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梅中学三年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7689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虹梅中学三年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虹梅中学三年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虹梅中学三年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虹梅中学三年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虹梅中学三年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虹梅中学三年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虹梅中学三年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虹梅中学三年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虹梅中学三年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虹梅中学三年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虹梅中学三年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虹梅中学三年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虹梅中学三年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虹梅中学三年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虹梅中学三年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虹梅中学三年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虹梅中学三年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虹梅中学三年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虹梅中学三年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虹梅中学三年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虹梅中学三年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虹梅中学三年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虹梅中学三年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虹梅中学三年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学校需进一步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着力于师资的梯队建设,着力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整体提升师资水平。

3、“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全员德育意识不够浓厚,学校还需进一步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在德育常规工作稳步推进的基础上,努力形成学校德育具标志性的项目。

4、学校需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提升教师与学生的精神追求,形成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5、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有待加强。

要通过制度的完善、优化和管理的落实,创设制度文化,落实能级管理,提高办学效益。

机遇与挑战

未来十年,上海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推进“四个率先”,到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闵行教育将围绕实现由教育大区向教育强区转型的中心任务,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战略主题,以“夯实基础、提升内涵、培育特色”为工作主线,坚持改革创新,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推进闵行教育现代化进程。

这将为我校跨越式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虹梅地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大量人口的导入,外籍人士及外省市来沪务工人员子女已成为我校重要的生源,对他们的吸纳无疑我校创造多样而又丰富的资源。

当然,因不同人群家庭境况及子女前期教育的巨大差异性等因素,如何有效利用和筛选丰富而又错综复杂的资源是我们面对的挑战。

在今后的三年发展中,虹梅中学在市三中学的托管下,按照时代发展的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科学发展,树立“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核心理念,推进“让每一位会学习、为终身发展奠基”为理念的“会学教育”,增强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办好让虹梅地区人民满意的教育,创造虹梅中学教育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第二部分三年发展规划

本规划是正在制定的《虹梅中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构想,实施“会学教育”的第一个三年规划。

计划用三个三年规划实施“会学教育”,并和《上海市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同步推进学校办学实践。

本规划的目标:

实现“会学教育”第一个阶段目标:

开始会学。

开始适应“会学教育”,运作评价系统和制度作相应的调整。

为第二个阶段(“会学教育”全面推进,比较会学,取得初步成效)、第三个阶段(“会学教育”推进到比较高的水准,很会学习,取得显著的成效)奠定基础。

基本形成适合个体自身和群体发展的会学教育的操作方法、规程,并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不断地实践和改进,推进学校逐步地发展。

一、总体战略

面向未来上海教育改革和发展,贯彻《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改革创新、重视教育质量和“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核心理念,确立体现虹梅中学特点的会学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战略部署。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学校将继续坚持“彰显特色、和谐发展”的办学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创设学生“会学习、会终身发展”的自主发展的环境和平台,全面安排学生快乐地学习和生活,努力办好让虹梅地区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总体目标

办学理念:

让每个虹梅中学的学生会学习、会终身发展。

办学目标:

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提升办学品质,关注学校长远发展与学生的终身发展,实现“学生会学习、教师会教育教学、管理者会管理,学校会发展”的办学目标。

到2014年,虹梅中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坚持育人为本,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凸显“会学”办学特色,让每一个受教育者“会学习、会终身发展”,让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发展潜能得到激发,整体办学水平迈入西市区中上水平。

具体目标

学生发展目标:

学生会学习:

会学习和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围绕“基础+特长”的培养目标,树立“自信自强、志存高远、厚积薄发”的意志品质,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的“四会”合格的初中生(四会:

会做人、会生活、会学习、会健身)。

教师发展目标:

教师会教育教学:

会思想教育、会课堂教学、会教学生,会做人、会学习。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经过三年的发展,全体教师将具备先进的教育理想与专业追求,有炽热爱心与奉献精神,有较强业务与改革创新意识,有“三类”课程的初步开发与教学能力。

管理发展目标:

管理者会管理:

会制定目标和设置项目、会应用方法和工具解决问题、会组织实施实现管理目标。

着力加强管理者队伍建设,加强对先进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提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制定适应会学教育实施的指标和评价系统,在保留,或者修订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形成一整套适应学校发展的规章制度。

学校发展目标:

学校会办学:

会及时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自身的、上级布置的);

会应用新的方法、工具、理念推动学校发展。

依托市三中学,着力推进“学校会办学”。

以《构建初中学校内涵发展“绿色--长效”机制的实践研究》、《虹梅中学“会学教育”的实践研究》两个重点课题为引领,以规划的制定、修订和落实为重点,着力做好会学教育的运作评价的系列方案,对现有制度作相应的调整,逐步推进会学教育的实施。

依托学校足球运动、管乐艺术、心理健康教育和日语课程等传统特色优势,深入探索实践“彰显特色、和谐发展”让每一个受教育者“会学习、会终身发展”办学理念的有效途径、模式和策略,努力把学校办成“学科有强项、特色能彰显、师生更和谐的现代初级中学”。

二、主要任务与举措

(一)建立以师生和谐发展为本的人性化学校管理制度,促进学校和谐、持续发展

1、学校管理目标

学校树立人性化精细化的教育管理思想,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努力打造办学软实力,通过管理机构完善与能级管理的落实,提升管理效能,建立以教师会教、学生会学,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学管理目标。

2、工作举措和预期成果

(1)加强现代学校管理组织建设

在学校管理组织工作中,进一步理顺管理层次,明确管理分工,进一步细化干部管理职责和考核奖励办法,强化职能部门的协调管理过程,重视管理过程,关注管理结果。

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进一步完善“两个中心”的组织管理结构,推进“重心下移”式能级管理,健全以人为本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2)完善促进学校整体发展的运行方案

完善校长负责制,健全学校党组织对学校重大决策的审议制度,积极发挥教代会民主管理的作用。

实现学校管理网络化,充分利用校园网,进一步提高行政管理、教育教学管理和学校资源管理现代化水平。

进一步完善社区教育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人性化精细化管理的职能;

强化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意识,拓宽管理领域,在德育特色教育活动中体验教育与被教育的实践感受。

以学校绩效工资改革深化与岗位设置实施工作为契机,加大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力度,不断完善教职工的岗位设置和绩效工资考核制度,激活学校内部用人制度,建立完善的岗位评价与考核制度,增强全员敬业从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意识,真正实现从职业升华为一项事业,树立校荣我荣的意识,使教职工与学校之间建立真正的利益和命运共同体,激励每一个教职工主动积极工作,实现教职工与学校共同发展。

(3)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扬民主,进一步增强凝聚力

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职工激励表彰制度。

在精细化管理中明确四种意识:

标准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和程序意识,即学校的每一项工作都要精,都要细,有利学校可持续发展。

学校要尽可能关心和满足教职工的发展需要,分担教职工的后顾之忧,加强教代会民主管理的职能作用,保障全体教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与监督权,围绕虹梅中学三年规划,形成共识,增强学校凝聚力,积极投身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学校管理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柔性”和“刚性”相结合,即有法必依,有章必循。

同时,创设良好的教书育人的氛围,以强烈的爱心、责任心和事业心、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工作环境凝聚人心,为学校的发展,同心同德,贡献才智。

3、学校管理阶段目标、工作举措和达成标志

阶段目标:

三年内,稳步构建“以人性化精细化管理促进学校整体发展”的学校管理制度并行动反思;

学校管理充分体现出以人性化精细化为核心的学校管理思想;

人性化精细化管理不断完善,学校管理体现时代性。

工作举措:

三年内,全面落实以人性化精细化为核心的现代初级中学管理思想,完善以学校发展为根本的人性化精细化管理制度;

拓展实施素质教育的学校德育管理办法,构建与学校特色教育相匹配的学校教学管理保障办法,以提高教学为核心,呈现丰富多彩的课程方式,初步形成特色教育规模、全方位拓展社团建设,形成社区、家庭和学校三位一体的学校教育。

建立以“研究型教师培养”为主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

进一步强化领导的责任,落实中层干部的校级年度考核及聘任制度,完善教职工的岗位设置和绩效工资考核制度。

达成标志:

制定学校规章制度,汇编成册。

学校呈现出生生和谐、师生和谐的良好局面。

学校显现出浓浓的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和谐发展的氛围。

(二)以“自主自强、志存高远、厚积薄发”的学校精神为激励,构建促进学生道德和人格和谐发展的德育新格局

1、德育目标

以“两纲”教育为核心,侧重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健康教育、学生体质健康及自护自救安全教育进行实践研究,通过新基础教育理念下的“班级自主经营管理”与温馨教室的创建和校园之星的评比等主题创建活动,全面推进面向全体学生的以“自信自强、志存高远、厚积薄发”学校精神为核心的德育活动,经过三年左右的努力,为“自信自强、志存高远、厚积薄发”的学校精神注入新的内涵。

2、主要举措和预期成果

(1)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德育内容

①、进一步优化行为规范教育

进一步完善管、修订《虹梅中学学生行为规范》,强化以文明习惯为重点的养成教育,促进教育的内化,引导学生由被动执行为自觉遵守,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加强校纪校风建设,加强学生自主管理,继续抓好学生仪容仪表、文明礼貌、校园卫生等常规管理工作,加强班级管理工作。

社校联手,加强校园周边整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②.继续深化《两纲》教育

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教育,搞好学生自救自护演练和火灾逃生演练工作,增强安全自护自救能力。

加强禁毒和网络防范教育,杜绝学生犯罪现象发生,继续保持我校学生犯罪率为零的目标;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课,充分利用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网络,开展经常性心理辅导活动,为学生个人和团体提供咨询、辅导服务,了解学生心理状况,解除学生心理障碍,引导学生学会心理调节。

结合重大节假日、纪念日,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2)进一步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①加强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培训。

制定班主任梯队培训计划,开展班主任的师德、师能、心理辅导等培训。

对于优秀的班主任,积极为其搭建平台,评选学校优秀班主任,积极参与区“优秀班主任”及“十佳班主任”评选。

②不断完善学校德育管理制度。

对现有制度进行梳理,补充或重新修订。

完善年级组长、班主任工作条例、家长学校制度、班主任带教制度,班级考评制度等、班主任工作奖惩制度等德育评价制度,使之更加科学,容易操作。

(3)创新德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

①努力探索课堂教学中“德教融合”的途径

倡导人人德育,强化每一位教师的育德意识。

结合“二期课改”精神,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将《两纲》精神渗透于学科教学,梳理教材中的显性和隐性德育材料,将课堂作为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实施的主阵地;

开展专题活动,以公开课展示、主题活动展示的形式,提高教师实施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研修能力。

②开发德育课程,逐步形成学校德育系列

按照“两纲”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在已有《礼仪.规范.修养》德育校本读本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学校行为规范教育校本课程。

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道德行为形成特点,积极开发相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安全教育课程。

(4)积极优化德育环境

注重班级环境的润泽,进一步开展“温馨教室”的创建活动,逐步健全制度,使校园活动规范化、多样化。

进一步建立完善如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学科节、学生社团等校园文化活动的规章制度,以呈现德育的实践性与丰富性。

(5)进一步推动家校互动、社校合作

完善家长学校制度和家委会制度。

鼓励家长为学校发展、年级组的建设出谋划策。

建立畅通的家校联系网络,加强网上家校互动平台的建设。

通过设立家访记录卡、学生行为习惯记录卡、家校联系卡等,沟通情况、相互配合,及时发现学生思想变化情况。

努力探索社、校、家三方联手互动、合力塑人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共同担当育人的功能。

3、德育工作阶段目标、工作举措、达成标志

三年内,德育工作阶梯发展,表现为确立学校德育工作系列目标并实施;

学校德育工作初见成效;

学校德育工作成效进一步得到提升。

三年内,开展以“自信自强、志存高远、厚积薄发”精神培育为重点内容的德育系列活动,尝试分年级主题教育的德育系列活动,努力实现分步达标的教育目标,构建各年级的德育分目标;

开展班主任培训项目,完善班主任学期考核制度,进一步充实“全员参与”的德育工作队伍建设,通过多样的评价激励班级管理,提高育人的有效性,规范落实班级常规工作管理;

拓展以“自信自强、志存高远、厚积薄发”精神培育为重点的德育范围,深入实施各年级段的主题教育活动。

重点开展以学校特色项目促进学生成长的特色德育活动;

拓宽、整合德育资源,让家庭、社区在学校教育中发挥更大的功效。

举办区域内的德育工作展示活动,推广成功经验,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社区支持、参与办学的模式。

德育教育各类活动方案、总结;

制定、完善各类激励评价制度,及时公布各级各类评选结果;

家庭、社区、学校教育活动记录及总结;

各年级的主题教育材料汇编;

争创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及区级心理健康实验校。

(三)以校本课程建设为载体,加强适合学生和谐发展的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1、发展目标:

要牢固树立“教学工作是素质教育主阵地,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的思想。

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让每一位师生都有机会参与课程建设,提升学校的课程管理水平,形成具有一定质量的校本课程。

让教学研讨的氛围更趋浓厚,研究意识更趋强烈,通过同伴互助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完善质量监控方案,结合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2、主要措施和预期成果:

(1)完善“会学”的课程系列

学校要对课程进行大胆探索,在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结合的基础上,形成富有“学科有强项,特色能彰显”的促进全体学生协同发展的课程方案,形成学科“课程标准”的校本化实施纲要。

(2)开展“会学”提高的研究

通过“会学教育”的实施,培养学生具有崇高理想以促进其基础性学习能力、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发展。

(3)优化教学模式,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继续探索新基础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师生课堂教学方式,与时俱进地形成更符合生源实际的教学策略,打造激情课堂,实现有效教学。

大力提倡减负增效,让学生有更多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主动活泼地学习各种课内外知识,提高学习与实践能力。

(4)打造学校艺体科特色课程,扩大拓展课程品牌效应。

加大科技教育、艺术教育、体育教育力度,给学生提供各种经历与体验。

以自主拓展课程建设为载体,组建艺体科等各类活动小组,尊重学生自我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形成。

(5)落实特色、潜力学科的建设和实施

围绕区、校优秀学科教研组评价标准,各学科组对照目标、积极创建。

通过评优展示,及时挖掘、总结现有优势学科的成功经验,并以学科建设为载体,着力提高学科核心竞争能力,实现不同学科结合优势错位发展的良好格局。

(6)加强校本教学研究,突显学科阵地建设

以教研组为基地,以备课组为核心进行教学研究,形成与“学科有强项,特色能彰显”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各学科要寻找契合自身发展的项目加以推进。

三年内力争推出在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组。

学校设立校本教研三级网络,由校长室领导下的教育教学中心组织管理;

由学科教研组开展学科研究活动,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开发适合本学科的特色课程。

充分发挥区、校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初步形成优秀的课程资源库。

(7)完善课程管理与教学评价,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以学校主体协同发展为本,确立课程的价值取向;

切实处理好基础与发展、科学与人文、理论与实际、分析与综合、更新与稳定的关系,解决课程的内容相对稳定与灵活选择关系;

改变单一接受模式,强调体验和探索,变革课程的实施形式。

要推进教学评价趋向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在校学习,既能起到判断鉴定的作用,又能起到激励定位的作用。

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制定相应的评价方案。

(8)完善教学质量监测方案

教导处负责教学质量指导、评估、监控工作。

对教师教学进行常规检查,如采取听随堂课、查看教案编写、检查作业批改、召开学生座谈会等形式,了解教情、学情并进行跟进指导、评估等。

同时,抓好考试和试后的分析统计工作,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考试成绩进行数据分析,挖掘其价值,以质量促进教学,以质量推进学校发展。

3、教学工作目标、工作举措、达成标志

工作目标:

三年内,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拓展型课程框架,确立2-3个研究性课程重点主题,形成一定质量的课程资源,制订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并实施,以“会学教育”实施和课程建设推进学生“会学习、会终生发展”的水平不断提高并初具成效;

课程建设、学科建设具有针对性、时代性。

三年内,完成特色学科、潜力学科的建设,以学科建设为统领,推进学生“会学习、会终生发展”教育。

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制订好课的标准;

建立较完整的课程系列,完善课程管理,落实足球、艺术、科技和日语等特色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社团活动课程内容。

落实学校艺体科主题活动内容;

加强以足球、艺术、科技和日语等特色培育为引领的校本课程开发。

针对生源实际,调整教学策略,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求教师做到“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

全程实施符合校情的教学质量监测管理制度。

1、各科教学质量在原有基础上明显提升。

2、教学管理各项制度更加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措施更加有效,教学有效性得到体现。

3、推出2-3门特色校本课程。

4、有一定数量的优秀教学论文、案例集及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5、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普遍增强,有区、校级骨干脱盈而出,起引领辐射作用。

有1-2个特色学科团队涌现。

(四)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推进教师自主优化的专业化发展实践活动

1、队伍建设目标

有教育理想与专业追求,有炽热爱心与奉献精神,有精湛业务与改革创新意识,有“三类”课程的开发与教学能力,有引领学生“会学习、会终身发展”的实践能力。

我们的教师应做到:

热爱学校――尽职尽责、不遗余力;

热爱学生――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热爱事业――严谨务实、创造价值。

三年内涌现一批区、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

2、主要措施和预期成果

(1)构建并完善教师培训管理办法,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保障

坚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倡导教师“以专业知识武装头脑,以人文关怀养护心灵”;

以“会教育教学”为落脚点,以“智慧型教师培养”项目为抓手,形成富有本校特色的教师培养方案。

在组织保障上,学校教育教学中心,积极组织教师进修、研训和学术活动,指导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和实践。

(2)设置校本师德培养项目,发挥校本培训在教师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在学校党支部的部署下实施师德培训,继承学校优良传统,发扬敬业奉献精神,全面提高教职工的师德素养,激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和比赛,鼓励自我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队伍建设工作目标、工作举措、达成标志

结合校“绿色—长效”机制研究与实践区重点课题,积极推进构建适合教师成长的“智慧型教师培养”项目;

实施系列培训项目,推动“智慧型教师培养”项目走向深入;

“智慧型教师培养”项目显效果。

三年内,完成构建适合教师成长的“智慧型教师培养”方案设计,并积极组织实施;

有重点地实施师德建设课程;

制定适合学校新一轮发展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成立教学顾问团(或学术委员会)、科研核心组等,,定期开展教学视导与评价;

开设系列名家教育讲座;

定期开展教师培养心得体会交流等。

形成良好的专业发展氛围,教师在区、校级教学平台上崭露头角,教师梯队合理;

智慧型教师培养项目方案设计;

师德建设课程材料汇编;

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教师心得体会汇编。

(五)以教育信息化为依托,推进现代学校教育设施保障建设

1、发展目标

为培养每个学生具有高度的科学素养,为促进师生共同科学地自主管理和谐发展,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西市区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目标,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

在信息中心的基础上,对硬件设施作出科学的规划,完善校园网建设,建设学校教育视频资源库,整合学校教育信息化服务平台。

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开发网络学习课程,让师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1)抓好制度建设,建立评价方案,用好激励措施。

加大对现代教育技术成果的奖励力度,激励广大教师学好、用好现代教育技术。

教师参加培训、课题研究、软件资源开发与制作,定目标、定时间、定内容,规定分值、划分等级,定期考核记载,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学时和成绩与职称评聘、评优评先挂钩,从制度上加以保证。

(2)加强教师队伍的业务培训,建立一支技术精湛的现代教育技术实施队伍。

探索有学科特色的校本化信息技术培训工作,促进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限架构,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的服务功能。

针对教师的教学实际需要,采取自学和授课相结合、骨干培训和全面培训相结合、校内培训和校外进修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

在培训内容上,计划从教学设备的使用到教学信息的获取,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