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语文古典诗歌鉴赏专题练习二.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14171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语文古典诗歌鉴赏专题练习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届高三语文古典诗歌鉴赏专题练习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届高三语文古典诗歌鉴赏专题练习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届高三语文古典诗歌鉴赏专题练习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届高三语文古典诗歌鉴赏专题练习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届高三语文古典诗歌鉴赏专题练习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届高三语文古典诗歌鉴赏专题练习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届高三语文古典诗歌鉴赏专题练习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届高三语文古典诗歌鉴赏专题练习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届高三语文古典诗歌鉴赏专题练习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届高三语文古典诗歌鉴赏专题练习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届高三语文古典诗歌鉴赏专题练习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届高三语文古典诗歌鉴赏专题练习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届高三语文古典诗歌鉴赏专题练习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届高三语文古典诗歌鉴赏专题练习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届高三语文古典诗歌鉴赏专题练习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届高三语文古典诗歌鉴赏专题练习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届高三语文古典诗歌鉴赏专题练习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语文古典诗歌鉴赏专题练习二.docx

《届高三语文古典诗歌鉴赏专题练习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语文古典诗歌鉴赏专题练习二.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语文古典诗歌鉴赏专题练习二.docx

届高三语文古典诗歌鉴赏专题练习二

2017届高三语文专题练习

(二)

古典诗歌鉴赏

一、(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实验班暑期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8~9题。

南柯子·忆旧

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

数声啼鸟怨年华。

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

绿杨堤畔问荷花:

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①?

【注】①家:

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

8.这首词的上阕在写景时用了哪些技巧?

试结合诗句分析。

9.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

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二、(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中部理科实验班第二次自主招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1~12题。

(共11分)

沙塞子①

朱敦儒

万里飘零南越,山引泪,酒添愁。

不见风楼龙阀、又惊秋。

九日江亭闲望,蛮树绕,瘴云浮。

肠断红蕉花晚、水西流。

【注】朱敦儒,北宋词人。

本词为靖康之难后,作者流落岭南时所作。

11.结合上阕的内容,简要说明词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2.下阙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请简要分析。

三、(2017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三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初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11分)

秦楼月

向子①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

伤心切。

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②,眼中泪尽空啼血。

空啼血。

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注】①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尽失,向子就生活在这个时期。

②古人以“乾龙”喻帝王。

乾龙节,指宋钦宗生日。

③故园:

向子于政和年间曾卜居宛丘(今河南淮阳县),此处即指宛丘居所。

④乾龙节:

古人以“乾龙”喻帝王。

乾龙节,指宋钦宗生日。

8.“空啼血。

子规声外,晓风残月”一句中“晓风残月”是移用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词中的名句,但意象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

试指出两首词中“晓风残月”表现的不同的情感内涵。

(5分)

9.试从抒情手法使用的角度赏析词的上片。

(6分)

四、(2017届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高三7月暑期阶段性测试)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8~9题。

雨后慰池上芙蓉

徐贲

池上新晴偶得过;芙蓉寂寞照寒波。

相看莫厌秋情薄;若在春风怨更多。

注:

徐贲,明初“吴中四杰“之一。

元末张士诚曾征徐贲为幕僚,徐贲避走不从,后张士诚军队为朱元璋所破。

明朝建立后,许多文士得到起用,徐贲却一直到洪武七年才被荐进京。

此诗写于他明初出仕之前。

8.“池上新晴偶得过;芙蓉寂寞照寒波”描写了什么样的情境?

表现了“芙蓉”什么特点?

(5分)

9.“相看莫厌秋情薄;若在春风怨更多”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态度?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

五、(2017届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三(高补班)上学期开学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

樽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

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注:

熙宁七年(1074)十月,苏轼由杭州通判调知密州(今山东诸城),途经润州(今江苏镇江),与朋友孙巨源王正仲同登多景楼,座中还有官妓胡琴弹曲助酒。

孙巨源对苏轼说:

“残霞晚照,非奇才不尽。

”苏轼欣然命笔,做成此词。

8.“乐事回头一笑空”与前面哪句相照应?

两句联系起来的大意是什么?

(5分)

有人评论说苏轼《采桑子》中“斜照江天一抹红”一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唯见江心秋月白”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试作简要分析。

(6分)

六、(2017届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三(高补班)上学期周练)阅读下列宋诗,按要求完成小题。

雨睛

陈与义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睛。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8.本诗颔联写得很有味道,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9.本诗主要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七、(2017届湖南省衡阳八中、永州四中新高三文理科实验班暑期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题。

蝶恋花·海岱楼玩月①作

米芾

千古涟漪清绝地。

海岱楼高,下瞰秦淮尾。

水浸碧天天似水。

广寒宫阙人间世。

霭霭春和生海市②,鳌戴三山③,顷刻随轮至。

宝月圆时多异气。

夜光一颗千金贵。

注释:

①玩月:

亦即赏月。

这首词是作者知涟水军期间,登当地名楼——海岱楼赏月时的感怀之作。

②海市:

即我们常说的海市蜃楼。

③鳌戴三山,系我国古代神话。

“三山”,指海中的仙山方壶(一曰方丈)、瀛洲、蓬莱。

8.“水浸碧天天似水。

广寒宫阙人间世。

”两句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有什么作用?

9.词的最后两句写“玩月”,请指出作者笔下月的特点,并简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八、(2017届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三上学期周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后面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8.诗中具体描写诗人过冬至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9.请结合句子,分析这首诗歌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

九、(2017届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古代诗歌阅读(11分)

枕上作

陆游

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

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

壮日自期如孟博,残年但欲慕初平。

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

18.诗的前两联是如何写诗人枕不成眠的?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5分)

19.对尾联,有人说是超脱之语,有人说是愤激之言。

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

(6分)

十、(2017届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高三七月第二周周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农家望晴

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8.两首诗所表达的内容与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之处?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9.请分别指出两首诗后两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十一、(2017届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各题。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

回头烟柳渐重重。

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

潮平淮月朦胧。

酒醒人静奈愁浓。

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8.上阕“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两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试作赏析。

(6分)

9.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表达的情感。

(5分)

十二、(2017届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鸣沙过雁

【明】无名氏

秋成河外锁斜晖,风卷晴沙拂地飞。

过雁数声清堕玉,征人何处问寒衣?

春雁

【明】王恭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注:

鸣沙,北魏至宋、西夏县名,治所在今宁夏的中宁县鸣沙镇。

8.在《鸣沙过雁》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雁的?

请简要分析(5分)

9.两首诗通过“雁”各自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6分)

十三、(2017届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塞路初晴

雍陶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

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

行子①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注】①行子:

出行的人。

8.(6分)诗歌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边塞风景?

试做简要赏析。

9.(5分)请简要赏析最后两句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十四、(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学期周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水边偶题

罗隐①

野水无情去不回,水边花好为谁开?

只知事逐眼前去,不觉老从头上来。

穷似丘柯②休叹息,达如周召亦尘埃。

思量此理何人会?

蒙邑先生最有才。

【注】①罗隐:

晚唐著名诗人,屡试不第。

②丘轲:

孔丘、孟轲,周召:

周公、召公。

③浆邑先生:

庄子。

8.这首诗的首联在诗中有何作用?

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

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颈联对这种情感的表达有何作用?

(6分)

十五、(2017届四川省双流中学高三9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落梅

刘克庄①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

①刘克庄(1187——1269),南宋诗人,在诗词中曾有“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问长缨,何时入手,缚住戎主?

”等豪壮之句。

本诗颈联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颈联、颔联,对“同工”之处作简要分析。

9.《落梅》一诗,因其言近旨远而成为宋代屈指可数的咏梅佳作。

请结合尾联分析诗中包含的讽喻之意。

(6分)

十六、(2017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周测)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完成文后各题。

秋浦途中①

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②无?

【注】①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

②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8.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有什么作用?

(5分)

9.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

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分)

十七、(2017届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渔家傲

朱服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

恋树湿花飞不起。

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①光阴能有几?

金龟②解尽留无计。

寄语东城沽酒市。

拚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注】①九十:

春光三个月共九十天。

②金龟:

指所佩的玩饰,唐代诗人贺知章曾经解金龟换酒,以酬李白。

8.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5分)

9.词的下片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请简要赏析。

(6分)

十八、(2017届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周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8.试赏析“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这两句诗。

(5分)

9.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6分)

十九、(2017届广东省湛江一中等“四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谪岭南道中作

李德裕

岭水争分路转迷,枕榔椰叶暗蛮溪。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台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诗人简介:

李德裕(787—850),唐代文学家﹑政治家。

字文饶。

赵郡(今河北赵县)人。

宰相李吉甫之子。

穆宗时﹐因与牛僧孺﹑李宗闵政见不合﹐发展成为党争。

武宗即位后﹐得到重用﹐拜太尉﹐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执政6年﹐内驭宦官﹐外败回纥﹐平泽潞节度使刘稹叛乱﹐朝廷一时呈中兴之势。

后宣宗即位﹐牛党执政﹐一反此前政治措施﹐李德裕被贬为潮州司马﹐再贬崖州司户参军﹐于贬所去世。

【注】《古诗十九首》有“越鸟巢南枝”句,意谓南方的鸟北飞后仍筑巢在向南的树枝。

8.首联中有两个字用得精妙,请找出来,加以分析。

(5分)

9.诗人无罪被贬岭南,其情感异常复杂,请简要分析作者在尾联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

(6分)

二十、(2017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2)题。

送魏万之京

李硕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1)简要赏析诗歌颈联的写景艺术。

(4分)

(2)诗歌表现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4分)

二十一、(2017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文后各题。

杭州春望

【唐】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注】①伍员:

即伍子胥,春秋吴国名臣;苏小:

苏小小,钱塘名妓。

②柿蒂:

丝织品上的花纹;梨花:

梨花春,酒名。

(1)作者写杭州春景极有层次,请结合全诗作简要概括(5分)

(2)颔联用“伍员”和“苏小”的典故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6分)

二十二、(2017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南邻

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添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8.根据诗歌的前两联,概括邻人的形象特点。

(5分)

9.诗歌后两联,写了一幅江村送别的情景,流露了诗人访邻的快乐。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种快乐?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

二十三、(2017届河北省定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周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梦后寄欧阳永叔①

梅尧臣

不趁常参久②,安眠向旧溪。

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

适往言犹在,浮生理可齐。

山王今已贵③,肯听竹禽啼。

注释:

①永叔:

欧阳修的字。

写作此诗时,梅尧臣居母丧,即将服阙。

②常参:

宋制,文官五品以上官员每天参加朝见,称常参官。

官员一般在五更前鸡鸣时便需等待上朝,是谓待漏。

③山王:

山指山涛,王指王戎。

山涛官吏部尚书,王戎官司徒、尚书令。

山涛曾举荐嵇康。

16.本诗尾联“山王”与孟浩然《临洞庭赠张丞相》一诗中的哪个人物形象相似?

作者写“山王”有何用意?

请结合诗歌予以分析。

17.文学史常把三、四句作为梅尧臣“状难写之景,含不尽之意”的范例。

请问这两句话主要用什么手法写景?

包含的不尽之“意”有哪些?

请结合诗歌予以分析。

二十四、(2017届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溪居

【唐】柳宗元

久为簪组【注】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簪组:

古代官吏的服饰。

榜(棒):

船桨。

这里用如动词,划船。

8.作者在诗中描写了哪些生活情景?

有着怎样的特点?

(5分)

9.诗人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

“不怨而怨。

”你认同吗?

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6分)

二十五、(2017届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济州道中寄叶勋秀才

晁补之

晓路入西郊,新霜着鬓毛。

贫交借羸马,慈母授征袍。

野静狐狸出,天寒雁鹄高。

艰难忆亲旧,清泪渍平皋。

【注】绍圣元年,宋王朝政局大变,新党复起,乃尽逐元祐相臣,晁补之亦受累离开京师,出知济州(今山东济南)。

8.诗歌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5分)

9.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

二十六、(2017届宁夏固原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旅夜怀远客

许浑

异乡多远情,梦断落江城。

病起惭书癖,贫家负酒名。

过春花自落,竟晓月空明。

独此一长啸,故人天际行。

8.“竟晓月空明”一句有什么含义?

是怎样表达诗人情感的?

(5分)

9.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异乡多远情”中的“情”包括哪些方面。

(6分)

二十七、(2017届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9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

黄庭坚

故人昔有凌云①赋,何意陆沉黄绶②间?

头白眼花行作吏,儿婚女嫁望还山。

心犹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镜里颜。

寄语诸公肯湔祓③,割鸡④令得近乡关。

【注】①凌云:

据《史记》记载,司马相如所作《大人赋》“飘飘有凌云之气”②陆沉:

沉晦埋没;黄绶:

黄色印绶,低级官吏的标志。

③湔祓(jiānfú):

推荐提拔。

④割鸡:

治理一县的代称。

8.本诗首联运用了哪些手法?

请选择其中两种简要分析。

(5分)

9.请概括诗中王文通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6分)

二十八、(2017届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①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②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③。

【注】①玉垒:

山名。

②西山寇盗:

指吐蕃。

③梁父吟:

《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8.历代诗家对此诗评价极高,清代诗人沈德潜说这首诗“气象宏伟,笼盖宇宙,此杜诗最上者”。

请结合颔联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这一评价的。

(5分)

9.首联诗人写到“花近高楼伤客心”,结合全诗谈谈诗中“伤客心”的原因都有哪些?

(6分)

二十九、(2017届贵州省遵义市南白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答张十一①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②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④觉霜毛一半加。

【注释】①张十一:

名署,与韩愈同任监察御史,因劝谏德宗皇帝,两人同时被贬。

韩愈被贬到广东阳山,张署被贬到湖南临武。

②踯躅:

杜鹃花科,花红黄色,可供观赏。

③恩波:

皇帝的恩泽。

④斗:

通“陡”。

“哀猿啼处两三家”“筼筜竞长纤纤笋”两句描写景物很有特色,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简要赏析。

(5分)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蕴含着作者内心深处许多矛盾着的隐微之情,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十、(2017届吉林省松原市油田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

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8.与杜甫《登高》相比,本诗的景与情关系有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

(5分)

9.本诗尾联说“百年歌自苦”,诗人在诗中写出了哪些“苦”?

请联系全诗,简要概括。

(6分)

三十一、(2017届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高三10月学情调查)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8分)

陈与义①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②归。

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③事多违。

衮衮繁华地④,西风吹客衣。

注:

①陈与义(1090——1138):

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

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

②祝融:

火神,这里指夏季。

③四壁:

家徒四壁,指穷困。

④衮衮:

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

繁华地:

指京城。

(1)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4分)

(2)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是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请简述理由。

(4分)

三十二、(2017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9月月考)读下面的诗,完成9~10题。

(6分)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

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9.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D.“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10.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三十三、(2017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9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

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选二)

岑参

【其五】

蕃军遥见汉家营,满谷连山遍哭声。

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

【其六】

暮雨旌旗湿未干,胡烟白草日光寒。

昨夜将军连晓战,蕃军只见马空鞍。

11.简要分析“万箭千刀一夜杀”一句诗中数字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5分)

12.这两首诗描写战争场景的角度有何不同?

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6分)

三十四、(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10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各题。

(11分)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尊前!

【注】四垂天:

天幕从四面下垂。

8前人认为上片妙在“拍”“出”二字,请对此作简要赏析。

(5分)

9.下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形象?

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十五、(2017届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生查子

晏几道

关山魂梦长,塞雁音书少。

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归梦碧纱窗,说与人人道:

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8.请对“关山魂梦长,塞雁音书少”中的“长”和“少”加以赏析。

(5分)

9.本词下片与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在情意的表达上有何异同?

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