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14524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题.docx

《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题.docx

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共20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2.下列化学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烟

3.下列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A.漏斗B.燃烧匙C.试管D.烧杯

4.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铝+氧气

氧化铝B.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C.氢气+氧气

水D.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5.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A.汽油挥发——分子体积变大B.花香四溢——分子不断运动

C.氢气燃烧——分子发生改变D.一滴水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6.化学既研究自然界已有的物质,也制造自然界中原来没有的物质,下列各组物质都属于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是

A.合成纤维和玻璃B.石油和煤C.合成橡胶和蔗糖D.塑料和叶绿素

7.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

 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层数D.最外层电子数

8.以下是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

空气污染指数

0~50

51~100

101~200

201~300

>300

空气质量状况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空气质量级别

I

II

III

IV

V

2006年10月8日,南京市区的空气污染指数为82~93,根据以上信息,判断南京市区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分别是

A.I级优B.II级良C.III级轻度污染D.V级重度污染

9.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的“绿色”水处理剂,已知其化学式为K2FeOx,其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则x的值为

A.2B.3C.4D.5

10.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氯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元素符号为ClB.氯元素为金属元素

C.氯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7D.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

11.我们从“电解水实验”中获得的信息和推论中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直接构成的

C.试管a、b中所得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

D.试管a、b中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12.今年3月22日至28日是中国水周,我市有关部门呼吁广大市民“像

北方缺水城市一样珍惜水资源”,下列做法中不利于节约水资源的是

 

13.某学生欲称取4.3g氯化钠,他在左盘放了4g砝码,把游码移到0.3g处,然后在右托盘上加氯化钠直到天平平衡.这时托盘上的氯化钠的实际质量是

A.4.3gB.3.7gC.4.0gD.4.6g

1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用醋B.天然气C.含碘盐D.蒸馏水

15.2006年8月松花江水被严重污染,沿江自来水厂使用了大量活性炭,其主要作用是

A.燃烧以制蒸馏水B.吸附污染物C.使硬水变软水D.杀灭细菌

16.保护环境、防止空气和水体的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

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①控制工业生产中废气和废水的直接排放;②增大绿地面积;③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④分类回收垃圾;⑤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⑥禁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⑦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⑧在水库周边兴建造纸厂

A.全部B.②④⑥⑧C.①②③④⑦⑧D.①②③④⑤⑥⑦

17.下面是某学生学完化学用语后的一次练习的部分内容,其中不正确的是

A.2O:

表示2个氧原子

B.2MnO42-:

表示2个高锰酸根离子

C.Ar:

可表示1个氩原子,还可表示氩气

D.VC(C6H8O6):

可表示一个维生素C的分子中含20个原子

18.“神六一飞冲天、谱写中国航天新章”,2005年10月12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共飞行115小时32分钟,飞行77圈,行程约325万公里。

完成了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于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

标志着我国在航天领域又有重大突破。

发射神舟六号飞船用的是长征Ⅱ(F)型火箭,该火箭的燃料是偏二甲肼[(CH3)2N-NH2],氧化剂是四氧化二氮(N2O4)。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宇宙仓中(失重条件下)比地球上难做过滤实验

B.偏二甲肼由碳原子、氢分子、氮分子组成

C.偏二甲肼由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

D.四氧化二氮组成元素氮、氧的质量比为1∶2

19.下列装置操作图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

 

20.某班同学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先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

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

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

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④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10分。

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21.最近科学家经过确认,存在一种化学式为N5的分子,这一发现可能开辟世界能源的新领域,它可能成为一种好的火箭燃料,下列关于N5的说法正确的是

A.N5是一种化合物B.N5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0

C.N5中氮元素显零价D.N5这种物质是由氮原子构成的

22.有关H2O2、O2、CO2、NO2四种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氧元素B.都含有氧分子

C.都含有两个氧原子D.都由分子构成

23.一种物质能发生分解反应,则该物质一定不是

A.氧化物B.单质C.化合物D.纯净物

24.右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

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表示水分子,表示氧分子,表示氢分子。

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获得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在反应前后元素的

种类和原子的个数都不会发生改变

D.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元素和2个氢元素构成

25.超临界流体是一种介于液、气两态之间的物质,有着超强的溶解能力。

超临界流体有水、二氧化碳、甲烷、乙烯、乙醇等,其中超临界H2O流体和超临界CO2流体又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

下面关于超临界H2O流体和超临界CO2流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超临界CO2流体可替代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有机溶剂B.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容易燃烧C.超临界H2O流体的组成与普通水的组成完全相同D.超临界H2O流体的密度仍为1g/cm-3

三、(本题包括7小题,共36分)

26.用数字与化学符号表示:

(1)n个氮原子;

(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_____;

(3)2个铵根离子_________;(4)标出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27.有①液氧②干冰③5%的过氧化氢溶液④铁,从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序号填空(每空只填一个序号):

(1)属于混合物的是;

(2)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

(3)属于金属单质的是___________;(4)含有氧分子的是_____________。

28.我们生活的世界由丰富多彩的物质组成,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现有氯化钠、水银、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其中由分子构成的是(填化学式,下同)①,由离子构成的是②,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③。

29.请你用粒子的观点解释现象。

如右图所示,两支医用注射

器,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

将栓塞慢慢推入,哪支容易推压?

__①___(填A或B)。

为什么?

_____②____。

30.小雨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过滤,请问:

⑴加明矾的作用是。

⑵过滤后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地宣布:

我终于制得了纯水!

对此你有无不同看法?

理由是①,若要制取纯水,还需采用的净化方法是②。

⑶若该湖水中除含泥沙外还含有细菌。

某自来水厂用湖水制自来水,则生产流程为:

湖水→→→→→自来水。

⑷生活中区别硬水和软水最简便的方法可采用。

31.实验时出现以下情况,试从供选择的可能的原因中,将正确原因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可出现的原因有:

A.装置漏气B.滤纸破损C.试管口未稍向下倾斜

(1)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浑浊____;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未收集到氧气_____

(3)给试管加热试管破裂的原因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用化学式表示下列化学反应,并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①,属于②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2)一种淡黄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①,发出②色火焰。

(3)电解水①,属于②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①,生成②色的固体。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7分)

33.下表列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符号

原子序数

1

2

3

4

5

6

7

8

9

元素符号

H

He

Li

Be

B

C

N

O

F

原子序数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元素符号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1)1~18号元素中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有He、Ne、(填元素符号)。

(2)1~18号元素中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有He、Be、(填元素符号)。

(3)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它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易①(填“得

到”或“失去”),它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②。

34.甲、乙、丙三个集气瓶,分别盛有氧气、氮气、空气中的一种,试根据下图所示操作及发生的现象,判断甲、乙、丙各瓶中所盛的是哪一种气体?

则甲瓶中是,乙瓶中是,丙瓶中是

五、(本题包括3小题,共20分)

35.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在下列

(1)

(2)两小题中任选一题回答,若两小题都回答,则以第

(1)小题的答案来评定分数。

(1)已知葡萄糖在体内经缓慢氧化(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据此判断:

葡萄糖中一定有元素,可能有元素。

(2)已知氧化汞受热能分解为汞和氧气,由此你能得到的结论是(写出两点):

①,②。

36.几名同学对蜡烛燃烧火焰的焰心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完成其中的一些步骤

(1)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现象如图A所示。

这证明焰心。

(2)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图B),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的性质是。

(3)猜想和验证

猜想

操作

现象

结论

假设①:

焰心气体含二氧化碳

在未点燃的短玻璃管上口①

假设①不成立

假设②:

焰心气体含石蜡蒸气

取一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端试用火焰点燃

假设②成立

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

37.马强和几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

(2)马强同学欲制取并收集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______①______(填装置序号)进行组装。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②________。

(3)陈超同学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他应选的装置组合是①(填装置序号),其中二氧化锰作用是②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③____,若要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二氧化锰采用_______④__________法。

(4)实验室用金属锌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氢气,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①(填装置序号),若用F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②通入(填“a”或“b”)。

38.小明参观某养鱼池时,发现农民向养鱼池中撒一种叫做过氧化钙的淡黄色固体,用来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

小明刚学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于是他想可否用过氧化钙制取氧气。

〖提出问题〗过氧化钙可否用于制取氧气?

〖查阅资料〗部分内容如下:

过氧化钙(CaO2)室温下稳定,在300℃时分解生成氧气,可作增氧剂、杀菌剂等。

〖猜想与验证〗

(1)小明依据①,提出猜想Ⅰ。

猜想Ⅰ:

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

实验主要过程

①检验装置气密性。

操作如下:

先将导管伸入液面下,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②,松开手后,有液体进入导管。

②加入过氧化钙,加热,导管口有大量气泡冒出。

③收集满一瓶氧气。

④停止加热。

熄灭酒精灯前,应③。

⑤检验气体。

方法是④。

[实验结论]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

(2)小明联想到农民用过氧化钙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提出猜想Ⅱ。

猜想Ⅱ:

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可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

实验主要过程

 

①检验装置气密性

②加入过氧化钙和水后,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在导管口几乎收集不到气体。

该装置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中只收集到极少量气体,振荡试管后仍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

实验结论:

不能用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制取氧气。

〖分析与反思〗

①虽然没有快速收集到大量氧气,但由此实验现象,小明认为农民用过氧化钙作增氧剂的主要原因是⑤。

②小明希望对此实验进行改进,使该反应加快,你能帮他提出建议吗?

你的合理建议⑥。

以上建议是否可行,还需要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

六、(本题包括1小题,共7分)

39.锌是人体生长发育、维持器官正常功能的微量元素,人体缺锌会引起多种疾病,因此缺锌者可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等保健品来补锌。

已知葡萄糖锌的化学式为C12H22O14Zn(相对分子质量为455)。

请回答:

(1)葡萄糖酸锌是由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的。

(2)葡萄糖酸锌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葡萄糖酸锌中所含锌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结果保留至0.1%)。

(4)一个葡萄糖酸锌分子与个二氧化碳分子含的氧原子数相同。

(5)现有一支20mL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其中含锌6.5mg,那么该口服液中葡萄糖酸锌的质量是多少mg?

 

无锡市滨湖区2006年秋学期初三期中考试试卷

初三化学答题卷2006.11

本卷选用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Zn-65

一、选择题(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选择题(10分)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三、(本题包括7小题,共30分)

26.

(1),

(2),(3),(4)。

27.

(1),

(2),(3),(4)。

28.①,②,③。

29.①,②。

30.

(1);

(2)①,②。

(3)湖水→→→→→自来水。

(4)。

31.

(1),

(2),(3)。

32.

(1)①,②;

(2)①,②;

(3)①,②;

(4)①,②。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7分)

33.

(1),

(2),(3)①,②。

34.甲瓶,乙瓶,丙瓶。

五、(本题包括3小题,共26分)

35.

(1)葡萄糖中一定有元素,可能有元素。

(2)①,②。

36.

(1)。

(2)。

(3)①,②,

③,④。

37.

(1)①,②,③,④。

(2)①,②。

(3)①,②,③。

④。

(4)①,②。

38.①,②,③,

④,⑤,

⑥。

六、(本小题包括1小题,共7分)

39.

(1),

(2),(3),(4),

(5)

无锡市滨湖区2006年秋学期初三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C

B

A

B

D

B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B

D

B

D

B

A

A

D

二、选择题(10分)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AD

B

D

AC

+3

三、(本题包括7小题,共30分,除30题(3)为2分,其余每空1分)

26.

(1)nN,

(2)H2O,(3)2NH4+,(4)FeCl3。

27.

(1)③,

(2)②,(3)④,(4)①。

28.①CO2,②NaCl,③Hg。

(合理即可)

29.①B,②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容易被压缩。

30.

(1)吸附悬浮杂质;

(2)①水中还有溶解的杂质,②蒸馏。

(3)湖水→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杀菌→自来水。

(2分)

(4)加肥皂水振荡,观察泡沫的情况。

31.

(1)B,

(2)A,(3)C。

32.

(1)①KMnO4→K2MnO4+MnO2+O2,②分解;

(2)①S+O2→SO2,②蓝紫色;

(3)①H2O→H2+O2,②分解;

(4)①Fe+O2→Fe3O4,②黑色。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7分,每空1分)

33.

(1)Ar,

(2)Mg,(3)①得到,②Al2O3。

34.甲瓶氮气,乙瓶氧气,丙瓶空气。

五、(本题包括4小题,共26分)

35.

(1)葡萄糖中一定有C、H元素,可能有O元素。

(2)①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②原子可直接构成物质。

36.

(1)温度较低;

(2)气体,具有可燃性;

(3)①罩一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②石灰水不变浑浊;

③不能点燃;④导管中有白色固体。

37.

(1)①试管,②酒精灯,③长颈漏斗,④锥形瓶。

(2)①D(或C、F),②氯酸钾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

(3)①B、C(或D或F),②催化剂,③过氧化氢水+氧气。

④过滤

(4)①B,②a。

38.①资料中叙述过氧化钙能产生氧气,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③先把导管移出水面,④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⑤过氧化钙在水中持续缓慢放出氧气,所以可作为增氧剂,

⑥加热过氧化钙和水的混合物(或向过氧化钙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催化剂)。

六、(本小题包括1小题,共7分)

39.

(1)4,

(2)144∶224,(3)14.3%,(4)7,

(5)45.5m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