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1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学案苏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2077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5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1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学案苏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1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学案苏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1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学案苏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1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学案苏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1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学案苏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1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学案苏教版必修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1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学案苏教版必修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1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学案苏教版必修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1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学案苏教版必修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1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学案苏教版必修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1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学案苏教版必修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1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学案苏教版必修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1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学案苏教版必修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1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学案苏教版必修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1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学案苏教版必修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1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学案苏教版必修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1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学案苏教版必修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1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学案苏教版必修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1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学案苏教版必修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1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学案苏教版必修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1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学案苏教版必修1.docx

《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1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学案苏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1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学案苏教版必修1.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1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学案苏教版必修1.docx

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1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学案苏教版必修1

第一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

1.概述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内容和意义。

(重点)

2.说出显微镜的组成部分和使用方法。

(难点)

3.学会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并概述细胞的形态和大小。

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

1.建立者

施莱登和施旺。

2.发展过程

1665年:

英国科学家胡克最早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植物细胞壁。

1838年:

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第一次系统地提出植物体是细胞聚合体。

1839年:

德国动物学家施旺提出动物和植物都是细胞的集合体。

1858年:

德国著名的病理学家魏尔肖指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3.内容

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4.意义

使动物和植物统一到细胞的基础上,对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被恩格斯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探讨

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吗?

【提示】 病毒等生物是非细胞结构的生物。

这句话也不是细胞学说的内容。

细胞学说强调的是“一切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构成”。

探讨

细胞学说的发现过程中出现过胡克和虎克两位科学家,他们的贡献分别是什么?

【提示】 1665年,罗伯特·胡克观察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了“细胞”;荷兰的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了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

探讨

细胞学说中已经得到修正的是哪一项?

【提示】 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将“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修正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学说的发展

(1)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2)所有的生物有机体(病毒除外)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有机体可以是单细胞,也可以是多细胞。

(3)细胞来源于已存在的细胞,可通过细胞分裂或细胞融合形成,在低于细胞水平的任何结构的堆集都不能形成细胞,产生生命。

(4)所有维持生命及繁殖所进行的化学反应全部是在细胞内部进行的。

(5)多细胞有机体的细胞既有分工又有密切联系,有些细胞之间密切联系形成细胞群,共同完成一种功能,成为一个功能单元。

有机体的活性可看作是各个独立细胞的活性及其相互作用的总体。

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创立后不需要再进行修正补充

B.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完全是由施莱登和施旺两人完成的

C.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

D.细胞学说使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这一共同的结构统一起来

【解析】 细胞学说由施莱登、施旺最早提出,并经过多位科学家的完善和发展,所以A、B错;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的统一性,属细胞水平,C错。

【答案】 D

2.下列关于细胞和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B.同一生物体的同一组织中,细胞的大小是一样的

C.所有的细胞都由一样的结构组成

D.细胞和病毒都要有一定的结构基础,才能完成生命活动

【解析】 除病毒等少数种类以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同一生物体的相同组织中,细胞大小也不一样。

并不是所有细胞的结构都是一样的,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就不一样。

细胞和病毒只有保持其结构的完整性,才能行使正常的生理功能。

【答案】 D

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显微镜

1.显微镜的发明和发展

(1)光学显微镜最早由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发明,放大倍数有300倍。

(2)20世纪30年代初,德国青年科学家卢斯卡等利用高能电子束波长很短的特点,制造出能放大10000倍的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

2.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成像原理

(2)成像过程:

在观察细胞样品时,被观察的物像通过物镜和目镜时被两次放大,物体的总放大倍数是物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目镜的放大倍数。

探讨

观察样品时,电子显微镜是否一定比光学显微镜好?

举例说明。

【提示】 不一定。

用何种显微镜观察样品取决于观察和研究的目的。

例如,观察病毒的结构时,由于病毒太小,必须利用电子显微镜;而观察草履虫的形态时,由于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太高,不利于从整体角度观察草履虫,相反,放大倍数比较小的光学显微镜能确保看到草履虫的完整形态,所以选用光学显微镜。

探讨

观察标本时,光学显微镜的视野是不是越亮越好?

【提示】 不是,用显微镜观察无色透明的标本时,视野暗一些,标本更有层次感,效果更好。

探讨

请思考下列两个问题:

(1)在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倍时看到m个细胞成一行分布在视野中,若放大倍数变成400倍时,则可看到多少个细胞?

【提示】 细胞数目=m÷

(个)。

(2)在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倍时看到m个细胞均匀分布在视野中,若放大倍数变为400倍时,则可看到多少个细胞?

【提示】 细胞数目=m÷

(个)

1.显微镜放大倍数的含义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体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

(2)总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目镜、物镜及其放大倍数大小的判断:

3.成像规律

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

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像偏右上方,实际在玻片上是偏左下方,要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即偏哪向哪移。

4.视野中细胞的排布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1)视野中细胞呈一行排布:

放大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举例:

(2)视野中细胞呈充满排布:

放大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

举例:

5.判断污物存在的位置

(1)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

物镜、目镜或装片。

(2)判断方法:

1.用同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

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在相同范围的视野中看到细胞最多的物镜是(  )

A.a B.b    

C.c   D.d

【解析】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在相同范围的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越多。

目镜相同时,物镜越短,物镜下

缘与装片间的距离越大,放大倍数越小。

【答案】 D

2.显微镜是生物学科中最为重要的观察工具之一,下面是关于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1)在低倍镜下寻找到需观察的细胞后,若要进一步放大观察,则操作的主要程序为:

①把______________移到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物像清晰。

(2)图1是在使用目镜为10×,物镜也为10×的显微镜下观察蛙的皮肤上皮细胞时的视野,图2是更换物镜后的视野,则更换的物镜应为______________(放大倍数)。

(3)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

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______________。

【解析】 

(1)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步骤为三大步,即先将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换上高倍物镜,最后调细准焦螺旋。

(2)图1中蛙的上皮细胞放大为图2所示时,由图可知放大为原来的4倍,则更换的物镜的放大倍数为10×4=40倍。

(3)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虚像,即物像与实物是倒置的,可判断细胞质流动方向为逆时针。

【答案】 

(1)①要放大观察的物像 视野中央

②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

③调节细准焦螺旋

(2)40× (3)逆时针

细胞的大小和形态

1.生物体的构成:

除病毒等少数种类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的形态和大小

(1)不同生物的细胞形态和大小不同。

(2)同一生物不同组织的细胞形态和大小不同。

(3)在同一生物的相同组织中,细胞的大小也不一样。

(4)同一个细胞,处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其大小也会改变。

(5)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有球体、多面体、纺锤体和柱状体等。

3.细胞的大小、形态与其生理功能是相适应的。

探讨

大象与老鼠比,体型庞大,那么组成大象的细胞一定比组成老鼠的细胞大得多吗?

【提示】 不是。

大象体形庞大,并非其细胞体积大,而是组成其躯体的细胞的数量较多。

探讨

你能否通过几个例子来说明细胞的形态与功能的关系?

【提示】 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是与运输氧的功能相适应的;肌肉细胞呈梭形结构与收缩功能有关,神经细胞形成长短不等的突起与它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相适应。

植物的保卫细胞中部的细胞壁较薄,两端的较厚,导致内部渗透压升高时细胞会吸水变形闭合;根毛区细胞壁薄,产生较多突起,茎内的导管是中空的死细胞,便于水分和矿质元素的运输,等等。

1.生物体的结构单位

除了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既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又是基本功能单位。

2.细胞的大小各不相同

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不同;同一生物个体不同组织器官的细胞大小也不同。

(1)有的细胞用肉眼就能观察,如鸟类的卵细胞。

(2)大多数细胞的直径在10~100μm范围内,可用低倍镜观察。

(3)有些细胞的直径只有0.5~5.0μm,要用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如细菌。

一般来说,动植物细胞的体积大于微生物细胞,高等动物的卵细胞大于体细胞。

3.细胞的形状各种各样

不同生物的细胞形态不同;同一生物个体的不同组织器官的细胞形态也不相同。

(1)细胞通常为圆形或椭圆形,尤其是游离的细胞更是如此。

(2)紧密排列的细胞多为扁平、正方形、长方形或柱形。

(3)举例:

肌肉细胞也叫肌纤维,为梭形;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为树枝状;红细胞为两面凹的圆饼状;骨细胞是一种扁椭圆形的星形细胞,有许多突起,细胞之间借突起相连。

由于细胞内在的结构和自身的表面张力以及外部的机械压力等相互作用,各种细胞总是保持一定的形态。

1.下列细胞用肉眼就可以观察到的是(  )

A.神经细胞  B.叶肉细胞

C.鸵鸟的卵细胞D.根尖细胞

【解析】 鸟类的卵细胞用肉眼就能观察;一般的细胞的直径都在10~100μm之间,大都需借助于光学显微镜。

【答案】 C

2.2011年7月26日,我国深海潜水器“蛟龙号”下潜深度成功突破5000米,在这里发现了多种奇特的海洋生物,这些生物的共同点是(  )

A.形态相似B.大小相似

C.结构与功能相统一D.功能相似

【解析】 多细胞生物由于细胞分化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细胞,但不管哪种细胞,结构与功能都是相统一的。

【答案】 C

显微镜的使用

1.正确使用光学显微镜

(1)方法步骤

取镜→安放→对光→放置装片→使镜筒下降→使镜筒上升→低倍镜下调清晰,并将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2)注意事项

①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两眼要注视物镜与盖玻片之间的距离,到快接近时(距离约为0.5cm)停止下降。

②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然后换上高倍物镜。

③换上高倍物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而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

2.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

(1)实验目的: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实验步骤

①观察菠菜叶表皮细胞

i.将载玻片擦拭干净,在其中央滴一滴清水。

ⅱ.用镊子夹取菠菜叶下表皮,将其浸入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展平,以防止由于细胞的重叠而影响观察效果。

ⅲ.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中央的水滴边缘,然后轻轻盖在菠菜叶下表皮上,避免产生气泡,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

ⅳ.将制作好的玻片标本放到显微镜下观察,记录所观察的现象。

②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

ⅰ.用牙签轻轻刮取自己的口腔内侧,牙签上会附着部分口腔上皮细胞。

ⅱ.将牙签上的刮取物涂布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

ⅲ.口腔上皮细胞无色,因此需要染色。

染色时,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

ⅳ.将制作好的玻片标本放到显微镜下观察,记录所观察的现象。

③观察人的骨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的永久玻片标本,并绘出所观察到的细胞。

探讨

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物镜观察?

提示:

低倍镜下视野范围大,而高倍镜下视野范围小。

如果直接用高倍镜观察,往往由于观察的物像不在视野范围内而找不到。

因此,需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并把要放大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探讨

用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图)。

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应怎样移动装片?

提示:

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1.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的比较

比较

项目

物像大小

看到细

胞数目

视野亮度

物镜与玻片的距离

视野范围

高倍镜

低倍镜

2.高倍镜使用的“四字诀”

①找:

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

②移:

“移”动装片,使目标位于视野中央

③转:

“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

④调: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1.(2016·泰安检测)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时视野越亮越好

B.在显微镜视野内观察到的物像是“bpdq”,则载玻片上的实物为“bpdq”

C.在低倍镜下观察一个植物细胞时,在视野的右上方有一结构因太小而看不清,此时应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调节即可

D.观察物像时一般用左眼,同时要求闭上右眼

【解析】 观察无色透明的细胞常常要将视野调暗,A错;在换用高倍镜时,要先将右上方的结构移到视野中央,C错;观察物像时要求右眼睁开,用左眼观察物像,D错。

【答案】 B

2.下列关于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导学号:

21210009】

A.可选用菠菜叶的下表皮或人口腔上皮细胞为实验材料

B.可直接观察生物细胞的永久玻片标本

C.用镊子夹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将其浸入载玻片中央的生理盐水中并展平

D.用牙签刮取口腔内侧,将刮取物涂布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中

【解析】 用镊子夹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将其浸入载玻片中央的清水中并展平。

【答案】 C

1.细胞学说指出:

细胞是一切动植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这个学说的科学价值主要是(  )

A.告诉人们所有的生物均由细胞构成

B.证明了生物彼此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C.说明了动植物细胞是一样的

D.使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进入到分子水平

【解析】 A项中的“所有的生物”不等同于“一切动植物体”,“均由细胞构成”不等同于“动植物细胞”;几乎所有的生物都具有细胞这一共同的结构基础,根据这一共性的存在,我们可以推断,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答案】 B

2.下列关于高倍物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因为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

B.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上高倍物镜

C.换上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

D.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解析】 用显微镜观察材料,必须用低倍镜先找到合适的部位,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后,再换上高倍物镜,这时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由于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变暗,为得到适宜的亮度,可调节光圈及反光镜。

【答案】 D

3.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若发现视野中微生物向图1所示方向游走,请问应该把载玻片向图2所示的哪个方向移动(  )

A.甲B.乙

C.丙 D.丁

【解析】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视野中所观察到的物像是倒立的。

图1视野中的微生物向左下方移动,其实际移动方向是右上方。

要将在右上方的微生物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下方移动载玻片,即“偏哪移哪”。

【答案】 C

4.某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鸭跖草叶片表皮临时装片,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有以下图示的两种。

请回答:

(1)该同学应先用物镜________(填图中号码),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________________,再用转换器转过物镜________(填图中号码)观察,并用________调焦。

(2)第二次观察的放大倍数为________倍。

(3)第二次观察与第一次观察比较,结果是(  )

A.看到的细胞较第一次大而多

B.看到的细胞较第一次大而少

C.看到的细胞较第一次小而多

D.看到的细胞较第一次小而少

(4)鸭跖草叶片表皮临时装片制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

【答案】 

(1)① 视野中央 ② 细准焦螺旋

(2)400 (3)B (4)③①④②

课堂小结:

网络构建

核心回扣

1.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动植物(非一切生物)的基本单位。

2.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3.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大光圈(凹面镜)→调细准焦螺旋。

4.不同生物和同一生物个体的细胞的形态、大小都是不同的。

学业分层测评(六)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

(建议用时:

45分钟)

[学业达标]

1.下列哪一项说法不符合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或补充内容(  )

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C.新细胞都是先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

D.细胞的作用既有独立性又有整体性

【解析】 除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无细胞结构。

【答案】 A

2.恩格斯曾经把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自然选择学说并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其中细胞学说创立的重要意义在于(  )

①将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结构统一起来 ②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③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奠定了唯物主义基础 ④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D.③④

【解析】 细胞学说的内容是:

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构成,而不是“所有生物”。

【答案】 B

3.下面是5位同学在显微镜观察实验中的具体操作。

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

甲:

用凹面镜对着光源以增大视野的亮度

乙:

用卫生纸擦拭目镜

丙:

使用低倍镜找不到细胞,于是立即换上高倍镜期望能快速找到

丁:

使用高倍镜已经看到细胞,但有些模糊,于是调节细准焦螺旋

戊:

发现被观察对象位于视野左下角,为将其移向视野中心,将玻片移向右上角

A.甲、乙、丙B.乙、丁、戊

C.甲、丁D.甲、戊

【解析】 乙应该用擦镜纸擦拭目镜;丙使用低倍镜找不到细胞,换上高倍镜更看不到;由于显微镜成的是倒像,因此戊发现被观察对象位于视野左下角,为将其移向视野中心,应将玻片向左下角移动。

【答案】 C

4.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将物镜对准通光孔

B.先用高倍镜观察,后用低倍镜观察

C.移动装片可确定污物在物镜上

D.使用高倍镜时,用粗准焦螺旋调节

【解析】 用显微镜观察时,应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移动装片时,根据视野变化的特点可以确定污物是否在装片上,但并不能据此确定污物是在物镜上还是在目镜上;使用高倍镜时,要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答案】 A

5.某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放大倍率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甲        乙

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

B.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观察到

C.若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会右移而乙的物像左移

D.若在甲看到模糊的物像,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物像

【解析】 随着放大倍数增大,视野变暗,因此在相同的光圈下,甲视野较乙视野亮。

甲是低倍镜下看到的图像,若置于高倍镜下,视野范围变小,故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并不是都能观察到;由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因此玻片右移,甲、乙的物像均向左移动;高倍镜下观察物像需要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晰后再移到高倍镜下并调节细准焦螺旋至清晰。

【答案】 A

6.某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见视野中有甲、乙、丙三异物。

为判断异物的位置,他先转动目镜,见三异物不动,然后转换物镜,三异物仍存在。

据此,三异物可能在________上。

(  )

A.目镜B.物镜

C.反光镜D.装片

【解析】 转换目镜和物镜后三异物仍在,反光镜的问题只会影响光线的明暗,故异物不在目镜、物镜和反光镜上,最可能在装片上。

【答案】 D

7.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你看到的视野亮度及看到的细胞数目与这之前比较(  )

【导学号:

21210010】

A.亮,细胞多B.亮,细胞少

C.暗,细胞多D.暗,细胞少

【解析】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所能观察到的细胞越少。

【答案】 D

8.近年来纳米科技发展进步神速,极精微的各式显微镜,如共轭焦锂射显微镜、定量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使细胞的微细结构被观察得更为清楚。

下列有关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物镜的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B.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cm,若改用3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为1.5cm左右

C.当用低倍镜看清楚物像后,转换成高倍镜后却看不到物像,其原因可能是被观察的物体未处于视野中央

D.若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则异物可能位于目镜上

【解析】 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cm,若改用3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小于0.5cm。

【答案】 B

9.细胞具有多样性,下面对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的理解,有偏差的是(  )

A.卵细胞富含营养、体积大与早期胚胎发育相适应

B.精子具有鞭毛与其运动功能相适应

C.神经元有长的突起与其传导功能相适应

D.红细胞无细胞核与其能再生的功能相适应

【解析】 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能分裂了。

【答案】 D

10.若用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如下图。

(1)下列目镜与物镜的组合中与图像③④对应的是:

③________,④________。

A.目镜10× 物镜10×

B.目镜10× 物镜20×

C.目镜10× 物镜4×

D.目镜10× 物镜40×

(2)视野最暗的是图像________(填序号),图像太暗则应调到________和使用________。

(3)选择组合A,目镜10×,物镜10×,所观察到的物镜是实际物体的________倍,这个放大倍数是指________(填“长度”、“面积”、“体积”);若A视野中细胞为160个,则换上D组合,视野中细胞为________个。

(4)某同学依次进行了下列观察操作:

a放置好装片;b用左眼注视目镜视野;c转动粗准焦螺旋调至看到物像;d转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清晰。

请指出上述操作的不当之处,并作补充说明。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从图像看,③的细胞最大、数目最少,是放大倍数最大时看到的细胞;④的细胞最小、数目最多,放大倍数最小;D的放大倍数最大,是400倍;C的放大倍数最小,是40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