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概论.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1943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概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材料概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材料概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材料概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材料概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材料概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材料概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材料概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材料概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材料概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材料概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材料概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材料概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材料概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材料概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材料概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材料概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材料概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材料概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材料概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材料概论.docx

《材料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概论.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材料概论.docx

材料概论

材料概论由PDF人工转为DOC

2011-12-2212:

45|(分类:

默认分类)

一绪论

████材料是由一定配比的若干相互作用的元素组成、具有一定结构层次和确定性能,并能用于制造物品、器件、构件、机器或其他产品的物质。

████材料制备两个过程,①材料合成,即通过原料质的化学反应过程实现;②材料化过程,保证它的物性、强度、形状。

████材料是人类文明的里程碑;�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的历史曾以使用的主要材料来加以划分。

████人类进入了人造材料的阶段:

56452.第一阶段:

材料初级合成阶段。

陶器、砖瓦、铜、铁、合金、玻璃、水泥—化学范畴。

56452.第二阶段:

一方面从化学角度出发,研究材料化学组成、化学键、结构及合成方法;另一方面从物理的角度,研究材料的组成、结构及性能的关系—材料科学形成。

56452.第三阶段:

采用天然原料或合成原料,有目的地利用一系列物理与化学原理与现象来制造新材料,材料的合成制造方法得到了极大地丰富,合成出一系列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是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物质基础、现代科技发展的先导。

我国是材料大国,但不是材料强国。

材料是当代文明的三大支柱之一

████材料、能源、信息是当代社会文明和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先导。

56452.材料是全球新技术革命的四大标志之一

56452.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

56452.新型材料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反映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与工业水平,关系到国家的综合国力与安全。

████①按化学组成分类

②按材料的功能分类

③按材料的性能分类

④按材料的应用分类

⑤按材料结晶状态分类

⑥按材料的尺寸分类

二MSE的基本要素

████性质/使用性能-结构-组成-合成与加工(化学)(工程)(物理学)

████材料的使用依赖于材料的性能,而其性能都是由其化学组成和结构决定的。

56510.只有从微观上了解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才能有效地选择制备和使用材料。

████材料由原子和分子组合而成。

•s56材料的化学组成:

组成材料最基本、独立的物质,可为纯元素或稳定的化合物,以及其种类和数量。

•s56材料的相组成:

材料中具有同一化学成分并且结构相同的均匀部分称为相。

组成材料的相的种类和数量称为相组成。

可分为单相材料、多相材料。

材料结构的描述:

1.宏观组织结构:

>1000,000nm

2.微观显微结构:

10~1000nm

3.纳米结构:

<100nm

4.键合结构:

原子/离子间的化学键

5.原子结构:

原子的电子结构

████原子结构、电子结构是研究材料特性的两个最基本的物质层次;

•键合结构:

描述原子/离子间的化学键性质

•纳米结构:

纳米尺度上的结构

•显微组织(显微结构,Microstructure)指多晶材料的微观形貌、晶体学结构和取向、晶界、相界、界面相、亚晶界、位错、层错、孪晶、固溶和析出、偏析和夹杂、有序化等。

•宏观组织(Macrostructure)如材料的孔隙、岩石的层理、木材的纹理(纤维状)等。

████电负性: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的能力。

电负性与原子的亲合能和第一电离能之和成正比,X=0.18(I+Y)

•I-第一电离能,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而成为1价正离子所需能量。

•Y-亲合能,一个中性原子获得一个电子成为负离子所放出的能量。

•Cl原子核外带有7个价电子,具有强烈的获得电子的倾向;而带有1个价电子的Na则容易失去其价电子。

████电负性小的原子结合形成金属键;

•电负性大的原子结合形成共价键;

•电负性相差大的原子结合形成离子键;

•电负性相差小的原子结合形成共价键和离子键的混合键。

████金属键-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相互吸引所形成的结合力

离子键-正负离子之间的引力所形成的键力

共价键-两个或多个原子相互吸引、共用若干电子所形成的键力。

████大部分材料中,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并不是单一的一种化学键,而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键的混合键,其键性取决于元素的电负性。

•s48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陶瓷材料和半导体材料往往是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混合键,其电负性差值越大,离子键成分越强。

•s48SiO2,XSi=1.8,XO=3.5,共价键成分=48.6%;Al2O3,共价键成分=37%,CuO,共价键成分=53%。

•s48共价键成分越多,化学键的方向性越强,离子的堆积密度越低。

三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MetallicMaterials)纯金属和以纯金属为基体的合金材料的总称。

合金(Alloy):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构成。

纯金属(PureMetal):

由一种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

████合金中的相

固溶体(Solidsolution):

合金组元间以不同比例相互混合形成的具有与某一组元相同晶体结构的合金置换固溶体(Replaceablesolidsolution)间隙固溶体(Interstitialsolidsolution)

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s):

合金组元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自己独特的晶体结构和性质的新相。

正常价化合物、电子化合物、间隙相、间隙化合物

黑色有色特殊

████固溶强化-

加入合金元素形成固溶体而使强度增加的现象;固溶强化的效果:

间隙元素大于置换式固溶元素

形变强化-材料屈服以后,随形变量的增加,所需应力不断增加的现象,也叫加工硬化。

位错密度大幅度增加;晶体择优取向

弥散强化-通过向基体中引入其它一个或几个相而使金属强度提高的现象与第二相颗粒的性质、尺寸、形状、数量、分布有关

细晶强化-随着晶粒细化,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均提高

████黑色金属-纯铁(Pureiron)铁碳合金(Fe-Calloy)合金钢(Alloysteel)铸铁(Castiron)

铸铁(Castiron)性质:

•铸造性能良好;•切削加工性能优异;•耐磨;•良好的减振性;•对缺口不敏感;

成份:

C>2%Si、Mn、S、P等

Castiron�工程上最常用:

机械制造、冶金、矿山、石油化工、交通。

汽车:

50-70%;机床:

60-90%。

�生产设备和工艺简单,价格便宜

铸铁分类根据碳在铁中的存在形式和断裂断口颜色

�白口铸铁Whitecastiron渗碳体;白亮色

�灰口铸铁Greycastiron游离石墨;暗灰色-

�麻口铸铁Mottledcastiron渗碳体+游离石墨;

灰口铸铁又分(石墨形态)(普通灰铸铁片状-球墨铸铁球状-可锻铸铁团絮状-蠕墨铸铁蠕虫状)

████石墨对铸铁性能的影响

数量:

石墨量越多,铸铁的抗拉强度越低。

(石墨相当于铁基体中的裂纹和空洞,它降

低基体的抗拉强度,并引起应力集中。

大小:

中等为宜

分布:

均匀

形态:

影响较大片状—力学性能最差球状、团絮状—力学性能最好

████碳钢的牌号与用途

碳素工具钢:

钢号以碳的平均质量千分数表示,并在前冠以T。

如T9、T12等。

T9表示含C:

0.9%(千分之9)。

用途

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刀具、量具、模具等

铸钢:

钢号以碳的平均质量万分数表示,在前冠以ZG。

如ZG25,表示含C:

0.25%。

用途

主要用于制造形状复杂并需要一定强度、塑性和韧性的零件,如齿轮、联轴器等。

████碳钢的缺点

�基本相(F、Fe3C)性能差;

�淬透性低;

�回火稳定性差,使用温度不能超过200℃;

�没有特殊性能,如耐腐蚀、抗氧化、高耐磨……。

在碳钢中加入一种或多种合金元素,形成的钢称之为合金钢(Alloysteel)。

按含合金元素的多少分低合金钢<5w%中合金钢5w%-10w%高合金钢>10w%

按含合金元素种类分铬钢、铬镍钢、锰钢、硅锰钢等。

按用途分结构钢、工具钢、特殊性能钢。

四无机非金属材料

████什么是无机非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以外的固体材料通称为无机非金属材料。

由硅酸盐、铝酸盐、硼酸盐、磷酸盐、锗酸盐等和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硼化物、硫化物、硅化物、卤化物等原料经一定的工艺制备而成的材料。

化学组成:

�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等以不同的方式组合。

几乎涉及周期表上所有元素

键合结构:

�离子键、共价键以及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混合键

████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特点熔点高硬度高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耐氧化绝缘性好脆性大弹性模量大化学稳定性好一般为脆性材料

████陶瓷材料的结合键:

离子键、共价键以及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混合键

离子晶体-以离子键结合的晶体。

金属氧化物晶体。

MgO、Al2O3

共价晶体-共价键结合的晶体。

金刚石、SiC、Si3N4、BN

特点-强度高、硬度高、熔点高、绝缘、结构稳定、膨胀系数小、脆性大、无延展性。

████陶瓷材料的结构

晶体相-陶瓷材料最主要的组成相其结构、形态、数量及分布决定了陶瓷材料的特性。

玻璃相-玻璃相是陶瓷材料中原子不规则排列的组成部分,其结构类似于玻璃。

积极作用:

填充晶体之间的空隙,提高材料的致密度;降低烧成温度;阻止晶型转变、抑止晶粒长大。

不利影响:

陶瓷强度、介

电常数、耐热性能。

气相-坯体各成分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物理、化学作用所生成的空隙。

不利影响:

降低材料的强度,是造成裂纹的根源。

████陶瓷材料的晶体缺陷

点缺陷置换原子、间隙原子和空位等造成的缺陷

影响导电性、烧结。

线缺陷位错:

形成所需能量较大,密度很低。

面缺陷晶界和亚晶界:

晶界两侧晶粒取向的不同可阻止裂纹的扩展,提高陶瓷强度。

████陶瓷的力学性能

硬度--陶瓷的硬度很高-1000Hv~1500Hv(普通淬火钢-500~800Hv)原因-离子晶体中离子紧密堆积、共价晶体中电子云的重叠程度高。

刚度--陶瓷的刚度很高-刚度反映其化学键能原因-高键能的离子键和共价键→高弹性模量。

强度--理论强度高—离子键和共价键;实际强度要较理论强度低—组织的不均匀性,内部杂质和各种缺陷;晶粒越细,强度越高。

高温强度、高温抗蠕变能力、抗氧化性优于金属材料—常用于高温材料。

塑性与韧性--陶瓷的塑性和韧性较低,无塑性变形,脆性断裂——陶瓷最大的弱点。

断裂过程:

裂纹形成和扩展的过程;断裂的原因:

陶瓷内部和表面所产生的微裂纹,在受到外应力时快速扩展。

████陶瓷的热学性能

熔点--陶瓷由离子键和共价键结合,具有较高的熔点。

热容--陶瓷材料在低温下热容小,在高温下热容增大。

热膨胀--陶瓷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小,这是由晶体结构和化学键决定的。

一般为10-5~10-6/K。

████陶瓷的电学和光学性能

电学性能--陶瓷是良好的绝缘体,具有介电特性,介电损耗很小。

光学性能--陶瓷由于晶界和气孔的存在一般不透明。

通过改变烧结方法和控制晶粒的大小,可制备出透明的氧化物陶瓷。

陶瓷-普通陶瓷定义:

以粘土、长石、石英为主要原料,经过粉碎、混炼、成型、锻烧等制作的产品。

广义陶瓷:

用陶瓷生产方法制造的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和产品的通称。

主要化学组成(质量%)

SiO265-75Al2O37-30R2O+RO4-33

普瓷-电瓷

████电绝缘瓷

56452.又称电瓷,是作为隔电、机械支撑及连接用的瓷质绝缘器件。

56452.分为低压电瓷、高压电瓷和超高压电瓷。

电器绝缘陶瓷分为低压电瓷、高压电瓷和超高压电瓷。

普瓷-化工用瓷

化工用瓷

要求耐酸、耐高温、具有一定强度。

主要用于化学、化工、制药、食品等工业。

████特种陶瓷

采用高度精选的原料,具有能精确控制的化学组成,按照便于进行结构设计及控制制造的方法进行制造、加工的,具有特殊性能的陶瓷。

作为工程结构材料使用的陶瓷材料,主要利用陶瓷材料所具有的高强度、高硬度、耐高温、耐摩擦、耐腐蚀等力学和热学方面的优异性能。

████结构陶瓷与普通陶瓷的区别

56442.原料上:

纯度较高的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硼化物、硅化物等,材料组成精确调配;

56442.性质上:

特殊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能。

56442.制备上:

突破了炉窑的界限,广泛采用真空烧结、保护气氛烧结、热压、热等静压等手段;

结构陶瓷的种类

氧化物结构陶瓷Al2O3ZrO2(韧性)BeOMgO

特点:

化学稳定性好、抗氧化性强、熔融温度高、高温强度高。

碳化物结构陶瓷SiC

氮化物结构陶瓷Si3N4

Al2O3陶瓷的性能特点及应用

强度高、硬度高

机械加工磨料、磨具、切削工具、轴承

熔点高、抗腐蚀

耐火材料、炉管、热电偶保护管

优良的化学稳定性

坩埚、人体关节、人工骨骼

电绝缘性能好

基板、火花塞、电路外壳

优良的光学特性

透光材料:

钠蒸汽灯管、微波整流罩窗口、激光振荡元件

████功能陶瓷

定义具有电、光、磁以及部分化学功能的多晶无机固体材料.

功能—具有特定的电绝缘性、半导体性、导电性、压电性、铁电性、磁性、生物适应性等.

五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的特点

56510.组成:

主要由C、H、O组成(无机高分子,如玻璃)

56510.分子量多分散性,只有一定的范围,是分子量不等的同系物的混合物;分子量很大(104-107,甚至更大)

56510.没有固定熔点,只有一段宽的温度范围;

56510.没有沸点和固定的熔点,分子间力很大,加热到200oC-300oC以上,材料破坏(降解或交联)。

56510.链式结构

56510.柔性分子链大部分高分子的主链具有一定的内旋转自由度。

按材料来源分类天然高分子、合成高分子;

按材料性能和用途分类塑料、橡胶、纤维、涂料、粘合剂、功能高分子;按化学组成分类元素有机高分子、无机高分子、碳链高分子、杂链高分子。

塑料、橡胶、纤维,称为三大合成材料

56510.塑料主要品种有:

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四大通用塑料)等

56510.合成橡胶主要用途为制造轮胎,约占60%

56510.合成纤维主要品种有:

涤纶(PET)、尼龙、聚丙烯腈、聚丙烯等;

高分子材料

性能:

坚硬、韧性、耐磨、耐热水及蒸气,加工时尺寸稳定性好、化学稳定性好

塑料——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四大通用树脂)

56510.通用工程塑料——聚酰胺、聚甲醛、聚碳酸酯、聚酯、改性聚苯醚等。

56510.高性能工程塑料——聚芳醚、聚芳砜、聚芳酯、聚芳杂环类、聚芳酰胺、聚对二甲苯、含氟材料等。

合成橡胶

通用合成橡胶——丁苯、丁基、氯丁、丁腈橡胶等

特种合成橡胶——丁丙橡胶、异戊橡胶、聚硫橡胶、硅橡胶、氟橡胶、聚氨酯橡胶、氯磺化聚乙烯橡胶、丙烯酸橡胶、氯醇橡胶等。

主要用途——制造轮胎(约占60%),密封件、减震零件、耐油胶管、油箱。

人造血管、人造瓣膜和人造心脏人工心肺机、人造肾脏、输血导管等

合成纤维

合成纤维-以煤、石油、天然气、水、空气、食盐、石灰石等为原料,经化学处理制成的人工纤维。

主要品种-涤纶(PET)、绵纶(聚酰胺)、腈纶(聚丙烯腈)、丙纶(聚丙烯)维纶(聚乙烯醇)和氯纶(聚氯乙烯)等六种,其中前三种产量最大,占整个合成纤维产量的90%。

按结构单元的化学组成分类

碳链高分子、杂链高分子、元素有机高分子、无机高分子

高分子的命名

56510根据单体来源或制法命名

56510.根据聚合物的结构特征命名

56510.根据商品命名

56510.IUPAC的系统命名法

合成高分子的制备方法

�由小分子化合物单体制备聚合物的反应主要分为三类,它们是缩合反应、加成反应和开环聚合。

另一类是由一种聚合物经过适当的高分子反应也可转化为另一种高分子化合物。

加聚反应烯类单体通过加成而聚合起来的反应

�缩聚反应单体通过官能团间的反应而形成高分子和排出小分子物质。

�开环聚合反应

�高分子转化反应

聚合反应需要经历三个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三个过程。

六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和化学性能不同的物质组合而成的一种多相固体材料

改善或克服单一组成材料的弱点,创造单一材料不具备的双重或多重功能。

复合材料的特点�多相:

至少两相;�独立性:

相是独立的,组成和性能独立;�复合效益:

具备不同于组成相的独特的性能或是效益;*****�固相:

复合产物为固相;�可设计性:

组成和性能具有可设计性。

*****悬浮液、气溶胶、雾等含有气相或是液相的多相体系不能称之为复合材料。

████复合的目的

获得新组成的材料;

56377.获得新形态的材料;

56377.获得单一组分不具备的性质和功能,获得复合效应;

56377.获得某种特定的性能或效益。

碳酸钙填充PVC,PP等聚合物时只是为了经济效益与其功能无关。

复合材料=增强材料+基体

骨=胶原质+磷灰石

贝壳=碳酸钙+基质胶原

████复合材料的分类

1按基体相分

金属基界面结合存在问题;

陶瓷基对增强体有特殊要求,如耐高温等;

聚合物基热塑性、热固性聚合物。

可成型性能好;

水泥基界面结合好,成型时基体有化学反应。

2按增强相的形态分

颗粒增强

纤维增强-分为:

碳纤维玻璃纤维有机纤维复合纤维

晶须增强

编织物增强

3按用途分

结构复合材料承受载荷,作为承力结构使用

功能复合材料电、磁、光、热、声、摩擦、阻尼、化学分离性能

████复合材料的原料(增强体)

1粉状填料:

碳酸钙、二氧化钛、蒙脱土、碳黑、二氧化硅(白碳黑)。

特点是用量大、价格低。

2纤维增强体:

碳纤维、硼纤维、芳纶纤维、碳化硅纤维、氧化铝纤维以及碳化硅晶须、氧化铝晶须等。

特点是用量小、强度大、价格高。

3编织物:

二维纺织布、三维纺织物等。

特点是初期可赋形、强度大、价格高。

纤维与晶须的主要特点是:

密度低、强度高、弹性模量高、线膨胀系数小.

1比强度高自重小

2比弹性模量高钢性强

3抗疲劳与断裂安全性能好大量的增强纤维对裂纹的扩展起到阻碍作用.

4良好的减震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自震频率,不易产生共振现象,具有一定的减震作用.

5良好的高温性能增强纤维的熔点都很高,并且在高温下仍具有较高的强度.

6可设计性强根据复合原理设计出具有特定功能的复合材料,性能对工艺的依赖性。

增强机理

1████████纤维增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指由高强度、高弹性模量的脆性纤维作增强体与韧性基体或脆性基体经一定工艺复合而成的多相材料。

设计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目标:

提高基体在室温下和高温下的强度和弹性模量。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机理:

1、增强纤维因直径较小,产生裂纹的几率降低。

2、纤维的表面受到基体的保护,不易在承载中产生裂纹,增大承载力。

3、基体能阻止纤维的裂纹扩展。

4、基体对纤维的粘结作用、基体与纤维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材料的强度大大提高。

陶瓷基复合材料增强相是具有强结合键纤维阻止裂纹的产生,使脆性降低。

56442.高分子基复合材料中纤维增强相有效阻止基体分子链的运动;

56442.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纤维增强相有效阻止位错运动而强化基体。

增强纤维起到强化基体作用必要条件:

1、增强纤维的强度和弹性模量高。

2、纤维与基体之间有良好的相容性。

3、纤维应有一定的含量、尺寸和分布。

4、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线膨胀系数相匹配。

2████████颗粒增强

指由高强度、高弹性模量的脆性颗粒作增强体与韧性基体或脆性基体经一定工艺复合而成的多相材料。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种类:

纳米硬颗粒弥散增强,微米颗粒增强。

弥散强化复合材料中弥散颗粒种类:

1金属氧化物2碳化物3硼化物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机理:

弥散分布基体中的硬颗粒可以有效地阻止位错运动,产生显著的强化作用。

增韧机理

1.纤维增韧

由于定向、取向或无序排布的纤维加入,使得复合材料的韧性得到显著提高。

纤维吸收裂纹尖端能量是靠纤维断裂及纤维从机体中拔出实现的。

要求用于补强的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且能与陶瓷有良好的粘结。

2.颗粒增韧

增韧的机理主要包括相变增韧、裂纹转向增韧和分叉增韧。

通过相变产生的体积膨胀,产生压缩应力,从而抵消外加应力,阻止裂纹的扩展,达到增韧的目的。

复合材料的界面

████=界面复合材料中基体与增强材料之间的结合面。

这种结合面是基体和增强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和相互扩散而形成的

████=复合材料的界面形成过程理论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增强体表面预处理或改性阶段。

i)界面设计与控制的重要手段ii)改性层成为最终界面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阶段:

两相的接触与浸润过程接触-吸附与浸润-交互扩散-化学结合或物理结合(化学结合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浸润过程,是界面形成与发展的关键阶段)

�第三阶段:

液态(或粘流态)组分的固化过程,即凝固或化学反应。

i)界面的固定(亚稳态、非平衡态)ii)界面的稳定(稳态、平衡态)

████=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与性能特点

分层组成-非单分子层基体表面层、增强体表面层、基体/增强体界面层三个部分;

梯度结构-具有一定厚度的界面相(层)随厚度方向变化而变化,具有“梯度”特征;

界面效益-界面的比表面积或界面相的体积分数很大(尤其是纳米复合材料)界面效应显著,复合材料复合效应产生的根源;

界面缺陷-界面缺陷形式多样(包括残余应力),对复合材料性能影响十分敏感。

████界面结合的类型

1、机械结合:

借助增强纤维表面凹凸不平的形态而产生的机械铰合和基体与纤维之间的摩擦阻力形成。

2、溶解与浸润结合:

液态或是粘流态基体对增强纤维的侵润,而产生的作用力,作用范围只有若干原子间距大小。

3、反应结合:

基体与纤维之间形成界面反应层。

4、混合结合:

上述三种形式的混合结合方式

复合材料界面的类型

1、增强体与基体互不反应、互不溶解的界面。

2、增强体与基体不反应、但相互溶解的界面。

3、增强体与基体反应形成界面反应层。

表面改性56526.不同相之间的相容性或是改变界面物理结合处粗糙程度。

方法有基体改性和增强体改性两种。

████(玻璃钢)████玻璃纤维增强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等热固性树脂基体—热固性玻璃钢;聚酰胺、聚丙烯、ABS、尼龙等热塑性树脂基体—热塑性玻璃钢。

七材料、环境资源

我国钢铁、常用有色金属、水泥、平板玻璃、陶瓷、合成纤维等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我国的资源状况

1、水资源状况:

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6位。

但人均淡水资源量只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目前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国际公认的1700M3用水紧张线。

10个低于500M3严重缺水线。

2、耕地资源状况:

耕地资源总量18.51亿亩,居世界第4位。

但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

在2000多个县(市)中,目前有600多个县(市)人均耕地面积在世界公认的人均耕地警戒线0.8亩以下。

3、主要矿产资源状况:

已发现171种矿产资源,总量约占世界的12%,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

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居世界第53位。

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