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石斛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13040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皮石斛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铁皮石斛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铁皮石斛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铁皮石斛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铁皮石斛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铁皮石斛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铁皮石斛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铁皮石斛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铁皮石斛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铁皮石斛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铁皮石斛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铁皮石斛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铁皮石斛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铁皮石斛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铁皮石斛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铁皮石斛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铁皮石斛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铁皮石斛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铁皮石斛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铁皮石斛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皮石斛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

《铁皮石斛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皮石斛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铁皮石斛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

铁皮石斛项目可行性报告

云南省临沧市绿色资源产业化开发

应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

种植名贵中草药材

铁皮石斛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双江山野药用石斛种植有限公司

2007年3月8日

蒋守凯

前言

这个报告是经过三年多的实地试验取得成功后写出来的,而组培苗的研制更是经历了四十多年。

参与移栽试验及数椐采集的相关工作人员就有上百人。

而种苗研制更是经历了几代人。

真实、可信、可行,是这个报告最显着的特点,因为我们有做事踏实的工作作风。

中国着名的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毕生从事对云南特有植物进行研究,有些研究成果已被专业公司运用,研发出产品,投放市场,效果显着。

而蔡老毕生念念不忘对石斛开发利用一直未取得成功。

直到2003年,蔡希陶教授的同事连守臣教授及其团队经过四十多年的研究,穷其一生,终于成功批量生产出组培苗。

经过我们近三年的移植试验证明,该种苗在我们研制的人工大棚生长良好,比野生品种快了10年,当年就可以收采,且品质更优,可以进行商业开发。

因为我们试做过了,所以才能让这个报告显得简明。

我们不希望投资人先看到一个面面俱到的、艰深晦涩报告---只是一个报告,此前的实际工作一点都没有做而是引用或估算的数椐---然后才发觉现实与报告完全不相符。

这个情形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也有违我们的道德良心。

财富的快速积累,除了敏锐的感觉和积极争取,有时仅仅是找到了一个切入点和一些运气而已,并不是很神秘的事情。

虽说能引以为荣,但还不至于演变成为某些财富拥有者自我标榜的传奇故事。

因此,希望这个报告能说明,只要有机会,大多数人也有这个能力让财富快速积累。

对我们来说,这个机会就是成功融资。

第一章概述

一、资金用途

二、投资方向

三、总体目标

四、项目简介

第二章项目背景

一、项目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状况

二、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椐

三、项目承担单位概况

每三章项目建设内容及生产工艺流程

一、项目点选择

二、产品方案

三、生产工艺流程

第四章产品市场需求评估及险分析

一、产品的省内外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

二、产品市场竟争力分析

三、风险分析

第五章产品营销

一、传统方式

二、半成品分销网络

三、成品加工

第六章融资方式

一、贷款

二、其它方式

第七章组织管理及实施

一、机构设置

二、项目实施计划

每八章资金运用的预期效果及财务安排

一、效益估算

二、项目进度及财务安排

第九章环保及法律法规

一、环境现状

二、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

三、法律及地方法规

附件:

齿瓣石斛项目简介

第一章概述

一、投资用途

双江山野药用石斛种植有限公司通过融资,计划将一笔200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投资于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创建一个面积达100~300亩的农业种植标准大棚,采用人工方法,种植中国名贵稀有的中草药材——铁皮石斛。

在昆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一个生产试管组培苗的车间,并设立研发验室,为投资提供长期的、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通过这笔投资,使公司在未来五年拥有自己的中草药材种植基地,为以后发展成为一个涉及到多种云南特有的稀有绿色资源原料生产、产品初加工、产品制造研发、市场营销为一体的产业化公司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同时通过配合当地的产业化政策,大力发展石斛项目,使之形成规模,成为当地一个支柱产业

二、投资方向

云南是中国乃至世界知名的、气候和人文地理都非常独特的地方。

由于偏居西南一隅,交通不便,长时间与外面接触不够,其开发力度不够大,除了昆明周边的城市群,云南其它地方连开放都谈不上,更不用说开发。

这就为投资中小型项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因为在投资开发力度很大的地方,若非有特别的项目和足够的运气,中小型投资即便胜出,也得千难万难。

由于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应首选对独特的自然资源进行投资。

如果投资资金足够大,可以考虑在进行整合当地资源的同时,对资源进行深加工,形成产业链,造成局部垄断。

不用靠出卖稀有资源生存。

在中国其它地方,很难有机会做到这一点,即使有这个可能,至少投资风险也是非常巨大的,但是在云南可以用很少的投资、很短的时间就能做到行业垄断。

这里有不少的依托当地特有的资源的垄断性的产业公司。

云南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造就了云南动植物王国的地位。

这里拥有很多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不可替代的生物资源和真正原生态的人文资源。

对二种资源的开发只是近几年的事,因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中国对资源的渴求越来越来迫切,所以,众多厂商将目光投向了云南。

但无论是对自然资源或文化产业的开发,大部份是短期的粗放式的投资,很难看到一些长远的、具有战略眼光的投资行为。

所以,投资的重点放在云南开发力度不够和较偏远的地方,以投资稀有的、绿色环保资源型项目为主。

也就是说,选择一个在很长时间内是都是卖方市场、操作简单、投资规模适度的的资源型项目是基本的投资方向。

并且,只要拥有这些资源,通过对其进行深加工,可以型成一个投资产业链,确保投资可长远获利。

三、项目总体目标

投资资源型的项目很多,从时间看上有长有短,从风险上看有高风险和低风险,等等。

可以选择时间适度一点的、低风险的、绿色资源型项目,这个项目不但自然风险小到近乎没有,而且还可以抗拒将来的市场风险并因其环保和绿绝性质,不至于与法律法规相抵触,从而达到稳定发展的目的。

严格地说,投资稀有资源型项目的风险不在市场,而是体现在自然因素、法律法规和项目管理这几个方面。

我们计划投资一个绿色环保的资源型项目,项目在未来数十年内几乎没有市场风险。

项目在当年即产生现金收益,坐收投资回报。

在占有一定的资源后,可以考虑对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以形成产业链。

在铁皮石斛产品市场,几乎每个生产厂家都在其产品中都标明使用云南铁皮石斛来加工成产品,其实都是利用一些没有任利价值的石斛来冒充。

如果种植规模达到100亩,我们即可用自己铁皮石斛加工成枫斗,向市场提供产品。

目前铁皮石斛加工产品没有品牌和行业标准。

千百年来都只有一个做法和品种,那就是所谓的“铁皮枫斗”。

云南所有铁皮石斛都运到沿海私人作坊加工成枫斗。

其加工利润是种植利润的2倍!

设想的总体目标是:

通过人工大棚种植,在占有石斛原料甚至可以说在垄断石斛原料后开始创办自己的加工厂,将铁皮石斛加工成枫斗,拥有自己的商标和品牌。

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让真正的云南石斛产品全部占领市场。

通过事实和营销让消费者知道,只有云南有真正的铁皮石斛产品,而我们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自己的铁皮石斛原料生产基地的厂家。

让云南不再成为别人的原料殖民地。

在未来几年内,我们在石斛保健品行业和药用石斛行业将发展成为一个具有标志性的公司,并使公司在将来制定行业标准时拥有话语权和决定权。

我们计划用五年时间来达到这个目标。

如果能得到2000万元左右的三年期融资,只要三年就可以初步达到这个总体目标。

四、项目简介

石斛,俗称黄草,属兰科,多年生和气生植物,全世界约有1000多种原生种,中国约有70多种。

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广东、贵州、浙江、台湾等地。

石斛生长习性神秘莫测,它生长于悬崖峭壁的阴凉处,或附生在森林中的树干或岩石上,自然产量极少。

由于它生长条件十分苛刻,更因民间长期过度采挖,致使野生资源濒临灭绝,被列为世界濒危保护植物。

大部份的石斛没有开发的商业价值。

有开发价值的石斛不超过10种。

石斛的用途、商业价值有二个,一个是制药厂原料,一个是保健产品原料。

作为养生用途,铁皮石斛可列为极品,自古为中国皇公贵族所独享。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耳环、33马鞭、黄草、铁皮、金叉五种石斛被列为中药品种,并多次被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列为重点开发的药用植物。

铁皮石斛是最为名贵的石斛,中国民间所说的“仙草”就是指由铁皮石斛加工而成的“铁皮枫斗”,国内市场价格为10000元/公斤,港澳台为2000美元/公斤,只有订做的期货,没有现货。

因此铁皮石斛被《云南植物之最》列为最贵的草。

任何单位或个人采挖、收购、运输野生石斛都是非法的,并被严处。

作为制药原料,石斛用途也很广泛。

中医认为石斛具有滋阴清热、生津养胃、润喉明目、延年益寿之功效。

现代药理分析表明:

石斛含有多种生物碱、胺、粘液质及淀粉等成份,有抗菌作用。

铁皮石斛提取的多糖具有增强T、B、NK细胞和巨噬细胞的作用,是一种重要免疫增强剂。

同时有明显的抗肾上腺激素、扩张血管的作用。

一种常用的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就是由一种低价的石斛提取的,该厂每年需要石斛原料约9000多吨,市场只能满足3000多吨,大部份从缅甸走私来的野生石斛最终都流向该厂。

人工繁殖石斛是一项高新技术,本单位的一位专家从1967年开始研究,于2003年取得成功,并建成了铁皮石斛种苗批量生产车间,开始合法定量生产组培苗,我们可以回购产品或介绍合法的客户。

目前,我们有100万的固定资产及100多万元流动资金。

因为该技术只在云南一些特定的地方而未在其它地方有进行野外规模试种成功的先例,很多人将种苗带走在全国一些地方试种均失败。

因为云南的气候地理非常特殊,即使不惜任何代价,也无法在其它地方用人工大棚复制出完全和云南一样的、特有的气候条件。

并且,我们的试验表明,即使在云南同一个县,一个乡,并不见得都能用各种人工手法种植成功。

石斛对生长条件的要求之苛刻,使得这个项目可以做成具有垄断性质的项目。

第二章项目背景

一、项目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状况

临沧位于云南省西南部,距省会昆明有600多公里,北回归线横穿其东南部。

辖区内山峦起伏,河流众多,其中有二条着名的河流——澜沧江和怒江。

临沧西南与缅甸交界,国境线长约290公里。

临沧市辖1区7县,面积24万平方公里,人口500多万,居住有23个少数民族,是云南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人口39%。

人少地多,但大部份是山地。

临沧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四季发区分不明显,但雨季和旱季区分明显。

降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霜期短,有部份地区终年无霜。

小区气候立体感强烈,分别明显。

山区气温平均为15度,平原地区为17度,河谷地区为20度以上,这是一种典型的立体气候。

临沧有丰富植物资源。

经济基本上是农业经济。

以蔗糖、茶叶、水果、橡胶、矿产、名贵稀有的中草药为经济支柱,工业基础落后,门类稀少,没有规模,基本上以出卖或对原料进行粗加工为主要业务。

但在林化工及生物初产品方面,临沧依托其无可替代的资源优势,一些产品在世界级市场上有标志性的地位。

临沧是云南最为偏避和落后的地区之一,基本上处于未开发状态。

民风纯朴,生活闲散,普遍不善与外界沟通。

其工作生活方式与其他地方大为不同。

由于交通不便及其闲散的特性,来临沧工作、经商、旅游等的外部人士很少,整体社会活动相对封闭。

虽然拥有多姿多彩的人文资源和独特的自然环境,但由于交通不便,宣传推广力度不够,世人对临沧的了解不深,所以临沧又被人称为“秘境临沧”。

二、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椐

中国的统治和富有阶层有上千年用铁皮石斛加工成铁皮枫斗作为保健品的传统习惯,现在已逐渐发展到民间,尤以东南沿海、港澳台及东南亚华侨为主。

这些地方都是生活水来非常高的地方。

但由于铁皮石斛是一种极其稀有的野生资源,所以用铁皮石斛做成的保健用品价格极高,非一般人所能享用。

由于石斛品种很多,有些并没有商业价值,所以也有人用这些没有用的石斛造假,虽然对市场有影响,但更让消费者对真品铁皮石斛极度稀少有了充分的认识。

近年开发出来的铁皮石斛真品“石斛口服液”“鲜石斛精”“石斛饮料”等多种高级保健用品,深受消费者欢迎,一度使野生石斛被疯狂盗采,资源已近枯竭。

由于原料的不足,导致假货充斥市场,几乎所有的铁皮枫斗其实是利用一种与铁皮石斛有点象的齿瓣石斛(学名:

DendrobiumdvonianumPaxt)来作为原料,其价格不及铁皮石斛的五分之一。

经过2006年中央电视台报道而引出的大规模整顿,铁皮石斛的价格已大幅上涨,但齿瓣石斛并没有太大的波动,因为部份低收入消费者已接受这个品种。

这充分说明消费者对这种类型的保健品的认可。

如果能象其它功能型饮料一样进行市场营销,相信这个经过上千年的保健品有更大的市场空间。

因为太稀有,所以这个千年品种至今未得到开发利用。

这里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生物资源开发是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总体部署,开发石斛资源,就是从中选优的一个典型。

三、项目承担单位概况

公司在双江县拥有一个天然橡胶场——邦丙橡胶场。

2005年公司得到一位致力于扶贫事业的美国友人支持,捐赠50万元人民币,在橡胶场及云南各地试验寻找适合当地开发的项目,为当地的农民找到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为当地找到一些具有可操作的、能长远发展的产业。

除了提高对橡胶的生产和管理之外,我们试种了7亩大棚人工种植铁皮石斛,总投入100万元。

三个组培苗实验室,投入300万元。

200亩紫胶树,放养紫胶虫和杂交肉牛投入50万元。

其中最重要的试验是利用大棚来人工种植名贵中草药铁皮石斛。

这几个项目到目前为止都非常成功。

综合开发效果非常明显,尤其是铁皮石斛项目,显示出其非常快速、稳定、丰厚的赢利前景。

本公司在全省拥有三个组培实验室(昆明、普尔、德宏)及数个种植试验基地,现有员工100人。

志愿者及专家团队上百人。

无债务,无贷款,无抵押。

单位有少量产品出卖。

每年赢利大部份用于扩充组培苗生产能力及炼苗,为将来大规模移植做好准备。

本单位三个组培苗实验室、20多亩炼苗基地,是本单位的核心机密,基本不对外开放。

公司首席科学家、技术总监连守臣教授,1964年毕业于东北农学院,分配到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主持研究石斛的人工种植、药用加工技术,至今已有30多年,在石斛组培苗、种植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曾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其学术地位可称为行业泰斗。

现在昆明很多零星的种植户的技术大多来源于他的学生。

但连守臣教授近年研究的许多新技术是其他人所不知道的,他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是公司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2007年1月,我们已租用7亩土地,租期20年,以自有资金投入100多万元,正式启动种植项目。

第三章项目建设内容及生产工艺流程

一、项目点选择

由于石斛对自然环境要求极高,即使采取人工种植的方法已经成功,但是为了将风险减到最低,提高产量,还是选择发现有野生石斛生长的地方,这样可以保证整个大环境适合石斛的生长。

选择、租用约100亩较平整的土地,通水通电,按石斛种植要求全部做成标准化大棚。

这种大棚与一般的农业大棚完全不同,是按照石斛的生物特性来设计的,相对复杂,投入比较多。

大棚一经投入使用,以后不再需要投入,只需要一些简单的维护,可以有30年的使用寿命。

至少种植20亩的石斛才能显示出其规模效益。

目前可供选择的最大种植规模为100亩,因为目前种苗的最大提供能力也只有100亩。

如果能得到更多的投资,可以考虑在昆明建立一个现代化的组培苗生产车间,但培训具有中专学历以上技术工人必须用一年的时间,所以,至少用二年时间才能达到生产组培苗500亩的规模。

这是一个对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工作。

二、产品方案

石斛品种种类繁多,价值各异,大部份的种类没有开发的商业价植。

根椐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按照市场对石斛品种结构的需求,并考虑到品种抗市场风险的能力,特别是考虑项目的短期和长期的赢利能力,选取最稀有、最有价值、最有科技含量、最适合高投入、高产出、回报快速的铁皮石斛进行人工种植。

以此为切入点,通过资本运营,再种植其它药用石斛。

最终形成药用和保健二个品种的石斛原料生产基地。

在中国,铁皮石斛再细分只有三种,一种是云南铁皮石斛,又名黑节草;一种是安徽石斛;最后一种是浙江石斛。

铁皮石斛的形状都是一样,外观都象罗汉竹一样,一节一节地生长,每节之间有2~5片小叶子。

枝杆颜色为灰色、枝杆粗大为上品。

其枝杆便是原料产品。

安微石斛只有一节,但其枝杆有常人小手指般粗大。

偏黑,所以产量很低,只是价格稍高。

浙江石斛有六七节之多,但枝杆细如草,色偏白。

产量也不高,价格更低。

除去其表皮后,枝杆只有一点点了,可谓惨不忍睹。

云南石斛有4节左右,若是三年以上成品,最多可达十七节之多,枝杆如一个小筷子或稻谷杆般大小,色灰白。

价格比安徽石斛稍低,但比浙江石斛要高得多。

安徽石斛只是一种样品,从未有人种植过,虽说外观壮美,列为上品,但因为产量太低了,所以没有人做这方面的研究。

因此远远谈不上商业开发。

若非专业人士,谁也不会想到它。

浙江石斛未收采前可以说是婀娜多姿,但收采后细如长发,色暗淡,全无卖相。

产量虽说不算低,但尤如皮包骨,去皮后其产量与安徽石斛一时瑜亮,不相上下,但价格更低。

所以实际上也不可以考虑。

若用来造假,倒是很合适。

同样,浙江石斛也没有大规模人工种植成功的先例。

原因有二个,一是产量价格不高,不值得商业开发。

二是因过度开发,森林剧减,当地气候条件也已完全与石斛生长的自然环境大为不同,所以很难成活。

所以铁皮石斛产品都打上云南石斛的招牌,因为即便不是铁皮石斛,云南的其它石斛与其它地方铁皮石斛相比,并不是很差,更不用说真正的云南铁皮石斛。

而云南的铁皮石斛在产量、品质、外观等方面都是比较好的。

所以现在全国各地投入研究的,都是云南铁皮石斛,其它品种都不考虑。

因此我们选择云南铁皮石斛是有根椐的。

三、生产工艺流程

通过组培车间批量生产组培试管苗,一年之后,试管苗长到5cm左右,这时可以开瓶取出试管苗,然后对试管苗进行彻底脱毒,洗净试管苗带出的营养液,凉干一二天后即可移裁到大棚里。

因为铁皮石斛为气生植物,试管苗在自然环境里可以存活20天。

组培苗生产期为一到二年。

采取无土裁培的方法,在大棚内建离地约75cm的苗床,每亩大棚放置数百个塑料盆。

架床上置塑料盆,盆内放入经特殊处理过的树皮,试管苗将附生在树皮上。

每年4月左右移裁里边放入一些树皮,利生产出来的试管组培苗,移植到树皮里,每盆约种植5—10棵苗。

定期喷洒少量特殊营养液的。

每1—2个月消毒杀虫一次。

通过大棚调节通风、通光、湿度、温度等。

如果在当年3月前后移植,当年12月前即可采收石斛鲜草成品。

第二年再用新苗移植。

若移植时间不适当,收成将推迟一年。

试管苗有一个月的适应期,3~6月为快速生长期。

11月以后因为气候转冷,进入休眠期,来年春天又开始快速生长并发芽。

石斛产品以当年采收为上品,这时含石斛碱成份最多。

若一年以后采收,其靠近根部的地方含石斛碱便减少,生长时间越长,含石斛碱越低。

综合产量及价格二个方面,还是当年采收效益最好,但因为种苗每年一换,所以投入要大一点。

每四章产品市场需求评估及风险分析

一、产品的省内外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

市场对石斛的需求主要有是二种:

一是药材市场。

主要需求石斛鲜草和经过加工的干草。

椐全国中药市场需求供应数椐统计表明,我国年需求量为9000吨,而实际供贷只有2000吨。

二是保健品市场。

石斛保健品进入市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尤以铁皮石斛做成的保健品可以说是供不应求。

每年有过500百吨的需求,但供应量几乎为零,只有少量从缅甸走私入境的野生铁皮石斛。

在2003年以前,任何人工种植铁皮石斛的报道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工种植,只是一些低价植的石斛品种有小规模人工种植成功的经验,有人以此为卖点,声称能种植所有的石斛品种,这种行为实际是为了骗取资金。

因此真正以铁皮石斛做成的保健品在市场上是很少见的,在加工生产过程就被订购一空或就地消费了。

几乎可以肯定,市场上所谓用铁皮石斛做成的保健品大部份都是假的,因为野生的铁皮石斛是非常稀少,要找到它好比找到一只野生的大熊猫。

而且野生石斛是国际公约规定的保护物种。

也就是说,中国有上百亿元的铁皮石斛制成品消费者吃到的都是假的。

我们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让他们吃到真的铁皮石斛制成品。

因此可以肯定,铁皮石斛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都是有市场的。

对铁皮石斛原料,目前每年有1000多亩约2000吨产出的稳定需求,市场销售规模达上百亿元(包括大量的假冒产品),如果进行产业开发和市场营销,让这个产品进入寻常百姓家,可能需求要大得多。

但整个中国目前只在云南有不到50亩的人工种植规模,。

其它地方因气候条件完全不能进行人工种植。

二、产品市场竞争力分析

如果近年内大规模人工种植石斛的技术是一种简单的技术,那么,石斛将不再是一种稀有的植物资源。

除非通过市场营销让石斛成为一种常用的保健品,否则,这个市场很快饱和。

从90年代开始,不断有人声称人工种植铁皮石斛获得成功,但真正成功的几乎没有。

通常有二种作假方法,一是将野生石斛进行移植,然后说是人工种植成功。

而这种石斛是没有任何价值的石斛,很常见。

这种造假是欺骗大部份没有常识的消费者。

二是少量种一二亩,每亩投入上百万的资金,力求制造出适合石斛生产的自然环境。

利用这个方法,倒是可能成功的,只是石斛的生长就象野生的一样,10年才能采收。

这样没有任何效益可言,还倒贴。

采用这种方法是成品生厂家用作营销的手法。

判断人工种植是否成功的一个最主要的标准是:

这个苗是否是试管苗而不是野生苗。

而这个检查很简单,如果是野生苗,规模只有十多苗,因为野生石斛几乎很难见到了,能有这么十几苗野生苗也算非常难得了。

而人工种植每亩却需要数万苗,所以必有成千上万瓶试管苗才可以开展人工种植。

目前为止,我们确认只有我们一家能真正生产合格的试管苗。

有些商家的种苗其实是野生驯化苗,只有少量样品。

这些苗其实是用来摆设骗取政府或投资人的开发资金的。

只要稍有常识,不必具备专业知识,单凭数量这个指标就可以知道这是不是野生苗和试管苗。

第二个标准是,这些试管苗能移植成功。

这种试管苗还有一个特点:

并不是移植到任何地方都是成功的,就象香蕉的试管苗在北方绝不可能移植成功一样,除非每一块地拿出数百万的资金来制造出适合种植的自然环境。

那怕是在云南移到大棚里,也不能保证就能成功。

因为如果当地大环境不适合石斛的生长,用大棚也没有用。

同是云南,同样是一个县或一个乡,并不见得都可以用大棚种植。

可见石斛对自然条件的要求比较苛刻。

如果在移植一个月内石斛苗死亡,就是不成功的,只要在移植一个月后存活,它就能正常的生长。

移植成功的指标有二个,一个是存活率,一个生长周期。

如果存活太低、生产周期过长那么产量太少,从商业角度上讲这就是不成功的。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试管苗并非能马上短期内、大批量生产,这是一个长达一二年育苗过程,而且因受客观条件限制,未见大规模的试管苗生产的可能性,其极限产量为500亩。

如果每年提前制苗育苗,最多也只能有500亩的试管苗可以供应。

我们已育有60多亩的试管苗,只要加入特制的营养液,一个月就可以分化生长出能移植100亩的组培苗。

三个月就可以移植。

在云南只有少量移植成功的例子。

我们同时在云南六个地区移植试种,只有在临沧、德宏、思茅确确实实是成功的,移植存活率在96%以上,其它地方不到一个月就开始大批死苗,生存或太低。

有些地方虽然存活,但生长期和野生石斛一样,可能长达数年才能收成。

其中临沧(要求海拔800~1200米)最为合适,其产量是最高的,质量是最好的。

所以,铁皮石斛并不是一种随便就能生产出来的东西,这个特点决定了铁皮石斛是一种十分稀有的自然资源。

因此,其市场竟争力是不言自明的。

通过五年来的跟踪调查、试验,我们确信,在未来数十年内不会有大规模的人工种植成功的可能。

我们知道,石斛的成品加工市场在沿海,当地也有人工移植成功的报道先例,在将近5年的考察中,我们每次都要求进入其大棚参观,从来得不到允许,但作为收购我们产品的合作伙伴,他们可以随时进入我们的大棚参观,知情人透露,因为当地政府规定,如果没有自己原料生产基地,就得不到成品生产许可,所以很多商家用大棚移植一些没有用的野生石斛,用来得到生产铁皮枫头许可。

否则,以沿海地区的雄厚资金、经商意识,早就开始大规模的人工种植,而不用跑到云南来高价收购。

这些造假行为于2006年2月26日被中央电视台2台暴光。

这一点证明,只有云南一些特定的地方适合人工种植,各地人工种植成功的报道并不可信。

而云南一些地方也声称人工种植成功,其实也是在购买我们的试管苗,更没有进行过大棚移植试种,最多也就是种植一些低价值的石斛,并非象招商所说自己研制成功,这些说法只为招商引资需要。

因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