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51415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doc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doc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38页信息窗4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明确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认识中括号、能用含有中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

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发展数学思维能力,积累经验。

3.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4.在数学学习中,进一步感受混合运算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用含有中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分析三步计算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课前收集数学中常用的符号,并了解他们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前几节课,我们了解三峡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中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型的工程项目,认识了五级船闸、天下第一门,并且从中学习了有关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知识。

谁来说一说咱们学习了哪些小数乘除法的知识?

(找2——3名概括能力强的学生说一说)

好,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三峡,学习有关小数混合运算的知识。

板书: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三峡大坝真壮观啊!

引来不少游客参观旅游。

去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山城旅行社共收入52.5万元,阳光旅行社共收入47.6万元。

(多媒体出示情境图)

观察情境图,你读懂了什么?

(找中等生回答,培养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获得数学信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找学困生回答简单的数学信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

(有选择的进行板书)

(1)山城旅行社比阳光旅行社多收入多少万元?

(2)山城旅行社和阳光旅行社一共收入多少万元?

(3)黄金周期间,山城旅行社平均每天比阳光旅行社多收人多少万元?

(板书本问题)

(找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提出不同层次的数学问题,如提不出本节的问题,可引导学生根据近期学过的内容提一个用除法计算的问题,或老师直接提出问题。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独立思考,分析问题

(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

看前两个问题是我们原来学过的内容,咱们课下自己解决好吗?

(如有说出与本课无关、难度太大的问题,建议学生把它放进问题口袋,留待以后解决。

(2)先引导学生观察第三个问题。

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想一想,你能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

(引出两步计算的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第三个问题。

像这样的问题我们能自己解决吗?

它需要几步计算?

(自己试一试)

(2)我们能不能列综合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呢?

(逐步加深难度)咱们在小组内商量商量吧!

(1)出示温馨提示:

①小组长负责分工,组织本组人员积极参与讨论。

②想办法分析数量关系。

③想一想,列综合算式时先要计算什么,再计算什么?

遇到用原来的符号不能解决今天的问题时,怎么办?

④小组共同完成综合算式,并讲明列式的理由,计算出结果与分部计算的结果比一比,有没有错误?

如有,错误出现在哪里?

为什么?

(小组长组织合作探究,学生在交流中加深对题目的分析,教师参与不同的小组,了解学生不同的思维及解题方法。

三、交流汇报,评价质疑

1.全班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谈话:

大部分小组都解决了这个问题,哪个小组愿意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你们解题的乐趣?

并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分析数据的?

全班交流。

(大部分小组完成合作后,找不同算法的小组分别用实物投影展示他们的算法及推理过程,并让他们分析数据,阐述算式的含义,以便不同算法的同学理解,同时帮助学困生分析数量关系,加深对题目的理解。

学生解决问题方法预设:

分步计算或列综合算式解决。

综合算式有:

52.5÷7-47.6÷7(52.5-47.6)÷7

=7.5-6.8=4.9÷7

=0.7=0.7

2.师生小结。

这样的运算就是小数混合运算,和整数混合运算比起来,你有什么感想?

小结:

小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如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没有小括号,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观察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特别困难的同学要给予帮助,和他们一起分析数量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认识中括号。

出示:

31.2÷﹝2.6×(3.7-2.5)﹞

(1)谈话:

你会计算上面的这个算式吗?

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

【预测:

如有学生知道,让他介绍从哪里见到的(课前收集的或家长教的),中括号有什么作用?

如没有,教师直接介绍】

(2)介绍中括号的写法读法,明确作用。

为什么要用[]?

(引导学生感受到中括号的使用改变了原来先乘除的运算顺序,符合解题思路。

引导学生小结:

中括号与小括号有什么区别?

(同时有中括号和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3)检验运算顺序。

[113-(34.15+38.25)]÷2应该如何进行计算呢?

(4)学生计算验证结果。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正确的计算方法。

对比算式的不同点,学生总结。

(放手给学生,提高他们的概括归纳能力,并进一步认识到,能用小括号解决的问题就不用中括号,理解中括号与小括号的区别)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在学生积极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适时总结:

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为更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梳理知识的能力,使解决问题具有整体性和关联性,认识了中括号,知道在算式中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使运算更简洁、合理。

同时知道: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同样适用。

同学们通过线段图、图解分析等方法解决了需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这些都是我们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

(对所学新知概括总结,加深对新知的印象。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教科书39页自主练习1

6.4÷0.8-1.5×4(1-0.2)÷(1-0.84)

0.25×〔(2.8+4.4)÷1.2〕〔0.15+(2.4-1.8)〕×20

多媒体出示题目,明确题目要求。

然后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本题意在了解学生能否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解决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问题。

2.教科书39页自主练习2

(多媒体出示,学生读题。

林丽出生是体重是3.25千克,3个月后的体重是7千克。

林丽的体重平均每月增长多少千克?

鼓励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

(对个别学生可以先列出分步算式再综合,教师个别帮助。

集体交流,帮助出错的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

3.多媒体出示:

你能利用我们这节课学过的内容帮助她们解决问题吗?

独立解决,全班交流。

引导归纳分析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

(本题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意在联系生活实际,密切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学会思考、分析问题。

4.课堂小结

先由学生说一说本节课在学习知识方面有什么收获?

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要认真思考,合理利用中括号,并多想一想,我解决问题的方法合理吗?

板书设计: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黄金周期间,山城旅行社平均每天比阳光旅行社多收人多少万元?

52.5÷7-47.6÷7(52.5-47.6)÷7

=7.5-6.8=4.9÷7

=0.7(万元)=0.7(万元)

答:

山城旅行社平均每天比阳光旅行社多收人0.7万元。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

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1)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新知的学习采用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

例题先解决两步计算,再解决三步计算,在两步计算中初步体会到小数的混合运算和整数的混合运算一样,都是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只有加减时,谁在前面先算谁。

这样的设计学生易于接受,学起来较轻松。

(2)探究新知,感悟分析

每位学生都经历探究新知的过程,感悟分析数据的方法。

课堂上学生经历从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到独立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还要研究为什么这样算,最后小组探究中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体会正确分析归纳数量关系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3)分层练习,人人发展.

练习的设计紧紧围绕新课展开,层次分明。

在习题的设计中,我先出示纯计算的题目,学生感知计算的顺序和方法。

接着出现和例题相似的练习,学生能根据例题试着分析数量关系,正确解答,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再出现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学生利用本节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2.使用建议。

由于本节需学生自己梳理、分析的内容较多,容量有些大,在使用时可以减少部分练习题,较简单的问题放在课下解决。

学生同时使用中、小括号列算式有难度,需要小组合作时,课前在小组内编好发言顺序,有次序的发言。

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优等生带动学困生和中等生共同进步

3.需要破解的问题。

本节课解决需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学生往往分步计算,对列综合算式感到困难,问题出在哪里?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