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8775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8.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

部级和省级部门颁发的相关制度,称为规章

编排时按颁发的先后顺序枚举

1.2.2标准、规范

在标准的罗列上,建议参考国际标准编制体系的要求,可以观摩我国其他标准编纂时引用相关标准时的引用罗列

1.首先罗列GBZ(包括GBZ/T)系列的标准

2.然后罗列GB标准

3.再罗列GBJ等其他部门标准

4.同一类标准中按标准号大小,从小到大罗列

1.2.3基础依据

1.委托书

2.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项目申请说明等,列举时要标注出版本号、编号、设计机构,设计时间等信息,做到可溯源。

1.3评价目的

1.3.1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产业政策,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

1.3.2运用科学方法识别和分析建设项目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主要产生环节,预测可能造成的职业病危害及程度,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3.3从职业病防治角度评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为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

1.4评价范围

1.依据可研中设计的东西进行评价,任何可研外的东西应谨慎地纳入到评价范围内来,合同约定的除外

2.评价范围宜细不宜粗,要以工程建设内容为主,不要写成评价内容

3.一定要注明不评价建设期的危害,因为厂房建设等涉及了建筑业,这方面目前没有法规要求评价。

本评价报告主要针对本项目投产后运行期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及防治内容进行评价。

不包括本项目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涉及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评价。

1.5评价内容

主要包括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辅助用室、应急救援、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概算等。

1.6评价方法

1.6.1类比法

通过对与本项目相同或相似工程的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检测以及对拟评价项目有关的文件、技术资料的分析,类推本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估,预测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

1.6.2风险评估法

依据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理化性质、浓度(强度)、暴露方式、接触人数、接触时间、接触频率、防护措施、毒理学资料、流行病学等相关资料,按一定准则,对建设项目发生职业病危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并按照危害程度考虑有关消除或减轻这些风险所需的防护措施,使其降低到可承受水平。

1.6.3检查表法

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等,通过对拟评价项目的详细分析和研究,列出检查单元、部位、项目、内容、要求等,编制成表,逐项检查符合情况,确定拟评价项目存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危害。

1.7评价程序

1.7.1准备阶段

接受委托后,收集和研读有关资料,开展初步现场调查、编制预评价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技术审核,确定质量控制原则及要点。

1.7.2实施阶段

依据评价方案开展评价工作。

主要工作为工程分析、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类比调查,并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性、定量评价。

1.7.3完成阶段

汇总、分析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所获取的资料、数据,通过分析、评价得出结论,提出对策和建议,完成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进行专家评审。

本次评价程序图见图1-1。

图1-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程序图

1.8质量控制

评价报告编制过程的质量控制,分别按国家标准、检测规范和XXXX编制的《质量手册》(注明版次)、《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等有关质量控制的要求执行,本项目质量控制图见图1-2。

依据质量管理要求:

质量手册是第一层文件,第二层文件是程序文件及相关表格,第三层文件是作业指导书。

因此评价报告仅列明第一层文件的版次,目的也是做到可溯源性。

2企业概况

2.1企业基本情况

介绍企业的规模、大小、隶属关系,简明扼要的说明企业与现有项目的关系,与第一章第一节呼应。

2.2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治现状

职业病危害防治现状就是一个简单的现状评价,编制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对建设单位可以利旧的东西要重点讲解,描述结束后对现有情况要做总结。

一般而言,原有的管理制度是重点的重点,是可以直接类推本项目上马后的管理,因此重点要描述现有的管理,并在后文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2.2.1地理位置

2.2.2原辅料、产品、生产工艺

2.2.3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检测

2.2.4职业病防护设施

2.2.5个人使用的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

2.2.6职业卫生管理情况

2.2.6.1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

2.2.6.2职业卫生防治规划、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2.2.6.3操作规程

2.2.6.4职业卫生档案、健康监护档案

2.2.6.5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

2.2.6.6职业卫生培训

2.2.7应急救援预案与设施

2.2.8职业病防治工作总结

现有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较好的地方如下:

现有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主要的不足之处如下:

3工程分析

3.1工程概况

3.1.1项目名称

罗列

3.1.2项目性质

罗列

3.1.3自然环境概况

3.1.3.1地形、地貌、地质

简单的描述地形、地貌、地质,用途在于评价选址,大部分情况下没有特别的要求,在特殊的情况下,要注意是否适合建厂。

比如在沙地建高楼是不太可能的吧?

此类数据往往是公开的,可以通过可研、网络进行查找,并要求评价师到实地去考察确认。

3.1.3.2气象条件

简单的描述下气象条件,包括温、湿、风、降雨、雪等。

XX市全年最小频风向NNE,全年最大频风向SSE,夏季最小频风向W,风玫瑰图见附件三。

重点在于温度和风向、风速,这个与后文选址,总平、辅助用室的设计密切相关,一定要注意。

当然有地方会列出地震等数据,一般情况下,这个不是我们卫评能考虑的,除非当地确实属于地震多发地区,那么在建筑物结构上可能会有特殊的考虑,我们要接受这种考虑,避免在提建议的时候闹笑话。

此类数据可以到当地气象局咨询或查找到相关数据。

3.1.3.3自然疫源地情况

这个是评价最难把握和控制的地方,疫源地的宣布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应该是当地人民政府宣布的,其他人和组织没有权利去宣布。

这个一般情况下,如果建设地在人口稠密的地方,属于人工地形的区域,可以大胆地写属于非自然疫源地。

一定要注意要明确好范围。

比如XX市的项目,我们不能写成XX市不属于自然疫源地。

要具体化,原则上要具体到乡和镇的行政,如果写成某某地区不属于自然疫源地,评价机构的风险就非常大了。

这个要求评价师去现场考察,并要具备一定的医学背景,熟知自然疫源地的大致分布区域。

如血吸虫、出血热的分布等,必要时可到当地的CDC咨询疫情。

3.1.4社会环境条件

1.要体现的是社会保护的敏感点,这个包括,现有项目污染其他区域和其他区域污染本项目

2.如果按产业规划来说,本项目的建设是否符合当地的产业规划?

比如说食品生产区规划一个铅冶炼厂显然是不符合要求的。

同理食品或药品生产企业规划到冶炼区也是不合适的。

因此上述内容需要我们评价师去现场实地考察,并留下周边的照片以备案可查。

3.1.5拟建地点

根据企业提供的数据,按可溯源性和唯一性描述拟建地点,如果企业能提供用地红线最好附图在后。

具体地理位置图见附件四。

描述方法有:

1.经纬度标识法,这个适用于有GPS定位,可以给出经纬度的项目

2.街道门牌号法

建议评价师一定要去拟建地点看一看,带回必要的数据。

3.1.6生产规模

按可研报告进行描述

3.1.7生产制度、岗位设置及劳动定员

按可研报告进行描述。

但可研报告质量有高优低,很多报告中没有岗位设置,如果没有岗位设置。

我们不可能去帮企业设计岗位,因此这里只能不描述岗位设置。

3.1.8项目组成

生产装置:

列出装置名称、生产规模及主要工程内容。

辅助装置:

列出为生产配套的各辅助装置名称、生产规模及主要工程内容。

公用工程:

包括给水、排水、供热、供电、供燃气工程等,可用文字简要说明。

总图运输:

包括原料及辅料形态、燃料仓库、储罐、堆场以及码头工程、运输工程等

可以用列表的方式进行汇总描述。

3.1.9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是建设项目总的技术经济指标,包括工程总投资、工程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绿化面积及系数等.

用列表的方式进行描述。

3.2生产过程的原辅料使用量、产品产量

生产过程拟使用原料、辅料的名称及用量,产品、联产品、副产品、中间品、废品的名称和产量。

1.要关注废品的产生和处理,包括固废、水废、气废的处理,往往涉及职业病危害

2.尽量描述产品的MSDS,原料的MSDS,中间品的成分变化。

比如焦化行业的煤气脱氨脱硫的变化,在脱氨后,煤气的氨就不是重点关注了。

3.3总平面布置

用图形描述总平面布置,并辅以适当的文字说明。

3.4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布局

3.4.1生产工艺

按产品流程或按各车间承担的工序进行描述,并附上简图。

注意要写明“三废”的处置工艺,很多时候漏掉了这块。

3.4.3生产设备及布局

罗列生产设备、并附上布局说明,如可研未设计布局,请说明未设计。

3.5建筑物卫生学

3.5.1建筑物结构

建筑物的间距、朝向、结构特点

3.5.2采光与照明

列出采光与照明的方式

3.5.3采暖与通风

列出采暖与通风的方式

4类比企业

4.1类比企业选择

4.1.1类比企业来源简介

介绍类比企业来源于,体现类比的可溯源性,如出于保密考虑,可用某企业代替具体企业名称。

4.1.2可比性分析

阐明类比企业与拟评价建设项目的可比性,包括自然环境状况、生产工艺、生产设备、职业病防护措施、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相似性。

分析要点:

1.描述类比企业与本项目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为后文职业病危害分析奠定基础

4.2类比企业采用的防护设施

油评价师去现场调查,并如实记录相关防护设施。

4.2.1防尘设施

4.2.2防毒设施

4.2.3防噪声设施

4.2.4防暑降温、防湿设施

4.3类比企业发放的劳保用品

描述类比企业劳保用品管理制度、配置情况、工人佩戴情况、

4.4类比企业职业卫生管理

描述类比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情况,包括制度的大致内容、执行情况。

4.5类比企业职业健康监护

描述类比企业健康监护的时间、人数、检查项目。

检查结果、复查结果等相关信息。

4.6类比企业应急救援

描述类比企业应急救援制度、应急救援设施、应急救援演练情况。

可能时可描述类比企业是否发生过相关事故。

4.7类比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XXXX对XXXX进行了类比现场检测,现场检测情况如下:

4.7.1类比检测情况

4.7.1.1检测时间

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和《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检测采样规范》(GBZ159-2004)的规定,于XX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对XXXX进行类比检测。

4.7.1.2检测项目

根据对XXXX现场调查情况,本次类比现场检测项目包括:

a)粉尘:

XXXX;

b)毒物:

c)物理因素:

XXXX。

4.7.1.3个体采样情况

如实描述个体采样情况

4.7.1.4检测点及样品量

根据类比企业现场调查结果:

XXXXX接触的粉尘、毒物浓度较高,对此部分人员的工作区域作为重点采样地点。

描述相关检测地点,并注明样品量。

4.7.1.5检测依据

本次检测依据见本报告书第1.2节。

4.7.1.6现场采样、测量及分析仪器

本次检测现场采样、测量见表4-6,实验室分析仪器见表4-7。

表4-6现场采样、测量仪器一览表

序号

仪器编号

仪器名称

型号

数量(台)

表4-7实验室分析仪器一览表

分析仪器

4.7.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4.7.2.1缩写及相关解释

本次检测所列表格中各缩写及相关解释如下:

a)CSTEL:

某工作地点实际检测的短时间(15min)接触平均浓度

的最大值,与PC-STEL进行比较,以判断CSTEL是否超过国家制订的PC-STEL;

b)超限倍数值:

CSTEL与PC-TWA的比值,与超限倍数进行比较,

以判断超限倍数值是否超过国家制订的超限倍数;

c)CTWA:

实际检测的或利用CSTEL推算的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与PC-TWA进行比较,以判断CTWA是否超过国家制订的PC-TWA;

d)LEX,8h:

一天实际工作时间内接触噪声强度规格化到工作8h的等效声级,用于判断工人接触的噪声是否超过国家制订接触限值;

e)LAeq:

某工作地点某个时间段实际测量的等效连续A声级,用于LEX,8h的推算,并可提供噪声控制依据。

4.7.2.2检测结果

本次类比检测结果按下述方式进行描述:

a)xxxx检测结果见表4-8;

b)xxx检测结果见表4-9;

c)xxx检测结果见表4-10;

d)xx测量结果见表4-11;

4.7.2.3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限值

本次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限值,即:

PC-STEL、超限倍数、PC-TWA、MAC等均来源于《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

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

物理因素》(GBZ2.2-2007)。

本次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限值在表4-9至表4-13中均有表述,具体数据可见表4-9至表4-13。

4.7.3结果分析

按一定的准则对类比企业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主要思路有:

1.描述性分析:

描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分布、工人接触情况

2.统计,体现某种岗位、某个地点,某种毒物是否具有一致的趋势

3.从工程学角度解释检测结果检测结果是否可信

4.提示拟建项目可能存在的问题.

5.按相关要求,未来会需要我们评价毒物间的相互作用。

因此必要时可评价毒物间的相加作用。

5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分析

本评价报告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本着全面识别、重点评价的原则进行识别与分析。

评价单元的划分见本报告书5.1.1小节。

5.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5.1.1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

根据本项目生产工艺流程,为便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分析,将本项目分为X个评价单元,即:

XXXX、XXXX。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按下列方式描述,也叫时空观念

1.如何产生的,指明产生的途径,是原料自带,还是化学反应产生?

2.产生于何时?

何地?

3.产生后如何分布,如何运动,会对其他地方造成什么影响?

必要时要分析相互间的化学反应

如:

西南制药厂KP事件中就可能是甲醛+HCL+H20+高温产生了万恶的氯甲醚

4.职业病危害因素以何种方式存在于空气中?

粉尘、气态分子?

还是二者均有?

这个与防护密切相关

5.1.1.1XXX

5.1.1.2XXXX

5.1.1.3汇总

本项目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见表5-1。

表5-1职业病危害因素产生及分布情况表

评价单元

危害名称

产生途径

存在部位

5.1.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5.1.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5.1.3.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

5.1.3.2不合理的生产过程

5.1.4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从上述职业危害因素中筛选出主要的(重点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5.2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本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的影响见附件六。

本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导致的法定职业病见表5-2。

表5-2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导致的法定职业病

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

可能导致的法定职业病

标注法定职业病,减少歧义,避免风险

5.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5.3.1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强)度预测分析

利用类比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预测本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强)度。

类比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及相关分析见本报告书第4.7小节。

采用一定的准则,按一定的方式对正常生产情况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预测分析。

分析的内容包括: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分布、工人接触情况是否与类比企业相似?

浓(强)度什么情况下可能会超过类比企业?

什么情况下会低于类比企业?

5.3.2专项分析

结合行业特征,对某些专项操作:

如检维修、清理反应釜。

污水处理清淤、进入罐体内作业、危化品泄漏、人工取样等进行专门的分析和点评。

此时可采用风险评估法、相关案例枚举等方法进行。

5.3.3职业病发病预测分析

结合类比企业职业病发病情况,或者行业内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可对职业病的发病做定性的分析预测。

以提示风险。

通过上述分析,可得出危害最大、风险程度最高的几类职业病危害因素。

必要时要考虑相加作用。

6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

6.1职业病防护设施

按可研的设计描述相关设施

6.2配置的个人防护用品

按可研和现有企业概况中发放个人防护用品进行罗列。

6.3拟采取的应急救援设施

按可研中设计的应急救援设施进行罗列,如本项目的应急设施可以与现有企业共用的,也在此罗列。

不可共用的不能罗列,比如应急冲淋。

6.4拟采取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按可研和现有企业概况中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罗列,如为改扩项目对现有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要重点描述、分析

6.5拟设置的辅助卫生用室

按可研和现有企业概况中进行描述,如能共用的在此注明共用,如不共用的,描述为本项目缺少此设施

6.6职业卫生防治专项经费概算

按可研和现有企业概况中进行罗列。

7职业病危害评价

7.1选址

按GBZ1-2010的要求制作检查表进行检查,逐条检查,重点描述不符合项。

检查表应罗列,或附在附录中。

7.2总体布局

7.3建筑卫生学要求

7.3.1建(构)筑物

7.3.2采光照明

重点考虑采光系数、照明照度是否符合?

灯具是否节能?

7.3.3采暖与通风

7.4生产工艺设备布局

7.4.1生产工艺的先进性

从以下角度考虑:

生产工艺较成熟,机械化程度较高,不属于国家淘汰的生产工艺。

7.4.2设备布局

7.5职业病危害因素

本项目重点评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

xxxx;

毒物:

xxx;

物理因素:

不良作业方式:

xxx等。

本项目XXXX超标的可能性很大;

在XXXX护时,XXX将出现超标;

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的可能性较低。

本项目存在XXXX、XXX等风险很大的作业,可能会导致XXXX

7.6职业病防护设施

具体分析原则:

1.类比企业存在超标的地方,本项目是否设计了防护设施?

2.设计的防护设施是否具有参数?

性能参数能否符合要求?

7.7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1.本项目是否设计了防护用品?

2.设计的防护用品是否具有参数?

7.8应急救援

1.本项目是否设计了应急救援?

2.设计的应急救援设施是否具有参数?

3.应急救援预案是否能满足要求?

4.是否与应急救援协议医院签订了协议?

5.应急救援演练是否定期进行?

6.可能时要评价发生过的事故的应急效果

7.9辅助卫生用室

7.10职业卫生管理

按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制作检查表进行检查,逐条检查,重点描述不符合项。

7.11职业卫生专项投资

按相关准则进行检查,要考虑费用是否满足要求。

8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措施

在对本项目全面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针对可研中、现有企业目前所存在的不足,从组织管理、工程技术、个体防护、应急救援、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