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天河区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模拟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7395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广州天河区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模拟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东省广州天河区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模拟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东省广州天河区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模拟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东省广州天河区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模拟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东省广州天河区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模拟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广东省广州天河区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模拟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广东省广州天河区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模拟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广东省广州天河区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模拟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广东省广州天河区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模拟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广东省广州天河区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模拟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广东省广州天河区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模拟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广东省广州天河区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模拟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广东省广州天河区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模拟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广东省广州天河区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模拟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广东省广州天河区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模拟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广州天河区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模拟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广东省广州天河区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模拟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广州天河区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模拟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广州天河区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模拟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如果我们对自己说一句“已经很好了啊”(这是应该经常说的),那么我们生活的枝头也会挂满幸福的露珠儿了吧。

B.某夜,独坐窗前,翻看读书笔记,无意中看到几句话:

“素食则气不浊,独窗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细细玩味,顿觉神清气爽。

C.一粥一饭是清淡,健康、温暖、妥帖;

一瓢一箪是清淡,随意、自在、安心。

奢华也罢,绚丽也罢……生命终究归于平淡。

D.如果你茶饭不思,沉湎于“魔兽世界”不能自拔,如果你忽视现实社会,游走于网络虚拟社区,那么,你——可能“病”了!

第一处句号应放在引号里面。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

专家________,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________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

正确的做法是:

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________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

A.提出 产生 适合  B.提出 引发 合适

C.提醒 产生 合适D.提醒 引发 适合

选C。

“提醒”不仅是“提出”,还有“促使注意”之义,与后文座椅带来的身体毛病相照应。

“引发”意为“引起,触发”,与“疲劳感”不搭配。

“适合”是动词,与中心词“高度”不搭配,“合适”是形容词,与中心词“高度”搭配。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九部门强调,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在食品生产经营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任何化学物质,严禁在农产品种植、加工、收购、运输中使用违禁药物或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B.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清华人应将目光从论文、课题、经费这些指标,转向全面理顺教学和科研的关系,解决存在于我国高校中的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影响高校建设,切实重视人才培养。

C.如何让富人不再只想着投资移民,让穷人尽快摆脱贫困,让全国的百姓真正走向“共同富裕”,这显然需要国家从宏观政策方面做出调整。

D.随着药家鑫一案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审,更多人表现出了对案件发展走向的疑虑和担忧,但其辩护律师说,药家鑫的成长道路没有污点,且有自首情节,希望法庭从宽量刑。

选C。

A.语序不当,“加工”放在“运输”后;

B.杂糅,去掉“影响高校建设”;

D.强加转折;

“且有自首情节”缺主语。

二、古诗文阅读(31分)

(一)文言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

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晋汉人才,持论劲直。

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留守叶衡雅重之。

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

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

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砦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

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

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

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

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

时秋霖几月,所司言造瓦不易,问:

“须瓦几何?

”曰:

“二十万。

”弃疾曰:

“勿忧。

”令厢官自官舍神祠外,应居民家取沟檐瓦二十,不二日皆具,僚属叹伏。

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

始至,榜通衢曰:

“闭籴者配,强籴者斩。

”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吏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

于是连墙而至,其直身减,民赖以济。

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

“均为赤子,皆王民也。

”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

帝嘉之,进一秩。

以言者落职。

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

有《稼轩集》行世。

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

德佑初,枋得请于朝,加赠少师,谥忠敏。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时虞允文当国当:

主持

B.期一月飞虎营栅成期:

满,整

C.召吏民各举有干实者干实:

真实才干

D.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子钱:

利息

期:

约定期限。

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辛弃疾“有大略”的一组是(3分)(  )

①经度费巨方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 ②应居民家取沟檐瓦二十,不二日皆具 ③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④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 ⑤逮其责令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籴 ⑥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

A.①③⑥B.②④⑥

C.①②⑤D.③④⑤

③是结果;

④是说弃疾能顾大局;

⑥是说弃疾作词的风格。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辛弃疾任职湖南时,顶住各方压力,甚至冒着违抗上命的危险,终于如期盖好了部队的营房。

B.辛弃疾通过抑制奸商稳定粮价、发放无息贷款扩大粮源等措施,较好地完成了江西的赈灾工作。

C.辛弃疾虽然有济世报国的宏伟报负,但因生不逢时,他的政治军事才干却一直没有施展的机会。

D.文章结尾,尽管有些迷信色彩,但却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辛弃疾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同情。

“他的政治军事才干却一直没有施展的机会”有误。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始至,榜通衢曰:

”(3分)

(3)于是连墙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

(2分)

答案:

(1)当时枢府有不喜欢他做这件事的,屡次阻挠他,弃疾干得更加卖力,最终不能改变他的想法。

(2)刚一到灾区,弃疾就在通衢大道张榜说:

“囤积粮食的流配,强买粮食的杀头。

(3)于是运粮的船只接连到来,粮价自行降低,百姓赖此得以度过饥荒。

参考译文:

辛弃疾字幼安,齐地历城人。

当时虞允文主持国政,皇上下决心要恢复失地,弃疾趁机论述敌我形势以及晋汉两代的人才,持论正直。

因为讲和刚刚停当,他的建议没有被施行。

留守叶衡平素很器重他。

叶衡入朝为相,极力向朝廷推荐弃疾胸怀大志深谋远虑,皇上就召见了弃疾。

不久担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

就丈量原先马殷营垒的房基,修建新的营垒,准备招步兵二千人,马军五百人。

先拿铜钱五万到广西买了五百匹马,皇上又下诏命令广西安抚司每年捎带买三十匹。

当时枢府有不愿做这件事的,屡次阻挠他,弃疾干得更加卖力,最终不能改变他的想法。

各种费用上万计,弃疾善于斡旋,事情都马上解决。

进谏的人把弃疾聚敛财富的事上奏给了朝廷,朝廷就下发了御前金字牌,让他日落的时候停止作罢,弃疾接过来把它藏了起来,出去严责监办的人,定期一月要建成飞虎营栅,违背期限就要按军法治罪。

飞虎营如期落成,弃疾上书陈述事情的经过,画好图纸呈给皇上,皇上于是才消了气。

当时连续下了几月的秋雨,有关部门说造瓦很困难,弃疾问:

“必须要用多少瓦?

”回答曰:

”弃疾说:

“不要担忧。

”命令厢官除官舍神祠之外,动员居民每家献出沟檐瓦二十块,没有二天都齐备了,僚属都很叹服。

军队建成,雄镇一方,是江上各部队中最好的。

当时江西一带发生严重饥荒,皇帝命令弃疾督办赈灾工作。

刚一到灾区,弃疾就在通衢大道张榜说:

”接着下令全部拿出公家的官钱银器,号召吏民分别推举有实际才能的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借贷钱物,等到他们领命运回籴来的粮食,不取利息,约定月底到城下销售。

于是运粮的船只接连来到,粮价自行降低,百姓赖此得以度过饥荒。

当时信州太守谢源明乞求拨米救助,部属都不答应,弃疾说:

“都是一样的老百姓,而且都是皇上的子民。

”就拿米舟十分之三拨给了信州。

皇帝嘉勉这件事,给弃疾进一级俸禄。

又因为谏官弹劾丢掉了职务。

弃疾一向擅长作词,他写的词风格悲壮激烈。

有《稼轩集》流传于世。

咸淳年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路过弃疾墓旁庙宇,听到有急促的声音大呼于堂上,好象鸣发其心中的不平,自傍晚至半夜不绝声,枋得拿着蜡烛写作文章,准备天亮将祭祀他,文章写成而声音才停下。

德佑初年,枋得向朝廷请示,朝廷加赠他为少师,谥号忠敏。

(二)古诗词鉴赏(8分)

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虞美人·

梳楼

       蒋 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

楼儿忒小不藏愁。

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

海棠红近绿栏杆。

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1)“看似平淡,但意蕴深婉”是《虞美人·

梳楼》的特点,请结合上片“楼儿忒小不藏愁。

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简要分析。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词均描写了词人在雨中所见的海棠但用意与手法各不相同,试具体分析。

(1)词人写“愁”,却不明说愁多,只说楼小,且以“忒”字加以强调,其愁之多,便不言而喻。

不说思归,却说“愁”飞出小楼,随云驾雾去“觅归舟”,且以“几度”加倍表现。

(2)①《虞》词人久滞客中,思乡怀人,赏海棠本是为了自我安慰,排遣心中愁思,但映入眼帘的是雨后竞相吐艳的满眼红绿,联想到自己,韶华渐老,思乡自怜之情不减反增。

本词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

②《如》通过写海棠委婉地表达了词人怜花惜花的心情,“绿肥红瘦”写出了一场雨过海棠凋零的惨象,以哀景衬哀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东篱把酒黄昏后,____________。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2)三十功名尘与土,____________。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3)若夫乘天地之正,____________,以游无穷者,____________!

(庄子《逍遥游》)

(4)二十四桥仍在,____________(姜夔《扬州慢·

(淮左名都)》)

(5)江晚正愁余,____________。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有暗香盈袖 

(2)八千里路云和月 (3)而御六气之辩 彼且恶乎待哉 (4)波心荡冷月无声 (5)山深闻鹧鸪

 

三、现代文阅读(32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人生的四种境界

张世英

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最低境界为“欲求境界”。

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

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

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

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级”的人。

第二种境界为“求知境界”。

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认知作为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

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

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和人生价值、自由之实现的角度来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

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

它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同时发生,也许稍后。

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

但从实现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言的。

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

但个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

当独立的个体性自我尚未从所属群体的“我们”中显现出来之时,其道德意识从“我们”出发,推及“我们”之外的他人。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

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认识关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

审美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

这样,审美境界既超越了认识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

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一种境界而不掺杂其他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

于是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出某人是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某人是高级境界、高级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的真正的诗人、真正的艺术家……

(节选自2009年12月31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2.关于“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它存在于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体现着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

B.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从幼年到成人,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

C.现实的人生中,它是一个整体,是由从低到高的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

D.每个人的人生境界表现错综复杂,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A项,“自我发展历程”是划分人生境界的前提条件,而该句中说人生境界“存在于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错,像人生的最高境界——审美境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

B项,人生四种境界是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划分的,不是以年龄划分的,“从幼年到成人,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错。

D项,“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错,从文中看,“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和“人生的不同阶段”没有对应关系。

13.对于“求知境界”与“道德境界”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着前者就一定比后者出现得晚。

B.达到了“求知境界”,人具备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C.责任感与义务感使“道德境界”不同于“求知境界”,并高于“求知境界”。

D.“求知境界”虽也把“自我”作为主体,但这个“自我”却不同于“道德境界”中的“自我”。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道德境界”“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同时发生”,因此“求知境界”“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是错误的,文中也没有这种说法。

14.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欲求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力排斥的。

B.“求知境界”中的“自我”已不再仅满足于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而对规律与秩序有了认知的要求。

C.“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而已经有意识地把“我们”作为自我选择、决定时的中心了。

D.“审美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弃其他三种境界。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A项,“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力排斥的”错,文中说“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C项中“‘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错,文中说“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就是关注自我。

D项,“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弃其他三种境界”错,因为“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唐诗过后是宋词(节选)

流行歌曲的歌曲流行,但流行的不一定就永垂不朽。

要想桩子稳,就要根子深,根子是内功不是花拳绣腿,如果只是“宝贝对不起,不是不爱你”、“要不是有情郎和我分开,我的眼泪不会掉下来”,就会像老让一个人吃甜点,最终也会腻一样,再爱吃甜的人也经不起这种过于殷勤的让菜,因为心灵世界并不只是因为“甜心”而存在。

歌词里要是总出现“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我拿青春赌明天”这类说通不通、似懂非懂的词而没有更含蓄自然的文字,传唱的人再多也只是一笔糊涂账,充其量是歌曲的附庸而不像宋词最终由附庸到蔚为大观。

说实在的,宋词能够成为一代文学样式,其实还是在文人参与创作之后。

过去我们文学史总是说民间创作对文学有多少多少启发,给文学注入了多少多少新鲜的养分,这都不错。

不过,在“下贱者最聪明”、“劳动人民最懂文学”的观念中,只注意了“源”而忽略了“流”,任何一种文学样式,想要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学标志,没有文化人的参与是不可能的。

柳永也罢,晏殊也罢,欧阳修也罢,苏轼也罢,其实都是文化人。

文化人的参与创作,意味着一种深邃的文化意识和高度的文化修养对文学样式的渗透和对文学品格的提升,就像把野生的杂花培育成可观赏的花卉和把原生的鲫鱼培育成五彩的金鱼一样。

也许有人会以引《病梅馆记》来讽刺说这是把朴素自然的文字变成雕琢做作的文学,但是又有哪一个艺术是自生自长、原汁原味呢?

画布上的山水不是真山水,再怎么推崇朴素的民间味儿也不能回到“杭呦杭呦”的时代不是?

玉不琢还不成器呢,何况作为文学的歌词。

文学需要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深沉的人文精神,没有这内涵和精神只能流于一般情感宣泄和浅薄的心理安慰。

流行如果是指形式与语言,自然很好,通俗如果是指情感和内涵,那就很糟。

没有对人生的真正体验,随你怎么从唐诗宋词那里贩来意象和词语也只是在花裤衩上打补丁,充其量是点缀,时时会露出那种俗气的底色。

没有对语言的真正的机智,随你怎么挖空心思乔装作致也只是在玩狗熊掰棒子的把戏,说到底是矫情,听听就会听出那里面口是心非的虚假。

文化品位说来是一个很虚的东西,但缺少它就是让人瞧着俗气;

知识储备看上去是一个无关的因素,但没有它就是让人看作浅薄。

诗歌是越来越不景气,这也难怪,一些故作深沉的和故弄玄虚的诗歌好像在那儿有意“自绝于人民”似的,在自我陶醉中画地为牢,那除了他自己谁也看不懂的诗歌把一点点有限的感情探过来拧过去,痛苦得别扭,喜欢得蹊跷,意思九曲十八弯,上气不接下气地用生造词语拼接了又撕碎,撕碎了又拼接;

流行歌曲是越唱越热闹,倒也必然,可相当多的歌词也好像是在那里重复来重复去地唱老调,那些浅浅的笑靥和嗲嗲的娇嗔加上东拼西凑的词语仿佛把一滴感情化开变成一大锅浓汤灌进听众的耳朵里,常常不知所云的歌词让不知就里的听众觉得深沉奥妙,让稍有知识的听众觉得莫名其妙。

在这个既没有了唐诗又没有等到宋词的时代,要想留住唐诗的时代,就要使诗歌有点儿亲切和自然;

要想迎接宋词的时代,就要让流行歌曲多一些机智和内涵。

随便怎么都行,只要有让人还能感动的东西,因为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太会被什么无关紧要的东西感动了。

15.第二段中有“把野生的杂草培育成可观赏的花卉和把原生的鲫鱼培育成五彩的金鱼”一句。

这两个比喻谈的是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

宋词成为一代文学样式的原因。

(或宋词蔚为大观的原因)

16.第四段“既没有了唐诗又还没有等到宋词”指的是文学艺术中哪些现象?

(6分)

当今诗歌不景气,流行歌曲又缺乏文化内涵和语言机智。

17.文题“唐诗过后是宋词”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7分)

要想留住唐诗的时代,就要使诗歌有点儿亲切和自然;

18.“唐诗过后是宋词”表达了作者的一种观点,你是接受这种观点,还是另有商榷意见?

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你所知道的流行歌曲与诗歌的现状谈谈自己的认识。

此题为开放型题目,言之成理即可。

要求有观点,有材料。

略。

四、表达题(12分)

19.下列图表是对汉字“书写”现状的调查。

请仔细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

(1)从图中汉字“书写”的现状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要求:

不出现数字,字数10~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这一现状,请从社会和学校角度指出其产生的原因。

字数分别在10~20)

①社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