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上册同步练习题16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7192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政治上册同步练习题16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九年级政治上册同步练习题16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九年级政治上册同步练习题16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九年级政治上册同步练习题16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九年级政治上册同步练习题16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九年级政治上册同步练习题16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九年级政治上册同步练习题16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九年级政治上册同步练习题16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政治上册同步练习题16Word格式.docx

《九年级政治上册同步练习题16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政治上册同步练习题16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政治上册同步练习题16Word格式.docx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平等的真谛,维护社会公平。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平等的真谛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平等的真谛,维护社会正义.

了解我国政府为实现平等做出的努力。

难点:

平等的真谛,在了解政府在平等的道路所做的各种努力的基础上,对弱势群体和社会公正的关系形成正确的认识.

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堂堂清练习题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学习过程和指导:

(一)复习(2分钟):

回顾第七课所学,请告诉我:

我国的弱势群体主要有哪些?

我国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二)(3分钟)导入新课、揭示目标:

(学)

1、呈现教科书第52页中的两个案例,学生阅读案例,并展开讨论。

2.教师:

“公平”和“平等”是现代社会两个非常重要的观念。

“人生而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是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的理念。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平等?

平等的真谛是什么?

我们应该怎样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

这些是我们这一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引出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投影或板书学习目标、学生朗读)。

学习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大家认真、细致的自学,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认真自学。

(三)出示自学指导:

(投影自学指导及目标思考题)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P52——59页内容,对照下列目标思考题,大字部分精读,小字部分快读,找出相关答案,并用铅笔做好标记,10分钟后检查,看谁回答得快而准确。

1、什么是平等?

(平等的含义或内涵是什么)

2、我们为什么要维护平等?

我们应怎么维护平等?

3、我国社会存在不平等现象的原因及其表现是什么?

4、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现象?

5、如何正确认识我国“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策略?

(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10分钟)

学生进行紧张的自学,教师行间巡视,并注意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或做适当点拨。

(五)教师检查并点拨、更正和补充(练、议、教)(15分钟)

方法:

学生举手回答,当出现个别不会的,让会的帮助不会的;

当出现多数不会的,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第一层次:

平等的真谛(什么是平等)

1.教师呈现如下事例,引导学生了解平等的含义。

让学生阅读后发表看法。

某单位车辆违反交通法规并造成交通事故,造成两人身亡。

其中一人为某大学教授,另一人为进城务工农民。

在理赔时,肇事单位认为,应给教授赔偿30万元,而农民工只赔8万。

2.呈现一组学者、思想家对平等的论述,学生阅读并谈自己对平等概念的理解。

(见多媒体资源)

引导小结:

(1)在人格上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以生命的平等为基础。

(2)在法律上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指人人都享有平等的政治、法律权利和平等的人格尊严。

即平等地享有生存权和发展权。

要求:

每个社会成员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平等保证公平和正义。

第二层次:

维护平等

1.教师:

追求平等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现代社会注重人与人的平等。

维护社会的平等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那么应如何维护社会的平等?

2.学生就下面的观点开展讨论。

(1)我不属于社会弱势群体,维护社会平等的问题与我无关。

(2)保护弱势群体,是政府的事情,我们个人做不了什么。

(3)谁让他们生不逢时,生活条件差是他们的命苦。

通过讨论让学生懂得:

每个人都享有尊重的权利。

良好的条件不是一个人获得人格尊严的前提条件。

社会成员的人格尊严,需要法律的保障,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维护。

(4)我是社会弱势群体,这个社会太不公平了。

(5)像我们这种人,社会不会在乎我们的,学好不学好都一样。

处境不利的人,要用自己的奋斗来捍卫自己的尊严,赢得他人的尊重。

3.学生就教科书第54页的蒋聪伶的故事开展交流,说说她的经历给自己以什么启示。

学生也可以在课前查找有关自强不息的案例,在课堂上交流。

4.学生进行自我反省,看看自己是否存在不公正、不平等的观念,说出来,与他人交流。

第三层次:

平等的脚步

1、出示幻灯片,了解中外历史上追求平等的人和事

第四层次:

正确的理解平等

1、教师呈现一组反映社会转型期低收入者出现原因的图片,让学生理解教科书第56、57页的教学内容。

学生讨论:

(1)国社会存在不平等现象的原因及其表现是什么?

(2)如何正确认识我国“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策略?

(3)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现象?

七、教学资料要求

1、图片资料:

见PPT

2、文字资料:

见PPT。

八、本堂重点课知识归纳(5分钟)

1、平等的含义:

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以生命的平等为基础

人人生而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生存权和发展权)

2、我们为什么要维护平等,我们怎样维护平等

(1)、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2)、维护社会社会所有成员的基本尊严和基本生存条件,是一个合理社会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也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3)、只有维护这些权利,才能保证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1)原因:

①受到自然和历史等方面条件的限制②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

③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

(2)表现:

社会资源的分配上还存在地区之间、群体之间和个人之间的不均衡

4、如何正确认识我国“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策略?

平等不等于平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带动和帮助其他相对落后的个人和地区,携手共进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

这体现了一个健全社会所应具有的平等内涵,也反映了一个社会不断发展的效率要求,二者的统一构成了现代文明社会前进的基石。

5、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现象?

①平等总要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

②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些不平等的现象

③我国仍是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城乡之间、群体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相当突出。

九、课堂小结(评)

学生记忆重点(5分钟)

十、完成课堂检测题(5分钟)

当堂检测答案:

1、A2、B3、D4、C5、C6、C7、A

8、答:

(1)个别同学的行为是不尊重人的表现,应该受到批评。

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权利受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

个别同学歧视残疾人的行为是木爱心,缺乏平等意识,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2)对于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应该尊重他们,平等地对待他们,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第八课日月无私照当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班级:

姓名:

1、以下对平等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平等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②平等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③平等就是平均

④党和政府已经通过创造各种条件,彻底实现了平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

2、平等的真谛是()

A、平等的生存和平等的发展B、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C、生命的平等D、公平和正义

某单位车辆违返交通法规,并造成交通事故,造成两人死亡。

其中一人为某城市学生,另一人为农民工的子女。

在理赔时,肇事单位认为,应给城市学生赔偿30万元,而农民工子女赔偿,是按着农民工家乡当地的平均收入水平,只赔8万元,据此回答第3-4题。

3、这种赔偿是()

A、平等的B、公平的C、以生命的平等为基础的D、表面上的平等和公平

4、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有()

①自然历史条件的限制②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③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

④我国社会制度落后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5、现实中由于客观原因,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和不平等现象,面对这些差异,下列属于正确的态度的是()

A、抹杀差异,追求结果的均等B、强调差异,以此划分人的等级

C、承认差异,但不以差异否认人格的平等D、承认差异,承认人格的不平等

6、下列选项中有关“共同富裕”的提法正确的是()

A、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因此就是同等富裕、同步富裕

B、共同富裕反对两极分化,因此对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要加以限制

C、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其他制度的重要标志

D、共同富裕是当今全世界的共同目标

7、我们应当理智地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因为()

A、公平总是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公平是相对的

B、现实生活中不公平的现象太多了

C、为了合作就要牺牲公平

D、公平是绝对的,但是公平与否的判断,受到个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制约

8、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一。

生理的缺陷,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处境不利,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

对于身有残疾的同学,大多数同学能够奉献爱心,给予关心和帮助,鼓励他们勇敢面对人生。

但也有个别同学歧视、嘲笑他们。

你怎样看待个别同学的行为?

对于有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