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讲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20274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物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讲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作物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讲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作物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讲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作物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讲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作物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讲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作物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讲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作物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讲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作物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讲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作物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讲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作物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讲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作物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讲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作物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讲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作物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讲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作物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讲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作物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讲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作物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讲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作物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讲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作物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讲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作物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讲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作物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讲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物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讲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

《作物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讲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物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讲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作物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讲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

≤1.0

≤13.5

正常

2

≥77.0

3

≥75.0

(二)安全食品粳稻谷质量指标

整米率%

≥81.0

≥60.0

≤14.5

(三)安全食品大米卫生指标

序号

项目

指标/(mg/kg)

砷(以As计)

≤0.5

汞(以Hg计)

≤0.02

铅(以Pb计)

≤0.2

4

镉(以Cd计)

5

甲胺磷(methamidophos)

≤0.1

6

克百威(carbofuran)

7

杀虫双(shachongshuang)

8

毒死蜱(chlorpyrifos)

9

噻嗪酮(buprofezin)

≤0.3

10

三环唑(tricyclazol)

≤2

11

磷化物(phosphide)(以PH_3计)

≤0.05

12

亚硝酸盐

≤3

13

黄曲霉毒素B_1

≤0.01

注:

未列项目及新增禁用、限用农药,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四)水稻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1.产地环境条件

要求大气环境质量、土壤和水质符合无公害水稻生产标准。

生产基地四周做到无工矿企业污染源,距医院、主要交通干线等有明显污染源地域1km以上。

稻田基地一定要选择水源条件好,排灌方便,土壤耕作层深厚、肥沃、通透性好,PH值5.5~7,有机质含量1.2%~2%,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的田块。

2.选择优质、高产新品种

选用通过国家或地方审定并在当地试验、示范成功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建议因地制宜推广使用以下品种:

Ⅱ优718、Ⅱ优949、Ⅱ优95-18、B优838、C优22、C优多1、D优13、D优448、D优725、K优8615、N优69、N优94-11、川丰4号、川丰5号、川优7535、两优2186、冈优118、冈优182、冈优336、冈优3551、冈优527、冈优D069、红优2009、金优182等。

3.栽培技术

重点推广旱育抛秧栽培技术。

目前旱育抛秧主要采用抛秧型“旱育保姆”拌种[“旱育保姆”育秧技术又叫无盘旱育秧技术。

“旱育保姆”拌种剂有多种剂型,早、中、晚稻分别选用早、中、晚稻专用型“旱育保姆”。

(1)确定药种比例。

每公斤抛秧型“旱育保姆”拌稻种3~4公斤。

(2)浸种与拌种。

杂交稻种子注意多起多落浸种,稻种浸好后,用清水冲洗沥干,催芽至破胸,然后按每公斤“旱育保姆”拌种3~4公斤的比例,将“旱育保姆”置于圆底容器中,然后将浸湿的稻种慢慢地加入容器内,边加边搅拌,直至药物全部包裹在种子上为止。

拌种后稍晾干,即可播种。

(3)确保播种质量。

“旱育保姆”育秧的秧大田比1:

12~15,秧床的选择、整理、基肥施用及管理与旱育秧相同。

播种前苗床的底水要浇足浇透,播种后覆盖一层1~2厘米厚的细土,再用喷壶将盖土喷湿,并架拱盖膜保温。

(4)其它注意事项:

一是扯秧前一天下午浇透水,有利于扯秧和秧根部带土,便于抛秧立苗。

二是大田抛秧、管理及病虫害防治与常规塑盘抛秧相同。

三是经拌药后的种子不能再食用或饲用,以防中毒]。

处理过的种子最大优点是抗病力增强,秧龄弹性大,投入成本低,操作简单,抛秧时深水、浅水均可抛栽,适宜全县推广。

对免耕连作的田块割去麦穗后放水泡田,搅边防漏,拔去麦秆,堆放沟中,施足底肥,住水较差的田块,可用牛顺厢耙面一次,就可抛秧。

抛栽时苗距7~8寸,抛后分厢留出走道40cm左右,以利田间通风透光和田间管理。

3.1专用秧盘旱育秧技术要点

3.1.1选好苗床,做好厢面。

选择背风向阳,排水、灌水方便,土壤肥沃的菜地,深挖嵌细、整平,按1.7m分厢,做成厢高10cm、宽1.3m的厢面,每亩大田育足8.3m长的苗床。

3.1.2营养土的配制及秧盘的安放。

按每2亩大田用353孔100个秧盘计算,需用鼎丰牌”壮秧剂2.5kg。

其中:

1.5kg均匀撒在厢面上,反复翻嵌入土。

另1.0kg拌入160kg过筛细土中,掺合均匀(即为营养土),装入100个秧盘,每个秧盘孔装满2/3为宜,边装边丛盘,以使营养土紧实。

将厢面灌饱底水,采用多次灌水,以使床土湿透。

最后一次灌水时,边灌水边将装有营养土的秧盘每2个一排依次安放,边放边压,以使盘孔完全入泥与厢面贴实。

秧盘安好后,灌饱盘土水。

3.1.3播种、盖种、盖膜。

待秧盘水干后,采用摆播器播种或人工播种,每孔保证有胀谷或芽谷1~2粒为宜。

播后用过筛细土(不含壮秧剂)盖种,清除盘面多余泥土,以免串根。

随后用喷雾器浇湿盘土,采用双膜覆盖,内膜平铺,外膜起拱。

苗床管理与旱育秧技术相同。

3.1.4适时抛秧。

抛秧的最佳秧龄是45天。

由于两季田多,有的不能按时抛栽,秧苗会出现“头重脚轻”,抛后不入泥,浮秧多。

我们可以采取四种措施克服浮秧:

①采用353孔的大孔秧盘;

②使用粘性泥作营养土的配制;

③海拔600m以下地区适当推迟播种期,在3月下旬播种为宜。

3.2旱育保姆旱育抛秧技术要点:

该育秧技术在苗床选择,床土培肥,做厢、播种、盖膜和苗床管理等方面均与旱育秧技术相同。

不同的是:

①进行种子包衣处理:

选用抛秧型“旱育保姆”按每公斤包衣稻种3kg计算用量,采用“现包即种”的方法。

其具体做法是:

先将稻种放入清水中浸泡12小时,捞出沥去明水,同时将备好的“旱育保姆”倒入脸盆中,然后将备好的种子倒入,边倒边搅拌,保证种子包衣均匀,种子包衣后要及时播种,按每平方米苗床用种25~30g播匀。

播种时床土底水一定要浇饱浇足,以利发芽、出苗。

②提早播种:

旱育秧和旱育抛秧的播种期一般比地膜水秧提早10天左右。

③起秧多带泥:

一是要选床土带粘壤的土质;

二是抛栽的前一天要用水浇透苗床,以使拔秧多带土,提高抛栽直立苗率。

4.施肥原则

4.1安全水稻生产提倡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

基肥占总用肥量的90%以上,而追肥应看苗施肥,其总用量控制在10%以内,并且在水稻收获前30天不再施用任何种类的追肥。

4.2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的原则。

无公害水稻生产的基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配用生物有机肥。

禁止使用未经国家、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和生物肥料;

禁止使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肥料和硝态氮肥。

4.3配方施肥的原则。

提倡测土配方施肥,一般有机肥占总施肥量的30%以上,氮:

磷:

钾(N:

P2O5:

K2O)1:

0.5:

1。

具体用量控制在纯氮(N)12kg~15kg、磷(P2O5)6kg~7kg、钾(K2O)12kg~15kg,硫酸锌1kg~2kg。

大力推广使用“佳好”牌水稻专用生物有机肥或氮、磷、钾总养分25%以上的“天丰”牌等优质复合肥。

一般亩施圈肥1000kg,生物有机肥30-40kg或复合肥50kg。

5病虫害防治技术

5.1农业防治。

选用抗性强的品种。

品种定期轮换,保持品种抗性,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采用合理耕作制度,轮作换茬、种养(稻鸭、稻鱼、稻蟹等)结合等农技措施,减少有害生物的发生。

5.2物理防治。

采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色光板等物理装置诱杀鳞翅目、同翅目害虫,如稻螟、稻卷叶螟、稻螟蛉、稻飞虱、粘虫和蝼蛄等。

5.3药剂防治。

对必需用化学药剂防治的病虫害,在选择用药时严格禁止使用国家颁布的禁用农药,在水稻收获前28天内禁止使用任何类型的农药。

5.3.1主要病害的防治

5.3.1.1稻瘟病。

每亩用三环唑100g或稻瘟灵100mL喷雾防治叶瘟。

抽穗始期是防治穗瘟的关键时期,此时必须用药才能预防颈瘟发生,否则,无药可治。

5.3.1.2稻纹枯病。

分蘖期,每亩用井冈霉素35~50g兑水50kg,喷雾1~2次。

5.3.1.3稻曲病。

在破口前7~10天,每亩用井冈霉素35g兑水50kg喷雾穗部。

5.3.2主要虫害的防治

5.3.2.1三化螟、二化螟。

一般在栽后7~10天用杀虫双水剂或杀虫单或三唑磷防治枯心,在水稻破口期用药防治“白穗”。

5.3.2.2稻飞虱。

每亩用吡虫啉15~20g兑水50kg,对稻株中下部喷雾。

5.3.2.3稻苞虫。

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用敌百虫、杀虫单或毒死蜱防治稻苞虫,兼治稻纵卷叶螟。

5.3.2.4稻蓟马。

在苗期叶尖卷曲率10%以上时,用杀虫双150~200mL或吡虫啉15~20g或敌杀死20mL兑水50kg喷雾。

5.3.3杂草防治

一是人工除草,二是化学除草。

禁止使用氯磺隆和甲磺隆。

旱育秧在播后芽前用药,大田一般在移栽后5~10天用药。

6收获、运输、贮藏加工及副产品处理要求

6.1收获。

当稻谷成熟度达85~90%,选晴天适时收获。

实行无公害稻谷与普通稻谷分收、分晒。

禁止在公路、沥青路面及污染严重的地方脱粒、晒谷。

6.2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有防雨设施。

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物品混运。

6.3贮藏。

在避光、常温、干燥和有防潮设施的地方贮藏。

贮藏设施应清洁、干燥、通风、无虫害和鼠害。

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发霉、发潮、有异味的物品混存。

6.4加工。

加工无公害稻谷的场所周围要没有污染源,加工厂房保持净化生产。

严禁使用化学合成剂,并经初检、复检、抽检的程序严格把关,以防再污染。

五、玉米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一)安全玉米质量标准

容重g/L

不完善粒%

总量

生霉粒

≥710

≤14.0

≤2.0

不得检出

≥685

(二)安全玉米卫生指标

(三)玉米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3km内无污染源。

土壤耕层深度20~30cm左右,有机质含量1%以上,土壤PH值7.0左右,具有较好的保肥、保水能力。

其大气环境质量、土壤、水质条件均要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标准。

2.品种及质量

2.1品种。

选用适宜各地环境条件的优质高产品种,并通过省级审定的杂交一代玉米品种。

主要有:

成单22、川单16、川单23、川玉1号、东单60号、南玉4号、特用玉米新品种、雅玉12号、资玉15、成单23、川单21、川单24号、达玉二号、乐玉一号、农大108、雅玉10号、雅玉9号等。

2.2品种质量。

按国家良种颁布标准执行,种子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7%,发芽率不低于85%,种子含水量12%以下,种子要通过精选、加工、包装。

2.3种子处理

2.3.1选种。

用筛选分级的方法,除去霉变、破碎和有病虫害的籽粒。

播前应进行发芽试验,以确定播种量。

一般亩用种:

育苗移栽1.5kg,地膜直播3kg。

2.3.2晒种。

将选好的种子摊在席子上,连续翻晒2~3天。

2.3.3浸种。

一般采用冷浸和温汤法。

冷水浸种的时间为12~24小时;

温汤(水温55~58℃)一般6~12小时。

2.3.4拌种。

主要是用农药拌种,最好是使用包衣种子,以减轻病虫危害,也可用微量元素如硫酸锌拌种,每公斤种子用2~4g,超量易造成毒害。

3.适期早播

春玉米适时早播是玉米生产错过夏旱、躲过伏旱、夺取高产的必由之路。

早春玉米采用酿热温床双膜覆盖方块育苗和地膜直播两种方法。

该技术的应用能使春玉米提早播种,在夏旱前安全抽雄扬花,伏旱前成熟,从而错过夏旱,躲过伏旱。

海拔700m以上地区在2月中旬育苗为宜,在3月10日前播栽完毕;

海拔700m以下地区在2月上旬育苗为宜,2月底前播栽完。

4.超膜覆盖和麦秆覆盖

超膜覆盖栽培能增温、保湿、防旱、减少水土肥的流失,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显著。

一般亩用超膜1.25kg,覆盖前应做好四件事:

一是底肥施足,占总用肥量的70%;

二是要保证土壤水分充足;

三是早春玉米采用深窝栽植不露苗;

四是对草害重的地块,在覆盖前亩用“禾耐斯”30mL(2包)兑水30kg喷施防除草害。

玉米待气温稳定到12℃引苗出膜,膜边、膜孔要用泥土盖严扎实,以利保湿、保温、防风。

麦收后用麦秆覆盖玉米行间,以利防旱、培肥土壤。

5.合理密植

玉米密度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而定。

紧凑型品种宜密,松散型宜稀,肥土宜密,坡薄地宜稀。

以双二五预留行为例,栽种双行错窝株距6~8寸,亩植3000~4000株;

净作4500~5500株。

6.辅助授粉

人工授粉和剪雄。

花期干旱或多雨,都会严重影响玉米授粉。

在这种情况下,待玉米散粉快结束时,对仍不蔫须的果穗人工补授1~2次花粉,以减少秃尖和空果穗。

待全部果穗蔫须后剪去天花,以减少植株营养消耗,以利籽粒饱满和下茬作物生长。

7.合理施肥、科学灌溉

7.1合理施肥。

玉米需水、需肥量较大,施肥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无公害玉米的品质,除亩施1000kg左右腐熟圈肥外,亩用锌肥1kg、“佳好”牌生物有机肥80kg或“天丰”牌等优质复合肥80kg,作底肥一次性开沟深施。

在播后70~90天的大喇叭口期采用化肥深施器追施攻苞肥,亩用尿素10~15kg。

7.2玉米田灌溉。

要根据各地的气候特点和品种需水特性、产量水平、土壤持水量等灵活掌握。

玉米在大喇叭口期和抽穗扬花期是玉米一生中需水的关键期和临界期,此时田间持水量应保持75~80%,不得低于70%,低于此值应及时灌水抗旱。

目前多采用沟灌和畦灌,有条件的地方,应推广喷灌、滴灌和浸灌。

8.病虫害防治技术

对玉米病虫害的防治,要搞好预测预报,严格掌握用药品种和药量,其标准必须符合国家颁布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

病虫害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严格植物检疫制度等综合防治措施。

8.1病害

8.1.1玉米大小叶斑病。

在雨水较多时易发生。

防治方法:

一是选用抗病品种;

二是在发病初期用75%代森锰锌500~800倍液喷雾,或用托布津、多菌灵等防治,一般隔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

8.1.2茎基腐病(青枯病)。

空气湿度大时发病重。

一是选用抗病品种,注意田间排水,合理施肥,加强栽培管理,增强长势,提高抗病的能力;

二是发病初期用20%粉锈宁或50%多菌灵500倍液,每株0.1kg药液灌根。

8.2虫害

8.2.1地下害虫:

主要是地老虎、金针虫和蝼蛄的危害较重。

防治的方法主要采用种子包衣剂拌种,用量为种子用量的2%,或包衣种子。

8.2.2玉米螟:

也叫钻心虫,一般一年发生三代,有趋光性。

一是采用诱蛾灯杀蛾;

二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杀虫双水剂喷心防治,或用白僵菌、BT生物杀虫剂防治,也可用人工繁殖赤眼蜂防治。

9.适时收获

玉米籽粒干浆、苞叶枯松为收获适期,选在晴天收获。

对不同品种,做到单收、单脱粒、单晒、单贮,切忌混杂。

10.储运、加工

10.1仓储。

无公害优质玉米产品的仓库,要先消毒、除虫、灭鼠,再以品种分类、挂牌和建立档案资料。

不允许与其它物品混存。

产品入库后,要经常查温、湿度和做好虫鼠霉变的防范工作。

10.2包装。

经抽检认证为无公害优质玉米产品,实行专用袋包装,包装袋必须有无公害优质玉米等级产品标准和国家相应标准的项目指标。

10.3运输。

无公害优质玉米产品的运输工具必须无污染,做到专货专运,严禁多类货物混运,特别是不能与化肥、农药和工业品等混运。

10.4加工。

无公害优质玉米产品的加工厂房周围没有环境污染源。

加工工序保持净化生产。

严禁使用化学合成剂,并经初检、复检、抽检的严格把关,以防发生污染。

六、小麦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一)安全食品小麦质量标准

不完善粒%

水分%

霉变、病粒

矿物质

≥790

≤6.0

≤12.5

≥770

(二)安全食品小麦卫生指标

(三)小麦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选择适宜的生产环境是获得无公害小麦的重要前提条件。

小麦在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过程中,与外界环境不断地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作为构成作物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其状况好坏直接影响收获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无公害小麦基地环境优化选择的条件主要包括如下两部分:

1.1适宜的环境条件

无公害小麦生产基地应远离主要交通干线,周边2km内没有污染源(如工矿、医院等污染源)。

大气质量、农田灌溉水质、农田土壤质量均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标准要求。

1.2适宜的生态条件

无公害小麦生产基地应选择在小麦的主产区,种植区土壤应具有较高的肥力和良好的结构,具备获得高产的基础。

主要包括耕作层深厚、结构良好、有机质丰富、养分充足、通气性与保水性能良好。

2.推广水旱免耕连作及旱地预留行技术

2.1水旱免耕连作技术:

实践证明,水旱免耕连作技术既能有效地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和减少农业投入,又能更好地培肥地力,改良土壤,使土壤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高,养分充足,通气性与保水性能增强。

这一技术的运用为优质无公害小麦生产提供了良好生态条件。

2.2旱地预留行技术:

旱地一般按双2.5尺、双3尺或双6尺留好预留行。

实行预留行种植不仅有利精耕细作、合理轮作,还有利通风,降低田间湿度,有效地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同时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是无公害小麦生产高产的保证。

3.选用良种及种子处理

3.1良种选用与合理运用。

良好的遗传性,是充分利用自然与栽培条件的重要前提。

优质无公害小麦生产中,良种应具备抗逆性强、高产稳产、优质及适应性强的特点。

小麦良种的选用还应根据无公害小麦生产基地的自然气候、栽培条件、产量水平以及耕作种植制度特点进行选择,主要选用抗条锈、早熟、秆矮、大穗的高产品种。

这些品种可作为生产上因地制宜选用。

川麦107、川农11号、嘉陵5号、绵农7号、黔康一号、西昌17号、川麦32号、川农7号、乐啤4号、绵阳29、强筋小麦新品种8901、宜麦7号等。

3.2播前种子处理。

籽粒饱满的大粒种子贮藏的养分丰富,麦苗生长健壮,根系发达,分蘖发生早。

因此,可通过机械筛选等方法精选种子和种子包衣。

未包衣的种子在播种前晒种2~3天,播种时用小麦拌种剂拌种,减轻病害发生。

4.确定适宜的播种期、播量,提高播种质量

4.1适宜播期的确定。

播期的选择是小麦高产的基础,根据各地地理位置实际,海拔700m以上地区10月20日~30日播种为宜,海拔700m以下的地区10月25日至11月上旬播种为宜。

4.2适宜播量的确定。

适宜的播量应该以无公害小麦生产过程中,培育健壮的个体和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为原则,保证实现一定的基本苗数和冬前分蘖数。

基本苗过高过低都会对小麦产量造成影响,最适的基本苗为:

净作小麦每亩15~18万,亩用种8~10kg;

预留行小麦每亩10~13万,亩播种6~7kg。

4.3提高播种质量。

小麦播种前完成施底肥、深耕预留行、整地三个环节。

播种时最好采用机播,无条件的应采用窝播或条播。

播种规格:

行距6寸,窝距3寸,以充分利用地力、光能,保证个体与群体的协调发展,为优质高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5.合理施肥

施肥水平是生产优质无公害小麦的关键,一般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5.1以有机肥为主的原则。

使用的优质有机肥的种类有堆肥、厩肥、腐熟人畜粪便、沼气肥、绿肥、腐殖类肥料、腐熟的作物秸秆和饼肥以及工厂化的有机肥等。

积极推广使用生物有机肥,以弥补无公害生产中自然有机肥的不足。

生物有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