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县甘薯产业化工程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15861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94 大小:9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潼南县甘薯产业化工程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潼南县甘薯产业化工程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潼南县甘薯产业化工程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潼南县甘薯产业化工程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潼南县甘薯产业化工程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潼南县甘薯产业化工程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4页
潼南县甘薯产业化工程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4页
潼南县甘薯产业化工程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4页
潼南县甘薯产业化工程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4页
潼南县甘薯产业化工程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4页
潼南县甘薯产业化工程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4页
潼南县甘薯产业化工程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4页
潼南县甘薯产业化工程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4页
潼南县甘薯产业化工程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4页
潼南县甘薯产业化工程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4页
潼南县甘薯产业化工程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4页
潼南县甘薯产业化工程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4页
潼南县甘薯产业化工程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4页
潼南县甘薯产业化工程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4页
潼南县甘薯产业化工程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4页
亲,该文档总共9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潼南县甘薯产业化工程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潼南县甘薯产业化工程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潼南县甘薯产业化工程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潼南县甘薯产业化工程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6.2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6.3综合利用及治理方案

6.4绿化

6.5节能

第七章生产组织及劳动定员

7.1企业组织及工作制度

7.2劳动定员

7.3人员培训

第八章项目实施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9.1投资估算的依据

9.2投资估算

9.3流动资金估算

9.4项目工程建设计划

9.5资金筹措计划

第十章财务评价与效益分析

10.1经营成本

10.2收入预期

10.3项目财务分析

第十一章项目实施风险评价

第十二章结论

12.1经济效益可观

12.2生态效益突出

12.3社会效益显著

第1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潼南县甘薯产业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

2、建设性质:

新建

3、项目业主:

重庆捷那顺世汽油醇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徐庭贵

企业类型:

民营

4、项目建设规模、内容及建设地址:

(1)在潼南县群力镇建设甘薯优良新品种原种、原原种繁育基地5000亩。

(2)在潼南县建设甘薯原料生产基地18万亩,年收购加工鲜薯20万吨;

(3)建设甘薯初级加工点5个,分布在潼南县甘薯原料生产基地。

(4)在潼南县工业园区,建成年产甘薯系列食品5万吨加工基地。

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投资估算范围包括:

公司原料基地和加工基地两部分建设投资。

(1)项目总投资22430.3万元,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13231.7万元,建设期利息144万元,流动资金投资9054.6万元。

(2)项目资金来源:

本项目投资总额22430.3万元。

由于本项目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申请国家专项资金无偿拨款农业产业化资金3000万元。

自筹资金8092.1万元。

申请商业银行贷款11338.2万元。

6、项目建设计划:

(1)公司原料基地建设:

项目建设3年(2010-2012);

(2)加工基地建设:

分两期建设期,第一期2010年建设,2011

年投产,第二期2012年建设,2013年达到本项目设计加工能力。

1.2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1、编制依据

①重庆捷那顺世汽油醇有限公司与西南大学科技咨询公司签署的委托协议书。

②根据重庆捷那顺世汽油醇有限公司和潼南县人民政府提供的基础资料。

③《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国发〔2009〕3号文件;

④《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及国家制定的其他农业综合开发政策和规定等。

⑤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

2、编制原则

(1)市场原则。

从产品方案到工艺流程和技术方案设计等,都充分考虑市场结构和水平,把市场原则贯穿于整个过程。

(2)技术先进、实用性原则。

采用现代加工高新技术,使产品的科技含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应用先进技术时,充分考虑技术的实用性,特别是在成本上的可行性,使技术使用的边际成本达到最小化。

(3)系统原则。

在空间、时间上合理安排原料供应、加工、销售之间的关系,实现微观资源配置优化。

(4)环保、安全、卫生原则。

把环境、安全和卫生上升为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加以对待。

对项目所涉及的所有排放物按照国家环保质量标准进行无害化处理,做到零废物排放。

(5)效益原则。

把经济效益放在重要位置,同时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紧密结合起来。

3、研究范围

本报告研究内容涉及“潼南县甘薯产业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整体规划,包括项目运作模式、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建设规模、建设规划、甘薯生产与加工技术、投资及效益等方面的分析,并重点对甘薯品种试验、高产优质栽培和甘薯系列食品深度加工生产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3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项目原料基地建设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选择鲜薯干物质含量29%以上的甘薯品种作原料品种,通过高产栽培技术的贯彻应用,鲜薯亩产量达到2.2吨以上。

2、原料数量要求

建立甘薯原料基地18万亩,为企业提供加工鲜薯20万吨。

3、项目加工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本项目生产产品符合绿色食品要求,天然、营养、健康。

(2)甘薯全粉:

水分≤8.0%,淀粉≥15.0%,总糖≤5.0%。

产品得率:

22%。

(3)采用新工艺,利用原料粉碎后分离的桨汁提取甘薯蛋白、甘薯色素,1000kg鲜薯可得到1.1kg甘薯色素、8kg甘薯蛋白。

(4)甘薯休闲食品:

水分≤3.5%、总糖≤5.0%、油脂≤5.0%。

(5)速冻薯块:

微波短时加热即可食用,产品得率:

1.4主要研究结论

本项目建设以重庆捷那顺世汽油醇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联合产区建立甘薯种植基地、初加工基地和深加工基地,带动广大农民种植甘薯,形成甘薯产业化经营模式。

(1)规划的甘薯种植基地气候、土壤条件适宜,建设条件良好。

(2)经济分析结果表明本项目能取得较好的财务收益。

项目达到设计产量后,年税后利润3709万元,投资利润率为27.12%,投资利税率为45.62%。

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为6.3年。

主要经济数据与财务评价指标详见表1-1。

表1-1主要经济数据与财务评价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经济数据

 

1

项目总资金

万元

22430.3

2

建设投资

13231.7

3

建设期利息

144.0

4

流动资金

9054.6

5

资金筹措

借款

11338.2

其中:

长期借款

5000

自有资本

8092.1

财政投资

3000

6

年平均销售收入

36925.3

7

年平均销售税金及附加

220.5

8

年平均增值税

2756.0

9

年平均总成本费用

29584.3

10

年平均利润总额

4364.4

11

年平均所得税

654.7

12

年平均税后利润

3709.7

财务评价指标

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

%

24.1%

项目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后)

¥12,500.41

 i=10%

项目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

6.31

平均投资利润率

27.12%

平均投资利税率

45.62%

产量盈亏平衡点

27.36%

 满负荷生产条件下

(3)项目社会效益显著。

项目可带动当地农民种植甘薯18万亩,农民年增收1.2亿元。

每年能上缴国家和地方税收3630万元。

经对本项目可行性研究表明,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地方经济发展,项目技术可行,产品市场前景广阔,项目投资少,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良好。

第2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1、甘薯特点

甘薯(IpomoeabatatasLam.)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广的特点,其薯块和藤叶富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食用纤维等营养物质,不仅是我国的重要粮食和工业原料作物,而且也是仅次于玉米的重要饲料作物。

同时,由于甘薯单位面积能量产量高,生产燃料乙醇成本低,所以,甘薯新近又成为新型能源作物。

据FAO统计,我国自1990年以来,甘薯年均种植总面积为6.0×

106hm2,年均总产量为113.6×

106t,分别占全球的65%和86%,均居世界首位。

然而我国甘薯总产量的50%用于饲料,15%用于直接鲜食,10%用于加工,6%-8%用于留种,其余接近20%在运输、贮藏等环节中腐烂掉了。

因此如何充分利用丰富的甘薯资源并根据地区特点发展甘薯食品加工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已成为甘薯种植业进一步发展和促进薯农增产增收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实际上将甘薯资源优势转化为甘薯经济优势也正是当前甘薯主产区农业产业化的热点之一。

通过对各种农作物的生产条件、市场潜力和加工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潜力进行综合比较得出的结论是:

甘薯由于产业化还比较落后,甘薯是颇具产业化发展潜力的农作物之一。

2、甘薯全粉特性

甘薯全粉是一种脱水甘薯制品,它以新鲜甘薯为原料,经清洗、去皮、挑选、切片、漂洗、预煮、冷却、蒸煮、捣泥等工艺过程,经脱水干燥而得的细颗粒状、片屑状或粉末状产品统称之为甘薯全粉。

甘薯全粉包含了新鲜甘薯除薯皮以外的全部干物质:

淀粉、蛋白质、糖、脂肪、纤维、灰分、维生素、矿物质。

复水后的甘薯全粉呈新鲜甘薯蒸熟后捣成的泥状,并具有新鲜甘薯的营养、风味和口感。

甘薯全粉的用途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食品种类。

由于甘薯用途和品种多样化,因此全粉类型也多种多样、涵盖食品、医药保健制品等多个行业领域。

生产甘薯全粉比较优势:

(1)集中大规模高效转化的有效途径。

(2)甘薯全粉储存运输方便、安全、低成本。

(3)甘薯全粉使用方便,更加贴近市场。

近年重庆市甘薯种植面积45万公顷(近700万亩),居全国第四,占全市粮食总播面积的17%左右;

鲜薯总产量834万吨,居全国第三,占全市粮食总产的15%左右;

平均单产1.8万千克/公顷(1200千克/亩)。

甘薯没有被列为重庆市主要作物,加之甘薯食用比重仅为10%,已成为重庆市的非粮作物。

同时,重庆市的农业生产条件与耕作制度,注定了甘薯既不与农业生产争地、也不能不种它。

因此,开辟新的甘薯产后开发利用途径,是重庆市农业生产与发展的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它也必将会有力地促进甘薯地生产和地方经济发展。

因此,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甘薯的生物学特点和在重庆市的生产利用甘薯的状况,重庆捷那顺世汽油醇有限公司提出以重庆市潼南县为核心基地和以重庆市的铜梁县、合川区的部分乡镇为甘薯原料基地生产全粉及甘薯系列食品。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甘薯具有许多重要生理保健功能,实施本项目有利于增进城乡居民身心健康。

2、甘薯全粉是以新鲜甘薯为原料,经清洗、去皮、切片、蒸煮、捣泥等工艺过程,经脱水干燥而得的细颗粒状等形状的一种加工产品。

甘薯全粉的优势在于包含了除薯皮以外的全部干物质,且利于周年保存,类型多样,其用途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食品种类。

因此,甘薯全粉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以甘薯为原料生产全粉,对于促进农业、食品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2.3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2.3.1自然条件

潼南幅员面积1594平方公里,属典型的浅丘地貌,地势较为平坦,冲击平坝较多。

现有耕地总面积约110万亩,其中:

常年东水田约16万亩,水旱轮作两季田约32万亩,三台以下的丘陵台地约22万亩,丘陵坡地等其余耕地约19.7万亩。

潼南地跨东经105°

31′41〞至106°

00′20″,北纬29°

47′33″至30°

26′28″,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级宜耕。

气候的特点是:

一是冬暖春早,热量丰富。

从历年气象资料分析,年平均气温为17.9℃,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最热月(7月或8月)平均气温27.2℃,年积温6561℃,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5673℃,无需期长,年均霜期仅5.5天,二是雨量充沛。

年平均降雨量为974.7毫米,其中春季占22%,夏季占45%,秋季占27%,冬季占5%。

4—9月占78%,对大春作物有利。

三是云雾相对较少,日照相对较强。

由于受纬度、地形等条件影响,重庆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较,云雾多,日照少。

潼南位于重庆西北部,处于重庆云雾地带边缘,相对而言云雾较少,年平均雾日25.4天(重庆平均年雾日67.8天),日照相对较强,累计年日照数为1228.4小时。

潼南溪河纵横,水源充足。

涪、琼两江横贯潼南县域东西,大小溪河73条。

2004—2006年,农业部农业环境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重庆)对潼南部分乡镇的15个土壤、8个农灌水样品的PH值、重金属(铬、汞、铅、镉、砷)、DDT、六六六、氰化物、氟化物、氯化物等进行了抽样检测。

以NY/T5292—2004(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评价准则)为标准。

对环境进行评价。

检测结果表面,当地的土壤和农灌水环境质量条件均符合要求。

根据重庆市环境质量报告书提供的2005年潼南县菜地土壤PH监测结果统计数据,PH范围在5.60—8.40之间。

Hg、Cd、Pb、As、Cr平均浓度均达到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采用土壤二级标准进行评价,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0.57,表明潼南县土壤重金属质量总体上达到一级水平。

相关检测结果表明,潼南县全县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1.35%,全钾含量2.55%,速效钾含量丰富,平均为96ppm,平均为3ppm,碱解氮含量75ppm。

以上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发展优质甘薯的种植、加工。

2.3.2交通条件

潼南地处巴蜀腹心,是成渝快速通道的中心点,国道319、省道205线交织其间。

“两高1小时潼南工程”:

遂渝快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县城距成渝主城区的里程仅90公里,火车、汽车1小时内均能到达,10余条出县公路连接周边市县,1小时行程半径涵盖合川、铜梁、遂宁、蓬溪、武胜、南充等周边上千万人口区域,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

全县31个镇乡到县城的行程在1小时以内。

2.3.3人力资源条件

潼南县农村人口约81.1万人,占总人口的90%。

目前,全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劳动力约24.7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的53.7%。

2.3.4政策条件

(1)该项目生产基地分布在重庆潼南县及铜梁县、合川区部分乡(镇),为农业产业化工程,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该项目的建设对于提高农产品转化,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2)该项目甘薯全粉为食品工业提供优质原料,产品市场增长迅速,对原料需求增长快,系列甘薯食品开发,市场需求广泛。

(3)政府的强有力支持

成立了以县领导任组长、由县内有关管理部门负责人、其他原料基地县(市)农办或农业局负责人、捷那顺世董事长、西南大学县校合作办负责人及该校本项目的原料基地建设项目技术负责人等组成的领导小组,下设甘薯产业化办公室(设在潼南县农办),甘薯产业化办公室由潼南县农办和捷那顺世公司抽人合作办公,负责项目建设的日常工作,潼南县政府和捷那顺世公司已经与有关原料基地区县主管部门签订原料的基地建设、供应的合作意向协议。

2.3.5技术条件

本项目技术依托单位西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211工程高校。

西南大学重庆市甘薯研究中心长期从事甘薯优质专用型新品种选育,栽培研究,而食品科学学院对粮食、果蔬等农产品深加工方面的研究具有雄厚的基础。

因此西南大学将为本项目的高产、优质原材料建设,产品深度开发、加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4产业关联度

项目建设对于潼南县农业产业化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甘薯产业链较长,关联到与甘薯加工相关的众多产业(企业),诸如与甘薯种植有关的肥料、种子、农业机械等产业、与甘薯加工相关的机械设备、供水、供电、运输、包装等产业,与甘薯食品销售有关的流通产业和进出口产业等,此外,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是维护和进一步推进潼南县农业产业化、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证。

由此可见,本项目的实施与当地众多产业直接相关,其科技、示范、推广性强,能够在发展本产业的同时为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

2.5项目业主概况

重庆捷那顺世汽油醇有限责任公司是四川捷那环保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派生发展的专业从事非粮生物燃料乙醇的高新技术企业,独立核算,自主经营。

初期注册资本人民币1000万元,实收资本1000万元。

公司的经营宗旨是:

在国家和重庆市政府以及相关区、市、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与帮助下,充分发挥本公司多年来在汽油醇产业研发上的丰富科研成果与高科技人才的集群优势,利用重庆地区优越的天然地理环境与甘薯资源,通过与西南大学科研机构强强联手合作,在重庆乃至西南地区生产和销售用甘薯(非粮作物)作为原料的国家目前紧缺的车用燃油的替代品——汽油醇(燃料乙醇)产品,从而使公司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的生物燃料(汽油醇)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全球能源危机,制约着全球经济的发展。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努力在各领域寻觅着新型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我国相关部门也相继出台系列鼓励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政策和法规。

重庆市更是被国家发改委列入了全国仅有的五个省(直辖市)定点生产新型能源——非粮燃料乙醇(汽油醇)的地区之一。

项目生产基地选址于重庆市潼南县,第一期拟建规模为年产5万吨甘薯全粉等系列食品加工基地。

第二期拟建规模为年产10万吨非粮车用燃料乙醇(汽油醇),总投资4.5亿元,年产变性燃料乙醇(汽油醇)10万吨,二氧化碳9.5万吨,酒精酵母蛋白渣9.5万吨,杂醇油450吨,联产酵母蛋白饲料13万吨,GDP可达10亿元,可解决直接就业岗位1000余人,间接就业3000人以上,项目启动后,可带动重庆市的农业、物流业、饲料业及禽畜饲养业等行业的连动发展,并可带动当地多种行业的经济GDP增长3—4倍。

项目的实施,可以推动重庆市甘薯产业和可再生燃料乙醇(汽油醇)产业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农民增收。

2.6项目技术支撑

西南大学甘薯研究中心在甘薯的遗传育种、栽培繁殖、病虫防治、形态解剖、生殖发育、生理生化、产后加工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先后承担国家“863”、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省市科技攻关等科学研究课题26项。

“八五”、“九五”期间,育成“渝苏1号”、“渝薯34”、“渝薯20”、“渝苏297”、“渝苏76”等5个甘薯新品种。

“十五”期间,中心先后承担了国家863“甘薯、甘蔗新能源植物新材料创新与研制”、重庆市良种创新工程等科研课题14项。

2002年至2005年,中心连续4年育成“渝苏303”、“渝苏153”、“渝苏151”、“渝紫263”等甘薯新品种通过国家级品种审定(鉴定)和“渝苏30”通过重庆市品种审定。

在国内率先利用甘薯近缘野生种I.trifida开展种间杂交,育成高产、优质和抗病的淀粉用甘薯新品种“渝苏303”,其鲜薯、薯干和淀粉产量均超过我国目前甘薯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甘薯品种“徐薯18”和“南薯88”(“徐薯18”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南薯88”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且其抗黑斑病能力强于“徐薯18”和“南薯88”,在通过四川、重庆、江苏、江西三省一市品种审定后,2002年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甘薯新品种“渝苏8号”2006-2007两年在国家长江流域薯区区域试验中,平均鲜薯亩产2414.6公斤,较对照增产10.81%,达显著水平,居第一位;

薯干亩产699.0公斤,比对照增产14.81%,达显著水平,居第一位。

平均烘干率29.19%,比对照高1.09个百分点。

淀粉亩产460.0公斤,比对照增产16.7%,达显著水平,居第一位。

平均淀粉率19.05%,比对照高0.96个百分点。

这些新品种已在江苏、四川、重庆、江西、安徽、河北、河南、湖南、湖北、浙江、福建等16个省市的有关地区累计推广1500万亩,新增社会纯收益15亿元。

2008年该中心加入了农业部国家甘薯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为全国20个甘薯综合试验站之一。

2009年,重庆市科委立项支持开展以重庆市甘薯研究中心为主体,有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食品学院和重庆三峡农科院参加的重庆市甘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是农业部在全国农业院校中最早设立的食品学科,也是农业部的“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专业的重点学科,注重与企业结合,先后与重啤集团、太极集团、榨菜集团、蓝剑集团、等国内十几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为企业开发了上百个新产品,很多产品已成为全国的名牌产品。

食品科学学院对粮食、油脂、水果、蔬菜等农产品深加工方面的研究具有雄厚的基础,承担了30多项部、省、市粮油、果蔬、肉类精深加工攻关课题。

第3章市场分析和产品方案设计

3.1甘薯加工业现状

甘薯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工业原料及新型能源用块根作物,在世界粮食生产中甘薯总产排在第七位,广泛种植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

甘薯在我国粮食作物生产中总产排列第四位,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种植面积有9000万亩,总产量在4亿吨左右,占世界总产量的80%以上,甘薯是一种营养平衡,具有特殊保健作用的食品,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

长期以来甘薯在我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被看作是一种粮食的替代品和饲料,每年甘薯总产量的50%用于饲料,15%用于直接鲜食,10%用于加工,5%用于留种,其余接近20%在储运环节中损耗掉。

甘薯加工制品主要为薯干、粗淀粉、酒精、粉条等低值初级产品,而现行意义上的甘薯食品加工业几乎是空白一片。

而甘薯加工的主要产品粉条,也仅利用了甘薯中的淀粉,而其它具有特殊营养保健作用的成分被白白浪费掉,没能体现出甘薯的营养价值。

3.2市场发展预测

1、甘薯营养价值

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甘薯中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每500g甘薯约可产热2648kJ(635kcal),含蛋白质11.5g、糖14.5g、脂肪1g、磷100mg、钙90mg、铁2mg、胡萝卜素0.5mg,还含有维生素B1、B2、C与尼克酸、亚油酸等

甘薯块根中除含有大量淀粉、可溶性糖、多种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外,还含有蛋白质、脂肪、食物纤维以及钙、铁等矿物质,营养价值不亚于米、面。

甘薯已不是昔日所说的“粗粮”、“救灾糊口粮”,而是养分齐全、含量高,并且具有重要保健和防治疾病功能的食物。

甘薯所含的食物纤维质地细腻,不伤肠胃,对预防疾病与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功能,是医学营养学家所推崇的食物纤维来源。

红心甘薯富含维生素A,食用甘薯可避免维生素A缺乏症。

甘薯的主要保健成分及功能:

脱氢表雄甾酮——防止结肠癌和乳腺癌。

甘薯的抗癌作用在瓜果蔬菜中名列榜首。

甘薯粘液蛋白——保持关节腔内的润滑作用,保持人体心血管壁的弹性,阻止动脉粥样硬化,减少皮下脂肪,防止肝肾中结缔组织萎缩,提高肌体的免疫能力。

研究还发现甘薯粘液蛋白还具有显著的抗突变作用和较明显的降血脂作用。

花青素——具有抗氧化功能,可清除体内的氧化自由基,增强人体免疫力。

甘薯色素在不同的PH值下呈现不同的颜色,在食品工业方面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用途。

2、市场发展预测

随着人们对营养与健康的认识深入,甘薯作为一种保健食品越来越受到重视,广大消费者越来越希望新鲜、味美、营养齐全的甘薯精深加工新产品问世。

因此,为了满足人们对甘薯产品的日益增长的需要,为了大幅度提高甘薯产品的附加值,必须加强甘薯新产品的开发,而且要上规模,达到小商品,大市场。

甘薯全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