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物理性污染控制复习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3036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物理性污染控制复习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完整word版物理性污染控制复习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完整word版物理性污染控制复习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完整word版物理性污染控制复习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完整word版物理性污染控制复习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完整word版物理性污染控制复习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完整word版物理性污染控制复习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完整word版物理性污染控制复习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完整word版物理性污染控制复习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完整word版物理性污染控制复习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完整word版物理性污染控制复习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完整word版物理性污染控制复习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完整word版物理性污染控制复习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完整word版物理性污染控制复习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完整word版物理性污染控制复习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完整word版物理性污染控制复习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完整word版物理性污染控制复习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完整word版物理性污染控制复习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物理性污染控制复习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Word格式.docx

《完整word版物理性污染控制复习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物理性污染控制复习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word版物理性污染控制复习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Word格式.docx

  9、单层匀质隔声墙的隔声频率特征

单层匀质墙的隔声量与入射声波的频率有很大的关系,根据隔声量与入射声波频率的变化规律大致可分为3个区:

  第I区:

刚度和阻尼控制区:

刚度控制区的频率范围从零直到墙体的第一共振频率为止,此区域内,墙板的隔声量与墙板刚度和声波频率的比值成正比,墙板的隔声量随着入射声波频率的增加而以每倍频程6dB的斜率下降。

当入射声波的频率和墙板固有频率相同时,引起共振,进入板共振区即阻尼控制区,此区隔声量最小,随着声波频率的增加,共振先下愈来愈弱,直至消失。

  第II区:

质量控制区:

随着声波频率的提高,共振影响逐渐消失,在声波作用下,墙板的隔声量受墙板惯性质量影响。

该区域内,隔声量随入射声波频率的增加而以斜率为6dB/倍频程直线上升。

  第III区:

吻合效应区:

在该区域内,随着入射声波频率的继续升高,隔声量反而下降,曲线上出现一个深深的低谷:

越过低谷后,隔声量以每倍频程10dB趋势上升,然后逐渐接近质量控制的隔声量。

  10、双层隔声墙的隔声原理:

声波透过第一墙,由于墙外及夹层中空气与墙板特性阻抗不同,造成声波两次反射,形成衰减,又由于空气层的弹性和附加吸收作用,使振动能量衰减较大,再传给第二墙时,又发生声波两次反射,使透射声能再次减少,导致总的透射损失更大。

11、隔声措施选择原则:

(1)当是独立的强噪声源,可采用密封式隔声罩、活动密封式隔声罩以及局部隔声罩

(2)当不宜对噪声源进行隔声处理时,允许操作人员不经常停留在设备附近时,宜采用便于控制、观察、休息使用的隔声室(3)当是车间大、工人多、强噪声源比较分散,且难以封闭,宜采用留有生产工艺开口的隔声墙或声屏障

  12、消声器综合性能要求:

(1)消声:

在正常工作状况下,要求在较宽的频带范围有较大的消声量,特别是对突出频带的噪声必须保证其消声量。

(2)空气动力性能:

对气流的压力损失要小,压力和功率损失在允许范围内,基本不影响设备的动力性能。

(3)空间位置及构造:

位置合理,构造尽量简单、便于装卸。

所用结构和材料要坚固耐用,满足各种使用环境下的声学性能稳定。

  13、消声器的分类:

(1)阻性消声器

(2)抗性消声器:

扩张室消声器、共振腔消声器、干涉式消声器(3)阻抗复合式消声器(4)微穿孔板消声器(5)扩散性消声器:

小孔消声器、多孔扩散消声器、节流减压消声器

  14、阻性消声器的消声原理:

是利用吸声材料消声的吸收型消声器。

吸声材料固定在气流通道内,利用声波在多孔吸声材料中传播时,因摩擦阻力和粘性阻力将声能转化为热能,达到消声目的。

  15、抗性消声器的消声机理:

主要是利用声抗的大小来消声,借助管道截面的突变或旁设共振腔等在声传播过程中引起的改变,产生声波的反射或干涉现象,从而降低由消声器向外辐射的声能,达到消声的目的。

  16、微穿孔板消声器的消声原理:

微穿孔板消声器是一种高声阻、低声质量的吸声元件。

由理论分析可知,声阻与穿孔板上的孔径成反比。

微穿孔板孔小,声阻大,提高了结构的吸声系数。

低穿孔率降低了其声质量,使吸声频带宽度得到展宽,同时微穿孔板后面的空腔能有效控制共振吸收峰的位置。

17、为什么逆风传播的声音难以听清?

当有风时,声速应叠加上风速,叠加效果使声速随高度增高而降低,声线将向上空弯曲,距离声源一定距离处形成声影区,所以较难听清。

  18、影响声波衰减的因素都有哪些方面?

(1)扩散

(2)空气吸收(3)绿化带的植被(4)土地表面结构(5)屏障和建筑物的反射(6)空气中的尘粒、雾、雨、雪对声波的散射

  19、扩散衰减中,点声源、线声源、面声源的划分原则。

  声压:

受声波的传播扰动,局部空气产生压缩或膨胀,压缩的地方压强增大,膨胀的地方压强缩小,这样在原来的大气压上产生压强的变化,此压强变化称声压。

  声压级:

该声音的声压与参考声压的比值取以10为底的对数再乘20,

  声强:

在声波传播方向上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平均声能量,称为声强,用I表示,单位:

瓦每平方米。

  声强级:

该声音的声强与参考声强的比值取以10为底的对数再乘10,

  声功率:

声源在单位时间内辐射的总能量,单位:

瓦。

  声功率级:

该声音的声功率与参考声功率的比值取以10为底的对数再乘10,

  频谱:

指组成声音的各种频率的分布图形。

  频谱分析:

对噪声源发出声音的声压级(声强级、声功率级)在各频率的分布特性进行分析,考察频谱特征。

这种对噪声频谱特征的分析叫做频谱分析。

  频程:

为方便起见,通常将宽广的音频变化范围划分为若干个较小的频段,称为频程、频带或带宽。

  20、声波的类型:

(1)平面波:

声波的波阵面垂直于传播方向的一系列平面时,称为平面声波。

(2)球面波:

波阵面是以任何值为半径的同心球面。

(3)柱面波:

波阵面为同轴圆柱面的声波称为柱面声波。

  21、噪声的特点:

(1)噪声只会造成局部污染,不会造成区域性和全球性污染;

(2)噪声污染无残余污染物,不会在环境中富集;

(3)噪声源停止运动后,污染即消失;

(4)噪声声能是噪声源能量中很小的部分,一般认为再利用价值不大,故声能的回收尚未被重视。

 22、噪声的控制途径:

  

(1)声源降低控制噪声:

选用发声小的材料制造机件、改革设备结构、改革传动装置、改革生产工艺。

  

(2)声传播途径中的控制:

闹静分开、利用声源的指向性降低噪声利用地形地物降噪、绿化降噪、利用声学控制手段降噪——吸声、隔声、消声。

  (3)接收器的保护措施:

防护面具、耳塞、防声棉、耳罩、头盔、隔声岗亭。

第三章振动控制技术

  1、什么是振动污染?

振动污染:

即振动超过一定的界限,轻则对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形成干扰,降低机器及仪表的精度;

重则危害人体健康、引起机械设备及土木结构的破坏。

  2、振动评价指标有哪些?

振动的评价指标有:

(1)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2)振动级

  3、简述常用的振动控制技术。

一、消振——振源控制:

如改进振动设备的设计和提高制造加工的精度、改善机器的平衡性能、改变扰动力的作用方向、增加机组的质量、在机器上安装动力吸振器等。

  二、隔振——过程控制:

使振动传输不出去,以减小受控对象对振源激励的响应,通常在振源与受控对象之间串一个子系统来实现。

  1、采用大型基础2、采用隔振元件3、防振沟4、距离衰减

  三、吸振——受控对象控制:

在受控对象上附加一个子系统使某一频率的振动得到控制,称为动力吸振,也就是利用它产生的吸振力减小受控对象对振源激励的响应。

  四、阻振,又称阻尼减振:

在受控对象上附加阻尼器或阻尼元件,通过消耗能量使响应最小,也常用外加阻尼材料的方法来增大阻尼。

  五、修改结构:

通过修改受控对象的动力学特性参数使振动满足预定的要求,不需要附加任何子系统的振动控制方法。

7、振动的定义:

  广义地讲,任一个物理量在某一定值附近作周期性的变化均称为振动。

  8、机械振动:

指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作往复运动

  9、振动的利用:

琴弦振动;

振动沉桩、振动拔桩以及振动捣固;

振动检测;

振动传输、筛选、研磨、抛光;

振动压路机、振动给料机和振动成型机等。

  10、振动污染特点:

主观性局部性瞬时性

  11、环境振动污染的主要来源:

自然振动,人为振动

  12、振动源分类:

  1)工厂振动源2)工程振动源3)、道路交通振动源4)、农业机械

  5)、低频空气振动源

  13、振动对人体的危害

  1)局部振动:

风动工具电动工具

  局部振动——全身性危害:

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其它系统

  局部振动病:

长期使用振动工具而引起的以末梢循环障碍为主的疾病,也可累及肢体神经和运动功能。

发病部位多在上肢末端,发作性手指变白是其典型表现。

  2)全身振动——一般为低频率大振幅振动

  振动病:

亦称晕动病,由不同方向的振动加速度反复过度刺激前庭器官所引起的一系列急性反应症状。

患者先出现疲劳,出冷汗,面色苍白等,继之眩晕、恶心、呕吐,甚至血压下降,视物模糊,频繁呕吐还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少数严重反应者甚至出现休克。

  14、振动对构建物的危害:

  振动通过地基传递到房屋等构建物,导致构建物破坏,其影响程度取决于振动的频率和强度。

共振的放大作用会带来更严重的破坏的危害

  15、简谐振动:

物体运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或角位移)按余弦(或正弦)规律随时间变化。

16、振动相关概念

  回复力:

作简谐运动的质点所受的沿位移方向的合外力,该力与位移成正比且反向。

  振幅:

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的绝对值。

  周期:

物体作一次完全运动所经历的时间。

  频率:

单位时间内物体所作完全运动的次数。

  振动的评价与标准

  17、振动的评价

  1)、评价指标: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振动级

  2)振动评价标准:

  A振动的“感觉阈”;

B振动的“不舒服阈”;

C振动的“疲劳阈”;

  D振动的“危险阈”

  18、振动控制技术

  一、消振——振源控制消除或减弱振源是最彻底和最有效的办法。

  特别强调要控制共振。

当振动机械受到的扰动力频率与设备固有频率一致时,设备振动得更加厉害,甚至起到放大作用。

  二、隔振——过程控制

  使振动传输不出去,以减小受控对象对振源激励的响应,通常在振源与受控对象之间串一个子系统来实现。

1、采用大型基础——最常用和最原始的办法2、采用隔振元件3、防振沟4、距离衰减

  三、吸振——受控对象控制

  四、阻振,又称阻尼减振

第四章电磁辐射污染及其防治

  1、什么是电磁污染?

电磁污染可分为几类?

各有何特性?

电磁辐射污染:

是指产生电磁辐射的器具泄露的电磁能量传播到室内外空间,其量超出环境本底值,其性质、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等综合影响引起周围人群的不适感,或超过仪器设备所容许的限度,并使健康和生态环境受到损害。

  电磁污染按场源可分为自然电磁污染和人工电磁污染。

  天然源:

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场,表面的热辐射和雷电都可产生电磁辐射。

此外,太阳及其它星球自外层空间也源源不断地产生电磁辐射。

但天然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没有多大的损害。

  人为源:

产生不种形式、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电磁辐射,对人体、机械设备、安全等产生危害。

  2、电磁辐射评价包括哪些内容?

评价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3、论述电磁辐射防护的基本方法。

(一)屏蔽:

就是对两个空间区域之间进行金属的隔离,以控制电场、磁场和电磁波由一个区域对另一个区域的感应和辐射。

分为主动场屏蔽和被动场屏蔽。

(二)接地技术:

射频接地是将场源屏物体或屏蔽体部件内的感应射频电流迅速导入大地,避免屏蔽体产生二次辐射。

分为射频接地和高频接地。

(三)滤波:

即在电磁波的所有频谱中分离出一定频率范围内的有用波段。

(四)城市规划及绿化

第五章放射性污染

  1、简述放射性废物处理常用的固化方法(原理)及适用条件。

(1)水泥固化:

水泥与废水发生水化反应生成凝胶,将放射性废物包容,并逐步硬化形成水泥固化体。

只适合于处理放射性水平较低的废物。

  

(2)沥青固化:

在一定碱度、配料比、温度和搅拌速度下,放射性废液与沥青发生皂化反应,冷却后得含盐量可高达60%的均匀混合物。

适用于处理放射性水平较高的废物。

  (3)塑料固化:

将放射性废物“包藏于”热固性树脂交联形成的海绵状孔隙中或分散于熔融的热塑性树脂中的处理技术。

适于处理中、低放射性水平的废物。

  适用于高放废液固化方法按固化体形式可分为四类:

  

(1)玻璃固化:

玻璃原料与高放废物按一定配比混合,在900-1200℃下蒸发、燃烧、熔融、烧结,废液中的所有固体组分在高温下结合入硼硅酸盐玻璃基质中,退火后成为稳定的玻璃固化体。

  

(2)陶瓷固化:

使放射性核素作为晶体的组成部分而固定的固化方法。

  (3)复合固化:

主要有包覆煅烧物固化体、金属固化体、多隔离层固化体等。

  (4)合成岩石固化:

废液和霞石、碱硬钛矿石、白榴石和氧化锆等高温熔融,形成与天然岩石晶体结构相同的固体,放射性核素作为晶体组成部分而固定。

  2、简答辐射防护的原则。

  答:

(1)辐射实践正当性:

在施行伴有辐射照射的任何实践之前,必须经过正当性判断,确认这种实践具有正当的理由,获得的利益大于代价。

(2)辐射防护最优化:

应该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在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因素的条件下,所有辐照都应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剂量低的水平。

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利益。

(3)个人剂量当量的限值:

用剂量当量限值对个人所受的照射加以限制

  3、简述放射性废液常用的处理技术(原理)及适用条件。

低、中放废液常用絮凝沉淀、离子交换、蒸发、膜技术、生物化学、电化学等方法,常用前三种。

高放废液比活度高,一般经蒸发浓缩后贮存在双壁不锈钢贮槽中。

  1、絮凝沉淀:

使沉淀剂与废水中微量的放射性核素发生共沉淀作用的方法。

多用于处理组分复杂的低、中水平放射性废水。

  2、离子交换:

当放射性核素在水中主要以离子形态存在,大多数为阳离子,少数核素如碘、磷、碲、钼、锝、氟等为阴离子形式。

  阳离子交换树脂或无机离子交换剂去除含盐类杂质较少的废水中的放射性离子

一填空题

1消声器的空气动力性能通常用()来表示,它是衡量消声器消声性能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

2为了研究方便,常把整个音频范围按一定的规律划分若干相连的频段,对于低频程而言,每个频段的中心频率是该频段的上下限频率间的(几何平均值)。

3根据室内声场的声压级表示式,当Q/(4πr方)=4/(Rr是直达声声能密度与混响声声能密度相等。

4频谱分析仪有两类,一类是()的分析仪,一类是恒定百分比宽度的分析仪。

5放射污染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的照射类型有内照射和外照射。

针对外照射的防护措施有:

距离防护,(时间防护)和屏蔽防护。

6隔声间是包括(),噪声,消声器,阻尼和减振等几种噪声控制措施的综合治理装置,它是多种声学结构组合。

7隔声中常用的“质量定律”表明,隔声量与隔声构件的质量和入射声波的(频率)有关。

8放射性物质所产生的射线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的效应有电离,发光,热效应,化学效应和产生次级粒子的(衰变效应))。

9放射性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有:

水泥固化,厘清固化,玻璃固化和(塑料固化)。

10在振动研究中,通常是研究(振动位移)),振动加速度和振动速度等重要的物理量。

11描述声波的基本物理量有:

声压,(声能密度),(声强),(声功率)。

声波在两种传播媒介交界面处会发生:

折射),(反射),透射。

12人为振动污染源主要包括:

工厂振动源,工程振动源),(道路交通振动源),(低频空气振动源)。

13电磁场屏蔽主要依靠屏蔽体的反射),(吸收)作用。

电磁场的接地保护技术有(射频接地),(高频接地)两类。

14消声器可分为:

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阻抗复合式消声器),(微穿孔板消声器),扩散消声器,有源消声器等

15机械振动控制常使用的方法有:

(降低机械振动加速度),(利用支承台架质量的减振措施),利用动力吸振的减振措施。

16ISO规定倍频程的中心频率为:

31.5,(62.5),(125),(250),500,1000,2000,4000,8000,16000Hz。

二名词解释

1自由振动:

无外力作用的振动称为自由振动。

(P105)

噪声污染:

噪声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就形成噪声污染。

(P7)

振动超过一定的戒心,从而对人体的健康和设施产生损害,对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形成干扰,或使机器、设备和仪表不能正常工作。

(P98)

光污染:

狭义的光污染指干扰光的有害影响,其定义是“已形成的良好照明环境,由于逸散光而产生被损害的状况,又由于这种损害的状况而产生的有害影响。

”广义光污染指由人工光源导致的违背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或有损于生理与心理健康的现象,包括眩光污染、射线污染、光泛滥、视单调、视屏蔽、濒闪等。

(P252)

放射性污染:

指在沉积在材料、结构物或设备表面的放射性物质。

(P207)

热污染:

工农业和人类生活中排放出的废热造成的环境热化,损害环境质量,进而又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一种增温效应。

(P219)

2环境噪声:

室外光污染:

采光系数:

室内某一点直接或间接接受天空漫射光所形成的照度与同一时间不受遮挡的该天空半球在室外水平面上产生的天空漫射光之比,即C=En/Ew*100%(P263)

3声场:

指有声波存在的弹性媒质所占有的空间或当声源向周围媒质辐射声波时,媒质中有声波存在的区域称为声场。

响度:

响度是用来描述声音大小的主观感觉量,其单位是“宋”,定义1000Hz纯音的声压级为40dB时的响度为1sone.(P31)

等响曲线:

相等响度的声音对应点的连线,它相当于声压级不同,频率不同,但响度级相同的声音。

(P31)

振动级:

修正的加速度级,用La`表示,即La`=20lg(ae/aref)P118

4!

室内声波的自由程:

室内声波经相邻两次反射间的路程。

P50

5积极减振(主动隔振):

在机器与基础之间安装弹性支撑即隔振器,减少机器振动激振力方向基础的传递量,迫使机器的振动得以有效隔离的方法。

(P128)

消极减振(被动隔振):

在仪器设备与基础之间安装弹性支撑即隔离器,以减少基础的振动对仪器设备的影响程度,使仪器设备能正常工作或不受损害。

(P129)

6放射性活度:

放射性活度A表示在单位时间内放射性原子核所发生的核转变数,SI单位为Bq(贝可),1Bq表示每秒钟发生一次核衰变。

(P179)

照度:

表示被照面上的光通量密度,即被照面单位面积S上所接受的光通量数值,用以表示被照面的照射程度。

定义为E=φ/S。

照度的常用单位是勒克斯(简称勒,符号为Lx)(P257)

单项选择题

1对眩光污染可以采取下列哪种方法防治(C)P269

A佩戴个人防护眼镜和面罩B加强管理和制度建设

C使用透明材料减弱透光率D减小光源的照射角度

2!

室内软质纤维板所用的技术是(A)P57

A吸声控制技术B消声控制技术C隔振控制技术D隔声控制技术

3多孔吸声材料与其使用条件有关,空气层厚度为波长整数倍的多少是,吸声系数最小(C)

A1/16B1/8C1/4D1/2P44

4噪声污染具有以下特性(A)P7

A即时性B长效性C累计性D化学性合

5将声信号(声压)转化为电信号(电压)的换能元件是(B)P91

A衰减器B传声器C指示器D放大器

6《工业企业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349-90)规定,在进行场界噪声测量时,当风速大于多少,应停止测量()

A0.5mB1.5mC3.5mD5.5m

7声强I等于(A)P17

AP²

/(ρc)BP²

/πr2CP²

/ρc2DP²

/(2ρc2)

14扩张室消声器的扩张室长度为多少波长的奇数倍时,消声量最大(A)P82

A1/4B1/8C1/16D1/32

15通过植树造林防治大气热污染,可以改善大气环境的(D)

A光照B能见度C声压级D温度

16若频率500Hz的声波在15℃时的声速是340m/s,则其波长是(B)

A0.58mB0.68mC0.78mD0.88m

17噪声控制中,声压级数学表达式是(B)P17

ALp=10lg(P/Po)(db)BLp=20lg(P/Po)(db)

CLp=10lg(P2/Po2)(db)DLp=20lg(P2/Po2)(db)

18单层匀质墙的隔声量随频率由低向高变化时,隔声量随频率升高反而下降的规律可由下列哪个区解释(A)P59

A劲度控制区B阻尼控制区C质量控制区D吻合效应区

19!

声功率用于描述(B)P17

A声场B声源C声强度D声透射

20照度的单位是(D)P257

A方B贝可C分贝D勒可斯

21通常把高于下列哪一个温度下的生产劳动环境作为高温环境( A)

A 28℃B30℃C32℃D35℃

22!

属于工频感应电磁辐射场源的是(AC)P145

A大功率输电线B放电管C雷达D发电机

四、多项选择题

1通常采用的计权网络有(ABC)

A计权网络B.B计权网络C.C计权网络D.D计权网络E.E计权网络

2城市环境噪声分为(ABCD)

A.工业噪声B.建筑噪声C交通噪声D社会噪声E商业噪声

3在噪声治理工程中的“三同时”是指环境污染防治必须与主体工程(BCD)

A同时安装B同时设计C同时施工D同时投入生产

4构成环境噪声污染的环节必须有(ABC)

A声源B传播途径C受主D检测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