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安全培训资料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13582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气安全培训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煤气安全培训资料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煤气安全培训资料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煤气安全培训资料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煤气安全培训资料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煤气安全培训资料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煤气安全培训资料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煤气安全培训资料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煤气安全培训资料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煤气安全培训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煤气安全培训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煤气安全培训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煤气安全培训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煤气安全培训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煤气安全培训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煤气安全培训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煤气安全培训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煤气安全培训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煤气安全培训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煤气安全培训资料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气安全培训资料Word下载.docx

《煤气安全培训资料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气安全培训资料Word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煤气安全培训资料Word下载.docx

2002.2-2006.7全国发生的有案可查的34起工业煤气事故,死亡121人,其中,中毒死亡93人,占总数的76.9%。

煤气重大死亡事故多

2002.2-2006.1全国发生的这34起煤气事故中,死亡3人及以上的有28起,占82.4%,特大事故1起,占总死亡人数的10.7%

1984-1990冶金行业煤气重大伤亡事故的件数占全冶金系统重大伤亡事故的件数的19.2%;

煤气重大伤亡事故死亡人数占冶金系统重大伤亡事故死亡人数的17.9%。

6、安全生产投入生产贡献率:

高危险性行业企业约7%;

一般性行业约2.5%;

低危险性行业约1.5%。

安全生产投入产出比(安全投入:

安全产出)平均1:

3.35。

7、墨菲定律:

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客观上存在着一种错误的做法,或者存在着发生某种事故的可能性,不管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有多少,当重复去做这件事时,事故总会在某一时刻突然发生。

8、安全与经济效益为中心:

经济效益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追求的最终目的,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可缺少和分割的部分。

安全既“人命关天”,又直接经济效益。

因此,企业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不动摇。

9、安全生产中的肯定和否定:

安全生产是永恒的主题,一个企业不能因发生事故否定一切安全工作;

同样不能因为取得“百安”、“千安”成绩而肯定一切。

10、安全成绩的渐进性和突变性:

安全生产的成绩是日积月累的。

不能靠革新加快“成效”,也不能加班突击“成效”;

“百安”、“千安”是一天天渐进的,但一旦发生事故,安全生产的成绩却是突变的,马上从“0”开始。

11、安全效益的潜在性和现实性:

安全工作的效益是潜在的,它虽不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但一旦出事故造成的损失却直接抵减经济效益。

因此安全工作的效益又是现实的,不出事故或防止事故不造成经济损失就是它最大的现实效益。

可是在实际工作中,不出事故的时候它的效益往往被人遗忘。

因此,安全与效益同行,事故与损失共生。

12、事故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安全工作是系统工程,生产工序犹如链环,安全事故必然发生在链环的最薄弱环节。

但是最薄弱环节不是绝对不变的,是相对的,往往认为容易出事故的环节由于工作到位却不出事故,事故偏偏出在意想不到的被遗忘环节。

因此安全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和侥幸,不能有死角有盲区。

第四章:

冶金企业煤气安全知识及预防

近年煤气事故一览表

日期

死亡人数

事故概况

2006-07-21

3

7月21日22时0分,云南玉溪市络河钢铁有限公司在对5号高炉进行维修时,3名工作人员被煤气熏死。

2006-06-11

6

6月11日13时20分,山东济南市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燃气发电厂二期工地煤气洗涤循环净水池内,3名清理建筑垃圾的民工中毒晕倒,济钢煤气防护站2名人员、发电厂1人携带呼吸器救人时也中毒晕倒。

事故共造成6人死亡。

2006-02-17

2月17日15时30分,陕西渭南市蒲城县秦胜化工有限公司在检修设备时,发生煤气中毒,造成3人死亡。

2006-01-10

4

1月10日9时0分,云南曲靖市马龙县呈钢钢铁公司7名检修人员在对热风管道进行检修过程中,由于管道内有残留煤气,导致7名检修人员煤气中毒。

经过抢救,救出4人,死亡3人。

施救人员在施救过程中由于防护措施不当,1人死亡。

此次事故共造成4人死亡,6人重伤。

2005-11-05

5

11月5日14时0分,内蒙包头市大安钢铁公司6名检修人员在检修高炉过程中,高炉车间的布袋除尘防爆膜发生爆裂,造成5人煤气中毒死亡,1人受伤。

2005-10-26

9

10月26日15时40分,北京市辖区石景山区首钢公司动力厂在抢修阀门过程中发生煤气泄漏,现场9名职工中毒死亡。

2005-09-23

9月23日7时45分,山西太原市和平北路汇丰行政执法大队门口的煤气管道发生泄漏,造成3人死亡,8人受伤。

2005-08-18

8月19日6时40分,陕西渭南市韩城市龙门钢铁集团公司厂区内,由陕西方信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铁渣污泥回炼生产线煤气管道防爆膜破裂煤气泄露,造成临近办公楼二层的个体餐饮户3人中毒死亡,5人受伤。

2005-07-05

1

7月5日11时10分,河北邯郸市邯郸县中国第一冶金建设安装公司在邯钢5#高炉扩容改造施工中,因煤气泄漏,造成1人死亡,12人不同程度的中毒。

2005-06-23

6月23日11时40分,河北邯郸市峰峰矿区信用社家属楼发生煤气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19人受伤。

2005-06-14

6月14日12时30分,内蒙乌海市黄河工贸公司在检修生产球团竖炉过程中发生煤气泄露,造成3人死亡,5人轻伤。

2005-05-20

5月20日4时20分,山东济南市济钢集团燃气发电厂煤气柜发生煤气泄漏事故,造成3人死亡,19人受伤。

2005-02-22

2月22日6时0分,湖北黄石市大治县华鑫实业有限公司一名工人到高炉料仓检查储料情况时,不慎因煤气中毒坠入料仓,前后又有3名工人施救中毒坠入仓中,共造成4人死亡。

2004-09-27

9月27日10时10分,河北廊坊市霸州市新利钢管厂发生一起煤气中毒事故,造成5人死亡。

2004-09-23

13

9月23日16时30分,河北邯郸市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在新上项目煤气发电厂点火时,发生煤气爆炸事故,造成13人死亡。

2004-09-09

9月9日22时30分,山西长治市煤气公司第二气源厂,该厂施工工地球型网架突然倒塌,造成3人死亡,3人轻伤,4人重伤。

2004-08-27

2

8月27日14时55分,山西太原煤气化公司嘉乐泉矿发生一起顶板事故,死亡2人。

2004-06-24

6月24日15时30分,辽宁大连市煤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在大连亿达国际新城进行煤气管道施工过程中,煤气封堵球(橡胶球)突然破裂,导致煤气泄漏,造成3人死亡。

2004-06-08

6月8日6时0分,安徽淮北市焦化厂在供应城市煤气中硫化氢超标,一家庭在使用煤气做饭时发生中毒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受伤。

2004-04-25

4月25日7时45分,市辖区北辰区万科花园新城的天津市和平区教育局所属晓晓钢琴艺术学校,因管道煤气泄漏,将值班室的3名值班人员熏死。

2004-04-20

4月20日12时0分,安徽淮南市田家庵区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职工在维修底下煤气管道发生爆炸,造成2人死亡,1人重伤,6人轻伤。

2004-01-12

1月12日15时40分,湖北黄石市冶钢集团一号高炉煤气管道与二号高炉煤气管道进行对接时发生窒息事故,造成3人死亡。

2003-12-17

12月17日1时0分,广西梧州市苍梧县龙圩镇龙华旅馆302室、402室发生煤气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

2003-12-05

12月5日0时0分,辽宁丹东市菜市街4号楼2单元发生煤气中毒窒息事故,致使该楼804室一家5人死亡,还有该单元1-7层楼4人轻微中毒。

事故原因是户外煤气管道断裂,煤气通过断裂处渗透到距离断裂处2米左右的一个下水井,经下水管扩散到楼内住户造成的。

2003-10-22

10月22日7时50分,河北邢台市沙河市大光明玻璃总厂第一公司煤气发生炉爆炸,死亡2人,1人重伤,3人轻伤。

2003-09-15

9月15日17时20分,陕西渭南市韩城市龙门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机动厂1万立方米湿式焦煤气柜在检修过程中发生爆炸,5名检修人员掉入煤气柜水槽中死亡,另4人受伤。

2003-06-29

6月29日17时55分,贵州六盘水市钟山区水城钢铁有限公司炼钢厂在检修过程中发生煤气泄露事故,造成3人死亡,29人中毒。

2003-03-21

3月21日5时50分,辽宁鞍山市海城市亚秋服装厂职工休息室(采用地炉取暖)发生煤气中毒事故,造成4人死亡。

2003-01-27

1月27日6时40分,山东济南市章丘区明珠小区29号楼东单元发生煤气爆炸事故,造成东单元东西两侧19户居民楼房倒塌,死亡6人。

2003-01-07

1月7日11时30分,辽宁本溪市北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北营动力公司厂区外一煤气管道冻裂,造成煤气泄露,致使动力公司水泵房内1人中毒死亡,20米处居民住宅内2人中毒死亡。

2003-01-03

1月3日19时10分,山东胜利油田石油管理局河口社区西锅炉房3号热煤气发生炉调试运行期间发生爆炸事故,造成6人死亡。

2002-12-15

7

12月15日8时30分,辽宁大连市西岗区林茂一巷4栋住宅楼煤气管网泄漏,造成4栋住宅楼发生煤气中毒事故,7人死亡,28人轻伤。

2002-11-19

11月19日9时0分,内蒙包头钢铁公司炼钢厂1号转炉停炉后,除尘车间工人在进行管道安装和烟道清灰时,由于水封阀泄露,发生煤气中毒事故,3人死亡。

2002-07-13

7月13日1时40分,辽宁营口市煤气公司渤海大街东段维修天然气管道过程中,发生火灾事故,当场死亡4人,轻伤4人。

2002-03-03

3月3日,内蒙呼和浩特新城区八一市场“宏源平价商店”发生煤气中毒事故,死亡2人。

2002-02-18

2月18日7时0分,河北衡水市冀州市化肥总厂电工操作室发生煤气中毒窒息事故,造成3人死亡。

2001-11-08

11月8日8时30分,天津市辖区河北区民权门批发市场一个体工商户副食品批发部居住平房使用自制土暖气不当,发生煤气中毒事故,死亡6人,2人深度昏迷,正在抢救中。

一、煤气性质

1、煤气成份:

常见煤气的成分见表1-1。

表1-1常见煤气的成分

成分%(积)

CO

CO2

H2

N2

O2

CmHn

CH4

其他

焦炉煤气

6-9

2-3

56-60

2-4

0.4-0.62

2-2.6

24-26

 

高炉煤气

23-30

16-18

51-56

<0.8

0-1

0.2-0.5

转炉煤气

50-70

15-20

<1.5

10-20

<2

发生炉煤气

25~30

2.2

8.4

56.4

0.40

0.4

1.8

水煤气

34.4

8.2

52

4.0

0.20

1.2

炭化炉煤气

17.0

5.0

56.0

2.0

0.30

1.7

18.0

2、煤气理化性质

表1-1常见煤气的性质

性质

颜色

味道

毒性

易燃易爆

比重

热值

着火点

爆炸极限

无色

臭味

有毒

0.36

4200

550

4.5-35.8%

无味

1.03

800

700

30.8-89.5% 

1.04

1800

530

18.2-83.2% 

0.89

900-1500

15-75%

0.54

2400-5000

6.2-70.4%

3、CO:

无色无味,分子量28,比重0.97,重度1.25Kg/Nm3,

着火点约600℃,毒性极强。

4、空气:

无色无味,成分主要为氮气(约79%)和氧气(21%)。

分子量约29,比重1。

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7%时,即可发生呼吸困难,低于10%时会引起昏迷,甚至死亡。

5、氧气:

无色无味,分子量32,重度1.429Kg/Nm3

在氧气生产过程存在着氧气、氮气、氩气都可能产生中毒、窒息的危险。

在常压下,吸入氧气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

2吸入高浓度氮气时会产生窒息、中毒。

3高浓度氩气会使人窒息,当含氩量达75%会发生数分钟内死亡。

6、氮气:

无色无味,分子量28,重度1.25Kg/Nm3;

化学性质不活泼,不燃烧,空气中含量增加时会造成缺氧窒息。

7、压力、温度、热值基本概念

7.1压力:

绝对压力、相对压力(表压力)

绝对压力=大气压+表压

1MPa≈106Pa≈10Kg/cm21mmH2O≈10Pa

7.2温度:

绝对温度(K)、摄氏温度(℃)

开氏度=摄氏度+273

7.3热值:

高热值、低热值

1Kcal=4.1868KJ

二、煤气中毒

1、有害气体

1.1单纯性窒息气体:

如甲烷、二氧化碳、氩气、氮气等。

人体缺氧症状与空气中氧含量的关系

氧浓度%

主要症状

17

静止状态无影响,工作时会引起喘息、呼吸困难、心跳加快

15

呼吸及心跳急促,耳鸣、目眩,感觉及判断力减弱,肌肉功能被破坏,失去劳动力

10~12

失去理智,时间稍长即有生命危险

6~9

失去知觉,呼吸停止,心脏在几分钟内还能跳动,如不进行急救会导致死亡(5~6分钟死亡)。

小于6

立即死亡

1.1.1天然气:

甲烷含量在作业环境中的浓度达到10%以上时就会窒息;

作业环境中丙烷浓度含量达到10%以上时,2~3分钟就会造成人体中毒死亡。

1.1.2二氧化碳:

吸入人体内的量超过一定限度会引起窒息中毒。

重度中毒者中枢神经受到抑制会引起窒息死亡。

工业卫生允许二氧化碳浓度为9000mg/m3。

1.2化学性窒息气体:

如一氧化碳、氰化氢等。

一氧化碳对人体危害程度:

引自宝山总厂能源部《煤气防护》。

空气中的浓度

时间

人体反应

%

PPm

0.01

100

数小时后

有轻微症状

0.04

400

1小时后

呼吸障碍,感到呼吸困难

0.07

有头重感觉

0.10

1000

0.5~1小时后

头疼

0.15

1500

危险

2000

20~40分钟

3000

10~30分钟

0.50

5000

5~10分钟

致死

1.00

10000

1~2分钟

1.3刺激上呼吸道气体:

如二氧化硫等。

1.4对中枢神经有损伤的气体:

如汽油等。

2、一氧化碳中毒机理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气中含有较高的一氧化碳从煤气的生产到净化、回收、加压、输配、储存和使用及设备检修等,极易造成一氧化碳不同程度的中毒;

既称为煤气中毒;

甚至可导致死亡。

所以煤气中毒即是一氧化碳中毒,而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对呼吸道无刺激性气体。

它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大于氧与血红蛋白结合的200-300倍。

而碳氧血红蛋白不易分解,更不易排出体外,分解时却慢3000倍。

故使体内的血红蛋白便失去与氧结合能力。

即携氧能力。

因而造成急性组织的缺氧。

所以出现的煤气中毒分为轻、中、重的中毒症状。

3、煤气中毒表现

按照症状严重,通常分轻、中、重三级;

按照中毒快慢分急性和慢性中毒。

(1)轻度中毒:

头晕、眼花、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心悸、四肢无力等症状,血液中的碳氧血红蛋白在10-20%。

(2)中度中毒:

轻度中毒逐渐加重,病人呈耆睡状态,并逐渐进入昏迷或出现虚脱,病人出现面色潮红,呼吸、脉搏加快可有抽搐、狂躁不安、大小便失禁,如抢救及时可能较快苏醒,一般不留后遗症。

血液中的碳氧血红蛋白在30-40%。

(3)重度中毒:

昏迷程度加深,出现呼吸困难及潮式呼吸,四肢冰凉、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常因呼吸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

并常伴有高热、脑水肿,此时血液中的碳氧血红蛋白在50%以上。

严重病例治疗后尚有可能遗留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精神失常;

智力障碍;

瘫痪失语等。

4、煤气中毒事故预防

(1)加强煤气安全管理,对于煤气作业人员,应进行生产操作及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工作。

制定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并确保实施。

(2)从生产设施的密闭式入手,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防止和减少一氧化碳在生产环境中形成危及人的健康与安全的浓度。

(3)加强对生产环境的一氧化碳浓度监测和警报(煤气生产、使用单位的操作岗位,煤气操作室和重点区域应设置一氧化碳监测报警装置及醒目的安全警示标牌,报警装置应定期校验),一氧化碳最高浓度不允许超过30mg/m3(24ppm)。

(4)设备或管道检修时,首先要把设备或管道内煤气吹扫干净;

新建或大修的煤气设备及管道要进行强度或气密性试验。

(5)在煤气区域工作,须2人以上,并要携带便携式CO报警仪。

一旦发生煤气泄漏,则要站在上风侧监视,严禁任何人进入危险区,同时立即通知有关单位处理。

(6)建立煤气中毒事故的抢救和急救体制,配备必要的防护器具和急救器材,如CO监测仪、空气呼吸器等,平时要经常检查,确保器具有效。

佩戴时,也须认真检查,尤其注意不准在煤气危害区摘掉口罩、鼻卡或面具。

进入高浓度一氧化碳环境中工作时,一定要戴好防毒面具,并有足够的监护和抢救措施。

5、工作环境一氧化碳含量及允许工作的时间

工作区域中CO浓度

允许工作时间

不超过30mg/m3(24ppm)

可较长时间工作

不超过50mg/m3(40ppm)

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

不超过100mg/m3(80ppm)

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

不超过200mg/m3(160ppm)

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5-20分钟

注:

每次工作时间间隔至少2小时以上

1Ppm=1.25mg/m3

6、煤气中毒事故抢救

煤气中毒事故的现场与一般事故发生后的现场不同,爆炸、坍塌、机械事故等发生后现场不保持原有的危险状态,而中毒事故发生后现场一般保持原有的危险状态。

所以,进行中毒事故现场抢救时,救护人员首先应做好个人自身的防护。

(1)将中毒者迅速及时地救出煤气危险区域,抬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解除一切阻碍呼吸的衣物,并注意保暖。

抢救场所应保持清静、通风,并指派专人维持秩序。

(2)中毒轻微者,如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可直接送往附近卫生所急救。

(3)中毒较重者,如出现失去知觉、口吐白沫等症状,应通知煤气防护站和附近卫生所赶到现场急救。

(4)中毒者已停止呼吸,应在现场立即做人工呼吸并使用苏生器,同时通知煤气防护站和附近卫生所赶到现场抢救。

(5)中毒者未恢复知觉前,不得用急救车送往较远医院急救,就近送往医院抢救时,途中应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并应有医务人员护送。

(6)有条件的企业应设高压氧仓,对煤气中毒者进行抢救和治疗。

三、煤气着火

1、燃烧的条件:

有可燃物质、助燃物质、火源。

上述三个条件在燃烧过程中缺一不可,统称燃烧三要素。

三者共同作用才能发生燃烧。

2、煤气着火事故预防

(1)保证煤气设施的严密性,发现煤气泄漏及时处理。

应经常检查:

阀芯、法兰、膨胀器、焊缝口、计量导管、铸铁管接头、排水槽、煤气柜与活塞间、风机轴头、蝶阀轴头等。

(2)煤气设施要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对接地线要定期检查测试。

(3)严格执行煤气设施和煤气区域动火作业的管理制度,应事先办理动火证,应有防火措施,并经安全部门检查确认,按规定的要求、时间、地点动火。

(4)应尽量避免带煤气(指作业时有煤气泄出)作业,如必须进行则应在降低压力的状况下进行,并必须使用铜制工具。

(5)带煤气作业地点附近的裸露高温管道,应做绝热处理。

(6)煤气设施附近不准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3煤气着火事故处理

煤气设施着火时,处理正确,能迅速灭火;

若处理错误,则可能造成爆炸事故。

灭火时,应设法降低煤气压力或局部停止使用煤气;

往着火的设施内通入大量的蒸汽或氮气;

保护周围设施不被烧红或烧坏。

(1)由于设施不严密而轻微泄漏引起的着火,可用湿泥、湿麻袋等堵住着火处,待火熄灭后再按有关规定补好泄漏处。

(2)煤气管道着火,管道直径在100mm以下者可直接切断煤气灭火;

管道直径大于100mm者应逐渐降低煤气压力,但煤气压力不得低于49-98Pa,以防回火。

煤气压力下降后引起的管道着火,可用黄泥、湿麻袋、石棉布等堵灭、捂灭,也可用蒸汽或灭火器扑灭。

在通风不良的场所,煤气压力降低以前不要灭火,否则,灭火后煤气仍大量泄漏,会形成爆炸性气体,遇烧红的设施或火花,可能引起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