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资源勘探开发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15312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190.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炭资源勘探开发总体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煤炭资源勘探开发总体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煤炭资源勘探开发总体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煤炭资源勘探开发总体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煤炭资源勘探开发总体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煤炭资源勘探开发总体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煤炭资源勘探开发总体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煤炭资源勘探开发总体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煤炭资源勘探开发总体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煤炭资源勘探开发总体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煤炭资源勘探开发总体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煤炭资源勘探开发总体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煤炭资源勘探开发总体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煤炭资源勘探开发总体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煤炭资源勘探开发总体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煤炭资源勘探开发总体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煤炭资源勘探开发总体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煤炭资源勘探开发总体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煤炭资源勘探开发总体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煤炭资源勘探开发总体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炭资源勘探开发总体规划.docx

《煤炭资源勘探开发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炭资源勘探开发总体规划.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煤炭资源勘探开发总体规划.docx

煤炭资源勘探开发总体规划

2006-2015年湖北省煤炭资源勘查开发规划

一总则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可靠和必须资源,煤炭工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中央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及省委省政府对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煤炭资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煤炭法》及其配套法规、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和有关技术标准与规范、《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湖北省地质矿产勘查管理条例》、《湖北省矿产资源开采管理条例》、《湖北省地质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湖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1~2010)》以及省内相关行业和部门发展规划的要求,特制定《2006~2015年湖北省煤炭资源勘查开发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本《规划》是省政府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对我省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以及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所作的总体安排和布局,是指导我省煤炭资源工作的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文件,是煤炭资源管理、保护与勘查和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依据。

《规划》期限——基准年2005年,近期到2008年,中期到2010年,远期到2015年。

《规划》适用范围为本省所辖行政区域有煤炭(含石煤)资源地区。

二煤矿资源概况与煤矿产业形势

(一)湖北省煤炭资源特点

1、产地分布多,资源储量总量少。

全省40个县境内有煤炭资源分布,有30个县有煤炭开采活动,总体看以鄂西南恩施、宜昌和鄂东南黄石为主,其次为荆门、咸宁、襄樊、荆门,十堰地区也有分布;但资源储量总量十分少,探明储量约12亿吨,潜在资源量也仅10亿吨左右,属煤炭资源贫乏省份。

2、成煤时代多,具有工业意义的少。

湖北省境内寒武纪、志留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地层均赋存有煤炭资源,但具有工业意义的煤矿床主要集中在二叠纪。

此外,三叠纪地层中较富集,规模较小;侏罗纪地层中煤炭富集程度低,矿床规模小;寒武纪地层以石煤为主;志留纪地层仅局部(咸宁市)富集,其规模小,具有工业意义的煤矿床更少。

上述各时代内含煤地层中煤层多达50余层,但可供开采煤层少,目前主要开采组有马鞍煤组、吴家坪煤组、晓坪煤组、九里岗煤组、沙镇溪煤组、香溪煤组。

3、极薄煤层多、煤种多,优质资源少。

煤层以极薄煤层为主,结构复杂,一般呈似层状、串珠状、透镜状产出,厚度变化大,夹矸多,煤层厚度在0~2.5m之间,平均厚度40~60cm,目前开采煤层厚度多在30~90cm之间,开采难度大,成本高;煤炭资源种类有无烟煤、贫煤、烟煤、瘦煤、肥煤、焦煤六种,其中以无烟煤为主。

就其煤质而言,多属于灰份较高,富硫,低挥发份,发热量低,煤质差。

4、共伴生矿较多,可综合利用的优质资源少。

二叠系马鞍煤层顶、底板大部分地区共生硫铁矿、粘土(高岭土)矿,寒武系与志留系石煤层伴生钒矿。

共伴生矿品位比较低,综合利用成本高。

(二)湖北省煤炭资源概况

1、资源储量

截止2005年底止,全省上表的290个矿区(井田)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2.1201亿吨(其中上表储量10.8879亿吨),保有资源储量8.3857亿吨,其中已占用资源储量4.029亿吨,未占用资源储量4.3567亿吨。

湖北省煤炭资源储量及矿区(井田)分布特征见表1及插图1,各矿区(井田)煤炭资源储量详见附表3。

2、煤质

湖北省分布的含煤地层为寒武系下统、志留系、二叠系下统马鞍段与茅口组上段、二叠系上统吴家坪段、三叠系上统晓坪组、九里岗组与沙镇溪组、侏罗系下统香溪组。

由于沉积环境的不同,成煤条件的差异,煤质差别较大。

(1)马鞍煤:

分布于宜昌市、咸宁市、恩施州、荆州市。

以无烟煤、贫煤为主,为中高灰、中~高硫、中~中高热值煤。

灰分在2.37~50.40%之间,一般为26%,硫分在0.6~8.25%之间,一般3~4%,发热量一般在10.74~32.5MJ/kg之间,一般为21MJ/kg。

湖北省各产煤市(州)资源储量汇总表

表1

分布

范围

矿区(井田)数

(个)

累计查明资源储量

(千吨)

保有资源储量(千吨)

其中

已占用资源储量

未占用资源储量

湖北省

290

1212014.41

838566.54

402901.40

435665.14

宜昌市

74

345531.91

235778.94

148576.94

87202.00

黄石市

37

196429.99

93356.26

56905.45

36450.81

恩施州

45

317103.0

236812.0

91935.0

144877.0

咸宁市

80

86331.91

67065.60

11562.88

55502.72

荆门市

14

72762.0

41398.0

30524.0

10874.0

荆州市

9

26334.40

13914.44

12155.23

1759.21

襄樊市

9

35362.20

31147.30

15041.90

16105.40

十堰市

22

132159.0

119094.0

36200.0

82894.0

湖北省各产煤市(州)资源储量分布图插图1

(2)吴家坪煤:

分布于恩施州、宜昌市、黄石市、咸宁市。

以无烟煤、烟煤、贫煤为主,为中~中高灰、中~高硫、中低~中高热值煤。

灰分一般在18~22%之间,硫分一般3~5%之间,发热量一般在11.85~30.03MJ/kg之间,一般为18~24MJ/kg。

(3)晓坪煤:

分布于宜昌市、荆门市、襄樊市。

以无烟煤为主,为中~中高灰、低~中硫、中~中高热值煤。

灰分在34~39%,硫分0.9~1.3%之间,发热量18~23MJ/kg。

(4)九里岗煤:

分布于宜昌市、荆门市、襄樊市。

以无烟煤为主,为中高~高灰、低硫、中热值煤。

灰分一般为43%,硫分一般为0.895%,发热量一般为18.75MJ/kg。

(5)沙镇溪煤:

分布于恩施州、宜昌市。

以无烟煤为主,为中~中高灰、低~低中硫、中高热值煤。

灰分一般35.6%之间,硫分一般0.9~1.3%之间,发热量一般23MJ/kg。

(6)香溪煤:

分布于宜昌市、荆门市、咸宁市。

以无烟煤、肥焦煤、瘦煤为主,为中~中高灰、低~中硫、中~中高热值煤。

灰分一般为31~42%之间,硫分一般为1.4~1.5%之间,发热量一般为18.4~22.2MJ/kg。

3、石煤资源特征

(1)资源分布特征

湖北省境内石煤资源主要分布于十堰市的竹山县、竹溪县、房县、咸宁市方山背斜、大幕背斜的两翼及九宫山至大湖山一线北侧的各县市(除嘉鱼县外),恩施州各县市、宜昌市的宜都市与荆州市的松滋市也有分布。

十堰市、咸宁市赋存石煤资源主要为寒武系下统地层,志留系下统地层亦有分布,宜昌市、荆州市与恩施州赋存石资源主要为二叠系下统茅口组上段地层。

寒武系下统含煤岩组较多,含煤岩系一般为炭质千枚岩、硅质、炭质板岩、白云岩、灰岩和石煤,煤层结构复杂。

茅口组上段含煤岩系为含炭质硅质泥岩、含炭硅钙质泥岩、含炭质泥岩,煤层结构较简单。

(2)资源储量

截止2005年底,湖北省石煤资源累计查明资源储量4.37亿吨,保有资源储量4.28亿吨。

十堰市22个矿区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32159.0千吨,保有资源储量119094.0千吨;恩施州9个矿区(井田)累计查明资源储量320000千吨;咸宁市3个矿区保有资源储量28123千吨;荆州市8个矿山保有资源储量2332.3千吨;宜昌市2个矿山保有资源储量121.5千吨。

(3)煤质

①茅口组上段煤:

分布于宜昌市、荆州市、恩施州。

以石煤为主,为含炭质硅质泥岩、含炭硅钙质泥岩、含炭质泥岩,矿层厚度一般为5.0~13.7m,发育稳定。

为高灰、高硫,低热值煤。

灰分为79.5~81.2%,硫分为1.2~1.6%,发热量为4~6MJ/kg。

②志留系下统煤:

分布于咸宁市通山县三罗乡鲁家源一带与十堰市房县与郧县局部地带。

位于通山县三罗乡鲁家源的煤为无烟煤,为低硫低灰高热值煤,发热量达36.8MJ/kg。

十堰市志留系下统煤为石煤,为高灰高硫低热值煤,灰分一般在60%左右,发热量为6.2~12.5MJ/kg。

③寒武系下统煤:

主要分布于十堰市、咸宁市、恩施州。

为中~特高灰,中高~高硫,低热值石煤。

灰分一般在36.7~84.5%,平均灰分为64.5%,硫分一般为0.18~7.52%,平均硫分为2.66%,发热量一般为4.6~20.0MJ/kg,平均发热量为10.89MJ/kg。

4、含腐植酸煤

含腐植酸煤主要为煤层或高炭质泥岩经风化后腐植酸增加而形成。

迄今省境内含腐植酸煤资源尚无系统的地质调查与评价资料。

近几年在松宜煤矿区内进行了一些地质简测,截止2005年底止,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798.6千吨,保有资源储量1753.6千吨。

含腐植酸煤质量为水份21%,腐植酸24.65~30.53%,灰分18~32%。

5、煤炭共伴生矿产分布基本情况

湖北省煤炭共伴生矿产有要有硫铁矿、粘土(高岭土)矿、钒矿。

硫铁矿:

一般赋存于二叠系下统马鞍煤层顶板,矿层呈似层状,厚度变化较大,矿石类型有密集星散状和团块状两种。

硫铁矿主要分布于宜都市松木坪矿区,建始磺厂坪~肖家坪矿区、大理矿区,恩施新塘~红土~石窑矿区,利川柏杨见天坝~桂花矿区,鹤峰留驾矿区,宣恩勾腰坝、椿木营矿区,咸宁横山矿区。

截止2005年底止,累计查明资源储量22736.2千吨,矿石品位12~47%,一般为18.26~21.90%。

粘土(高岭土)矿:

主要赋存于二叠系下统马鞍煤层底板,矿层呈不稳定的透镜体状产出。

粘土(高岭土)矿主要分布于宜昌市松木坪矿区,五峰蜂子口矿区,恩施屯堡花石板~车坝矿区。

粘土(高岭土)矿地质调查与评价程度较低。

截止2005年底止,累计查明资源储量2594.7千吨,矿石质量为三氧化二铝含量37~43%,三氧化二铁含量0.5~0.9%。

钒矿:

赋存于寒武系下统与志留系下统石煤层中,主要分布于十堰市与咸宁市。

全省对钒矿勘探程度很低,仅丹江钒矿区、咸宁石门—庙铺矿区进行过详查。

此外,竹山县钻探岩石煤矿区伴生钒矿资源储量225.3千吨,矿石品位(V2O5)含量为0.5~1%。

(三)煤矿产业形势

1、煤矿资源需求预测

湖北省煤炭主要消费市场是钢铁、电力、化工、建材等工业领域,其次为民用领域。

2005年全省工业消费原煤6000万吨。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作为主体能源的煤炭需求将进一步增加,煤炭资源更加紧俏,煤炭增产形势刻不容缓。

据专家预测到2015年,全省煤炭需求量将达到8800万吨(见表2),各产煤市(州)煤炭产量和需求量存在明显差距,对外资源需求量增大(见表3)。

显然,省内自产煤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每年均需从外省购入大量煤炭。

湖北省规划期煤炭产量与需求预测表

表2

产量及需求预测

(万吨)

年份

2007

2010

2015

自产量

1300

1450

1600

调进量

6100

6350

7200

需求总量

7400

7800

8800

湖北省各产煤市(州)煤炭产量与需求预测表

表3

市州

名称

2005年表观消费量(万吨)

规划期煤炭产量与需求预测(万吨)

自产量

外调

进量

民用消费量

工业消费量

消费

总量

2007年

2010年

2015年

自产量

调进量

需求

总量

自产量

调进量

需求

总量

自产量

调进量

需求

总量

黄石市

121

308

1.3

427.7

429

135

365

500

150

450

600

170

530

700

咸宁市

35

85

40

80

120

45

95

140

40

130

170

30

150

180

襄樊市

60

400

160

300

460

60

440

500

60

400

460

50

350

400

荆门市

120

320

50

360

410

110

360

450

80

400

460

70

450

500

荆州市

30

250

120

160

280

20

280

300

20

310

330

10

290

300

十堰市

27

423

150

300

450

38

462

500

63

587

650

89

819

900

宜昌市

413

80

130

301

431

510

115

535

565

205

680

550

245

695

恩施州

197.1

25

56

136.1

192.1

370

20

287

471

16

382

626

40

516

合计

1003.1

1891

707.3

2064.8

2772.1

1288

2137

3212

1449

2498

3732

1595

2874

4191

湖北省未来10年煤炭产区主要是西部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煤炭资源在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比重日益重要,地方工业与民用的煤炭需求将逐年增加。

西部宜昌、恩施、十堰、襄樊等产煤市(州),2005年工业消费原煤1037万吨,民用消费496万吨。

据预测,西部各市煤炭产量均不能满足需求,需要外购煤炭才能满足煤炭供需平衡。

2、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湖北省属煤炭资源贫乏省,自给量约10~15%。

煤炭资矿区规模小、储量分散、可采含煤率低、煤层薄、开采难度大、煤质差、综合利用率低,是制约我省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因素。

《湖北省国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表明:

钢铁、电力、建材、化工等行业对煤炭需求进一步增强,这将激励煤炭企业产量增长,以满足市场对煤炭需求。

我省应加强规模煤炭企业发展,尤其是加强西部地区规模煤炭企业发展,增加煤炭产量,保障产煤地区地方工业与民用煤的需求,以缓解省内煤炭资源外购压力。

3、煤炭资源增产保证程度分析

湖北省煤炭资源保有储量8.3857亿吨,可供设计开发利用的(基础储量、内蕴经济的资源量)为7.15亿吨,是目前制定规划的资源依据。

按年消耗1000(800/0.8)万吨计算,储采比为7.2。

正在勘查的探矿权项目,经过预查,预测煤炭资源量1.15亿吨,预计通过勘查还可增加2亿多吨煤。

另外,我省石煤、含腐植酸煤及煤矸石资源相对丰富,可以综合利用。

总体看湖北省煤炭资源贫乏,主要靠外购来满足全省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但只要合理对有限的资源进行管理和利用,增产空间还是有资源储量保障的。

三煤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现状

(一)煤炭资源勘查现状

湖北省煤矿资源的地质调查和评价工作始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系统的调查评价和勘查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的,调查评价和勘查的兴盛期是上世纪60~70年代,先后有省地质局鄂西地质队、第十一、十三、十四地质队,省第二、四、五、七、八、九、十地质队,省煤田地质一八二队、一一五队、一二五队、物探队、陕西省一八六煤田地质勘查队等单位开展了不同程度的煤矿调查评价与勘查项目300项,其中详查95项,普查192项,预查13项,累计完成钻探工作量135.39万m,硐探2.07万m,槽探29.44万m3,完成比例尺1:

1000~1:

50000地质填图面积6760.4km2;探明煤炭资源储量矿区(井田)290个,其中,矿区(井田)煤炭资源储量在20000千吨以上的有11个,在10000~20000千吨的有23个,在5000~10000千吨有的34个,小于5000千吨有的222个(详见表4及插图2、3),各市(州)煤炭资源勘探工作及储量见附表1、2、3。

湖北省煤炭资源勘查评价汇总表

表4

分布

范围

勘探阶段(个)

勘查工作量

矿区(井田)规模分级(个)

详查

普查

预查

钻探

(m)

槽探

(m3)

硐探

(m)

面积

(km2)

资源储量(千吨)

>20000

10000~20000

5000~10000

<5000

湖北省

95

192

13

1343939.7

294434.61

20661.07

6680.4

11

23

34

222

宜昌市

12

62

322240.35

51015.89

2119.79

1450.0

3

8

7

56

黄石市

14

20

3

298710.92

34805.05

1037.70

1069.5

2

3

3

29

恩施州

16

28

159434.09

102753.97

13577.57

2447

4

5

11

25

咸宁市

35

50

6

385329.63

77381.17

3155.86

1495.3

2(石煤)

2

76

荆门市

13

1

58002.28

7093.21

154.8

1

2

1

10

荆州市

6

1

2

73228.66

3

6

襄樊市

5

3

1

11271.47

1391.70

770.15

35.5

3

6

十堰市

7

15

35722.34

19993.62

28.3

1

3

4

14

湖北省煤炭资源勘查工作程度图插图2

湖北省煤矿区(井田)规模分布图插图3

宜昌市有探明煤炭资源储量矿区74个,其勘查工作程度达到详查阶段12个,达到普查阶段62个。

全市8个县市(区)中勘查工作程度最高的为宜都市,其次为长阳县、远安县、夷陵区、五峰县、秭归县、兴山县,勘查工作程度最低为当阳市。

截止2005年底止,全市累计查明资源储量345531.91千吨,保有资源储量235778.94千吨。

全市74个矿区规模较小,矿区查明资源储量大于20000千吨的仅3个,查明资源储量10000~20000千吨的8个,查明资源储量5000~10000千吨的7个,查明资源储量小于5000千吨的56个。

宜昌市煤炭资源矿区勘查工作程度、矿区规模详见表5,各矿区勘查工作程度、矿区资源储量详见附表3。

恩施州现有煤矿区44个,矿区勘查工作程度达到详查阶段16个,达到普查阶段28个。

全州8个县市中勘查工作程度最高的为来凤县,其次为巴东县、建始县、利川市,勘查工作程度最低的为宣恩县。

截止2005年底止,恩施州累计

宜昌市煤矿区(井田)勘查工作程度、矿区规模汇总表

表5

分布

范围

勘查工作

程度

累计查明

资源储量

(千吨)

保有

资源储量

(千吨)

矿区规模分级(个)

资源储量(千吨)

详查

普查

>20000

10000~20000

5000~10000

<5000

宜昌市

12

62

345531.91

235778.94

3

8

7

56

兴山县

2

3

18240.50

14677.40

1

4

秭归县

3

7

45324.80

39795.50

1

1

9

夷陵区

3

17782.10

8123.7

1

2

远安县

18

79988.10

52542.90

1

4

13

当阳市

10

41900.10

26903.00

1

1

7

长阳县

3

14

64331.60

43807.30

3

14

五峰县

6

6649.00

5014.00

6

宜都市

4

1

71330.51

44939.94

1

2

1

1

查明资源储量317103千吨,保有资源储量236812千吨,全州探明资源储量30个,矿区中查明资源储量大于20000千吨的4个,查明资源储量10000~20000千吨的5个,查明资源储量5000~10000千吨的11个,查明资源储量小于5000千吨的25个。

恩施州煤炭资源矿区勘查工作程度、矿区规模见表6,各矿区勘查工作程度、矿区资源储量详见附表3。

恩施州煤矿区(井田)勘查工作程度、矿区规模汇总表

表6

分布

范围

勘查工作程度

累计查明

资源储量

(千吨)

保有资源储量

(千吨)

矿区规模分级(个)

累计查明资源储量(千吨)

详查

普查

>20000

10000~20000

5000~10000

<5000

恩施州

16

28

317103

236812

4

5

11

25

利川市

2

1

54661

41219

1

1

1

恩施市

3

2

24174

17759

1

4

建始县

3

9

91184

64085

1

2

4

5

巴东县

3

6

82884

68821

2

2

6

咸丰县

2

4

35645

21351

1

2

3

来凤县

2

1

11262

8020

1

2

宣恩县

3

1841

1190

3

鹤峰县

1

2

15452

14367

2

1

十堰市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洞滨~龙洞沟、广石岩~刘家坪区、龙坝~桥上区、竹山~得胜区、胜利煤矿区和刘洞区等6个聚煤区。

现有探明煤炭资源储量矿区(井田)22个,其勘查工作程度达到勘探阶段1个,达到详查阶段6个,达到普查阶段15个,全市煤炭资源勘查工作程度普遍较低。

截止2005年底止,全市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32159千吨,保有资源储量119094千吨,矿区最大资源储量为39314千吨,矿区规模较小。

十堰市煤炭资源矿区勘查工作程度、矿区规模见表7,各矿区勘查工作程度、矿区资源储量详见附表3。

十堰市煤矿区(井田)勘查工作程度、矿区规模汇总表

表7

分布

范围

勘查工作程度

累计查明资源储量

(千吨)

保有资源储量

(千吨)

矿区规模分级(个)

累计查明资源储量(千吨)

勘探

详查

普查

>20000

10000~20000

5000~10000

<5000

十堰市

1

6

15

132159

119094

1

3

4

14

竹溪县

3

4

26713

24499

2

5

竹山县

3

7

92880

82455

1

3

1

5

房县

1

4

12566

12140

1

4

咸宁市有煤矿区(井田)91个,其勘查工作程度达到详查阶段35个,达到普查阶段50个,达到预查阶段6个,其中赤壁市矿区(井田)勘查工作程度较高,其他各县、区勘查程度较低。

截止2005年底止,全市累计查明煤炭资源储量86331.91千吨,保有资源储量67065.60千吨,全市煤矿区(井田)规模均较小,资源储量在5000~10000千吨的2个,其中矿区最大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为9847.7千吨,其余矿区(井田)资源储量均小于5000千吨。

咸宁市矿区(井田)勘查工作程度、矿区(井田)规模详见表8,各矿区勘查工作程度、矿区资源储量见附表3。

咸宁市煤矿区(井田)勘查工作程度、矿区规模汇总表

表8

分布

范围

勘查工作程度

累计查明

资源储量

(千吨)

保有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