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目标课后反思一年级语文下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1405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32 大小:9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维目标课后反思一年级语文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三维目标课后反思一年级语文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三维目标课后反思一年级语文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2页
三维目标课后反思一年级语文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2页
三维目标课后反思一年级语文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2页
三维目标课后反思一年级语文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2页
三维目标课后反思一年级语文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2页
三维目标课后反思一年级语文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2页
三维目标课后反思一年级语文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2页
三维目标课后反思一年级语文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2页
三维目标课后反思一年级语文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2页
三维目标课后反思一年级语文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2页
三维目标课后反思一年级语文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2页
三维目标课后反思一年级语文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2页
三维目标课后反思一年级语文下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2页
三维目标课后反思一年级语文下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2页
三维目标课后反思一年级语文下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2页
三维目标课后反思一年级语文下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2页
三维目标课后反思一年级语文下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2页
三维目标课后反思一年级语文下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2页
亲,该文档总共1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维目标课后反思一年级语文下册.docx

《三维目标课后反思一年级语文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维目标课后反思一年级语文下册.docx(1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维目标课后反思一年级语文下册.docx

三维目标课后反思一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多彩的春天

2013-2014学年

新矿小学:

吕玮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多彩的春天”为主题,安排了一段导语、“识字1”、三篇课文《柳树醒了》《春天的色彩》《邓小平爷爷植树》、两首古诗《春晓》《村居》和一个语文园地。

“识字1”由8个描写春天景象的四字词语组成,再现了春天多彩而美丽的景象。

《柳树醒了》是一首动人的童话诗,诗歌的每个小节用了同样的句式,语言亲切,富有童趣,多处用拟人的方法让我们感觉到春天的一切都在说话、唱歌、跳舞。

《春天的色彩》是一篇童话,首尾照应,三至五自然段用相同的句式写了小鸟们的争论,课文想象奇特,富有画意。

《邓小平爷爷植树》这篇课文用朴实的语言,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了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故事。

《春晓》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

它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

诗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爱春,言简意浓,情真意切。

从那“夜来风雨声”中,我们可以尽情地想象那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烂漫春光。

高鼎的《村居》则是另一番景象,另一种情调,写了儿童放学归来,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着风筝,放飞着快乐,放飞着希望,展现给我们的是一幅春意浓浓、令人神往的农村春景图。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与春天有关的词组、诗歌、童话等,感受春天的美丽、发现春天的特点。

2.在学习课文的同时会认汉字65个,会写汉字29个,积累一些词语。

3.通过找春天、画春天、说春天、唱春天、写春天等各种有趣的方式,用心和春天交流,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识字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万、复”等13个生字,会写“万、丁”等5个字;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在看图说话、实地观察春天的过程中学词、识字。

(2)引导学生主动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学词及联系生活实际来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丰富自己的见闻与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其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春天的图片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年之中有几个季节吗?

你们喜欢春天吗?

春天是什么样的?

说一说你喜欢春天里的哪些景色,为什么喜欢。

2.老师带你们亲眼看一看那美丽的春天,想去吗?

(出示春景图)

3.看图说话:

你看到了什么?

用自己的话具体地说一说。

这幅春景图上的景物,你知道用哪些词语来描述吗?

请说一说,看谁说得多。

4.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描写春天的词语。

二、阅读课文,自主识字

1.朗读课文。

(1)学生初读课文,圈出生字。

(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学生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不认识的字先读准字音,再多读几遍)

2.小组合作学习。

(1)你读我听,评价指导。

(2)你读我找(找词卡,找字卡)。

3.小组汇报。

(1)指名读课文,并进行评价、有针对性地指导。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

①提示易读错的字并正音。

注意韵母发音。

②"冰、丁、争、鸣"(注意后鼻韵母发音,注意声母读音)。

③"苏、争"(读准平舌音和翘舌音)。

(3)游戏巩固:

"送字宝宝回家"(把字贴在黑板上与音节相对应的位置)。

(4)分析字形结构,记字:

你记住了哪些字?

用的什么方法?

如:

部件加减法:

百=一+白;万=方-`;歌=哥+欠;偏旁联想法:

“冰”“泉”与水有关;“鸣”是叫的意思,与“口”有关。

4.联系生活识字。

这些生字你以前见过吗?

在哪儿见过?

5.看画面贴词语(出示春天画面,贴上相应的词语)。

理解运用词语,并运用词语说话。

(1)提出要求。

(2)学生讨论怎么贴,为什么这样贴?

学生发表看法,并粘贴。

(3)再仔细看图,说一段连贯的话,并用上图上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生字。

导入:

上节课,我们在欣赏春天美景的同时,还认识了很多生字朋友,你们还记得吗?

2.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词语。

3.引导学生说说描写春天的词语。

二、观察图片,学习词语

1.学习“百鸟争鸣”。

图上有什么?

它们在干什么?

它们可能会说些什么?

你能用自己的话连贯地描述一下这热闹的场景吗?

你认为文中的哪个词语概括的是这个场面?

(引出“百鸟争鸣”)

2.学习“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等词。

(1)出示词卡,齐读、领读、个别读。

(2)看图想一想:

春天,暖暖的太阳照在冰雪上,冰雪融化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3)读词语,将你感受到的读出来。

(4)依次学习其他词语。

(方法同上)

3.看画贴词语(出示春天画面,贴上相应的词语)。

理解并运用词语说话。

(1)提出要求。

(2)学生讨论怎么贴,为什么这样贴?

学生发表看法,并粘贴。

(3)再仔细看图,说一段连贯的话,并用上图上的词语。

三、理解运用,指导书写(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1.小组合作,达到"四会"(会认、会读、会写、会用)。

(1)观察字形,让学生发现字的特点。

(2)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记住字形,理解字义,并实际运用。

(3)用字说话,看谁用得多。

(其目的是运用)

2.学生合作,指导写字。

(1)学生再次观察字的结构,及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写时应注意什么。

(2)老师范写,让学生认真观察。

“冬”和“齐”的点写在竖中线上,撇和捺要舒展开。

“丁”的“亅”写在竖中线上。

“万”字的笔顺是横、横折钩、撇,“横折钩”在竖中线上起笔。

“百”字的第一笔“一”要写得长一点。

(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课文知道应该用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感受春天的气息。

板书设计:

识字1

春天

春回大地莺歌燕舞

冰雪融化美丽泉水丁冬

百花齐放烈日炎炎

见闻

教学反思:

一年级的小朋友,天真烂漫、爱玩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性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上总要玩一会儿与学习无关的东西。

传统的教学把这些特征视为影响学习的特点加以约束,限制学生“动”,强制听课。

而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

”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动”起来,调动每个学生的感性经验。

教师的任务则是设计富有情趣的、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境中教学问题,组织他们参与活动、参与学习。

 

1柳树醒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生字。

(2)能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联系生活和上下文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春天里自然界的事物发生的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眼光发现春天事物的变化。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春天的美丽。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词义,恰当地运用词语。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图画导入。

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你们想看看吗?

出示春柳图。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你们喜欢春天吗?

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呢?

谁能用上你喜欢的词语来赞美春天吗?

2.春天来了,你周围的事物都有哪些变化呢?

(板书"柳树醒了")

3.播放柳树变化的课件,学生谈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朗诵,让学生初步了解春天到了,柳树的变化。

2.学生说一说,柳树有了什么变化?

三、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读课文,用圆圈圈出不认识的字。

2.借助拼音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3.哪些生字是你的新朋友呢?

大声读给同桌听。

4.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要求会认的字记住字音;要求会写的字掌握音、形、义,且会运用。

)教师提示方法:

(1)比较偏旁识字:

枝梳梢

(2)形近字比较:

(耍-要)

(3)理解意思识字:

澡(打雷下雨,洗澡用水)

(4)熟字加偏旁:

酉+星=醒车+欠=软

(5)编顺口溜、字谜。

四、检查指导,巩固识字

(1)同桌互相读生字,比比谁读得准。

(2)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比如:

"醒"是后鼻音;"澡"是平舌音;"枝、树、梢、耍"是翘舌音。

(3)小组比赛认读生字。

("枝、梳、梢、耍、醒、雷、软、澡")

(4)读词卡。

(教师领读,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打雷雷雨树枝树梢软和梳洗玩耍苏醒

(5)汇报课后"我会写"中的字,读音、记形、组词、造句。

(6)用"有"和"友"组词、造句。

五、检查朗读,感受课文

1.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谈一谈,你读懂了什么?

有什么问题?

六、师生合作,探讨写字

1.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每个字的特点。

2.学生观察"说、话"两个字的字形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师示范写,边写边提醒注意的笔画,这两个字要写得左窄右宽。

言字旁的"点"要写得高一些,靠右一些,与"横折提"的"折"对齐。

4.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教师巡视,相应指导。

5.展示评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1.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本节课的生字朋友,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

请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认读上节课学过的字:

"雷、澡、软、梢、梳、醒、耍、枝"。

2.开火车形式读词。

打雷雷雨树枝树梢软和梳洗玩耍苏醒引导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我们把生字朋友放回课文中,相信你们一定会读得更加流利。

学生自由读课文。

4.快速读课文,回答问题。

这首小诗共有几小节?

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研读探究,理解背诵

1.学习第一节。

(要求: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背诵)

(1)自由读文,这一节告诉了你什么?

你从什么地方知道小柳树醒了?

小柳树是怎么醒的?

(2)同桌读,你读我听。

想一想,说一说,春雷会跟柳树说些什么话呢?

(3)比赛读。

(读出惊喜)

(4)背诵课文。

(多种形式背诵)

(5)总结本节课的阅读方法。

①边读边思考;②想一想,说一说;③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第二节。

(1)师生共忆学习第二节的方法。

①边读边思考;②想一想,说一说;③有感情地朗读。

(2)学生自学后,小组内及全班交流,教师随机进行指导。

轻声读,说一说谁给柳树洗澡了?

想一想柳枝为什么软了?

(3)看录像《春景图》,学生在情景中感受柳枝变得更美了。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节。

美美地读一读,在读中感受春天的美。

(5)熟读成诵,表演背诵。

3.学习第三至第六节:

(1)自由读,说说你想解决哪些问题?

(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指派组长汇报)

(2)各小组提出问题,老师学生整理问题,达成共识。

①柳梢为什么绿了?

②春燕跟柳树捉迷藏,小柳絮怎么飞了?

③想一想,说一说,柳树是怎样跟小朋友玩耍的?

(3)引导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可以用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画一画、演一演等方法。

(4)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

(5)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①学生汇报"柳梢为什么绿了?

"这个问题的理解时,引导学生从"春风给柳树梳头"一句体会,春风轻柔地为柳枝涂上绿色。

让学生带着情感读第三节。

②学生汇报对"柳絮怎么飞了?

"这个问题的理解时,引导学生掌握柳絮特点,可以用实物演示,学生观察,品读体会第四节。

③学生汇报对"小朋友们是怎样跟柳树玩耍的"这个问题的理解时,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玩耍的画面。

④有感情地朗读。

请小朋友们用快乐的心情,多读几遍最后一小节,在读中加深体会。

⑤背诵课文。

三、小组比赛,背诵全文

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评一评谁背得好。

四、巩固复习,拓展延伸

1.在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呢?

2.仿照课文的方法,作一首小诗。

3.用各种形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编儿歌、画画、唱歌、跳舞等)

板书设计:

1柳树醒了

春雷 说话  柳树  醒了

春雨 洗澡  柳枝  软了

春风 梳头  柳梢  绿了

春燕 捉迷藏 柳絮  飞了

柳树 玩耍  小朋友 长高了

教学反思:

《柳树醒了》是一篇引人入胜的童话,课文中的插图,让人感到春天跳动着的生命力。

春天是美好的,春天是迷人的,春天是催人奋进的。

在教学这一课前,我先让学生回家观察观察柳树,把观察到的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让爸爸妈妈记录下来,第二天带到学校来。

这样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对柳树的生长过程已经掌握一二,在上课时学生纷纷发表意见,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让施教老师感觉心头一阵喜悦。

随后在让学生感悟课文大意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一找是谁让柳树醒了?

学生读文后能够很快地找到是春雷、春雨、春风、春燕让柳树醒了。

接着我跟学生说:

如果你是春雷、春雨、春风或春燕,你打算怎样让柳树醒来?

你喜欢扮演谁呢?

请你先仔细读一读你要扮演的那一段,读完后再请你在老师发下来的纸上画一画。

于是学生兴趣十足地读起课文来了。

不一会儿学生便纷纷举手要上台表现自己了。

表现时学生非常地逼真,比如扮演春雷的他就在柳枝上画了几棵嫩芽,问他原因时,他便说因为春雷唤醒了柳树,柳树刚刚醒来,所以才长出几个嫩芽。

多精彩的表现呀!

寻其主要原因便是教师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提高后,生生动起来了,课堂效果相当不错。

 

2春雨的色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线、论”等11个生字,会写“红、绿”等6个字。

  2.过程与方法:

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认知理解词句的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朗读课文,在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变化的同时,产生积累词语的愿望。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识字、写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

教学准备:

  1.学生在下春雨的日子里观察春雨及大自然的变化。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讨论揭题,引入新课

1.谈话导入:

你们见过下雨吗?

见过哪个季节的雨?

每个季节的雨各有什么特点?

2.板书课题:

你们见到过有色彩的雨吗?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童话故事--《春雨的色彩》。

(板书课题:

春雨的色彩)

二、教师范读,感知课文

1.导语:

你们想不想听这个童话故事啊?

2.播放配乐课件:

教师范读,学生边看边听。

3.学生交流感受。

三、朗读课文,自主识字

1.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朗读课文,用圆圈圈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记住字音;用""线画出课后"我会写"栏目中的字,用多种办法记住"我会写"栏目中每个字的字音、字形、字义,并且会用它们组词、造句。

(1)学生自学,学习生字,正确朗读。

(2)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互相检查。

四、汇报研读,指导提高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投影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拼读讨论。

(2)同桌互读,指导纠正。

(3)指名读文,评价指导。

(4)读了这句话,你知道春雨的样子了吗?

认读生字"线",并组词。

(三拼音注意三拼音节读音,不要丢了介母)

请你们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春雨还像什么?

(5)你们听到春雨的声音了吗?

谁能读一读?

(指导朗读)

2.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1)同桌互读,指导纠正,认读"欢""论"字。

(2)指名读文,评价指导。

(3)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你有问题要问吗?

提示:

①"大家"指的是谁?

②大家争论的是什么问题呢?

3.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

(解决问题,在句中识字)

(1)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从句中找答案。

(2)交流问题的答案,检查巩固生字。

读字:

趣题底颜

读词:

有趣问题到底颜色

字形:

你能识记这几个字吗?

看看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提示:

同偏旁:

"题-颜";换偏旁:

"底-低";加偏旁:

"是-题"

(3)指导朗读,读好疑问句。

体会"到底"一词的意思,并造句。

指导朗读。

4.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学生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①认读生字"淋、洒、滴、油",仔细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你想怎样记住这些字?

②学会课后"我会写"栏目中的字。

先结合课文理解字义,再联系生活组词、造句。

(2)学生汇报,师生研讨。

(3)课件出示生字、词语、句子,巩固识字。

(4)朗读课文,师生评价,随机指导,达到正确认读。

五、观察发现,范写指导

1.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我会写"栏目中的字。

(1)观察字形,你们发现了什么特点?

(2)你们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理解字义,并实际运用的?

(3)用字说话,看谁用得多。

(其目的是:

运用)

2.指导写字。

(1)认真观察字,看清偏旁和笔画,找出不容易写好和容易写错之处。

(2)学生观察字的结构及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思考写时应注意什么。

(3)老师范写,让学生认真观察,重点指导。

单人旁:

"撇"要直,不能弯;"竖"为"垂露竖",要正直、出尖。

绞丝旁:

第二个"撇折"的"撇"不能伸得太长,"折"要往上挑,整个"绞丝旁"应显得向左靠。

草字头:

"横"不宜太长,两个小"竖"要上开下收。

绿:

右半边下部不是"水","竖钩"左边是两笔,不要写成一笔"横撇"。

(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

(5)将自己感觉写得最好的字与同桌互相欣赏、评价。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巩固练习

1.激趣导入:

春雨沙沙地下,大地换绿衣,花儿披彩霞。

春雨不仅给我们送来了温暖的春天,更为我们画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

(板书课题:

春雨的色彩)

2.复习巩固。

(1)读词语,选词造句。

细线争论有趣题目底下颜色淋雨水滴

油菜欢乐无论洒水欢笑问题点滴绿油油

(2)读句子,根据句子的意思和标点符号读出不同的语气。

①春雨,细细的,像一根根银(yín)线。

②你们为什么争论不休呢?

③这个游戏可有趣了,你和我们一起做吧!

④你知道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吗?

二、朗读感悟,深入理解

1.教师配乐朗读。

(学生边听边记,整体感知,师生交流。

(1)小鸟们在争论春雨的色彩?

它们各自的看法是什么?

(2)你认为谁说得对?

为什么?

(3)学生交流读书感受,提出疑惑。

2.学生研读课文。

(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展开想象,感受在春雨的滋润下,动植物都充满了生机。

(1)你从小鸟的争论中,感受到了什么?

请你读出这种感受。

(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鸟们在争论?

该怎样读呢?

3.指导朗读:

抓住以下词语、句子进行指导。

"不对";"不对,不对";"你们瞧";"你们看"。

"……落……草地……了,……淋……柳枝也……了"

"……洒……桃花……了,……滴……杜鹃花也……了。

"

"……落……油菜花……了,……落……蒲公英花也……了"

三、品读课文,欣赏评价

1.自己美美的朗读课文,读出小鸟的快乐,读出争论的语气,读出春天的情趣和美好。

2.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小组合作朗读,表演,深入体会小鸟的快乐。

3.分组汇报,朗读表演,评价指导。

四、共享情境,展示个性

1.说一说"你眼中的春雨是什么颜色的?

"

2.春雨究竟是什么颜色的呢?

教师总结升华。

(同学们眼中的春雨是五颜六色的,这些能组成一幅幅春景图,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板书:

五颜六色)

板书设计:

2春雨的色彩

小燕子——绿(草地)

小麻雀——红(桃花)

小黄莺——黄(油菜)

教学反思:

《春雨的色彩》是一篇语言优美,充满诗意的课文。

讲的是春雨沙沙沙的下,三只小鸟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

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春雨是绿色的,春雨落到草地上,草就绿了。

春雨淋到柳树上,柳枝也绿了。

”“春雨的是红色的,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

春雨滴在杜鹃丛中,杜鹃花也红了。

”“春雨是黄色的,春雨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

春雨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花也黄了。

”多么恬美的意境,多么令人遐想联翩呀!

学完这篇课文,孩子们沉浸在那对春天的想象中,从他们的小嘴里迸发出许多优美的词句。

 

3邓小平爷爷植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植、邓”等13个字,会正确书写“爷、节”等6个字。

2.过程与方法:

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插图,动手演示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真朗读,用心领会,感受邓爷爷认真植树、美化环境的行为和品质,知道美化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美好心愿,表达对邓小平爷爷的崇敬之情。

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邓小平爷爷的资料及树木知识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引入,了解人物,导入新课

1.播放《春天的故事》(MTV),提问:

歌曲中的这位老人指的是谁?

(板书:

"邓小平爷爷")你了解他吗?

2.老师将《春天的故事》(MTV)里的邓小平的画面定格,介绍邓小平的丰功伟绩。

3.出示邓小平植树的画面。

你看,邓小平爷爷在干什么?

(板书:

"植树")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一篇与他有关的文章,就是我们课文中的第3课--《邓小平爷爷植树》。

4.学习生字。

齐读课题,学习生字"邓""植"。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认读字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邓小平爷爷的什么事?

2.轻声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多读几遍课文,遇到不好读的句子反复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要把不明白的词和句子画出来,并想办法弄懂;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三、小组合作,研读课文,巩固认字

1.探讨不懂的问题。

(词、句等)

2.交流识字、读文及提问题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3.检查自学(重点识字)情况。

(1)读"我会认"中的生字,由小组长组织认读,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字卡游戏,我说你找。

(一人说字音,一人找相应的字卡)

(3)分自然段读课文,并评价、纠正、指导。

(要求:

正确、流利)

四、小组汇报,深入探讨,激励引导

1.屏幕打出"我会读"的生字,学生读生字,并结合生活实际组词。

"开火车"认读词语。

2.游戏巩固。

我说你找,看谁找得快。

注意平舌、翘舌字音。

3.游戏巩固。

"猜一猜""编一编"教师或学生说顺口溜或编谜语,学生猜字;或者教师或学生说出一个字,学生或教师说顺口溜或编谜语。

4.读词语。

植树节岁数年龄已经休息站立不行扶正栽树亲手

5.朗读课文,并相应指导。

(要求:

正确、流利)

五、强化识记,达到"四会",指导写字

1.读"我会写"中的生字。

2.合作研究学会这些字的方法。

(音、形、义)

3.学生汇报,师生共同探讨。

4.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字,弄清结构,注意每个字的特点及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5.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再对照课本中的字,发现规律。

6.学生汇报发现的规律和难写的字。

7.教师范写,指导写字。

8.学生写字,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9.反馈书写情况,针对问题再指导。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复习字词,回顾课文内容

1.直接导入新课。

2.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词,复习巩固。

(1)读字卡,口头组词。

(读得正确的同学可以得到字卡)

(2)游戏巩固。

"字宝宝找家":

把生字按结构分类,每个学生拿一个生字卡片,由四名学生,分别拿"左右结构的字""上下结构的字""半包围结构的字""独体字"的牌子,每个字宝宝要找到自己的"家"。

若有哪个字宝宝找错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