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之企业网络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15540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之企业网络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之企业网络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之企业网络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之企业网络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之企业网络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之企业网络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之企业网络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之企业网络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之企业网络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之企业网络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之企业网络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之企业网络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之企业网络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之企业网络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之企业网络方案.docx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之企业网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之企业网络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之企业网络方案.docx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之企业网络方案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

设计题目:

小型企业局域网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时间:

2012年12月

 

 

摘要

随着计算机及局域网络应用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各种计算机软件系统被相继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在公司内部,需要使各部门相互间真正做到高效的信息交换、资源的共享,为员工提供准确、可靠、快捷的各种数据和信息,充分发挥公司现有计算机设备的功能,从而加强公司内各部门的业务和技术联系,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资源共享,降低运作及管理成本,因此,企业网络的建设是企业向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网网络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不仅为现代化企业综合信息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等一系列应用提供基本操作平台,而且能提供多种应用服务,使信息能及时、准确地传送给各个系统。

而企业网工程建设中主要应用了网络技术中的重要分支局域网技术来建设与管理的。

本课程设计将从小型企业局域网的建设需求、建设原则、拓扑结构、子网划分以及路由协议等方面,展示一个企业网的组建过程,详细介绍关于交换机和路由器等的相关知识。

关键词:

局域网,交换机,路由器,资源共享

 

第一章课题概述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网络课程设计是学习完《计算机网络》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训练。

通过实地考察企业或学校的现有网络,在此基础上通过具体设计掌握组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技术,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网络组网的过程及方案设计,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基础;熟练掌握vlan划分及路由协议的配置,熟练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1.2课程设计要求

要求能根据实际问题绘制拓扑结构图,拓扑结构图可以是树形、星形、网状形、环状形及混合形结构的之一,清晰的描述接口,进行路由器或交换机的代码配置实现,并且每个方案的需有以下内容:

实训环境或器材、原理与说明:

器材:

CiscoPacketTracer5.3模拟软件;

说明:

原理和技术:

实训中主要用到的技术有,交换机的配置:

VLAN技术、生成树、VLANTrunk协议(VTP)、三层交换机的路由配置;路由器的配置:

标准的访问控制列表、命名的扩展访问控制列表、动态RIP、dhcp动态IP地址分配等。

1.3解决方案设计

其中必须包含:

(1)设备选型;

(2)综合布线设计;

(3)拓扑图;

(4)IP地址规划;

(5)子网划分;

(6)路由协议的选择;

(7)路由器配置。

第二章课程设计的内容

2.1总体要求

现有多个部门,设计一个小型企业网络方案,要求:

1.资源共享,网络内的各个桌面用户可共享数据库、共享打印机,实现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各项功能;

2.通信服务,最终用户通过广域网连接可以收发电子邮件、实现Web应用、接入互联网、进行安全的广域网访问;3.划分网段;

4.选择路由协议,配置路由。

2.2:

需求分析

21世纪是一个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时代。

作为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在这个时代发挥着它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行为和思维方式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计算机连接到不同的网络中,使得计算机网络不论从结构上还是规模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给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对实施网络工程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网络的逐步普及,企业内部网络的建设已经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企业网已经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提到,利用网络技术,现代企业可以在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员工之间实现优化的信息沟通。

这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获得关键的竞争优势。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加快构建自身的信息网络,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

如今,许多公司或企业因为日常办公或经营业务的需要都购买了为数不少的电脑。

随着公司或企业发展,一些单位的领导开始意识到内部构建局域网的现实必要性。

但因为经费短缺等关键因素的制约,许多领导都要求本单位的电脑管理人员承担起构建局域网的工作任务。

2.3设计原则

中小企业局域网通常规模较小,结构相对简单,对性能的要求则因应用的不同而差别较大。

许多中小企业网络技术人员较少,对企业网络规划提升了认识,我意识到我们所学的东西将来都是要付诸实践的,所以一切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我们所具备的能力。

经过此次实训,我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实际的锻炼。

因而对网络的依赖性很高,要求网络尽可能简单、可靠、易用,降低网络的使用和维护成本、提高产品的性能价格比就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以上特点,我们应遵循下列设计原则:

1.把握好技术先进性与应用简易性之间的平衡。

规划局域网,不但要满足用户当前的需要,还应该有一定技术前瞻性和用户需求预见性,考虑到能够满足未来几年内用户对网络功能和带宽的需要。

采用成熟的先进技术,兼顾未来的发展趋势,即量力而行,又适当超前,留有发展余地。

2.具有良好的升级扩展能力。

系统便于扩展,保证前期的投资的有效性与后期投资的连续性。

3.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确保网络可靠运行,在网络的关键部分应具有容错能力,提供公共网络连接、通信链路、服务器等全方位的安全管理系统。

4.产品功能与实际应用需求相匹配。

中小企业用户通常只用到局域网的部分功能。

所以,设计功能精简的产品不但可以很好地满足大多数中小企业的需求以及有效降低成本,而且还能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易维护性。

5.尽可能选择成熟、标准化的技术和产品。

恰当运用以太网的不同标准和功能,以太网技术能够在双绞线、多模光纤、单模光纤等介质上传输数据,可以非常简单地升级到百兆、千兆的速率,而且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管理性。

以太网提供了多种标准和功能。

比如10Mbps、100Mbps、1000Mbps不同速率的标准和双绞线、光纤等不同介质的标准,以及网络管理、流量控制、VLAN、优先级、链路聚合等功能。

6.经济性:

要求价格适中,设备及耗材要求采用质量过硬,物美价廉。

7.开放性:

采用国际标准通信协议、标准操作系统、标准网管软件、采用符合标准的设备,保证系统具有开放特点,增强与不同类型的网络之间的互联能力。

 

第三章拓扑结构图

总体拓扑结构图,如下图3.1

图3.1

 

第四章网络划分与局域网建立

4.1IP地址规划

Vlan2:

192.168.1.0/24

Vlan3:

192.168.2.0/24

Vlan4:

192.168.3.0/24

路由协议的选择:

动态RIP路由协议

4.2接口详细IP地址

名称

接口

IP

子网掩码

M_S0

f0/1

192.168.1.1

255.255.255.0

f0/2

192.168.2.1

255.255.255.0

f0/3

192.168.3.1

255.255.255.0

f0/24

192.168.5.1

255.255.255.0

R

f0/0

192.168.5.2

255.255.255.0

S0/2/0

202.1.1.1

255.255.255.0

ISP

S0/2/0

202.1.1.2

255.255.255.0

f0/0

202.1.2.1

255.255.255.0

Server0

192.168.3.2

255.255.255.0

 

第五章详细步骤

5.1R路由表

Gatewayoflastresortisnotset

R192.168.1.0/24[120/1]via192.168.5.1,00:

00:

27,FastEthernet0/0

R192.168.2.0/24[120/1]via192.168.5.1,00:

00:

27,FastEthernet0/0

R192.168.3.0/24[120/1]via192.168.5.1,00:

00:

27,FastEthernet0/0

C192.168.5.0/24isdirectlyconnected,FastEthernet0/0

C202.1.1.0/24isdirectlyconnected,Serial0/2/0

R202.1.2.0/24[120/1]via202.1.1.2,00:

00:

22,Serial0/2/0

5.2ISP路由表

Gatewayoflastresortis202.1.1.1tonetwork0.0.0.0

R192.168.1.0/24[120/2]via202.1.1.1,00:

00:

08,Serial0/2/0

R192.168.2.0/24[120/2]via202.1.1.1,00:

00:

08,Serial0/2/0

R192.168.3.0/24[120/2]via202.1.1.1,00:

00:

08,Serial0/2/0

R192.168.5.0/24[120/1]via202.1.1.1,00:

00:

08,Serial0/2/0

C202.1.1.0/24isdirectlyconnected,Serial0/2/0

C202.1.2.0/24isdirectlyconnected,FastEthernet0/0

R*0.0.0.0/0[120/1]via202.1.1.1,00:

00:

08,Serial0/2/0

5.3M_S0路由表

Gatewayoflastresortis192.168.5.2tonetwork0.0.0.0

C192.168.1.0/24isdirectlyconnected,Vlan2

C192.168.2.0/24isdirectlyconnected,Vlan3

C192.168.3.0/24isdirectlyconnected,Vlan4

C192.168.5.0/24isdirectlyconnected,FastEthernet0/24

R202.1.1.0/24[120/1]via192.168.5.2,00:

00:

13,FastEthernet0/24

R202.1.2.0/24[120/2]via192.168.5.2,00:

00:

13,FastEthernet0/24

R*0.0.0.0/0[120/1]via192.168.5.2,00:

00:

13,FastEthernet0/24

5.4主要配置过程

R:

Router>en

Router#conft

Router(config)#intf0/0

Router(config-if)#nosh

Router(config-if)#end

Router(config)#hostR

R(config)#intf0/0

R(config-if)#ipadd192.168.5.2255.255.255.0

R(config-if)#exit

R(config)#ints0/2/0

R(config-if)#ipadd202.1.1.1255.255.255.0

R(config-if)#nosh

R(config-if)#clockrate64000

R(config-if)#exit

R(config)#routerrip

R(config-router)#ver2

R(config-router)#noau

R(config-router)#net192.168.5.0

R(config-router)#default-informationoriginate

R(config-router)#exit

R(config)#access-list1permit192.168.1.00.0.0.255

R(config)#access-list1permit192.168.2.00.0.0.255

R(config)#access-list1permit192.168.3.00.0.0.255

R(config)#ipnatinsidesourcelist1interfaces0/0overload

%Invalidinterfacenumber(Slotisempty)

R(config)#ints0/2/0

R(config-if)#ipnatoutside

R(config-if)#exit

R(config)#intf0/0

R(config-if)#ipnatinside

R(config-if)#end

R>en

R#

R#configureterminal

R(config)#

R(config)#routerrip

R(config-router)#

R(config-router)#exit

R(config)#iproute202.1.2.0255.255.255.0202.1.1.2

R(config)#noiproute202.1.2.0255.255.255.0202.1.1.2

R(config)#routerrip

R(config-router)#nonetwork192.168.5.0

R(config-router)#network192.168.1.0

R(config-router)#network192.168.2.0

R(config-router)#version2

R(config-router)#exit

M_S0:

M_S0#

M_S0#conft

M_S0(config)#intf0/1

M_S0(config-if)#swmoac

M_S0(config-if)#swacvlan2

M_S0(config-if)#exit

M_S0(config)#intf0/2

M_S0(config-if)#swmoac

M_S0(config-if)#swacvlan3

M_S0(config-if)#exit

M_S0(config)#intf0/3

M_S0(config-if)#swmoac

M_S0(config-if)#swacvlan4

M_S0(config-if)#exit

M_S0(config)#intvlan2

M_S0(config-if)#ipadd192.168.1.1255.255.255.0

M_S0(config-if)#exit

M_S0(config)#intvlan3

M_S0(config-if)#ipadd192.168.2.1255.255.255.0

M_S0(config-if)#exit

M_S0(config)#intvlan4

M_S0(config-if)#ipadd192.168.3.1255.255.255.0

M_S0(config-if)#nosh

M_S0(config-if)#exit

M_S0(config)#ipdhcppoolvlan2

M_S0(dhcp-config)#network192.168.1.0255.255.255.0

M_S0(dhcp-config)#default-router192.168.1.1

M_S0(dhcp-config)#exit

M_S0(config)#ipdhcppoolvlan3

M_S0(dhcp-config)#network192.168.2.0255.255.255.0

M_S0(dhcp-config)#default-router192.168.2.1

M_S0(dhcp-config)#exit

M_S0(config)#intf0/24

M_S0(config-if)#noswitchport

M_S0(config-if)#ipadd192.168.5.1255.255.255.0

M_S0(config-if)#nosh

M_S0(config-if)#exit

M_S0(config)#

M_S0(config)#iprouting

M_S0(config)#routerrip

M_S0(config-router)#ver2

M_S0(config-router)#noau

M_S0(config-router)#net

%Incompletecommand.

M_S0(config-router)#net192.168.1.0

M_S0(config-router)#net192.168.2.0

M_S0(config-router)#net192.168.3.0

M_S0(config-router)#net192.168.5.0

M_S0(config-router)#exit

M_S0(config)#

M_S0>en

M_S0#conft

M_S0(config)#intf0/24

M_S0(config-if)#nosh

ISP:

ISP>en

ISP#

ISP#configureterminal

ISP(config)#

ISP(config)#routerrip

ISP(config-router)#network202.1.1.0

ISP(config-router)#network202.1.2.0

ISP(config-router)#version2

ISP(config-router)#exit

主要过程截图

(1)vlan2pingvlan3,如图5.1。

图5.1

(2)vlan2pingserver0,如图5.2。

图5.2

(3)vlan3浏览Web服务器,如图5.3。

图5.3

第六章课程设计心得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课程设计,总算预期完成了。

课程设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实践的机会,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了,巩固所学知识,为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尽管这门课对我们来说有些困难,但在老师的指导下,最终还是顺利完成该课程设计。

通过该课程设计,收获颇多。

通过该课程设计,掌握了路由的基本过程及其各阶段的基本原理,熟悉了拓扑图,了解了路由器与交换机及其相关的原理应用,对课本上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课本上的知识是机械的,表面的。

通过实践,上机实验,和同学一起探讨问题,才对实验原理有更深的理解。

知道和理解了该命令在计算机中是怎样执行的,对该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有深刻的理解。

通过该课程设计,对书本上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一些功能的实现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以及应用。

能够把课堂上学的知识通过自己设计的实验演示出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要谢谢老师,一直帮助我们改进实验,认真耐心的讲解我不懂以及不会的地方。

使我对网络方面有了系统的概念。

当然,短短的将近一个月的课程设计实践并不能将这门课学得好,通过实践,发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特别是耐心。

在遇到不懂要主动向老师学问,跟同学讨论,直到问题得以解决。

我想,这次课程设计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邓亚平、尚凤军、苏畅.计算机网络.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9

[2]赵东明.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东北大学出版社.2007.6

[3]贾冬梅、周昕.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J]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