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教学提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554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教学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教学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教学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教学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教学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中国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教学提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中国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教学提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中国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教学提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中国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教学提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中国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教学提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中国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教学提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中国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教学提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中国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教学提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中国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教学提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教学提纲.docx

《中国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教学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教学提纲.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教学提纲.docx

中国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教学提纲

 

中国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

中国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

1443204000306 王晓云 14应用生物科学

摘要:

本文以中国的自然地理为基础,描述了中国植被地带性分布的规律。

国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气候、湿度、地形甚至土壤,都会对植被分布产生影响,在地理环境的影响下,我国植被分成八个分区,我国的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

热量分带和构造分区都是基本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表现,它们构成了不同形式的地域分异的基础。

关键词:

植被 自然地理 地带性规律 中国

引言:

纬度地带性规律:

每个地带与纬线大体平行地伸展为条状。

成因:

太阳辐射受地球形状影响,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结果。

即其以热量为主要基础。

分布:

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陆地自然带)

经度地带性规律:

从大陆滨海地区向内陆方向显示自然带的逐渐更替,大致与经线项平行伸展为条状带。

成因:

以水分条件为主要影响。

分布: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水分条件变化较小,经度地带性不明显,中纬度地区最明显。

大陆东部:

(季风、常绿、落叶)落叶林——温带草原——温带沙漠带大陆西部:

地中海式气候常绿硬叶林-温带海洋气候温带落叶林——温带草原——温带沙漠带。

垂直地带性高山地区,从山顶到山麓的水热状况随高度增加而变化。

每增加1000没米,温度下降6度。

低纬地区的高山地区表现最为明显。

如青藏高原。

经度地带性和纬度地带性并无从属关系,它们处于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中。

某一地区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规律,决定于当地热量和水分的综合作用,而不是其中一种因子

世界植被的纬度地带性规律:

北半球自北至南依次出现寒带的苔原、寒温带的针叶林、温带的夏绿阔叶林、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以及赤道的雨林,大体上是沿纬度排列的。

欧亚大陆中部与北美中部,自北向南依次出现苔原、针叶林、夏绿林、草原和荒漠,植被分布也呈现明显的纬度地带性。

但这种分布规律是相对的,常受海陆位置、地形、洋流性质以及大气环流等因素的强烈影响。

世界植被经度地带性:

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热量的主要来源,随着地球纬度的高低不同,地球表面从赤道向南、向北形成了各种热量带。

植被也随着这种规律依次更替,故称为植被的纬度地带性。

植被分布的经度地带性主要与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和地形相关。

一般规律是从沿海到内陆,降雨量逐渐减少,植被也出现明显的规律性变化。

北美两侧都是海洋,其东部降雨主要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气团,雨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相应地依次出现森林、草原和荒漠。

北美大陆西部虽受太平洋湿润气团的影响,雨量充沛,但被经向的落基山所阻挡,因而森林仅限于山脉以西。

所以,北美东西沿岸为森林,中部为草原和荒漠。

植被从东向西依次更替着森林-草原-荒漠-森林,表现出明显的经度变化。

中国植被的纬度和经度地带性规律与世界植被的地带性规律既有相似,又有所差异。

1.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1.1.地理位置和疆域

欧亚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与韩国、朝鲜、日本等国隔海想望,北邻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西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克什米尔、巴基斯坦相连,西南以喜马拉雅山脉为界与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相邻,南与缅甸、老挝、越南等国毗邻。

地理坐标介于:

北纬30°52′–53°31′,东经73°40’–135°05′间,陆地面积960万km2,居世界第三位,海陆疆界达40000km,陆界22000km,海域大陆岸线18000km,岛屿岸线14000km。

古丝绸之路、现欧亚大陆桥贯通中国和欧洲。

1.2.地形地貌

1.2.1.概况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

地形的主要特征是:

地形多种多样:

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

陆地上的5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布,这为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

山区面积广大:

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

中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这是中国地形的又一显著特征。

山区面积广大,给交通运输和农业发展带来一定困难,但山区可提供林产、矿产、水能和旅游资源,为改变山区面貌、发展山区经济提供了资源保证。

地势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1.2.2.分述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其北部与东部边缘分布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是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其东面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是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间有丘陵和低山,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如果通过北纬32°线,自西向东作一幅中国地形剖面图,从西部的大高原,到中部的盆地,再到东部平原,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逐级下降的地势特点十分明显。

从中国陆地的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面以下延伸,就是浅海大陆架,这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一般深度不大,坡度较缓,海洋资源丰富。

山脉多呈东西和东北-西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阴山、秦岭、南岭、大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武夷山、台湾山脉和横断山等山脉。

西部有世界上最高大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

在此以北以东的内蒙古、新疆地区、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是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

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武陵山一雪峰山一线以东至海岸线多为平原和丘陵,是第三级阶梯。

海岸线以东以南的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海底资源。

几百万年前,青藏高原隆起,地球历史上此一重大地壳运动形成了中国的地貌。

从空中俯瞰中国大地,地势就像阶梯一样,自西向东,逐渐下降。

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撞击,青藏高原不断隆起,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构成了中国地形的第一阶梯。

高原上的喜玛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高达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第二阶梯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组成,平均海拔1000—2000米。

跨过第二阶梯东缘的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向东直达太平洋沿岸是第三阶梯,此阶梯地势下降到500米至1000米以下,自北向南分布着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平原的边缘镶嵌着低山和丘陵。

再向东为中国大陆架浅海区,也就是第四级阶梯,水深大都不足200米。

1.3.地理中气候,季风,湿度和温度带特点

1.3.1.概述

温度、降雨量、蒸发量、湿度、风

中国自南向北,从温度带划分看,分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青藏高原区。

中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规律是: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各地区差别很大,大致是沿海多于内陆,南方多于北方,山区多于平原,山地中暖湿空气的迎风坡多于背风坡。

在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东南降水量大于800毫米等;在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南端一线西北降水量小于400毫米,塔里木盆地年降水量少于50毫米,是中国的“旱极”;中国东南部有些地区降水量在1600毫米以上,台湾东部山地可达3000毫米以上,是中国的“雨极”。

中国各地干湿状况差异很大,共划分为4个干湿地区:

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西部和西北部为干旱区,东南部为湿润区。

从干湿地区划分看,有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之分。

而且同一个温度带内,可含有不同的干湿区;同一个干湿地区中又含有不同的温度带。

因此在相同的气候类型中,也会有热量与干湿程度的差异。

地形的复杂多样,也使气候更具复杂多样性。

中国划分了5个温度带和一个特殊的青藏高原区。

不同的温度带内热量不同,生长期长短不一,耕作制度和作物种类也有明显差别。

在中国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连线以西以北的地区,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量很少,故唐诗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名句。

习惯上我们把夏季风可以控制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夏季风势力难以到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

1.3.2.气候的特征

(1)气候复杂多样

中国幅员辽阔,跨纬度较广,距海远近差距较大,加之地势高低不同,地形类型及山脉走向多样,因而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

从气候类型上看,东部属季风气候(又可分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

从温度带划分看,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青藏高原区。

从干湿地区划分看,有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之分。

而且同一个温度带内,可含有不同的干湿区;同一个干湿地区中又含有不同的温度带。

因此在相同的气候类型中,也会有热量与干湿程度的差异。

地形的复杂多样,也使气候更具复杂多样性。

(2)季风气候显著

中国的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的季风气候特征。

由于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又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岸,西南距印度洋也较近,因之气候受大陆、大洋的影响非常显著。

冬季盛行从大陆吹向海洋的偏北风,夏季盛行从海洋吹向陆地的偏南风。

冬季风产生于亚洲内陆,性质寒冷、干燥、在其影响下,中国大部地区冬季普遍降水少,气温低,北方更为突出。

夏季风来自东南面的太平洋和西南面的印度洋,性质温暖、湿润、在其影响下,降水普遍增多,雨热同季。

中国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的地区广,是世界上季风最典型、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

和世界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冬季气温偏低,而夏季气温又偏高,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这些又是大陆性气候的特征。

因此中国的季风气候,大陆性较强,也称作大陆性季风气候。

(3)气候条件的优势

复杂多样的气候,使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中国找到适宜生长的地方,使中国农作物与动植物资源都非常丰富。

例如玉米的故乡在墨西哥,引种到中国后却广泛种植,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红薯最早引种在浙江一带,目前在全国普遍种植。

中国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也为中国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因夏季气温高,热量条件优越,这使许多对热量条件需求较高的农作物在中国种植范围的纬度远比世界上其他同纬度国家的偏高,例如水稻可在北纬52°的黑龙江省呼玛县种植。

夏季多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例如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物产富饶,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而与之同纬度的非洲北部、阿拉伯半岛等地却多呈干旱、半干旱的荒漠景观。

中国气候虽然有许多方面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但也有不利的方面,中国灾害性天气频繁多发,对中国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也常常造成不利的影响,其中旱灾、洪灾、寒潮、台风等是对中国影响较大的主要灾害性天气。

中国的旱涝灾害平均每年发生一次,北方以旱灾居多,南方则旱涝灾害均有发生。

在夏秋季节,中国东南沿海常常受到热带风暴-台风的侵袭。

台风(热带风暴发展到特别强烈时称为台风)以6-9月最为频繁。

在中国的秋冬季节,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不断南下,冷空气特别强烈时,气温骤降,出现寒潮。

寒潮可造成低温、大风、沙暴、霜冻等灾害。

1.3.3.气温和温度带

(1)冬季气温的分布:

从1月等温线图可看出:

0℃等温线穿过了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此线以北(包括北方、西北内陆及青藏高原)的气温在0℃以下,其中黑龙江漠河的气温在-30℃以下;此线以南的气温则在0℃以上,其中海南三亚的气温为20℃以上。

因此,南方温暖,北方寒冷,南北气温差别大是中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征。

这一特征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纬度位置的影响 冬季阳光直射在南半球,中国大部处于北温带,由太阳辐射获得的热量少,同时中国南北纬度相差达50℃,北方与南方太阳高度差别显著,故造成北方大部地区气温低,且南北气温差别大。

冬季风的影响:

冬季,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常有寒冷干燥的冬季风吹来,北方地区首当其冲,因此更加剧了北方严寒并使南北气温的差别增大。

(2)夏季气温的分布

从中国夏季7月等温线图上可以看出:

除了地势高的青藏高原和天山等以外,大部地区在20℃以上,南方许多地方在28℃以上;新疆吐鲁番盆地7月平均气温高达32℃,是中国夏季的炎热中心。

所以除青藏高原等地势高的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气温差别不大,是中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征。

其形成原因有:

夏季阳光直射点在北半球,中国各地获得的太阳光热普遍增多。

加之北方因纬度较高,白昼又比较长,获得的光热相对增多,缩短了与南方的气温差距,因而全国普遍高温。

温度带的划分及耕作 

温度带

≥10℃积温

生长期(天)

分布范围

耕作制度

主要农作物

热带

>8000℃

365

海南全省和滇、粤、台三省南部

水稻一年三熟

水稻、甘蔗、天然橡胶等

亚热带

4500℃—8000℃

218—365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一年二至三熟

水稻、冬麦、棉花、油菜等

暖温带

3400°—4500℃

171—218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及南疆

一年一熟至两年三熟

冬麦、玉米、棉花、花生等

中温带

1600°—3400℃

100—171

东北、内蒙古大部分及北疆

一年一熟

春麦、玉米、亚麻、大豆、甜菜等

寒温带

<1600℃

<100

黑龙江省北部及内蒙古东北部

一年一熟

春麦、马铃薯等

青藏高原区

<2000℃(大部分地区)

0—100

青藏高原

部分地区一年一熟

青稞等

(3)中国的温度带

中国采用积温来划分温度带,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所以通常把日平均气温连续≥10℃的天数叫生长期。

把生长期内每天平均气温累加起来的温度总和叫积温。

一个地区的积温,反映了该地区的热量状况。

根据积温的分布,中国划分了5个温度带和一个特殊的青藏高原区。

不同的温度带内热量不同,生长期长短不一,耕作制度和作物种类也有明显差别。

在中国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连线以西以北的地区,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量很少,故唐诗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名句。

习惯上我们把夏季风可以控制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夏季风势力难以到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

1.3.4.中国的干湿地区(湿度)

干湿状况是反映气候特征的标志之一,一个地方的干湿程度由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决定,降水量大于蒸发量,该地区就湿润,降水量小于蒸发量,该地区就干燥。

干湿状况与天然植被类型及农业等关系密切。

中国各地干湿状况差异很大,共划分为4个干湿地区:

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干湿地区的划分

年降水量(mm)

干湿状况

分布地区

植被

土地利用

湿润区

>800

降水量>蒸发量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南部、内蒙古东北部、东北三省东部

森林

以水田为主的农业

半湿润区

>400

降水量>蒸发量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部、青藏高原东南部

森林——草原

旱地为主的农业

半干旱区

<400

降水量<蒸发量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的一部分、青藏高原大部

草原

草原牧业、灌溉农业

干旱区

<200

降水量<蒸发量

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青藏高原西北部

荒漠

高山牧业、绿洲灌溉农业

2.中国植被的纬度和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2.1.中国植被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在东部湿润森林区,由于温度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气候上自北向南依次出现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因此受气候影响,植被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针叶落叶林、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亚热带含常绿成分的落叶阔叶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亚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雨林。

西部由于地处亚洲内陆腹地,在强烈的大陆性气候笼罩下,再加上从北向南出现了一系列东西走向的巨大山系,如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昆仑山等,打破了纬度的影响,这样,西部从北到南的植被水平分布的纬度变化如下:

温带半荒漠、荒漠带、暖温带荒漠带、高寒荒漠带、高寒草原带、高原山地灌丛草原带。

2.2.中国植被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1)位于世界上最广阔的欧亚大陆东南部的太平洋西岸,西北部深入大陆腹地。

(2)冬季盛行着大陆来的极地气团或北冰洋气团,常形成寒潮由北向南运行。

夏季盛行着由海洋来的热带气团和赤道气团,主要是太平洋东南季风和印度洋西南季风带着水气吹向大陆。

(3)地形十分复杂,高山众多。

东西走向的山脉对寒潮向南流动起着不同程度的阻挡作用,成为温度带的分界线。

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山脉对太平洋东南季风深入内陆起着明显的屏障作用,与划分东南湿润气候区和西北干燥气候区的分界上有着密切的关系。

西藏高原南部东西走向的山脉和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对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入境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

(4)来自北赤道的暖洋流在接近我国台湾东岸时,顺着琉球群岛转向日本本州东岸方向向东流去,因此这支暖洋流对我国大陆,特别是对北方气候未能发生直接增温加湿的作用,所以我国温带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

(5)在上述所有自然地理条件的综合影响下,我国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受海洋季风和湿气流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

我国植被的经向地带性,在温带地区特别明显。

依次有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和极端干旱的气候,相应的植被变化也由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依次出现了三大植被区域,即东部湿润森林区、中部半干旱草原区、西部内陆干旱荒漠区,这充分反映了中国植被的经度地带性分布。

  

3.中国植被的主要类型和地理分布区

我国几乎包括世界上除了极地冻原以外所有主要植被类型,并有高原高寒植被。

全国自然植被包括29植被型、52亚型和600多个主要群系,主要被分为八个分区。

3.1大兴安岭北部寒温带落叶针叶林区域

我国大兴安岭北部的落叶针叶林是欧亚大陆北方针叶林的一部分,属于东西伯利亚南部落叶针叶林沿山地向南的延续部分。

大兴安岭山地海拔高度约600~1000米,有些山峰接近1400米。

年平均温度为-1.2℃~-5℃以下,七月平均气温为16~20℃,全年积温为1100~1700℃,无霜期为70~100天,年降水量为400~600毫米。

这里的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

海拔600米以下的谷地是含蒙古栎的兴安落叶松林,其它树种有黑桦、山杨、紫椴、水曲柳、黄檗等。

林下灌木有二色胡枝子、榛子、毛榛等;海拔600~1000米为杜鹃-兴安落叶松林,局部有樟子松林。

林下灌丛有兴安杜鹃-杜香、越桔、笃斯越桔等。

海拔1100~1350米为藓类-兴安落叶松林,含有红皮云杉、岳桦等少量乔木树种,林下藓类地被层很发育,主要有塔藓、毛梳藓、树藓等,树杆上有黑树发藓,但没有松萝;海拔1350米以上的顶部为匍匐生长的偃松矮曲林,还有桦属植物和越桔。

3.2东北、华北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

包括本区东北东部山地,华北山地,山东、辽东丘陵山地,黄土高原东南部,华北平原和关中平原等地。

由于南北热量条件的差异,可分为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和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3华中、西南常绿阔叶林区域

包括淮河、秦岭到南岭之间的广大亚热带地区,向西直到青藏高原边缘的山地。

这里气候温热多雨。

无霜期长达240~300天,7110℃年积温为4500~7500℃,年平均气温为14~21℃,最热月七月均温为28~29℃,年降水量为1000~1800毫米,集中在5~9月,但不像华北地区那样特别集中,在这样温湿的气候下,植被主要是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和竹林,在山地上部和石灰岩山地为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

3.4华南、西南热带雨林、季雨林区域

包括北回归线以南的云南、广东、广西、台湾四省、区的南部以及西藏东南缘山地和南海诸岛。

全年积温为7500~9000℃,年平均气温为21~25.5℃,一月平均气温为12~20℃,年降雨量为1200~2200毫米。

这里的代表性植被是常绿阔叶雨林和季雨林,树木有老茎生花、板状根、气根、滴水叶尖等热带植物形态特征以及大量的藤本植物、纹杀植物、附生植物等热带热带植物生活型特征。

按照热量条件和植被特点,本区域可分为热带雨林和季雨林两个植被带。

3.5内蒙、东北温带草原区域

包括东北平原、内蒙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年降水量为300~500毫米,属于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

植被主要为禾草草原,以耐旱的多年生根茎禾本科草类为主,植物有明显的旱生形态,如叶子卷曲、细长,深根系,茎、叶上有茸毛等。

3.6西北温带荒漠区域

我国荒漠地区年降水量大都在200毫米以下,很多地方不到100毫米,甚至不到10毫米,属于温带干旱气候和极端干旱气候。

这里的植物普遍具有旱生特征:

叶片缩小,叶子退化成刺,叶片完全退化,茎、叶被有密集的绒毛,或出现肉质茎和肉质叶等,以便减少水分蒸发或贮集水分,此外根系特别发达,有的深达几十米,有的根系重量是地上部分的8~10倍,以便于从土层深度和广度吸收水分。

我国荒漠区域大致可分为温带灌木、半灌木荒漠带;北疆温带半灌木、小乔木荒漠带;南疆暖温带灌木、半灌木荒漠带三个带或区。

3.7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原区域

包括青海和西藏东南半部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川西和云南西北部部分地区。

高原面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山地都超过5000米,东部边缘的深切河谷可低于4000米,这里天气多变而凉爽,年平均气温1~6℃,一月均温-3~-10℃,七月均温10~15℃,年降水量约300~500毫米,植被的特点是草类普遍低矮,叶片缩小,以适应寒冷多风的气候。

可分为高寒草甸带和高寒草原带两个植被带。

3.8高寒荒漠区域

分布在西藏西北部,海拔高度在4500~5000米以上。

年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下,有的地方不足20毫米,气候寒冷而干燥,全年平均气温在10℃左右,但夏季白天气温经常升高到20℃以上。

植被是以垫状驼绒黎、藏亚菊、蒿类为主。

4.地理环境特点对中国植被分布规律的影响

地理环境特点对植被分布的影响是复杂多样的,气候、湿度、地形甚至土壤,都会对植被分布产生影响。

我国的高原和高山约占总面积的二分之一以上,平原仅有十分之一,其他属低山丘陵;因此,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多山国家。

根据地质构造运动和外营力的影响,中国地貌可分为五大组合,即青藏高原和极高山;干旱大盆地和高山;半干旱和半湿润区高平原;亚热带和热带丘陵、盆地、山地和山地高原;大平原。

中国复杂的地貌对植被类型的形成和结构带来深远的影响。

我国南北温度差值较大,从男孩诸岛的年平均温度250C以上之黑龙江省北部的-50C以下,相差达300C以上,因此从北到南可分为寒温带针叶林气候,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气候,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候和热带季雨林、雨林气候。

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隆起超过纬度的影响,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温度在00C以下,因而为高寒植被气候。

雨量也从东南沿海往西北逐渐减少,故相应依次出现森林,草原和荒漠三个植被区域。

我国的土壤在东部和东南部主要是酸性森林土,在半干旱区发育着各类钙质草原土(包括高寒草原土),在西部雨量更少的干旱地区,出现各类荒漠土,并有大面积的盐碱土。

我国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向地带性和经向地带性。

由于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广阔的欧亚大陆东南部的太平洋西岸,西北部深入大陆腹地,冬季盛行着大陆来的极地气团或北冰洋气团,常形成寒潮由北向南运行。

夏季盛行着由海洋来的热带气团和赤道气团,主要是太平洋东南季风和印度洋西南季风带着湿气吹向大陆。

又由于我国地形十分复杂,高山众多,东西走向的山脉对寒潮向南流动起着不同程度的阻挡作用,成为温度带的分界线。

 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山脉对太平洋东南季风深入内陆起着明显的屏障作用,与划分东南湿润气候区和西北干燥气候区的分界上有着密切的关系。

西藏高原南部东西走向的山脉和南北走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