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工程师技术方法课后练习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13554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评工程师技术方法课后练习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环评工程师技术方法课后练习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环评工程师技术方法课后练习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环评工程师技术方法课后练习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环评工程师技术方法课后练习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环评工程师技术方法课后练习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环评工程师技术方法课后练习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环评工程师技术方法课后练习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环评工程师技术方法课后练习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环评工程师技术方法课后练习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环评工程师技术方法课后练习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环评工程师技术方法课后练习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环评工程师技术方法课后练习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环评工程师技术方法课后练习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环评工程师技术方法课后练习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环评工程师技术方法课后练习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环评工程师技术方法课后练习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环评工程师技术方法课后练习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环评工程师技术方法课后练习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环评工程师技术方法课后练习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评工程师技术方法课后练习Word格式.docx

《环评工程师技术方法课后练习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评工程师技术方法课后练习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评工程师技术方法课后练习Word格式.docx

Q2+Q4=Q5+Q6

把C车间作为一个衡算系统,平衡关系为:

Q3+Q6=Q4+Q8

把B、C车间作为一个衡算系统,平衡关系为:

Q2+Q3=Q5+Q8。

注意:

Q4和Q6作为B、C两车间之间的交换不参与系统的衡算。

循环量Q7会互相消去。

5.某企业车间的水平衡图如下(单位为m3/d),该车间的重复水利用率是(C)。

A.44.4%B.28.6%C.54.5%D.40%

由于教材没有对重复利用水量进行定义,很多考生在做这类题时经常搞错。

重复利用水量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在不同的设备之间与不同的工序之间经二次或二次以上重复利用的水量;

或经处理之后,再生回用的水量。

本题属前一种情况。

根据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公式: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重复利用水量/(重复利用水量+取用新水量),根据图示,本题的水重复利用了2次,重复利用水量为两次重复利用的和,即:

(40+20)=60m3/d,取用新水量为:

50m3/d。

6.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时,(A)项目要对类似项目调查,收集国内外类似工程资料,进行类比分析。

A.1级B.2级C.3级D.1级和2级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非污染生态影响》(5.2.2):

同类工程的调查分析,收集国内外类似工程资料,1级项目要对类似项目调查,进行类比分析。

7.运行期工程对生态影响的途径分析,主要包括工程运行改变了区域空间格局、土地和水体的利用状况,以及由此而影响了(D)状况。

A.生态系统B.生境C.生态景观D.自然资源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非污染生态影响》(5.2.4):

运行期工程对生态影响的途径分析,主要包括工程运行改变了区域空间格局、土地和水体的利用状况,以及由此而影响了自然资源状况。

8.采用两点法进行某河段耗氧系数K1估值时,应采用(D)。

A.与设计枯水流量相应的该河段流速B.枯水期该河段平均流速

C.采样期间上游水文站实测流速D.采样期间该河段平均流速

9.一般情况,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在(C)进行,必要时,其他时期可进行补充调查。

A丰水期B平水期C枯水期D冰封期

详见相应导则

10.与水质调查同步进行的水文测量,原则上只在(B)进行。

A.二个时期内B.一个时期内C.丰水期D.平水期

详见相应导则。

11.某评价区域地面风向是292.5°

,若采用16方位角则表示为(C)。

A.ESEB.NNWC.WNWD.SSE

此题考的是对于风玫瑰图的掌握。

当风玫瑰图用度数表示时,正北方向为0度。

12.某监测点SO2最大日平均浓度超二级标准20%,则SO2最大日平均浓度为(B)。

A.0.10mg/m3B.0.18mg/m3C.0.45mg/m3D.0.60mg/m3

SO2日平均浓度二级标准值是0.15mg/m3,则SO2最大日平均浓度为0.15(1+20%)=0.18,此题实际上是在考对SO2日平均浓度二级标准值的掌握。

13.主导风向指风频最大的风向角的范围,风向角范围一般为(D)的夹角。

A15°

~35°

B35°

~45°

C17.5°

D连续45°

左右

详见教材52页。

14.反映地面生态学特征的植被指数NDVI是指(C)。

A.比值植被指数B.农业植被指数C.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D.多时相植被指数

见教材100页。

是根据美国陆地资源卫星TM的7个波段的不同波段信息组合而成的应用最广的指数。

15.某个植被样方调查面积为10m2,调查结果如下表。

样方中物种乙的密度、相对密度分别为(A)。

A.0.2个/m2、40%B0.2个/m2、50%C.0.3个/m2、40%D.0.3个/m2、50%

见教材96页,物种的密度和相对密度的计算公式。

其中密度=个体数目/样地面积;

相对密度=(一个种的密度/所有种的密度)100%。

16.在用黑白瓶法测定水生生物初级生产量的方法中,净初级生产量的计算公式是(A)。

A.LB-IBB.DB-IBC.IB-DBD.LB-DB

详见教材97页。

根据初始瓶(IB)、黑瓶(DB)、白瓶(LB)溶氧量,即可求得净初级生产量、呼吸量、总初级生产量:

LB-IB=净初级生产量IB-DB=呼吸量LB-DB=总初级生产量

17.下列项目的生态现状评价要在生态制图的基础上进行的是(B)。

A.1级项目B.2级以上项目C.2级项目D.3级以上项目

18.某建设所在区域声环境功能区为1类,昼间环境噪声限值为55dB(A),夜间环境噪声限值为45dB(A),则该区域夜间突发噪声的评价量为(D)。

A.≤45dB(A)B.≤55dB(A)C.≤50dB(A)D.≤60dB(A)

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评价量为昼间等效声级、夜间等效声级,突发噪声的评价量为最大A声级。

据GB3096—2008,各类声环境功能区夜间突发噪声,其最大声级超过环境噪声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dB(A)

19.在环境噪声现状测量时,对噪声起伏较大的情况,需要(B)。

A.采用不同的环境噪声测量量B.测量最大A声级和持续时间

C.增加昼间和夜间的测量次数D.增加测量噪声的频率特性

见教材92页。

频发、偶发噪声,非稳态噪声测量量还应有最大A声级及噪声持续时间。

20.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层较稳定的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称为(B)。

A.包气带水B.潜水C.承压水D.岩溶水

见教材74页。

潜水与承压水的定义。

潜水指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层较稳定的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承压水是指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

承压水不具有自由水面。

21.若某一网格点的SO2最大地面小时浓度(CSO2)和NO2最大地面小时浓度(CNO2)占标率相等,则(B)。

A.CSO2等于CNO2B.CSO2大于CNO2C.CSO2小于CNO2D.CSO2等于2CNO2

此题要知道SO2,NO2的浓度标准0.5mg/m3、0.24mg/m3,而且还需知道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的计算公式。

22.只需预测小时浓度的污染源类别有(B)。

A.新增污染源的正常排放B.新增污染源的非正常排放

C.削减污染源D.被取代污染源E.拟建项目相关污染源

常规预测情景组合。

23.在分析典型小时气象条件下,项目对环境空气敏感区和评价范围的最大环境影响时,应绘制(C)。

A.评价范围内出现区域小时平均浓度平均值时所对应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B.评价范围内出现区域日平均浓度最大值时所对应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c.评价范围内出现区域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时所对应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D.预测范围内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详见教材137页,“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

24.对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环境影响分析,应考虑其预测值和同点位处的现状背景值的(A)的叠加影响。

A.最大值B.加权平均值C.最小值D.平均值

25.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河流,其排放口下游临界氧亏点断面溶解氧浓度CA与排放口断面的溶解氧浓度Co相比,(B)。

A.CA大于CoB.CA小于CoC.CA等于CoD.不能确定高低

此题是对于氧垂曲线,即对于耗氧有机污染物排入河流之后,水体中溶解氧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从排污口开始逐渐降低,到临界氧亏点达到最低。

26.某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为300m3/h,CODcr:

200mg/L,石油类:

20mg/L,氰化物:

10mg/L,六价铬:

6mg/L。

污水排入附近一条小河,河水流量为5000m3/h,对应污染物的监测浓度分别为CODcr:

10mg/L,石油类:

0.4mg/L,氰化物:

0.1mg/L,六价铬:

0.03mg/L。

则根据ISE计算结果,水质参数排序正确的是(B)。

(注:

河流执行Ⅳ类水体标准,CODcr:

20mg/L,石油类:

0.5mg/L,总氰化物:

0.2mg/L,六价铬:

0.05mg/L)

A.CODcr>

石油类>

氰化物>

六价铬B.六价铬>

CODcr

C.氰化物>

CODcr>

六价铬D.石油类>

六价铬>

根据水质参数选择公式

式中:

cp——污染物排放浓度,mg/L;

Qp——污水排放量,m3/s;

cs——污染物排放标准,mg/L;

ch——河流上游污染物浓度,mg/L;

Qh——河水的流量,m3/S。

计算出结果后进行排序即可。

27.一河段的上断面处有一岸边污水排放口稳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其污水特征为:

Qh=19440m3/d,CODcr(h)=100mg/L。

河流水环境参数值为:

Qp=6.0m3/s,CODcr(p)=12mg/L,u=0.1m/s,kc=0.5L/d。

假设污水进入河流后立即与河水均匀混合,在距排污口下游10km的某断面处,河水中CODcr浓度是(D)mg/L。

A56B19.0C15.2D8.52

按完全混合模型计算初始浓度,一维稳态计算断面浓度。

完全混合模型:

C0

一维稳态模型:

C=C0﹒exp[-Kx/(86400u)]

28.污染物通过地下岩溶孔道进入含水层造成地下水污染属(D)污染。

A.间歇入渗型B.连续入渗型C.越流型D.经流型

详见教材185页。

以上四个选项是地下水的四个污染途径。

29.室内吊扇工作时,测得噪声声压P=0.002Pa:

电冰箱单独开动时声压级是46dB,两者同时开动时的合成声压级是(C)dB。

A.41B.61C.47D.48

吊扇单独工作时声压级为L1=20lg(0.002/(2×

10-5))=40dB;

电冰箱声压级为L2=46dB,则根据合成声压级计算公式。

L1+2=10lg(10L1/10+10L2/10)

30.己知某线声源长10km,在距线声源10m处测得噪声值为90dB,则30m处的噪声值为(D)dB。

A.78B.81C.80.5D.85.2

当r/l<

1/10时,可视为无限长线声源,在距离无限长线声源r1至r2处的衰减值为:

=10lgr1/r2=-4.8

31.风力侵蚀强度分级指标有(A)。

A.植被覆盖度、年风蚀厚度、侵蚀模数B.植被覆盖度、年风蚀厚度、土壤侵蚀面积C.植被覆盖度、侵蚀模数、土壤侵蚀面积D.侵蚀模数、年风蚀厚度、土壤侵蚀面积解析:

教材210页。

根据以上三项分级指标将风蚀强度分为六个级别。

32.按照水力侵蚀的强度分级,下列哪个侵蚀模数值属强度侵蚀?

(C)

A.1000~2500t/(km2.a)B.2500~5000t/(km2.a)

C.5000~8000t/(km2.a)D.8000~15000t/(km2.a)

详见教材210页。

A是西北黄土高原区的轻度侵蚀;

B是中度侵蚀;

D是极强度侵蚀。

33.用营养状况指数法预测富营养化时,当TSI为35时,湖泊富营养化等级为(C)。

A.富营养B.中营养C.贫营养D.一般营养

TSI<

40为贫营养;

40—50为中营养;

>

50为富营养。

34.城市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气体主要为(B)。

A.氨气和一氧化碳D.甲烷和二氧化碳

C.甲烷和二氧化氮D.氮气和氨气

35.工艺简单,目前使用较广,成本较低,处理效果好,排烟脱氮转化率达90%以上,但还不能达到变废为宝、综合利用的目的。

此方法是(B)。

A.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B.选择性催化还原法C.碱液吸收法D.分子筛吸附法

详见教材278页。

36.某项目污水处理站进水COD浓度为900mg/L,采用生化—絮凝处理工艺,其COD去除率分别为80%和50%,则该污水处理站出水COD浓度为(A)。

A.90mg/LB.100mg/LC.180mg/LD.360mg/L

该题的意思是采用生化处理的去除率为80%,采用絮凝处理的去除率为50%,该工艺先絮凝后生化。

絮凝去除率50%时,COD变为450mg/L,然后再用生化处理工序,去除率80%时,COD变为90mg/L。

37.一级废水处理的任务主要是(C)。

A.去除重金属B.去除有机污染物C.去除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或呈分层或乳化状态的油类污染物D.去除复杂的无机污染物解析:

详见教材260页。

38.高浓度有机废水生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主要来源于处理工艺的(B)。

A中和段B厌氧段C好氧段D沉淀段

39.以下关于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技术措施说法错误的是(B)

A.一般来说,噪声防治很少有成套或者说成型的供直接选择的设备或设施

B.噪声防治有大量成套或者说成型的供直接选择的设备或设施

C.大多数治理噪声的技术措施都需要现场调查并根据实际进行现场设计

D.也有一些发出噪声的设备配有固定的降噪声设施

详见教材285页。

40.从声源上降低噪声是指将发声大的设备改造成(C)的设备。

A.发声小的D.不发声C.发声小的或不发声D.发声很小

41.以下关于降低噪声的技术措施说法错误的是(C)

A.对以振动、摩擦、撞击等引发的机械噪声,一般采取减振、隔声措施

B.对由空气柱振动引发的空气动力性噪声的治理,一般采用安装消声器的措施

C.对某些用电设备产生的噪声,一般采用安装消声器的措施

D.一般人工设计的声屏障可以达到5-12dB实际降噪效果

详见教材286页。

C正确说法应该是“对某些用电设备产生的噪声,一般是尽量使设备安装远离人群,一是保障电磁安全,二是利用距离衰减降低噪声。

42.生活垃圾填埋场可以直接处置(C)。

A.油泥焚烧残渣B.医疗废弃物C.生活垃圾焚烧残渣D.生活垃圾焚烧飞灰

2009年考题。

医疗废弃物属危险废物,油泥焚烧残渣和生活垃圾焚烧飞灰需经处理后才能进入填埋场处置。

43.为弥补某码头工程港池开挖过程带来的鱼卵子鱼、底栖生物等水生生物资源损失,应采取的措施是(A)。

A.生态补偿B.污染治理C.生态监测D.污染预防

凡涉及尽可能需要保护的生物物种和敏感地区,必须制定补偿措施加以保护。

44.下列关于绿化方案编制中,需遵循的原则说法正确的是(A)

A.采用乡土物种B.尽量引进外来物种C.重建的植物主要是为了美化环境

D.单位面积绿地上生物量要尽可能大,因此一般可按照乔灌立体结构设计。

详见教材299页。

C重要的植物主要是出于注重其实际的环境功能;

D单位面积绿地上生物量要尽可能大,因此一般可按照乔灌草立体结构设计

45.某工业项目的几项主要指标与国内同类项目指标的平均水平如下表。

该建设项目尚未达到清洁生产基本要求的指标是(A)。

A.原料消耗B.电耗C.新鲜水耗D.成本消耗

电耗、新鲜水耗都能达到清洁生产国内平均水平。

成本消耗没有达到国内平均水平,但清洁生产指标中没有“成本消耗”这项指标。

46.一台燃煤采暖锅炉,实测烟尘排放浓度为150mg/m3,过剩空气系数为2.1,折算为过剩空气系数1.8的烟尘排放浓度为(B)。

A.128mg/m3B.175mg/m3C.270mg/m3D.315mg/m3

过量空气系数是指燃料燃烧时实际空气消耗量与理论空气需要量之比值。

折算后的烟尘排放浓度;

150×

(2.1/1.8)=175(mg/m3)。

47.风险评价需要从各功能单元的(A)风险中,选出危害最大的作为本项目的最大可信灾害事故,并以此作为风险可接受水平的分析基础。

A.最大可信事故B.95%可信事故C.最小可信事故D.98%可信事故

48.用复制具有相似环境功能的工程的费用来表示该环境的价值,此法在环境影响经济评价中称为(B)。

A.隐含价格法B.影子工程法C.反向评估法D.机会成本法

详见教材317页。

用复制具有相似环境功能的工程的费用来表示该环境的价值,是重置费用法的特例。

49.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位于两控区的锅炉,除执行锅炉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外,还应执行所在区规定的(D)。

A.环境质量指标B.生态安全控制指标

C.污染物排放达标指标D.总量控制指标

50.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废气无组织排放,一氧化碳的监控点设在单位周界外(B)范围内浓度最高点。

A.5mB.10mC.15mD.20m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氟化物的监控点设在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2~50m浓度最高点,其余污染物的监控点设在单位周界外10m范围内浓度最高点。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至少有1个符合题意。

多选、错选、少选均不得分)

1.下列属于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基本内容的有(ABCDE)。

A.总图布置方案分析B.环保措施方案分析C.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

D.污染物分析E.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详见教材11页,再加上工程概况,就是污染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六大内容。

2.对于用装置流程图的方式说明生产过程的建设项目,同时应在工艺流程中表明污染物的(AD)。

A.产生位置B.产生量C.处理方式D.污染物的种类

3.环保措施方案分析的内容包括(ABCD)。

A.分析依托设施的可行性

B.分析建设项目可研阶段环保措施方案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C.分析项目采用污染处理工艺,排放污染物达标的可靠性

D.分析环保设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总投资中所占的比例

4.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技术要点一般包括(ABCDE)。

A.重点工程明确B.工程组成完全C.全过程分析D.污染源分析E.其他分析

详见教材22页。

5.公路项目某桥梁拟跨越敏感水体,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工程分析应考虑(ABCD)。

A.施工方案B.桥梁结构设计C.事故风险D.桥面径流

公路以桥梁形式跨越敏感水体对水环境的影响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不同的施工方案对水环境的影响是不同的,如水中墩施工时是否设置围堰或设置什么形式的围堰;

桥梁结构设计也是要考虑的,如是否设置防撞栏,是否设置导排水设施(这与桥面径流有关)等。

对水环境有影响的运输危险品事故风险也要考虑。

6.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时,下列(ABCDE)应纳入分析中。

A.短期临时的工程B.公用工程C.长期临时的工程D.环保工程E.辅助工程

详见教材22页,这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分析的技术要点“工程组成完全”需要满足的。

即将所有的工程建设活动,无论临时的、永久的,施工期的或运营期的,直接的或相关的,都考虑在内。

7.水力滞留时间是(BD)水文调查应获取的重要参数。

A河流B水库C海湾D湖泊解析:

详见教材63页。

8.下列属于湖泊水库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内容的是(ABCDE)。

A.湖泊水库的平面图B.流入流出的水量C.湖泊水库的水深,水温分层情况及水流状况D.水量的调度和贮量E.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划分解析:

除此之外还包括水力滞流时间或交换周期。

9.以下属于常规水质因子的有(ACDE)。

A.pH、BOD、CODB.DO、NH3—N、SSC.砷、汞、铬(六价)D.酚、氰化物E.总磷、水温

按《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所列:

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或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总氮或氨氮、酚、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磷及水温,均为常规水质因子。

10.对于分期实施的工程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可利用前期工程最近5年内的(ABC)确定。

A.验收监测资料B.年度例行监测资料C.实测D.物料衡算

详见教材37页。

“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方法”:

①一般对于新建项目可通过类比调查、物料衡算或设计资料确定;

②对于评价范围内的在建和未建项目的污染源调查,可使用已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资料;

③对于现有项目和改扩建项目的现状污染源调查,可利用已有有效数据或进行实测;

④对于分期实施的工程项目,可利用前期工程最近5年内的验收监测资料、年度例行监测资料或进行实测。

⑤评价范围内拟替代的污染源调查方法参考项目的污染源调查方法。

11.城市主干道项目大气N02质量现状监测布点时应考虑(ABCD)。

A主导风向B道路布局C环境空气保护目标D道路两侧敏感点高度

对于城市道路等线源项目,根据道路布局和车流量状况,并结合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设置监测点。

监测点的布设还应结合敏感点的垂直空间分布进行设置。

“主导风向”在导则中对城市道路没有重点列出,但在一、二、三级评价的监测布点原则中都列出了“主导风向”相关内容,同样也适合城市道路。

12.云量“8/4'

’表达的意思是(AD)。

A.总云量8,低云量4B.总云量8,中云量4C.低云量8,总云量4

D.总云量占天空的8/10,低云量占天空的4/10

云量是指云遮蔽天空的成数。

将天空分为十份,这十份中被云所掩盖的成数称为云量。

如云占天空的1/10,云量记1;

如云布满全天空时,云量记10;

当天空无云或云量不到1/20,云量为0。

云量常以总云量和低云量两种形式记录。

13.下列哪些内容属潜水特征?

(ABCD)。

A.有较稳定的隔水层B.具有自由水面C.潜水面随时间变化而变化D.潜水水质易受污染解析:

详见教材74页。

14.下列关于声环境现状监测的布点原则,说法正确的有(BCD)。

A.布点应覆盖整个评价范围,仅包括厂界(或场界、边界)

B.当敏感目标高于(含)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