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简表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7521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简表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考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简表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考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简表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考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简表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考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简表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中考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简表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中考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简表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中考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简表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中考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简表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中考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简表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中考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简表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中考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简表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中考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简表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中考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简表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中考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简表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中考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简表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中考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简表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中考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简表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中考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简表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中考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简表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简表文档格式.docx

《中考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简表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简表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文言文150常用实词简表文档格式.docx

(日光下彻;

穿透)

7、乘

①“乘,升也”。

登车、坐车。

②引申:

驾车、驭马。

③“乘”,趁着,引申:

冒着。

④欺凌,欺压。

⑤追逐⑥计量,计算。

⑦乘,sheng,量词。

一车四马;

乘车驾四马。

8、从

①“从”是跟随在后面意思,它和行动关系密切。

②所“从”的如果是人,跟随、跟从。

③如果所“从”的是命令、意愿、法令、计谋……,就是顺随、照办、遵守、服从……④参与,例如:

从政。

⑤介词:

由,自。

随——从(积极主动,经过主观判断。

9、当D

①“当”,《说文》“田相值也”。

(井田制)②引申:

势均力敌,互相对等。

③两两相等,引申:

两两相对,或者以一方为主对着另一方。

④“当”,对着;

面对;

⑤处在。

引申:

占着;

把着。

掌管,主持。

⑥阻挡,抗拒;

⑦充当;

相抵消、相平衡。

⑧适应,相当;

适合,得当。

10、道

①本义,道路。

②规律,道理。

学说、思想。

(道理、主张)

④引申:

引用、称述别人的话、说法、事迹。

(说、谈论)

⑤比喻,人生所应遵循的社会准则。

(带有根本性、原则性。

)⑥从,由。

11、得

①得,获得,得到。

(找到)语境义,得声,得形,得味,得道……

②“得”,行为实现的现实性。

(能够)

12、定

①“定”,《说文》“安也”。

与“动”反义。

安定、稳定;

平定。

(定婚,重在婚约的确定;

订婚,重在双方同意。

协定,重在共同决定;

签订,重在双方协商。

定金;

订金)

“定金”、“订金”,在汉语中是一对同音异义词,别看仅一字之差,但在法律上的意义却大相径庭,不少人都曾掉入“定金”与“订金”的陷阱。

究竟两者的区别何在呢?

  “定金”指合同当事人为保证合同履行,由一方当事人预先向对方缴纳一定数额的钱款。

《合同法》第115条规定:

“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

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

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

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此外,定金必须以书面形式签订,且定金的总额不得超过合同标的的20%。

“订金”严格地说不是一个规范的概念。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8条规定:

“当事人交付留置金、担保金、保证金、订约金、押金或者订金等,但没有约定定金性质的,当事人主张定金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所以,除非合同作明确约定外,合同履行的“订金”作为预付款的一部分,只能抵充房款。

无论哪一方不履行,只要将其如数返还给付订金的一方即可。

②决定,确定。

③副词,到底,究竟。

④一定(后起义)

13、伐F

①“伐”,《说文》“击也”。

以戈击人,用斧砍树,持枪击鼓……都可以叫“伐”。

(砍伐;

进攻,征伐;

讨伐。

公开宣战、公开进攻叫“伐”。

“伐”带有上伐下、讨有罪的色彩。

功劳,成绩;

夸耀(《广韵》“自矜曰伐”)

14、犯

①《说文》“侵也”。

“犯”本来指狗咬人。

后来两极分化。

②受侵犯,使自己遭受损失。

(侵害、危害)

③侵犯,侵入别人的领域,使别人或别的事物受到损失。

(触犯;

犯险,冒着。

15、方

①“方”初文应作“上口下方”,指中央以往的四旁的广大地区。

与说话者所在地相邻的地区、地域。

②方形,四隅之和。

③方,方圆。

正直;

方正。

④面积⑤方向、方位。

区域、地方。

⑥地方(戴圆履方)⑦方法,办法。

处方,药方。

⑧“方”,《说文》“并船也”。

方船、方舟。

(枋、舫)

⑨凡两两相并、相比。

例如:

方轨;

方征;

方驾;

比方。

⑩比拟,相比。

⑾副词,正在;

将要。

⑿当……的时候。

16、奉

①“奉”是捧的古字。

两手捧着。

②进献。

③承受。

④俸禄,给养。

17、负

①《释名·

释姿容》“负,背也,置项背也”。

蒙受、遭受。

②《说文》“恃也”。

对自有之力之物的凭借。

(自恃,自负)

③背靠着。

负隅顽抗。

④违背

⑤失败⑥欠

18、赋

①“赋”,为作战而征集的军赋。

“兵赋”是征集兵士、民夫、战车、牛马、戈盾之类的作战用的人力、物力、财力。

②(征收;

敛取;

赋税。

)③出声念。

④写作方法,平铺直述。

19、覆

①“覆”,《集韵》“反也”。

特指向上事物的向下翻转或倾倒。

②遮盖、掩蔽③翻转过来④倾覆,颠覆

20、更G

①《说文》“更”与“改”互训。

(改变、更换)

“更”侧重于前后相续,是以一个顶替另一个的相互交换;

就新旧来说,“更”不是除旧布新,而是推陈出新。

②经过,经历。

③抵偿④另,另外。

再。

⑤更加⑥副词,重新。

⑦五更

21、故

①“故”作名词用时也指事情。

“故,事也。

“故”重因果关系。

指某种原因引起的事情,多是使人不愉快的麻烦的“事”。

(现代汉语中:

事故,变故。

②《广韵》“旧也”。

“故”的反义词“新”、“今”。

作为时间观念,指过去的、从前的。

故都,过去的国都。

故乡,从前的家乡。

故人,旧友,从前的相知。

③原因,缘故。

④故意⑤通“固”,本来。

⑥所以,因此。

22、顾

①《说文》“还视也”。

“顾”转过头来向后看。

(回顾;

回头看。

②探望,拜访。

③顾念。

关心,照顾。

④副词,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而”“不过”。

⑤副词,反而,却。

23、观

①《说文》“谛视也”,《正字通》“远视也”。

(看;

观察;

考察)

②观赏;

值得观赏的景物和景象。

③名物化之后,把宫廷大门外两旁的为观察了望而建的高大建筑叫“观”。

后来把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也称“观”。

④道教的庙宇,道观(后起义)

24、归

①《说文》“女嫁也”。

(春秋以后多用“嫁”)

②最初是离家远行又回到故处的意思。

(妇女出嫁,实际上是返回母亲所从出的氏族。

)(返回)

③归还④归附,归属。

又:

归到一处。

25、好H

①女子容貌美。

好,善。

②兼及服饰之类,有仪表堂堂的意思。

③友好④喜爱

26、号

①大声喊叫。

大声哭。

②扬言,宣称。

(号称)

③号令,命令。

④称号。

别号。

⑤称。

27、还

①《广雅·

释诂》“归也”。

(返回)②交还,归还

③通“环”,环绕。

④通“旋”,旋转。

⑤通“旋”,轻快敏捷的样子。

⑥仍然(后起意义)

28、惠

①《说文》“仁也”。

《尔雅·

释诂》“爱也”。

“惠”原是动词“仁爱”。

②对所关怀、同情的人给予照顾。

(恩惠,给人以好处)

名词化之后,所给予的好处。

③柔顺、柔和。

④通“慧”,聪明。

29、及J

①《说文》“逮也”。

段注“及前人也”。

“及”古字形像追逐者以手抓住被追者之形。

②赶得上,赶上,抓住③至,到④趁着。

等到……时候

30、极

①《说文》“极,栋也”。

②处在屋宇的最高处,所以最高的地位也叫“极”。

(登峰造极;

北极)

③由最高引申:

极限,不能超越。

极点,尽头。

④最,非常。

⑤标准⑥通“亟”,急。

31、计

①记数——计算,算帐,计量——统计,汇总

②盘算,谋划③计谋

32、加

①“加”在上古是及物动词,把一物放在另一物上面。

(加上,放上)引申:

施加

②增加;

超过,虚夸,以少报多。

③更加

33、假

①先秦,假,借同义。

(借,借来)

②《说文》“非真也”。

(汉以后。

)假,真反义。

③非正式的,临时的。

(假寐;

假上将军。

34、间

①閒,隙也,从门、月(《说文》)②间隙(彼节者有间)(《庄子》)

③中间(间于齐楚)(《孟子》)

④间隔(间一岁,郑人杀之)(《左传》)(间断;

隔开)

⑤离间(谁能间之)(《左传》)⑥参与(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5、简

①《说文》“牒也”,竹简或木札。

书信。

②简易;

简略;

省约(由简的特点决定的。

)③荒废,怠慢。

④选取等长的“简”。

挑选,选择,选拔。

⑤《集韵》“阅也”。

检阅,检查。

36、见

①《说文》“视也”。

看到。

看见。

②往见,拜见,参见;

进见,谒见,会见,接见(不同身分)

③见解,见识④表示被动。

⑤见谅的“见”⑥通“现”

37、节

①《说文》“竹约”。

竹节。

植物分枝长叶的地方。

人与动物的骨节。

②时节,季节。

节日。

③符节,古代用来做凭证的东西。

④气节,节操;

礼节。

特指,贞洁。

⑤节制,节约。

⑥古乐器,引申:

节拍。

38、竭

①干涸,枯竭。

“竭”的反义词“盈”。

衰竭。

②竭尽,尽力做谋事。

③尽,完。

39、尽

①《说文》“器中空也”。

象征用到了极限,一无所有。

②不及物动词,无剩余。

(完,没有了。

)③及物动词,全部用出。

④副词,净尽——都,皆,整个地,完全地,无保留地,达于极限。

⑤达到顶点⑥尽可能,尽量。

(第三声)⑦任凭

40、进

①本义,向前走或跑,或者说是朝着脸所向的方向行进。

②前进,与“退”相对。

③到朝廷。

④进献⑤通“贐”,赠送的路费或礼物。

41、居

①《说文》“蹲也”。

“居”是后代“踞”的本字。

②坐。

处于。

③居住。

住处。

④处在某种地位或某个地方。

⑤占,占据。

⑥积蓄。

⑦表示相隔一段时间(居有顷)

42、举

①“举”,《说文》“对举也”。

两个人共同把东西抬起来。

后来一个人用两只手把东西举过头也叫“举”。

②用手托起。

③举起,抬起。

提出,举出。

发动。

④推荐,推举。

提拔。

检举。

举动。

⑥攻下,占领。

⑦全。

举国,举世。

43、具

①《说文》“供置也”。

“供置”即备办。

最初多指备办食物,后来扩展到备办其它物品,是个动词。

②准备饭食或酒席。

饭食,酒肴。

③准备,备办。

具备,完备。

④全部⑤陈述⑥器械⑦才能⑧量词

44、聚

①《说文》“会也;

一曰邑落曰聚”。

本义:

会合。

②村落,居民点③聚集,集聚④征集

45、苦K

①苦菜;

苦味。

②劳苦,辛苦,劳累。

刻苦。

③愁苦;

苦恼,痛苦。

被……所苦。

④粗劣

46、类L

①《正字通》“种类也”又“肖似也。

”②种类。

类推。

③类似,象。

相似④大抵,大致。

⑤条例。

47、良

①《说文》“善也”。

表示质地好,素质好。

②良好。

精良,美好。

出色,优秀。

③良人:

1、优秀的人才;

2、丈夫。

④和悦,善良。

贤良,贤善。

⑤甚,很。

⑥的确。

48、临

①《说文》“监也”。

从高处低头往下看。

②从高处往低处看。

俯视;

居高临下。

从上监视着,统治。

监督,威胁。

④到。

⑤面对。

对着。

靠近。

⑥正当;

⑦临摹。

⑧哭。

(第四声)

49、虑

①《说文》“谋思也”。

为谋划事情而思考叫“虑”。

(思虑)

②考虑,打算。

心思,意念。

③担忧(后起义)。

顾虑,担心。

50、论

①《说文》“议也”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作出评判。

②讨论,研究。

③判罪。

④一种文体。

⑤通“伦”,条理,顺序。

51、漫M

释训》“漫漫,平也”《正字通》“水广大貌”。

表示水平铺广大、无边无际,引申:

遍(漫山遍野)

②溢出③没入水中④随便(杜甫诗“漫卷诗书喜欲狂”)

52、灭

①《正字通》“火熄也”,但应用中常用于使动或被动,使火熄灭或被熄灭之物

②暗,看不见③引申:

消灭,湮没

53、名

①《说文》“自命也”指人或事物的代号,和“实”相对。

后来把在书面上记录这些名称的符号也称作“名”,“名”就兼指文字了。

②用作动词,命名,用作名词,名字。

③引申:

名声,名利

54、明

①《说文》“照也”,光线充足,或在光的照射下清清楚楚的状态叫“明”与“暗”相对

②发光,明亮③形容物体的光泽、颜色明亮

④光明、清楚⑤《正字通》“明日即翌日”⑥表示人的视力

55、命

①《说文》“使也”本义是支配者对被支配者的差遣、命令、训导。

②上天对人的吉凶祸福、穷达寿夭的预先确定。

③人对上天无可奈何的冥数④引申:

使命

56、谋

①《说文》“虑难曰谋”《左传·

襄公四年》“咨难曰谋”,“谋”常常是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共同合计、研讨办法或对策。

②作名词:

指商量出的结果

57、难N

①读去声时是名词,表示灾害性的事变,以及由这种事变使人所处的艰难困苦的处境。

“难”古代多指重大事变,往往是危及人们生命的。

②困难,与“易”相对③诘难,质问

④提出自己的疑问,向对方请教⑤敌,怨仇

58、平P

①“平”来自于“秤”,所以,作为形容词,“平”解释为平坦

②削平、铲平。

《列子。

汤问》“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③安定,太平。

④平息,平定。

⑤公正,公平。

《出师表》“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59、戚Q

①“戚”最初表示一种作战用的斧子。

②与“疏”相对,表示亲近或者忧伤,如休戚相关、休戚与共③伤心

④作名词,亲属,由相互之间关系密切转而指在血统上存在密切的亲属关系

60、奇

①《说文》“奇,异也”表怪异

②jī,表示余数或单数,与“偶”是反义词。

《核舟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③异乎寻常、奇特《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④出人意料

61、强

①《说文》“弓有力也”“强”原指强弓

②作形容词,“强”是“弱”的反义词,壮健、强盛、强大,如“少年强则国强”

③qiǎng竭力、尽力,引申为勉强,如“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④有余,略多,如“赏赐百千强”

62、清

①《说文》“朗也,澄水之貌”,表示水澄澈纯净,反义词“浊”

②干净、洁净③安静、清静,如“以其境过清”④太平

63、请

①请求②邀请

64、穷

①阻塞不通②境遇不好,不得志③生活困难

④穷尽完结⑤穷究,追究到底

65、秋

①收成②秋天③年,又:

时候④飞舞跳跃

66、求

①《集韵》“索也”探求寻找②要求、需求③乞求,请求

67、取

①《说文》“获取也”本义:

割取耳朵,拿,与“舍”相对

②提取、选取③攻下,夺取④娶妻

68、去

①《说文》“人相违也”《广雅》“行也”②离开

③除掉、去掉④距离⑤前往,到……去

69、全

①《说文》“完也”,与“破”相对②全部的,整个的

③完全,无例外④保全

70、任R

①《大雅》“任犹抱也”,比喻承担重任②作名词,担子、任务

③《说文》“保也”,最初是抱于胸前的意思,后引申为负担。

把某种职责、使命加于别人肩上,由其负荷,这就是任命、任用义。

④《正字通》“诚笃也”,诚信⑤凭借⑥任凭

71、容

①《说文》“盛也”用器盛物,包容,引申为宽容,饶恕

②许可,允许③容貌,仪容④或许,可能⑤容容:

变化不定的样子

72、入

①《说文》“内也”,进入,与“出”是反义词②收入,收纳③交纳

73、塞S

①《说文》“塞,隔也”,堵塞起来,使内外隔绝

②阻塞,因而为阻塞交通要道而修筑的城郭公事也叫“塞”

③填塞,充满④弥补

74、上

①与“下”相对,在上面在高处都可以称为上

等级、地位高的,又特指帝王③质量好的,次序在前的

④登上,作动词用⑤通“尚”崇尚,尊重

75、少

①形容词,不多②稍微③削弱,减少④轻视,看不起⑤不多时,一会儿

76、舍

①接待客人的地方②距离的名称,行军30里为一舍

③shě《说文》“释也”放弃

77、身

①《说文》“躬也”“身”指人或动物的整体②自身,亲身

③“身”古代作侧立的人形而大其腹,腹中有一点是发育中的胎儿之形,所以,身的本义是怀胎

78、生

①《说文》“生,出也”出生,生育,引申为生活、生命

②生的,与“熟”相对③生疏④本性,天性⑤对读书人的称呼

79、胜

①《说文》“任也”,是力能胜任,承受得起的意思,读shēng

②shēng尽③在战争中以武力打败对方④优美的山水或古迹

80、师

①最初指盲人,“师,乐人瞽者之称”后演变为有一技之长者称“师”乐师、教师、画师、医师等。

②军队编制,2500人为一师③效法、学习,作动词

81、实

①与“名”相对,实际,事实②充实,充满

③果实,种子④确实,的确,作副词⑤语气词,加强语意

82、食

①食物经过口的咀嚼咽下去的过程叫“食”

②作动词,sì

,供养,给……吃③日食、月食

83、使

①《说文》“令也”,使唤,役使的意思②命令、派遣

③出使④放纵,放任⑤连词,假若,假如

84、属

①《说文》“连也”,古代依附于人,做别人的臣僚,隶属,归属

②连接zhǔ③委托,托付zhǔ④嘱托zhǔ

⑤亲属⑥类⑦zhǔ,副词,适逢

85、说

①《释名》“述也,宣述人意也”,向他人陈述解释②名词,言论、主张

③文体的一种④劝说,说服shuì

⑤喜欢,高兴yuè

86、素

①《说文》“白致缯也”,素就是用丝织出的普通的缯帛。

白色、朴素

②表示光线和洁净③真情④向来,一向

87、通T

①《释名。

释言语》“洞也,无所不贯洞也”

②《说文》“通,达也”表示道路畅通,反义词“塞”

③通行,通过,通过④畅通,没有阻碍⑤通晓,精通

⑥共同的,通常的⑦全部,整个⑧量词,用于文书,表示一份

88、痛

①《说文》“病也”,由疾病引起的难受的感觉,引申:

悲痛

②彻底地,尽情地

89、亡W

①《说文》“逃也”逃亡,逃出之后流浪在外②丧失,丢失

③死亡,灭亡④通“忘”忘记

90、望

①满月,阴历确定15日为“望日”

②《说文》“出亡在外,望其还也”,远望,盼望,敬仰

③《广雅。

释天》“祭也”,古代祭祀山川

④《释名。

释姿容》“茫也,远视茫茫也”⑤埋怨,责怪

91、为

①做,治理②作为,当作③认为

④是⑤如果,假如⑥weì

介词,给,替

⑦weì

介词,被⑧句末语气词,表示反问、感叹

92、徙X

①《玉篇》“徙,迁也”,指住处的移动②调职

93、鲜

①《说文》“鲜鱼精也”,新鲜鱼的味道称“鲜”,当鲜用于比喻关系由味觉转移到视觉的时候,它表示色彩的明亮。

②xiǎn假借用法:

少,不多③夭折,早死

94、向

①住室北面开的窗。

《说文》“向,北出牖也”后来被借指为方向、朝向

②趋向,奔向③从前,往昔

95、效

①模拟模仿人或人的行为,效法、效仿②送,献出

③效力、效劳④效果,引申效验,证明

96、信

①言语真实,诚实(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②对人诚实,信用,守信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③信任,相信④信物、信使、书信⑤信步,信口开河

97、兴

①《说文》“兴,起也”表示由坐、卧或俯身的状态转为站立状态。

②形容词,兴旺昌盛,反义词“衰”“败”“废”“亡”

③发动④xì

ng兴趣,兴致⑤xì

ng诗歌的表现手法之一

98、行

①《尔雅》“道路也”,在路上行走也称“行”②人的气节操守

③运动,运行④做⑤代理官职⑥há

ng古代军队编制,25人为一行

99、形

①《说文》“象也”,视而可见的外表,外形,形态

②把内在的隐含的东西显现出来,显现,显露③形势

100、修

①《说文》“饰也”,在已有的基础上藻饰加工②整治、治理

③研究、学习④高,长⑤善、美好

101、徐

①《说文》“安行也”,行走速度慢②缓慢,慢慢地

102、许

①《说文》“听言也”,听从别人的话,对其要求答应②表示约数

③这样,常“如许”连用④处所,地方⑤句末语气词

103、寻

①《说文》“度,人之两臂为寻,八尺也”②平常

③寻找④使用⑤重温⑥副词,随即,不久

104、业Y

①指在一定分工条件下所从事的具体事情

②佛教指今世所为善恶所结的来生苦乐之果

③古代悬钟用的大木板④事业,功业⑤学业⑥产业⑦已经

105、遗

①《说文》“亡也”,遗失,忘却②留下,剩余③wè

i给予,赠送

106、异

释天》“异者,异于常也”奇特,不同寻常②分开、不同

107、易

①交换②轻视他人,藐视他人③改变④容易

108、诣

①到……去②通“逸”放纵

109、益

①《说文》“饶也”,增加,富裕,富足②水漫出来

③利益,好处④副词,渐渐地⑤副词,更,更加

110、阴

①《说文》“山之北、水之南也”②阳光被乌云遮住也称“阴”

③阴天④暗中,暗地里⑤阴险⑥古代哲学概念

111、应

①《说文》“当也”,相当,相对,一种事物所引起的与之相当的反应称“应”

②对应、适应③应该④相应,随着

112、盈

①《说文》“满器也”②充满③富裕,有余④增长

113、游

①在水上漂浮②虚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