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二甲复审准备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14948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血科二甲复审准备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输血科二甲复审准备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输血科二甲复审准备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输血科二甲复审准备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输血科二甲复审准备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输血科二甲复审准备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输血科二甲复审准备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

《输血科二甲复审准备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血科二甲复审准备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输血科二甲复审准备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

21、紧急用血预案(具体保障措施)(A:

有紧急用血的应对预案文件;

B:

有关键设备故障的应急预案)

22、血液储存质量检测规范与信息反馈的制度。

23、血液储存质量监测规范与信息反馈的制度。

24、输血前和输血期间的血液管理制度。

25、使用输血器和辅助设备(如血液复温和细胞过滤器)的操作规范与流程。

26、控制输血感染的方案。

27、报废血液处理的制度与流程。

28、开展输血感染疾病的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制度。

29、当引起或可能已经引起输血传染性疾病时,要有通知血站并随访的制度与流程。

30、输血不良反应及其处理预案。

31、有确定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

32、一旦出现可能为速发型输血反应症状时,临床及时处理患者的规范。

33、输血相容性检测的管理制度与程序。

34、相容性检测试验质量管理制度与程序。

35、建立和实施与检测项目相适应的室内质量控制流程。

36、医院对特殊情况下的紧急输血有相关规定与批准流程。

二、科内需要准备记录本:

1、血液出入库的核对领发的登记本

2、储血冰箱有不间断的温度监测记录本。

3、储血冰箱定期消毒记录本。

4、储血冰箱定期细菌监测记录本。

5、血袋保存、销毁记录本。

6、一次性输血耗材无害化处理记录本。

7、(输血前的检验和核对制度)临床输血记录?

8、用血的申请单、发血单、输血记录格式

三、

1、设立临床输血管理组织(人员组成、职责、活动记录)

2、设立临床输血职能管理部门(有监管记录)

3、组织全院性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制度的培训记录。

(培训资料、照片、试卷、成绩)

4、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规范、应急用血院与预案、用血申请流程、用血流程、输血管理流程、采集血标本流程。

进行培训与教育,有记录。

5、科室开展输血质量管理工作,对存在的问题有改进措施并得到落实。

6、定期(至少每半年一次)评价临床医师对供血管理工作满意度。

(有资料)

7、为临床医师、护士提供输血知识的教育与培训,每年至少一次。

8、输血科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

9、为患者输血的护士须经输血过程的全方位培训。

10、监测输血的医务人员经培训,能识别潜在的输血不良反应症状。

6、设置输血科(血库)(独立设置A级)

(1)工作人员:

具备输血、检验、医疗、护理等专业知识,并接受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培训和考核,且无影响输血专业职责的疾病或者功能障碍。

(C级);

输血科负责人具有副主任职称以上资格,从事临床输血治疗工作5年以上,有丰富的输血相关临床专业知识及管理能力(B级)。

(2)房屋:

远离污染源,靠近手术室和病区,采光明亮,空气流通。

(3)布局:

污染区与非污染区分开,至少设置入库前血液处置室、血液标本处理区、储血室、发血室、相容性检测实验室,有必要的消毒设施。

建筑与设施符合《GB19489-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业务区域与行政区域分开,用房面积达到相关要求。

(B级)

(4)必备基本设备:

2℃~6℃,储血专用箱,-20℃以下储血浆专用低温冰箱,2℃-8℃试剂储存专用冰箱,2℃-8℃标本储存专用冰箱,血小板保存箱,专用血浆解冻箱(溶浆机)

,血型血清学离心机,专用取血箱,恒温水溶箱,标本离心机,显微镜,计算机,及信息管理系统。

(5)血液保存环境符合规定。

6、与制定供血单位签订供血协议。

(检验科刘占平处)

7、血液库存量的管理要求,能24小时为临床提供供血服务。

8、有应急保障(通信、人员、交通)

9、无非法定渠道用血和自采、自供血的行为。

10、输血信息管理系统。

11、医院对输血适应症管理规定的定期评价与分析用血趋势。

12、用血申报登记制度、血液入出库管理制度、血液核对制度、血液储存制度、血液相容性监测制度。

(1):

血液的出入库记录完整率100%。

(2):

供、受血者血型复查率100%。

(3):

血液有效期内使用率为100%。

(4):

用血的申请单、发血单、输血记录格式规范、书写规范、信息记录完整。

(5):

临床用全血或红细胞超过10u履行报批手续,需经输血科医师会诊,由科主任签名后报医务处批准(急诊用血除外)

13、使用监测技术为核准可适用的检测技术。

14、科室对用血申报登记制度、血液入出库管理制度、血液核对制度、血液储存制度、血液相容性监测制度和流程、紧急用血预案、检查落实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15、输血前的检查核对制度,实施记录及时、规范,且保存。

凡遇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的患者,应告知患者,并建议筛选不规则抗体。

按要求规范开展输血前检查项目:

血型(包括RhD)交叉配血,输血感染性疾病免疫标志物等指标。

交叉配血必须采用能检查不完全抗体的介质或实验方法。

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献血血标本于2℃~6℃保存至少7天。

输血前,两名医护人员再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各项内容,执行双人、双核对、签字制度。

16、(输血前的检验和核对制度)临床输血记录合格率和保存完整率为100%(C级)。

17、输血紧急预案的知晓率100%。

(C级)

18、有血液储存质量监测规范与信息反馈的制度。

(1)有计算机管理设施用于血液管理

(2)有血液出入库的核对领发的登记制度(资料完整,有电子版文档有安全备份)

19、使用血液存放的环境符合规定,有监测记录:

(1)不同血型的全血、成分血型分层存放或在不同冰箱存放,标识明显。

(2)储血冰箱有不间断的温度监测与记录。

(3)血液保存温度和保存期符合要求。

(4)储血冰箱定期消毒,记录保存完整。

(5)储血冰箱定期进行细菌监测记录保存完整。

20、输血器械符合国家标准,“三证”齐全。

21、血袋按规定保存销毁,有记录。

22、一次性输血耗材进行无害化处理,有记录。

23、医院有输血前和输血期间的血液管理制度:

(1)医院要有明文规定流程确保患者在确认过程中、输血前、输血中和输血后的监测中的安全。

(2)输血前需准确核实受血者和所用血液,而且必须于输血前在在患者的床旁进行,必须有记录。

有两名工作人员来核对。

(3)明确规定从发血到输血结束的最长时间(红细胞取出后30分钟开始输注,4小时输完;

血小板、血浆、冷沉淀溶化后30分钟内输注,以能耐受的速度输注)。

(4)制定使用输血器和辅助设备(如血液复温和细胞过滤器)的操作规范与流程。

(5)若使用血液复温系统在温度超出允许范围内,要用报警来提醒使用者。

(6)明确规定只有法规明确可以加到血液中的药物或已有证据表明加到血液中是安全的,不会对血液成分造成不良影响的某种药物才可以加到血中,否则,一般只有0.9%的氯化钠可以加到血液或血液成分中。

(7)为患者输血的护士须经输血过程的全方位培训。

(8)输血前、输血中和输血后要全程监测患者,以及时发现输血不良反应的征兆,记录在病例中。

(9)输血操作者的姓名、输血时间、输用的血液成分类型和数量、监测患者的证据、以及任何输血不良反应都要记录在病历中。

24、控制输血感染的方案:

(1)有落实控制输血感染方案的执行记录

(2)报废血液处理的制度与流程,并记录。

(3)开展输血感染疾病的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制度和执行记录。

(4)有输血感染疾病登记、报告等相关制度,登记记录规范、完整。

(5)受血者输血前按照相关规定对经血液传播病原体的检查达100%。

(6)对输血感染病例进行调查与处理,记录符合规定。

(7)当引起或可能已经引起输血传染性疾病时,要有通知血站并随访的制度与流程。

还应说明是如何通知和随访输入了可能有传染性疾病血液的受血者。

25、输血不良反应及其处理预案,记录及时规范。

(1)监测输血的医务人员经培训,能识别潜在的输血不良反应症状。

(2)有确定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

(3)发生疑似输血反应时,医务人员有章可循,并立即向输血科和患者的主管医师报告

(4)一旦出现可能为速发型输血反应症状时(不包括风疹和循环超负荷),立即停止输血,并调查其原因,要有调查时临床及时处理患者的规范。

(5)输血科应根据既定流程调查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确定是否发生了溶血性输血反应,立即查证:

A:

患者和血袋标签确认输给患者的血是与患者进行过交叉配血的血。

B:

查看床旁和实验室所有记录,是否可能将患者或血源弄错。

C:

肉眼观察受血者发生输血反应后的血清或血浆是否溶血。

如果可能,该标本应和受血者输血前的标本进行比较。

(6)实验室应制定加做其他实验的要求,以及做相关实验的标准。

(7)输血科主任负责解释上述实验结果并永久记录到受血者的临床病历中。

(8)当输血反应调查结果显示存在血液成分管理不当等系统问题时,输血科主任应积极参与解决。

(9)输血后献血员和受血者标本应依法至少保存7天,以便出现输血反应时重新进行测试。

(10)职能部门会同输血科对输血不良反应评价结果的反馈率100%。

26、输血科应根据既定流程调查发生不良反应,有记录。

27、由输血科主任对相关人员进行确定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的再培训与教育。

28、按照规定的流程检查从血库领出血液,做到准确无误。

(1)按规定检查从血库领取的血液必须核对已和受血者作过交叉配血实验的血袋,并确认受血者是否正确。

(2)血液发出前,必须书面确认用于输血的血液,以及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无误。

(3)血浆发出前,还要检查全血和成分血是否发生溶血,是否有细菌污染迹象,以及其他肉眼可见的任何异常现象。

(4)由输血科发出者和临床科室领血者共同按规定流程执行核对。

29、建立和实施与检测项目相适应的室内质量控制流程。

(1)质控品的技术规则定义

(2)质控品常规使用前的确认。

(3)实施质控的频次。

(4)质控品检测数据的适当分析方法。

(5)质控规定的选定。

(6)试验有效性判断的标准。

(7)失控的判定标准、调查分析、处理和记录。

30、参加本地区的室间质量评价机构组织的输血前相关血液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成绩合格。

31、参加室间质量评价应当按常规检测方法与常规检测标本同时进行,不得另选检测系统,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

32、输血科对于室内失控项目和室间质量不合格项目,及时查找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33、参加省级的室间质量评价机构组织的输血前相关血液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成绩合格(B级)。

34、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有对准备输血的患者进行检查血型及感染筛查(肝功能、乙肝五项、HCV、HIV、梅毒抗体)的相关规定。

35、医务人员熟悉并执行对准备输血的患者进行检查血型及感染性疾病筛查规定。

36、医务人员熟悉并执行对准备输血的患者进行检查血型及感染性疾病筛查规定,该规定的执行率100%。

(A级)

37、医师向患者、家属或授权委托人充分说明使用血与血制品的必要性,使用风险和利弊及可选择的其办法。

(1)取得患者于法定代理人知情同意,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2)同意书中可明确同意输血次数。

(3)《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入病历保存。

(4)无近亲属、授权委托人签字,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以患者最大利益原则决定输血治疗,并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38、医务人员熟悉:

患者或家属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对特殊情况下的紧急输血有相关规定与批准流程。

39、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签署率100%。

四、

1、输血科和临床医护人员对输血相关制度知晓率100%。

2、合理用血相关评价指标(如输血申请、用血适应症合格率、成分输血比例、自体输血率等)均达到相关标准。

3、相关人员本岗位履职要求知晓率100%。

4、相关人员对输血相容性检测的管理制度与程序、相容性检测试验质量管理制度与程序知晓率100%。

五、

1、职能部门检查督导,对存在问题进行追踪与改进成效评价,有记录。

2、有全院输血管理工作的定期总结、分析、反馈和持改进输血工作的机制。

3、职能部门同输血科对临床科室(各手术科室、急诊科、血液科等主要用血部门)合理用血,落实输血适应症的规范要求进行督导检查,对存在的问题督导整改。

4、医院规定将临床医师合理用血的评价结果用于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的认定。

5、各临床科室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

临床科室将医师合理用血的评价结果用于个人业绩考核。

(各科医疗质量与安全学习内容)。

6、职能部门每季度对各临床科室及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并用于科室质量管理评定和医师个人用血权限的认定。

7、职能部门对用血申报登记制度、血液入出库管理制度、血液核对制度、血液储存制度、血液相容性监测制度、输血前的检查核对制度、和流程检查落实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有改进成效。

8、通过访谈(急诊科、手术室、产房等部门),证实紧急用血的执行情况(重点夜间、节假日),与医院的规定保持一致。

9、职等部门对血液出入库的核对领发的登记本、储血冰箱有不间断的温度监测与记录本、储血冰箱定期消毒记录本、储血冰箱定期细菌监测记录本、血袋保存、销毁记录本、一次性输血耗材无害化处理记录本落实监督检查,对对存在的问题与缺陷追踪评价,有改进成效。

10、职能部门会同输血科对输血不良反应评价结果的反馈率100%。

11、职能部门对血库领取的血液检查核对制度进行监督。

六、

1、医务处每季度对各临床科室及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并用于科室质量管理评定和医师个人用血权限的认定。

(一月、四月、七月、十月)

2、职能部门对用血申报登记制度、血液入出库管理制度、血液核对制度、血液储存制度、血液相容性监测制度、输血前的检查核对制度、和流程检查落实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有改进成效。

(1)用血申报登记制度记录本

(2)血液入出库管理制度记录本

(3)血液核对制度记录本

(4)血液储存制度记录本

(5)血液相容性监测制度记录本

(6)输血前的检查核对制度和流程记录本

(7)血液出入库的核对领发的登记本

(8)储血冰箱有不间断的温度监测记录本

(9)储血冰箱定期消毒记录本

(10)储血冰箱定期细菌监测记录本

(11)血袋保存、销毁记录本

(12)一次性输血耗材无害化处理记录本

(13)输血科对输血不良反应记录本(反馈率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