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上高压无功补偿装置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1549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6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柱上高压无功补偿装置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柱上高压无功补偿装置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柱上高压无功补偿装置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柱上高压无功补偿装置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柱上高压无功补偿装置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柱上高压无功补偿装置作业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柱上高压无功补偿装置作业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柱上高压无功补偿装置作业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柱上高压无功补偿装置作业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柱上高压无功补偿装置作业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柱上高压无功补偿装置作业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柱上高压无功补偿装置作业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柱上高压无功补偿装置作业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柱上高压无功补偿装置作业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柱上高压无功补偿装置作业指导书.docx

《柱上高压无功补偿装置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柱上高压无功补偿装置作业指导书.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柱上高压无功补偿装置作业指导书.docx

柱上高压无功补偿装置作业指导书

 

柱上高压无功补偿装置

 

南阳金冠电气有限公司

一、柱上高压无功补偿装置生产流程图

二、生产准备

1、生产任务单

生产车间负责人根据事业部下发的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根据进度要求和各小组生产能力派发生产任务单。

内容包括项目名称、产品类型、产品数量、任务单号、完成日期、项目负责人等信息。

生产任务单派发后,要做好记录与跟踪,遇到情况及时记录反馈。

每一批次任务完成后进行总结,分析计划偏移的原因或需改进的地方,及时作出调整。

2、现场准备

生产小组长在接到车间负责人下发的任务单后,要根据任务要求整理现场,在自己责任区域内划分柜体摆放位置。

清除一切与生产无关杂物。

准备生产工具一字螺丝刀、十字螺丝刀、套筒板手、活板手、卷尺、直尺、卡尺、吹风机。

3、材料领取

各小组在收到任务第一时间应安排人员到资料管理员处领取生产用图。

并做好登记和图纸盖章。

并熟悉图纸内容和要求。

根据材料名称和任务要求,领取箱体和器件。

领取元器件,根据装配图、明细表核对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是否符合要求。

核查所有元器件,紧固件质量是否合格,有无锈斑,损坏、变形等现象,如发现损坏等现象及时上报更换。

检查安装孔尺寸是否与所装元件安装孔相符,能否顺利通过。

消除电器元件接触面上的防锈油并将灰尘吹刷干净。

小组长在安排人员拆卸器件包装、打扫箱体清洁时。

所拆卸包装要放在统一位置,不可随意丢撒。

拆卸完毕后及时清扫,保持现场的清洁。

三、导线制作

3.1、二次导线领取与制作

根据下线表统计相应线径长度,然后到库房领取导线。

根据下线表到下线机上下线,下线机要调节合适不能过分挤压导线外皮。

导线两端播出部分应在8-12mm,导线下好后要放入准备好的纸箱或线架上,不可随意丢在地上。

在下线的过程中安排人员打线号,并按照顺序摆放好。

线号管线径应符合所套导线的尺寸,长度应在15-18mm,特殊情况可加长单不可超过22mm。

线号管的套装应符合从左向右,从下往上读取方式。

二次导线制作时,线鼻子根据具体要求可选用OT1.5-4,或1508针形线鼻子。

线鼻子压接好后前端应露出1-2mm。

3.2、一次导线制作

根据下线表要求或领取尺寸后到库房填写领料单,领取一次导线。

一次导线制作时用OT16-10、OT16-12的线鼻子,用液压钳进行压接。

液压钳的钳口选择应选M16,压接位置应该在线鼻子的中间位置。

压接后应平整美观,紧固无松动,前端出2-3mm。

导线压接后要经过检验检查,合格后进行搪锡处理。

搪锡时锡炉的温度应在325摄氏度,助焊剂选用氯化锌。

搪锡前保证搪锡部位干净无污染,然后在助焊剂中浸泡2-3S,浸泡拿起轻轻甩2-3次,将多余部分甩到盛放助焊剂的盒子里,以免在搪锡时发生爆炸烫伤。

需要搪锡的部位应全部粘有助焊剂,将线鼻子禁入锡炉2-3S后快速拿出放入清水中冷却,然后擦拭干净。

搪锡后的一次线要经过检验员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搪锡完成后,对导线两端套装热缩管。

热缩管的选用应为10KV专用热缩套管。

套装长度应为20CM±2,尺寸可选¢20.

热缩时应用工业吹风机从一端向另一端缓缓推动,并且翻转导线。

完成后热缩管应与导线紧密贴合在一起,空隙小于0.1mm。

四、一动一静箱体结构图

五、安装过程的工艺要求

5.1各种电器元件安装固定应符合其本身技术条件与要求。

5.2所有元件安装固定在骨架支架上,不得有松动。

5.3元件安装及接线应使用正常,其功能不致由于相互作用而受到损害或误动作。

5.4对于元件的各种电气参数,应符合成套装置的要求,并符合其自身的有关标准。

5.5元件必须按装配图纸入位。

5.6盘面安装的仪表和继电器的安装应端正,倾斜度不超过3-5度,各种指示仪表应进行调“0”。

5.7元器件安装孔过小时不得强行嵌入,应调整后安装。

5.8产品内所有电镀件电镀层,不允许有起皮、脱落、发黑、发霉、生锈等缺陷。

5.9产品接地部位,应保证电接触良好,不准有沾漆和黄锈现象,产品的总接地部位应有明显标志,其它接地标志应拆除。

5.10所有电器及附件,均应牢固地固定在板内,不得悬吊在其它电器的接线端子或边线上,紧固到以压平弹簧垫圈为准,螺纹不得过长或过短,一般螺纹露出部分为2-5丝,螺丝的规格以比安装孔小1mm为宜。

六、元件的安装与调整

6.1电容器安装与调整

6.1.1电容器用螺钉固定于垂直支架上。

根据开孔尺寸选用螺钉,螺钉直径应小于开孔直径1mm(一般选用M10*20)。

螺钉穿孔方向为从下往上,螺栓侧加平垫,螺母侧加平弹垫(先平垫再弹垫最后螺母)紧固时弹垫压平后再拧半圈为宜。

螺栓紧固后应出2-5丝。

接触面需平正,安装时垂直度不超过5度。

6.1.2电容器安装时应在接地标准位置安装接地线,接地线另一端在箱体内侧接地螺钉上。

6.2真空接触器安装与调整。

6.2.1接触面应安装于垂直平面上,其倾斜不得超过5度。

根据开孔尺寸选用螺钉,螺钉直径小于开孔直径1mm为宜。

螺钉穿孔方向为从下往上,螺栓侧加平垫,螺母侧加平弹垫(先平垫再弹垫最后螺母)紧固时弹垫压平后再拧半圈为宜。

螺栓紧固后应出2-5丝。

6.2.2接触器线圈的额定电压及频率必须与控制电源电压及频率一致。

6.2.3安装时应将铁芯极面油污应用棉纱布擦净。

6.2.4接触器工作时如发出较大噪音,可将磁铁板面上的尘垢清除便恢复正常。

接触器的吸引线圈在额定电压85—105%范围内应能正常工作。

6.3电压互感器安装与调整

6.3.1互感器安装时应符合图纸要求。

6.3.2互感器一次侧与箱体间距离应≥125mm。

6.3.3互感器安装要牢固可靠,不可出现晃动现象。

根据开孔尺寸选用螺钉,螺钉直径小于开孔直径1mm为宜。

螺钉穿孔方向为从上往下,螺栓侧加平垫,螺母侧加平弹垫(先平垫再弹垫最后螺母)紧固时弹垫压平后再拧半圈为宜。

螺栓紧固后应出2-5丝。

6.3.4电压互感器应与电流互感器分开安装,以免影响电流互感器测量精度。

6.4电流互感器安装与调整

6.4.1互感器安装时应符合图纸要求。

6.4.2互感器安装时应注意一次导线的穿心方向,符合走线要求。

6.4.3互感器与互感器之间,互感器与母线之间应有一定间隙,绝对不允许相互紧靠。

6.4.4一次回路通过电流时,二次线绝对不可开路。

6.5熔断器安装

对于瓷底座熔断器必须垫绝缘底垫,管式熔断器(RM型)应将管角装于绝缘件之上,应安装牢固不可松动,并要求两角对齐,特别注意垂直安装,插入式固定触头的钳口应有足够的压力,管式熔断器两端的铜帽与熔丝压紧接触良好。

6.6控制器安装与调整。

6.6.1安装位置要符合图纸要求,倾斜度不大于5度。

6.6.2控制器安装要牢固无松动现象,控制线连接整齐美观无松动和露铜现象。

6.7信号灯安装:

信号灯安装要牢固,不可松动,根据不同的用途采用各种不同颜色的信号灯,信号灯的安装要符合领料单和图纸要求。

6.8按钮、转换开关安装。

根据图样要求装上,拧紧螺体,不能松动。

6.9继电器安装

继电器安装应布置整齐不歪斜,对于有接线柱的继电器,应先将接线柱坚固在继电器上,然后再安装,并加以绝缘套管,布线应整齐一致,其紧固螺钉不得有松动现象。

6.10端子,端子排的安装。

6.10.1按照总装图,二次接线图把端子装在端了架上,要求位置正确,其平行度,垂直度不超过5度,端子排中各端子之间必须靠紧,固定牢靠不允许有松动现象。

6.10.2对与屏外连接的端子安装一般型端子。

6.10.3对需要接入试验仪器的回路在不断开回路的情况下需装试验型端子。

6.10.4对于需要彼此连接型试验端子,电流试验回路需加装试验连接型端子。

6.10.5对于要求增加回路时需加装连接端子,连接端子之间一般用专用连接片连接。

6.10.6对于需要增加绝缘强度和爬电距离而不需要标记的情况下加装隔板。

6.10.7不同安装单位端子两端,必须安装终端端子。

6.10.8一个端子一般只接一根导线。

6.10.9端子排设置原则:

(1)屏内与屏外的连接

(2)同一屏各安装单位间连接

(3)过渡回路需经过端子排(4)屏内设备与接在母线上的设备

(5)屏内设备至较重要的小母线(6)电流回路,信号回路

(7)其它需要断开的回路

6.11门锁安装

门锁安装好后应开锁灵活,无卡住现象或过松现象,门锁上后,手执门锁前后轻轻推拉,其移动量不得超过2mm。

6.12线槽的安装(可选)

6.12.1线槽的型号应与领料单一致,安装时要横平竖直,倾斜度不超过5度。

6.12.2线槽长度要留够,导线进入线槽时应垂直进入。

7、导线的连接

器件安装完毕后开始进行导线安装。

2次导线接线时线鼻子凸面朝上,平面朝下增加接触面。

线号管的有字一面朝外,整齐排列。

多股导线应用结束带缠绕,结束带的型号应选用¢6或¢8,根据实际情况可选用白色或黑色。

导线的走向应沿着箱体,不可斜拉或悬空,优先从箱体右侧走线。

每隔20CM应用扎带对导线进行捆扎固定,黑色导线用黑色扎带,彩色线应用白色。

导线与箱体接触部分必须用结束带缠绕进行隔离。

导线线鼻子应垂直进入接线端并压紧。

一次导线接线时凸面朝上,冷轧头与压接导体应平行或垂直,不可歪斜压紧。

七、产品自检

7.1产品制造所选用材料。

电器元件、辅件必须符合图纸要求。

7.2各元件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应符合规定,使用卡尺测量。

7.3目测元件、名牌、标题框、螺钉、接地等应符合有关规定。

7.4一次导线的连接应符合相序要求,线径符合载流量要求。

7.5装配完工后,应保持表面清洁,面漆应保持完整无损,如有划痕破损处应补漆,颜色应基本保持一致。

8、送检与检验

产品自检完成后,填写报价单给检验部门。

检验人员接到报检单后应及时安排人员进行检验。

根据图纸检验器件型号是否正确;

检验导线连接是否正确;

检验螺钉是否紧固并用记号笔打点;

42KV耐压测试;

控制器手动控制操作测试。

一次检验完成后根据具体情况计算一次合格率。

9、资料准备与包装

检验完毕后在箱体内部左侧,贴产品质量跟踪卡。

生产人员每台配齐图纸、说明书、随机备件和安装支架等。

检验人员配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等

产品外壳为不锈钢材质,需用气泡膜对顶部进行包装,对顶部瓷瓶要包2-3层。

控制箱为气泡膜全包。

包装完成后续在包装外粘贴产品标示卡,对每台产品信息进行标记。

十、安全及注意事项

10.1要严格遵守各种操作规程。

10.2各种元件轴件要轻拿轻放,以免损坏、碰撞,影响精度。

10.3对于重量大的元件应特别注意,以保证安全生产。

十一、记录

 装配完成一道工序后后,在随工单上填写相应记录,并与一次检验合格单留档保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