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届春学期初三一模历史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8927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届春学期初三一模历史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届春学期初三一模历史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届春学期初三一模历史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届春学期初三一模历史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届春学期初三一模历史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届春学期初三一模历史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届春学期初三一模历史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届春学期初三一模历史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届春学期初三一模历史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届春学期初三一模历史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届春学期初三一模历史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届春学期初三一模历史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届春学期初三一模历史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届春学期初三一模历史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届春学期初三一模历史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届春学期初三一模历史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届春学期初三一模历史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届春学期初三一模历史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精品解析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届春学期初三一模历史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届春学期初三一模历史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解析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届春学期初三一模历史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4.独孤盛是北魏孝文帝统治后期的一名年轻官员,下列行为将会导致他受到惩处的是

A.公然穿汉族服饰B.用鲜卑语上朝奏事

C.改独孤为汉刘姓D.与汉族贵族通婚

5.下图是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它见证了历史上的中日友好往来。

下列人物与之有关的是

A.张骞B.玄奖C.鉴真D.蔡伦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

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的文化,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佛殿式样优美,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因此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与鉴真有关,故选C。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玄奘、鉴真。

唐朝时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主要的事件是玄奘西游天竺取经、鉴真东渡日本,两者不可混淆。

6.“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袖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余光中评价的这位诗人是

A.白居易B.杜甫C.李白D.辛弃疾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盛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雄奇飘逸,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人们称他为“诗仙”。

他的代表作品有《望庐山瀑布》《蜀道难》,故C符合题意;

A项白居易生活在晚唐时期;

B项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

D项辛弃疾是南宋的词人;

7.商人开店可以随处选择地点,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

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昼市”“夜市”,许多交易可用“交子”,“动即千万”。

以上情形最早可能出现在

A.汉代长安B.唐代洛阳

C.北宋东京D.元朝大都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昼市”“夜市”“交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城市是开封和杭州,人口多达百万,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因此题干材料中的情形最早可能出现在北宋东京,故选C。

8.历史文物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下图是用于“金瓶掣签”的“金本巴瓶”,它见证了

A.唐蕃和同为一家的和谐

B.明朝时对外交流的盛况

C.元代对东北边疆的守护

D.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图片“金瓶掣签”的“金本巴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乾隆皇帝制定“金瓶掣签”制度,规定喇嘛教活佛转世的人选,必须用中央颁发的金奔巴瓶抽签决定,由驻藏大臣监督。

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D。

9.美学家蒋勋在评价西方某文化运动时说:

“仿佛经过漫长的中世纪,沉睡的人文精神重新觉醒了;

好像渡过漫长、寒冷、幽暗的冬天,春天再度来临;

好像渡过沉滞悠长的停顿死亡,生命再次诞生,喜悦光明重临人间。

”下列属于这场运动代表人物的是

A.索福克勒斯B.莎士比亚C.伏尔泰D.达尔文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人文精神”结合所学知识,14世纪时,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这种叫做人文主义思潮成为文艺复兴的核心。

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有但丁、达·

芬奇、莎士比亚等,故B符合题意;

A项索福克勒斯是古希腊著名的戏剧家;

C项伏尔泰是启蒙思想家;

D项达尔文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家。

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10.17世纪中期开始,人类历史上的三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先后在英国、美国和法国爆发。

下列属于这三次革命共同影响的是

A.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B.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C.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D.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建立了共和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因此英国、美国和法国三次革命共同影响的是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故选D。

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革命是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代表,英法美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它们代表了近代欧美社会发展的趋势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

11.一方面,法国人视拿破仑为英雄,另一方面,欧洲其他国家很多人对拿破仑表示憎恶。

拿破仑遭到憎恶的主要原因是

A.加冕称帝窃取果实B.颁布《法典》损害资产阶级利益

C.兵败滑铁卢令人失望D.发动对外战争侵害他国人民利益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对外战争传播了自由、民主的思想,沉重打击欧洲封建势力,这是它的积极性;

但拿破仑对外战争也具有侵略性,它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引起欧洲人民的广泛反抗,也是拿破仑遭到憎恶的主要原因,故选D。

12."

1700年时,英国总人口中尚有60%在田野中耕作,而到18世纪末时,只剩不到33%。

"

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交通发达促进人口无序迁移B.环境污染导致人口死亡

C.工业革命导致经济结构变化D.水土流失耕地渐成沙漠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700年……18世纪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60年代英国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以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机器工厂逐渐代替了工场手工业,改变了英国的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促进了许多新兴城市的产生,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故本题正确的选项是C。

13.法国学者弗拉扎尔夫人在评价1848年发表的某文献时说,它“不是一般的书,它不是冰,而是炭,放在锅里能使水沸腾起来”,它是指导工人阶级追求自由和权力的“圣经”。

它是

A.《独立宣言》B.《权利法案》C.《共产党宣言》D.《人权宣言》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时间“1848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

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故C符合题意;

A项《独立宣言》发表于1776年;

B项《权利法案》发表于1689年;

D项《人权宣言》发表于1789年;

14.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最为有利的是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B.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C.实行征兵制,宣扬武士道D.实行文明开化,发展近代教育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明治维新在社会生活方面的措施是实行文明开化,发展近代教育,这一措施具有可持续发展性,故D符合题意;

A项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属于政治方面的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项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是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

C项实行征兵制,宣扬武士道属于日本明治维新军事方面的措施;

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15.1921年,日本向参加华盛顿会议的本国代表发出训令,强调中国山东问题属于“不许变更事项”。

日本不愿变更的国际条约是指

A.《凡尔赛和约》B.《九国公约》C.《联合国家宣言》D.《四国条约》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中国山东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归还在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去的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等合理要求。

但被英、法、美等列强拒绝,《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

因此,日本不愿变更的国际条约是指《凡尔赛和约》,故选A。

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凡尔赛和约》。

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重新分割世界,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分别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都具有分赃性质,都损害了中国的权益。

其中中国山东问题属于《凡尔赛和约》,不能混淆。

16.1944年6月6日,盟军将领巴顿将军在给儿子信中写道:

BBC电台今天早晨说,盟军空降部队和登陆艇大规模在海岸登陆,虽然没有亲自参加此次军事行动,我率领的这支英雄部队很快就会在那里了。

”这里的“此次军事行动”指

A.斯大林格勒战役B.日本偷袭珍珠港

C.凡尔登战役D.诺曼底登陆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44年6月6日”“盟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4年6月6日,盟军发动了诺曼底登陆战役,开辟了一个新的战场。

故D符合题意;

A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时间是1942年7月~1943年2月;

B项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时间是1941年12月7日;

C项凡尔登战役的时间是1916年2~7月;

17.下图漫画“黄鼠狼给鸡拜年”反映了“冷战”期间的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北约组织成立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D.古巴导弹危机

【解析】根据题干中漫画“黄鼠狼给鸡拜年”结合所学知识,战后初期,为了帮助西欧各国克服经济困难,美国于1947年提出了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其目的,一方面是帮助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防止革命的爆发,另一方面是通过美国的援助打开西欧的门户,控制西欧。

因此漫画“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反映了“冷战”期间的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其目的是美国通过援助复兴西欧并加强对西欧的控制。

故选A。

18.英国人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提出:

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

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出发点是

A.这一时期欧洲秩序得以重建B.“冷战”期间世界没有武装冲突

C.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D.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矛盾

【解析】冷战时期,由于双方势均力敌,都拥有足以摧毁地球的核武器,因此双方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在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维持了恐怖的和平衡,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故C项符合题意;

A项与材料无关;

B项说法错误,除了冷战外,还有热战,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D项中“没有矛盾”说法明显错误。

19.20世纪六七十年代,许多新兴国家提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欧共体提出在国际上“用一个声音说话”,日本经济崛起后提出“日本要运用经济说话”。

这些体现了

A.世界多极化格局已形成B.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C.世界已成密不可分整体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建立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欧共体”“日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3年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盟,欧盟成立后,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20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因此题干材料体现了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故选B。

20.下图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可以通过下列国际组织磋商解决的是

A.联合国B.国际联盟C.世贸组织D.欧盟

【解析】根据题干漫画中的信息“中国、美国”“经济摩擦”结合所学知识,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世贸组织希望通过开放市场和公平贸易,实现世界贸易的自由化,由此可知,中国、美国之间的经济摩擦,可以通过世贸组织磋商解决,故C符合题意;

A项联合国属于国际性的政治机构;

B项国际联盟存在于一战后到二战;

D项欧盟属于欧洲的区域性组织;

二、材料问答题(本项共3小题,分别为9、11.10分,共30分)

21.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75次提到“制度”二字,要求全党更加自觉地增强制度自信。

阅读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制度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一一赵光贤《周代社会辫析》

材料二: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

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三:

(元朝)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一一《元史、地理志》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政治制度?

试据材料分析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秦朝在政治制度、唐朝在选官制度上各有何“大变动”?

清朝哪一机构的设立能够证明材料二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3)材料三体现了元代疆域有何特点?

面对如此疆域,元政府采取了怎样的管辖措施?

我们建湖当时隶属哪个地方行政机构管辖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答案】

(1)分封制。

为了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2)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实行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唐朝实行科举制。

军机处。

(3)空前广阔。

建立行省制度。

河南江北行省。

(4)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不断强化。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朝建立后为了对新征服的地区进行有效统治,一方面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

另一方面,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成为地方的政治中心。

周王分封功臣、亲属等做诸侯,这就是西周时实行的分封制。

因此材料一体现了分封制。

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或实行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主要。

清朝时期,为加强君主专制,雍正设立了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大臣组成。

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

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朝是我国历史上面积最大的朝代。

元朝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元朝时,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

还设置了岭北、辽阳、河南江北等10个行省。

因此材料三体现了元代疆域空前广阔;

面对如此疆域,元政府建立了行省制度;

建湖当时隶属河南江北行省。

(4)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可知,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呈现的发展趋势是:

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不断强化。

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分封制、郡县制、军机处、行省制度。

使我们认识到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呈现的发展趋势是:

22.据2018年3月19日选票统计,普京已赢得俄国第四个总统任期,将继续领导俄国人民在世界大国路上前行。

阅读下列有关俄国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一一列宁论1861年改革

关于余粮收集,1920年9月列宁说:

“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约16kg)余粮都不剩”,要把全部余粮交给国家。

到1921年3月列宁又说:

“如果他们单个地换售余粮,那有什么大不了的?

……不应当加以阻挠。

陆南泉在谈论苏联经济时说:

“落后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需要用集中的方式来整合它的资源,来调整经济结构,发展落后地区,但是这个过程也存在很多弊端和潜在的问题”。

材料四:

一幅与苏联有关的漫画

(1)材料一中列宁关于1861年改革的论述是否矛盾?

你如何理解?

(2)材料二中列宁对余粮收集态度的变化与哪一政策的实施有关?

该政策有何重要特点?

(3)苏联的哪种发展模式能印证材料三的观点?

你如何认识这一模式带来的影响?

(4)材料四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5)从俄国(苏俄、苏联)的发展历程中,你认为它对我国建设与发展有何借鉴?

(1)不矛盾。

因为改革规定农民得到份地需要交纳巨额赎金,所以是掠夺。

但改革也使俄国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有利于俄国经济的发展,所以是正确的。

(2)新经济政策。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3)斯大林模式(或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它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给苏联带来严重弊端。

(4)苏联解体。

(5)要因时改革;

改革要适应生产力,要符合国情;

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要坚持走自己的道路。

(任2点即可)

(1)根据材料一“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

法令规定,农民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农民赎买份地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还高。

因此,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根据材料一“……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农奴制有利于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是俄国历史上一个转折点。

因此,材料一中列宁关于1861年改革的论述不矛盾。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8~1920年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实行余粮收集制,征集农民手中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对中小企业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

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因此,材料二中列宁对余粮收集态度的变化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有关。

其特点是: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

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使苏联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国防实力也大大加强,为以后苏联打败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打下了基础。

因此,它在一定历史阶段对苏联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

但这一模式也存在严重弊端,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苏联的斯大林模式(或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能印证材料三的观点。

(4)根据材料四“一幅与苏联有关的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1年8月19日八一九事变使戈尔巴乔夫实际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叶利钦控制全局。

它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直接导致苏联解体,成为苏联加速解体的催化剂。

1991年底独联体的成立标志着苏联的解体。

因此材料四图片反映的是苏联解体。

(5)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可知,我国的建设与发展要因时改革;

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俄国发展史。

俄国经过1861年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又经过十月革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苏联解体后,又恢复了资本主义制度。

这使我们认识到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要因时改革;

23.2018年3月14日,英国物理学家霍金去世,再次引发了世界对科技发展的关注。

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探究。

探究一:

中国篇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突出特点是它极强的实用性。

由于它的极端实用性,一旦现实不提出直接的要求,它就没有了发展的动力。

而实用性科学眼光不够远大,为自己设定的发展空间是极小的……所以近代中国科技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

一一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试举出明代在医学和工艺百科领域内的实用性著作各1部。

探究二:

世界篇

我不知道世人对我是怎样看法,但在我看来,我不过像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孩子,为时而发现一块比平常光滑的石子或美丽的贝壳而感到高兴;

但真理的大海,我还没有发现。

我所以有这样的成就,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缘故。

一一牛顿遗言

(2)试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在天文学和力学方面发现了哪些光滑的“石子”?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牛顿有哪些优秀品质?

“电的应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

我们认为爱迪生是这条道路开辟的伟大旗手。

一一恩格斯

“不久的将来,会有这么一天,你可以不必离开你的书桌或扶手持,就可以办公、学习、探索这个世界……”

一一比尔・盖茨

(3)试举例证明“爱迪生是这条道路开辟的伟大旗手”这一结论。

哪项科技成果使比尔・盖茨的设想成为现实?

探究三:

未来篇

一幅漫画

(4)试结合材料四中的漫画谈谈你对现代科技发展的认识。

(1)实用性强,动力不足,发展空间狭小。

《本草纲目》、《天工开物》

(2)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建立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或力学三定律、牛顿三定律)。

勇于探索,善于向前人学习,谦虚等。

(类似表达亦可给分)

(3)电灯的发明(其它成就亦可给分);

计算机网络技术。

(4)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丰富人们生活,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