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试题理综(山东卷)(含答案解析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18620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高考试题理综(山东卷)(含答案解析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09年高考试题理综(山东卷)(含答案解析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09年高考试题理综(山东卷)(含答案解析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09年高考试题理综(山东卷)(含答案解析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09年高考试题理综(山东卷)(含答案解析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2009年高考试题理综(山东卷)(含答案解析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2009年高考试题理综(山东卷)(含答案解析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2009年高考试题理综(山东卷)(含答案解析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2009年高考试题理综(山东卷)(含答案解析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2009年高考试题理综(山东卷)(含答案解析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2009年高考试题理综(山东卷)(含答案解析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2009年高考试题理综(山东卷)(含答案解析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2009年高考试题理综(山东卷)(含答案解析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2009年高考试题理综(山东卷)(含答案解析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2009年高考试题理综(山东卷)(含答案解析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2009年高考试题理综(山东卷)(含答案解析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2009年高考试题理综(山东卷)(含答案解析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2009年高考试题理综(山东卷)(含答案解析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2009年高考试题理综(山东卷)(含答案解析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2009年高考试题理综(山东卷)(含答案解析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09年高考试题理综(山东卷)(含答案解析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2009年高考试题理综(山东卷)(含答案解析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高考试题理综(山东卷)(含答案解析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09年高考试题理综(山东卷)(含答案解析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高考资源

A.

本题考查了对于基因选择性表达概念的理解。

只有在红细胞中,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才能选择性的表达。

而其他选项中的ATP合成酶基因、DNA解旋酶基因、核糖体蛋白基因是在每一个具有生命活动的细胞中都要表达而分别合成ATP合成酶、DNA解旋酶、核糖体蛋白。

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

高考资源网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高考资源网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高考资源网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高考资源网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高考资源网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高考

B

.解析:

本题以图示的方式考查了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方式。

题目中的①②③中的三种信息传递方式分别对应于课本上实例如下:

①对应于课本上的实例是:

甲状腺激素这一内分泌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由血液循环运输到靶细胞处作用于靶细胞的过程;

②对应于课本上的实例是:

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过程中下丘脑这一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这一靶器官的过程;

③对应于课本上的实例是:

神经元细胞产生神经递质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细胞(靶细胞)而完成兴奋传递的过程。

显然在体温调节中三种方式都存在,C正确。

方式①②要通过血液循环运输,信息传递缓慢,且存在反馈调节,方式③不需要通过血液循环运输,速度相对较快,所以A,D正确。

但方式③是也是需要通过体液的,因为上个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是经过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组织液后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的,B错误。

资源网

4.利用泥浆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染土壤,原理是将污染土壤用水调成泥浆状,同时加入部分营养物质和菌种等,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使污染物块速分解。

由此推知,该反应器高考资源网

A.能够实现物质循环高考资源网

B.主要处理有机污染高考资源网

C.可看作一个小型生态系统高考资源网

D.存在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高

B.

本题通过泥浆生物反应器的介绍考查了对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目中污染物的分解是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而使污染物快速分解,故而肯定是菌种进行有氧呼吸而分解有机物,故B正确。

本题中的反应器中有土壤、营养物质和菌种,不满足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的概念范畴,更谈不上生态系统功能中的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A、C、D均错误。

考资源网

5.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一肌内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

正确的治疗措施是高考资源网

A.注射激素抑制抗体产生高考资源网

B.注射神经递质提高传递效率

C.注射受体蛋白增加受体数量高考资源网

D.注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高考资源网

本题考察了学生通过题目中的信息获取相关知识,并应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题目知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患者免疫功能过于强大,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一肌内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从而使信息传递受阻而引发的。

所以直接的治疗方法就是注射激素抑制抗体产生,阻止神经一肌内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继续遭到破环。

6.右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高考资源网

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高考资源网

B.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高考资源网

C.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高考资源网

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竞争最剧烈高考资

本题通过数学曲线图的形式反映了种群密度和存活率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具备能够从图示中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依据曲线b,种群密度中等时存活率最大,故B正确。

曲线a表示的大型动物,由图可知,种群密度越大存活率越低,故而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所以A、C错误。

D项中种群密度越大,种群个体间竞争越剧烈,故而d点不是竞争最剧烈的点。

源网

7.人类常色体上β-珠蛋白基因(A´

),既有显性突变(A),又有隐性突变(a),突变均可导致地中海贫血。

一对皆患地中海盆血的夫妻生下了一个正常的孩子,这对夫妻可能高考资源网

A.都是纯合子(体) B.都是杂合子(体)高考资源网

C.都不携带显性突变基因 D.都携带隐性突变基因高考资源网

本题比较新颖,学生要能够通过题目认识到A和a均是A´

通过基因突变而得到的A´

的等位基因。

一对皆患地中海贫血的夫妻生下了一个正常的孩子(有中生无),所以地中海贫血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

所以正常者的基因型是aa或A´

a,而其父母双方又是患者,所以父母的基因型可能是Aa和Aa或Aa和AA´

(杂合体),所以这对夫妻可能都是杂合子(体)。

8.右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

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高考资源网

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高考资源网

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高考资源网

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 高考资源网

C.

本题通过图示的方式显示了钠离子的内流引发了动作电位的原理。

未刺激时电位相同,所以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B选项正确。

在两种海水中,均是膜外的Na+浓度高于膜内,只是在正常海水中,膜外和膜内的Na+浓度差较低Na+海水中的大。

所以D正确,C错误。

在受到刺激后,由于正常海水中膜外和膜内的Na+浓度差较大,所以钠离子迅速内流引发较大的的动作电位,对应于曲线a,所以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A正确。

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w.w.w.k.s.5.u.c.o.m

A.合金材料中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

B.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

D.在 车排气管上加装“催化转化器”是为了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答案】B

【解析】合金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A正确;

光导纤维主要成分是SiO2,属于无机物,B错误;

加热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C正确;

在车排气管上加装“催化转化器”能将有毒的CO和NO转化为无毒的CO2和N2,D正确。

【考点分析】化学基本概念、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的综合考查。

10.下列关于氯的说法正确的是高考资源网

A.Cl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高考资源网

B.若1735Cl、1737Cl为不同的核素,有不同的化学性质高考资源网

C.实验室制备Cl2,可用排饱和食盐水集气法收集高考资源网

D.1.12LCl2含有1.7NA个质子(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

【答案】C

【解析】Cl2中的氯元素化合价为0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A错误;

同位素原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分别相等,所以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B错误;

通过实验室制得的Cl2中含有少量HCl,Cl2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而HCl,易溶,C正确;

没有指明气体所处状态,D错误。

【考点分析】考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实验室制法等

1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高考资源网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高考资源网

B.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高考资源网

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解析】处于元素周期表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A错误;

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也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B正确;

H+的最外层电子分别是0,C项错误;

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虽相同,但是核电荷数、原子半径不同,化学性质不完全相同学,D错误。

【考点分析】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综合考查。

w.w.w.k.s.5.u.c.o.m

1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高考资源网

A.CCl4可由CH4制得,可萃取碘水中的碘高考资源网

B.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高考资源网

C.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高考资源网

D.苯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高考资源网

【答案】D

【解析】CCl4可由CH4和氯气光照取代制得,可萃取碘水中的碘,A正确;

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烃,B正确;

向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分别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分别现象为:

互溶;

有气泡产生;

溶液分层,可以鉴别,C正确;

苯虽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但可以燃烧,能发生氧化反应,D错误。

【考点分析】有机物的性质、基本反应类型、有机物鉴别的综合考查

13.下列推断合理的是高考资源网

A.明矾[KAl(SO4)2·

12H2O]在水中能形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高考资源网

B.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不可能与氧气发生反应高考资源网

C.浓H2SO4有强氧化性,不能与Cu发生剧烈反应高考资源网

D.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后加热恢复原色;

将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后加热也能恢复原色高考资源网

【答案】A

【解析】KAl(SO4)2·

12H2O电离出的Al3+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A正确;

金刚石能够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错误;

浓H2SO4有强氧化性,在加热条件下与Cu可剧烈反应,C错误;

SO2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颜色能复原;

SO2和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加热不能恢复原来颜色,D错误。

【考点分析】盐类水解、氧化还原反应综合考查

14.2SO2(g)+O2(g)2SO3(g)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高考资源网

A.催化剂V2O5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高考资源网

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一定增大高考资源网

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高考资源网

D.在t1、l2时刻,SO3(g)的浓度分别是c1,c2,则时间间隔t1~t2内,SO3(g)生成的平均速率为高考资源网

【解析】加入催化剂同时改变正、逆反应速率,A项错误;

若是恒容条件,增加不参与反应的气体而使反应体系的压强增大,由于浓度不变,反应速度就不变,B项错误;

降低温度使反应速率降低,将增大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C项错误;

根据计算平均速率的定义公式可得D项正确。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是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了考查。

15.某温度下,相同pH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平衡pH值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据图判断正确的是高考资源网

A.Ⅱ为盐酸稀释时pH值变化曲线高考资源网

B.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高考资源网

C.a点Ka的数值比c点Ku的数值大高考资源网

D.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高考资源网

【解析】醋酸在稀释时会继续电离,则在稀释相同体积的过程中醋酸中的H+大、pH小,A项错误;

随着稀释体积的增大,醋酸电离程度虽增大,但离子浓度在减小,B项正确;

温度一定,任何稀的水溶液中的Kw都是一定值,C项错误;

由于醋酸是弱酸,要使盐酸和醋酸溶液pH值相同,醋酸的浓度比盐酸大得多,D项错误。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溶液稀释时有关量的变化与分析。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P点。

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N。

O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0。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B.F=mgtan0

C. D.FN=mgtan0

A

考点:

受力分析,正交分解或三角形定则

对小滑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三角形定则可得,,所以A正确。

提示:

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即指向圆心。

正交分解列式求解也可。

17.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甲所示,据此判断图乙(F表示物体所受合力,x表示物体的位移)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图乙

v

t/s

图甲

v-t图象、牛顿第二定律

由图甲可知前两秒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前两秒受力恒定,2s-4s做正方向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力为负,且恒定,4s-6s做负方向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力为负,恒定,6s-8s做负方向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力为正,恒定,综上分析B正确。

在v-t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受力恒定。

速度——时间图象特点:

①因速度是矢量,故速度——时间图象上只能表示物体运动的两个方向,t轴上方代表的“正方向”,t轴下方代表的是“负方向”,所以“速度——时间”图象只能描述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如果做曲线运动,则画不出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

②“速度——时间”图象没有时间t的“负轴”,因时间没有负值,画图要注意这一点;

③“速度——时间”图象上图线上每一点的斜率代表的该点的加速度,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④“速度——时间”图象上表示速度的图线与时间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

18.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

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P

地球

Q

轨道1

轨道2

A.飞船变轨前后的机械能相等

 B.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

 C.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

 D.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

BC

机械能守恒定律,完全失重,万有引力定律

飞船点火变轨,前后的机械能不守恒,所以A不正确。

飞船在圆轨道上时万有引力来提供向心力,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B正确。

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周期90分钟小于同步卫星运动的周期24小时,根据可知,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C正确。

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只有万有引力来提供加速度,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也是只有万有引力来提供加速度,所以相等,D不正确。

若物体除了重力、弹性力做功以外,还有其他力(非重力、弹性力)不做功,且其他力做功之和不为零,则机械能不守恒。

根据万有引力等于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可求卫星的速度、周期、动能、动量等状态量。

由得,由得,由得,可求向心加速度。

19.某小型水电站的电能输送示意图如下。

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为200V,输电线总电阻为r,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n2。

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匝数分别为a3、n4(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

要使额定电压为220V的用电器正常工作,则()

 A.

B.

 C.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等于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

 D.升压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大于降压变压器的输入功率

AD

变压器工作原理、远距离输电

根据变压器工作原理可知,,由于输电线上损失一部分电压,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大于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有,所以,A正确,BC不正确。

升压变压器的输出功率等于降压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加上输电线损失功率,D正确。

理想变压器的两个基本公式是:

⑴,即对同一变压器的任意两个线圈,都有电压和匝数成正比。

⑵,即无论有几个副线圈在工作,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总等于所有输出功率之和。

只有当变压器只有一个副线圈工作时,才有。

远距离输电,从图中应该看出功率之间的关系是:

P1=P2,P3=P4,P1/=Pr=P2。

电压之间的关系是:

电流之间的关系是:

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和电压损失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分析和计算时都必须用,而不能用。

特别重要的是要会分析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

20.如图所示,在x轴上关于原点O对称的两点固定放置等量异种点电荷+Q和-Q,x轴上的P点位于的右侧。

 A.在x轴上还有一点与P点电场强度相同

 B.在x轴上还有两点与P点电场强度相同

 C.若将一试探电荷+q从P点移至O点,电势能增大

 D.若将一试探电荷+q从P点移至O点,电势能减小

AC

电场线、电场强度、电势能

根据等量正负点电荷的电场分布可知,在x轴上还有一点与P点电场强度相同,即和P点关于O点对称,A正确。

若将一试探电荷+q从P点移至O点,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所以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一般规定无穷远电势为零,过0点的中垂线电势也为零,所以试探电荷+q在P点时电势能为负值,移至O点时电势能为零,所以电势能增大,C正确。

熟悉掌握等量正负点电荷的电场分布。

知道,即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电势能减少;

电场力做负功,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电势能增加,即。

21.如图所示,一导线弯成半径为a的半圆形闭合回路。

虚线MN右侧有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

方向垂直于回路所在的平面。

回路以速度v向右匀速进入磁场,直径CD始络与MN垂直。

从D点到达边界开始到C点进入磁场为止,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感应电流方向不变

 B.CD段直线始终不受安培力

 C.感应电动势最大值E=Bav

 D.感应电动势平均值

ACD

楞次定律、安培力、感应电动势、左手定则、右手定则

在闭合电路进入磁场的过程中,通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逐渐增大,根据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不变,A正确。

根据左手定则可以判断,受安培力向下,B不正确。

当半圆闭合回路进入磁场一半时,即这时等效长度最大为a,这时感应电动势最大E=Bav,C正确。

感应电动势平均值,D正确。

感应电动势公式只能来计算平均值,利用感应电动势公式计算时,l应是等效长度,即垂直切割磁感线的长度。

22.图示为某探究活动小组设计的节能运动系统。

斜面轨道倾角为30°

,质量为M的木箱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

木箱在轨道端时,自动装货装置将质量为m的货物装入木箱,然后木箱载着货物沿轨道无初速滑下,与轻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自动卸货装置立刻将货物卸下,然后木箱恰好被弹回到轨道顶端,再重复上述过程。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m=M

 B.m=2M

 C.木箱不与弹簧接触时,上滑的加速度大于下滑的加速度

 D.在木箱与货物从顶端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可知,下滑时加速度为,上滑时加速度为,所以C正确。

设下滑的距离为l,根据能量守恒有,得m=2M。

也可以根据除了重力、弹性力做功以外,还有其他力(非重力、弹性力)做的功之和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变化量,B正确。

在木箱与货物从顶端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和内能,所以D不正确。

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第Ⅱ卷(必做120分+选做32分,共152分)

1.第Ⅱ卷共16道题。

其中23-30题为必需部分,31-38题为选做部分。

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选做部分考生必须从中选择2道物理题、1道化学题和1道生物题作答。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所选题号用2B铅笔涂黑,答完题后、再次确认所选题号。

【必做部分】

23.(12分)请完成以下两小题。

(1)某同学在家中尝试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三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事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字,设计了如下实验:

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分别在墙上的两个钉子A、B上,另一端与第二条橡皮筋连接,结点为O,将第三条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胞挂一重物。

①为完成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

a.测量细绳的长度

b.测量橡皮筋的原长

c.测量悬挂重物后像皮筋的长度

d.记录悬挂重物后结点O的位置

②钉子位置固定,欲利用现有器材,改变条件再次实验证,可采用的方法是

(2)为了节能和环保,一些公共场所使用光控开关控制照明系统。

光控开头可采用光敏电阻来控制,光敏电阻是阻值随着光的照度而发生变化的元件(照度可以反映光的强弱,光越强照度越大,照度单位为Lx)。

某光敏电阻Rp在不同照度下的阻值如下表:

照度(lx)

0.2

0.4

0.6

0.8

1.0

1.2

电阻(k)

75

40

28

23

20

18

①根据表中数据,请在给定的坐标系(见答题卡)中描绘出阻值随照度变化的曲线,并说明阻值随照度变化的特点。

②如图所示,当1、2两端所加电压上升至2V时,控制开关自动启动照明系统,请利用下列器材设计一个简单电路。

给1、2两端提供电压,要求当天色渐暗照度降低至1.0(1x)时启动照明系统,在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