N市一所幼儿园为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幼儿园户外游戏材料投放与操作现状研究 以N市一所幼儿园为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幼儿园户外游戏材料投放与操作现状研究 以N市一所幼儿园为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幼儿园户外游戏材料投放与操作现状研究 以N市一所幼儿园为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户外游戏材料投放与操作现状研究 以N市一所幼儿园为例.docx

《幼儿园户外游戏材料投放与操作现状研究 以N市一所幼儿园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户外游戏材料投放与操作现状研究 以N市一所幼儿园为例.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园户外游戏材料投放与操作现状研究 以N市一所幼儿园为例.docx

幼儿园户外游戏材料投放与操作现状研究以N市一所幼儿园为例

摘要

本研究以3——6岁幼儿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对幼儿和老师的观察及一对一的访谈,以及对户外游戏材料的实物分析,以了解幼儿园户外游戏材料投放及幼儿与游戏材料互动现状,找出问题并分析成因,在此基础上以期能为进一步优化幼儿园户外游戏材料的投放和操作提出相应的建议。

研究发现,目标幼儿园户外游戏材料投放现状如下:

一.材料种类较丰富齐全,以大型体育器械和中小型体育器械为主。

二.材料来源多渠道,以成品购买和改造自然物为主。

三.材料投放由教师主导,幼儿缺少自主选择的机会。

四.材料投放具一定针对性。

五.材料投放略缺乏互通性,造成材料资源的不均和浪费。

六.材料跟新频率不高,以微调为。

研究发现,目标幼儿园户外游戏材料操作现状如下:

一.材料的操作很“自由”,尊重孩子创造力的同时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二.材料的操作模式相对固定,缺少老师的讲解与启发。

三.材料的操作能够“一物多用”,实现“以物代物”。

四.材料的操作会通过幼儿自发的创设情境,产生不同的效果。

五.材料的操作利用充分、时间充足,但缺少基本规则的讲解与制定。

关键词:

幼儿园户外游戏,户外游戏材料,游戏材料的投放与使用

第一部分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户外游戏活动的价值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规定: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户外游戏是幼儿身心放松、感知自然、主动操作与探究、获得经验的重要途径。

在户外游戏中,幼儿通过与成品器械和自然材料的互动进行自发的身体锻炼,主动建构学习经验,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思维创造力、社会交往和人际合作能力。

(二)区域活动中材料的价值

游戏材料在锻炼幼儿基本素质的同时还能促进其更进一步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材料是区域活动开展的前提,是幼儿提升经验和发展的媒介,也是教师教育意图的载体。

材料的科学投放和合理利用,不仅能让幼儿基本素质得到锻炼,还能帮助其达到“最近发展区”中更高一层的能力范围。

材料作为区域活动的一个关键因素,有助于幼儿的身体素质、审美能力、交流能力、智力、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三)笔者个人兴趣使然

笔者在某幼儿园实习的时候,发现其户外游戏场地包括很丰富的自然场地,里面有粗壮的树木,高高低低的小土坡。

户外游戏时幼儿无拘无束,玩得尽兴。

但通过持续观察发现,某些户外游戏材料存在安全隐患,教师缺少启发性指导和基本规则的讲解,幼儿有破坏材料的行为……这些现象与户外游戏材料的投放与操作有联系。

那么户外游戏材料的投放现状是怎样的?

幼儿操作材料的过程是怎样的?

户外游戏中该如何投放材料才能更利于幼儿身心能力的发展?

带着疑问,笔者查找相关文献,但大都讨论区域游戏材料的共性存在问题,具体到户外游戏材料的较少。

基于此,笔者决定将户外游戏材料的投放与操作现状作为研究选题。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访谈、实物分析和文献查阅的方法,从幼儿园户外游戏材料投放和幼儿操作游戏材料两大方面来了解目标幼儿园户外游戏材料的操作和投放现状,从而分析幼儿园户外游戏材料投放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能为目标幼儿园在有关户外游戏材料投放和操作方面提供一点帮助。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笔者通过文献查阅活动材料的相关研究发现,目前对幼儿园活动材料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区域活动材料共性存在的问题上,例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原则和策略,且多从教师投放角度,对于户外游戏材料投放和幼儿操作的研究较少。

通过文献查阅户外游戏的相关研究发现,目前对幼儿园户外游戏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幼儿园户外游戏场地上,例户外游戏场地的空间利用和安全性,对于户外游戏材料相关研究较少。

户外游戏对于幼儿身心发展意义重大,本研究从幼儿园户外游戏材料投放和操作两方面探讨户外游戏材料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能提供一点帮助,为目标幼儿园更好发展提供一些新思路。

2.实践意义

户外游戏作为幼儿一日生活中的一部分,对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活动材料是户外游戏中的物质支撑,对游戏的性质、内容等产生影响。

且幼儿游戏过程中不强调教师的直接参与,材料对于幼儿游戏中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笔者实习期间发现幼儿园户外游戏材料投放和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些老师投放材料的种类、形式不恰当造成幼儿操作不便;有些老师材料投放没有考虑幼儿的既有经验;有些老师也不知如何开发利用身边的材料……

笔者认为,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因此对目标幼儿园户外游戏材料投放与操作现状的研究,可以帮助其了解现阶段在户外游戏材料投放和使用上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找出原因并提出可行的建议。

以期能提供有效的帮助与支持。

3.自我意义

对笔者来说,本研究可以提供一个锻炼提升自己的机会。

从产生好奇心、发现问题到探究实践、得出结论,这个过程可以让笔者对于做研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笔者将来从事幼教工作,本研究不仅可以让笔者深入了解幼儿园相关户外游戏材料,而且能让笔者更好了解幼儿,丰富对幼儿的认识。

本研究也有利于笔者知道户外游戏中材料投放和操作上的问题,对于笔者将来在开展户外游戏相关工作有帮助。

三.研究综述

(一)游戏材料的相关研究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通过对游戏材料和活动材料相关研究的整理,笔者发现,相关研究较多集中在游戏材料的配置、价值、选择与要求及投放原则等方面。

1.游戏材料的配置

对于游戏材料配置的研究多从游戏材料的卫生安全、年龄适宜性、种类齐全、坚固耐用这四方面来写。

一些研究强调游戏材料的配置要原生态。

较多研究强调幼儿要参与游戏材料的配置,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

彭俊英和魏婷(2014)认为游戏材料必须安全卫生,玩具的材质、外形、涂料和细小部分,教师都应仔细检查,避免安全问题。

游戏材料应符合幼儿特点,包括一个年龄段幼儿的共有的特点,以及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

游戏材料的种类应该齐全,能满足幼儿开展不同种类游戏的需要。

[1]高杉自子(2009)强调游戏材料除具备安全性和适合性以外,还需具备自由性、自然性和应答性、综合的有用性、关联性、调和性。

[2]我很同意杜威的观点,杜威(1990)提倡在幼儿游戏过程中使用原材料,他认为要把粗糙的材料经过有目的的使用,学生才能获得包含在材料中的智力。

学生在运用原材料的过程中,能从形式、大小、比例以及引申出来的关系,获得更大的思考空间。

在学校实践中,不能太重视成形材料的配置。

[3]陈琳(2013)实践得出在活动中材料的准备应与活动目标紧密联系,应让材料助推孩子多方面发展。

老师要引导孩子参与材料的准备,也要鼓励孩子改良创造材料,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且材料的配置不是越多越好,要留有创作余地。

材料准备杂乱、空间安排不当可能会束缚孩子的创作灵感,所以材料配置时摆放归纳要简洁明了,要留给孩子足够的操作空间。

[4]

2.游戏材料的价值

关于游戏材料价值的研究较多,已有研究多肯定游戏材料能有助于幼儿的四肢能力、审美能力、交流能力、智力、创造力及性别意识的发展。

邱学青(2008)认为游戏材料泛指用于供幼儿游戏的玩具物品,玩具陶冶儿童的性情及美的情操,培养美感,是儿童发现、感受、欣赏、创造美的工具。

儿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认识事物,发展对事物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感知觉能力。

美国加州大学卡瑞古德曼(GoreyGoodman)等人认为玩具因其操作的便利性,可以锻炼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自主学习的精神,还有助于学习与人积极相处的技巧。

[5]河边贵子(2009)提出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幼儿在游戏中能积累各种各样的经验。

她认为游戏材料可以丰富游戏状况,并能引发其他游戏材料的制作,这样能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让幼儿开心游戏。

[6]SusanWaddell和PatsySkeen(1983)指出游戏材料对幼儿在性别角色的健康心理方面有影响。

在定义合适的性别角色时,游戏材料是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游戏材料应该尽可能选择无性别的、质量好的、有教育意义的、合适的,这更有助于发展儿童的潜力。

[7]ElizabethA.Hasson(1984)指出有意义的材料能促进幼儿技能和能力的提升,还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性,甚至能为成人也带来乐趣。

[8]

3.游戏材料投放的原则

关于游戏材料投放原则的研究大都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材料投放;二是投放时要有基本规则的制定;三是投放材料的幼儿熟悉度。

彭俊英和魏婷(2014)认为游戏材料投放时应该坚持四项原则:

1.游戏材料向幼儿开放;2.适当制定游戏规则;3.定期检修和清洗消毒游戏材料;4.定期更换、添置新的游戏材料。

教师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使用规则,婴小班教师可以直接告知幼儿规则,中大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制定规则。

游戏常规规则的建立有利于班级秩序的管理,但是规则制定不能过度,会限制孩子游戏的创造力。

幼儿园的环境是动态的,游戏材料需不断调整,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需要增减游戏材料。

在添加新材料时,要注意幼儿熟悉度的问题。

完全新颖和完全熟悉的材料会影响幼儿游戏体验,因此材料投放时要有一小部分比较新颖的游戏材料,又有大部分幼儿熟悉的、能够驾驭的游戏材料。

[9]邱学青(2003)认为活动材料投放时要注意幼儿年龄差异,并以此提供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材料。

给年幼的孩子以成型玩具为主,适当一点半成型玩具;随着幼儿年龄增长,半成型玩具的种类和数量要逐步增加。

[10]高杉自子(2009)认为教师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因为游戏就是幼儿经自己的手去改变对象的。

她认为树叶、石头等自然物和纸、布等废旧日用品是很好的投放原材料,幼儿园可以和家庭合作搜集这些游戏材料。

[11]

(二)户外游戏材料的相关研究

通过对户外游戏及户外游戏材料相关研究的整理,笔者发现,相关研究较多集中在户外游戏环境创设、户外游戏材料的分类、价值、投放原则和策略、创新开发利用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

1.户外游戏的环境创设

户外游戏环境是户外游戏的前提,环境创设会影响幼儿游戏的开展以及游戏材料的投放与操作。

户外游戏材料的开发利用,要依据现实环境展开,比如在花草树木较多的环境中,自然材料能较多得用于幼儿游戏;在缺少绿植等自然物的条件下,户外游戏材料就会多些成品器材和自制器材。

所以,整理户外游戏环境的相关研究对于了解材料的投放和操作有帮助。

邱学青(2008)认为教师要尽可能利用户外游戏设备、自然区、开放和隐秘的空间,也要善于利用气候变化、季节交替时产生的自然现象,可以此来设计游戏,增加户外游戏的乐趣。

好的游戏场地需具有刺激性,能让儿童自由驰骋并能不断探索发现。

亨尼格(Henniger,1994)研究指出,户外游戏空间应有四个主要特点:

儿童能在游戏空间中进行有益健康的冒险、能接受渐进式挑战、玩不同形态的游戏、能操作材料和设备。

弗洛斯特(Frost,1989)进一步提出,游戏区的设计应有自然元素(土壤、火、空气和水),有通过不同的颜色、气味、材质和声音所产生的感官刺激等。

所以户外游戏场地的规划设计,更追求与自然的亲近,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自然的替代品。

要让儿童在接触自然的同时,能尊重自然。

[12]在崇尚自然的北欧国家,幼儿园户外环境的创设也非常注重幼儿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他们认为户外活动场地对幼儿很重要,幼儿可以获得室内无法获得的经验和乐趣。

他们的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会经过精心设计,希望能传递人们的美好意图,增进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13]Davies(1996)认为户外环境给幼儿提供了体验自然、与物质环境互动的机会,让儿童获得更广阔的自由。

幼儿在户外活动中有开放的空间,有各种运动器械和玩具,能锻炼身体四肢动作技能和运动能力。

[14]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仙田满认为环境的作用很大,儿童行为的动力和行为能力的开发大部分来自环境,幼儿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实践能获得感性知识,例友情的感觉、夏天的味道。

仙田满将户外游戏环境划分为时间、空间、朋友、方法四个要素。

[15]

2.户外游戏材料的分类

目前关于户外游戏材料的分类较多,本研究采用的户外游戏材料的分类标准是邱学青老师在《学前儿童游戏》中提到的按活动材料的外部形状和用途分,可分为专门化游戏材料和非专门化游戏材料。

专门化户外游戏材料包括大型体育游戏器具、中型体育游戏用具、小型体育游戏用具。

非专门化户外游戏材料包括废旧生活用品材料和自然材料。

邱学青(2008)在《学前儿童游戏》中说到1992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印发《幼儿园玩教具配备目录》的通知及其指导性文件,规定了幼儿园体育类玩教具主要包括室内外大型活动器械和幼儿活动用的器械,共23种,能够满足幼儿园“大纲”中大、中、小班的体育教学任务。

可供幼儿练习走、跑、跳、钻、爬、攀、投掷和平衡。

其中大型体育游戏器械如攀登架、滑滑梯、转转椅、平衡木、蹦蹦床、脚踏滚桶(水车)、秋千、荡船等;中型体育游戏器械如摇摇马、三轮车、两轮车、跷跷板、拱形圈等;小型体育游戏器械如绳、沙袋、哑铃、呼啦圈、球类玩具、投掷器材、抛接玩具、废旧轮胎等。

[16]彭俊英和魏婷(2014)在其《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中提到2011年重新制定幼儿园玩教具配备标准的工作已经展开。

《幼儿园玩教具配备目录》(修订版)明确提出,幼儿园的玩教具应包括体育、构造、科学启蒙、角色表演、美工、音乐、图书挂图与卡片、电教和劳动工具九大类。

其中运动类材料包括大型体育设施、中小型体育器械、手持轻器械、自然物材料。

大型体育设施是用来锻炼大肌肉动作,个体较大的,不易挪动的运动设施,如大型攀登滑行类玩具、大型摆动颠簸类玩具、大型转动类玩具等。

中小型体育器械是主要用于锻炼幼儿肢体多方面协调性的,可移动的运动器械,如运行类玩具、钻爬类玩具、掷击类玩具、平衡类玩具、弹跳类玩具等。

手持轻器械是可以搬动、易于取放的小型运用游戏材料,主要有球类、圈类、自制类体育玩具(沙包、风车、高跷)等。

自然物材料是为幼儿玩沙、玩水和玩其他自然物提供的设备、工具和玩具,如沙池、戏水池、铲子、沙漏等。

[17]

3.户外游戏材料的投放原则和策略

关于户外游戏材料投放的原则和策略方面的文献较少,由于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相似性很高,所以笔者也检索了体育活动相关文献。

其投放原则和策略主要有安全性、年龄适宜性、个体差异性、多样性、专业化、科学性、自然性等。

邱学青(2008)在《学前儿童游戏》中有较为详细的阐述。

美国学者弗洛斯特(1992)在关于游戏场地的安全性和适宜性的评价项目表中写到户外游戏场地上的活动材料投放要有以下四方面注意点:

1.户外游戏活动材料投放要适合不同年龄的幼儿。

2.投放材料的尺寸要适合幼儿身体。

3.投放的材料要有可以让幼儿自己进行探索、变化、实验的材料。

4.投放的材料要能够促进幼儿的社会性交往。

[18]沈晓兰(2017)认为体育活动材料要进行适宜性投放,避免“盲目堆砌”要以支持幼儿最终发展为目标。

材料的适宜性投放要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兴趣、经验等因素,结合幼儿园场地空间、活动内容、师资、教育理念等现实因素,从安全性、合理性、趣味性等维度出发,选择不同运动材料,设计不同投放方式,实现幼儿全面有效发展。

具体包括材料的拥有、使用、布局、管理、开发等方面的适宜性。

[19]肖菁华(2018)认为要进行的户外游戏材料投放,教师需从游戏材料的多样性、趣味性、层次性三方面进行投放。

投放的多样性是指专业化的游戏材料和非专业化的游戏材料(包括废旧材料和自然材料)都要有。

材料投放的层次性是指要依据幼儿动作发展的个体差异进行投放,并要循序渐进、从简到繁、从易到难投放材料和设置游戏。

[20]吕进峰和曹能秀(2018)认为幼儿园是一个教育景观生态系统,生物性和非生物性共同存在,幼儿园户外游戏场地要能实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有机融合。

冒险性游戏场地是一个优秀的例子,它是指为幼儿提供自然物、废旧物品和没有加工的材料,让幼儿自己尝试加工并利用这些物品布局建造游戏场所的游戏场地。

从中可以看出幼儿园良好的户外游戏材料投放要体现自然性,用自然物、生活废旧物品等促进幼儿与环境的交互,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创造,能真正接近了解自然,释放天性。

[21]

4.户外游戏材料的创新开发和利用

关于户外游戏材料创新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较多,其中多是创新开发利用废旧材料和自然材料,利用我们身边非专业化的游戏材料进行户外游戏,节约资源的同时更能体会到生活和游戏的乐趣。

彭俊英和魏婷(2014)在《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中提到一些农村幼儿园会在户外墙上适当的位置挖孔,再挂上结实的绳子,就成了孩子们喜欢的攀爬墙。

用废旧轮胎和麻绳制作的秋千也是孩子们的最爱。

他们倡导农村幼儿园要善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游戏,比如秋收时的玉米秆摆在地上可以用来跳房子、各种罐头可以用来踩高跷、沙和碎布可以用来做沙包、废旧塑料袋剪成条加上两个铁圈可以做成毽子、竹竿做成的游戏棒可以用来接力跑、户外的废旧木头可以用做材料架等等。

[22]曾莉和申晓燕(2015)提出在幼儿体育活动中利用废旧材料有两种策略,一是“1+N”策略,其中“1”是指同一种物品,“N”是指多种投放方式;二是“N+N”策略,第一个“N”是指材料的组合和创新对接,第二个是指多种投放方式。

不同材料创新结合变成新材料的“N+N”,能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开放性、挑战性和操作性。

比如瓶子和PUC管可以组合成不同的高度,可做成升降式跨栏,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练习跨跳。

带柄油瓶和塑料管可以做成龙头和龙身,能让孩子玩舞龙游戏,这不仅有趣,还锻炼了幼儿手部运动能力、协调能力、控制能力等等。

户外游戏更强调幼儿与材料、幼儿与幼儿的相互作用,实现幼儿“整个人的卷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活动材料潜在的教育价值,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23]

5.户外游戏材料投放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户外游戏材料中存在的问题会影响户外游戏的开展,笔者发现关于户外游戏材料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一是由材料投放主体幼儿园和教师引发的问题;二是材料本身产生的问题。

户外游戏包括在区域活动之中,所以研究者也检索了相关区域活动材料问题的文献。

邓亚萍(2018)在研究幼儿园户外活动材料投放中发现四大类问题:

1.教师投放户外活动材料依据相对单一,多从网上照搬固有资料,未注意到幼儿的个体差异。

2.投放材料的安全性不足,幼儿园未对投放的材料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并没有及时解决已发现的安全隐患。

3.材料投放的结构化程度失衡,教师多投放高结构化材料,幼儿探索程度低、操作方式单一,不利于幼儿的发展。

4.投放种类参差不齐,投放数量没有得到较好的控制,投放数量不足导致幼儿兴趣减弱,甚至会引起幼儿争抢,引起安全事故;投放数量过多,幼儿社会性互动减少。

[24]王彩波和王春波(2012)认为活动材料投放中的问题主要是因活动材料的投放没有达到教育目的,教师忽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缺少投放经验。

教师投放材料时要首先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保障整体原则,并注意材料本身性质。

[25]陈丽琼(2014)认为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问题有三大方面:

1.材料缺乏动态性,教师材料换新调整不及时。

2.材料缺乏引导性和探究性,即多是高结构化材料。

3.材料投放缺乏层次性和目的性。

她认为材料投放不仅要重视游戏的价值,还要能尊重幼儿个体差异,促进身心发展。

[26]

笔者认为户外游戏是幼儿与人、幼儿与环境、幼儿与材料之间互动的过程。

了解户外游戏材料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能“对症下药”,促进户外游戏更好地开展。

本研究致力于从幼儿园具体户外游戏活动了解户外游戏材料的投放和操作现状,帮助目标幼儿园了解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成因,以及尝试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期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四.理论基础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在对教学与发展关系的论述上提出。

他认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起主导和促进作用。

对儿童实施教育前,要先确定儿童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二是儿童尚未达到但可能达到的水平,是儿童经过成人帮助指导达到的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该理论揭示了幼儿发展的可能性,强调在幼儿能力范围内,充分挖掘其潜力,促进其能力向更高水平发展。

该理论为研究户外游戏材料的投放与操作提供理论基础,在户外游戏中,教师清晰的基本规则讲解和启发性的指导能让幼儿身心得到更为全面的锻炼,促进社会性、感知觉、创造力的发展。

要确保游戏材料在幼儿能力与经验的最近发展区内,这样才能促进幼儿不断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

(二)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有皮亚杰、科恩伯格、斯腾伯格、维果斯基等。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知识、学习、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该理论一个重要概念是图式,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方式,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

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认知发展受三个过程的影响:

同化、顺应、平衡。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强调个体的知识、意义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取决于我们原来的知识经验背景,事物感觉刺激本身没有意义。

可见,材料本身也许没有意义,在与幼儿互动过程中因不同的幼儿能产生不同的意义。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强调知识的获取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经验的结果,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

这个过程具有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三个重要特征。

幼儿在户外游戏的情境中,主动操作材料,与同伴进行互动,得到基本动作的锻炼,掌握基本技能,创新利用材料,每一次都是不断主动建构的过程。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教学要激发学生原有相关知识经验,获得知识经验的再创造、提升和转换,不是简单的客观传递。

教师在投放材料时要能根据幼儿原有水平,用材料促使幼儿向下一阶段水平发展,获得身、心理的“生长”。

(三)游戏唤醒理论

游戏唤醒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伯莱因、M.J.艾利斯等。

该理论也被称为内部驱动理论,从学习的内驱力理论演化而来,核心概念为唤醒,主要试图解释游戏的生理机制。

“内驱力”由机体需要状态引起,并激起行为,给予行为动力。

“唤醒”是机体的驱力状态,它和两个因素有关:

1.外部环境刺激:

是唤醒的重要源泉,提供学习的线索,激活机体。

2.机体内部的平衡机制:

是平衡机体和环境刺激的机制,维持“最佳唤醒水平”,这样才会感到安全舒适。

游戏唤醒理论要求环境具丰富的刺激性,但要适当性、合理性,过多过少都会抑制幼儿的游戏行为,让幼儿感到无聊或不安与紧张。

幼儿与户外游戏的环境、材料的互动就是一种“唤醒”,环境和材料唤醒了幼儿玩耍的欲望,促进幼儿运动、操作、创新、观察、交往等能力的发展。

第二部分概念界定和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一)户外游戏

“户外”与“室内”相对应,意为一所建筑物之外,本研究中的“户外”是指在幼儿园教学楼门以外露天的具有自然特性的场所。

本研究的“户外游戏”是指:

个案幼儿园中3—6岁幼儿在幼儿园教学楼门以外的、露天的、具有自然特性的游戏场地中发生的幼儿伴有积极情绪主动参与的,有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和参与的活动。

包括教师组织的游戏和幼儿自发的游戏。

早操,散步除外。

(二)户外游戏材料

邱学青将游戏材料定义为:

“是儿童用来玩的玩具和材料,它既是游戏的物质支柱,同时对游戏的性质、内容等产生影响。

本研究的户外游戏材料是指:

在幼儿进行户外游戏的过程中,可供幼儿操作或使用以进行游戏活动的物品,既包括从商店买来的成品材料,也包括由教师和幼儿利用半成品、废旧物品制作的自制材料和各种自然材料。

(三)户外游戏材料投放与操作现状

现状指当前的状况。

本研究中户外游戏材料投放与操作现状包括两大方面:

一是教师投放现状,包括投放材料的数量、种类、结构化程度、安全性、适宜性(尺寸/年龄)、更新速度、趣味性、幼儿主体性等,以及教师投放依据、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