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物高考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19771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4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生物高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上海生物高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上海生物高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上海生物高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上海生物高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上海生物高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上海生物高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上海生物高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上海生物高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上海生物高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上海生物高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上海生物高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上海生物高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上海生物高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上海生物高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上海生物高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上海生物高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上海生物高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上海生物高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上海生物高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生物高考Word文档格式.docx

《上海生物高考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生物高考Word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生物高考Word文档格式.docx

12.光身长翅与毛身卷翅果蝇杂交后,F1代全为光身长翅。

F1代雌果蝇的测交后代中,光身长翅:

光身卷翅:

毛身长翅:

毛身卷翅为4:

1:

4,则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间的交换值是

A.5%B.10%C.20%D.25%

13.一密闭容器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1小时后测得该容器中O2减少24ml,CO2增加48ml,则在1小时内酒精发酵所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的

A.1/3倍B.1/2倍C.2倍D.3倍

14.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②崇明岛东滩的全部生物

③东方绿舟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④九段沙湿地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①D.①②④

15.用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图。

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A.向右上方B.向左上方C.向右下方D.向左下方

16.在菜豆的幼根处作上标记如右图。

置于适宜条件下,几天后,能正确表示该根生长情况的是

17.一生长着大量绿藻的池塘,一天内池水中CO2浓度变化正确的是

18.下列细胞中不进行有氧呼吸的是

A.神经细胞B.心肌细胞C.红细胞D.小肠上皮细胞

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也没有线粒体等细胞器,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但鸟类的红细胞有细胞核和线粒体等,能进行有氧呼吸。

题干中应该有人或哺乳动物作为限制,所以,本题不严密。

19.某人的红细胞与A型标准血清混合不发生凝集反应,但其血清却能使A型血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此人的血型是

A.B型B.A型C.O型D.AB型

20.下列有关纯合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由相同基因的雌雄配于受精发育而来B.连续自交性状能稳定遗传

C.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体D.不含等位基因

21.右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B.乙、丙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

C.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二个染色体组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22.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物体内具有遗传功能的大分子化合物B.细胞内生命物质的主要成分之一

C.由含氮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D.由核苷酸聚合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

23.右图表示午餐以后人体血液中血糖和两种激素浓度的变化,图中曲线a、b、c分别表示

A.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血糖B.胰岛素、血糖、胰高血糖素

C.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D.胰高血糖素、血糖、胰岛素

24.让杂合体Aa连续自交三代,则第四代中杂合体所占比例为

A.1/4B.1/8C.1/16D.1/32

25.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CO2和H2OB.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

C.丙试管中有大量的ATP产生D.丙试管中无CO2产生

26.位于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

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

AaBbCc;

aaBbcc:

AabbCc=1:

1,则下列正确表示F1基因型的是

27.牛胰岛素由两条肽链构成,共有51个氨基酸。

则牛胰岛素含有的肽键数以及控制其合成的基因至少含有的脱氧核苷酸数目依次是

A.49,306B.49,153C.51,306D.51,153

28,假药亮菌甲素注射液,其溶剂二甘醇进入人体后导致急性肾衰竭,临床上用血液透析治疗。

血透机工作原理如图,所用的透析管膜应具有的特点是

A.全透性B.半透性C.膜上有载体D.允许蛋白质通过

(三)3分题(共4题)

29.棕色鸟与棕色鸟杂交,子代有23只白色,26只褐色,53只棕色。

棕色鸟和白色鸟杂交,其后代中白色个体所占比例是

A.100%B.75%C.50%D.25%

30.右图中曲线a表示水稻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所释放的CO2总量的变化,曲线b表示有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的变化,则表示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的变化是下图中的

31.在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目的54%,其中一条链中鸟嘌吟与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2%和28%,则由该链转录的信使RNA中鸟嘌呤与胞嘧啶分别占碱基总数的

A.24%,22%B.22%,28%C.269%,24%  D.23%,27%

32.将相同的四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四种溶液,一小时后测定薯条质量变化的百分率,结果如右表。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Ⅰ的浓度最低B.Ⅱ的浓度较Ⅲ低C.Ⅳ的浓度最高D.Ⅳ可能是蒸馏水

二.简答题(共90分)

33.(11分)

甲、乙两图是红枫叶肉细胞和根尖生长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根尖生长点细胞的是图▲;

若将两种细胞分别置于30%蔗糖溶液中,则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是图▲,图中结构[▲]▲起重要作用。

([]中填标号)

(2)图中标号6所示结构的主要成分是▲。

(3)甲、乙两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名称是▲、▲。

(4)对标号4和标号5所示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理活动中都产生水B.前者有片层结构,后者有嵴

C.黑暗条件下,生理活动中都消耗O2D.前者不产生ATP,后者产生ATP

(5)细胞进行下列各种生命活动,正常情况下图甲细胞▲,图乙细胞▲。

(填入编号)

①不增殖②能继续增殖③细胞核DNA只转录不复制

④出现染色体结构⑤有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中

【分析】:

图中1为大液泡,2为细胞核,3为内质网,4为线粒体,5为叶绿体,6为细胞壁。

根尖生长点细胞没有[1]中央液泡和[5]叶绿体,为乙图。

中央液泡与质壁分离有关;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为双层膜的细胞器,都是能量转换器,线粒体中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和叶绿体中光合作用暗反应都能产生水。

红枫叶肉细胞是高度分化的体细胞,一般不增殖,但能转录、翻译控制蛋白质(如细胞内的酶)的合成;

根尖生长点细胞能增殖,增殖过程中有染色体和染色质相互转化。

【高考考点】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

【易错点】:

将“大液泡”写成“液泡”,没有看清楚乙图中含有小液泡。

把细胞核当成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有所混淆。

高度分化的体细胞不能增殖,但不清楚还能够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备考提示】: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生物学的基础,一般都是综合性试题,而难度不大,但要注意设问的关键词限制,还需要特别关注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关系。

34.(11分)图甲、乙是两个家族系谱图,乙家族患色盲(B-b)。

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的遗传病,其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性遗传。

(2)图甲中Ⅲ-8与Ⅲ-7为异卵双生(由不同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则Ⅲ-8表现型是否一定正常?

▲,原因是▲。

(3)图乙中Ⅰ-1的基因型是▲,Ⅰ-2的基因型是▲。

(4)若图甲中的Ⅲ-8与图乙中的Ⅲ-5结婚,则他们生下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是▲。

精发育而来,这种可遗传的变异称为▲。

 

甲图中1和2患病,5不患病,则甲为显性遗传;

若为伴X显性,则1(父亲)患病,5(女儿)必患病,所以甲中的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假设由A控制,则甲图中3和7的基因型都为aa,4为Aa。

所以,8为1/2Aa(患病)、1/2aa(正常)。

乙家族患色盲,色盲为伴X隐性遗传,乙中2的基因型是XBY;

5的基因型是XbXb,则4的基因型为XBXb,其中Xb来自于1,则1的基因型为XBXb。

隐含问题:

甲家族只患甲病,不含色盲基因(最好题目中能具体说明)。

考虑两对相对性状,则甲中的Ⅲ-8为1/2AaXBY、1/2aaXBY,乙中的Ⅲ-5为aaXbXb。

(先考虑一对相对性状,后独立事件相乘)

图在顶端!

同时患两病的概率为1/4·

1/2=1/8,只患甲病的概率为1/4·

1/2=1/8,只患色盲的概率为3/4·

1/2=3/8,正常的概率为3/4·

1/2=3/8。

先天愚型的别名为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Ⅲ-9又为女性,其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45A+XX,该个体可能是由染色体组成为23A+X和22A+X两种配子受精发育而来。

【高考考点】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

基因型书写不规范,把X,Y染色体写成x,y染色体。

不清楚甲家族中是否含有色盲基因,导致患病概率无法计算。

染色体组成不会书写。

遗传是生物的重难点内容,常见考点:

(1)显隐性的判定及推理分析;

(2)常染色体遗传和伴X遗传的判定及推理分析;

(3)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判定;

(4)患病概率的计算;

(5)人类遗传病等。

遗传题要特别注重规范书写和推理分析过程的训练。

35.(10分)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

(1)示意图中字母表示的结构名称:

A▲、B▲、C▲。

(2)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

当人体处在41℃的外界环境中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

(3)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分泌活动加强。

完成这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是▲。

这种反射属于▲反射。

(4)甲状腺能参与体温调节,是因为▲。

(5)当传人神经与传出神经兴奋时,神经细胞膜外的▲大量内流而形成▲电位。

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是(A)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皮肤温觉感受器和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皮肤血管、立毛肌、汗腺、甲状腺、(B)骨骼肌、(C)肾上腺)五个环节。

具体的反射弧由具体的环境条件和题干限制来书写。

体温调节是生下来就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

皮肤是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高温环境中主要的散热方式是蒸发散热。

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肾上腺能分泌肾上腺素,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都能促进新陈代谢。

Na+主要分布在细胞外,当传人神经与传出神经兴奋时,神经细胞膜外的Na+大量内流而形成动作电位。

【高考考点】体温的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兴奋的传导

高温环境下的主要散热方式写成物理方式调节,没有体现“主要”的限制。

反射弧写不完整,或不够具体。

动作电位的形成是Na+大量内流,还是K+大量内流不清楚。

体温调节与生活联系密切,是最近几年生物高考的热点内容之一。

体温调节的效应器比较多,需要区别寒冷环境和炎热环境下的物理调节方式和代谢调节方式,要求学生能书写具体的反射弧。

寒冷环境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来调节体温,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炎热环境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调节体温,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

体温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兴奋的传导相关知识需要系统化。

36.(11分)请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某双子叶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度,结果如右表。

表中负值表示二氧化碳释放量,正值表示二氧化碳吸收量。

(1)在右侧坐标系上绘出光照强度与该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速度的关系图。

(2)该植物叶片的呼吸速度是▲(CO2mg/lOOcm2叶·

小时)。

(3)在光照强度为▲千勒克司时,该植物叶片光合成量和呼吸消耗量相等。

(4)在一天中,将该植物叶片置于10千勒克司光照下10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lOOcm2叶片产生的葡萄糖中有▲mg将转化为淀粉。

(取小数点后一位)

(5)据图分析,在0~8千勒克司范围内,光合作用速度受▲因素影响;

超过8千勒克司时,光合作用速度受▲因素影响。

分析】:

利用描点法绘出光照强度与该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速

度的关系图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根据绘制的右图,光照强度

为0,只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强度为4CO2mg/l00cm2叶·

小时;

曲线与横轴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对应的光照强度为2千勒克司。

第(4)小题求一天中多少葡萄糖转变成淀粉,表示光合净产量。

解题思路:

一天中的光合净产量=白天的光合净产量-晚上的呼吸消耗量=12CO2mg/l00cm2叶·

小时×

100cm2×

10小时-4CO2mg/l00cm2叶·

14小时=64mgCO2。

用葡萄糖表示为64mg/(44g/mol)×

1/6×

180g/mol=43.6mg。

在0~8千勒克司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速度明显增大,则关照强度为限制因素。

超过8千勒克司时,随着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速度不在增大,则光照强度不是限制因素,而是温度和CO2浓度。

【高考考点】光合作用、细胞呼吸

由于题干中把光合作用速度当作光合净产量,概念冲突可能导致无法下手。

光照强度与该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速度的关系图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含义忘记书写,如果曲线画错,可能导致第

(2)小题到第(4)小题都无法计算。

常见的光合总产量表示方法:

①制造(生产)葡萄糖量;

②光合作用CO2吸收量;

③光合作用O2释放量。

常见的光合净产量表示方法:

①积累葡萄糖量;

②光下环境中CO2吸收量;

③光下环境中O2释放量。

光合作用的曲线图要特别注重挖掘3点(与纵坐标的交点,与横坐标的交点,最高点)的生物学含义。

37.(8分)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问题。

(1)为研究某病毒的致病过程,在实验室中做了如下图所示的模拟实验。

1)从病毒中分离得到物质A。

已知A是单链的生物大分子,其部分碱基序列为-GAACAUGUU-。

将物质A加入试管甲中,反应后得到产物X。

经测定产物X的部分碱基序列是-CTTGTACAA-,则试管甲中模拟的是▲过程。

2)将提纯的产物X加入试管乙,反应后得到产物Y。

产物Y是能与核糖体结合的单链大分子,则产物Y是▲,试管乙中模拟的是▲过程。

3)将提纯的产物Y加入试管丙中,反应后得到产物Z。

产物Z是组成该病毒外壳的化合物,则产物Z是▲。

(2)若该病毒感染了小鼠上皮细胞,则组成子代病毒外壳的化合物的原料来自▲,而决定该化合物合成的遗传信息来自▲。

若该病毒除感染小鼠外,还能感染其他哺乳动物,则说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

该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为▲。

U为RNA所特有,T为DNA所特有。

逆转录的摸板是RNA,产物是DNA,原料是产物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

转录的摸板是DNA的一条链,产物是mRNA,原料是产物的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

翻译的摸板是mRNA,产物是蛋白质,原料是产物的基本单位氨基酸。

病毒只能寄生生活,产生子代病毒时,自己提供遗传物质,其它的原料、能量、场所等都是由宿主细胞提供的。

该病毒除感染小鼠外,还能感染其他哺乳动物,则说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

【高考考点】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中心法则)、病毒

没有找到模拟实验的突破口(U为RNA所特有,T为DNA所特有)。

对病毒的增殖过程不清楚。

中心法则及其发展在生物必修第二册P17的小体字部分,虽然考纲说明课本小体字一般不考,但中心法则在遗传中有重要的地位,应该作为复习的一个重要内容。

38.(9分)请回答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

(1)生态系统是由▲▲两种成分组成。

(2)下表列出三种生态系统在地球上所占面积比、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现存量以及被食量。

1)热带雨林的生产者主要是▲,海洋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主要是▲。

2)影响热带雨林净生产量的主要无机环境因素是▲,而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则是▲。

3)据表资料,按单位面积计算,净生产量依热带雨林、荒漠和海洋的顺序减少,这是因为……………()

A.生产者被食量按此顺序增大B.环境温度按此顺序降低

C.叶绿素含量按此顺序减少D.太阳光利用率按此顺序增大

4)据表分析,热带雨林的现存量最大,而海洋生态系统的最小,其原因是▲。

(3)两个不同生态系统中,积累在植物和土壤中的有机物比例如右图,其中表示热带雨林的是图▲,这是因为▲。

(1)小题考查生态系统的概念(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小题和第(3)小题考查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2)小题中的第3)题,可根据表格信息利用排除法,A选项中生产者被食量荒漠最小,B选项中环境温度荒漠最高,D选项中太阳光利用率荒漠最小;

第4)题,海洋生态系统的净生产量最大,而现存量最小,可以根据表格信息,主要从被食量的角度来分析。

热带雨林植物中的有机物积累量大,由于分解者的温度环境条件适宜,分解能力强,导致土壤中有机物积累量(剩余量)少。

【高考考点】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生态因素

推理分析过程没有利用图表中的有效信息,而是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解题。

生态系统的类型与光能利用率、分解者的作用等密切联系,掌握好“生态因素”、“生态系统”等方面的生态学理论知识是解释、解决实践问题(如生物资源合理利用、害虫防治、生态农业、环境保护、温室效应、西部开发等社会热点问题)的基础。

39.(12分)本题为分叉题。

A适用于《生命科学》教材,B适用于《生物》教材。

A和B中任选一题,两题都做以A给分。

A.农业科技工作者在烟草中找到了一抗病基因,现拟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该基因转入棉花,培育抗病棉花品系。

(1)要获得该抗病基因,可采用▲、▲等方法。

为了能把该抗病基因转入到棉花细胞中,常用的载体是▲。

(2)要使载体与该抗病基因连接,首先应使用▲进行切割。

假如载体被切割后,得到的分子末端序列为

,则能与该载体连接的抗病基因分子末端是………………………………………………()

(3)切割完成后,采用▲酶将载体与该抗病基因连接,连接后得到的DNA分子称为▲。

(4)再将连接得到的DNA分子导入农杆菌,然后用该农杆菌去▲棉花细胞,利用植物细胞具有的▲性进行组织培养,从培养出的植株中▲出抗病的棉花。

(5)该抗病基因在棉花细胞中表达的产物是………………………………………………………………()

A.淀粉B.脂类C.蛋白质D.核酸

(6)转基因棉花获得的▲是由该表达产物来体现的。

B.人体必须从外界环境中摄取各种现成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所摄取的营养物质中,不作为能源物质的是▲等;

同质量下,贮能最多的物质是▲;

糖类中,作为细胞主要能源物质的是▲。

(2)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

不含有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3)大部分营养物质在小肠内被吸收,与该功能相适应的小肠的结构特点是…………………………()

①小肠粘膜有皱襞,其表面有很多绒毛②小肠腺分泌的消化液中有多种消化酶③粘膜上皮细胞游离面有微绒毛突起④胰腺分泌的消化液进入小肠⑤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④⑤D.①②③

(4)从人体消化道中获得A、B、C三种酶,已知A、B、C三种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2.0、9.0、7.0,在适宜条件下,将三种酶液分别与淀粉混合,结果汇总如图甲;

将三种酶液分别与蛋清混合,结果汇总如图乙;

将三种酶液分别与多肽混合,结果汇总如图丙。

1)根据实验结果推测,A、B、C三种酶分别为▲、▲、▲。

2)A、C酶分别由▲和▲分泌。

40.(8分)本题为分叉题,A适用于《生命科学》教材,B适用于《生物》教材。

A.用A、B、C三个纯种品系的小鼠进行皮肤移植实验。

移植时,在某小鼠背部切除部分皮肤,将其他个体的皮肤移植上去,实验过程如右图所示。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2的皮肤片移植到A1上,皮肤片存活,这是因为它们属于▲;

从遗传学角度看,它们的▲相同。

(2)Bl的皮肤片移植到A2上,移植后14天,皮肤片结痂脱落。

这表明它们▲,因此,A2对B1皮肤片产生了▲反应。

这种反应属于细胞免疫,主要是由▲细胞引起的。

被生物细胞识别为异物的物质,称为▲。

(3)如果B2和Cl的皮肤片同时移植到曾移植过Bl皮肤片的A2上,移植后,B2皮肤片6天脱落,而Cl皮肤片14天脱落,产生这两种现象的原因分别是▲。

B.请回答下列有关矿质元家吸收的问题。

取四株大小与长势一致的番茄幼苗,分别培养在盛有等量完全培养液的培养瓶中,然后将其中两株番茄幼苗的地上部分同时剪去。

装置如下图。

(1)实验中,向甲、丙两瓶持续充人空气,测量四只培养瓶内溶液中的K+含量,结果如下图。

1)表示甲瓶溶液中K+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是▲。

2)表示丁瓶溶液中K+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是▲。

(2)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方式是▲,这一观点可通过▲两装置的实验加以验证。

(3)植物的地上部分为根提供▲,这一观点可通过▲两装置的实验加以验证。

(4)经过—定时间后,如果甲瓶中的番茄幼苗出现了萎蔫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41.(10分)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