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ix多线程编程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8541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osix多线程编程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Posix多线程编程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Posix多线程编程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Posix多线程编程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Posix多线程编程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Posix多线程编程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Posix多线程编程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Posix多线程编程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Posix多线程编程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Posix多线程编程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Posix多线程编程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Posix多线程编程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Posix多线程编程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Posix多线程编程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Posix多线程编程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Posix多线程编程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Posix多线程编程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Posix多线程编程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Posix多线程编程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Posix多线程编程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osix多线程编程Word格式.docx

《Posix多线程编程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osix多线程编程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Posix多线程编程Word格式.docx

#include<

pthread.h>

函数原形:

intpthread_equal(pthread_ttid1,pthread_ttid2);

参数:

tid1进程1id,tid2进程2id

返回值:

若相等返回非0值,否则返回0

2.名称:

pthread_self

获取自身线程的id

pthread_tpthread_self(void);

调用线程的线程id

六.线程的创建 

3.名称:

pthread_create

创建线程

intpthread_create(pthread_t*restricttidp,constpthread_attr_t*restrictattr,void*(*start_rtn)(void),void*restrictarg);

若成功返回则返回0,否则返回错误编号

当pthread_creat成功返回时,tidp指向的内存单元被设置为新创建线程的线程ID。

attr参数用于定制各种不同的线程属性。

可以把它设置为NULL,创建默认的线程属性。

新创建的线程从start_rtn函数的地址开始运行,该函数只有一个无类型指针参数arg,如果需要向start_rtn函数传递的参数不止一个,那么需要把这些参数放到一个结构中,然后把这个结构的地址作为arg参数传入。

voidprintids(constchar*s)

{

printf(“%spid:

%utid:

%u\n“,getpid(),pthread_self());

}

void*thr_fn(void*arg)

printf(“newthread:

“);

intmain()

interr;

pthread_ttid;

err=pthread_create(&

tid,NULL,thr_fn,NULL);

if(err=0)

printf(“can’tcreatethread:

%s\n”,strerror(err));

printids(“mainthread:

sleep

(1);

exit(0);

关于进程的编译我们都要加上参数–lpthread否则提示找不到函数的错误。

具体编译方法是cc–lpthread–ogettidgettid.c

运行结果为

mainthread:

pid14954tid134529024

newthread:

pid14954tid134530048

七.线程的终止

线程是依进程而存在的,当进程终止时,线程也就终止了。

当然也有在不终止整个进程的情况下停止它的控制流。

(1)线程只是从启动例程中返回,返回值是线程的退出码。

(2)线程可以被同一进程中的其他线程取消。

(3)线程调用pthread_exit.

4.名称:

pthread_exit

终止一个线程 

voidpthread_exit(void*rval_ptr);

rval_prt是一个无类型指针,与传给启动例程的单个参数类似。

进程中的其他线程可以调用pthread_join函数访问到这个指针。

无 

5.名称:

pthread_join

获得进程的终止状态

intpthread_join(pthread_tthread,void**rval_ptr);

若成功返回0,否则返回错误编号。

当一个线程通过调用pthread_exit退出或者简单地从启动历程中返回时,进程中的其他线程可以通过调用pthread_join函数获得进程的退出状态。

调用pthread_join进程将一直阻塞,直到指定的线程调用pthread_exit,从启动例程中或者被取消。

如果线程只是从它的启动历程返回,rval_ptr将包含返回码。

string.h>

void*thr_fn1(void*arg)

printf(“thread1returning\n”);

return((void*)1);

void*thr_fn2(void*arg)

printf(“thread2exiting\n”);

return((void*)2);

pthread_ttid1,tid2;

void*tret;

pthread_create(&

tid1,NULL,thr_fn1,NULL);

tid2,NULL,thr_fn2,NULL);

pthread_join(tid1,&

tret);

printf(“thread1exitcode%d\n”,(int)tret);

pthread_join(tid2,&

printf(“thread2exitcode%d\n”,(int)tret);

结果是:

thread1returning

thread2exiting

thread1exitcode1

thread2exitcode2

附:

注意点

(1)pthread_join使一个线程等待另一个线程结束。

代码中如果没有pthread_join主线程会很快结束从而使整个进程结束,从而使创建的线程没有机会开始执行就结束了。

加入pthread_join后,主线程会一直等待直到等待的线程结束自己才结束,使创建的线程有机会执行。

(2)在编译的时候需要注意,由于线程创建函数在libpthread.so库中,所以在编译命令中需要将该库导入。

命令如下:

gcc–ocreatethread–lpthreadcreatethread.c

(3)如果想传递参数给线程函数,可以通过其参数arg,其类型是void*。

如果你需要传递多个参数的话,可以考虑将这些参数组成一个结构体来传递。

另外,由于类型是void*,所以你的参数不可以被提前释放掉。

下面一个例子结合上面的内容:

intmain()

pthread_tthread1_id;

pthread_tthread2_id;

structchar_print_parmsthread1_args;

structchar_print_parmsthread2_args;

/*Createanewthreadtoprint30,000x’s.*/

thread1_args.character=’x’;

thread1_args.count=30000;

pthread_create(&

thread1_id,NULL,&

char_print,&

thread1_args);

/*Createanewthreadtoprint20,000o’s.*/

thread2_args.character=’o’;

thread2_args.count=20000;

thread2_id,NULL,&

thread2_args);

/*Makesurethefirstthreadhasfinished.*/

pthread_join(thread1_id,NULL);

/*Makesurethesecondthreadhasfinished.*/

pthread_join(thread2_id,NULL);

/*Nowwecansafelyreturn.*/

return0;

(4) 

线程属性

在我们前面提到,可以通过pthread_join()函数来使主线程阻塞等待其他线程退出,这样主线程可以清理其他线程的环境。

但是还有一些线程,更喜欢自己来清理退出的状态,他们也不愿意主线程调用pthread_join来等待他们。

我们将这一类线程的属性称为detached。

如果我们在调用pthread_create()函数的时候将属性设置为NULL,则表明我们希望所创建的线程采用默认的属性,也就是joinable。

如果需要将属性设置为detached,则参考下面的例子:

stdio.h>

void*start_run(void*arg)

//dosomework

pthread_tthread_id;

pthread_attr_tattr;

pthread_attr_init(&

attr);

pthread_attr_setdetachstate(&

attr,PTHREAD_CREATE_DETACHED);

thread_id,&

attr,start_run,NULL);

pthread_attr_destroy(&

sleep(5);

在线程设置为joinable后,可以调用pthread_detach()使之成为detached。

但是相反的操作则不可以。

还有,如果线程已经调用pthread_join()后,则再调用pthread_detach()则不会有任何效果。

(5)前面提到线程可以通过自身执行结束来结束,也可以通过调用pthread_exit()来结束线程的执行。

另外,线程甲可以被线程乙被动结束。

这个通过调用pthread_cancel()来达到目的。

当然,线程也不是被动的被别人结束。

它可以通过设置自身的属性来决定如何结束。

线程的被动结束分为两种,一种是异步终结,另外一种是同步终结。

异步终结就是当其他线程调用pthread_cancel的时候,线程就立刻被结束。

而同步终结则不会立刻终结,它会继续运行,直到到达下一个结束点(cancellationpoint)。

当一个线程被按照默认的创建方式创建,那么它的属性是同步终结。

通过调用pthread_setcanceltype()来设置终结状态。

intpthread_setcanceltype(inttype,int*oldtype);

state:

要设置的状态,可以为PTHREAD_CANCEL_DEFERRED或者为PTHREAD_CANCEL_ASYNCHRONOUS。

那么前面提到的结束点又如何设置?

最常用的创建终结点就是调用pthread_testcancel()的地方。

该函数除了检查同步终结时的状态,其他什么也不做。

上面一个函数是用来设置终结状态的。

还可以通过下面的函数来设置终结类型,即该线程可不可以被终结:

intpthread_setcancelstate(intstate,int*oldstate);

终结状态,可以为PTHREAD_CANCEL_DISABLE或者PTHREAD_CANCEL_ENABLE。

(6)线程的本质。

在Linux中,新建的线程并不是在原先的进程中,而是系统通过一个系统调用clone()。

该系统copy了一个和原先进程完全一样的进程,并在这个进程中执行线程函数。

不过这个copy过程和fork不一样。

copy后的进程和原先的进程共享了所有的变量,运行环境。

这样,原先进程中的变量变动在copy后的进程中便能体现出来。

6.名称:

pthread_detach

使线程进入分离状态。

intpthread_detach(pthread_ttid);

若成功则返回0,否则返回错误编号。

在默认情况下,线程的终止状态会保存到对该线程调用pthread_join,如果线程已经处于分离状态,线程的底层存储资源可以在线程终止时立即被收回。

当线程被分离时,并不能用pthread_join函数等待它的终止状态。

对分离状态的线程进行pthread_join的调用会产生失败,返回EINVAL.pthread_detach调用可以用于使线程进入分离状态。

7.名称:

pthread_cancel

取消同一进程中的其他线程

intpthread_cancel(pthread_ttid);

tid线程id 

在默认的情况下,pthread_cancel函数会使由tid标识的线程的行为表现为如同调用了参数为PTHEAD_CANCELED的pthread_exit函数,但是,线程可以选择忽略取消方式和控制取消方式。

pthread_cancel并不等待线程终止,它仅仅提出请求。

8.名称:

pthread_cancel_push/pthread_cancel_push_pop

线程清理处理程序

voidpthread_cancel_push(void(*rtn)(void*),void*arg);

voidpthread_cancel_pop(intexecute);

rtn处理程序入口地址,arg传递给处理函数的参数

线程可以安排它退出时需要调用的函数,这样的函数称为线程清理处理程序,线程可以建立多个清理处理程序。

处理程序记录在栈中,也就是说它们的执行顺序与它们注册时的顺序相反。

要注意如果线程是通过从他的启动例程中返回而终止的,它的处理程序就不会调用。

还要注意清理处理程序是按照与它们安装时相反的顺序调用的。

voidcleanup(void*arg)

printf(“cleanup:

%s\n”,(char*)arg);

void*thr_fn(void*arg)/*线程入口地址*/

printf(“threadstart\n”);

pthread_cleanup_push(cleanup,”threadfirsthandler”);

/*设置第一个线程处理程序*/

pthread_cleanup_push(cleanup,”threadsecondhandler”);

/*设置第二个线程处理程序*/

printf(“threadpushcomplete\n”);

pthread_cleanup_pop(0);

/*取消第一个线程处理程序*/

/*取消第二个线程处理程序*/

pthread_creat(&

tid,NULL,thr_fn,(void*)1);

/*创建一个线程*/

pthread_join(tid,&

/*获得线程终止状态*/

printf(“threadexitcode%d\n”,(int)tret);

八、一次性初始化

有时候我们需要对一些posix变量只进行一次初始化,如线程键(我下面会讲到)。

如果我们进行多次初始化程序就会出现错误。

在传统的顺序编程中,一次性初始化经常通过使用布尔变量来管理。

控制变量被静态初始化为0,而任何依赖于初始化的代码都能测试该变量。

如果变量值仍然为0,则它能实行初始化,然后将变量置为1。

以后检查的代码将跳过初始化。

但是在多线程程序设计中,事情就变的复杂的多。

如果多个线程并发地执行初始化序列代码,2个线程可能发现控制变量为0,并且都实行初始话,而该过程本该仅仅执行一次。

初始化的状态必须由互斥量保护。

如果我们需要对一个posix变量静态的初始化,可使用的方法是用一个互斥量对该变量的初始话进行控制。

但有时候我们需要对该变量进行动态初始化,pthread_once就会方便的多。

9.名称:

pthread_once

一次性初始化

pthread_once_tonce_control=PTHREAD_ONCE_INIT;

intpthread_once(pthread_once_t*once_control,void(*init_routine)(void));

once_control控制变量,init_routine初始化函数

若成功返回0,若失败返回错误编号。

类型为pthread_once_t的变量是一个控制变量。

控制变量必须使用PTHREAD_ONCE_INIT宏静态地初始化。

pthread_once函数首先检查控制变量,判断是否已经完成初始化,如果完成就简单地返回;

否则,pthread_once调用初始化函数,并且记录下初始化被完成。

如果在一个线程初始时,另外的线程调用pthread_once,则调用线程等待,直到那个现成完成初始话返回。

下面就是该函数的程序例子:

pthread_once_tonce=PTHREAD_ONCE_INIT;

pthread_mutex_tmutex;

 /*互斥量,我们后面会讲到*/

voidonce_init_routine(void) /*一次初始化函数*/

intstatus;

status=pthread_mutex_init(&

mutex,NULL);

/*初始化互斥量*/

if(status==0)

printf(“Initsuccess!

Myidis%u”,pthread_self());

void*child_thread(void*arg)

printf(“I’mchild,Myidis%u”,pthread_self());

pthread_once(&

once,once_init_routine);

/*子线程调用一次性初始化函数*/

intmain(intargc,char*argv[])

pthread_tchild_thread_id;

child_thread_id,NULL,child_thread,NULL);

/*创建子线程*/

printf(“I’mfather,myidis%u”,pthread_self());

once_block,once_init_routine);

/*父线程调用一次性初始化函数*/

pthread_join(child_thread_id,NULL);

程序运行结果如下:

./once

I’mfather,Myidis3086874304

Initsuccess!

Myidis3086874304

I’mchild,Myidis3086871472 

从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到当主函数初始化成功后,子函数初始化失败。

九、线程的私有数据

在进程内的所有线程共享相同的地址空间,任何声明为静态或外部的变量,或在进程堆声明的变量,都可以被进程所有的线程读写。

那怎样才能使线程序拥有自己的私有数据呢。

posix提供了一种方法,创建线程键。

10.名称:

pthread_key_create

建立线程私有数据键

intpthread_key_create(pthread_key*key,void(*destructor)(void*));

key私有数据键,destructor清理函数

第一个参数为指向一个键值的指针,第二个参数指明了一个destructor函数(清理函数),如果这个参数不为空,那么当每个线程结束时,系统将调用这个函数来释放绑定在这个键上的内存块。

这个函数常和函数pthread_once一起使用,为了让这个键只被创建一次。

函数pthread_once声明一个初始化函数,第一次调用pthread_once时它执行这个函数,以后的调用将被它忽略。

下面是程序例子:

pthread_key_ttsd_key;

pthread_once_tkey_once=PTHREAD_ONCE_INIT;

voidonce_routine(void)

status=pthread_key_create(&

tsd_key,NULL);

/*初始化线程私有数据键*/

if(stat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