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授社会思品学业考试说明定稿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13483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8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函授社会思品学业考试说明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函授社会思品学业考试说明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函授社会思品学业考试说明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函授社会思品学业考试说明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函授社会思品学业考试说明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函授社会思品学业考试说明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函授社会思品学业考试说明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函授社会思品学业考试说明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函授社会思品学业考试说明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函授社会思品学业考试说明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函授社会思品学业考试说明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函授社会思品学业考试说明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函授社会思品学业考试说明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函授社会思品学业考试说明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函授社会思品学业考试说明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函授社会思品学业考试说明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函授社会思品学业考试说明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函授社会思品学业考试说明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函授社会思品学业考试说明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函授社会思品学业考试说明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函授社会思品学业考试说明定稿文档格式.docx

《函授社会思品学业考试说明定稿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函授社会思品学业考试说明定稿文档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函授社会思品学业考试说明定稿文档格式.docx

开放性一是指考试形式上的“开放”,其主要特征是:

①命题上侧重考查学生整合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考试中允许学生查阅、参考有关资料;

③评卷时注重结果,更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二是指试题内容的“开放”,其表征是:

①试题开放不封闭;

②答案多元不唯一;

③评分采意不采点;

④创新加分是正理。

从一定意义上说,开放性就是探究性,它主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时代性就是要结合时政热点,贴近社会实际。

特别是非选择题应根据当前形势,与时政热点、社会实际紧密相结合,强调学以致用、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二、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方式

思想品德学业考试试卷分《历史与社会》和《思想品德》两部分,可采用开卷笔答形式。

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满分为100分。

(二)试卷结构

项目

比例

考试内容分布

《思想品德》(含时事政治)

50%

考试要求分布

了解

理解

应用

约30%

约40%

约30%

试题类型分布

选择题

非选择题

约60%

试题难度分布

容易题

稍难题

较难题

约70%

约20%

约10%

三、考试目标

《历史与社会》部分

主题

考试内容

考试

要求

▲地球仪和地图

1.了解地球仪和地图的基本常识

2.能够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a

c

▲社会调查

3.知道社会调查的常用方法

4.能够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社会调查

▲中国自然和人文环境

5.知道中国的地理位置

6.知道中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位置

7.知道长江和黄河的概况

8.比较我国南北方、东西部之间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概况

9.分析中国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10.理解“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b

▲世界自然和人文环境

11.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12.知道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及分布

13.比较世界典型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特点

▲历史上不同地区文化交流

14.了解丝绸之路与隋朝大运河的概况

15.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概况及作用

16.了解汉唐盛世文化的概况,列举宋元农牧文化交融的事例

▲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

17.知道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成就和重要发明

18.知道近代工业革命中有代表性的成就

▲历史上重要事件与人物

19.知道西周的政治制度,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争霸和百家争鸣

20.概述秦朝一统、西汉实现新的大一统及唐朝贞观之治等重要史实

21.比较英国和法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概况

22.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概况

23.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理解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措施及作用

 

▲历史上的政权更替

24.列出秦朝到清朝王朝更替的时序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5.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理解其影响

26.说明元朝和清朝对国家统一的贡献

▲近代中国逐渐落伍

27.比较鸦片战争前欧美和中国的政治经济概况,分析近代中国逐渐落伍的原因

▲近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

28.说明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及其影响

29.说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概况并探讨它们的影响

30.了解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概况

31.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概况

32.知道红军长征的原因和历程

33.知道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事件,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34.知道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的局势,理解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及意义

▲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35.理解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

36.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

37.了解“一国两制”的涵义及其实践

a

▲和平与发展

38.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39.分析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40.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地域分布,分析造成南北问题的原因

41.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主要外交成就

▲人口、资源与环境

42.说明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43.掌握我国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措施

44.理解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经济全球化

45.理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及其影响

▲国际组织

46.知道欧盟、世界贸易组织和联合国及其作用

a

《思想品德》部分

考试要求

▲珍爱和尊重生命

1.理解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

2.学会珍爱和尊重生命,实现生命价值

▲正确认识自我

3.懂得人需要正确认识自我

4.掌握正确认识自我的方法和途径

▲塑造良好道德

5.知道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6.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7.懂得诚信的基本要求,做一个诚信的人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8.理解法律的特征和作用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9.理解宪法与普通法的关系

10.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尊严

▲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11.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基本内容

12.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一般违法与犯罪

13.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

14.理解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15.学会依法自律,预防违法犯罪

▲公民的人身权利

16.学会用法律捍卫生命健康权

17.懂得法律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

c

b

▲公民的财产权

18.知道公民的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19.学会依法维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和智力成果权

▲公民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

20.学会运用法律维护公民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1.知道消费者享有的权利

22.学会运用法律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3.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24.学会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

25.理解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6.知道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27.运用实例说明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制度

28.知道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9.理解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30.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懂得我国必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我国现阶段的政治制度

31.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32.知道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3.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形式

34.懂得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35.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6.知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及其重要性

37.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8.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

▲我们的理想和责任

39.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40.理解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要性,增强公平意识和正义感

41.认识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时政

教育

42.2011年11月~2012年4月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

四、题型示例

【例1】图1中M洲濒临的大洋是()

A.大西洋、印度洋B.北冰洋、大西洋

C.太平洋、北冰洋D.印度洋、太平洋

分析:

本题涉及“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这一考试目标,运用“简笔画世界”直观呈现有效信息,试题形式活泼,贴近学生的生活,考查了学生读图、绘图及分析判断能力,属于容易题。

答案:

D

【例2】

图2所示是某市红岩革命纪念馆展出的一本历史文献资料的封面。

当时毛泽东“在渝市之动态”的主题应该是()

A.创建红色革命根据地B.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争取国内和平民主D.下达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图片中有“民国三十四年”、“渝市”等文字,蕴含着解题的信息。

“民国三十四年”即是指1945年,“渝市”即重庆,由此可推断出“重庆谈判”这一历史事件,但选肢不讲历史事件,而是说活动主题,这一转折的设置又提升了试题难度。

本题隐含信息较多,需要调动多方面知识协同分析,属于较难题。

C

【例3】2010年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元年”。

国家鼓励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目的是()

①节约资源和改善环境②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③加强资源的回收利用④积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本题以“国家鼓励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为切入点,考查资源、环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的知识。

第③项说法与题目要求不符,具有一定干扰性,属于稍难题。

B

【例4】“你吃得放心,我赚得安心。

你吃得长寿,我赚得长久”。

这是一家生意红火的饭店所挂的对联。

它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①坚持诚实就会赢得信任②经营者只要诚实就能成功

③经营者要尊重和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④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信原则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本题以一则对联为素材,综合考查了诚信、消费者权益等考试内容。

试题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和思想性。

解答本题,必须要对对联所表达的内涵有准确的理解,经营者只有较好地尊重和维护了消费者的安全权,才能安心、持久地经营下去。

而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要诚信经营。

试题考查了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属稍难题。

【例5】《浙江省公民健康素养99条》建议:

“突遇火灾时,如果无力灭火,应当不顾及财产,迅速逃生。

”这一建议提醒公民要维护()

A.财产权B.人格权C.人身自由权D.生命健康权

本题考查关于生命健康权的相关知识,属容易题。

以《浙江省公民健康素养99条》为情景材料,贴近生活实际。

只要考生能抓住“健康”这一关键词,正确理解建议内容,又能正确区分生命健康权、人格权和人身自由权,就不难选出正确答案。

【例6】图3数据显示某市2000至2010年

①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取得成效

②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升

③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

④初中学历人数增长幅度最大

A.①③B.②③

C.②④D.③④

本题考查学生对科教兴国战略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正确解读图表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属于稍难题。

运用图表形式考查思想品德相关知识,体现了能力立意,有利于引导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着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生只有认真捕捉和比对图表中的有效信息,才能排除错误选项。

A

【例7】我国农村60年发展见证了共和国风雨历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特别是“一五”时期,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达10%左右。

1978年后,农民人均收入更是大幅提高,年均增长率达到12.7%。

材料二:

下面两幅图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出现的失误与挫折。

图一   图二

⑴材料一中我国农民收入在这两个时期快速增长分别得益于哪些农业政策?

⑵材料二中的图4和图5各反映了哪两大历史事件?

⑶上述材料说明了我国农村60年的发展既有经验又有教训,这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

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从农民、农业、农村的角度反映共和国60年的辉煌成就。

试题主要考查“理解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和“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中的部分内容,属稍难题。

 参考答案:

⑴“一五”期间,我国先后完成了土地改革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78年开始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⑵图4反映了大跃进运动,图5反映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⑶必须不断坚持改革,充分调动生产积极性;

必须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

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例8】人口、资源、环境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请回答:

(1)请用实例,或者用图表说明三者之间的关系。

(2)协调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什么发展战略?

(3)针对你身边存在的一个实际问题(可以是人口方面的,也可以是资源或环境方面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本题涉及“人口、资源、环境”有关条目,属较难题。

从设问上看,第

(1)题问的是“是什么”,是考查学生辩证分析问题能力的;

(2)题要求回答的“怎么办”,是考查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

第(3)题则理论联系实际,要求针对你身边存在实际问题(“是什么”)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怎样办”),是考查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

回答本题必须认真审题。

本题题干中连续出现了三个“相互”,这就暗示我们在回答第

(1)题时要抓住关系的“相互性”。

(2)题在设问上暗示也比较明显,如体现了什么“发展战略”;

第(3)题是一道设问开放、答案也开放的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但由于问题和建议之间需要统一、对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试题的难度。

参考答案:

(1)实例或图示,要抓住关系的“相互性”。

正确揭示三对关系的,可得满分;

正确揭示两对关系的和一对关系的,酌情给分。

(2)可持续发展战略

(3)只要根据具体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即可。

例如,问题:

某河流水污染严重。

建议:

加强环境执法,禁止污水排放。

【例9】以下是某校九年级小张同学在学校生活中的两段经历。

我的行为

我的认识

①昨天好好过了把言论自由瘾,在校园网论坛上,把经常管束我的班长羞辱了一番

事后想想,这样做很不应该,真是感到内疚!

②这学期我自觉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学习,成绩提高很快。

老师、同学都夸我进步大,这让我觉得自己很棒!

(1)运用公民权利、义务知识,简要评析小张同学的行为。

(2)结合小张的认识,说说他在认识自我过程中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分析:

本题以小张同学的两段生活经历来设题,巧妙地融法律教育中的公民权利、义务知识和心理道德教育中的正确认识自我这两大考点的考查于一体,着重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试题起点低,落点高,既关注了学生生活实际,又渗透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较好地体现了思想品德学科考试思想性、综合性、人文性的特点。

本题属稍难题。

(1)行为①:

小张没有正确行使公民的权利。

公民行使言论自由权时,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小张的行为侵犯了班长的人格尊严权。

行为②: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小张同学珍惜了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了受教育的义务。

(2)小张能够及时通过自我观察(自我探索)反省自己的缺点,他还善于从他人和集体的评价中发现自己的优点。

【例10】阅读漫画,回答问题。

(1)请你任选一幅漫画,帮助漫画中的主人公作出正确的选择并说明理由。

(2)结合两幅漫画共同反映的问题,请谈谈当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紧迫性。

本题属于较难题,以两幅漫画作为情景材料,既使试题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又有助于考查学生从图画中提取有效信息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运用能力。

漫画揭示的道德困境贴近生活,容易引发学生思考,立意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第一问请考生任选一幅漫画作答,这种适度的开放赋予了考生一定的选择的自由,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学生自主发展个性特长的新课程理念。

第一问是基于两幅漫画的分析,而第二问则是基于两幅漫画的综合,两问有分有合,由分到合,不仅具有顺畅的逻辑关系,而且使学科能力和素养考查更为全面与恰当。

(1)选择图6:

不喂。

出售含瘦肉精的猪肉会侵犯消费者的安全权、公平交易权、知情权,违背明礼诚信这一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选择图7:

让。

团结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我们理应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公民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要自觉履行义务。

(2)两幅漫画中主人公不该有的困惑共同反映了当前部分公民道德缺失的现象。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保证。

五、例卷

试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11年9月29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已经拥有建设初步空间站的能力。

()

A.天河一号B.嫦娥一号C.天宫一号D.风云一号

2.2011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

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出席会议并讲话,高度评价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A.100B.90C.80D.70

3.妻子正在厨房炒菜。

丈夫在她旁边唠叨不停:

“慢些、小心!

火太大了。

赶快把鱼翻过来、油放太多了!

”妻子不耐烦地说:

“我懂得怎样炒菜!

”丈夫平静地答道:

“我只是要让你知道,在我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丈夫的做法其实主要是想告诉妻子要()

A.少说废话,多做实事B.懂得换位思考,理解至上

C.宽容对待他的开车技术D.不断提高自己的厨艺水平

4.“吃荤菜怕激素,吃素菜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能吃什么心里没数。

”这一民间顺

口溜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某些经营者漠视消费者的()

A.安全权B.公平交易权

C.监督权D.自主选择权

5.图1漫画表明,在我国醉酒驾驶机动车者将()

A.受到行政处罚

B.受到纪律处分

C.承担民事责任

D.受到刑罚处罚

6.某校在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宣传日之际,开展了以“创造、保护、发展”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下列做法符合这一宣传主题的是()

A.盗版影碟很便宜,买来看看真实惠B.网络歌曲随意下,卡拉OK免费唱

C.你的科研成果好,换个名字我共享D.小小文章我发表,署名稿费不可少

7.感动中国人物——云南农民张正祥26年守护滇池环境,牺牲了家庭利益,更付出了身残代价。

他的感人事迹折射出的中华民族精神是()

①爱国主义②爱好和平③勤劳勇敢④保护环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2010年某市个体、民营经济上缴税收124亿元,占全市总税收的85%;

吸纳全市80%以上的就业人员。

可见,个体、民营经济可以()

①缓解就业压力②取代公有制经济地位

③加快生产力发展④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9.201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6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西藏民主政治建设成果丰硕,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分析其原因,不正确的是()

A.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有一个较为稳定的政治局面;

C.坚持了改革开放这一立国之本;

D.坚持了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10.为集中民意民智,推进科学决策,温州市政府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公开征集“2011年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建议。

这一做法()

①有利于公民更好地行使建议权②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渠道

③方便了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④有利于政府倾听民声、了解民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某班学生分甲、乙、丙、丁四个小组,分别沿90°

E、120°

E、40°

N和30°

N绘制中国地形剖面图。

回答11—12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