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与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6690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与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春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与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春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与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春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与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春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与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春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与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春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与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春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与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春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与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春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与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春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与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春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与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春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与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春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与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与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春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与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与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春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与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3.30

假如我是他

11

4.13

我也能当家

13

4.27

传递友好

15

5.11

告别拖拖拉拉

17

5.25

赞美提升魅力

19

6.10

团结的力量

第九课在挫折中成长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挫折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体会感受挫折,掌握承受挫折、战胜困难的一些方法。

2.学会战胜困难和挫折的方法,迈向成功。

3.帮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学会正确面对人生中的艰难困苦。

正确认识挫折,勇于挑战困难,从而形成能够经受考验的健康心理。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挫折。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进行一次“我是大力士”的比赛(扳手劲)。

2、请胜利的同学做一个表情或动作,请失败的同学也做一个表情来表达你此刻心情。

3、小结:

伤心、难过、遗憾、失落在我们生活中是一种很正常的情绪表现。

今天我们一起来说说"

挫折"

这个话题。

(二)认识挫折

1、在刚才的热身活动中,我们有部分同学已感受到了失败,这就是挫折,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会有挫败感。

请你想一想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过哪些挫折。

2、倾心交流:

(小组讨论)

你遇到过哪些方面的挫折?

遇到挫折以后有什么样的感受?

3、学生代表发言。

小结:

同学们,你千万别小看这些挫折,如果没有解决,藏在心里,那就会越积越多,直接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我们怎样战胜挫折呢?

小面请同学们听一听《两只小兔》的故事(课件出示)。

(三)战胜挫折

1、故事天地。

提问:

听了这个故事后,你想对其中的哪一只小兔说什么呢?

请学生发言。

小结:

在故事里,我们要像那只逃生的小兔一样,勇敢面对挫折,面对失败。

在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应多动脑筋,想出最佳的解决困难的办法,并在挫折中振作起来。

2、心灵撞击

同学们,你知道有哪些人勇敢面对挫折,在挫折中奋起这样的事例吗?

师举例:

张海迪

向张海迪等许多人都能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那我们遇到挫折了该怎么办?

3、同组交流:

说说自己遭遇了挫折后,采用什么方法让自己快乐起来?

4、学生代表发言。

5、说一说自己战胜挫折的小妙招。

四、活动总结

在一个人漫长的生命历程中,没有人能永远成功。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只要我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和挫折,就可以做到“不在失败中倒下,而在挫折中奋起”。

第十课心动不如行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成功始于心动,成于行动,同学取得的好成绩都是刻苦努力的结果。

2、培养学生主动体验心动不如行动的积极情绪,激发成就感和自豪感。

3不能仅仅做口头的巨人,更要脚踏实地地努力学习,用行动证明自己也能取得好成绩。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和体验成功始于心动,成于行动。

难点:

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品质,并为自己心动能行动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课前准备】

1、教学PPT。

2、课前小调查:

看到别人的学习成绩好,你羡慕吗?

在你的学习中是否有过没有实践的想法?

教学过程:

1、教师讲解教材“观察岛”中的漫画内容:

当明明光说不练的时候,引出本课的就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2、由观察漫画逐步联系到学生自己,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生活学习中的情景。

思考:

这幅漫画告诉我们什么?

说说自己的感受。

3、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讲述自己的感受。

4、教师总结:

同学取得的好成绩都是刻苦努力的结果,不能仅仅做口头的巨人,更要脚踏实地地努力学习,用行动证明自己也能取得好成绩。

导入本课课题。

(心动不如行动)

活动一:

勿再徘徊

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活动一左边方框里的内容和要求进行一次“心理课堂小天使”招募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教师围绕教材40页上方的三个问题进行提问,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真实感受。

3、教师总结:

,不要观望,徘徊,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梦想不会自己实现。

心动不如行动。

活动二:

明星面对面

4、由教师充当主持人或挑选一位同学做小主持引导学生认识成功始于心动,成于行动,培养学生脚踏实并为自己心动能行动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引导节目的开展。

如:

“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四位同学……接下来,我们先让四位同学给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做个自我介绍,每个人不能一样哦。

5、教师总结。

表扬。

号召。

第十一课假如我是他

教学目的

通过活动,采取“心理位移”法,培养学生较高的道德感和同情心,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人际适应。

教学重点:

体验残疾人生活

教学难点:

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人,尊重人

1.让学生讲述自己或者他人对待残疾人曾经出现过的不良行为。

嘲笑哑巴,捉弄盲人等。

2.让学生分角色扮演“盲人”、“瘸子”“哑巴”以及“旁观者”。

活动内容如下:

(1)“盲人”蒙上眼睛表演吃饭、涮碗。

(2)“瘸子”胳肢窝夹着木棍上下楼梯,倒垃圾。

(3)“哑巴”借米煮饭。

(4)“旁观者”的言行可以自由发挥。

3.让“残疾人”谈谈自己的感受。

如生活上有困难时烦恼,得到帮助时感动,受到歧视时痛苦、愤怒等心理体验。

4.老师小结并提出建议。

残疾人需要同情,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和帮助,你能献出自己的爱,才能得到别人的关心和爱护。

建议同学们课后成立助残小组,献出你们的一片爱心。

5.在《爱的奉献》歌声中结束活动。

第十二课我也能当家

教学目标:

1、通过当家实践,懂得勤俭持家是一门学问,学会勤俭节约。

2、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学会为家长分忧。

3、愿意为家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主动关心家庭生活。

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实践活动学会勤俭持家,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难点:

品尝当家的滋味,理解父母的辛劳。

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一周布置学生留心观察父母每天在家所做的各项工作,并做记录。

教学设计:

一、亲亲我的父母

1、教师:

你知道吗?

你的爸爸、妈妈每天都做了一些什么工作?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父母所做的事情。

(学生代表记录)

3、学生代表上台将自己组内父母所做的工作做综合汇报。

做饭、照顾老人、洗衣、扫地、拖地、种田种菜等,这些我们是可以看见的,还有一些工作是我们无法在家里看见的,如上班赚钱、为勤俭持家精打细算等。

4、教师小结:

我们的爸爸、妈妈多辛苦呀,他们除了要做好自己的一份工作,还要不辞辛苦地操持着我们的家庭。

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或做些什么呢?

5、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父母表达自己此时此刻的感情。

二、活动营:

试试我来当家

教师:

你愿意试一试,当一回家吗?

让我们一起来制订一个当家计划。

1、确定当家主题。

教师可以“餐桌行动”为例,行动内容:

制订一份菜谱,上农贸市场买一次菜;

回家做一餐午饭或晚饭。

2、小组合作研究当家计划表。

讨论:

我打算在本次行动中做些什么工作;

哪些工作能独立完成,完成的方式是什么;

哪些工作需要父母协助。

教师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3、交流当家计划,评出最合理的当家计划。

4、学生谈收获。

三、分享屋:

当家请从这些方面做起。

三、拓展园:

当家实践,立刻行动

四、用日记形式写写当家不易。

每个参与当家的学生都写一份主题为“当家的滋味”的材料,题目自定。

在这份材料的后面附上家长的评价。

第十三课传递友好

教育目标:

1、导学生认识同学之间友好相处的必要性,通过活动,引导学生领悟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方法。

2、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课堂活动,懂得该怎么样与同学友好相处。

在与同学相处中,要把已学懂的道理用于学习和生活中。

准备:

课件、一块木板(代替独木桥)、纸杯、竹筷、记号笔

一、问好:

这节心理健康辅导课,同学们的小组学习伙伴有点小变化,还习惯吗?

和身边的学习伙伴打声招呼吧!

上课。

(师生问好)

二、生活图说,引入话题,放松心情

1.课前设疑:

(师生问好刚结束,学生落座时)小明不小心把丁丁的文具盒掉地上了,丁丁大声说:

“捡起来!

”小明不肯,还说:

“你捡!

”丁丁说:

“是你给我弄到地上的。

”小明:

“我又不是有意的!

”两人吵了起来,闹到老师那里..

(1)请同学们为他们评评理。

(2)你觉得应该怎么处理这件事?

2.引入本课话题:

你看,你们两人的争吵,影响到我们大家了,那作为同学之间呢,应该“友好相处”板书:

与同学友好相处

3.轻松心理疏导:

心理辅导课堂,是同学们畅所欲言的课堂,希望同学们积极、勇敢的将自己的第一想法、感悟表达出来,与同学们共享,有没有信心?

三、情景再现(明理)

活动:

解决“悄悄话信箱”的问题

引:

昨天老师在“悄悄话”信箱里收到了一封信。

信中的丁丁非常苦恼,他在与同学交往时,出现了一些问题,他想不通是什么原因,我们来看看丁丁的故事帮帮他好吗?

(课件出示故事)请一名同学自愿读“丁丁的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听。

今天课外活动时,丁丁做完作业去找同学玩。

来到操场,看到李明和王亮在拍皮球,丁丁说:

“喂,两个小不点儿,你们在干什么呢?

”李明和王亮转过身连理也不理他。

丁丁很纳闷,继续往前走,刚巧碰到郑爽和王涛两人正找一颗棋子,郑爽请丁丁帮忙,丁丁头一扭:

“我烦着呢,哪有闲功夫帮你们”这时王涛找到了棋子,两人就继续下棋。

丁丁在边上看了一会儿,忍不住说:

“能不能让我下一盘?

”郑爽和王涛摇着头说:

“我们不想和你玩!

”没办法,丁丁只好回教室,一进门,看到同桌和班长在玩悠悠球,丁丁一把抢过来,说:

“让我先玩玩”同桌和班长异口同声地说:

“我们不欢迎你!

”说着要回了悠悠球,丁丁只好没精打采地回到座位上,自言自语地说:

“唉,怎么没有人和我玩呢?

1.评读

引导学生认识到要学会真诚表扬对方。

2.解决问题

师:

(1)提问:

为什么丁丁找同学玩,同学们都不欢迎他?

师:

(2)那丁丁今后怎样做才能让同学们都喜欢他呢?

学生自由感悟、体会到同学之间友好相处要学会尊重同学,礼貌待人,乐于助人等。

三:

教师小结,名言大派送。

第十四课告别拖拖拉拉

知道一个人取得成绩往往取决与好性格,教育学生告别不良习惯,养成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出示爱因斯坦名言:

“一个人取得的成绩往往取决于性格上的伟

大。

说得再多没用,重点是去行动,去做;

只有实实在在的行动才能

养成良好习惯。

二、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习惯是好习惯,进行选择

全班分成8组,进行小组讨论一下的问题,再有小组长做代表发言,老师再展示自己列举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

中学生常见的不良行为习惯有哪些?

就校内生活而言:

就学习而言:

就校外生活而言:

三、从正反列举不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影响和好的行为习惯使人终身受益的例子

1、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在清晨尽早开始一天的工作,他每天五点半起床,做早操,喝杯牛奶吃块面包,然后就开始工作,当他习惯了六点钟开始工作以后,又努力再提早十五到二十分钟,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

他三十几本教育方面的书和三百多篇学术论文都是在早上五点到八点写成的。

好习惯成就了一位举世闻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

可见,习惯对我们有着绝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影响着我们的效率,左右着我们的成败。

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

2、有个动物学家做了一个实验:

他将一群跳蚤放入实验用的大量杯里,上面盖上一片透明的玻璃。

跳蚤习性爱跳,于是很多跳蚤都撞上了盖上的玻璃,不断地发叮叮冬冬的声音。

过了一阵子,动物学家将玻璃片拿开,发现竟然所有跳蚤依然在跳,只是都已经将跳的高度保持在接近玻璃即止,以避免撞到头。

结果竟然没有一只跳蚤能跳出来--依它们的能力不是跳不出来,只是它们已经适应了环境。

后来,那位动物学家就在量杯下放了一个酒精灯并且点燃了火。

不到五分钟,量杯烧热了,所有跳蚤自然发挥求生的本能,每只跳蚤再也不管头是否会撞痛(因为它们以为还有玻璃罩),全部都跳出量杯以外。

这个试验证明,跳蚤会为了适应环境,不愿改变习性,宁愿降低才能、封闭潜能去适应。

我想,人类之于环境也是如此。

人类在适应外界大环境中,又创造出适合于自己的小环境,然后用习惯把自己困在自己所创造的环境中。

所以,习惯决定着你的活动空间的大小,也决定着你的成败。

养成好习惯对于你的成功非常重要。

四、你有哪些好习惯呢?

自查。

五、怎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班主任小结:

借用名言告诫大家:

在思想上重视,从自己的一举一动做起,养成好习惯,创造美好人生!

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看到同学们好的表现。

出示名言:

(全班齐诵)

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

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第十五课赞美提升魅力

通过本节课的活动,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认识到赞美别人在人际交往中的魅力,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掌握一些赞美别人的方法和技巧,体会愉悦的情感。

教学难点

学会用真诚、积极的态度赞美他人。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歌曲导入。

<

蜗牛与黄鹂鸟>

>

(二)寻找优点,激发情感,尝试赞美,情绪体验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而游戏则永远是孩子们玩耍的主题,好比玩的游戏对孩子具有无穷的魅力,我采用“抽纸条”游戏,请孩子们参与其中。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小的游戏,这有一个盒子,里面放着一些纸条,上面写着每一位小朋友的名字,我请一位小朋友来抽一个,看能抽到谁的名字?

1.指名抽,学生从中抽出一个同学的名字。

2.下面请全班同学来帮他找一找优点。

3.把写有他们的优点的优点卡,贴到这棵大大的优点树上。

(无论是抽纸条的学生,还是被抽到的同学,都是兴致高涨,充满了期待,尤其是被抽到的同学更是坐姿端正,再要谈和他朝夕相处的小伙伴的优点,同学们更是信手拈来,此时我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发现别人的优点,不光是学习方面,如劳动、纪律、卫生、文明礼貌、自理能力、爱护环境等,从而掌握夸奖别人的方法。

4.以优点树上的一个学生为例,去夸奖和赞美他。

我问:

“大家发现了他的优点,谁来夸夸他?

”相机指导学生掌握赞美的技巧。

5.让学生同桌互相夸奖。

(教学过程由“扶到放”体现教学训练的层次性,参与的人员“由点到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赞美的愉悦,人人都获得情感的体验。

使孩子们都能清醒地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从而都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评价别人。

同时,也进一步使学生们感受到赞美的魅力,不仅可以给人带来温馨和快乐,而且也能激发人的自信和希望,体

会到赞美是桥梁和纽带,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行健康的人际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样顺利地解决了重点。

6.在赞美别人时,应注意什么?

(出示幻灯片)板书:

使学生在欣赏中体会到对别人的赞美方法:

A.看着对方,面带微笑;

B。

态度真诚,发自内心;

C。

实事求是,用词准确。

7.大家体验得到别人的赞美心里有什么感受?

8.你在用心发现别人的优点时,有什么体会?

(有一种乐于欣赏别人优点的心态,还要敢于当面赞美对方。

(三)示范演练

、“夸夸身边的小伙伴

(四)总结延伸,感情升华

赞美是春风,它能使人温馨和快乐,请不要小看赞美,因为赞美是力量,它可以激发自信和希望。

赞美也是心灵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便不能生长。

因此,愿赞美的力量激励每个人进步,愿赞美的阳光普照在每个人的身上。

(五)、布置家庭作业:

赞美身边的家人,朋友,亲戚,邻居等,把他们的优点写下来,告诉他,或画上美丽的图案,送给他或她。

第十六课团结的力量

教学要求:

感悟“团结就是力量”,懂得要团结互助。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团结的力量”。

一、导入

1、教师取出一根竹筷,指名上台折断。

2、教师取出剩下的九根筷子,捆成一捆,指名上台折筷子。

3、学生反馈:

折不断。

4、导入:

一根筷子孤零零的当然容易折断,而九根筷子捆在一起互相依靠,当然不容易折断,这就是团结的力量。

5、板书课题。

二、阅读思考:

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指名反馈:

教师引导理解,,感悟不团结,极端自私的危害

三、总结,拓展体会

1、说说:

你从这篇文章中得到什么启示?

2、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团结就是力量吗?

四、拓展:

展示、介绍有关团结协作的成语或格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