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闻采编解决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12879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5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移动新闻采编解决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移动新闻采编解决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移动新闻采编解决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移动新闻采编解决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移动新闻采编解决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移动新闻采编解决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移动新闻采编解决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移动新闻采编解决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移动新闻采编解决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移动新闻采编解决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移动新闻采编解决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移动新闻采编解决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移动新闻采编解决方案.docx

《移动新闻采编解决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新闻采编解决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移动新闻采编解决方案.docx

移动新闻采编解决方案

中国联合通信集团公司天津分公司

移动采编系统解决方案

面向新闻媒体行业

 

目录

一、项目背景2

二、突出问题2

三、解决方案2

a)技术架构2

b)设计亮点2

c)统一平台设计2

d)业务变更单点维护设计2

e)稿签模板2

f)稿件操作2

g)稿件状态2

h)多媒体采集编辑2

i)快讯稿件2

j)数据收集2

k)采编人员点对点沟通2

l)信息通知2

四、网络结构2

五、领先技术2

六、安全技术2

一、项目背景

新闻机构作为社会新闻资讯和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人员编制规模庞大,工作人员往往遍布全国各地。

在中国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大潮中,已有众多的新闻单位建成了编辑、图片处理、新闻通讯、资料检索等一系列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新闻工作人员可通过电脑和互联网非常方便快捷地完成一套上稿流程。

随着新闻业务的不断发展,新闻行业对IT系统提出了越来越多的需求,社会需要更快速、更实时、多方位的新闻报道,在基于计算机的传统信息化系统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系列新的问题开始出现,一线新闻工作人员经常受制于时间、空间、设备、网络等因素,无法高效快速地开展工作,因此,建设一套能够快速响应、使用自由、机制完善的信息采编和发布系统,日渐成为新闻机构的突出需求。

二、突出问题

◆时效性差

新闻的时效性至关重要,记者需要在采编信息后,第一时间将内容提交给稿件数据库中,以确保新闻稿件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发布。

而依赖以往的发布方式,由于需要通过电脑终端进行文稿传送,而电脑的便携性表现并不理想,所以记者在得到信息以后,往往还需要再到固定地点的电脑上重新进行信息录入,使得稿件不能在第一时间发送出去,时效性大受影响。

◆工作范围小

由于发稿需要依赖联网的计算机,而Internet互联网在国内目前尚不能够做到随时随地接入,这使得新闻工作受到了很大的局限,一线新闻工作人员需要更为广泛的网络支持。

◆发稿周期长

由于现场采写、撰稿、录入、发送不能在第一现场做到同步处理,使得新闻发稿的周期受到了延长,新闻价值受到影响。

◆创新性弱

由于上述各类原因,很难在第一现场直接采编完稿,多周期的流程和多场所的转换,使得新闻人员容易在采编中遗漏重要的现场信息,不能从现场的第一意识下编写稿件,不利于从个体报道向整体传播转变,由事件报道向新闻创新的转变。

三、解决方案

天津联通为新闻机构开发了一套以手机为终端载体的、专用于新闻工作的移动采编系统,新闻工作者只需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不用再浪费无谓的精力到技术实现等问题上。

移动采编系统采用MAP多通道采集平台,为新闻机构提供了一个基于手机,可实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新闻稿件的采集、编辑、初加工、传送、签发等功能的应用系统,并实现了手机发稿功能、前方记者与后方编辑部的互动功能、手机采编和其它发稿手段的统一管理。

它可以和新闻单位的采编系统、流媒体服务系统等各种新闻业务系统实现无缝对接,自动完成文稿、图片、音频、视频等新闻资料的分类归档,服务器后台可根据这些资料的来源、提供者、提交时间等信息实现快速调用。

移动采编系统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统一性的特点,主要包括短信/彩信子系统、手机客户端等。

平台实现了多平台部署,多手机平台的兼容,功能的灵活定制、模块的灵活增加、服务器的集群部署等,使用维护方便,实用性强,易扩展。

整个系统分为手机终端和服务器两大部分。

手机终端包括短信、彩信方式和客户端软件方式;服务器端部分包括统一认证体系,综合安全体系,业务系统,MAS无线网关,设备管理系统,与接口系统。

a)技术架构

b)设计亮点

多通道采集设计

通过一体化设计将短信、彩信、手机客户端等多个原本分散的采集通道进行整体化构建,在基础应用平台之上进行统一建设,使之建成后可以互联互通、整合共享,最大限度地满足信息采集、信息传递所在的各种场合和环境,使得新闻采集能够快速有效地开展。

c)统一平台设计

为了保证项目的可用性,同时结合新闻行业的特点,系统采用统一平台的设计思想进行设计,实现多通道采集的系统统一认证、数据统一汇总、业务统一维护等,以统一平台来解决传统采集系统中的多个采集通道难以使用和维护的弊端。

d)业务变更单点维护设计

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升级,IT系统需要随需应变,以往的系统业务的变更经常耗费巨大的精力,尤其是在表现终端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工作量十分庞大。

移动采编系统采用统一平台设计,可以实现客户在后台“一点业务维护”,即只要客户在维护平台上调整业务逻辑,不管是PC、短信、彩信、手机程序,都将实现同步的自动更新。

手机客户端将为记者提供一个功能强大、可便携移动的稿件编辑平台,支持多种不同系统的手机客户端,使各地记者都可以方便的通过手机进行新闻稿件的创作和发布等新闻工作。

手机客户端功能可以满足记者常需要的多语种稿件、稿签应用、文本编辑以及正文的导入、多媒体附件及编辑功能、稿件的保存以导出、签发和快讯功能等。

e)稿签模板

稿签模板能够帮助记者快速创建各种类别的新闻稿件,使用者可根据自己需求和习惯自由设置和创建个人稿签:

选中搞前后可自动选择新闻类型和稿件语种等常用信息,可以直接导入事件地点、稿件分类、关键字、稿件语言类型等信息,还可选择相应的稿件语言,快速创建各种类型的稿件。

f)稿件操作

稿件操作包括:

创建稿件、应用稿签、稿件预览、稿件保存、稿件发布、稿件导出等内容,整个稿件操作的界面可完全根据原采编系统的规范进行定制化设计。

g)稿件状态

稿件状态包括:

草稿、待发送稿件、已发送稿件、淘汰稿件、拒签稿件等内容。

h)多媒体采集编辑

手机客户端采用天津联通在手机端有自主研发的富文本编辑控件,可以现场调用摄像头和麦克风,获得现场各种媒介信息,让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直接插入稿件,轻松编写多媒体稿件。

i)快讯稿件

快讯相比于普通稿件更加注重消息的实效性,当遇到突发事件、紧急状况时,可通过单次点击迅速的将需要即时采集的语音,影像,视频和文字等信息发布出去。

j)数据收集

数据收集功能作为普通稿件的功能补充,提供专业数据信息录入和采集功能。

k)采编人员点对点沟通

数据审批人员可直接通过系统的推送机制与一线采编人员保持实时联通,这时发稿终端本身充当了IM即时沟通的功能。

l)信息通知

信息通知用来满足记者同编辑之间的沟通与互动的信息交流需求。

服务器通过APS机制统一PUSH到手机上,即时得到通知。

手机发稿后台系统除了对前端系统进行各项新闻发稿业务支撑外,还可以提供更多的管理功能。

四、网络结构

说明:

每个驻外办事处均应有一台能够上网的电脑主机作为服务器,如上图所示,首先办事处服务器通过互联网经由防火墙进行MAS服务器中,用户通过客户机来使用运行于EMAS服务器上的各种应用系统,在MAS服务器与手机端通过VPN隧道或中国联通专线方式与手机客户相连,移动网关包括:

短信网关、彩信网关、行业网关等。

联通专线:

为非互联网网络,是与中国联通公司内部专有网络,仅与中国联通网关相连的一条专用通道。

五、领先技术

◆网络优化服务—SFP

SimpleFileProtocol,国际领先的无线网络快速传输、压缩、解析、加密、校稳的协议。

它很好解决了无线网络速度慢、稳定性差、网络资源消耗大等三大难题,对于手机应用的推广和普及有重大意义,是降低用户使用门槛的利器。

◆统一推送服务—APS

AllPushService,所有新公文、新邮件、新日程、新消息等服务器推送客户端的业务均由此服务处理。

支持IPPush,EMNPush,WapPush等多种方式,并根据合理的情况自动选择推送方式。

◆插件管理服务—PMS

PluginManagementService,系统基于精良的架构模型设计,在手机端和服务器端均实现了各种组件和插件的动态部署、更新与卸载。

可灵活适应客户的各种需求变化,实现客户所需应变,IT系统随客户应变。

◆文档解析服务—DPS

DocumentParseService,任何业务均可调用DPS,可在任意终端上进行对纯文本类、超文本类、图片类、复杂文档类(word,excel,ppt,pdf)、压缩文档类共30多种文档格式的解析。

包括复杂文档里的文字颜色、大小以及图文混排,均能够很好的支持。

◆智能更新服务—SUS

SmartUpdateService,服务器主动式触发更新,可完整更新、可差量更新。

当客户业务变化时,无论是手机端程序还是服务器程序,无论是哪个业务,SUS均可以实现自助更新,手机客户端业务更新使用差量更新,不必耗费大量流量。

SUS还能够统一完成上百个手机客户端程序的批量更新。

◆手机数据库—MDB

MobileDatabase,是天津联通自主研发的全终端平台手机支持的手机数据库,是数据库技术和手机嵌入式技术的结晶,在最小的配置需求下实现了最为强大的数据库内容,并赋予了其一系列全新的技术特性。

MDB技术使得手机本地数据的操作速度大大提高;其存储空间管理使得较小的内存可存储更多的数据,节约了购买存储卡的成本;支持XML数据的导入与导出,所有主流数据库包括mssqlserver、oracle、DB2等都可以通过XML作为中转,实现与MDB的数据交换。

◆全终端覆盖

天津联通的移动采编系统具有出色的全终端覆盖能力,可广泛适用于市场上各类常见的手机系统。

六、安全技术

天津联通的移动采编系统充分考虑到移动办公项目实施和运行时的各个节点的攻击可能性,从接入、传输、存储、机制等四个方面组织了10多种安全策略,用户可根据自身的安全需求,自由选取相关安全策略,确保整套采编系统安全运行。

终端接入安全

联通专线

专有APN

MOBILEVPN

传输安全

通信信道安全

SSL流加密信息传输

WEB-Key

存储安全

用户密码安全

持久数据存储安全

运行安全

独立崩溃模式

冗余部署

机制安全

用户帐户,手机号码,手机设备号三重校验

炸弹消息

黑白名单

防止密码攻击

安全审计

◆作用收益

确保新闻时效性,采编和发布可以在第一时间内进行

时效性是新闻最为重要的价值所在,对于重大事件和快讯类新闻而言,新闻的快速报道是第一要务。

依赖以往的发稿体系,记者采编信息流程复杂,需要多次信息录入和地点转移,极大影响了新闻时效性,而移动采编则可以做到随时随地进行随手采编和发稿,使新闻变得更新鲜。

使一线新闻工作者从束缚中解脱,工作更自由

移动采编克服了原先新闻人员必须在具备互联网和PC设施的场所才能进行信息传送的麻烦,使记者可以在任何能使用手机的现场直接完稿,方式更灵活,行动更自由。

此外,现场组稿和新闻采集也有利于第一手资料不会在事后二次编辑时被淹没失漏。

对于突发性事件的新闻采编有突出效用

由于手机容易携带,每天出入在身上,而且信号覆盖极其广泛,可以在几乎任何时候进行不受拘束地信息发送,使它在出现突发事件时,可以方便快捷地迅速进行同步报道,克服了交通、设备、地点、时间等的各种制约。

使得新闻采编和发稿管理更统一、更规范

移动采编系统通过使用MAP多通道接入平台,将多种信息采集途径整合到统一平台和流程上来,使得新闻审核、管理变得规范、整体,大大方便了媒体的新闻审校和上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