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论语季氏》串读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17421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6《论语季氏》串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6《论语季氏》串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16《论语季氏》串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16《论语季氏》串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16《论语季氏》串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16《论语季氏》串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16《论语季氏》串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16《论语季氏》串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16《论语季氏》串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16《论语季氏》串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16《论语季氏》串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16《论语季氏》串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16《论语季氏》串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16《论语季氏》串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6《论语季氏》串读Word文件下载.docx

《16《论语季氏》串读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论语季氏》串读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6《论语季氏》串读Word文件下载.docx

”孔子说:

“冉求!

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

颛臾的祖先,先王曾经任命他(主管祭祀蒙山)为东蒙的国主,而且它处在我们鲁国的疆域之中。

这正是国家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冉有说:

“夫子(指季氏,下同)打算这么做,我们两个家臣都不想这样。

贤人周任(古之良吏)有句话说:

‘能施展其才能则就其职位,做不到这样就应该去职。

’危险了不去扶持,跌倒了不去搀扶,那何必要需要别人辅助呢?

况且你的话错了,凶恶的猛兽从笼子里出来为患,贵重的东西毁坏在匣子里,这是什么人的过错呢?

冉有说:

“颛臾,城郭坚固,而且离季孙的封地费县很近,现在不把它占领,日后一定会给季氏子孙留下祸害。

君子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愿意去做,而为之寻找冠冕堂皇的理由的行径。

我孔丘听说过:

有封国的诸侯或者有封地的大夫,不用担心势单力薄而担心分配不均,不担心国家贫困而担心人心不安。

若是分配公平则能解决国家贫困;

和好共处则能解决势单力薄;

人心思定则防止倾覆之患。

正如同这样,所以,远方的人不来归服,便发扬文德来招顺他们;

既然他们已经来了,就得他们得到安抚。

如今仲由和冉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安抚,国家支离破碎,却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国境以内使用武力。

我恐怕季孙的忧愁不在颛臾,却在宫墙里面。

“季氏将伐颛臾”并未见于史,可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季氏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一章里,耳熟能详的名词是比较多的,如: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安之”。

由此而来的成语也有“分崩离析”、“祸起萧墙”

所谓“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其中“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只是孔子引述的语言。

而“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则孔子自身的解读。

孔子认为“均无贫”是“无寡”的前提,但是只有“和”才能真正做到“无寡”,而“和无寡”是“无倾”的前提,但是只有“安”才能真正做“无倾”。

但是往往有一些观点从“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出发,认为与“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说法不对,于是据此认为古本有误的,断定原文应是“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其实并不然。

孔子对于“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有自己独到见解。

所谓“有国有家者”均是指居上位者,这里的“寡”、“贫”均是指其自身而言,而“不均”、“不安”均是指社会而言。

孔子对老百姓主张“庶之”、“富之”、“教之”。

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首先针对统治者自身而言,是说统治者不用担心人口太少,财用不足,以至于自己势单力薄,而是要担心社会财富没有公平的分配。

因为公平的社会分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百姓、国家,以及自身的贫困问题。

诚如:

孔子的弟子有若所言: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这里的公平分配不光是指一般意义上公平分配,更不是平均主义思想,而是指国用与民用之间等等,还包括让利于民、抑富助贫等等一系列经济调节措施,并非绝对平均主义思想。

如果有人认为孔子维护周礼的等级制度,同时又认为孔子有强烈的平均主义思想,这个是说不通的。

同时孔子在另一方面认为“均无贫”本不认为必然“均无寡”,而是强调“和无寡”,在孔子看来,在“均”的基础上,做到“和”才能真正解决国家弱小、力量单薄的问题,如兵力不足,财力不足,因为在许多情况下,这并不是国家人口不足,社会财富不足造成,而是人人之间,上下之间离心离德,各自为政所造成的。

只有做到“和”,那怕是国家穷困一点,人口稀少一点,但是因为能上下同心,众志成城、同舟共济。

那么必然就会“人心思定”。

如果人心安定,正所谓“安无倾”,所以居上位者不用担心自己的地位被倾覆,而是要担心不能让整个国家上下人心安定,百姓安居乐业。

这样也不用担心像“颛臾”这样的小国日后作乱为祸子孙的问题。

既然“颛臾”这样的小国已经是鲁国的附庸,且没有作乱和反叛,那么就必须“既来之,则安之”,更没有攻打它的理由。

正所谓“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其它没有归附的远人,更没有归附鲁国的理由,而其它已经归附的小国只怕更加离心离德,渐行渐远。

如果要按照孔子理解,实际上原文可扩展为“有国有家者,不患己寡而患人不均,不患己贫而患人不和,不患已倾而患人不安。

”孔子的逻辑是人均则己不贫,人和则己不寡,人安则己不倾。

”孔子对于古文有自己的理解,同时也有自己的发挥。

怪不得孔子说:

“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的确如此,对于像“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样的话,后人往往是耳熟却不能详。

在这一章里,我们看到孔子并没有对季氏直接加以批评,更没有对鲁君加以批评,反而是直接责备自己的两个弟子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

正所谓“君子不党”,孔子对于自己的弟子过失也是从不袒护。

他最后说“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分明也有指责冉有和子路相人不力,季孙之忧就在于这两位“萧墙之内”的家臣身上的意思。

孔子说:

“忠焉能无诲乎?

”在这里,孔子引古之良吏周任之言“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实际上是要求两位弟子必须以去职相谏,而不能有丝毫态度暧昧。

孔子是知道这一件事情的利害关系的,鲁国日益衰落,而小国依然朝鲁,恰恰是因为鲁国相对来说,更多的保持了周公的文德,周礼的精神,使得小国依然对鲁国有仰慕归附之心。

如果季氏出于私利,无罪讨伐附庸之国,诚如其所言“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却不能反躬自身,反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则只会加速鲁国的分崩离析,使得近者攻,远者叛。

那么这个政治恶果是不可估量的。

所以孔子对弟子的责备相当强烈,甚至把罪过首先归咎到两位弟子身上,一而再,再而三地对之晓以利害关系。

当然,这件事最后不了了之,鲁国也免于一劫,应该说孔子及弟子对于季氏的制约作用还是很明显的。

鲁国三桓势力最终能够瓦解,孔门与其的长期斗争还是发挥了积极的抑制作用。

16.2【孔子曰: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

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

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孔子说:

“天下治理有道,那么礼乐和征伐应该由天子颁令,天下治理无道,那么礼乐和征伐才会由诸侯颁令。

(礼乐、征伐)如果由诸侯颁令,一般经过十代少有不失政的。

如果由大夫颁令,一般经过五代少有不失政的。

家臣执掌国家的命令,一般经过三代少不失政的。

天下治理有道,那么政令不出自大夫。

天下治理有道,那么老百姓不会议论。

孔子之所以说: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跟他“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的观点还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论语.八佾》应该已经很比较直接的反映出了季氏作为鲁国的大夫却“舞八佾、彻雍乐、祭秦山”,表面“隆礼重乐”,实则“礼崩乐坏”的丑恶现象。

以季氏为代表的三桓势力架空国君,把持朝政。

公元前562年,鲁国执政季武子借周礼军制中“天子六军,诸侯大国三军”之名,将当时鲁国二军扩充为三军。

史称“作三军”,但是实际的情况是,鲁国的军事实力分转于当时的三家大夫之手,再结合与之相应的赋税改革,最终实现了“三家分公室”的局面,鲁国国君的财力、兵力大大的削弱,但是鲁国的整体国力有所增强。

此时孔子还没有出生,到了公元前516年,时年三十七岁的孔子更是亲眼目睹了鲁国三家大夫驱逐攻伐国君,鲁昭公最终客死异邦,鲁国也更加衰败。

所以孔子对三家大夫特别是季氏的野心相当的愤怒。

“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

”昭公死后,鲁国大夫的家臣阳虎等亦上行下效、如出一辙,也开始与大夫分庭抗礼,甚至犯上作乱。

鲁国当时作为周礼保存最完备的诸侯国,实际上也可以作为一个天下由冶到乱的缩影。

他纵观当时整个天下的形势,前后的历史,于是得出一个结论: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应该说,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都在进行变革,虽然鲁国起步较晚。

然而同样是变革,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子产“居己也恭,执事也敬,养民也惠,使民也义”,但是鲁国的政治却越来越泥淖化,越折腾却陷得越深,似乎没有任何值得夫子称道的地方。

诸侯对天子的不敬教会了大夫对诸侯的非礼,大夫对诸侯的非礼教会了家臣对大夫的反叛,家臣对大夫的反叛也教会了刁民对社会的暴乱。

整个社会上上下下都野心勃勃,好勇疾贫,人而不仁,疾之已甚,那里谈得君子无争,礼让为国。

所以,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包括对统治者的告诫。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就是说“不在其位,不应谋其政”,否则上行下效,如法炮制,甚至有过之而不及。

比方对于昭公,季氏还只是驱逐,但是对季氏,阳虎直接就是要命了。

最终必然是玩火者必自焚,多行不义必自毙。

正如“试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

”这当然是可以说是因果报应,咎由自取,死不足惜。

但是天下无道,真正无端受过、水深火热、流离失所、白骨遍野往往是社会最下层的黎民百姓,芸芸众生。

正所谓由乱而治虽兴,百姓苦,由治而乱故亡,百姓苦。

我们要能理解孔子以仁为已任,悲天悯人的情怀。

16.3【孔子曰:

“禄之去公室,五世矣。

政逮于大夫,四世矣。

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俸禄不由君王赐与,已经有五代了。

国政被大夫把持,已经有四代了。

所以三桓的子孙,也将要衰微了。

所谓“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是指公元前562年,鲁国三分公室的社会制度变革。

鲁襄公十一年,鲁桓公后代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桓)发展势力、扩充疆土,使鲁国出现“公室卑,三桓强”的局面。

以季武子为首的三桓势力作三军,“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使得鲁国国君掌握的岁赋只保留了原来的六分之一,到公元前537年,即鲁昭公五年,三桓改三军为二军,分成四份,季孙氏独得两份,掌一军;

叔孙氏、孟孙氏各得一份,合掌一军。

这一次,三桓一不做,二不做,把原来给公室保留六分之一的财政收入也给取消了。

所有鲁人一律直接向三桓缴纳赋税,鲁国国君依赖于三桓的进贡。

所以“禄之去公室”是鲁国政治体制特别是经济体制和军事体制的重大变革,其直接的结果就是三桓在鲁国国内相当于建立了“三个大夫级”的诸侯国,而鲁国国君处于有名无实的地位,财权、军权都不在自己手里,只有看三桓势力的脸色行事,成为地道的“名誉元首”。

这里的“五世”指三桓世代为鲁国国卿的鲁僖公算起,到鲁昭公成为有名无实的国君,刚好经历了之前僖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五朝。

所以孔子说“自大夫出,五世希有不失矣。

”其所造成的结果就是“政逮于大夫”,鲁君名存实亡。

一般往往把“五世”解释为鲁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五世,是因为没有正确理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

”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他说的“自大夫出”是指国君的权力出现向大夫转移的苗头,所谓“五世希有不失矣。

”是指国君完全彻底地被架空,形成“政逮于大夫”的局面。

所以孔子称之为“失”,也就是国君失去政权之意。

所谓“政逮于大夫”,一般把“逮”解释为“及”,并不贴切。

“逮”是“赶上猎物并捕获”的意思,在这里译为“把持”更加妥当。

同样把“四世”解释为“季孙氏文子、武子、平子、桓子”也是不当的。

鲁国的国政被三桓势力所把持的标志就是鲁国三分公室。

这种局面,从季武子算起,历经季悼子、季平子、季桓子四代,此时已是第五代季康子。

三桓也同样一度被家臣势力所困扰,也大不如前了,否则冉求也不可能说服季康子请孔子回国。

季氏之所以还不至于落到“陪臣执国命,三世希有不失者”的局面,客观的说得益于孔门,如果不是因为为了鲁国的整体利益,孔子不反对弟子在季氏做家臣,并在季氏其它家臣作乱时加以平息,可能季氏也早就衰落了。

但是季氏衰落并不意味鲁国国君力量增强,国家能够拨乱反正,否则当时政治局面是很难收拾的,搞不好就是真的“分崩离析”。

孔子何曾不想三桓早日败亡,甚至曾经希望利用其家臣的力量加以牵制,但是毕竟是投鼠忌器,所以当其家臣叛乱时,孔子也不能作辟上观,反而必须助其平叛。

所以,一个负责任的政治人物,为国家计,为社会计,为百姓计,为子孙计,往往是不能“快意恩仇”的。

但是孔子认为季氏为代表三桓势力自身迟早也必然会走向未落,并退出鲁国的政治舞台。

后来诚如孔子所言,只不过经过季昭子一代而已,鲁穆公时期鲁国实行改革,任命博士公仪休为鲁相,逐渐从三桓手中收回了政权,国政开始奉法循理,摆脱了三桓专政的问题,重新确立了鲁公室的权威。

而三桓之一的季孙氏则据其封邑费、卞,独立成为了费国,而其它两家则更是破落。

16.4【孔子曰: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

结交正直不阿的朋友,诚实守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

结交不务正业的人,结交曲意逢迎的人,结交巧言善辩的人,是有害的。

所谓“友直”跟“友便辟”是互为对照的。

“辟”在这里是“乖张邪僻,不走正道”的意思。

所谓“友谅”跟“友善柔”是互为对照的。

“柔”在这里是“虚情假意,曲意逢迎”的意思。

所谓“友多闻”跟“友便佞”是互为对照的。

“佞”在这里是指“巧言善辩,徒具口舌”的意思。

16.5【孔子曰: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有益的乐趣有三种,有害的乐趣有三种。

乐于以礼乐修养身心,乐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乐于多结交贤能的朋友,是有益的。

乐于骄奢淫逸的玩乐,乐于放浪安逸的游乐,乐于宴饮征逐的作乐。

所谓“乐节礼乐”与“乐骄乐”是互为对照的,“乐节礼乐”,就是以礼乐节制和调剂心身。

而“乐骄乐”则是随心向欲,放纵志情,骄奢淫逸,终日沉湎不已。

所谓“乐道人之善”和“乐佚游”是互为对照的,“乐道人之善”的“道”并不是宣扬,称颂之意,而是“取法”、“效法”、“蹈行”之意。

实质上孔子在这里指的是“游学”,是指通过自身的游历遍访名师和贤者,多闻多识,开阔眼界。

“乐佚游”则是指不务正业,无所事事,终日游手好闲,四处游荡。

所谓“乐多贤友”和“乐宴乐”是互为对照的,“乐多贤友”是指以德相交,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乐宴乐”则是指三日一请,五日一聚,吃喝玩乐,沉迷酒色。

16.6【孔子曰:

“侍于君子有三愆: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侍奉君子(这里指居上位者),有三种过失;

谈论事情还没听清楚,还没听完整,张嘴就来,称之为浮躁;

事情讲清楚,讲明白了,但是心知肚明却一声不吭,称之为隐瞒;

不察言观色而自顾自话,这是盲目。

当然,有些观点从说话的礼仪出发,把这一章理解为:

“还没有问到你的时候就说话,这是急躁;

已经问到你的时候你却不说,这叫隐瞒;

不看君子的脸色而贸然说话,这是瞎子。

”问题是就算是“已经问到你的时候”,在答话时出言不谨,张嘴就来,信口开河,甚至对方还没有把话说完,就按捺不往,急于做声,同样也是急躁的表现。

又如“不看君子的脸色而贸然说话”这样的理解也容易引发歧义。

总的来说,后儒对于论语的解读,往往讲规矩,重于讲道理,讲尊卑,重于讲诚敬。

所谓“言未及之而言”是指君子在谈论事情的时候,还没有把事情说完整,说明白,或者自己没有听完整或听明白,就按捺不往,急于发表观点或表白等等,往往这样的人失之于轻浮、浅薄、耐不往性子,沉不往气。

所以称之为浮躁

所谓“言及之而不言”是指君子在谈论事情的时候,自己明白了对方的意图,但是因为心有城府,往往不愿意表明自己的立场,不愿意坦诚相告,直言不讳。

所以顾左右而言它,或者虚与委蛇。

又如事不关己、明哲保身等等。

所以称之为隐瞒。

所谓“未见颜色而言”是指说话时没有察言观色,说话的场合不得机宜,说话的方式不得要领,说话的内容不得时宜。

只顾自己想说便说,而没有考虑对方的立场、态度和心情。

而不是说仰人鼻息,见风使舵,投其所好。

所以《道德经》亦云: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16.7【孔子曰:

“君子有三戒: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君子有三戒,年少之时候,精力未济,要戒除任性使气;

到了壮年的时候,精力正是旺盛,要戒除好勇斗狠;

到了老年的时候,精力已经衰退,要戒除负气逞强。

所谓“血气”,古人以血液和气息指代人的精力或元气。

后来成为养身学和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

所谓“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是指年少之时,人的身体和情志还没有发育成熟,精力不济且情志未定,自控能力较差,所以往往任性、使气,以至于喜怒形于言表,而且毫无节制,豪不收敛,甚至喜怒无常,恣意放纵。

所以,孔子说“戒之在色”,倒不是着力强调于好色。

如果是这样,安有大小老少之说。

所谓“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是指人到盛年,身体机能完成发育成熟,精力充沛旺盛,甚至亢奋。

这个时候人往往也踌躇满志,极富进取之心,但往往也表现为好胜心强,锋芒毕露,性情急躁,甚至暴躁,故而动辄与人相争,与人较劲,甚至好勇斗狠。

所以孔子说:

“戒之在斗”

所谓“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是指人到老年,身体机能开始下降,精力也开始衰退,但人往往不服老,面对年轻人甚至有失落感。

孔子认为人要服从自然规律,到了老年不能负气逞强,而应该乐天知命,颐养天年。

所以,孔子说“戒之在得”。

“得”在这里有“不甘放手”、“勉力强求”之意。

怪不得,孔子能如此之长寿,这一番道理不管是对于修身,还是养生都是相当有益的。

16.8【孔子曰:

“君子有三畏: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敬畏天命,敬畏大人,敬畏圣人的言论。

小人不知有天命所以不敬畏,轻慢年长辈高或者德高望重的人,污侮圣人的言论。

16.9【孔子曰: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天生就能通晓知识的人是最上等的人,通过主动学习来通晓知识的人为次一等的人,遇到教训和挫折才去学习,又次一等,即使遇到了教训和挫折也不去学习,这样人为下等的人。

16.10【孔子曰:

“君子有九思:

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君子有九种思虑,看事物要思考是不是明察,听言语要思考是不是聪慧,露表情要思考是不是温和,展容貌要思考是不是恭敬,说事情要思考是不是忠实,做事情要思考是不是诚敬,遇疑惑要思考有没有求教,求奋进要充分地估计困难,遇见得益要思考是不是道义。

16.11【孔子曰: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吾未见其人也。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到于今称之。

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无得而称焉。

其斯之谓与?

“看见善行,就有如同追求不上什么一样;

看见恶行,就如同用手试开水一样。

我亲眼见过这样的人,也亲耳听到他们的言论。

以隐居不仕的方式来求取自己的志向,以践行道义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原则。

我听到过这样的话,却没有亲眼见过这样的人。

”齐景公有马四千匹,死的时候,(居然谥之为“景”,)人们到现在还这样称谓他;

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人们没有得到什么实惠,却仍然称颂他们,这算是什么谥法呢?

所谓“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意思就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又云: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认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所以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当然,见贤思齐未必就能真正的做到“择善固执”,见不贤内省未必就能真正的“过而改之”。

应该说当时像这样“欲寡其过而未能也”的人还是存在的。

所以,孔子说,他亲眼见到过这样的人,亲耳听到过他说话。

所谓“吾见其人,吾闻其语矣。

”“吾见其人”是指自己在当时见过这样的人,“吾闻其语”并一定是指“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这样的言论。

这里的“见”、“闻”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之意。

他为何要这样说,通过下文分析自然能明白。

所谓“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是指隐居不仕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志向,践行仁义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原则。

“我听说过他们的言论,但是我没有真正遇到过这样的人。

”实质上孔子是在感叹,当时的社会里再也没有这样的人,唯有古人的言论和事迹,犹在耳边,常常听人说起。

这一章理解的难点在于“无得而称”如何解释。

现在的《论语》中认为齐景公死后是“无得而称焉。

”而伯夷、叔齐死后是“民到于今称之。

”在这里个人不能苟同。

因为,首先在《泰伯》篇里,孔子说:

“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很明显,把“得”理解为“德”,所谓“无德而称”理解为“称之为无德”,应该是不恰当的。

另外的一些说法,把“无得而称”,对于秦伯,则解释为“不知道如何来称赞(他)”;

对于齐景公,则解释为“没得什么德行可以称赞他的”也是不妥当的。

分析一下齐景公这个历史人物。

按照《逸周书》的谥法:

“由义而济曰景,布义行刚曰景,耆意大虑曰景”,但是按照史记的说法,齐景公“好治宫室,聚狗马,奢侈,厚赋重刑。

”很明显,齐景公虽然相对来说,是一位比较能够知人善任,比较能够从谏如流的君王,然而他并没有做到“由义而济”、“布义行刚”、“耆意大虑”程度,应该说差得还相当的远,却谥之为“景”。

这样的做法的确是有较强的溢美成分。

同时齐景公也不至于无道到了“没得什么德行可以称赞他”的地步。

所以,《论语》在这里,出现了文字的错误。

个人应该是“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到于今称之。

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无得而称焉,其斯之谓与?

”实际上孔子对于“齐景公”的这个谥号是有自己的看法的,孔子说:

“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

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

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应该说古人对于谥号是相对严谨的,而且是比较能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但是到了春秋时期,这种直道而行的良好风气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有时也会有失于客观,往往出现褒贬不当,言过其实。

齐景公对孔子还是比较赏识的,但是齐景公对其思想学说和政治主张却有着叶公好龙的一面,所以孔子最终也没有齐国出仕,并得到真正的重用。

对于其人的评价,孔子则说“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他认为齐景公在诸侯之中还算是比较能做到这一点。

同时齐景公对孔子还是礼遇有加的。

《论语》中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同时《微子》篇也提到“齐景公待孔子,曰:

‘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

’曰:

‘吾老矣,不能用也。

’孔子行。

”在孔子与齐景公的接触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