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15691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docx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务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docx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1教务管理信息系统需求概述

教务信息管理系统是一种融合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先进管理手段。

系统是建立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的基于C/S(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教务信息管理系统,选用VB.NET+SQL SERVER 2000数据库进行开发。

有登录,教师用户,管理员用户,学生用户四个模块。

教师用户可以查看自身信息,修改联系方式和密码,查看、录入、删除学生基本信息和学生成绩信息。

管理员用户可以查看自身和教师信息,查询、录入、修改、删除课程信息和教师任课信息。

添加、修改、删除教师基本信息。

查询、添加、删除教师评价信息和修改自身登录密码,学生用户可以查看自身信息。

.系统还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数据库的科学的设计避免出现数据冗余。

系统应有良好的可操控性和简洁的界面。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教务信息进行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

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

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教务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CS模式主要是教学行政性环境,教务处各科、各院系、部、中心等。

BS模式要求在广域网上进行服务,并将所有的咨询和操作内容按服务对象即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其他人员归类,前三者实行凭密码登录,按权限管理。

教务管理系统的目标是:

实现学分制管理的要求,以流程:

课程预选(部分选修课)教学任务排课学生选课学生成绩为中心,对教师学生课程、教学计划、学生学习及学籍成绩、教材、教学评估、收费等数据进行网络化信息管理。

使各使用部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使学生、教师及其他各类人员查询数据极为方便。

2系统数据描述

2.1系统数据流图

数据流图是把数据在组织(或原系统)内部的流动情况抽象地独立出来,舍去了具体组织机构、信息载体、处理工作、物资、材料等,单从数据流动过程来考查实际业务的数据处理模式。

主要包括对信息的流动、传递、处理、存储等的分析。

数据流程分析的目的是要发现和解决数据流通中的问题,如:

数据流程不畅、前后数据不匹配、数据处理过程不合理等等。

一个畅通的数据流程是今后新系统用以实现这个业务处理过程的基础。

数据流程分析的实现分层数据流程图(DataFlowDiagram,简称DFD)数据流程图基本符号同上。

分层数据流图(三)、新系统的逻辑方案

1新系统的目标

档案管理:

学生的基本情况

成绩管理:

期末成绩、补考成绩、四、六级成绩、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

奖惩管理:

奖学金评定,纪律处分

毕业生学位管理:

结业处理,毕业处理、学籍卡片

日常教务管理:

各种日常报表,如通知书,补考通知书等,学生学习成绩的各种分类统计等

2新系统的逻辑模型(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实体关系图)

如图2-1、2-2、2-3、2-4、2-5、2-6所示数据流程图:

如图2-1数据流图所示

如图2-2数据流图所示

如图2-3数据流图所示

如图2-4数据流图所示

如图2-5数据流图所示

如图2-6数据流图所示

2.2数据字典:

是对数据的说明和解释。

其主要内容有数据流,数据元素,数据存储,加工外部项,其中数据元素是组成数据流的基本成分。

在数据分析中,数据字典起着重要作用。

数据元素:

名称类型长度取值

学号C10notnull

姓名C4notnull

性别C2男/女

出生日期D8notnull

专业C20notnull

课程号C6notnull

学期数C1{1、2、3、4、5、6、7、8}

成绩N30~100

补考成绩N30~100

补考次数N1

课程名C20notnull

授课老师C8

学分数N1<10

学院C20notnull

考试科目C20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

考试成绩C4合格、优秀

学位C20notnull

注:

一些使用量不大的字段不包括在以上数据元素中

数据结构:

D1学籍表={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学院+专业}

D2成绩表={学号+课程号+学期数+成绩+补考成绩+补考次数}

D2.1成绩排名表={学号+课程名+学分数+总分+总学分数+平均分+名次}

D3.1获奖入围名单={学号+课程名+学分数+总分+总学分数+平均分+名次}

D3.2处分学生名单={学号+姓名+性别+学院+专业+处分+备注}

D3获奖学生名单={学号+姓名+奖学金情况}

D4.1毕业生基本情况表={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学院+专业+奖学金情况+处分+备注+英语四级通过情况+计算机考试通过情况+毕业论文情况+公共体育课通过情况}

D4.2={学号+姓名+性别+学院+专业+学位+备注(没获得学位结业)}

D4.3={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学院+专业+奖惩情况+学位+备注}

课程表={课程号+课程名+授课老师+学分数}

英语计算机考试成绩表={学号+考试科目+成绩}

毕业生登记表={学号+姓名+学院+专业+学位}

注:

一些临时报表未在以上数据字典中列出

p5.3、P2.3的处理逻辑

不及格课程四门以上:

留级

期末课程成绩考察(包括补考成绩)

不及格四门以下:

补考

P4.2的处理逻辑

考试作弊不予补考者:

结业毕业资格审查

历年规定课程不合格:

结业无作弊纪律处分

体育成绩不及格:

结业所有课程合格

毕业论文不合格:

结业体育成绩合格

论文合格未通过CET4:

结业通过

CET4:

毕业

实体关系图(如下图2-7所示)注:

没画出实体的属性。

如图2-7实体关系图所示

2.3系统接口说明

利用菜单界面驱动方式,对用户友好。

必须对鼠标和键盘单独支持等。

P1000、内存64M以上PC满足输入端条件运行于Windows及更高版本具有WIN32API的操作系统上。

2.4系统内部接口

由于系统的各种内部接口是通过借助数据库开发软件来实现的,是完全在数据库内部操作的,故在此略过此内容。

3教务系统功能描述

3.1教务计划管理

3.1.1教务计划管理子系统功能及处理说明

教务计划管理子系统主要是从课程库到专业教学计划,再从教务计划到学期执行教务任务,及教学任务的落实的管理。

以下是教务计划管理的子系统功能图,如图3-1所示。

如图3-1教务计划管理功能图

3.2学籍管理

3.2.1学籍管理子系统功能及处理说明

学籍管理子系统主要是实现学生信息的管理,并为其它子系统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和数据。

本系统主要功能包括:

学生注册、信息维护、学籍异动、学生奖惩、社会工作、毕业资格审核、辅修专业审核、查询统计打印。

以下是学籍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图,如图3-2所示。

 

如图3-2学籍管理系统功能图

3.3选课管理

3.3.1选课管理子系统功能及处理说明

选课后台管理子系统是为了管理人员对学生进行网上选课的一些前期准备工作及一些活动规则进行设定。

以下是选课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图,如图3-3所示。

 

如图3-3选课管理系统功能图

3.4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限制

目前教务管理系统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在教务报表定制和打印方面大部分还是采用在C/S结构模式下的打印,还比较欠缺B/S架构下的在线实时打印;或者是难以具体定制符合各个高校自身特点的成绩报表格式。

但目前还是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

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同时随着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有关教务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长。

4系统性能描述

4.1系统性能参数

主要参数

软件类型

教育管理

版本类型

网络版

版本描述

教务管理系统是一套适用于各大高等院校进行

教学管理的有利工具。

该系统在内容上主要包

括了基础维护/教学管理/打印统计几部分。

中基础维护主要包括:

学生信息/班级信息/课程

信息/课程图表等。

硬件环境

CPU:

PIII500及以上;内存:

128M以上,建议

256M以上;硬盘:

至少200M空间以上.

软件环境

Windows98/Windows2000/WindowsXP/

Windows2003或更高版本。

建议网络版服

务器端使用Windows2000/Windows2003或

更高版本。

4.2系统测试种类

1.黑盒测试

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它是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

在测试中,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

黑盒测试着眼于程序外部结构,不考虑内部逻辑结构,主要针对软件界面和软件功能进行测试。

2.白盒测试

白盒测试也称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它是按照程序内部的结构测试程序,通过测试来检测产品内部动作是否按照设计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进行,检验程序中的每条通路是否都能按预定要求正确工作。

这一方法是把测试对象看作一个打开的盒子,测试人员依据程序内部逻辑结构相关信息,设计或选择测试用例,对程序所有逻辑路径进行测试,通过在不同点检查程序的状态,确定实际的状态是否与预期的状态一致。

3.静态测试

静态方法是指不运行被测程序本身,仅通过分析或检查源程序的语法、结构、过程、接口等来检查程序的正确性。

对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设计说明书、源程序做结构分析、流程图分析、符号执行来找错。

静态方法通过程序静态特性的分析,找出欠缺和可疑之处,例如不匹配的参数、不适当的循环嵌套和分支嵌套、不允许的递归、未使用过的变量、空指针的引用和可疑的计算等。

静态测试结果可用于进一步的查错,并为测试用例选取提供指导。

4.动态测试

动态方法是指通过运行被测程序,检查运行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差异,并分析运行效率和健壮性等性能,这种方法由三部分组成:

构造测试实例、执行程序、分析程序的输出结果。

4.3预期的软件响应

采用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可取代原系统的单据手工传递工作,减少人工开支,节省资金,并且可大大提高信息量的取得,缩短信息处理周期,规划教学资源,提高学生信息,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的利用率,使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本系统操作简单,易于理解,只需通过简单熟悉,上手较快,学校教务管理处的教职员以及相关教师均能进行操作,营运环境要求低。

面对于系统设计还应该以“标准性、安全性、兼容性、高效性、保密性、可维护性”为标准,在着眼于当前实用的基础上,为将来系统的扩展,升级留有余地。

软件的开发应能在较长时间内满足学校的发展需要。

通过可行性分析研究,认为新系统的开发方案切实可行,可进行开发。

4.4应考虑的特殊问题

1.系统的安全性

系统的安全性依赖数据库、操作系统、系统应用软件的程序、校园网系统。

该系统因采用Oracle,具有较强的安全保障;数据库服务器操作系统采用UNIX,安全级别较高,技术要求较高,一般人员掌握它不容易,安全性相对Windows好些;系统的应用程序对密码采用较安全的设计方法,具有相对的安全性;校园网系统应具备可靠的防火墙等措施,防止黑客对内部系统的破坏。

2.系统的速度

因学分制的推进取决于选课制的推进,该系统的运行除选课对服务器的硬件要求较高,平常使用只需普通的服务器则可,服务器的档次直接影响同时选课的人数。

3.系统的备份

数据的备份是整个系统实施的重要部分。

该系统采用多层备份,数据库服务器本身的备份+应用服务器的备份+系统管理员工作站的自动备份。

5参考文献目录

《信息系统工程》杂志社

海天教务管理系统软件评价网

教师(务)信息管理系统文献综述及参考资料教师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毕业设计ASP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JYGLBZ-XX-2002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第1部分:

学校管理信息标准(StandardsofeducationmanagementinformationPart1:

Standardsofschoolmamnagementinformation)》2002年底月发布、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