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考语文模拟真题卷二原卷+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645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6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中考语文模拟真题卷二原卷+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河南中考语文模拟真题卷二原卷+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河南中考语文模拟真题卷二原卷+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河南中考语文模拟真题卷二原卷+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河南中考语文模拟真题卷二原卷+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河南中考语文模拟真题卷二原卷+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河南中考语文模拟真题卷二原卷+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河南中考语文模拟真题卷二原卷+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河南中考语文模拟真题卷二原卷+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河南中考语文模拟真题卷二原卷+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河南中考语文模拟真题卷二原卷+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河南中考语文模拟真题卷二原卷+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河南中考语文模拟真题卷二原卷+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河南中考语文模拟真题卷二原卷+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河南中考语文模拟真题卷二原卷+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河南中考语文模拟真题卷二原卷+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河南中考语文模拟真题卷二原卷+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河南中考语文模拟真题卷二原卷+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河南中考语文模拟真题卷二原卷+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河南中考语文模拟真题卷二原卷+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中考语文模拟真题卷二原卷+解析.docx

《河南中考语文模拟真题卷二原卷+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中考语文模拟真题卷二原卷+解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中考语文模拟真题卷二原卷+解析.docx

河南中考语文模拟真题卷二原卷+解析

2021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

(2)题。

(共4分)

对浩瀚宇宙的向往,深植于中华民族之魂。

__①__穹之外,寄托着华夏儿女的探索精神与无限__②__想。

靠着自力更生,中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陆续化为现实。

这些成就凝结的是几代航天人的智慧和心血,汇聚的是中国人民的整体力量。

航天事业开拓者通过筚路蓝缕的探索,开拓进取的钻研,谱写了探索星辰大海的壮丽诗篇。

未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继续发挥新型举国体__③__优势,自主创新、攻坚克难。

中国载人航天精神也将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永矗于寰宇间熠熠生辉。

(1)依次给上面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xuè zuàn chùB.xiě zuān zhù

C.xiě zuàn zhùD.xuè zuān chù

(2)在上面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①沧 ②遐 ③质B.①苍 ②遐 ③制

C.①沧 ②暇 ③制D.①苍 ②暇 ③质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如何在时代洪流和历史伟业中书写不平凡的人生?

要永葆一颗赤诚的“中国心”,大力________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

要认清危中之“需”,迎难而上,实现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________,主动担负起进军世界科技强国的使命。

要用“敢闯”的激情和“善创”的能力,找准未来发展的________,催生更多新产业的变革,带动更多新业态的诞生。

A.弘扬 突围 机会B.发扬 突围 机遇

C.弘扬 突破 机遇D.发扬 突破 机会

3.古诗文默写。

(8分)

(1)子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

(2)夕日欲颓,____________。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3)李清照在《渔家傲》中,用丰富的想象创造出似梦似幻、浑茫无际的境界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数志士仁人用优美的诗句表达对人生道德境界的追求。

听杜甫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呼喊,推己及人,传达出自己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听文天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的慷慨陈词,直抒胸中正气,表现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

4.名著阅读。

(4分)

丰富的想象使不同类型的小说异彩纷呈。

请结合《西游记》和《海底两万里》的内容,按要求任选一题作答。

(1)请结合“人物”的海底初旅,完成下面表格。

入海方式

行为或心理

思考

好猴王,跳至桥头,使一个闭水法,捻着诀,扑的钻入波中,分开水路,径入东洋海底。

你看他弄神通,丢开解数,打转水晶宫里,唬得老龙王胆战心惊,小龙子魂飞魄散;龟鳖鼋鼍[鼋鼍(yuán tuó):

即巨鳖和扬子鳄]皆缩颈,鱼虾鳌蟹尽藏头。

在这两部充满想象的作品中,“人物”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会引发读者怎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尼摩艇长、他的同伴——一位大力士赫拉克勒斯式的人物,还有康塞尔和我,我们很快地穿好了潜水服……

我如何才能将这次海底漫步描绘出来呢?

没有什么语言能够描述这么美妙的经历!

(2)孙悟空和尼摩艇长都遭遇了诸多困难,他们分别是如何克服的?

请结合相关情节简要分析。

①黑风山怪窃袈裟     ②托雷斯海峡“搁浅”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共4分)

“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

这样看来,__①__,音乐才能延续传统、开疆拓土、充实未来。

从音乐发展历程看,原创音乐的繁荣发展,能够从内而外激发行业的活力。

真正原创新生的作品,__②__进入由经典构成的音乐版图,__③__会发挥自身的影响力,改变时代的音乐特征。

(1)在第①处空格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段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

(2分)

(2)依次填入第②③处空格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②如果 ③那么B.②一旦 ③就

C.②不仅 ③而且D.②只有 ③才

6.今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班级拟开展“文物保护”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共6分)

(1)下面是小林同学搜集到的三则材料,请与小林同学一同探究文物发掘与研究的意义。

(2分)

材料一 1921年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的首次发掘,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

一个世纪以来,经过几代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累累硕果。

不断涌现的考古新发现日渐获得公众的关注,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信。

材料二 2021年,随着三星堆文物不断“上新”,人们发现中国多地有与之相似的同款,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同时,也引发了“全国文物大战”。

网络上俨然引发了一场各地文物间的盛大赛事,如选秀般集中亮相,各自展现形貌与才艺,文化与内涵,凭实力出圈。

材料三 “每一件文物,绝不是静止的古董,而是活着的历史;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个记载民族血脉的基因密码。

”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说。

考古文博人在研究藏品、解读藏品时,要以文物为支点,精准定位文物背后的历史与时代价值,发现更多祖国大地上的丰沛遗存与文化记忆。

(2)小林同学发现文物保护的现状有喜有忧,请你结合下面两幅图片,谈谈我们该如何保护文物。

要求:

观点明确,语句顺畅,80字左右。

(4分)

图一图二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共16分)

①袖子指着床边那面墙上的窗户对爷爷说:

“爷爷!

我想把上面那扇窗户开低一点。

”袖子的目光里,充满了一种渴望。

爷爷叹口气,说:

“请人改一扇窗户很麻烦,要花不少钱,爷爷没钱请人。

”爷爷又说,“等爷爷有钱了,就请人来改窗户。

”袖子感到很失望,可她不怨爷爷。

②三年多来,十五岁的袖子一直躺在床上,一间小屋,就是她的全部世界。

小屋只有一扇窗,很小,开得太高,袖子根本够不着。

那天上午,她让爷爷把她抱起来,那扇小小的窗口一下令袖子眼前一亮:

曾经熟悉的河滩,长高了的苦楝树……这一切,勾起了她三年前快乐的回忆。

苦楝树的叶子黄了,开始掉落,袖子问:

“爷爷!

是冬天了吗?

”爷爷说:

“再过几天就入冬了。

”爷爷放袖子躺下,端来熬好的药让袖子喝。

喝了药,袖子问:

“爷爷!

我的腿会好起来吗?

”“会好起来的。

”爷爷每次都这样说。

袖子开始很相信爷爷的话,可天天喝药,腿还是没有一点好转,她就有些不相信了。

可她又知道爷爷不会骗她,爷爷那么爱她,咋会骗她呢?

所以袖子还是每天乖乖地喝药,她不想让爷爷失望。

③可是,袖子心里太孤独了。

隔几天,爷爷就会把自己的手机给她,让她和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说说话,听到爸爸妈妈的声音,袖子心里总是很激动。

前不久,一个小学时的伙伴来看袖子,袖子知道了一件新鲜事:

手机可以微信聊天,还可以视频。

于是,袖子向爷爷要来手机,让小伙伴教她,袖子想和爸爸妈妈视频一下。

小伙伴说:

“这个手机是老年机,要智能手机才可以。

”爷爷问袖子的小伙伴:

“智能手机贵不?

”小伙伴说:

“一千多元就可以买。

④日子还是老样子。

袖子日复一日躺在床上,太孤独了,就想象着外面的世界,想象着窗外的河滩,那个曾经的乐园……

⑤“窗户再低一些该多好啊!

”袖子想。

⑥袖子突然发现爷爷爱喝酒了,每天早晨和中午都要喝,喝了,就出去了。

爷爷的身体不好,爸爸妈妈在家时,一直劝爷爷少喝点酒。

袖子心疼爷爷,说:

“爷爷!

您少喝点酒。

”爷爷笑了笑,说:

“天冷,喝点酒暖和。

⑦那天中午,爷爷回来得有些晚,给袖子端药进来时,袖子发现爷爷嘴唇冻得发乌,脚上穿一双雨靴,湿漉漉的,裤腿卷得老高。

袖子问:

“爷爷!

您在干啥呀?

”爷爷微微一笑,说:

“河里看见一条大鱼,下去逮,跑了。

”袖子说:

“爷爷!

这么冷,逮啥鱼呀?

感冒了咋办?

”爷爷说:

“是有点冷。

袖子,你快喝药,我出去喝点酒。

⑧成天待在屋里,袖子不知道外面的变化,只是感觉到越来越冷。

这天傍晚,爷爷给她换了一床厚棉被,袖子顿时感觉舒服了很多。

突然,爷爷摸出一样东西递给袖子,说:

“袖子!

给你的。

”袖子一看,是一部崭新的智能手机!

袖子心里一喜,继而又有些不安,问:

“爷爷!

您哪来这么多钱呀?

”爷爷咧开嘴笑了,说:

“你爸妈寄回来的。

”又说,“袖子!

你放心吧,他们寄了很多钱回来。

⑨第二天,爷爷又请了人来改窗户,是村里手艺最好的泥瓦匠。

窗户的位置改得恰到好处,袖子靠在床头上,就可以看见外面的河滩、树、飞过的鸟儿……

⑩袖子的世界,一下大了许多,生动了许多……

⑪但袖子不知道,爸爸妈妈并没有寄很多钱回来,他们平常寄回来的一些钱都给她买药了。

余下的,要工程完才拿得到。

入冬后的一个多月,爷爷都在屋后冰冷刺骨的河里背石头,一块块背上来码在路边,有人来收。

就这样,袖子有了可以微信聊天和视频的智能手机。

⑫那时候,爷爷不能给袖子改窗户,他不想让袖子看见自己在冰冷刺骨的河里背石头的样子。

(作者:

刘平。

有删改)

7.文章围绕袖子和爷爷两个人写了哪几件事情?

请简要概括。

(4分)

8.本文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朴实自然的语言中蕴含着生活的温情。

请你结合全文,分析这一特点是如何体现的。

(4分)

9.“河滩”一词在文中共出现了几次?

请分别谈谈它的具体含义。

(4分)

10.有编者想将这篇文章编入统编教材中的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下面是这一单元的【单元导语】。

请结合本文内容及【单元导语】,探究编者的意图。

(4分)

【单元导语】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

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

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加深我们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11~13题。

(共12分)

文本一每个人都携带矫健不凡的运动“基因”

①人类不仅凭借聪明的头脑获得生存优势,还靠强壮体格对抗凶猛野兽的攻击,在大自然物竞天择中遥遥领先,几乎没有任何“天敌”。

人类的运动系统包括骨骼和肌肉,占体重60%。

随着生活的舒适和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不同程度地失去了运动技能,我们有必要更加关注运动,了解它和健康之间的联系。

②躯体运动分为反射运动、节律运动和随意运动。

③反射运动由外界刺激引起神经反射来完成,比如眼睛进了沙子就会眨眼,手被钉子扎到就会退缩,这是人和动物的本能,不需要学习,也难以克制。

反射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是科学家们研究运动的开端。

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首次提出“反射”这个概念,认为外界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大脑的应答。

19世纪,谢灵顿和谢切诺夫通过实验发现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④节律运动是按一定节律重复、协调进行的运动。

呼吸是典型的节律运动,我们可以叫它停止或开始,但平时根本不用管它。

又如走路,刚开始要有“走”的意识支配,走着走着就闲庭信步,不需要去考虑迈左脚还是右脚。

节律运动类似于反射,只不过除了受到低位中枢的控制之外,还与大脑皮层之间交换信息,一定程度上受意识的支配。

⑤随意运动是指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的运动。

搬桌子、握手、打乒乓球、写字都属于随意运动,它的指令来自大脑皮层,完成过程中需要身体各部位的密切配合。

随意运动是人们最熟悉的运动,也是真正由大脑发号施令的运动。

通常所说的“运动”绝大多数是指随意运动。

⑥人类的基因缔造出运动系统以及调控运动系统的神经。

大脑皮层的52个脑区中的第4和第6区主管运动,称为皮层运动区。

皮层运动区由无数个垂直于皮层表面的功能柱构成,每个功能柱的神经元群控制同一关节的若干块肌肉的活动。

皮层运动区靠近感觉皮层区,某些动物的这两个区是重叠的,因为运动往往与感觉相关。

运动和感觉同属于脑的一般功能,其神经通路相对简单,没有学习、思维、联想那么复杂多变。

运动“不高级”并不意味着不重要,它塑造人的形体、锻炼人的品格,是宝贵的天赋和力量之源。

(摘编自《科普时报》2021年4月16日。

作者:

王欣。

有删改)

文本二春暖花开锻炼忙,有氧运动你做对了吗?

做有氧运动主要是为了提高有氧能力(有氧供能系统的能量供应能力),也就是日常说的“体能”。

如何提高有氧能力?

首先应该说,只要动起来,都能对有氧能力有所帮助。

但要能够真正高效安全地提高有氧能力,还是需要注意四个点:

强度、时间、频率以及运动形式。

1.强度:

过低的强度对有氧能力提高有限,过高的强度又容易带来损伤和风险,一般建议选择中等强度,也就是最大运动能力的60%。

2.时间:

在中等强度运动的前提下,每周运动的时间建议在150~300分钟,也就是每天30~60分钟,运动频率每周至少5天。

3.频率:

如果实在工作繁忙抽不出那么多时间,也可以选择高强度间歇的运动方法,也就是1~4分钟高强度运动与1~2分钟低强度运动交替2~4次/组,每日1~2组。

要注意的是,因为强度高,为避免肌肉与心血管系统过度劳累,高强度间歇运动每周不能超过3次,而且高危人群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练习。

4.运动形式:

在科学选择强度、时间、频率的基础上,运动的形式可以依据个人喜好和实际条件开展,慢跑、骑车、游泳、跳绳或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功法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摘编自《文汇报》2021年4月25日。

作者:

马子霖。

有删改)

11.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躯体运动分为反射运动、节律运动和随意运动。

其中,随意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是人们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的运动。

B.由文本一可知,运动系统是由人类的基因缔造出来的,虽然运动的神经通路相对简单,但它是人类力量的源泉。

C.工作繁忙的人群可以选择高强度间歇的运动方法,同时也应该注意控制运动的次数,而高危人群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练习。

D.人们在提高有氧能力的时候需注意强度、时间、频率以及运动形式这四点,运动形式可以根据个人喜好以及实际条件开展。

E.生活的舒适与科技的进步让越来越多的人不同程度地失去了运动技能,我们有必要关注运动,而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我们的体能,有益健康。

12.文本二在说明如何提高有氧能力时,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4分)

13.小雨同学经常在体育课上请假,她说自己不喜欢运动,也没有这方面的天赋,而且临近中考,应该专注学习。

假如你是小雨的同学,请你结合上述文本,对小雨进行劝说。

(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17题。

(共10分)

(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卫灵公天寒凿池,宛春谏曰:

“天寒起役①,恐伤民。

”公曰:

“天寒乎?

”宛春曰:

“公衣狐裘,坐熊席,陬隅②有灶,是以不寒。

今民衣弊不补,履决不组③,民则寒矣。

”公曰:

“善。

”令罢役。

左右以谏曰:

“君凿池,不知天之寒也。

以春之知之也而令罢之,福将归于春也,而怨将归于君。

”公曰:

“不然。

夫春也,鲁国之匹夫④也,而我举之,夫民未有见焉。

今将令民以此见之。

曰春也有善于寡人有也,春之善非寡人之善欤?

(节选自《吕氏春秋》,有删改)

注:

①起役:

即兴办土木工程。

②陬(zōu)隅:

屋角。

③组:

编织。

④匹夫:

百姓。

14.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分)

(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私:

__________

(2)闻寡人之耳者闻:

__________

15.把语段

(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6.请从邹忌劝谏之妙的角度探究语段

(一)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2分)

17.语段

(一)和语段

(二)在齐威王和卫灵公言“善”之后,分别是如何表现他们的贤明的?

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4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8~19题。

(共4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18.诗人登上黄鹤楼,看到一幅明丽之景。

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线句所呈现的画面。

(2分)

19.本诗是怎样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融为一体的?

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2分)

四、作文(50分)

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50分)

社会中杰出人物毕竟只是少数,“小人物”是这个世界的主体。

他们没有传奇的经历、壮丽的事业,没有深湛的学识、豪迈的言语;但是在他们身上常常有着朴素的爱与单纯的善,有着平凡的向往与坚定的追求,还有着自信与智慧。

更重要的在于:

“他们”其实就是“我们”,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他们所具备的,我们也应具备。

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留心过、关注过身边的“小人物”?

关于他们,你有过怎样的经历、见闻和感受?

你对“小人物”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1)请以“我身边的‘小人物’”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讲讲他(他们)的故事。

(2)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小人物”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

①按文体要求作文。

600字左右。

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

(1)D(2分) 【解析】“血”为多音字,有“xuè”和“xiě”两种读音,在组词“心血”时,“血”读“xuè”。

“钻”为多音字,有“zuān”和“zuàn”两种读音,在组词“钻研”时,“钻”读“zuān”。

“矗”应读“chù”。

(2)B(2分) 【解析】①空,“沧”指“(水)青绿色”;“苍”指“天或天空”,此处“苍穹”指“天空”,应填“苍”。

②空,“遐”指“远,长久”;“暇”指“空闲”,此处“遐想”指“悠远地思索或想象”,应填“遐”。

③空,“质”和“制”均可与“体”搭配组词,“体制”指“国家、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的组织制度”;“体质”指“人体的健康水平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此处语境说的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国家制度优势,因此应填“制”。

2.C(2分) 【解析】第一空,结合横线后的“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可知,此处“弘扬民族精神”为习惯性搭配,因此填“弘扬”更恰当。

第二空,结合语境“实现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可知,此处形容的是对核心技术的掌握,因此填“突破”更恰当。

第三空,结合横线前的“未来发展”可知,此处形容的是有利的机会,因此填“机遇”更恰当。

3.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沉鳞竞跃 (3)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4)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共8分)

4.

(1)示例:

①在入海方式上,孙悟空捻着诀,靠法力入海,“钻入、分开、径入”让读者感受到他法力的强大;(1分)尼摩艇长一行则是穿好潜水服,依靠现代装备潜入海底,让读者感受到他们的做法更贴近现实生活。

(1分)②在行为或心理上,孙悟空凭借“神通”,耍勇斗狠、大闹海底,让读者感受到他学成归来后的神通广大、无法无天;(1分)“我”表现出对海底漫步的惊异、对海底世界的赞叹,引发读者强烈共鸣。

(1分)(符合原著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共4分)

(2)示例:

①孙悟空靠智慧、法力及他人帮助克服困难。

(1分)在袈裟不见后,孙悟空先了解情况,找到黑熊精;之后采用决斗、骗取等各种办法,但都未成功;最后找观音帮忙,收服妖怪,取回袈裟。

(1分)②尼摩艇长靠自信、科技及智慧克服困难。

(1分)鹦鹉螺号在托雷斯海峡触到暗礁“搁浅”后,面对“我”的询问、讽刺,尼摩艇长依然相信它足够坚固。

接着他计算日期,等待涨潮时重归大海。

在受到土著人的攻击时,他镇定自若,用电击的方法击退他们。

(1分)(符合小说内容,意思对即可。

共4分)

5.

(1)示例:

只有激发音乐人创作更多原创作品(补写的语句能使文段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即可。

2分)

【解析】通读语段可知,关键词为“原创”。

根据①空前的“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以及①空后的“音乐才能延续传统、开疆拓土、充实未来”可知,此处是说想要让音乐得到传承并发扬光大,必须让音乐人创作更多原创作品,因此可以补写为“只有激发音乐人创作更多原创作品”。

据此补写即可。

(2)B(2分) 【解析】结合语境可知,第②③处需填入表示承接关系的关联词。

分析四个选项,A项“如果……那么……”表示假设关系,B项“一旦……就……”表示承接关系,C项“不仅……而且……”表示递进关系,D项“只有……才……”表示条件关系,因此,第②③处应分别填“一旦”“就”。

6.

(1)汇聚中华文明遗存,赓续民族血脉,(1分)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信。

(1分)(意思对即可。

共2分)

【解析】通读三则材料可知,材料一强调不断涌现的考古新发现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信;材料二中“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同时,也引发了‘全国文物大战’”表明文物发掘与研究能够汇聚中华文明的遗存,使其受到更多人的关注;材料三则强调文物是记载民族血脉的基因密码。

据此对文物发掘与研究的意义进行归纳即可。

(2)示例:

文物保护要监管与利用同时进行。

(1分)一方面,要设立文物违法“黑名单”,让破坏文物者寸步难行。

(1分)另一方面,要用有趣的形式让公众了解文物并参与保护,更有效地提升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

(1分)(言之成理即可。

语句顺畅,字数符合要求,1分)(共4分)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一展示的是破坏文物的违法行为,图二展示的是利用文物的方式。

根据图一文字“媒体曝光”可知,保护文物需要媒体的宣传,从政府的角度来说,也应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根据图二文字“使‘文物’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可知,要先使文物贴近人们生活,让普通人了解文物,才能更好地去保护它。

另外需注意题干中的“观点明确”,作答时可采用“总—分”的形式,先提出观点,再分条作答。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共16分)

7.①袖子想让爷爷把窗户改低些,爷爷因为没有钱回绝了袖子。

②袖子相信爷爷说的话,一直乖乖喝药等腿好起来。

③爷爷从袖子伙伴处得知智能手机的用途,想给袖子也买一个。

④爷爷瞒着袖子在屋后冰冷的河里背石头卖钱。

⑤爷爷给袖子买了智能手机,并改低了窗户,袖子的世界变得生动起来。

(答出任意四点,意思对即可。

一点1分,共4分)

【解析】通读文章,由第①段可知,袖子对窗外的世界充满了期待,想让爷爷把窗户改低些,因为没有钱,爷爷回绝了袖子的请求;由第②段可知,袖子被爷爷抱起来看到了窗外的世界,袖子询问爷爷自己腿的状况,爷爷告诉她只要坚持好好喝药,就一定会有所好转,袖子选择相信爷爷,一直乖乖喝药等腿好起来;由第③段可知,小学时的伙伴来看袖子,袖子与爷爷知道了智能手机能够微信视频聊天,因此爷爷有了给袖子也买一个智能手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