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地区农业生产措施指导意见.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1988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丹东地区农业生产措施指导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丹东地区农业生产措施指导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丹东地区农业生产措施指导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丹东地区农业生产措施指导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丹东地区农业生产措施指导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丹东地区农业生产措施指导意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丹东地区农业生产措施指导意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丹东地区农业生产措施指导意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丹东地区农业生产措施指导意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丹东地区农业生产措施指导意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丹东地区农业生产措施指导意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丹东地区农业生产措施指导意见.docx

《丹东地区农业生产措施指导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丹东地区农业生产措施指导意见.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丹东地区农业生产措施指导意见.docx

丹东地区农业生产措施指导意见

2013年丹东地区农业生产措施指导意见

丹东市农学会

根据2013年丹东地区气象年景资料,市农学会组织农学、植保、土肥、蔬菜、果树等各学科多位专家和种植大户中的农民专家结合其本专业所涉及的农业技术,在借鉴常年农业生产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各自应采取的管理措施。

经县农学会分别研讨,市农学会集中研讨汇总,最终提出了今年丹东地区农业生产综合管理措施。

一、粮食作物

(一)水稻

1.选择优良品种

根据抗病、抗倒、适应性强兼顾优质、高产的推荐原则,我市确定今年水稻主栽品种为:

港育6号、港优1号、港优2号、东研9、盐丰47、辽优2006等品种。

2.适宜的栽培措施

(1)适时育苗、育壮苗

建议生育期165-170天的晚熟品种在4月15-20日育苗,生育期160-165天的中晚熟品种在4月20-25日育苗,生育期160天以下的早熟品种在4月末5月初育苗。

4月20日前育苗的要尽量起拱,减少平铺;应全部采取隔离层旱育苗,积极扩大工厂化育苗方式和规模,培育壮秧;继续推广无纺布、塑料布双层布育苗方式。

为培育壮秧,常规育苗每平方米播量在200-250克,机插秧播量600克为宜。

(2)适时插秧,大力推广机械插秧

建议晚熟品种在5月15-20日插秧为宜,中晚熟品种在5月20-25日插秧为宜,早熟品种在5月末插秧。

为加快插秧进度和保证插秧质量,应大力推广机械插秧。

插秧密度9×4寸,每穴3-4苗,亩保苗16000穴左右。

3.合理施肥,科学管水

根据测土配方施肥和水稻生长规律及预定产量标准,一般地力亩产在500公斤的地块,通常亩施肥量:

纯氮,12-13公斤;五氧化二磷,4-5公斤;氧化钾,3.5-4公斤,提倡前期磷肥一次性施入。

不同地力根据测土配方进行调节。

目标产量每增加100公斤产量,肥量增加10%;推广全层施肥技术,将底肥或底肥加返青肥,在旋地前施入稻田,使水稻整个生长环节长势稳健,增强自身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同时,推荐使用由市土肥部门认定的水稻“伴侣肥”等测土配方肥,提倡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增施硅钙肥、锌肥等中微量元素肥料。

在水分管理上,整个生育期不提倡大水漫灌,要根据水稻长势合理灌溉,浅湿干交替,实现水稻平稳生长。

(1)带水插秧。

插秧时不建立水层,有水就可插秧。

(2)浅水分蘖。

分蘖期不要大水漫灌,但不能缺水,实现早分蘖,并通过晒田控制无效分蘖数,提高有效分蘖数量。

(3)在水稻孕穗和扬花期,要建立浅水层,不能断水,以确保水稻正常生长发育需求。

(4)水稻灌浆期,也要保持正常的需水需求,9月20日之前不许断水。

4.防治病虫害

(1)稻瘟病:

可选用75%三环唑,或春雷霉素,或枯草芽苞杆菌,拿敌稳,交替使用。

 

(2)稻飞虱:

第一阶段,在水稻播种前采取药剂浸种或拌种,药剂浸种采用10%吡虫啉或5%锐劲特500-1000倍在播种48小时浸种。

药剂拌种是在播种前用70%锐胜10克拌种5公斤;第二阶段,在水稻秧苗三叶期以后到插秧前,在苗床连续用药防治2-3次;第三阶段,从水稻分蘖期到幼穗分化期的水稻条纹叶枯病感病关键期,结合对稻水象甲、二化螟以及纹枯病、稻曲病的防治一并对灰飞虱进行防治。

可选用的药剂有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40克/亩,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20克/亩,加80%敌敌畏乳油50毫升,或用5%锐劲特30-40毫升/亩,或用48%毒死蜱80-100毫升/亩,兑水30公斤喷雾。

防治稻飞虱的这些措施,有兼防稻水象甲的作用。

(3)稻水象甲:

选用20%三唑磷每亩100—150毫升或28%高渗稻乐丰或新型稻乐丰每亩50毫升兑水喷雾。

(4)水稻二化螟:

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或杀虫单,或48%的毒死蜱进行药剂防治。

(5)水稻纹枯病:

在发病初期提倡用爱苗、拿敌稳、满穗等农药进行药剂防治。

(二)玉米

1.选择优良品种

根据抗逆性强、稳产、高产的推荐原则,建议今年丹东地区的玉米主栽品如下表所示:

品种名称

品种熟期

适应区域

不适应区域

丹玉405

晚熟

宽甸、凤城南部

振安区、东港全部

凤城、宽甸中北部不宜

丹玉402

极晚熟

宽甸、凤城南部

振安区、东港全部

凤城、宽甸中北部不宜

丹玉88

极晚熟

宽甸、凤城南部

振安区、东港全部

凤城、宽甸北部不宜

丹玉69

中晚熟

宽甸、凤城中、南部

凤城、宽甸北部、振安区、东港不宜

新丹256

晚熟

宽甸、凤城南部

振安区、东港全部

凤城、宽甸中北部不宜

新丹9

极晚熟

宽甸、凤城南部

振安区、东港全部

凤城、宽甸中北部不宜

新丹7

晚熟

宽甸、凤城中南部

凤城、宽甸北部、振安区不宜

新丹6

晚熟

宽甸、凤城中南部

凤城、宽甸北部、振安区不宜

良玉88(密植)

中晚熟

宽甸、凤城中、南部

北部不宜

良玉118(密植)

晚熟

宽甸、凤城中、南部

北部不宜

东单80

晚熟

东港全部

振安区、凤城、宽甸不宜

立农24

晚熟

凤城中、南部

北部不宜

2.适宜的栽培技术

(1)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0℃时即可播种,过早和过晚都不利于高产。

今年丹东、东港和凤城南部地区在4月20日左右、宽甸和凤城北部在4月23-25日左右平均地温稳定通过10℃,比往年推迟1-3天;终霜日期,丹东和东港在4月末,凤城在5月初,宽甸在5月中旬,比往年推迟1-3天。

由此,建议东港市玉米播种期在5月10日-15日为宜,最晚不得晚于5月20日;凤城和宽甸地区,大田玉米播种期5月1日左右,5月10日结束。

同时,要根据地域气候特点和品种株型特点合理密植。

东港地区常规品种亩保苗一般为2200-2500株,凤城和宽甸地区,高密玉米品种一般亩保苗3300—3500株左右;中密玉米品种亩保苗3000—3200株左右;常规玉米品种亩保苗2700—2800株左右。

(2)精细整地,配方施肥:

深耕打破犁底层,耕深20-30厘米;提倡增施农家肥,有效利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已取得的成果。

建议亩施优质农家肥3000公斤,地力为亩产500公斤的地块,通常亩施纯氮:

12.5-14公斤、五氧化二磷4-5公斤、氧化钾3-4公斤。

不同地力根据测土配方进行调节,目标产量每增加100公斤,肥量增加8—10%。

追肥时期为玉米10—12片叶,每亩追尿素10—15公斤。

3.防除杂草:

苗前除草:

播种后出苗前实行药剂封闭,每亩用乙草胺和阿特拉津各150mL兑水75kg喷雾,天气干旱时应加大兑水量。

苗后除草:

可在玉米2-4叶期进行,茎叶处理要选择晴天,在上午十时前或下午三时后进行。

注意施药前一定要详细阅读说明书,严格按农药安全使用规程操作,不要随意加大浓度,以免造成药害。

最好选用不含2.4-D成份的除草剂,可用耕杰,每亩125毫升兑水15kg进行喷雾。

玉米6叶期以后除草,采用行间定向除草方法防除,用克无踪300倍或克瑞踪400倍,喷头加带防护罩,尽量避开玉米,对准杂草喷雾。

4.病虫害防治:

(1)地下害虫防治:

玉米种衣剂按1:

50进行拌种,历年发生较重的地块应施药土进行防治,每亩用40%甲基异柳磷乳剂150-200毫升加水500克拌过筛的细土或炉灰、细粪15公斤,均匀撒于垅沟内。

还可用3%的呋喃丹颗粒剂5-6公斤/亩,进行防治。

(2)玉米螟的防治:

①喷粉法:

0.04%除虫精粉每亩2公斤喷粉。

②毒土法:

每亩用90%晶体敌百虫75-100克,用0.5升热水化开,对干砂土15-20公斤扬撒(高粱禁用)。

③喷雾法:

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也可以用2.5%敌杀死1000-2000倍液,还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高粱禁用),每亩30公斤药液均匀喷雾。

④投放颗粒剂: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7月10日左右)用BT乳剂200-250克拌5公斤细砂或用18%杀虫双水剂1公斤兑25公斤细砂制成颗粒剂,每株投放1克,或直接选用呋喃丹颗粒剂、杀虫双颗粒剂均匀地投入玉米的喇叭口内进行防治。

⑤赤眼蜂防治:

定期投放赤眼蜂卡,每亩释放赤眼蜂1.5—2万头,分2次释放。

(3)玉米粗缩病的防治:

农业防治:

消灭越冬场所的灰飞虱:

在冬春灰飞虱出蛰前,消除田间地边杂草和病残株,消灭灰飞虱繁殖越冬场所,恶化其生存环境。

适时播种:

错开玉米苗期与灰飞虱羽化期相遇,全面推广播后苗前药剂封闭除草,做到玉米出苗前,田间无杂草,不给灰飞虱留下余地。

化学防治:

药剂拌种:

用内吸杀虫剂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或拌种,可有效防治苗期灰飞虱。

用70%锐胜可湿性粉10克,拌5公斤玉米种,也可以用种子量0.2-0.3%的甲拌磷、呋喃丹种衣剂拌种包衣。

大田防治:

5叶前,可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20克/亩或25%噻嗪酮可湿性粉50克/亩,兑水15-30公斤喷雾,可有效地抑制灰飞虱的发生。

二、蔬菜

(一)春季露地菜和保护地蔬菜生产。

1.选用抗病品种。

这几年在温室蔬菜生产中表现好的新品种有:

大番茄:

奥特优、绿奇、880、882等;小番茄:

409、绿宝石、蔓西娜等;黄瓜:

康德、22-36、22-41等;茄子:

布利塔、紫丽人、东方长茄等;青椒:

37-79、37-74、巴莱姆、麻辣椒等。

2.培育适龄壮苗:

采用温汤浸种或药剂浸种的方法进行育苗。

床土的配置要消毒,最好选用不重茬的园土、充分发酵好的农家肥和腐熟马粪各占1/3混匀过筛。

每平方米床土用8~10克50%多菌灵加过筛床土30公斤拌匀制成药土。

将2/3药土施入苗床,1/3药土留做盖土时用,苗床土厚约8~10厘米。

苗期湿度不可过大,以免发生徒长、烂根、猝倒病等。

3.适龄定植。

在定植之前一定要先喷保护性药剂,带药下地,防止病菌侵染。

基肥是产量的保证,必需施用腐熟的农家肥,配合一定数量的化肥或复合肥。

4.田间管理。

缓苗期温度要稍高,一般高温在28℃左右,以利于植株尽快缓苗;结果期,温度要合理,及时浇水施肥。

为了防止温室内病害的发生提倡采用相应的措施,如地膜覆盖,膜下滴灌等农业手段,控制棚内高湿带来病害的流行。

此外,建议多应用一些农业新技术:

比如秸秆反应堆技术、庄伯伯土壤消毒技术、熊蜂授粉技术、施肥灌发酵技术应用、生物防治技术等等。

5.适时采收。

第一茬果实的采收一定要及时,以免发生坠秧现象。

适时采收,提高品质和产量。

在露地菜生产上,由于去年冬季降雪多,温度低,封冻时间长,因此今春土壤墒情比较好,对越冬的菠菜、韭菜等生长有利,要及时加强返青后的松土、整垄、施肥管理。

其它春菜,要根据气温回升慢的特点,抓住墒情及时进行播种,尤其要结合地膜覆盖,中小拱棚等园艺设施,搞好蔬菜栽培。

(二)夏菜和秋菜生产

夏菜生产一要有抗御短时伏旱和伏涝的思想准备,又要在伏旱和连雨季来临前,搞好排灌沟渠的整理工作,尽量减轻干旱和洪涝灾害的损失;二要树立防虫、治虫保丰收思想,在各种病虫害多发的季节,大力推行无公害化生产,应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提高蔬菜生产的安全水平;三要发挥大中型冷棚作用,弥补露地菜生产量不足,保证市场供应淡季不淡、旺季不烂,达到增产增收目的。

秋菜生产一要搞好播种茬口的安排,倒茬播种秋菜的广大农民,一定要把握好机会,整好地、倒好茬,抓住出现的晴好天气,适时抢收抢种;二是今年秋季雨水偏少,要做到及时防旱,采取措施抓好水利灌溉,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三要做好对病虫害的防治。

汛期集中的雨水,对秋菜苗期生长不利,可采用育苗的方法,做好苗期的病害防治,为秋菜生产打好基础;四是老菜田区,要大力推广酸改等土壤改良技术措施,控制“白菜根肿病”等病害的发生蔓延,同时要选择抗根肿病的品种如:

春明、皇冠等,确保秋菜生产安全。

三、草莓

(一)草莓种苗繁育管理对策

当年种苗在4月初定植繁育,由于2012年雨雪量偏多,土壤墒情适宜,有利于草莓种苗及时定植和繁育,预计草莓苗繁苗系数和种苗质量将好于去年;夏季高温、高湿、多雨的气象条件,可能导致我市临海乡镇局部低洼育苗田块有涝灾发生,尤其注意积水引发根部病害,影响种苗数量和质量,北部的山坡地也要注意泥石流危害。

育苗田要注意防病,重点防治炭疽病,部分不抗白粉病品种也要及时喷施药剂防治。

另外遇连雨季节灰霉病、叶斑病、菌核病、疫病等也有可能随时发生,应加强防治。

(二)露地草莓

1.及时揭膜、灌溉。

揭越冬膜不宜延迟,最低气温稳定通过4-5℃(萌动期)时及时揭膜,南部可在3月中旬,北部可在3月末;4月中下旬对坡岗旱地进行浇灌,满足早春草莓水份需求。

应大力推广露地草莓滴灌技术,即可节水灌溉,又能降低灰霉、疫霉等烂果病的发生程度。

2.揭膜后及时进行田间管理。

一要及时人工清除杂草和蚜线虫病苗;二要尽早选择丁香·芹酚等无公害的低残毒农药防治烂果病(灰霉、疫霉、腐霉等),同时加强对红蜘蛛等虫害防治;三要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在适时抢摘果实的同时做好防汛准备,避免发生大雨后花果“水渍”、烂腐的损失;四是建议农民采用有效措施对露地草莓红蜘蛛、蚜虫、象甲虫等虫害进行防治。

3.品种选择。

新发展露地草莓应以哈尼为主,搭配栽种坎东嘎、爱莎、达赛莱克特等优良加工品种。

种苗生产宜在三月末四月初开始定植,春季注意适期灌溉,防止春旱情影响匍匐茎蘖生。

夏季要格外注意预防蛇眼病、褐斑病、炭疽病发生。

4.栽植密度。

露地草莓亩栽植1-1.2万株,二年不倒植田块总苗量也应控制在1.5万株以下。

(三)早春大棚草莓

2-3月份清理病老残叶,坡岗地灌水,防止风灾和注意“倒春寒”以免伤害花果。

3-5月份降雨偏多,要注意适时放风调节棚内温度和湿度,科学管理肥水,防止秸棵突长和“白果病”的发生,这时可用草绳拢起过旺叶片,利于花果通风透光。

3月中下旬开始育苗,品种为卡尔特一号、达赛莱克特等。

生产田亩定植株数应控制在10000株;繁苗田亩栽植原种苗应为1500株。

8月中旬生产田定植,田间管理在满足肥水情况下,保持秧苗稳健,避免“疯长”。

9至10月,侧重中耕除草,合理追肥,保持秧苗旺健,防治地下害虫。

小地老虎的防治药剂主要有高效氯氟氰菊脂1500倍加有机硅2000倍(傍晚喷药最好)。

11月下旬到12月初封冻前覆越冬膜,切不可提早,以免草莓晚休眠甚至入冬前显蕾而遭受冻损失。

(四)日光温室草莓

由于“春季回暖不稳定”,故应严密放风降温措施,防止高温热害,同时加强白粉病和灰霉病防治,力争后期多产高效。

3月中下旬及早引进脱毒组培原种苗繁殖生产,以市场决定品种,远距离运销以甜查理为主,近距离销售以红颜(99号)、章姬、枥乙女、丰香等日本品种为主。

7-8月份利用高温天气对重茬温室进行土壤消毒,推广应用太阳能高温土壤消毒技术和垄鑫土壤消毒技术。

北部地区8月下旬,中南部地区9月初温室定植,栽植密度每亩9000-10000株。

根据秋季“秋季降水偏多,气温偏低”特点,加强预防炭疽病发生。

北部地区甜查理在10月上旬、其它品种在10月中旬上棚膜加温管理;中南部地区甜查理10月中旬、其它品种10月下旬上棚膜加温管理。

四、果树

(一)加强早春果园土壤管理

今春全市平均气温较上年同期高0.5℃,果树也因此会提前进入根系生长和叶、花芽萌动期,果农应提早做好土壤的管理工作:

一方面,要尽早进行土壤施肥,对未来得及进行秋施肥的果园,应要抓住根际土壤解冻后的有利时机,尽早追施速效性化学肥料,对上年秋季未施有机肥的,要尽早补施,确保果树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另一方面,结合施肥对果树根际周围及行间土壤进行浅耕翻,以利提高地温和杀灭越冬态虫害的作用。

(二)预防果树花芽冻害

虽说今年春季气温较常年偏高,但气温回升不稳定,这就预示着果树花期有可能出现倒春寒现象,果树花芽受冻就成可能,若不采取有效地应对措施,果树落花落果就不可避免。

1、及时喷施植物抗逆性诱导类物质,增强果树自身抗性。

近几年生产实践看,在果树的展叶期叶面喷一次5000—8000倍的植物抗逆性诱导剂—碧护,混加“海精灵”2000倍,可明显提高果树自身抗寒性,有效防止果树花蕾冻害现象的发生,对花期低温障碍的防治效果显著,即使冻后补喷也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2、关注天气预报,有条件的果园在花期霜冻来临前,实施果园灌水,或按要求放烟雾,可有效防控霜冻危害。

3、认真做好果树辅助授粉工作。

实施果树辅助授粉,是果树优质高产高效栽培的基础,尤其是在果树花期遇不良气象条件时,就显的格外重要。

一是做好人工辅助授粉工作,要提前做好采集或购置优质果树花粉的准备工作,在果树花期时开始点授,效果显著;二是在果树花前期放壁蜂和果树花期放蜜蜂辅助授粉,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花朵和花序的坐果率,而且果实品质也会大大改善。

4、应用提高授粉受精能力的措施。

可以在花期喷施0.2%的硼砂+03%~0.5%尿素+适量砂糖液,可促进花粉管的伸长和发育,果树授粉受精能力将大幅度提高。

(三)加强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1、清洁果园,降低病虫源基数。

2012年冬季气温虽然特低,对越冬态病虫生存不利,但果农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冬季长期积雪的果园,地下病虫害会得以有效的保护。

我们要重点做好果园的清洁工作,以有效的降低病虫源基数。

早春结合冬剪将枯枝落叶、杂草等清理带出园外集中烧毁;适度耕翻树盘下土壤,恶化虫害生存条件;要坚持刮老翘皮,注重果树腐烂病的防治,提早刮治果树腐烂病斑,刮后要将病残体带出园外集中处理,刮后要用菌毒清、5波美度石硫合剂、843康复液等药剂处理伤口,防止再次侵染。

2、做好关键期的药剂防治工作

一是在适期打好第一便药。

苹果、梨等果树应在芽萌动前时打一石硫合计,喷施浓度在6~7波美度效果好;桃可在花露红时喷施一遍3~5波美度石硫合计可有效的防治多种病虫,防效显著,但此次防治一定要抓住适期,掌握好喷施浓度,过早效果差,过迟易产生药害,必须引起果农的高度重视;

二是精心打好花前药。

从气象预测资料看,今年五月份降水较常年偏多,这给早期落叶、赤星病、褐斑病等叶部病害和腐烂病等枝干病害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条件,若此时防治不到位,必将给后期防治带来难度。

要抓住适期,选戊唑醇、多抗霉素等有效药剂按规定浓度喷施。

3、注意防控秋季红蜘蛛

要及时观察果园红蜘蛛存量变化,当达到防治经济阈值时及时喷施有效药剂加以防治。

4、综合应用生物、物理等方式防治病虫害。

广泛应用杀虫灯、粘虫色板、性诱剂+诱捕器等防治技术,使病虫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提高果品生产质量。

(四)建设果园配套设施,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要抓住省节水滴管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的有力时机,建设果园灌溉用蓄水池和相应的喷滴灌设施,防治因果树缺水导致果树减产;7、8月份是降水的集中期,连续大规模的降水或遇台风等恶劣气候,会使果园出现内涝,导致根系缺氧,轻者会使果树出现落叶,严重的还会出现死树,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

因此,应在雨季来临前采用挑排涝沟等措施,防治内涝发生。

(五)加强果树的中后期果实管理

预报显示:

10月份降水较常年多2层左右。

阴雨寡照时间长,会影响苹果、梨等晚熟类品种果实的着色和有机产物的积累,因此,要适时摘果袋,通过及时摘叶、转果、覆反光膜、垫果垫和适度疏除影响光照的直立旺枝等措施,改善果园光照条件,增强光和产物的积累与转化;通过喷施“狮马红”等全营养类叶面肥补充营养,促进果实品质的改善,提高花芽分化质量,为翌年果树丰产奠定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