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8493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篇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10篇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10篇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10篇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10篇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10篇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10篇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10篇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10篇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10篇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10篇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10篇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10篇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10篇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10篇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10篇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10篇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篇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0篇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篇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0篇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4)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5)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

(6)拟人;

鲜花的争奇斗艳,生机勃勃。

(7)略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

从给出的词语“鲜花朵朵”来看,是ABCC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是一样的,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

(4)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在第二句。

(5)、(6)拟人句:

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7)本题旨在考察学生表达能力,仿照短文中的句子,发挥想象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能做到语意连贯;

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绽开了笑脸;

欣然怒放

(2)、展开、发觉、开放、美丽(3)生机勃勃、白发苍苍(4)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5)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6)拟人、鲜花的争奇斗艳,生机勃勃。

(7)略

【点评】

(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

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4)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5)、(6)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7)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分析题中所给的句子结构,选择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即可。

2.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傍晚的时候,妈妈背着一个大包过来了,①我的心嗵嗵地跳着,震得树上的鸟窝都一动一动的,发出丁零丁零的声音。

“你好!

”妈妈向我点了点头,“请问我可以住在那个三角形的鸟窝里吗?

她不知道我变成了树!

②我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

一些树枝轻轻地垂下,妈妈顺着这些树枝爬了上来,坐在那个三角形的鸟窝里。

妈妈打开背包,从里面拿出好多东西:

巧克力、香肠、面包、花生、牛奶……她把它们分给小动物们。

他们一起在我的鸟窝里啧吧啧吧地吃了起来。

“咕噜噜……”我的肚子里发出一种怪怪的声音,把他们吓了一跳。

他们也只是奇怪地互相望了一眼,又继续吃起来。

(1)从语段中选择恰当的拟声词填空。

________地跳着 

________地吃起来 

肚子饿得________叫

(2)读画线句子,回答问题。

Ⅰ句①写出了妈妈出现在树下以后,“我”的心情变得有些________。

Ⅱ句②“我有点儿高兴”是因为________;

“又有些失望”是因为________。

(3)猜一猜,妈妈背着一大包好吃的东西过来,她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答案】

(1)嗵嗵;

啧吧啧吧;

咕噜噜

(2)紧张;

自己变成了一棵树,没被妈妈识破;

妈妈竟然不认识自己的孩子

(3)天黑了,妈妈引诱“我”回家。

(1)此题考查拟声词的积累。

拟声词指模拟事物的声音的词语,可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事物所发出的声音。

注意认真读课文来积累,结合语境恰当搭配。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1)嗵嗵2、啧吧啧吧、咕噜噜

(2)①紧张②自己变成了一棵树,没被妈妈识破、妈妈竟然不认识自己的孩子(3)天黑了,妈妈引诱“我”回家。

(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象声词的运用,准确地使用象声词,将会使我们说话、习文的生动性、形象性大大增强。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边界战争”

一班的小瑶和二班的小军,因为清洁区里的一个小纸团争吵了起来。

“什么?

在我们这边?

”小瑶把眼一瞪,右脚一跺,右手一指小纸团:

“你可要看清楚。

”说着,跑进教室拿出粉笔,在走廊里画了一道“边界线”,这样纸团就到二班去了。

“不行!

边界线不是这样画的。

”小军边跑边嚷也拿出粉笔,在地上画了一道“边界线”。

当然,小纸团又被分到一班这边了。

“不对!

”“不对——”

正在这时,值周组的同学来了,看了看画得乱七八槽的地面和纸团,没说什么,只在本子上的一班、二班的卫生栏中都扣了分。

“战火”熄灭了,小瑶、小军望着地上的纸团和一道道的“边界线”,呆呆地站着。

(1)找出第二自然段中表示小瑶动作的词。

(2)“战争”本来是指武装斗争,这里指________和________。

因为一个纸团发生的矛盾。

(3)“战火”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

(4)短文主要通过对人物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描写来叙述事情的。

(5)你认为小瑶和小军的做法对吗?

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怎样做呢?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

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

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

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

②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1)画线句①自问自答,这样的句子叫________(反问句 

设问句)。

我也能写这样的句子。

________

(2)用昙花举例的作用是( 

A. 

说明昙花的奇特 

B. 

说明植物开花的时间的确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

(3)读画线句②,想想哪些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昆虫活动的时间吻合,查找资料,举两个例子。

(4)读了选段,你知道植物开花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了吗?

5.【答案】

(1)野菊花

(2)喜欢;

绽开(开放;

坚强

(3)人不也需要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吗?

人也需要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

(4)①消炎止血;

②清热败火;

③治感冒;

④泡茶喝。

(5)朴素、顽强、无私奉献的精神。

(1)考查拟定标题。

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3)反问句:

是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

问号改为句号;

第二步:

删掉疑问词比如:

“难道…吗?

”和“怎能……呢?

”等。

第三步:

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评价人物野菊花要应做到通观全文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1)野菊花

(2)喜欢、绽开(开放)、坚强

(3)人不也需要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吗?

(4)①消炎止血;

(5)朴素、顽强、无私奉献的精神。

(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3)考查什么是反问句,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本题考查评价分析野菊花精神或品质。

6.【答案】

(1)《鸟是人类的朋友》;

3

(2)米;

7;

L

(3)鸟是人类的朋友,是害虫的天敌。

它们大多都是捉害虫的能手。

(4)啄木鸟;

山雀;

燕子;

猫头鹰

(5)反问句。

改为:

看到这些鸟儿每天都在默默地为人类做贡献,谁也不忍心伤害它们。

(6)开卷有益。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等等

(1)阅读可知,短文主要描写了鸟类,中心句是文章的开头一句话,所以可以截取“鸟是人类的朋友”作为文章的标题。

(2)粮,部首为米字旁,所以应该查米字部,找到后再查良的笔画数7画。

粮,读音为liá

ng,所以用音序查字法应该查字母L。

(3)短文主要介绍了鸟类是捉害虫的能手,也是人类的朋友。

所以开头一句话就是文章的中心句,短文就是围绕它来写的。

(4)阅读第2自然段可知,先介绍了啄木鸟,接着介绍了山雀,然后是燕子、猫头鹰。

(5)阅读结尾一句话可知,“谁还忍心……?

”这是典型的反问句形式,真正的意思是谁都不忍心。

改写时去掉语气词“呢”,问号变句号,将“还”变成否定词“不”即可。

(6)可以写开卷有益,这是宋太宗说的;

也可以写书山有路勤为径,这是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说的。

故答案为:

(1)《鸟是人类的朋友》;

3;

L;

猫头鹰;

等等

(1)本题考查给短文加标题的能力。

标题就是文章的题目,能代表文章的中心,可以选写作对象及其特点的描述所成的短语作为文章的标题。

(2)本题考查查字典的能力。

部首查字先在部首目录找到汉字的部首所在的页码,然后再看去掉部首剩几画,就在检字表部首下查几画,就能找到所要查的字所在的正文页码,找到这个汉字,可以查到它的读音、释义、组词等内容。

音序查字需要知道汉字读音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

(3)本题考查对中心句的理解、辨析能力。

中心句一般存在于文章的开头、结尾或其它位置。

中心句主要能概括文章的中心内容,文章都是围绕中心句展开描写的。

(4)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根据提问,从短文中不难总结到介绍的鸟有哪几种,应该在第2自然段中总结。

(5)本题考查对句子类型的认识与改写。

句子从形式上分,有一般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等。

其中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借以加强表达效果。

(6)本题考查对名言警句的默写。

关于“读书”的格言警句很多,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

这些名言都是说读书能增长人的智慧。

7.类文阅读。

长河落日扁

落日为什么是扁的呢?

这是光的折(zhé

shé

)_____射现象在捣鬼。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验:

把筷子插入一只盛水的杯子里,看起来筷子是折(zhé

)_____成两段的。

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

在空气中光线会不会曲折呢?

也会。

为什么呢?

由于地心引力的关系,接近地球表面的地方大气浓厚,越往高处空气越稀薄(bó

o)_____。

这种差别并不大,所以我们通常觉察不到光线由此产生的曲折。

但是,太阳落山时,阳光斜着通过大气,距离很远,产生的折射已经可以使人明显地感觉到。

这种折射越贴近地面越强。

落日的上端和下端光线曲折得不一样,看起来就成扁的了。

光的折射现象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倒是实实在在的。

三四百年来,利用这种现象设计制造的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使人们看到了秋毫之微末、天体之宏大,大大地扩展了我们的眼界,为发展人类文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看来,天天见到的落日之中还有一些道理呢!

(1)给文中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本文提到的两种现象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都是光的________造成的。

(3)通常说“长河落日圆”,可在本文中为什么说落日是扁的?

用横线在文中标出。

(4)光的折射现象对人类有哪些帮助?

(5)读短文最后一句话,你有哪些感受或想法?

【答案】

(1)zhé

shé

(2)插入水中的筷子变折了;

看到的落日是扁的;

折射

(3)由于地心引力的关系,接近地球表面的地方大气浓厚,越往高处空气越稀薄。

(4)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现象设计制造了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使人们看到了秋毫之微末、天体之宏大,大大地扩展了人们的眼界。

(5)例:

大自然中到处都有奥秘,需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才能发现。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

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阅读短文的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5)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1)zhé

(2)插入水中的筷子变折了、看到的落日是扁的、折射;

(3)画:

由于地心引力的关系,接近地球表面的地方大气浓厚,越往高处空气越稀薄。

(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

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

(3)、(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蜡烛

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

台灯经常________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说:

“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

可你呢,土里土气,简直是废物!

蜡烛看着趾(zhǐ)高气扬的台灯,________地说:

“朋友,你确实很漂亮,可是你也应该想一想自己的短处……”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

“行了,我能有什么短处?

我比你强一百倍!

一天晚上,台灯突然熄灭了。

刹(chà

)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

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啊!

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

主人把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

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________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

“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明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

”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

台灯看着桌子上蜡烛留下的痕迹,________地低下了头。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短文中的横线上。

谦虚 

羞愧 

卖弄 

高傲

①台灯经常________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说:

②蜡烛看着趾(zhǐ)高气扬的台灯,________地说:

“朋友,你确实很漂亮,可是你也应该想一想自己的短处……”

③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________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

④台灯看着桌子上蜡烛留下的痕迹,________地低下了头。

(2)概括台灯和蜡烛的性格特点。

台灯:

________。

蜡烛:

(3)读短文最后一段,此时台灯会想些什么?

请你写一写。

【答案】

(1)高傲;

谦虚;

卖弄;

羞愧

(2)骄傲自大、蛮不讲理;

谦虚宽厚,有奉献精神

(3)蜡烛也有比我强的地方,但是它从不炫耀,而是用生命为人类服务,我真不应该那样说它。

我以后一定要以它为榜样,好好为人类工作。

(1)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3)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1)高傲、谦虚、卖弄、羞愧

(2)骄傲自大、蛮不讲理;

谦虚宽厚,有奉献精神(3)蜡烛也有比我强的地方,但是它从不炫耀,而是用生命为人类服务,我真不应该那样说它。

(1)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9.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划船的启示

富尔敦是美国的工程师、发明家。

富尔敦小时候只爱画画,不爱读书。

一天,老师对他说:

“孩子,你只是美术好,别的功课都不行,会留级的。

”可是,他把老师的话当耳边风。

有一次,富尔敦去钓鱼,他坐的小船遇上了大风,划起来费劲极了。

他想____装上风帆只能随风飘____有什么办法能改变这个状况呢____

不一会儿,风停了。

富尔敦坐在空船里,把脚浸在河水中,心里还在盘算着……不知不觉小船已经荡到河中心了。

他惊喜地发现,原来这是自己的两只脚不断摆动划水的结果。

他又想:

“能不能用十字交叉轮子来代替轮船的桨呢?

轮子该怎么造?

造好后装在什么位置上最合适?

船身又该怎样改装……”这些问题只靠画画是不能解决的。

怎么办呢?

这时候,富尔敦才领悟到老师的话是对的,他决定重新学习科学知识。

从此,富尔敦发愤读书,进步很快,后来他成了第一艘蒸汽轮船的发明者。

(1)在第三段中的横线上加上标点,正确的是( 

“,。

” 

“,?

” 

C. 

,?

(2)富尔敦把老师的话当耳边风,用“________”画出老师的话。

(3)划线的“这个状况”指( 

遇上大风划船太费劲。

装上风帆只能随风飘。

(4)当小船不知不觉荡到河中心,富尔敦惊喜地发现了什么?

用“________”画出来。

(5)这次划船让富尔敦领悟到________。

他决定________。

(6)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的感悟是( 

学习知识只需要聪明的头脑就够了。

我们可以只发展爱好,不必发愤读书。

我们应该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实现理想打好基础。

【答案】

(1)B

(2)孩子,你只是美术好,别的功课都不行,会留级的。

(3)A

(4)原来这是自己的两只脚不断摆动划水的结果。

(5)老师的话是对的;

重新学习科学知识

(6)C

(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

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

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4)、(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3)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

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6)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1)B

(2)孩子,你只是美术好,别的功课都不行,会留级的。

(3)A(4)原来这是自己的两只脚不断摆动划水的结果。

(5)老师的话是对的、重新学习科学知识(6)C

(1)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

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

(2)、(4)、(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

(6)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10.类文阅读

水柳村的抱抱树(节选)

东山山脚下的水柳村,河道两旁长着成排的柳树,柳条映在清澈的河水上,干净又漂亮。

最近,水柳村有了大麻烦。

十字河道口的一棵老柳树,不知犯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