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遗风赣州游记一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8562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宋遗风赣州游记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大宋遗风赣州游记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大宋遗风赣州游记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大宋遗风赣州游记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大宋遗风赣州游记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大宋遗风赣州游记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大宋遗风赣州游记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大宋遗风赣州游记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大宋遗风赣州游记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大宋遗风赣州游记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大宋遗风赣州游记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大宋遗风赣州游记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大宋遗风赣州游记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大宋遗风赣州游记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大宋遗风赣州游记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大宋遗风赣州游记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大宋遗风赣州游记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大宋遗风赣州游记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大宋遗风赣州游记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大宋遗风赣州游记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宋遗风赣州游记一Word文档格式.docx

《大宋遗风赣州游记一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宋遗风赣州游记一Word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宋遗风赣州游记一Word文档格式.docx

1997年以来通天岩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建设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迄今已投入三千余万元进行景区建设,景区面积由0.5平方公里扩展到6平方公里.如今的通天岩更加年轻,美丽:

100亩的情苑,龙凤园绿地可以尽情嬉戏;

十二生肖园,人生荟萃园里尽情游乐;

骑楼式购物街里走一走,再看看卧佛,滴水观音,现代名人题刻造像,千佛洞中,财神庙堂,地藏殿内留下你的小小心愿;

带着刺激与浪漫踏上晃桥,情人桥,连心桥;

........。

通天之旅使你记忆犹新.

读古诗,品文化,看风景,找休闲,你都可以选择赣州通天岩风景区.

蒋经国先生于1939年3月来到赣南,任国民党江西省第四行政区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

1945年1月离开赣南,7月辞去这一职务,前后长达6年之久,在赣南他主要有三处住所,一是花园塘一号官邸,二是虎岗中华儿童新村,还有一处是通天岩避暑山庄。

蒋经国先生生于1910年3月18日,1925年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并在苏联参加了苏联共产党,1937年携妻蒋方良及一儿一女回国。

他来赣南有几方面原因:

一是蒋介石觉得蒋经国在党内没有政治资本,把蒋经国放到赣南锻炼,希望他有所建树,成为栋梁之材;

二是蒋经国刚从苏联回国时,思想较为进步,与蒋介石不合拍;

三是赣南是中央苏区所在地,革命活动比较活跃,蒋介石心存恐惧,让蒋经国在此镇压共产党组织;

四是赣南与广东交界,驻守赣南,可以扼制广东军阀。

蒋经国来到赣南以后,大力推行所谓“赣南新政”。

他实行“三禁”:

即“禁赌、禁烟、禁娼”,提出要达到“五有”:

即“人人有工做、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屋住、人人有书读”。

同时在生产方面,大力垦荒、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开采矿业、平抑物价、发展交通,还兴办学校。

可以说,在赣南的六年,是蒋经国先生得到全面锻炼时期,也是他在大陆期间最显才能的时期。

因为他在镇压共产党革命运动的同时,也做了一些有益于民众的好事、实事。

因此,赣南人民能够客观地对他在赣南的活动进行评价,他的一些旧址也得以较好地保存了下来。

保留至今的重要遗址

另外赣州随处可见解放前遗留到今天的建筑,标准钟一度是赣州的标志性建筑

再随手贴几个赣州的相关图片,在以后的介绍会更精彩

今天的赣州,是很现代化的,但是这些代表赣州成长历史的建筑,我们将一直保护保存,作为赣州的历史见证人,下图是赣州的夜晚

赣州的特点是现代与古代交融,想象能力好的居然可以感觉时空穿梭,这是某位朋友对我说的,静花园主现在介绍的是赣州的另一八百年历史的:

浮桥

  该桥全长400米,用近百只木舟用缆绳连环而成,舟面上木板横铺作桥面。

人走在上面上下浮动,吱吱作响,晃晃悠悠充满惊险的诗意之感。

这座有800多年历史宋代古浮桥,也是赣州宋城的重要标志之一和赣州宋文化的象征。

更是赣州极有人文景观意味的一个名胜古迹。

浮桥始建于南宋时期,建桥者是一位历史文化名人,叫做洪迈,是江西鄱阳人,在赣州当过知军。

春夏秋冬,这一古老的交通设施,构成了赣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特有的人文景观。

往昔,公路不发达的赣州市,赣江水运是黄金水路,繁忙的时候,每天从贡江下到赣江的船支络绎不绝。

早上9:

时和下午4时,浮桥都要断开一次,让船只通过。

过去,在全国很多临江的城市都有浮桥,现在其他城市已不多见了。

赣州市建春门古浮桥的另一头是城郊农村,有部分工厂。

夏日的傍晚,不少城区市民从这浮桥上下到水中游泳。

晚上有不少人到浮桥上纳凉散步,一些青年情侣还喜欢到这里谈情说爱,续写着古桥无穷的诗意。

今天这里静花园主给大家说说赣州的古城墙,中国有四大古城墙。

西安,洪武三年始建。

平遥,也是洪武三年。

荆州顺治三年。

兴城,乾隆四十六年。

它们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但是,1994年1月,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赣州,将四大古城墙改写为五大古城墙,而1996年11月20日,赣州古城墙又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因为它是宋城墙,国内孤品。

东晋永和五年(公元349年),南康郡守高琰在章贡二水合流成赣江之滨建郡治,赣县附郭。

由于战乱和洪水灾害,郡治曾数次搬迁,南朝梁承圣元年(公元552年),才在现址固定下来。

五代卢光稠统辖虔州时,拓广东西南三隅,凿址为隍,三面阻水,将城区由1平方公里,拓宽至3平方公里,这个范围一直延续到廿世纪五十年代。

北宋嘉祐间(公元1056年-1063年)虔州知军、孔夫子四十六代孙孔宗瀚,因州城岁为水啮,伐石为址,治铁锢之。

即用砖石包砌了夯土城墙,使军事防御型城市,同时发挥防洪功能城市。

熙宁间(公元1068年-1077年)州守刘彝修筑城内排水沟福寿沟和水窗,城内街衢委巷皆为经理。

熙宁、乾道、淳熙前后修建了西河(知政桥)、东河(东津桥)、南河(南桥)三座浮桥,靠近城墙的西津门、建春门和镇南门。

此后,赣州城墙历代均予以修葺。

清咸丰间(公元1851年-1861年)增修五座炮城。

现仍存东门(残)和八境台炮城以及西津门炮城的一部分。

赣州古城墙在明代修葺后,周回十三里,为丈二千五百十二有奇,崇三丈,警铺六十三,雉堞四千九百五十二。

解放后经过实测全长6900米,平均高度5米,厚6.5米,有镇南、西津、涌金、建春、百胜五门。

1958年拆除百胜门经镇南门至西津门的南段城墙后,现存沿江的东西两段,从西津门沿章江至八境台,从八境台沿贡江经涌金门、建春门至原百胜门旁、今东河大桥止,共3664米。

另外,南段古城墙沿拜将台段还有52米,1990年10月又暴露赣州养济院南的城墙墙基41米。

经赣州市博物馆1990年调查,现存古城墙中,宋石墙25.25米,宋砖墙19.80米和养济院南宋砖墙基41米,基本上是原墙原貌,其余部分多历代维修,除被蔓草杂树掩盖部分,宋代遗存或许在墙内还待发现外,多数已混杂不清了。

但3664米整体规模宏伟壮丽,令人叹为观止。

赣州古城墙还保存了朝天门(五代卢光稠时建,宋代砌砖)和西津门、涌金门、建春门,马面、弩台(即拜将台址)、警铺、雉堞、八境台炮城和西门炮城、东门炮城的一部分。

另外,还保存了福寿沟及出水沟口(水窗)。

当代著名考古学家、古建筑学家宿白、郑孝燮、罗哲文先生认为赣州“是我国城市发展中一种不可多得的类型”、“赣州宋代遗迹和遗物,是研究我国城市发展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并著文向国家提出建议,对赣州古城进行科学考古调查,为中国城墙考古增添新的认识。

赣州宋代古城墙1987年12月定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专家对赣州旅游资源考察后,认为赣州资源具有独特性和垄断性,学界认为宋城、宋城墙即是。

赣州古城墙,有数以千计的铭文砖,是赣州古城最珍贵遗存的一部分,也是研究赣州古城史特别是宋城得天独厚的条件,已发现的铭文砖,得自墙基、子城、墙内、墙身、垛口、马面、炮城各个部位,虽然有一些铭文砖显然经过不止一次修葺用过,就铭文砖这个局部结合史籍进行研究,也能大致反映赣州城市建筑八九百年的沿革。

加上砖体厚重,内容和字体丰富多彩,还提供了一些朝代在监修城池方面的制度、职官、用工、用料方面的情况。

宋代的窑务及其管辖的第一、第二、第三务,南门第二务,修城砖使、砖官、作头和明代的府提调同知、县提调主簿或县丞管理下的总甲(甲首)、小甲、作匠、造砖人夫制度和督管城垛乡约、泥水匠包修制度,反映了官修(或军修、囚修),民修的情况。

宋代虔州,明洪武中赣州所属各县铭文砖,补充了史籍未载的两次大修葺,为研究宋、明赣州城市发展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明砖中县主簿下“典史”一职,虽品秩未入流,但掌狱囚,对照《明史》卫所“军士苦役甚”史料证明军修、民修、囚修的事实存在。

请随静花园主看一些珍贵的城墙历史数据资料

一、城墙上的记年铭文砖,以“熙宁二年”即公元1069年为最早,但在古城西北部,不断发现“西窑务”、“西窑”、“第一务”、“第二务”、“第三窑”、“第三务”、“南门第二务”等砖,使最早铭文砖产生了问题。

1990年10月赣州养济院南的城墙墙基被暴露,发现了大量的“西窑”、“西案务”和“第一务”、“第二务”等铭文砖,使情况明朗化,证明这些窑务砖是最早的一批砖,它比“熙宁二年”砖更早。

二、在子城即皇城遗址发现“除千二”、“徐百四”、“徐百六”、“徐十砖”、“徐二十砖”、“徐四十”、“徐四十三”、“徐少四”等砖,还发现一砖两面铭文,即“淳祐乙”(下缺)连“徐百六”砖文,“□□城砖使”(上缺)连“徐千二”铭文砖,说明淳祐五年(公元1245年)修城时,也修葺了军门楼,另有“赣州嘉定八年修城官砖使”“嘉定十年军门楼砖官”。

史籍记载,嘉定八年(公元1215年)修城为州守杨长孺,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修军门楼为州守留元刚。

修军门楼八年砖和十年砖,两砖铭文似出一人手笔,而在八境台附近城墙,也发现了“徐四十三”铭文砖。

可以确认,徐姓是烧砖为业的家族,徐姓以千、百、十、少排辈记名,和宋代署名习俗相合,这使我们认识从宋代起烧造城砖即成专业,业务发达,有老少四代人参与的事实。

1995年2月,赣州市水南乡柑子园开挖渔塘,掘土机作业,出土了三孔砖窑,发现制作城砖有“第二务”铭文,说明赣州城墙砖在赣州古城的附近生产,柑子园砖窑深埋在地表下一米多,被水淹盖,这只不过是当时生产城砖的一两处,而徐氏家族也不过是当时窑户之一家而已。

水西乡花园村有铁屎岭,土墙上和地面、地下到处是铁渣,当地耆老回忆,老辈传下来说,铁屎是当年修城筑墙烧砖、掘土要铁器,修铸铁工器遗留下许多铁屎,此地当时是铁器工坊也。

可见,水西乡也是城墙砖生产地之一。

三、赣州是宋城,宋代铭文砖最能体现它的性质和风貌,宋代纪年铭文砖有12钟,有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嘉定八年(公元1215年)、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绍定二年(公元1229年)、绍定五年(公元1232年)、嘉熙戊戌(公元1238年)、淳祐乙已(公元1245年)、咸淳四年(公元1268年)、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跨越206年,其它窑户和虔州各县烧造砖共112种,另始建时铭文砖7种,共132种。

这是很可观的数字,对认识宋城是极宝贵的实物资料,难度是分布极广,不易见到,只能靠文字、图片(拓片)和摄影资料予以补充。

赣州是一座江城,洪水和暴雨成灾的情况,府志、县志多有记载。

晋永和五年(公元349年)建立郡城以来,南康郡和虔州,经常遭遇洪水暴发。

晋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南康大水,平地五丈。

梁大宝元年(公元550年),水暴起数丈,三百里滩面皆没。

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夏暴水,平地水深至四丈。

这些纪载,因十八滩礁石在历史上多次治理,已经夷平,所以失去了标准。

但从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五月初二,赣州城外水发,沿江大厦巨础胥泊洪涛,城内至设楼脊。

县志记载说,五月初一、二、三,霖雨不止,一夜水高数丈,初四日灌县城,东北街市及濒河室庐、六乡四禾皆没,男妇溺死无数,屋宇连栋蔽江而下,驾筏于城垣之上。

水位的高度就很清楚,灾情令人触目心惊。

此后,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连同解放后的1964年,洪水八次肆虐泛滥,其中有六次明确记载,水位越过了城墙。

康熙四十三年,大水灌城,城中可通巨舟。

乾隆十五年,郡城可通舟楫。

民国四年,城北雉堞悉被淹没,水高于城,舟行任意。

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和1964年,贡江水位都超过103米,高于当时城墙最低的雉堞。

而嘉庆五年、嘉庆十七年虽没有水越过城墙记载,但大水灌城已进入县岗坡(今章贡路),肆虐情况也极近似。

这些大水,大抵表明五十年一遇或一百年一遇的情况最严重。

这说明赣州古城墙的抗洪中的极端重要。

如果缺少这座城墙,水灾的情况就更难想象,恐怕十年、二十年一遇的洪水,就将哀鸿遍野的了。

洪迈《容斋随笔》中记载在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秋,赣、吉连雨暴涨。

洪迈任虔州知州,多备土囊,壅诸城门,以杜水入。

历代郡守、州守,每年洪水期间,恐怕都要做这样的准备,解放至今仍然如此。

1964年贡江水位103.02米,高出八境公园的城墙最低处的雉堞0.1至0.15米,所以未出现灾情,是因为城墙坚固,壅堵及时,抗洪工作得力的缘故。

但近年来,某些同志急功近利,将城内池塘大肆填塞,护城壕塘连片填平,以兴楼房和环城公路,致使一般年份也水漫街道,如五十年或百年一遇大水骤降,有识者认为,将不知出现什么惊险情况。

古城防洪研究专家吴庆洲博士认为,赣州古城改夯土城为砖石结构,冶铁固基,历代修葺中又不断加高加固城墙体系,城内有调节水量的池塘、城濠和福寿沟、水窗等排水系统,是现存防洪古城墙中的佼佼者。

至今仍保留有完整或部分城墙的数十座城市中,寿州、文安、潮州、荆州、台州、射洪、安康、常德、径县等,赣州是其中卓越的一座。

赣州古城位踞要冲,“江右有事,兵家之所必争”,是赣州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

据《赣州府志·

经政志》记载,就有如下重大战役:

东晋徐道覆攻克南康郡之役,五代肖颐(后为齐武帝)围城之役,陈霸先(后为陈武帝)攻占南康之役,南宋陈新围城惊隆祐太后,齐述兵变和李耕率六路军围城之役,文天祥围攻赣州城的元兵,元末陈友谅屠城,明常遇春攻赣,明末杨廷麟、万元吉保卫赣州城的战斗,清初三藩之乱中的赣州之役,太平天国石达开部和赣郊楼梯岭起义者攻打赣州等。

还有经政志没有提到的隋末林土弘据虔称楚王,唐末黄巢冲天大将军南征过虔,南宋岳飞攻占虔州等。

可以说赣州城的每一块城砖、城墙的每一角,都经受过战斗硝烟的薰染。

明嘉靖府志和清同治府志对南宋镇压齐述兵变叙述较详,就以此为例。

绍兴二十一年秋(公元1151年),虔州军卒齐述杀了统制吴进同总领马晟据城造反以后,八月朝廷派遣殿前司游奕军统制李耕,兵公六路,采用了张宁的计策“乃环城植鹿角立木栅”,将虔城团团围住。

东有陈敏率领的闽军,南有张宁的循州军,西北有张训通的鄂州军,东南是刘纲的洪州兵,水东是邓酢的宁都兵,李耕兵据狮子岗。

十一月二十三日发起攻击,李耕命敢死士驾云梯天桥,在火炮、强弓的配合下,于城东北登城,随后展开巷战。

齐述抵挡不住,二千多士卒从西门缒城而下,被守在那里的鄂州兵阻击,有一半士卒被赶下了章江,其余败走南门。

广东循州军早在那里以逸待劳,张宁官兵将一千多败兵杀死或逼到护城濠中淹死,最后还捞起尸体斩首。

数千首级挂在南门的鹿角和木栅上,就在这次战事之后,南宋朝廷认为虔州人难“治”,是因为虔字虎头,有杀气,所以改名为赣州。

这样的屠杀战事还不止一次,陈友谅部久攻赣州不下,怒及无辜,竟然屠城,杀尽困在城中的百姓。

南明杨廷麟抗清之战,由于城中老弱妇孺人自为战,巷战惨状触目心惊,战后殉节“积尸平池”。

可以说赣州古城每一块砖都沾上了斑斑血痕。

这许多战事中,文天祥抗元、杨廷麟抗清,是赣州古代史上的光辉篇章。

毛主席在1939年1月17日致何干之信中说:

“如能在你的书中,证明民族抵抗与民族投降两条路线的谁对谁错,而把南北朝、南宋、明末、清末一班民族投降主义者痛斥一番,把那些民族抵抗主义者赞扬一番,对于当前抗日战争是有帮助的。

”赣州古城墙正是痛斥南宋,明末民族投降主义者的铁证,是对民族抵抗主义者文天祥、杨廷麟等永志不朽的丰碑。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哪边?

眉眼盈盈处。

赣州无疑是一个山青水秀的美丽城市,不经意间,客居在这里已近二十七年了。

  从陌生到熟悉,这里的风情,点点滴滴,丝丝缕缕,在我的脚步寻访中,在我的好奇眼眸里,尽收心底,每每给予我诗情般的感动,让我爱上它,仅次于故乡之后。

  常常有一种似乎要抓住什么,或者感悟到什么的冲动,哦,赣州,你到底要教给我什么?

 

它现有许多保存很好的宋朝建筑,所以人们又称它“宋城”。

  休假日,我的足迹时常在宋朝的古屋、古街、古巷、古桥、古城墙上流连盘恒。

  灶儿巷是赣州保留下来的众多历史文化街巷的一个典型代表。

因为古时很多衙役住在这里,而衙役统一穿的服装是黑色服装,叫做皂色,所以有人把他们叫做皂役,他们住的地方就叫做“皂儿巷”。

后来谐音就变成了“灶儿巷”。

  灶儿巷全长227.3米,保留在这条巷子里的主要有店铺、作坊、宾馆、钱庄、衙署、民居等。

建筑风格包括赣南客家建筑、赣中天井式建筑、徽州建筑以及西洋式建筑等流派,体现出城市建筑的多元性。

  静谧的古街,无声的建筑,却沉淀着长长地历史。

和煦的春日下,时光似乎在倒流。

脚踏麻石路,瞩目久远的从前,我的眼前会出现宋人在行走,买卖、生活,偶而,一、两部手推的土车,“咿咿哑哑”地走过;

“哼哼呵呵”彩缎轿子里抬来的,可是那青楼的歌女?

  若是那春雨缠绵,古屋的青檐下,垂下无数连绵不断的珠玉水帘,三、四个撑了油纸花伞的女孩,踩雨而行,她们可是那戴望舒笔下的丁香女孩,有着丁香花一般的美丽与羞涩?

《雨巷》里的诗句音乐般在心底徊响: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她默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宋朝溃败到连皇太后也不得不蒙羞逃难到赣州,古巷里该有多少深厚的哀怨。

  出了灶儿巷,就是六合铺,再经过小坛前,就到了建春门。

建春门与竞成门、西津门是赣州城区仅存的古城门了。

青砖灰墙上,野草丛丛,苔藓斑斑,见证了历史的沧桑。

建春门上是古城墙,门外就是涛涛的贡江水了,古浮桥正斜躺在江面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