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技术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18427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258.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技术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技术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技术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技术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技术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技术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技术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技术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技术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技术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技术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技术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技术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技术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技术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技术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技术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技术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技术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技术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技术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技术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技术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技术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6.2设计审查 8

7调查内容 8

7.1区域成矿地质背景调查 8

7.1.1各岩类区填图单位划分和调查 8

7.1.2地质构造调查 13

7.1.3地质剖面测制方法与精度要求 14

7.1.4地质路线调查方法与精度要求 18

7.2区域矿产调查 20

7.2.1目的与任务 20

7.2.2异常查证与一般调查内容 20

7.2.3矿产检查 21

7.2.3.1概略检查 21

7.2.3.2重点检查 22

7.2.4区域矿产调查应提供的资料 23

8矿产地质调查中的测试鉴定工作 24

9资料整理与野外验收 24

9.1资料整理 24

9.2野外验收应提交的成果资料 25

9.3野外验收要求 26

10图件编制与报告编写 27

10.1报告编写前的综合研究 27

10.2成果图件编制 28

10.2.1地质矿产图编制 28

10.2.2成矿规律及矿产预测图编制 29

10.3报告编写 29

11数据库建设要求 29

11.1原始资料数据库 29

11.2最终成果数据库 29

12成果评审与资料归档 30

12.1提交资料要求 30

12.2成果评审要求 30

12.3资料归档要求 31

附录A(规范性附录)区域地质矿产调查设计书编写提纲 31

附录B(规范性附录)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报告编写提纲 33

附录C(规范性附录)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报告封面格式 35

前言

本技术要求附录A-C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和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新疆地质矿产局、青海地质矿产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张克信、于庆文、杜玉良、董连惠、任家琪、陈克强、李荣社、朱洪森、伍光英、谷永昌、程光华、王大可、张智勇。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解释。

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技术要求

(1:

50000)

DD2006-ⅹⅹ

1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1:

50000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的性质、目的任务、工作内容、技术方法、精度要求、综合整理、图件编制、数据库建设、报告编写、成果的提交等。

1.2本标准是1:

50000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设计编审、质量监控和成果验收的依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7766—1999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GB958-1999区域地质图图式图例

GB/T13908—200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DZ/T0001-1991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

DZ/T0011-1991地球化学普查规范(1:

DZ/T0078-1993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

DZ/T0071-1993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

DZ/T0158-1995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细则(1:

50000)

DZ/T0051-1995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

DZ/T0167-1995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规定

DZ/T0179-1997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

DZ/T0191-19971:

25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

DZ/T?

-20061:

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

DD2000—01固体矿产预查暂行规定

DD2001-021:

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暂行)

DD2001-011:

250000遥感地质调查技术规定

DD2004-04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技术要求(试行)

DD2006-?

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标准

地质信息元数据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1983,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要求(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1986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中物探化探工作要求(试行)

3总则

3.1目的任务和指导思想

3.1.11:

50000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主要围绕重要成矿区带进行,是国土资源调查中的一项基础地质调查工作。

3.1.2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必须以当代地球科学系统观和国内外先进的成矿地质理论为指导,以详实的地质观察研究为基础,充分利用物探、化探、遥感等综合找矿信息,应用数字填图技术,通过填制1:

50000区域地质矿产图,分析成矿地质背景和区域成矿规律,圈定成矿远景区和找矿靶区,为国家科学合理地规划和部署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依据。

3.2工作程序

1:

50000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一般包括组队、收集资料、野外踏勘、设计编审、野外调查、资料整理、原始资料数据库建设、野外验收、图件编制、最终成果数据库(区域地质矿产图空间数据库)建设、报告编写、成果验收、成果出版、资料归档与汇交等程序。

上述程序之间是互为关联、密不可分的一个有机整体。

3.3基本准则

3.3.1优先考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按照重要成矿区带和构造单元的完整性、矿产资源分布条件的相似性进行总体部署,采用1:

50000国际分幅的单幅或多幅(一般2-4幅)测制,项目工作周期一般为3年。

3.3.2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必须以野外观察为主要手段,客观准确地观察记录野外地质现象,取全、取准野外的各项原始地质资料。

通过野外室内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地质观察研究,查明区内地层、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混杂岩)、古生物、构造、矿产以及其他各种地质体的特征,并研究其属性、形成时代、形成环境和发展历史等地质问题。

3.3.3在区域矿产调查中,应视工作区特点和研究程度开展必要的物、化探工作,具体内容要在任务书和设计书中加以明确。

物、化探的具体工作内容和精度,参照已发布的相关技术标准执行。

3.3.4区域地质矿产调查要与科学研究相结合,针对调查区区域成矿的一些重大基础地质问题,深入开展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规律研究。

3.3.5综合运用物、化、遥等多种技术方法,加强深部地质结构构造等隐伏地质信息的研究,多途径、多角度提取调查区内与成矿规律相关的地质信息。

3.3.6地质复杂程度、工作条件和研究程度不同的地区,其工作重点和工作内容要有所侧重和区别,不平均使用工作量。

结合区内地质、自然地理和气候特点,科学合理地部署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

3.3.7根据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所涉及的专业内容、技术要求和工作量等,合理组队。

一般一个单幅项目组应由5—6名地质技术骨干组成。

多幅联测的项目组酌情增加地质技术人员数量。

项目组要保持技术骨干人员的相对稳定。

4资料收集与利用

4.1地形资料准备

4.1.11:

50000地质矿产图的地理底图采用国家测绘局出版的1:

50000地形图或国家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1:

50000矢量化地形图(数据)。

野外工作底图(野外数据采集手图)采用符合精度要求的1:

25000的(矢量化)地形图。

4.1.2如调查区没有1:

25000比例尺地形图,可报请上级主管单位审批后,采用1:

50000地形图按有关规定放大编制成1:

25000(矢量化)地形图(数据),并补充有关现势性资料,作为野外工作底图。

4.2前人地质、矿产等资料收集与分析

4.2.1收集资料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和掌握前人对调查区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现状,总结前人的工作成果,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本次工作主攻方向。

4.2.2收集调查区已有资料,包括区域地质、矿产地质、物化遥等调查成果和专项矿产调查报告。

尽可能收集各种实物资料,如岩石标本、矿物标本、化石标本、钻孔岩芯、各类岩石薄片等。

对不同时期形成的地质矿产资料,要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和综合研究。

4.2.3收集各省成矿预测和规划图等资料,以地质成矿观点为指导,按区域成矿单元处理以往物、化探数据,综合分析1:

20万(或1:

50万)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分布范围及检查情况,圈定有利异常及重点工作区,作为部署野外区域矿产调查工作的依据。

4.2.4系统收集前人的样品测试成果,在对其测试方法、测试精度、测试单位全面了解和对其质量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合理利用。

4.2.5查阅调查区有关人文、地理、气候、交通等方面资料,详细了解调查区野外工作条件,为野外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地形、道路、物资供应、居住等背景资料。

4.3遥感数据收集、处理和利用

4.3.1遥感数据收集、处理和利用的目的,是为在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中直接提取成矿信息、并为解决图幅中的基础地质问题提供野外工作图件。

4.3.2如前人已针对区内区域矿产或区域地质调查开展过遥感数据收集、处理和解译,应收集备齐全部资料,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合理利用。

4.3.3如区内无可利用的前人遥感地质工作成果资料,应在野外工作开展之前完成遥感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制图。

尽可能收集多时相、多波段分辨率高的遥感数据。

选择其中现势性强、各种干扰小、特征信息量(色调、形态等)丰富的数据作为基础遥感图像数据。

4.3.4应分别采用预处理、基础图像处理和专题图像处理等多种类型的遥感数据处理方法,以获取满足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各个阶段所需要的遥感数据图像。

4.3.5在重要成矿区带必须系统提取与成矿关系密切的遥感异常,为编制成矿规律图和进行矿产预测提供资料。

4.3.6经处理的遥感影像应整合在数字填图系统中,作为野外数据采集的基础背景图层。

遥感地质解译应贯穿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的全过程。

4.3.7遥感地质解译工作重点是:

区域构造格架解译;

各类地质矿产填图单元解译;

矿产地质解译(如已知成矿、控矿地质体、地质构造追索圈定,与成矿、控矿相关的遥感线、环、纹、斑、色调等特征影像提取,与成矿、控矿相关的隐伏岩体圈定等)。

4.4地球物理资料收集、处理和利用

4.4.1地球物理资料收集、处理和利用的目的,是配合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挖掘有关浅覆盖或深部地质体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等特征,提取隐伏地质体(如隐伏岩体、隐伏矿床等)的物理信息。

4.4.2详细收集调查区内有关地球物理资料,如区域重力、航磁、航放以及电磁测深、地震剖面和物探测井等资料。

要尽量收集使用最新资料和高精度资料。

4.4.3对收集到的资料为使其统一,应按现行有关“规范”要求进行整理。

对以往工作进行评述,明确该资料能够解决该地区的区域地质矿产问题。

4.4.4对重要成矿区带取得的1:

5万高精度磁测、重力资料及激发极化法测量资料应进行系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解释。

对高精度重力和高精度磁测数据一般要进行滤波、位场转换、解析延拓、局部异常的求取等数据处理。

通过大比例尺物探数据的各类常规处理和对场源空间特征的分析,结合区域地质矿产特征,系统地推断控矿构造、岩体、地层或标志层。

综合研究成矿环境和地球物理找矿标志。

4.4.5应充分利用收集到的钻孔岩芯物性参数,也可利用物性测井资料反演物性参数,了解岩石的垂向变化规律,为综合利用地球物理场资料进行地质矿产解释奠定基础。

4.4.6根据各种地质体(包括矿体)之间的物性差异、规模和分布情况,确定地球物理场进行地质和矿产解释的解译标志;

利用解译标志,并和野外实际调查紧密配合,达到合理解译区域地质矿产问题的目的。

4.4.7在对不同比例尺、不同精度的地球物理资料分析整理的基础上,根据需要编制各种相应比例尺的地球物理基础图件,如布格重力异常图、航磁异常图、航空放射性异常图等。

在综合研究和解释推断的基础上,在覆盖区,结合钻孔等地质资料编制推断解释成果图,如推断地质构造格架图、控制剖面地质断面图以及局部典型地段的立体(三维)地质(构造)图。

4.4.8没有开展过正规1:

5万面积性物探测量的重要成矿区带,为配合区域矿产地质调查,应视情况开展必要的高精度物探工作,具体内容要在任务书和设计书中加以明确。

高精度物探的具体工作内容和精度,参照已公布的相关技术标准执行。

4.5地球化学资料收集、处理和利用

4.5.1应全面收集区内的区域地球化学、矿区(床)地球化学及异常查证等资料,依据不同性质、不同方法的地球化学资料,正确地利用与研究。

4.5.2区域化探、矿区(床)化探及异常查证、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资料为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等提供了多方面、多层次地学应用与研究信息。

其应用范围大体为:

a)基础地质:

(1)主要地质体的地球化学组份特征;

(2)区域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b)矿产地质:

(1)区域地球化学背景与异常分布特征;

(2)成矿区带、矿田及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3)局部地球化学异常组合特征,异常解释、推断、追踪评价及找矿地球化学标志;

(4)系统整理化探异常的面积、强度、规模、浓度分带、组分分带、各种比值等数据,研究分析化探异常分布规律、元素组合规律及与物探异常关联对比等,结合异常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以及地表矿(化)点、蚀变带分布,对化探异常进行定性解释和分类排序,提出矿产检查工作安排建议。

4.5.3有关数据处理、推断解释、图件编制及异常查证等具体方法技术,见相关规范和技术要求等。

4.5.4对于化探资料利用,特别是西部景观复杂地区化探资料,应进行方法技术质量评估,以便正确利用该项资料。

4.5.5没有开展过正规1:

5万面积性化探工作的重要成矿区带,为配合区域矿产地质调查,应视情况开展必要的高精度化探工作,具体内容要在任务书和设计书中加以明确。

高精度化探的具体工作内容和精度,参照已公布的相关技术标准执行。

4.6钻孔资料的收集和利用

4.6.1用于揭露重要地质界线、重要含矿层位、蚀变带、矿(化)带、矿(化)体而施工的钻孔资料,均应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详细的地质编录。

4.6.2对岩心编录资料的收集要注重其原始性,包括岩心描述、各种照片、素描或影像资料、各种样品测试分析数据等。

4.6.3尽可能收集岩芯实物资料,如岩芯岩相、矿化、化石标本等。

结合研究内容,补充编录资料和补采测试样品,了解覆盖层之下基岩和矿产地质的基本特征。

4.6.4对收集到的钻孔资料应进行质量综合评价,通过评价和分析发现存在问题,为部署地质矿产调查工作提供思路。

5野外踏勘

5.1野外踏勘必须在区域地质矿产填图设计书编写前完成,为设计书的编写提供第一手实际资料。

5.2应选择不同类型地质体分布区并结合自然地理区进行路线踏勘。

踏勘路线应选择以穿越地质体最多、地质构造复杂的路线为主。

每幅图必须有一条贯穿全图幅的踏勘路线,同时应适当采集一些必要的岩矿样品,进行鉴定和测试分析。

5.3在重要成矿区带,野外踏勘以能最多穿越不同类型的代表性矿化带、典型地质体的路线地质踏勘为主。

应对重点地段进行全面踏勘,适当采集关键地段有代表性矿化现象的岩矿标本,进行必要的岩矿鉴定或快速分析测试,以了解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化特征。

5.4在路线踏勘的基础上,选择代表性强、出露齐全、层序清楚的地区进行地层剖面测制,在剖面测制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填图单位。

5.5踏勘过程中,对区内有关人文、地理、气候、交通等方面进行适当了解,为野外工作条件(如营地设置、用电、交通、物质供应、安全保障等)提供必要的背景资料。

5.6通过踏勘,结合对现有资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建立测区的区域构造格架、各类地质体的填图单位和遥感解译标志。

6设计编审

6.1设计编写

6.1.1根据项目主管单位下达的任务书,针对调查区的区域地质矿产和自然地理条件,通过对前人资料综合分析研究、物化遥数据处理与解译和野外踏勘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设计。

6.1.2设计书内容主要包括:

目的任务;

研究现状;

存在的主要地质矿产问题;

地质地理概貌;

填图单位初步划分;

地质矿产调查内容;

精度要求;

填图方法;

技术路线;

队伍组织;

实施步骤;

质量管理;

预期成果和经费预算等。

并附调查区地质矿产草图、工作程度图及工作部署图等图件。

设计书内容要齐全,文字应简明扼要。

设计书编写提纲见附录A。

6.1.3设计书要求在任务书下达后的4-6个月内完成,报项目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实施。

经批准的设计书是进行1∶50000区域地质矿产调查、质量监控及其成果评审验收的主要依据。

6.1.4设计书编写要从实际出发、留有余地。

工作过程中,因情况有较大变化时,应及时编写补充设计,报请原审批单位批准。

6.2设计审查

6.2.1设计审查一般在任务书下达后6个月内进行。

设计审查前项目工作单位应进行初审。

6.2.2按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管理的相关办法,组织设计审查。

6.2.3设计书、设计所附的地质矿产草图、物化遥解译草图、工作程度图和工作部署图等资料至少在设计评审会的前10天送达评审员。

7调查内容

7.1区域成矿地质背景调查

7.1.1各岩类区填图单位划分和调查

7.1.1.1沉积岩

7.1.1.1.1沉积岩区采用岩石地层单位填图,进行多重地层划分、对比,建立区域地层格架。

7.1.1.1.2沉积岩岩石地层的正式填图单位要划分到组。

若组的厚度过大,可进一步细分为段或岩性段。

7.1.1.1.3调查区地层区划归属以相关省地质志的划分为依据,岩石地层序列以相关省岩石地层清理成果和全国各纪地层典为基础,可在填图过程中不断补充、完善、优化。

7.1.1.1.4对赋存沉积矿产的岩石地层单位,要大致查明有关矿种的赋存层位及大致产状规模,注意收集有关沉积成矿作用的资料,为研究有关矿产的分布规律提供依据。

7.1.1.1.5除了填绘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外,还应将与沉积成矿作用或层控成矿作用相关的特殊地质体、含矿层、蚀变带、特殊的化学沉积层(如岩盐层、铁质壳层、结核层等)、透镜体、岩舌、岩楔、滑塌沉积、礁滩沉积等,作为非正式单位填绘在图上。

7.1.1.1.6详细观察记录各个岩石地层单位,特别是与沉积成矿作用或层控成矿作用相关的的岩性特征、岩石结构、岩石组合、沉积构造、矿化特征、蚀变特征、化石组合、接触关系、基本层序、叠覆特征及空间变化、产状、厚度等资料,

7.1.1.1.7在上述内容详细调查基础上,分析其与成矿作用相关的沉积作用和表生作用类型,如化学沉积作用、蒸发沉淀作用、低温热液沉积作用、氧化作用、还原作用、表生富集作用、淋滤作用、风化作用等。

7.1.1.1.8确定海陆分布位置和范围,包括海陆分界线(古海岸线),海相和陆相沉积区与剥蚀区(古陆)的确定和分布位置,沉积区和剥蚀区总的地貌特征及分布规律。

沉积区物源供给方向,古水流方向,水动力状况。

划分沉积相、沉积体系,研究盆地类型和盆地充填序列及形成演化规律。

7.1.1.1.9利用沉积相、生物相和沉积地球化学等资料进行沉积盆地的古环境(如水深、盐度、温度、氧化还原、酸碱度)恢复。

7.1.1.1.10对正式命名的岩石地层单位(群、组、段)要确定地质时代(年代地层)。

对地质时代确定须有充足的依据(古生物、同位素测年或古地磁证据)。

凡是新命名的地层单位,要按全国地层委员会有关规定的程序,提供相关资料,报请批准和公开发表。

7.1.1.2火山岩

7.1.1.2.1火山岩区调查采用岩石地层-火山岩相-火山构造三重填图法。

7.1.1.2.2火山岩区的岩石地层单位划分,参照7.1.1.1中的有关要求,根据沉积或喷发叠覆或横向变化关系、喷发旋回、喷发韵律、岩浆演化等综合因素,合理划分正式与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正确建立岩石地层序列。

7.1.1.2.3查明火山岩岩石类型、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原生和次生构造),大致查明含矿层位、矿化蚀变类型等特征。

7.1.1.2.4查明火山岩厚度、产状、各种接触关系和空间分布及其变化规律。

重要的地质现象要在图上夸大表示。

7.1.1.2.5注意在火山岩中的沉积岩夹层中寻找化石,为地层时代划分对比提供依据,在无化石的情况下,应采集同位素年龄样品确定其喷发时代或收集有关年龄资料。

7.1.1.2.6根据火山岩岩石特征及产出分布特点,详细划分火山岩相及其组合类型;

查明火山构造和与火山活动有关的地质构造特征;

研究恢复火山机构和火山盆地类型;

探讨火山作用规律、活动历史与成矿的关系。

7.1.1.2.7查明区内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火山岩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以及与岩浆活动相关的其它资料。

7.1.1,2.8分析火山喷发古地理环境、火山岩成因类型和火山喷发构造背景。

7.1.1.2.9火山岩区应编制火山岩相—构造图,图面应表示:

岩性、岩相、岩层产状、面理线理、火山机构、火山断裂、潜火山岩、岩墙(群)、岩脉、蚀变矿化、火山沉积夹层中古生物化石、同位素年龄值等。

7.1.1,2.10调查研究火山岩相、火山机构、断裂、裂隙等对矿液运移和富集的控制作用及与火山作用有关的岩浆期后热液蚀变、矿化特征。

研究探讨火山作用与区域构造及成矿的关系,确定与成矿有关的火山喷发时代。

7.1.1.3侵入岩

7.1.1.3.1侵入岩按侵入体为基本的填图单位,对不同类型的侵入岩,均按“岩性+时代”或“岩性+时代+典型命名地”的方法进行填图单元的划分和填绘。

7.1.1.3.2要特别注意对与成矿有利的侵入体的划分和时代确定,并在图上详细标绘岩相带、蚀变和矿化点(带)等。

查明不同类型侵入岩体形成的先后顺序和时代。

侵入岩的各个填图单元必须有较确切的定年依据。

7.1.1.3.3对花岗岩多样性进行调查,通过详实的野外、室内工作,区分同源、岩浆混合(magma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