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实验截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9967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6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程控制》实验截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过程控制》实验截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过程控制》实验截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过程控制》实验截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过程控制》实验截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过程控制》实验截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过程控制》实验截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过程控制》实验截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过程控制》实验截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过程控制》实验截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过程控制》实验截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过程控制》实验截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过程控制》实验截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过程控制》实验截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过程控制》实验截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过程控制》实验截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过程控制》实验截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过程控制》实验截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过程控制》实验截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过程控制》实验截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过程控制》实验截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程控制》实验截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过程控制》实验截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SV102开度"

操作面板,将阀门开度置于100%。

(6)操作PMK前面板上的手动输出按钮,手动调节调节器的输出,使LI102稳定在50%左右。

(7)给调节器输出一个阶跃变化,观察并记录液位2(LI102)的变化曲线。

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做几次,获得比较接近的数据,以减少干扰影响,最终得到单容水槽液位2(LI102)的阶跃响应曲线。

(8)参考以上步骤做双容水槽液位的动态特性测试。

6.实验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

(1)由实验数据及记录曲线计算单容水箱液位和双容水箱液位的模型的K,T,τ三参数。

(2)分别写出单容水箱液位和双容水箱液位对象的数学模型

7.预做报告要求

根据本实验的工艺流程图,描述本次实验的工艺流程、其主要组成、包含哪些仪表,预定的实验步骤,要有自己对各实验步骤的作用的理解和分析,在实验室经老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实验。

8.实验报告要求:

(1)双容液位控制系统的控制目标,分析双容液位对象和单容液位对象的动态特性,控制系统有哪些扰动。

(2)实验数据及记录曲线

(3)利用实验数据计算单容水箱液位和双容水箱液位动态模型

(4)思考题:

如何在本实验装置利用矩形脉冲响应曲线得到对象的数学模型?

实验二单回路控制系统

1.实验目的:

本实验针对液位单回路控制系统,了解系统投运方法及对调节器参数进行整定训练。

2.实验内容:

熟悉工艺流程,掌握单回路调节系统的构成方法。

掌握用4:

1衰减比整定调节器参数法及干扰对调节质量的影响。

A3000过程控制实验系统

4.工艺流程图

(1)打开大储水箱——电动调节阀——下水箱之间相关的手阀,关闭其他旁路的手阀。

(2)检查液位单回路控制的电路连接是否正确,控制器采用百特智能仪表。

(3)在百特仪表自动模式下修改设定值(具体数值是自己小组的工作点)。

(4)将百特仪表的工作模式换切到手动,开始控制系统的投运过程。

(5)投运完成后,将调节器的微分时间置于零,积分时间置于∞,根据液位调节系统调节器的比例度的大致范围是20~80%,将比例度放在中间偏大的某一数值上,然后用4:

1衰减法整定调节器参数。

每改变一次比例度值,就要改变一次给定值,要求系统从一个稳态到另一个稳态。

方法是:

观察在该比例度下过渡曲线的情况,增大或减小调节器的比例度,在每改变一个比例度时,利用改变给定值的方法给系统施加一个干扰,看被调参数LI102的过渡曲线变化的情况,直至在某一个比例度时系统出现衰减振荡,曲线振荡两次后基本平稳时可以认为衰减比为4:

1,此时衰减比例度为δS,而过渡过程振荡周期即为操作周期TS。

(6)临界比例度法。

先用单纯P作用,比例度自宽向窄作调整,达到等幅振荡的比例度称为临界比例度δk,这时候的工作周期是临界周期Tk.。

(7)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出调节器的参数δ,Ti,Td。

将计算出的数值设定到调节器上。

(8)待系统稳定后,改变给定值,观察下水箱液位的变化。

手动加入一个干扰,记录并观察下水箱液位是否回到给定值。

6.经验公式

(1)衰减曲线法

比例度δ%

积分时间Ti

微分时间Td

P

δS

PI

1.2δS

0.5TS

PID

0.8δS

0.3TS

0.1TS

(2)临界比例度法

δ%

Ti

Td

2δk

2.2δk

0.85Tk

1.7δk

0.5Tk

0.125Tk

7.实验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

(1)记录参数整定过程每次改变的调节器参数和动态特性曲线。

(2)出现4:

1衰减时的比例度δS和Ts,出现临界振荡时的δk盒Tk。

8.预做报告要求

9.实验报告要求:

(1)本实验的工艺流程和工艺指标。

(2)单回路控制系统的控制目标,分析对象的特点、控制系统的扰动。

(3)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4)控制系统的投运步骤,控制器参数的整定步骤,相应的实验数据及记录曲线。

实验三串级调节系统

对液位-流量系统按串级控制方案进行控制和参数整定,研究串级调节系统在不同干扰作用下的调节品质,了解串级调节的优点,掌握参数整定的方法。

熟悉工艺流程,独立构成一个串级调节系统。

掌握串级调节系统的参数整定方法,进一步熟悉掌握4:

1衰减法整定调节器参数,了解不同干扰位置对调节质量的影响。

KPS-2000智能调节器实验仿真系统

5.实验步骤:

(1)打开PMK数据设定单元,按照组态数据对PMK进行组态编程。

(2)单击"

(3)启动泵一,单击SV1,弹出"

SV1开度"

(4)打开数据记录仪,记录液位1(LI101)、液位2(LI102)的变化曲线。

(5)按照逐步逼进法整定控制器参数(具体步骤见“6参数整定)

(6)待系统稳定后,启动泵二,单击调节器FIC101,弹出FIC101操作面板,手动输出一个干扰量(打开SV103或SV104),观察LI102的变化曲线。

6.系统投运

(1)将主调节器的给定值设定为内给定方式,副调节器的给定值设为外给定方式。

(2)在副调节器处于软手动状态下进行遥控操作,使主变量逐步在主给定值附近稳定下来。

(3)将副调节器切入自动

(4)将主调节器切入自动

7.系统整定

用逐步逼近法进行参数整定:

依次整定主、副环,然后循环进行逐步接近主副环地最佳整定地一种整定方法。

(1)先整定副环

断开主环,按单回路系统整定方法求取副控制器的整定参数。

先用“手动”使LI101液位到达50%,然后“自动”取2nd4给定值为50%(内给定)

,给定副调节器比例度,用改变给定值的方法加一个干扰,调整LI101曲线衰减比为4:

1,记下此时地比例度,用经验公式设定PI作用。

(2)整定主环

将副环控制器的参数置于刚整定好的数值上,闭合主环状态置于“R”,仍按单回路整定方法求取主控制器的整定参数,设置好主控制器参数。

(3)再次整定副环

此时主副调节器为闭合,观察LI102波形,求取副控制器的整定参数,完成一次循环整定。

(4)若一次循环不满足要求,置于“R”状态,继续整定主环

(5)整定后,把FIC101调节器作为干扰,打开泵P102分别在主、副环内加入干扰,观察LI102,对照。

8.实验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

(1)在投运和整定过程的必要的数据和曲线。

(2)记录出现4:

1衰减时的主副控制器参数及相应的过渡过程曲线。

9.预做报告要求

(2)串级控制系统的控制目标,分析对象的特点、控制系统的扰动。

(3)串级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并说明其各组成部分。

(3)实验中控制系统的投运过程、控制器参数的整定、以及相应的实验数据及记录曲线。

PMK水槽串级控制系统实验组态数据

1.模块连接图

模拟输入端子PV–副参数L1(F1)的输入

辅助模拟输入端子AI1–主参数L2的输入

2.基本通道的设定

通道号

AD-00

AD-01

AD-02

AD-03

AD-04

AD-05

31

42

45

01

AD-06

AD-07

AD-08

AD-09

AD-0A

AD-0B

84

0F

13

03

3.范围通道的设定

dim01

dim02

dim03

dim06

dim07

dim08

100

4.控制通道的设定

一次通道

1st04

1st09

1st10

1st11

1st12

1st13

1st14

1st15

50

10

80

20

1st16

1st17

1st18

1st19

1st20

1st21

1st22

1st23

0.2

60

二次通道

2nd09

2nd10

2nd11

2nd12

2nd13

2nd14

2nd15

2nd16

2nd17

2nd18

2nd19

2nd20

2nd21

2nd22

2nd23

-

实验四比值调节系统

比值调节的作用是实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物料维持一定比例关系,使生产获得产品质量要求,同时确保安全生产。

比值调节系统种类繁多,有单闭环比值,双闭环比值,变比值,比值串级组合等多种调节系统。

本实验从单闭环比值调节系统入手,研究比值调节对流量系统的调节作用。

熟悉工艺流程,独立构成单闭环比值调节系统,掌握单闭环比值调节系统的参数整定方法,了解单闭环比值调节系统的控制特点及干扰对调节质量的影响。

5.实验步骤:

(1)打开PMK数据设定单元,对PMK进行组态编程。

(3)将PMK数据设定面板中的"

INT/EXT"

开关切换到"

EXT"

位置。

(4)启动泵二,打开DDZ-III型调节器的操作面板,手动输出一个输出值,打开“SV3”,将阀门开度置于100%。

(5)启动泵一,打开"

(6)打开PMK前面板,设定PMK的运行方式为“R”。

(7)启动数据记录仪,记录流量1(FI101)和流量2(FI102)的变化曲线。

(8)待系统稳定后,改变FIC101的手动输出值,观察FI101、FI102的变化曲线。

(4)在投运和整定过程的必要的数据和曲线。

(5)记录出现4:

根据本实验的工艺流程图,描述本次实验的工艺流程、、主要组成、控制指标,预定的实验步骤,要有自己对各实验步骤的作用的理解和分析,在实验室经老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实验。

(2)比值控制系统的控制目标,分析对象的特点、控制系统的扰动。

(3)比值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并说明其各组成部分。

(4)实验中控制系统的投运过程、控制器参数的整定、以及相应的实验数据及记录曲线。

(6)思考题:

本实验中,比值控制系统中比值运算是如何通过PMK实现的?

PMK水槽单闭环比值实验组态数据

1.模块连接图

模拟输入端子PV–副流量F1的输入

辅助模拟输入端子AI1–主流量F2的输入

32

00

1

4.常数通道的设定

Con05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