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控中心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18000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疫控中心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疫控中心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疫控中心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疫控中心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疫控中心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疫控中心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疫控中心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疫控中心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文档格式.doc

《疫控中心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疫控中心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文档格式.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疫控中心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文档格式.doc

进一步强化了政府行为和责任逐级追究制度,哪个地方、哪个部门出现问题,就追究那里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各县(市、区)也都根据会议精神,结合本地实际,通过召开会议、下发文件等形式对本辖区全年防疫及春防工作做了安排部署,开展了目标管理责任制与防疫措施的落实。

目前,全市已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上下联动的防控责任体系,保证了全市各县(市、区)的防控工作科学、有序地开展。

(二)筹备物质,强化培训,确保了工作的顺利运转

1、春防资金落实情况:

我市动物防疫经费已全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到位春防资金48万元。

其中****8万元,****16万元,****10万元,****3万元,****4万元,****7万元。

2、物资及疫苗的储备、调拨、管理情况:

为保证遇到紧急情况能及时应对,我市储备了防护用品、消毒器械、消毒药品、无害化处理设备等应急物资。

设专人负责各种物资的常态检查工作,做好储备物资的更新、维护和保养,确保各种器材、用品均处在可正常使用状态。

进一步完善了疫苗的储存、运输、发放和使用管理工作。

上半年共调拨下发了猪O型206佐剂口蹄疫疫苗38万毫升,猪O型合成肽疫苗16万毫升,牛羊O-I双价口蹄疫疫苗45万毫升,奶牛A型口蹄疫疫苗0.9万毫升,猪瘟疫苗48万头份,蓝耳病48万毫升,禽流感疫苗66万毫升,禽流感二价灭活疫苗21万毫升,禽流感—鸡新城疫二联活苗367万羽份。

各县(市、区)都按照要求完善了疫苗储藏和运输的冷链体系。

每种疫苗都根据保存条件入库储藏,保证了疫苗储藏条件和质量安全。

对大型养殖场(户)实行疫苗直供。

按动物实际存栏量将疫苗发放到各乡镇,领取人在出库单上签字存档。

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按照说明书和免疫规程规定的剂量标准和注意事项进行操作,认真做到“真苗、真打、真有效”。

为有效控制布病、结核等人畜共患病的发生,我市于5月下旬将省疫控中心发放的两病防控物资全部拨付到位,为两病的监测和控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工作需要,全市各县(市、区)对防疫工作人员进行了相关知识的培训,培训人数达1150多人(次)。

培训内容主要有:

一是疫苗的运输保管与使用、器械的消毒。

二是免疫注射方法、免疫副反应如何解救及耳标佩戴、免疫档案的规范填写等。

三是移动智能识读器等溯源设备的使用方法,四是场地消毒的措施与方法。

(三)加大力度,强化免疫,确保了免疫密度

我市春防工作于2月20日开始,4月15日结束。

为做好“免疫提升年”活动,全力推进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和鸡新城疫五种动物重大疫病强制免疫进程。

我市继续实施“462”免疫包保责任制和贯彻落实“12345”免疫工作要求,组织免疫专业队伍,逐村逐屯推进集中免疫注射工作,并将村防疫员补贴和免疫工作质量挂钩,若出现抗体水平低或漏免畜禽将扣除部分补贴。

重点强化了边境线上乡镇、村屯的免疫注射,绝不漏一畜一禽一针,全市四个边境县(市、区)加强了边境线上乡镇、村屯的免疫注射,建立了免疫隔离带,形成了有效的防疫屏障。

全力确保了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疫情不传入、不发生。

目前,5个强制免疫项目免疫率全部达到100%,18个计划免疫项目免疫率达到90%以上。

为“现代畜牧业四年提升计划”顺利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注重流调,加强报告,提高了预警预报能力

为了解和切实掌握疫情现状,正确分析疫情形势,我们着重加强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一是制定下发了《****市2012年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和《****市2012年动物疫病监测计划实施方案》,对全市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调工作做了详细具体的规定和安排。

二是组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队,实行了包保责任制,责任到人,全面加强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三是完善村级疫情监测制度,实行疫情报告网络化管理。

四是及时对流调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形成报告,每月上报省疫控中心。

全市各乡镇、村屯都设立了监测点,有专职监测人员巡回疫情普查,临床监测,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为加强边境沿线、交通要道乡镇、村屯的疫情监测,****、****分别给疫情监测员配备摩托车进行巡视,全面掌握疫情动态,做到早发现、早隔断、早报告。

全市共设有563个疫情监测点开展临床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春防期间共调查了108个乡(镇),216个村,规模场121户,散养户10423户,流调畜禽687939头(只、羽),未发现可疑病例。

(五)加强人畜共患病防制,保证了畜禽产品的公共卫生安全

对布病、结核病等采取监测、消毒、检疫、扑杀等综合性防控措施,确保了疫情的稳定。

一是按照《吉林省2009-2015年牲畜布鲁氏菌病结核病防治规划》及省局《牲畜布病、结核病扑杀净化实施方案》要求,开展了布病、结核病的综合防控。

二是定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监测,各县(市、区)每月进行一次流行病学调查,每次调查3个乡镇6个村120户及1个规模饲养场,并按照年初监测计划进行实验室监测。

上半年全市流调布病、结核2.2万头(只);

实验室监测布病789头(只),结核病272头。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监测,未发现疑似病例。

三是积极开展奶牛健康证的发放工作,目前全市共有奶牛397头,已发放奶牛健康证157份,预计年底可以对所有适龄奶牛发放健康证。

(六)加强溯源体系建设,提高了牲畜标识挂标率和信息上传率

市、县两级均建立了动物标识相关信息录入、上传等信息网络,积极开展了网上申购、审核、签收二维码耳标和年出栏千头规模猪场的信息报送工作。

在集中免疫过程中,村防疫员对辖区牲畜进行集中佩戴动物标识,补针过程中对未佩戴标识的牲畜再进行补戴,在普遍开展牲畜耳标佩戴工作的基础上,为加强耳标信息上传工作,适时登入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门户网站查看数据上传情况,针对信息数据上传量小和不及时的问题,我们及时予以通报,督促各地要加大工作力度,保证耳标信息的采集与传输。

今年上半年全市申购耳标45万套,其中猪耳标28万套,牛耳标12万套,羊耳标5万套,已佩戴猪耳标13.22万套、牛耳标8.18万套、羊耳标3.91万套,耳标佩戴率均达到100%。

截至7月中旬共向中央数据库上传溯源信息21.5239万条。

(七)严格消毒,有效消除了疫情隐患

为有效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我市于5月份集中开展了对规模场户、交易市场、屠宰场点、侯鸟及水禽栖息地、边贸通道等重点区域的消毒灭源工作,做到了突出重点、兼顾全面、彻底清除的效果。

本次消毒月活动消毒总面积达266.9129万平方米。

其中消毒饲养场(户)5.141万户、畜禽运载车辆836台、牲畜交易市场及屠宰场点97个。

使用各类消毒药(剂)23.17吨。

(八)加强督促检查,确保了各项措施到位

为进一步扎实有效地推进全市动物防疫工作,我市按照省局和市局制定的动物防疫工作考核实施方案,对六个县(市、区)的春防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从检查情况看,各地都按要求逐项落实了防疫措施,各项工作运行正常,为实现全年无重大动物疫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为我市现代畜牧业四年提升计划顺利推进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下半年工作重点

1、及时做好秋季动物防疫各项工作

按省里统一部署做好秋防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适时开展秋防,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保证免疫密度与质量。

2、进一步抓好牲畜耳标信息的采集、录入和上传工作

在上半年工作基础上,切实做好牲畜免疫信息的采集、录入和上传,力争耳标佩戴数与上传信息数统一。

3、加大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和免疫效果监测工作

进一步做好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免疫效果跟踪监测工作,严密监视疫情发生发展态势,确保及时准确报告疫情。

4、强化人畜共患病的检疫监测工作

按照《吉林省2009-2015年牲畜布鲁氏菌病结核病防治规划》、省局《牲畜布病、结核病扑杀净化实施方案》及《****市2010年动物疫病监测计划实施方案》要求,加强布病、结核病的检疫监测力度,及时掌握畜间布病、结核病等人畜共患病的发展态势,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扑杀,净化畜群。

同时,全面完成奶牛健康证的发放工作。

5、力争通过实验室考核验收

要按照《吉林省兽医系统实验室考核工作实施方案》及农业部《兽医系统实验室考核管理办法》要求,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实验活动,争取顺利通过实验室考核验收。

6、认真完成责任书的各项工作指标

下半年要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完成年初与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签订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的各项工作指标,确保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7、加强队伍培训,积极应对突发疫情

加强对动物疫情应急处理预备队的建设和管理,计划秋季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并按照国家、省、市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要求,做好疫苗、消毒药品、防护用具等防疫物资储备工作,使储备物资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做到一旦发生疫情,能及时控制扑灭。

二〇一二年七月十三日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