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料平台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14945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97.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料平台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转料平台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转料平台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转料平台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转料平台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转料平台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转料平台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转料平台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转料平台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转料平台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转料平台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转料平台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转料平台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转料平台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转料平台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转料平台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转料平台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转料平台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转料平台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转料平台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转料平台方案.docx

《转料平台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料平台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转料平台方案.docx

转料平台方案

目录

1编制说明4

1.1编制目的4

1.2编制依据4

2工程概况4

2.1工程概括4

2.2转料平台工程重点和难点5

3材料选择5

3.1工字钢5

3.2钢管5

4转料平台的制作及搭设5

4.1选型5

4.2钢筋卡环及钢管的预埋8

4.3转料平台的制作与吊装8

4.3.1转料平台的吊装9

4.4转料平台的转运与拆除9

4.5搭设部位9

4.6使用注意事项10

5转料平台验收要求及程序11

5.1转料平台验收要求11

5.2转料平台验收程序与使用过程监测监控11

6计算书12

6.1参数信息12

6.1.1荷载参数12

6.1.2悬挑参数12

6.1.3水平支撑梁12

6.1.4卸料平台参数12

6.2次梁的验算13

6.2.1荷载计算13

6.2.2内力验算13

6.2.3抗弯强度验算14

6.2.4整体稳定性验算14

6.3主梁的验算15

6.3.1荷载验算15

6.3.2内力验算15

6.3.3抗弯强度验算17

6.3.4整体稳定性验算17

6.4钢丝拉绳的内力验算18

6.5钢丝拉绳的强度验算18

6.6钢丝拉绳拉环的强度验算18

6.7上部阳台边梁配筋验算19

6.8操作平台安全要求19

7转料平台节点大样图20

 

编制说明

编制目的

为****************转料平台施工提供较完整的技术指导文件,便于转料平台施工流程、施工质量控制,能优质、快速、高效的完成转料平台的施工任务,并为业主、监理对转料平台的施工方法、质量、工程进度等各方面的详细了解提供依据。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本工程建筑施工图

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4、《简明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

5、《实用建筑五金手册》

6、大同市关于安全施工的有关规定

工程概况

工程概括

转料平台工程重点和难点

本工程外立面造型复杂,突出墙面线条较好,且突出尺寸较大,给转料平台的搭设及受力等造成很大影响。

材料选择

工字钢

悬挑型钢选用16#工字钢,材质选用Q235-A级钢(3号钢)。

其尺寸规格、截面尺寸允许偏差、长度及允许偏差均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其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普通碳素钢技术条件》(GB700-88)的规定。

钢管

钢管采用外径φ48、壁厚3.5mm的Q235号钢焊接钢管。

其尺寸规格、截面尺寸允许偏差、长度及允许偏差均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其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普通碳素钢技术条件》(GB700-88)的规定。

转料平台的制作及搭设

选型

转料平台架体采用悬挑工字钢搭设,主梁采用16#工字钢,长度为6m,主梁间距2.0m(即转料平台宽度),主梁锚固长度为2m,外挑4m,锚固端穿入预埋成形的两道Φ16门式圆钢埋件内,木楔固定牢固,门式圆钢埋件间距0.7m。

次梁采用14#工字钢,长度为2.0m,间距1m,建筑物与最内侧次梁距离为1.5m,平台前端两侧各设置一根型号为Φ20mm钢丝绳作为主要受力构件,距第一道钢丝绳内侧1000mm处设置各一道安全储备钢丝绳,型号为Φ20mm。

钢丝绳上端与上层阳台边梁预埋钢管连接或与剪力墙穿墙螺栓孔连接(剪力墙使用钢模板位置),下端与平台工字型钢吊钩连接,连接点距主梁端头1m,钢丝绳上下端之间各用一个OO型-20号的花篮螺丝联接。

钢丝绳的每端均使用三个配套的绳卡固定联接,绳卡之间的间距应控制在7倍钢丝绳直径即126MM。

平台架体:

从板面伸出的横杆与预埋卡环相连。

钢丝绳与平台夹角为43°。

平台尺寸为宽2.0m,长2.5m。

平台两侧设临边防护栏杆:

采用在工字钢上焊接60×4圆管。

栏杆由上下两道横杆及立杆构成,用扣件锁死,上杆高1.2M,下杆高0.6m,横栏不伸出悬臂。

平台前端设旋转防护栏杆一根,一端横杆用旋转扣件固定,另一端用十字扣件。

材料不吊运时,合上栏杆,吊运时,栏杆旋转至一边。

平台用1.5mm厚压型钢板,使用14#铁丝绑扎固定。

护栏两侧均挂设2000目密目式安全立网。

平台上设置250mm高的挡脚板。

阳台板为两侧为构造柱,主体结构施工时现浇构造柱,考虑阳台板的安全,除设置两道钢丝绳拉结外,在阳台板底设置四根立杆,用两排横杆连成整体。

平台两侧内部封闭模板上挂设限重标志,如下图所示,

材料堆放限重牌

钢管(m)

木方(根)

扣件(个)

模板(张)

6

4.5

3.5

3

2.5

1.5

4m

2m

2.5m

42

50

70

80

95

160

70

140

110

400

20

4.1-1转料平台平面图

4.1-2转料平台侧立面图

4.1-3转料平台侧立面图

钢筋卡环及钢管的预埋

预埋的钢筋卡环选用直径16的圆钢制作而成,工字钢下部垫150mm厚木方,上部用楔形木方塞紧。

制作尺寸详见4.2-2所示。

钢丝绳拉结采用预埋直径20拉环与梁筋焊接,详见插图4.2-3所示。

4.2-2预埋卡环大样图

4.2-3钢丝绳拉结点预埋钢管大样图

转料平台的制作与吊装

转料平台的制作过程中,电焊工需项目专职焊工并具有上岗证,制作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焊接。

在转料平台的吊钩焊接中,吊钩采用φ20钢筋双面满焊,焊缝高度t≥6mm。

转料平台的吊装

转料平台安装示意图详见插图4.1-1、4.1-2、4.1-3所示。

转料平台制作好后,安全、动力部门对转料平台验收,经验收合格后,由专职安全员填写验收记录表,方可调运至楼层使用。

在吊装过程中,塔吊需低速运转,缓慢吊装。

拉结平台的钢丝绳需加保险扣。

安装完成后的转料平台,需经施工工长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在使用前,需在转料平台前悬挂使用说明书和简明的限载标示牌和验收合格牌

受拉的钢丝绳必须做有安全弯,安全弯起鼓圆的半径在30mm,绳卡间距为6d(d为钢丝绳直径)。

受力钢丝绳上的花篮螺杆采用OO型,大小采用Φ20型号,在紧固钢丝绳时,同侧的螺杆必须同时紧固到位,严禁出现同侧两根钢丝绳受力不均。

转料平台的转运与拆除

在施工过程中,转料平台需多次转运,在转运的过程中,平台上材料必须清理干净,安全部门必须对转料平台作全面检查,对螺栓进行加固处理,检查钢丝绳有无松动和磨损、钢管、工字钢、方管护栏等有无裂纹现象。

严禁在大风、大雨天气吊装及拆转平台;

及时收听天气预报,确保在大风来临前将转料平台吊至地面。

严禁在夜间将材料堆放在转料平台;

严禁在大风天气使用转料平台。

搭设部位

本工程1#、3#、5#楼均为25~26层,从一层起开始搭设,每层两个悬挑工字钢转料平台,1#楼在18-21/E、26-28/E,3#楼在21-23/E、28-30/E,5#楼在22-24/P,44-45/Q轴一、二、三层布置转料平台,四层以上转料平台部位详见下图所示。

转料平台采用普通钢管、扣件搭设,架体搭设满足规范要求。

转料平台支撑在下层水平结构上,与上层水平结构预埋短钢管拉接。

1#楼转料平台平面布置图

3#、5#楼转料平台平面布置图

使用注意事项

转料平台核准材料吊运量最大为1吨。

材料堆放时应尽量两侧居中。

严禁超载使用,严禁材料隔夜停放。

严格按《转料平台安全使用规定》操作。

除了日常定期检查外,每次六级大风、大雨雪后,必须检查各杆件的松紧情况,如发现有松动的扣件、螺丝,立即加固。

转料平台验收要求及程序

转料平台验收要求

序号

验收要求

1

搁置点与上部拉结点,必须位于建筑物上,不得设置在脚手架等施工设施或设备上

2

斜拉杆或钢丝绳,构造上两边各设前后两道,两道中的每道均应作单道受力计算。

一道做保险钢丝绳

3

设置4个经过验收的吊环,用甲类3号沸腾钢制作,连接部位应使用卡环

4

安装时,钢丝绳采用绳卡时不得少于4个,间距10—12cm,并设安全弯

5

建筑物锐角利口围系钢丝绳处应加衬软垫物,平台外口应略高于内口,左右不得晃动

6

平台铺设牢固、密缝、不准使用竹笆,三侧面设不低于1.05M高围护,栏杆红、白漆相间

7

显著标明容许荷载值、人员和物料的总重量,严禁超过设计的容许荷载

转料平台验收程序与使用过程监测监控

项目部成立转料平台专项验收小组(验收小组同时肩负使用过程监测监控工作),组织机构如下:

组长:

**

副组长:

*******

成员:

*************

转料平台制作完成和平台安装完毕分两次组织验收小组进行验收,验收小组必须全员参与,依照《****************转料平台方案》相关要求进行验收,不合格部分限期整改,直至验收通过。

转料平台使用安全,项目安全员为第一责任人,各楼号木工工长为第二责任人,各楼号木工工长负责实时监控平台使用情况,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项目安全员,安全员必须做到及时处理,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应及时会同技术部制定解决方案。

每周二进行的安全大检查将转料平台列为重点检查对象,对于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规避安全隐患。

计算书

参数信息

荷载参数

脚手板类别:

冲压钢脚手板,脚手板自重(kN/m2):

0.30;

栏杆、挡板类别:

栏杆、木脚手板挡板,栏杆、挡板脚手板自重(kN/m):

0.14;

施工人员等活荷载(kN/m2):

2.00,最大堆放材料荷载(kN):

10.00。

悬挑参数

内侧钢绳与墙的距离(m):

2.00,外侧钢绳与内侧钢绳之间的距离(m):

1.00;

上部拉绳点与悬挑梁墙支点的距离(m):

2.90;

钢丝绳安全系数K:

6.00,悬挑梁与墙的接点按铰支计算;

预埋件的直径(mm):

20.00。

只对外侧钢绳进行计算;内侧钢绳只是起到保险作用,不进行计算。

水平支撑梁

主梁材料类型及型号:

16号工字钢;

次梁材料类型及型号:

14号工字钢;

次梁水平间距ld(m):

1.00,建筑物与次梁的最大允许距离le(m):

0.20。

卸料平台参数

水平钢梁(主梁)的悬挑长度(m):

4.00,水平钢梁(主梁)的锚固长度(m):

2.00;

平台计算宽度(m):

2.00。

次梁的验算

次梁选择14号工字钢,间距1m,其截面特性为:

面积A=21.5cm2;

惯性距Ix=712cm4;

截面抵抗矩Wx=102cm3;

回转半径ix=5.76cm;

截面尺寸:

b=80mm,h=140mm,t=9.1mm。

荷载计算

(1)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

本例采用冲压钢脚手板,标准值为0.30kN/m2;

Q1=0.30×1.00=0.30kN/m;

(2)最大的材料器具堆放荷载为10.00kN,转化为线荷载:

Q2=10.00/4.00/2.00×1.00=1.25kN/m;

(3)工字钢自重荷载Q3=0.17kN/m;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设计值q=1.2×(Q1+Q2+Q3)=1.2×(0.30+1.25+0.17)=2.06kN;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设计值P=1.4×2.00×1.00×2.00=5.60kN。

内力验算

内力按照集中荷载P与均布荷载q作用下的简支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最大弯矩M的计算公式为:

经计算得到,最大弯矩M=2.06×2.002/8+5.60×2.00/4=3.83kN.m。

抗弯强度验算

次梁应力:

其中γx--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取1.05;

[f]--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N/mm2;

次梁工字钢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3.83×103/(1.05×102.00)=35.76N/mm2;

次梁工字钢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35.755N/mm2小于次梁工字钢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

整体稳定性验算

其中φb--均匀弯曲的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查表《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附录B得到:

φb=2

由于φb大于0.6,按照下面公式调整:

得到φb=0.929;

次梁槽钢的稳定性验算σ=3.83×103/(0.929×102.000)=40.41N/mm2;

次梁工字钢的稳定性验算σ=40.412N/mm2小于次梁工字钢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

主梁的验算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一般做法,卸料平台的内钢绳作为安全储备不参与内力的计算。

主梁选择16号工字钢,间距1m,其截面特性为:

面积A=26.1cm2;

惯性距Ix=1130cm4;

截面抵抗矩Wx=141cm3;

回转半径ix=6.58cm;

截面尺寸,b=88mm,h=160mm,t=9.9mm;

荷载验算

(1)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

本例采用栏杆、木脚手板挡板,标准值为0.14kN/m;

Q1=0.14kN/m;

(2)工字钢自重荷载Q2=0.20kN/m

静荷载设计值q=1.2×(Q1+Q2)=1.2×(0.14+0.20)=0.41kN/m;

次梁传递的集中荷载取次梁支座力P=(2.06×2.00+5.60)/2=4.86kN;

内力验算

悬挑卸料平台示意图

悬挑卸料平台水平钢梁计算简图

悬挑水平钢梁支撑梁剪力图(kN)

悬挑水平钢梁支撑梁弯矩图(kN.m)

悬挑水平钢梁支撑梁变形图(mm)

卸料平台的主梁按照集中荷载P和均布荷载q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由矩阵位移法,得到:

R[1]=17.287kN;

R[2]=8.643kN;

最大支座反力为Rmax=17.287kN;

最大弯矩Mmax=5.063kN.m;

最大挠度V=0.992mm。

抗弯强度验算

其中γx--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取1.05;

[f]--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N/mm2;

主梁工字钢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5.06×106/1.05/141000.0+1.79×104/2610.000=41.051N/mm2;

主梁工字钢的最大应力计算值41.051N/mm2小于主梁工字钢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N/mm2,满足要求!

整体稳定性验算

其中φb--均匀弯曲的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查表《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附录B得到:

φb=1.3

由于φb大于0.6,应按照下面公式调整:

可得φb=0.853;

主梁槽钢的稳定性验算σ=5.06×106/(0.853×141000.00)=42.09N/mm2;

主梁槽钢的稳定性验算σ=42.09N/mm2小于[f]=205.00,满足要求!

钢丝拉绳的内力验算

水平钢梁的垂直支坐反力RCi和拉钢绳的轴力RUi按照下面计算,

RCi=RUisinθi

其中RCi--水平钢梁的垂直支坐反力(kN);

RUi--拉钢绳的轴力(kN);

θi--拉钢绳的轴力与水平钢梁的垂直支坐反力的夹角;

sinθi=Sin(ArcTan(2.9/(1+2))=0.695;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得到外钢绳的拉力为:

RUi=RCi/sinθi;

RU1=17.287/0.695=24.87kN;

钢丝拉绳的强度验算

钢丝拉绳(斜拉杆)的轴力RU取最大值进行验算,为24.87kN;

如果上面采用钢丝绳,钢丝绳的容许拉力计算公式:

其中[Fg]--钢丝绳的容许拉力(kN);

Fg--钢丝绳的钢丝破断拉力总和(kN);

计算中近似取Fg=0.5d2,d为钢丝绳直径(mm);

α--钢丝绳之间的荷载不均匀系数,对6×19、6×37、6×61钢丝绳分别取0.85、0.82和0.8;

K--钢丝绳使用安全系数。

计算中[Fg]取24.872kN,α=0.82,K=6,得到:

d=19.1mm。

钢丝绳最小直径必须大于20mm才能满足要求!

钢丝拉绳拉环的强度验算

取钢丝拉绳(斜拉杆)的轴力最大值RU进行计算作为拉环的拉力N为:

N=RU=24872.089N。

拉环强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f]为拉环钢筋抗拉强度,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0.9.8所述在物件的自重标准值作用下,每个拉环按2个截面计算的。

拉环的应力不应大于50N/mm2,故拉环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50.0N/mm2;

所需要的拉环最小直径D=[24872.1×4/(3.142×50.00×2)]1/2=17.79mm。

所以转料平台上钢丝绳拉环直径采用φ20钢筋。

上部阳台边梁配筋验算

取斜拉钢丝绳最大轴力为24.87kN,上部阳台边梁预埋钢管对边梁的集中荷载为14.59kN,边梁自身荷载及活荷载取3kN/m。

边梁所受最大弯矩为4.81kN·m,经计算边梁配筋满足要求。

阳台两侧悬挑梁所受最大弯矩为23.36kN·m,经计算悬挑梁配筋满足要求。

操作平台安全要求

1.卸料平台的上部拉结点,必须设于建筑物上,不得设置在脚手架等施工设备上;

2.卸料平台安装时,钢丝绳应采用专用的挂钩挂牢,建筑物锐角口围系钢丝绳处应加补软垫物,平台外口应略高于内口;

3.卸料平台左右两侧必须装置固定的防护栏;

4.卸料平台吊装,需要横梁支撑点电焊固定,接好钢丝绳,经过检验后才能松卸起重吊钩;

5.卸料平台使用时,应有专人负责检查,发现钢丝绳有锈蚀损坏应及时调换,焊缝脱焊应及时修复;

6.操作平台上应显著标明容许荷载,人员和物料总重量严禁超过设计容许荷载,配专人监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