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写作练习及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8731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8.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写作练习及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写作练习及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写作练习及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写作练习及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写作练习及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写作练习及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写作练习及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写作练习及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写作练习及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写作练习及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写作练习及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写作练习及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写作练习及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写作练习及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写作练习及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写作练习及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写作练习及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写作练习及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写作练习及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写作练习及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写作练习及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写作练习及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写作练习及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香木存而不用,最终只是一堆废木,鲜花存而不开,最终只得枯残,同样,人们不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最终人生只是一张白纸,毫无色彩可言。

这便是“人赤裸裸地来便人赤裸裸地去”吧,怎不可悲?

为世界添一份绚丽,也是为自己的人生添辉煌。

为世界添一份绚丽,在人生的洁白的宣纸上,便可描绘自己的愿望;

在蔚蓝的大海上,便可随意幻想;

在湛蓝的空中,便可自由的飞翔。

山石成就了大山与峰峦,它便展现自然的粗犷,得到人们的赞扬;

卵石点缀了人们的生活,它便得到人们的赞美;

司马迁完成了巨著《史记》,它便得到了人们的赞颂;

李杜留下了千古佳句,他们便得到人们的尊崇……有失必有得,有付出必有回报!

为世界添一份绚丽,人生便多一份辉煌。

无论你是山石还是卵石,也无论你是鲜花还是小草,发挥你的优势,实现你的价值,为世界添一份绚丽

【点评】:

作者用“为世界添一份绚丽”来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抓住了材料的关键。

作者在论证时注意多角度分析,第一个分论点“为世界添一份绚丽,不在于伟大与渺小,不在于惊天地泣鬼神,只在于付出与奉献”,就扣住了山石与卵石对话的核心问题,分析深入,但二与第三个分论点略有交叉,希望小作者在今后的写作中要注意。

文章引用材料得当,分析深刻,语言较老练。

练习题目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调查:

世界上谁最快乐?

在上万个答案中,有四个答案十分精彩;

它们分别是:

吹着口哨欣赏自己刚刚完成作品的艺术家;

给婴儿洗澡的母亲;

正在沙地里堆城堡的孩子;

劳累了几个小时终于救治了一位病人的外科大夫。

要求:

请以“快乐”为话题,自拟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思路点拨】:

快乐,时时刻刻围绕在你身边,只要抓住“快乐”这个话题,去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人和事,便能扣题。

写好这篇作文,首先要具备正确的、高品位的人生观、价值观,不要写无聊、庸俗、低级趣味的快乐;

其次,要有具体的、切实的事例作支撑,不能流于空洞。

写记叙文,就要想一想,在自己的生活中,哪一些事、哪一些经历是自己感到最快乐的?

写议论文就要想一想:

什么是真正的快乐?

快乐来源于什么?

怎样才能得到快乐?

有了立意,有了材料,就可以拟定一个合适的标题,进行构思,组织材料写作了。

 

单元测试

(时间:

150分钟分值:

150分)

1、基础知识(2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放浪形骸(há

i)游目骋怀(chěng)曲水流觞(shāng)相与枕藉(jí

B.临文嗟悼(jiē)修禊事也(xiè

)举酒嘱客(zhǔ)冯虚御风(fé

ng)

C.溯流光(sù

)横槊赋诗(shuò

)舳舻千里(zhú

)酾酒(shī)

D.愀然不乐(qiǎo)山川相缪(mià

o)倚歌而和(hè

)无物以相(xiāng)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A.列坐其次(按次序) 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东方既白(已经)

B.少长咸集(都) 下江陵(

攻占) 正襟危坐(端正)

C.向之所欣(向来) 火尚足以明(明亮) 舍于其址(筑舍定居)

D.终期于尽(时期) 好游者不能穷也(走到尽头) 则其至又加少矣(增添)

3.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全都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所以兴怀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B.放浪形骸之外遗世独立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感慨系之盈虚者如彼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D.俯仰一世扣舷独啸  杯盘狼籍

4.下列句中的“一”作数词用的一项是()

A.悟言一室之内B.一觞一咏

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D.俯仰一世

5.下列句中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举酒属客  七月既望

B.悟言一室之内    冯虚御风  杯盘狼籍

C.齐彭殇为妄作    山川相缪  相与枕藉

D.未尝不临文嗟悼   其下平旷  盖音谬也

6.下列词语中加点词全都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有泉侧出    一觞一咏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B.不随以止也  茂林修竹  而记游者甚众

C.有穴窈然    卒葬之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齐彭殇为妄作 向之所欣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7.下列句中的“其”的用法和意义都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

其下平旷

A.既其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B.其如土石何 方其破荆州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C.其进愈难其孰能讥之乎  其见愈奇

D.其文漫灭 然视其左右 问其深

8.下列句中的“之”的用法和意义都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吾欲之南海

A.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仰观宇宙之大  悟言一室之内

B.俯察品类之盛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足以极视听之娱

C.不能喻之于怀  感慨系之矣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D.及其所之既倦  之次所旁丛祠中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9.下列各句的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死生亦大矣

③仰观宇宙之大

④固一世之雄也

⑤而今安在哉?

⑥月出于东山之上

⑦客有吹洞箫者

⑧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⑨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⑩然力足以至焉

A.①⑥/②④⑧⑨/③⑤/⑦/⑩

B.①⑥/②④⑤⑨/③⑦/⑧/⑩

C.①⑥/②④⑦⑨/③/⑤/⑧/⑩

D.①⑥/②④⑨/③⑦/⑤/⑧/⑩

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序”是一种文体,它是附着正文前来对正文进行介绍、评价和陈述写作宗旨或记读后感的文章。

B.王安石的作品主要收集在《临川先生文集》中,这部集子是以他的籍贯命名的。

《游褒禅山记》是其中的名篇,本文不是一般的游记,而是一篇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的散文。

C.王维,字摩诘,唐代边塞诗人,有作品集《王右丞集》。

D.苏轼,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其文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与黄庭坚并称“黄苏”;

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擅长行书,楷书,自创“苏体”。

二、阅读鉴赏(51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11--15题。

(27分)

赤壁赋

(节选)

苏轼

苏子曰: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1.下列各句中“卒”的意义相同的两项是(3分)()

A.卒莫消长B.卒起不意

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D.卒惶急无以击轲

E.而卒葬之

12.下列各句中“适”的意义相同的两项是(3分)()

A.始适还家门B.适得府君书

C.而吾与子之所共适D.处分适兄意

E.少无适俗韵

13.对“文赋”的文体特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体物写志B.善于铺陈描写

C.语言骈俪藻饰D.尤长于说理

14.简答题。

(1)这篇文章借主客问答式来说理,节选的语段是苏子针对客人的“三悲”来宽慰客人的,请问客人有哪三悲?

(3分)

(2)节选的语段中,苏子运用了哪种说理方法?

(2分)

(3)苏子是从哪两个角度,分别针对什么问题来说理的?

(4)你怎样评价苏子的人生观?

(4分)

15.翻译下列句子。

(1)逝者如斯,而未

尝往也;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

(18分)

(王羲之)起家秘书郎。

复授护军将军。

羲之既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

乃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

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道士云:

“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其任率如此。

尝诣门生家,见棐(fěi通“榧”,树名)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

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

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

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

“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

”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

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每自称:

“我书比钟繇①,当抗行;

比张芝②草,犹当雁行也。

”曾与人书云:

“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羲之书初不胜庾翼、郗愔,及其暮年方妙。

尝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叹伏,因与羲之书云:

“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

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

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

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

“我卒当以乐死!

”谢安尝谓羲之曰:

“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

”羲之曰:

“年在桑榆,自然至此。

顷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

”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复征之。

时刘惔为丹杨尹,许询尝就惔宿,床帏新丽,饮食丰甘,询曰:

“若此保全,殊胜东山。

”惔曰:

“卿若知吉凶由人,吾安得保此。

”羲之在坐,曰:

“令巢、许③遇稷④、契⑤,当无此言。

”二人并有愧色。

(节选自《晋书·

王羲之传》)

注:

①钟繇:

曹魏大臣,精于书法。

②张芝:

字伯英,东汉人,书法家,专习草书,被尊称为“草圣”。

③巢、许:

巢父、许由,相传均为唐尧时隐居的高士。

④稷:

后稷,古代周族的始祖。

⑤契:

传说中商族的始祖。

1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羲之叹惜弥日    弥:

B.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抗:

抵挡

C.意甚悦,固求市之市:

D.顷正赖丝竹陶写赖:

依赖

17.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  )

A.

 B.

C.

D.

18.选出全部表现其“任率”的一项(3分)(  )

①见棐几滑净,因书之

②书其扇,各为五字

③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④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⑤采药石不远千里

⑥令巢、许遇稷、契,当无此言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19.选出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  )

A.王羲之很喜欢鹅,当他得知老妇人将善啼叫的鹅烧煮时非常惋惜;

而道士以让他书写《道德经》作为交换鹅的条件时,他欣然命笔。

B.王羲之自愧不如张芝练习书法那样刻苦,但又常常认为自己的书法成就应该在钟繇、张芝之上。

C.庾翼在看到王羲之用章草体写给哥哥的信后,感叹羲之的书法光彩有如神灵的光辉,自己好像又看到在战乱中丢失的张氏书法的风貌。

D.王羲之晚年在山水间陶冶性情,朝廷也因他誓言坚决而不再征召他为官,这与他早年请求任官形成了反差。

2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羲之既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三)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登拟岘台

陆游

层台缥缈压城堙,倚杖来观浩荡春。

放尽樽前千里目,洗空衣上十年尘。

萦回水抱中和气,平远山如蕴藉人。

更喜机心无复在,沙边鸥鹭亦相亲。

(1)这首诗颔联中的“洗”字十分生动传神,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诗歌后两联进行分析。

三、语言表达与运用(19分)

21.默写名句(5分)

(1)________________,与山间之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2)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之所欣,俯仰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期于尽。

22.根据上下文,补足句子,要求结构对称。

早在一千年前,改革家王安石被宋神宗拜为丞相,推行新法,遭保守派反对,还被辞了官。

不久再度出山,恢复相位。

他虽然身处官场,但常生退隐之念,对世态看得颇为透彻。

有一次,宋神宗于元宵赐宴相国寺,观看优伶演出,出席的宾客都甚为欢欣,王安石触景生情,当即吟了一首小诗:

“诸优戏场中,一贵复一贱。

心知本相同,所以无欣怨。

这首诗说的虽是看戏的感想,揭示的却是人生大舞台的真相。

演员在戏剧中,可以扮演富贵者,也可以扮演贫贱者;

在现实生活的戏台上,富贵者也可能落魄变穷,贫贱者也可能转而变富。

正因如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超脱,这份情操,是值得世人学习的。

(提示:

可根据王安石人生经历进行补写)

23.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苏东坡曾看见王安石未完成的一首《咏菊》,只写了两句:

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认为第二句明违事理、贻笑大方,便随手提起笔来,在未完成的诗稿下续了两句:

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一年后在黄州赏菊时,苏东坡发现几日前还是花满枝头的朵朵金菊在经历几日大风后,空空如也。

唯有满地落英,一片金黄。

他目瞪口呆,方才悟出王安石迁自己到黄州来的政见之外的另一层深意。

请你用苏东坡自己文章中的一句话替王安石开导一下苏东坡,要有文采和说服力。

答:

24.自选一位历史文化名人写一段评论,要求内容要符合人物特点,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不超过80个字)(6分)

示例:

狂放不羁酒中仙——李白

他是一颗璀璨的明星,灿烂了整个盛唐星空。

他飘逸,“欲上青天揽明月”;

他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他狂放,“我辈岂是蓬蒿人”!

他用酒涤荡自己的秉性,用诗放牧自己的灵魂!

四、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有位驯象人从来不把大象拴在大树上,只把它用细绳拴在小竹竿上。

许多人很难理解小小的竹竿怎能拴住力大无比的大象呢?

原来,在象很小的时候,它就被拴在上面,小象虽然拼命挣扎,却无力逃脱,最后终于放弃了努力,并形成一种思维定式:

这竹竿是无法挣脱的。

渐渐的,象虽然长大了,却再也没有想过如何挣脱竹竿。

其实,它只要跨出勇敢的一步,就会迎来一个新天地。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1.答案:

C

2.答案:

B

解析:

A.次(旁边);

C.向(过去),明(照明,这里用作动词);

D.期(至、及),加(更加)。

3.答案:

A

所以: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

表原因的虚词。

非常:

今义,很大(副词);

古义,不平凡,不同寻常。

十一:

今义,数词,表数字;

古义,十分之一。

4.答案:

A

B.一些(量词);

C.把……看做一样,把……看做相等,都作动词用;

D.一生。

8.答案:

D

吾欲之南海,“之”动词。

D项“之”都是动词,意义:

去,到。

9.答案:

①⑥为状语后置句,②④⑨为判断句,③⑦为定语后置句,⑤为宾语前置句,⑩为省略句,⑧既是判断句,又是用“于”表被动的被动句。

10.答案:

C

11.答案:

BD

BD项中“卒”通“猝”,突然;

A.到底;

C.士兵;

E.死。

12.答案:

DE

DE项中“适”为“适应”“适于”的意思;

A.嫁人;

B.刚刚;

C.用,享有。

13.答案:

14.

(1)因古今历史对比而生悲,因宇宙永恒与人生短暂对比而生悲,因理想和现实矛盾对比而生悲。

(2)比喻说理的方法。

苏子用水与月来打比方,阐明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从“变与不变”的辩证角度和“取与不取”的角度来说理的。

前者针对客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问题说理,得出“何羡”的结论;

后者针对客人“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的问题说理,得出“共适”的结论。

(4)苏子被贬谪后内心一度苦闷,可是最终通过感悟自然而感悟人生,具

有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15.

(1)水像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

月亮时圆时缺,但它始终没有消损和增长。

(2)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16.答案:

抗:

匹敌,相当。

【参考译文】:

 

王羲之开始出仕时担任秘书郎。

后来又被授予护军将军的职务。

王羲之被授予护军将军之后,又苦苦请求出任宣城郡太守,未被准许。

改而被任命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郡有一个独身老妇养了一只鹅,很会鸣叫,王羲之向她购买没有成功,于是他带着亲友乘车前去观赏。

老妇听说他要来,便将鹅杀了烹煮款待他们,使得王羲之叹惜了一整天。

山阴县有一名道士,养了一群好鹅,羲之前往观赏,感到非常愉快,坚持要买。

道士说:

“您为我书写《道德经》,可以把整群鹅都送给您。

”王羲之欣然为之书写完《道德经》,然后将鹅群装入笼子带回家,很是快乐。

他为人任性真率如此。

一次他去门生家,看见棐(fěi通“榧”,树名)木做的几案非常光滑洁净,便在上面书写起来,真书、草书各写一半。

后来这些书迹被门生的父亲误刮去,这个门生惊怒懊丧了好几天。

又有一次王羲之在蕺(jì

)山碰见一位老妇,手持六角形竹扇在叫卖。

他在竹扇上书写,每把扇子上写五个字。

老妇起初脸上露出不高兴的神色,王羲之就对她说:

“你只要说字是王右军写的,就能卖一百铜钱啊。

”老妇按照他的话去做,人们竞相购买。

后来,老妇又拿了一些竹扇来,王羲之只是微笑而不肯再书写了。

王羲之的书法受到世人的看重,就像以上的例子。

王羲之每每自我评价说:

“我的书法如与钟繇相比,应当并肩媲美;

假如与张芝的草书相比,还可以像大雁排队一样紧跟在他后面。

”他曾经给人写信说:

“张芝面临水池练习书法,浸入水池的墨汁竟然将池水都染成一片黑色,假如让我也像这样沉迷于书法练习,我的造诣未必就在他的后面。

”王羲之的书法最初比不上庾翼、郗愔,到了晚年他的书法才精妙无比。

他曾经以章草的书体给庾亮写回信,庾亮的弟弟庾翼看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